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 4

z = 84

鸡兔同笼

中国古代的《孙子算经》(公元 280~420 年)一书中,收集了不少算术趣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为:今有鸡(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为a,足数为b,则 b − a是兔数,a - ( b − a)

2 2

是鸡数,这个方法很巧妙。可能是这样思考的:由鸡兔头数和为 a,而足数之和为 b,则有:

鸡 + 兔 = a ①

2·鸡 + 4·兔 = b ②

1 b

这其实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由 2 ×②—①得:兔 = 2 − a,代入①得:

鸡 = a − ( b − a)。由此解得:兔 = 12只,鸡 = 23只。2

我们还可以这样考虑:假设笼里全是兔子,则共有 4 × 35= 140 条腿,

但实际只有 94 条腿,多了 140—94= 46 条腿,这是由于把鸡假设为兔子,使每鸡多了两条腿造成的,所以应该为: 46÷(4-2)= 23(只),兔为 35

—23= 12(只)。

韩信点兵

大凡著名的军事家都是精通数学的。“韩信点兵”的故事就是源出于我国古代《孙子算经》。让我们来欣赏这位将军的智慧:

一日,韩信到前沿检阅一队士兵。这队士兵人数众多,无法一一点清, 况且兵贵神速,时间是军队的生命,不能迟迟不决。韩信立即令队伍整队, 排成每列 5 人的纵队,最后多余 1 人;接着又命令改成 6 人一列的纵队,最

后多余 5 人;然后又变换队形,变成每列 7 人的纵队,最后多余 4 人;最后,

下令排成每列 11 人的纵队,最后多余 10 人。操练完毕,韩信不仅了解了这队士兵的军事素质,而且全队士兵的人数也在不知不觉中了如指掌了。

难道他真有神机妙算的本领吗?

这就是著名的“孙子定理”,也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余数定理”。它是这样分析的:

首先,求 5、6、7、11 的最小公倍数: M=5×6×7×11=2310

求得M对于每个因数的商数:

a1 =

2310

5

= 462

a = 2310 = 385

2 6

a = 2310 = 330

3 7

2310

a4 = 11 210

以各自的商数为基础,求得余 1 的情况:

3× 462 = 1386 = 277 余1

5 5

385 = 64 余1

6

330 = 47 余1

7

210 = 19 余1

11

再以实际上各项的余数代进去,得到x0=1×3×462+5×385+4×330+10×210=6731

由此,6731 是符合题意中的各项余数的,但这并不是最小的解,因为 2310

能被各项都整除,所以要减去 2310 的倍数。x1=6731—2×2310=2111

2111 为最小的解。但由于这是解不定方程,可以有无数的解,其通解的形式应该为

X2=2111+2310k(其中 k = 0,1,2⋯⋯)

幻方与数阵

将l~9 这 9 个数字填在图A中的九个方格里,使每一横行、每一纵列和两个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相等。首先我们注意到 1 十 2+3 十 4 十 5 十 6 十 7+8+9= 45。而①+②十③十④+⑤+⑥十⑦+⑧十⑨= 45,因此,①

+②+③= ④+⑤十⑥= ⑦十⑧十⑨= 幻和,那么应该有:幻和 × 3= 45, 幻和= 45÷3= 15。又,①十⑤十⑨+③+⑤十⑦+ ④十⑤+⑥十②+⑤+ ⑧

= 15× 4= 60,也就是①十②+③+④十⑤十⑥+⑦+⑧十⑨+3×⑤= 60,所以,45+3×⑤= 60,⑤=5,即

中间的数应当为 5,其他位置上的数,如果①填奇数,因为①十⑨= 10, 所以⑨也是奇数。④、⑦同奇或同偶,当④、⑦同为奇数时,⑧和⑥也应是奇数。因此共有 6 个奇数,又因l~9 只有 5 个奇数,发生矛盾。当④、⑦ 同偶时,⑧与⑥也应为偶数,③也应为偶数,这样共有 5 个偶数,也与 1~9 只有 4 个偶数矛盾。因此①是偶数,同理③、⑦、⑨也都是偶数。又①+⑨=

③+⑦ = 10,于是就得到所求解。如左图。

伐木人的争论

伊格纳托夫是前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作品。伐木人的争论是其作品中的一道题。

尼基塔和巴维尔是两个伐木人。有一天,两人干完活正准备吃饭,迎面走来一个猎人:“你们好啊,兄弟们!我在森林里迷了路,离村庄又远,饿得心慌,请分给我一些吃的吧!”

“行啊,行啊,你坐下吧!尼基塔有 4 张饼,我有 7 张饼,咱们在一起凑合着吃吧。”巴维尔热情地说。尼基塔也随声附和着。于是三人平均分吃了 11 张饼。吃过饭,猎人摸出 11 个戈比,说道:“请别见怪,我身上只有这些钱了,你俩商量着分吧!”

猎人走后,两个伐木人争论起来。尼基塔说:“我看这钱应该平分!” 巴维尔反驳说:“11 张饼的钱是 11 个戈比,正好是 1 张饼 1 个戈比,你应

得 4 个,我应得 7 个!”

