三、创造辉煌

  • 国务院发来贺电:“‘长征3号甲’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对于实现我国新一代应用卫星发展战略目标,扩大航天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马兴瑞在现场仔细查看后,信心满怀地说:“大家不要担心,这是太阳翼力学环境条件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只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就可以避免。”
  • 一位技术人员说:“每次卫星的类型和运行轨道的不同,所以卫星发射时我们活动站要去的地方也不一样。”

新型火箭运送实践四号

1994年2月8日,16时3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3号甲”腾空而起,直奔太空。

20多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太平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监控结果返回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监控结果表明:“长征3号甲”所搭载的“实践4号”卫星和模拟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首次发射试验取得成功。

霎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片欢腾,为研制“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和“实践4号”卫星而付出心血的科学家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长征3号甲”是专门为发射我国新型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它在“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火箭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吨提高到2.5吨。这次运载“实践4号”,是这种火箭的首次发射试验。

“长征3号甲”所搭载的“实践4号”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的卫星,卫星上装有6种探测器,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和进行环境效应试验。几天以后,“长征3号甲”所搭载的“实践4号”卫星向地面发回了一系列的数据。

“长征3号甲”首次发射成功后,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立即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出贺电。贺电说:

“长征3号甲”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对于实现我国新一代应用卫星发展战略目标,扩大航天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早在1982年,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航天人就已经在认真思考中国运载火箭下一步发展技术和规划问题了。航天人相继提出《长三甲火箭方案论证及运载火箭规划》、《关于长三甲火箭研制方案的报告》等专题技术论证资料。

原航天工业部于1985年9月18至19日把“长征3号甲”火箭提到议事日程,讨论了“长征3号甲”火箭技术指标和技术途径问题。

原航天工业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加速发展航天技术的报告》,提出开展“长征3号甲”火箭、“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风云2号”气象卫星、“资源1号”探测卫星的研制。

1986年5月3日,国防科工委发出《关于迅速开展广播通信卫星工程研制建设工作的通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986年秋初步组建了“长征3号甲”火箭研制队伍,拉开了“长征3号甲”火箭研制工作的序幕。

1986年3月31日,国务院以“国发[1986年]41号”文件转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同意航天工业部提出的“一箭三星”规划,命名为“862”工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广播、通信事业遇到严重的困难,原有的卫星已到期,而还没有新的通信卫星上天。十万火急中,国家启动巨额外汇租用“中星5号”缓解当时紧张的局势,同时,也把期待的目光转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要求加快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速度,为发射我国第二代大容量长寿命广播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提供运载工具。

时势造英雄,重负建伟业,为了“长征3号甲”火箭的成功,研制队伍历经了8年的艰苦鏖战。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过关夺隘,一场场拼搏会战,至今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长征3号甲”火箭三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是为首次发射铺平道路,奠定基础的一战。“长征3号甲”火箭研制队伍的指挥者在三子级动力系统试车中果断地进行风险决策,创造了利用一发三子级火箭竖在试车台上连续进行3次点火试车的记录,在实施过程中还决定在试车台现场对三级YF-75氢氧发动机进行氢泵与氧泵的更换工作,如此大胆的决策既赢得了一年多的研制周期,又为国家节省了数以千万计的研制经费。

3次试车是在1993年1月到4月进行,试车台位于突兀的山头,数九寒天的日子里,塔上的最高温度只有零下5度,参试人员在野外作业,大都冻得感冒发烧,但他们刚打过针吃点药又坚持上岗,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认真地安装各种导管,检查各种仪器,操作各种按钮,从没有人叫苦抱怨,百余名参试人员连续奋战4个多月,放弃元旦、春节两个传统假日与家人的团聚。经历了两次点火失败的考验,咬紧牙关,终于在第三次试车中取得成功,闯过了研制道路上的一大难关。

1994年2月8日,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浓墨重彩的日子:“长征3号甲”火箭在青山环绕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发射,成功地把“实践4号”科学探测卫星和一颗“夸父1号”模拟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具有国际标准的一箭双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及运载能力有了大幅度的发展提高,展示出我国具有发射高轨道重型通信卫星的能力,为迎接我国广播通信卫星应用事业崭新历史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小卫星公用平台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势头强劲的小卫星热。国家对这一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列入著名的863计划。

小卫星与“大卫星”比较起来,具有投资少、重量轻、研制周期短、技术更新快等特点,特别适合国民经济发展及科学研究的需要。

作为我国卫星研制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更是集中专门力量着手现代小卫星的研制开发工作,下决心占领小卫星市场。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职期间就致力于小卫星研究的马兴瑞,受命兼任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实践5号”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马兴瑞先后在阜新矿业学院、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是国务院学术委员会颁发的国家学位制度后的第一批博士生。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期间,马兴瑞有幸师从著名的力学教授黄文虎。学习期间,他的钻研精神深得导师赏识。1988年3月,凝聚着马兴瑞心血的博士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得到了力学专业领域老学部委员们的高度评价,一时间好评如潮。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马兴瑞留校任教,迅速显示出研究后劲,并很快进入学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由于在科研、学术方面的成绩突出,1989年11月,他被破格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两年后,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当时马兴瑞年仅34岁,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他在1991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被认定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首批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马兴瑞的知名教授梦似乎已触手可及。然而,1996年6月的一纸调令,将毫无思想准备的他调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担任分管预先研究、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副院长,同时还担任起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马兴瑞其实早就对小卫星研究充满兴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职期间,他就对国外小卫星的发展历程以及研制情况作过深入研究,对这个领域的动向与走势可谓了如指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称得上是国内研究小卫星的先驱,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被选中担任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这个新的多重身份,既让马兴瑞如鱼得水,也让他感到压力重重,在学校做教授与亲临前线指挥设计,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实践5号”卫星是一颗应中国科学院要求研制的空间科学实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测量及对策研究试验、空间流体科学试验,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些先期技术试验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尽管是国内第一次研制现代小卫星,许多技术问题无从借鉴,但一向重视创新的马兴瑞仍然坚持倡导卫星研制的高起点、高品质,特别在研制中采用了公用平台的概念。

他和同事们研究后认为,根据国内外小型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应用需要,自主研制开发一个实用型的现代小卫星公用平台大有必要。

卫星公用平台可以根据不同航天任务,进行局部适应性修改,可支持多种有效载荷,构成各类小卫星。既可进行科学实验、新技术试验、对地观测、环境监测、减灾,也可以组成星座,从事通信、导航等业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个后来被命名为CAST968小卫星公用平台的推出,成了“实践5号”整个研制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研制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进行“实践5号”的研制过程中,马兴瑞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在进行力学环境试验中,“实践5号”卫星的“翅膀”太阳翼有裂损现象,弄得大家心里有点慌。马兴瑞在现场仔细查看后,信心满怀地说:

大家不要担心,这是太阳翼力学环境条件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只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就可以避免。

然后,马兴瑞带着大家一起分析试验环境和各种数据,最终得出了结论,给太阳翼输入的力学条件比实际的情况大了许多,由此导致太阳翼裂损。也就是说,太阳翼裂损与设计质量无关。后来的整星力学试验,证明了他的判断正确。

1999年春节刚过,马兴瑞他们又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实践5号”卫星储存了半年多,储存后再次进行卫星力学振动试验,试验结果令人吃惊不小:卫星的第三阶固有频率下降。搞卫星结构的专家认为,这是卫星结构松动或破损造成的。但经检查,卫星结构没有任何毛病,一时大家都摸不着头脑了。

马兴瑞凭借力学方面的根基,提出独到见解:这类卫星的结构系统在储存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力学试验时,可能会出现局部频率下降。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大家对马兴瑞的分析一致认同,随后还得到了国际上文献的印证。这一现象并不影响卫星的质量与发射。消息传出,研制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过刻苦攻关,中国的第一颗现代小卫星就要发射了,马兴瑞他们激动地等着这一天。

1999年5月10日,“长征4号乙”火箭将“风云1号”卫星和“实践5号”卫星一同送入太空。当“实践5号”顺利入轨的喜讯传来时,发射现场和卫星测控中心一片欢腾。

马兴瑞和他的研制队伍在这一难忘的时刻激情相拥,击掌相庆。中国的第一颗现代小卫星终于成功了。

“实践5号”,重300公斤,体积为1.2立方米,在距地面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

装有我国自主研制公用平台的小型卫星“实践5号”,自1999年5月10日升空以来,正常运行90天,圆满完成任务,获得大量数据以及许多成果。

“实践5号”首次装有我国自主研制的CAST968型公用平台,使我国研制的卫星进入国际卫星的模块化、小型化、集成化基本趋势的行列。

“实践5号”首次进行空间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观察到低重力条件下的大量未知现象。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在卫星上实行如此复杂的实验。“实践5号”在主要任务完成之后,仍将继续留轨,进行其他科学实验。

2002年2月1日,在我国科技界层次最高的奖励大会上,马兴瑞以排名第一的身份与同事们共同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做到发射工作零缺陷

2008年10月的晋北高原,秋风已带来阵阵寒意。而在我国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发射试验队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把“实践6号”卫星送入太空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

“实践6号”03组A星和B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卫星上的空间环境探测系统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为主研制。

两颗卫星的设计寿命均为两年以上,主要替代我国“实践6号”02组卫星,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探测、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探测,以及其他相关的空间科学试验。

我国的“实践6号”卫星是从2004年9月9日开始发射的,当时发射了“实践6号”01组,成功运行两年后,被2006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和“实践6号”02组代替。这次我国又要进行“实践6号”03组的研制发射工作了。

用于发射的“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一〇次飞行。

离“实践6号”双星发射只有几天了,火箭虽然未检测出任何质量问题,但整个发射试验队却仍处在紧张的“预想”工作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在发射中心反复嘱咐试验队员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认真查找隐患,确认产品的技术状态,做好发射预案,在“神七”之后再续辉煌。

火箭总指挥翁伟樑说:

发射一次就像经历一次高考,今年我们要考三次。要确保每一次成功。一句话,关键是靠大家真正做到严慎细实,以工作“零缺陷”保证火箭“零缺陷”。

“长征4号乙”火箭技术早已非常可靠,但它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却一“住”就是50多天,是以往发射准备时间的两倍多,创“长征4号乙”火箭之最。这并不是因为火箭出了质量问题,而是别有原因。

这次“长征4号乙”面临着一个新情况,护送它飞天的是一座9月份刚刚竣工的新发射工位。新工位虽然有很多先进之处,但它在火箭发射试验队进场之初还处于工程验收阶段,能否顺畅地与火箭的各项接口进行匹配,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这都需要他们予以妥善解决。因此,发射试验队提前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4号乙”火箭发射试验队到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后,必须完成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火箭与新工位合练,检测、改进新工位的相关设施,使新工位的各项设施、接口与火箭更加匹配;第二阶段,正式执行火箭测试和发射任务。