他们俩的算法,谁的对呢?显然尼基塔的算法是错的,两人带的饼的数目不同,当然分得的钱也应不同。再看巴维尔的算法:11 张饼,11 个戈比, 每张饼 1 个戈比,看起来非常合理,如果问题是“猎人用 11 个戈比买了 11

张饼”,那么巴维尔的算法的确是正确的。可问题是“3 个人平均分吃了 11 张饼,并且尼基塔和巴维尔带的饼又不一样多。”实际上,11 张饼平均分给

3个人,就是说,每人吃了

11

3 张饼。尼基塔有4张饼,自己吃了

11

3 张饼,他

给猎人吃了4 − 11 = 1 张。而巴维尔也吃了 11 张,他分给猎人7 - 11 = 10 张。

3 3 3 3 3

11 1

猎人吃了

3 张饼,付给11个戈比,也就是说,每吃 3 张 饼猎人付给一

1

个戈比。他吃了尼基塔 3 张饼,故尼基塔应得1戈比,他吃了巴维尔

巴维尔应得10戈比。两个人的算法都错了。

10 张饼,

3

36 名军官问题

设有 6 种军衔和来自 6 个团的 36 名军官,能不能把他们排成 6×6 的队

列,使得每行每列里都有每种军衔的 1 名军官和每个团的 1 名军官呢?

这是 18 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的一个趣味数学问题。它在统计学,尤其是在试验设计中有重要的影啊。

为了易于说明,我们先考虑有 3 种军衔和来自 3 个团的 9 名军官。用 1、

2、3 分别表示 3 种军衔,I、Ⅱ、Ⅲ表示 3 个不同的团,这时,相应的问题的解答是:

上面军衔阵列和团阵列分别是由 3 个不同符号构成的 3 行 3 列的阵列(3

×3),其中每个符号在每行与每列恰好只出现一次,我们把这种阵列叫 3

阶拉丁方。而并置阵列中 32 个有序对都是不同的(即并置后,所有可能的 9 种情况都出现了),称军衔阵列和团阵列是正交拉丁方。

那么,36 名军官问题就成了:是否存在 6 阶正交拉丁方呢?欧拉曾猜想, 阶数为 4k+2(k是正整数)的拉丁方,任何两个同阶的拉丁方都不是正交的。容易证明 2 阶拉丁方不正交。1901 年法国数学家Tarry用穷举法证明了不存在 6 阶正交拉丁方。直到 1959 年才有 3 位统计学家终于证明了,除

了 2 阶和 6 阶外,其他情况都有解。欧拉的猜想中,除这两种情况外,其余都猜错了。

龟和鹤

龟和鹤都是长寿的动物。一天鹤爹与鹤子遇见了龟祖和龟孙,彼此谈起了年龄。原来鹤爹的年龄是鹤子年龄的 2 倍,龟祖的年龄是龟孙年龄的 5 倍。

它们年龄之和如果乘上 3,等于 900 岁。如果再过 10 年,鹤族年龄的 5 倍加

上龟族的年龄也是 900 岁。问现在它们的年龄各是多少?

解答:设鹤子现在的年龄是 x,龟孙现在的年龄是 y 。则鹤爹现年为 2x, 龟祖现年 5y,有方程:

3[(2x 十 x)+(5y 十 y)]=900

10 年以后,鹤子、鹤爹的年龄分别为X+10 和 2x+10,龟孙、龟祖的年龄分别为 y+10 和 5y 十 10,于是又有方程,

5[(x+10)十(2x+10)]

十(y+10)十(5y+10)=900 联立两个方程,简化为:

解得:

x + 2y = 100

5x + 2y = 260

x = 40

y = 30

因此,鹤子现年 40 岁,鹤爹现年 80 岁,龟孙现年 30 岁,龟祖现年 150 岁。

乘车者的常识

有一个乘车者经常坐从东郊到西郊的公共汽车。一天,他嫌车太挤,就沿着公共汽车行车路线走。这时,他发现对面来的公共汽车每隔 6 分钟遇见

一次,而背后开来的公共汽车每隔 12 分钟超过他一次。他心算了一下,就知道,这条路线上的公共汽车是隔多少分钟发车一次了。你也能算出来吗?