火箭与新工位合练,相当于检测新工位的各项性能,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和建议。新工位正在开展工程验收工作,现场如同建筑工地,非常杂乱,这项工作让火箭“两总”系统非常担心。

首先因为箭体在合练过程中容易被磕碰而受损,另外,电气系统测试设备不完善,可能会在测试过程中损坏火箭内部器件。这两个问题只要发生一个,后果都将是非常严重的。

面对全新的工位,发射试验队员们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8月25日,先期到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队员们将几吨重、70多米长的电缆运往新工位,成功铺设好,并把地面测发系统全套设备从老工位搬运到新工位。

“长征4号乙”副总师樊宏湍带领各系统主任设计师参加新工位的验收工作,先后提出了150多项改进意见和建议。火箭运抵发射中心后,发射试验队紧张地开展了与新工位的合练工作。

队员们又为新工位提出了36项改进意见和建议。之后,队员们再将耸立在发射区新塔架上的火箭吊装下来,运回测试区技术厂房,准备进入第二阶段的工作,也就是执行正式的测试、发射任务。

其间,试验队员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面对难题,没有埋怨,没有退缩。来自804所的试验队员熊福宝在检查电缆连接的过程中不慎摔伤了腿,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坚守岗位。

队员们在转运近500公斤重的中频电机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四两拨千斤”,使得沉重的“大家伙”很轻松地从老工位转运到了新工位。经过大家努力,地面一体化测发控系统第一次通电和第一次测试获得成功。

合练是相当艰苦的,可以说一次合练比执行一次发射任务还艰难,因为他们不但要面对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还必须想办法解决它们。

2008年是“长征4号乙”高密度发射年,这给火箭发射试验队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长征4号乙”年初的首次出征非常成功。火箭总指挥翁伟樑认为,这样容易使队员们出现麻痹大意等不良倾向。

为此,火箭“两总”强调岗位责任到位,杜绝人为失误,不发生低层次问题,充分吸取以前或者其他型号的经验和教训,不放过任何疑点。

10月21日中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艳阳高照,火箭朝阳的一面温度一度上升到20度,而阴面的温度只有3度,十几度的温差导致火箭轻微倾斜。这个细微的变化立刻被队员们发现了。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箭体热胀冷缩所致,但这点变化是否会影响发射?如果会,影响有多大?虽然这个现象在其他型号上也出现过,并未对发射造成影响,但队员们还是抓住疑点,马上投入到分析验证中。同时,八院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全面、深入分析其影响。第二天,他们以充分的数据打消了专家组的质疑。

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发射试验队人员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队伍中增加了很多新队员,但箭上产品在合练和正式测试发射过程中都没有发生质量问题,这得益于火箭总设计师李相荣经常要求的“工作要做到真严、真慎、真细、真实”的优良作风。

在航天系统内,李相荣的严格是出了名的。火箭与新工位合练结束后,还有新工位为火箭注入推进剂和氧化剂的加注系统没有经过实战考核。发射试验队决定用手动的方式为火箭加注,操作手的经验至关重要。

10月24日8时,发射中心气温为零下6度。为了让发射前的这项工作万无一失,李相荣穿上厚厚的棉袄,爬上发射塔架,指导、监督队员们完成加注工作,前后历时6个多小时。

在“长征4号乙”发射前夕,上级单位领导慰问发射试验队时高度评价了这次合练。试验队员深受鼓舞,决心全力为第二天的发射工作进行最充分的准备,保证这次的发射圆满成功。

为了中国的“实践6号”成功发射,试验发射队员们进入最后的全面战备状态。他们衷心期盼着第二天的发射一飞冲天。

成功发射实践六号组星

2008年10月25日一大早,各路记者纷纷涌入指定地点,准备为中国“实践6号”卫星发射作现场报道。因为就在这一天,我国“实践6号”03组卫星就要发射升空,从而取代2006年我国成功发射的“实践6号”02组卫星。

在担任“实践6号”发射任务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里,寒冷无风,一切都在发射人员的紧张有序中进行。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丝白云,开阔的山地间,除了投入工作的车辆人员、传来的发号施令外,几无声息。这是战斗前的准备,在场内观看的记者们也受到感染,感到全身紧张。

8时15分,发射开始进入倒计时状态。随着航天发射工位自上而下,层层打开,“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的雄姿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0分钟准备……

5分钟准备……

5、4、3、2、1,点火!起飞!

9时15分,伴随指挥员的口令,一声强烈震耳的巨大轰鸣骤然响起,随之,隆隆声山呼海啸,橘红色烈焰升腾扩散,火箭腾空而起,直冲蓝天,飞向遥远的天际。

这是我国航天卫星发射中又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又一个重要贡献。

记者们站在发射工位对面,距离发射现场只300多米的高处,目睹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场面,经历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飞行约11分钟后,“实践6号”03组A星与火箭分离。继续飞行约1分钟后,“实践6号”03组B星与火箭分离。两颗卫星均相继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的“实践6号”03组卫星,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的航天发射工位建成后首次投入使用。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能力实现新的跃升,综合技术能力已进入航天发射先进行列。

为完成这一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争分夺秒,集中攻关,只用10个月便完成了按常规进度需要一年多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这次为圆满完成“实践6号”03组卫星的发射,他们又先后攻克十几道技术难关。

终于成功了,基地发射人员都高兴地欢呼跳跃起来。庆祝的鞭炮声在发射场回荡。

9时23分左右,在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八道村上空突然传来四声炸雷般的巨响。村民当时还以为发生地震了,赶快往平坦地方跑,再往空中一看,一个巨大的东西快速地往前飞去。

接着,一个有办公桌大小的黑色东西坠落在村委会后山上,眨眼功夫,又一个黑色的东西从头顶上空滑过,坠落在村委会前面的一个山沟里,二者相距不到1.5公里远。落地时发出很大声响,把地面砸了一个两米多深的大坑,还冒着烟。

12分钟后,守候在陕西白河县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人员很快赶到了现场。工作人员说,坠落下来的是火箭发动机,坠落的位置与火箭发射前测算的位置一模一样,一点也没有偏差,真是“完美的一坠”。

工作人员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准确记录了火箭残骸坠落位置等数据,并处理好残骸,完成了收回任务。

至此,我国的“实践6号”03组卫星发射任务,已经圆满结束。

研制实践七号实验卫星

2002年8月,我国的“实践7号”卫星正式立项。

当时有关部门要求“实践7号”的研制工作必须赶上2005年年中进行发射。根据上级指示,42岁的侯建文担当起“实践7号”卫星总体及各有关系统的设计、研制、试验、攻关等工作。

那是1983年,侯建文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卫星工程研究所工作。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但侯建文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航天事业。

别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

是航天事业吸引了我。

从此,侯建文在航天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在自己的航天生涯中,他一次次地攻克技术难关,一次次地解决卫星总体和卫星有关分系统设计和试验中的难题,终于逐渐成长为一名卫星总设计师。

侯建文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工作期间,首先承担的就是我国“风云1号”卫星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

根据微型计算机在科研开发中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的趋势,侯建文独立研究、开发了用微机进行卫星控制系统的数学仿真、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首次成功地应用于“风云1号”卫星上,解决了卫星非线性控制和太阳帆板挠性复杂动力学的控制及仿真技术难题。

在研究解决卫星动力学及控制问题中,侯建文针对无推进剂燃料的特殊要求,专门设计了利用磁控制进行卫星姿态捕获和控制的仿真软件及试验方案,解决了卫星从翻滚状态到三轴稳定理论和验证试验问题,为开发卫星的抢救技术奠定了基础,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参加“风云1号”A、B两颗卫星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中,侯建文通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在国内首次解决了极轨卫星三轴稳定零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获得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至1999年,侯建文先后在509所和812所全面负责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技术设计、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当时,“风云1号”C气象卫星正处于研制的关键阶段,该卫星在A、B两颗卫星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技术改进和创新,重点解决A、B两颗卫星的技术基础落后、可靠性差、寿命不够长的问题。同时,跟踪90年代国际技术水平,使系统在自主化管理与自主化控制技术上有创新,确保C卫星在无人维修及空间环境下连续两年稳定运行。

为此,在侯建文的带领和组织下,专门研究开发了四项比国外同类卫星控制技术更简单、更可靠、精度更高的新技术,同时研究和开发了六项国内同类卫星控制技术上居创新和领先水平的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为“风云3号”卫星工程的研制铺平了道路。

2000年,侯建文勇挑重担,负责了“实践6号”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研制工作,实现了从一员能征善战、攻城拔寨的“虎将”,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的转变。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侯建文又担当起“实践7号”卫星总体及各有关系统的设计、研制、试验、攻关等工作。

实践系列卫星是国家对地球环境和空间环境等重大决策目标进行探测研究的试验型卫星,要求新、技术难、时间紧、责任大。

特别是“实践7号”卫星,要求3年就要上天,在卫星研制领域摸爬滚打近20年的侯建文,非常清楚自己作为该卫星的总设计师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在技术上,“实践7号”卫星没有预研基础,虽然在立项时有充分的技术论证,但毕竟该星的姿轨控、推进系统、星敏感器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头一次研制,而其有效载荷、稳速阻尼展开机构和大面积对地遥感机构系统都属于国内第一次干,要在短时间里拿出成果,难度很大。

在时间上和经费上,由于立项紧急,都不很充裕;在人员上,队伍新建,而且相对年轻,经验不足,就连主任设计师队伍中,有近80%的同志没有完整地经历过卫星研制的全过程。此外,还要面对多型号并举、进度质量并重的形势。所有这些难题只有靠自己来解决。

面对困难和挑战,侯建文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他带领一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开始了艰苦攻关。自立项以来,侯建文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卫星的研制工作之中。他精心主持确定了卫星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地面大型试验方案、飞行试验方案等。

为了保证节点进度,侯建文狠抓设计源头,要求设计人员一定要吃透技术、吃透状态、吃透规律,确保产品方案设计不出现反复,确保研制过程不颠覆。

与此同时,侯建文还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工作日清日毕,当天工作不过夜;二是第一时间赶到问题现场,查找原因不过夜;三是及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不过夜。

就这样,侯建文不仅抓紧每一分一秒,甚至是“白天不够夜里补”,更别说双休日了。33个月里,他几乎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中,每天都在数个协同研制单位之间来回奔波,每天都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在那一段刻苦攻关的日子里,“今天有事,晚点回来”成了他给家里打电话最惯用的语言。

侯建文全身心地投入、呕心沥血般地付出,其他科研人员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大家都明白,确保卫星研制成功,才是对他最大的关心、最好的安慰。

就这样,在侯建文和“两总”系统模范表率作用的带领下,整个研制队伍发扬航天精神,通过苦干和巧干,终于使卫星按计划出厂、发射和在轨运行,并按时交付用户。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进度,质量就是生命。对待质量,侯建文毫不含糊,总是严格要求各级岗位人员做到以工作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并深入基层单位,深入试验现场,指导试验工作,掌控试验的具体情况;亲自指导每一个产品质量问题的归零工作,甚至为了让问题早日归零,在工作现场连续多天不回家。

在整星热真空试验中,侯建文和研制人员一起通宵值夜班,第二天试验顺利完成,大家回家休息,他却又到相关单位去协调技术问题了。当时,同志们劝他回去休息休息。他却说:“看到问题解决了,我的心定了,用不着休息了,而且很兴奋,睡不着。”

为了保证卫星的控制精度,在姿轨控分系统上使用了星敏感器。由于研制经费少,星敏感器不可能从国外进口,而国内又没有小型化的成熟产品。

这种情况下,侯建文为星敏感器的研制论证跑遍了国内有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与设计人员一起论证产品设计方案、元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

那段时间里,为了取得第一手的试验数据,侯建文经常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晚上开上几个小时的汽车,到没有城市灯光的郊外观星,彻夜无眠。

在他的领导下,星敏感器课题小组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研制出两套性能、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的正样产品。

对于严格管理,侯建文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抓得紧、抓得严,今后就干得快、干得易,将来成功就到得早、到得好”。

的确如此,“实践7号”卫星在初样阶段出现的100多个技术和质量问题,在全体研制人员补课归零以及研究院其他型号队伍的支持帮助下,历经3个月得以全部解决;在正样研制阶段出了10个问题,其中1个问题经过研制人员10天8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得以解决。到发射场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问题。

严格按照“标准”做,严格按照“程序”办,严格按照“要求”干,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更使研制队伍在边学边干中日趋成熟,逐渐养成了严慎细实的作风。

“出成果、出人才”,是侯建文完成任务的双目标。他一向认为,通过承担和完成艰巨的任务,可以迅速磨炼和锻造一支卫星研制的精兵强将队伍。

“实践7号”卫星的研制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有干劲、有冲劲、可塑性强,但必须加强引导和指导。在各项大型试验前,侯建文总要和卫星总指挥一起作动员,反复叮嘱,明确各项工作要求;同时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队伍的管理。

一支队伍能否打硬仗、打胜仗,组织纪律性是关键。对年轻人,侯建文总是严格要求。有一次,他在20时到一个单位检查工作,发现本该加班加点负责攻克难关的副主任设计师不在场,他非常生气。立即通知这位刚进单位两年多的年轻博士赶到单位,并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侯建文的严厉,深深震动了年轻博士的心,自此以后,该同志在单位的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每天都干到深更半夜,不敢有丝毫马虎,终于为“实践7号”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

33个月的拼搏,终于使这颗卫星按研制进度出厂,经在轨测试,卫星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良好。33个月完成一颗卫星从方案设计到整星出厂,这不但创造了上海航天卫星研制周期的新纪录,在国内也不多见。侯建文因此也受到组织的表彰和同志们的赞扬。

但侯建文却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他说:

是同事支持了我,是组织培养了我,是事业激励了我。

侯建文用朴实无华的言语,表达了对航天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对组织的信任和对团队的友爱。

“实践7号”终于按时出厂了,侯建文激动地期盼着它的成功发射。

成功发射实践七号卫星

2005年7月6日6时4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天还未大亮,朦胧的晨雾像轻纱一般笼罩着恬静的大地。

突然,沉寂中爆发出轰鸣,如繁密的响鼓震动着人的心胸,原本安静矗立于高大发射塔之中的“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喷出熊熊烈焰,缓缓拔地而起,稳稳地托着“实践7号”科学试验卫星,离开地面。它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宛如刺向苍穹的利剑,直冲云天,在湛蓝的天幕上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

  • 星箭分离
  • 卫星捕获地球
  • 卫星姿态工作正常
  • 太阳帆板展开,电源系统工作正常
  • 相机打开,有效载荷工作正常

大约12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证实,卫星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成功了,成功了!

在欢呼雀跃、激动万分的人群中,“实践7号”卫星总设计师侯建文却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多少次临难履险,多少次攻关归零,多少次成功失败,多少次徘徊反复,万千思绪化为两行热泪,滚烫而不由自主地滑过他的面庞。

和侯建文一样激动的还有基地的发射人员,对于这些人来讲,每一次发射都是新的挑战。

“实践7号”卫星是基地今年发射的第一颗试验卫星,技术新、状态新,且发射窗口只有短暂的几分钟,这对发射试验能力是一次严峻考验。

基地上下全力以赴,精心备战,采用数学模型融合算法开发出“智能处理软件”,编写了200多个程序,仅编码语句就多达两万多条,终于赶在5月前,便使系统投入运行。

光电经纬仪是重要参试测控设备,某型号光电经纬仪由于超期“服役”,微机控制系统运转失灵,经常“死机”,严重影响试验任务的完成。为使设备“起死回生”,指挥控制站成立了由黄世军、陈辅锋、刘德明等9人组成的攻关小组。一个多月后,一套10万字的改造总体技术方案和可行性论证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由于此次任务射向与以往完全不同,雷达测量站根据理论弹道进行跟踪演练时,发现基线塔对雷达设备某个重要时段的跟踪有影响。基线塔体积庞大,不可能移走。他们制定出新的跟踪方案,对中心综合弹道方案和安控信息源作出相应调整。

走进卫星发射场,凡是重点场所、醒目位置,均张贴或悬挂着有关质量建设的横幅和标语。东风电视台天天播放着“质量在我心中”专题节目。“航天发射典型事故警示录”令人触目惊心,广播里的质量格言警句振聋发聩。总之,对于基地工作人员来说,质量就是一切,就是他们事业的根本。

在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中心形成了“三检查、五不操作”,“不带问题转场、不带疑点上天”,“集中控制、分级负责、透明管理、归零处理、表格化控制、阶段评审、回想预想、复核复查”等一系列质量控制方法。今年,基地确立了“零缺陷”的质量管控目标,按照组织指挥零失误、试验文书零疏漏、地面设备零故障、技术状态零失控、测试操作零差错、数据判读零遗漏、试验产品零疑点展开工作。

“千方百计发现问题,千方百计解决问题”,在发射场,抓质量成了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查找并解决测发、测控、勤务保障系统参试设备故障和问题263个,试验产品个别质量问题,确保了设备不带问题参试,星箭不带疑点上天。

卫星空运至机场后,还要经3个多小时的公路运输方能到达发射场。由于戈壁滩昼夜温差大,来往车辆多,导致发射场通往机场的水泥路这里鼓出一个“包”,那里凹下一个坑,多处破损“毁容”。而卫星十分“娇气”,轻微的颠簸都可能损伤其元器件。勤务站接到“紧急修路”命令后,迅速出动40多名官兵进行抢修。

炎炎烈日下,施工官兵挥汗如雨,他们先用气割机将“鼓包”处水泥割开,撬至路旁,再用铁镐刨开地基,一点点浇铸水泥混凝土,抹得跟路面一样平。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终于将长达73公里的破损路面“摆平”。

航天发射离不开气象保障。为了确保试验任务的顺利实施,中心气象人员详细统计了发射场1981至2004年共24年间七八月份各类气象要素,重点对夏季高温、降水、雷电、对流性不稳定等进行分析。掌握发射月份气象演变规律,动用雷达、地面电场监测预警系统等先进设备进行危险天气情况观测。每天一次的气象会商全员参加,雷打不动。

由于气象保障有力,不仅确保了火箭、卫星、整流罩转运、吊装安全无误,而且确保了火箭在时间短暂的“金窗口”一飞冲天。

半年多的精心备战,一个多月的团结拼搏,终于赢得了这场开局之战。

看那火箭腾飞的轨迹,化成了万众一心的理想彩虹;听那震天的轰鸣,变成了千万双手奏响的胜利凯歌,航天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测控跟踪实践七号卫星

2005年7月6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某测控任务场区的专列上,工作人员全身紧张地为即将飞天的“实践7号”进行积极测控准备。

这趟专列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部第二活动测控站,他们是一支常年在不同区域执行卫星测控任务的活动测控站。这个专列不是由十几节车厢组成的火车,而是一列长长、光光的在铁轨上运行的平板车。

平板由一条一条木板钉在一起的,每节木板的宽度和长度与一般的火车车厢相似,厚大约10公分。工作人员们把一辆辆设备车开上这一列木质平板,固定好,然后挂上一节火车头和两节最老式的绿色铁皮卧铺车厢,专列就成了。

为了迎接这次卫星发射,在2005年5月下旬,活动测控站的人员和设备就从驻地陕西省出发,乘坐专列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对于固定测控站而言,设备是固定在房间里的。而对于活动站来说,所有的设备都是车载的,车子和设备是一体的。车子开到哪,设备就跟到哪,工作也就开展到哪。

既然有固定测控站,为什么还要这些全国各地到处跑的活动测控站呢?原来固定测控站的设备是有一定的工作范围的,而卫星发射时,进入我国国土的某一小块区域是固定测控站的雷达设备跟踪不到的。在这小块区域中,指挥中心就会和卫星失去联系,卫星就会处于失控状态。

所以,每次发射卫星,都需要派出活动站到这块区域中的某个点去执行卫星的测控任务。

一位技术人员说:“每次卫星的类型和运行轨道不同,所以卫星发射时我们活动站要去的地方也不一样。”

专列出发是在5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大概15时整,载着26辆设备车的专列鸣着响笛,缓缓开动了。执行任务的女技术人员们看着窗外送行的爱人都在抹眼泪,只有一个孩子刚1岁的女技术人员带着一丝苦笑说:“我才不哭呢,我半年不用管孩子了。”

这是西安测控活动站第一次到云南执行任务,然后还要去新疆,执行这次任务大概需要半年时间。

漫长的旅程开始了。

因为任务的重要性和设备的重要程度,这趟专列被定为3级专列,也是专列中级别比较高的,一路上每次停车,当地的铁路公安部门都会派警力保护专列的安全。

每到一个车站,就有一个漂亮的年轻姑娘指挥着车队运行。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口令,一辆辆设备车有序地驶上月台。这个拿着步话机姑娘名叫白庆华,大家都叫她小白,是活动站的作试参谋。

清爽的短发,白净的脸庞,清秀的眉目间透着一股英气,站在偌大的车站空场上的白庆华,总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挥洒自如、指挥若定的气度更给她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魅力。

2001年白庆华从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西安测控中心活动站工作。高考那年,该院在陕西只招3个女生,小白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这个学院。小白说:“我从小就想当兵,觉得女孩子穿军装特别精神,就报了这个学院。”

2002年的5月,站里把小白安排到作试参谋的位置上,小白“当时心里特别高兴”。但真干起来,她才觉得不是那么容易。小白说:“女孩子都不想出头露面,但是当一个作试参谋你必须要在很多人面前指挥、喊口令,指挥年龄比我大的战友,那时候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但是没过多久,胆怯就在小白身上烟消云散了,“既然干了这个就不能怕”。

她对于作试参谋这个职位,也逐渐有了个人心得。小白认为这个职位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上传,下达,也可以说是组织、计划、协调。”作试参谋做事情绝对不能有半点含糊,任何一个环节没想到,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你脑子里要装着所有的事情,你必须把所有的问题都联系起来。”

2004年活动站去新疆执行任务,3个作试参谋每天三班倒,每个人一天只能睡6小时,而且是凌晨、中午、晚上各睡两小时。

回忆起那段日子,小白还直皱眉摇头,“真是太痛苦了!”“让睡你就得睡,说起就得起。而且,我还要负责吹起床哨把大家都叫起来,所以每次都要起得比别人早,有时候觉得真受不了。”

有人问小白,你觉得作试参谋这个工作适合女孩子干吗?“不适合!”小白斩钉截铁地回答,“太辛苦了,我经常觉得自己的体力跟不上。”

一边说“不适合”,一边还照样把工作干得呱呱叫。活动站政委提起小白就翘大拇指:“小白,绝对没得说,多好的姑娘!”

在连续几年的时间里,这个活动站每年都要有半年在外面执行任务,而且中间根本没有回家的时间。谈恋爱成了困扰青年干部的重要问题。

16号设备车上的一个小伙子说:“我这次出发前几天,女朋友刚给我打电话提出分手。人家说你一走半年,我遇到个困难根本找不着人。”说这些的时候,小伙子一脸苦笑,“那怎么办呢?人家姑娘说的是实话。上次我们执行任务,她屋里的水管坏了,水流了一地,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我回来,她和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心里也觉得特别难受。”说完这句话,他把脸转了过去,可以想象他脸上的痛苦。

一个技术员还说,去年队里就有4个小伙子因为要长时间出来执行任务,和女朋友吹了。

正因为如此,活动站里,夫妻同事就特别多。这次参加任务的20个女干部里,就有五六人的丈夫在本单位。但是,每次执行任务,夫妻两个能一起出来还是极少数。

其实,活动站真正执行测控任务的时间并不长。每到卫星正式发射时,活动站负责测控卫星、发送指令的时间最长也不过十来分钟,最短的也可能就只有一两分钟时间。

可是要算上出发前的准备时间,路途上和模拟演练时间,为了一次区区几分钟的卫星测控任务,活动站却要花费数个月的准备时间。

4天的铁路行军结束了,西安测控活动站终于来到了云南玉溪。

但这还不是目的地,这只是表明铁路行军结束了,而更为艰苦的公路行军就要开始了。战士们要把这些设备车从玉溪开到勐海,其间要翻过数座大山,经过几十公里的石子路。

早上,云南的天气还比较宜人。可好景不长,越走太阳越大,车外的温度也随之上升,一些设备车驾驶室的气温高达45度左右,有些设备车的速度明显减慢,跟不上队伍了。

一个指挥车队的干部说:“12号车趴窝了!”

只见12号车的驾驶室里冒出一团雾气,司机和跟车的干部都是一脸的汗水。“天太热,水箱开锅了!”虽然在这次出发前,队领导已经根据云南的天气条件给每辆车的驾驶室增加了一个水箱,保证在路途中给发动机及时降温,但问题还是没能避免。

太阳像火球一样毒烤着地面,技术人员顶着酷热迅速抢修。走走停停,车队终于在21时到达边城重镇思茅。

第二天出发没多久,又让活动站的工作人员见识了西双版纳反复无常的气候:刚才还是晴天丽日,忽然间瓢泼大雨又忽然而至。特别是遇到了最难走的石子路,暴雨裹挟着泥土沿着山路流下来,路上一片泥泞。车队小心翼翼地在又湿又滑的石子路上行驶,每个拐弯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暴雨过后是炽热的太阳,车里热得像蒸笼。经过高温和暴雨的考验,车队在17时到达了目的地勐海。

这时离卫星正式发射还有一个月零5天,大家却不敢丝毫懈怠,因为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直到7月6日“实践7号”成功入轨,大家脸上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活动测控站又出发了,又一场考验在等着他们呢!

迎接实践八号安全返回

2006年9月24日10时43分,我国的“实践8号”卫星在太空成功运行15天后,回收舱就要返回地面。

这是我国航天育种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刻。

“实践8号”是我国第一颗以空间诱变育种为主要任务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9月9日15时,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乘坐着我国“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9月24日一大早,卫星回收空中搜索分队和技术处置小组,从成都市区出发,开始执行回收任务行动计划。由于大雾,只好调整原来分乘4架直升机前往回收空域的计划,留下部分队员乘直升机执行空中搜索任务。

10时20分,大部分搜索处置人员乘汽车赶到四川省大英县旅游区中国死海的停车场待命。十几分钟后,第一架直升机赶到停车场,载着几名队员腾空而起,前往空中搜索。

片刻,行动小组的对讲机传来急促的呼叫:

发现目标!

回收舱落在一块稻田里!

测绘队员拿出地图测量后告诉大家,落点离我们停车场不远。随后,空中搜索队员登上赶来的直升机飞往回收舱落点。由于是丘陵地带,直升飞机只好降落在山头一块较为平坦的红薯地里。

搜索处置人员等不及搭舷梯就跳下直升机。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冲下山坡,在乡间小路上奔跑,于10时48分在大英县八里乡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回收舱散落件,降落伞舱舱盖。之后,大家又赶紧从田间小路往回跑,中途搭上一辆村民的摩托车,于12时抵达回收舱落点。

落点现场引起了许多村民的围观,四川省大英县八里乡上捻村8社的农民刘光泽说:“当时‘砰’的一声,就像放大炮,吓了我一大跳。上面早就打了招呼,说我们村在卫星降落区域内。还真巧,它就落在我们村刘德泽家的稻田里。”

回收舱落点在稻田的一个角落,紧挨着一个水坑,离村子不到20米。回收舱的表皮在穿越大气层时被烧成了黑色,红白相间的降落伞散开铺在水稻上格外鲜艳。

阴沉的天气挡不住大家的好奇。现场很是热闹,村民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许多人用相机、手机拍照,天空中燕子也不时飞舞助兴。

工作人员很快拉起了警戒线,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员架起卫星通讯设备,向北京中心指挥所传输现场动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育种卫星试验的专家,忙着指挥现场处置。

由于当地当年大旱,稻田里没水,技术人员开展工作非常方便。他们熟练地打开断电窗口对回收舱断电,保护好无线电信号发射天线,收起降落伞。

专家在现场观测、处置后兴奋地说:

回收舱状态良好,回收圆满成功!

大家及时将回收舱移到便于直升机吊运的地方。回收舱将稻田砸了一个直径95厘米、深21厘米的圆坑。

12时53分,直升机吊起回收舱飞往成都机场。技术人员在机场再次对回收舱进行处置。

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齐秀改、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在机场恭候。当他们看到卫星回收舱时,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2006年9月25日17时27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开始在成都机场分解回收舱。

一打开底盖,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隔热银白色保护层立即发出耀眼的光芒。

组装卫星十分艰难,分解卫星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技术人员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小心翼翼地将回收舱二平台和降落伞舱成功拆下。虽然已经是秋天,大家一个个还是忙得满头大汗。

二平台打开后,技术人员从二平台的下表面取下两包种子,从二平台的上表面取下13包种子、两箱菌种,共计68.659公斤。还有更多的种子装在回收舱一平台,要等专机将回收舱运到北京后再拆取。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育种卫星试验负责人说:

这颗卫星共载有214.8公斤种子,我们设计的舱内温度是20度左右,绝不会损害种子。

其实,中国的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从1987年就开始了,在这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进行过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主要用于航天育种、为农业服务的“实践8号”卫星搭载种子上天尚属首次。

航天育种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立项的重大项目。实施航天育种工程,将为我国科学家探索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机理、全面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崭新的技术平台。

辛勤耕耘终于带来成功的喜悦,“实践8号”航天育种卫星终于成功返回。它的返回,将引领科技人员跨入航天育种新时代,也为即将到来的国庆和中秋佳节献上了一份厚礼。

9月26日一大早,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一行就带着遨游过太空的部分种子,乘民航班机赶回了北京。

当“实践8号”回收舱运抵北京中国航天城的时候,迎接它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专家们的脸上,无不欢欣鼓舞,他们激动地说:“实践8号”终于回家了!

在航天育种专家们的指挥下,“实践8号”卫星回收舱很快运到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总装车间,然后,大家又小心翼翼地把它安放在检测平台上。

安放平衡后,围绕着它的两院专家们开始兴奋的忙碌起来,中国“实践8号”回收舱及太空育种的审验工作就要开始了。

回收舱头壳被缓缓吊起,育种容器被调出落地打开。经专家技术人员对容器审验并报告:“实践8号”所搭载的208公斤9大类农作物种子、微生物材料数量准确,回收舱内空间环境背景参数测量设备完好无损。一时间,总装车间里响起热烈掌声。

至此,“实践8号”卫星从研制、发射到回收、审验工作圆满结束。

审验工作结束之后,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隋斌表示:

航天技术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繁荣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

举行太空种子交接仪式

9月26日15时,在享誉中外的北京航天城,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种子交接仪式正在进行。

交接仪式由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陈根甫主持。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农科院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参加航天育种工程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了交接仪式。

在这个简单的交接仪式上,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代表航天育种卫星工程总体负责部门,将“实践8号”卫星返回农作物种子,郑重交付到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手中。

当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台下爆发出不息的掌声,媒体也跟随着他们俩闪烁不停。

这个简捷而隆重的交接仪式的举行,宣告我国第一颗育种卫星“实践8号”的使命胜利完成,航天育种工程进入地面选育阶段。

在交接仪式上,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说,组织实施航天育种工程,不仅为我国农业科学家探索农作物的空间诱变育种机理、全面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而且是航天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新尝试,也是航天技术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张云川同时指出,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育种技术乃至空间生物产业,对于继续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提高航天技术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表示,航天育种技术作为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是快速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有效新途径。实施航天育种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村青林同时强调,航天育种工程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科研成果和农业生产上。

在交接仪式前,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院长袁家军,还签署了“实践8号”育种卫星返回农作物种子交付证书。

“实践8号”返回舱种子回收后,农业部将组织全国94个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地面育种研究,进行育种筛选,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异新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并利用地面模拟试验装置,深入研究各种空间环境因素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理,从而提高空间技术育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