解答:假设公共汽车的速度是 y,人的走路速度是 x,又设两次发车间隔时间里,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

那么,在迎面见到公共汽车的情况下,每经过S距离的时间是t1 = 6分钟,

S

并且 x + y = t 2 。

同样,在相同方向的情况下,每经过s距离的时间是t 2 = 12分钟,并且

S

x + y = t 2 。解联立方程组:

S

S

x + y

= t

= t1 ①

将①化简为:

y − x 2

  1. y 1

将②化简为:

S + S = t 1 ③

  1. x 1

S − S = t ④

2 y 1 1

③、④相加:

S = t + t

S =

y

1 2

2 t 1 t 2

t 1 + t 2

∵ t 1 = 6 , t 2

S

= 12

∴ y = 8

S

因为 y 正是每段间隔中所需的时间,即发车的间隔时间,所以每两个车

发车时间相隔8分钟。

陈省身数学奖

陈省身数学奖为我国数学界最高奖,授予做出突出数学成就的我国数学工作者,以中青年为主。从 1985 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奖金额为人民币 1 万元,由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供。陈省身数学奖评选委员会主任是吴文俊,委员有王元、谷超豪、程民德、胡国定、冯康、段学复。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最早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的是匈牙利。1894 年匈牙利“物理—数学协会”通过了在全国举办中学数学竞赛的决议。从此以后,除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和匈牙利事件期间中断过 7 年外,每年 10 月都要举行。匈牙利通过数学竞赛造就了一批数学大师,像费叶尔、哈尔、黎兹等,使得匈牙利成为一个数学上享有声誉的国家,同时也引起欧洲其他国家的兴趣,纷纷仿效。1902 年,罗马尼亚由《数学杂志》组织了竞赛。1934 年前苏联在列宁格勒大学主办了中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首次把数学竞赛与奥林匹克体育运动联系起来,以后逐年举行。数学竞赛的大范围兴起是本世纪 50 年代,据不完全统计,

那时举办全国性数学竞赛的已有近 20 个国家。我国在 1956 年由老一辈数学家华罗庚等人倡导,举办了首次中学生数学竞赛。各国数学竞赛的兴起为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956 年,在罗马尼亚罗曼教授的积极倡导下,东欧国家正式确定了开展国际数学竞赛的计划。1959 年起有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 IMO。第一届 IMO 于 1959 年 7 月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拉开帷幕。但前五届的参赛国仅限于东欧几个国家,60 年代末才逐步扩大,发展成真正全球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为了更好地协调组织每年的 IMO,1981 年 4 月成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 IMO 分委员会,负责组织每年的活动。自此,IMO的传统一直没有中断,并逐步规范化。

我国自 1 985 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至今,9 年中参赛 50 人次,

得奖 40 人次,其中获金牌 32 个,银牌 12 个,铜牌 4 个,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在中学生数学竞赛的影响下,小学数学竞赛也逐步兴起。1986 年 10 月, “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诞生;1991 年 4 月,“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赛正式开始。

“华杯”赛于 1986、1988、1991、1993 年已举办过四届,竞赛要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和口试四个阶段。初赛试题通过电视播放,每届都有 200 多

万少年参加。在各省组织初赛、复赛的基础上,选出 3 人(初中 1 人、小学

2 人)参加决赛,这四届分别在北京、深圳、长春和成都市举行。

“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赛自 1991 年开始,至 1994 年已举办了四届, 赛程分初赛和决赛。初赛分 A、B、C(C 卷后来又叫民族卷)三种不同程度的试卷,由各地根据考生的水平自由选定一种,于每年 3 月下旬第一个星期天举行。决赛统一试卷,并于每年 4 月中旬第二个星期天举行。1993 年暑假在山西太原举办了第一次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

菲尔兹奖——数学界最高奖

19 世纪末,随着数学研究工作的深入,数学上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 人们迫切需要举行世界性的数学家集会。1879 年第一届国际数学家会议在瑞士的苏黎士举行,3 年后在巴

黎召开了第二届。自 1900 年开始,国际数学家会议(简称 ICM)每 4

年召开一次,除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以外,至今已举行了 19 次。在

1950 年的会议上,成立了国际数学家的正式组织“国际数学家联盟”,简称IMU。IMU 的主要任务是:①促进数学界的国际交流;②组织召开 ICM 以及各分支、各级别的国际性专门会议;③评审及颁发菲尔兹(feiles)奖。

每届 ICM 大会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宣布菲尔兹奖获奖者的名单,然后授予获奖者一枚金质奖章和 1500 美元的奖金,最后由一些权威数学家介绍得奖者的业绩。这是数学家可望得到的最高奖励。

什么是菲尔兹奖?这要从诺贝尔奖说起。诺贝尔设立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科学奖金,但没有数学奖。这个遗憾后来由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弥补了。菲尔兹 1863 年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在多伦多上大学,而后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得到博士学位。他于 1892~1902 年游学欧洲,以后重回多伦多大学执教。他在学术上的贡献不如作为一个科研组织者的贡献更大。1924 年菲尔兹成功地在多伦多举办了 ICM。正是在这次大会上,菲尔兹提出把大会结余的经费用来设立国际数学奖。1932 年苏黎世大会前夕,菲尔兹去世了。去世前,他立下遗嘱并留下一大笔钱作为奖金的一部分。为了纪念菲尔兹,这次大会决定设立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1936 年在挪威的奥斯陆举行的 ICM 大会上,正式开始授予菲尔兹奖。迄今有 27 人获奖。

中国有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邱成桐,他生于广东汕头,受教育于香港, 成长于美国,他的导师是中国血统的数学家陈省身。邱成桐 22 岁获博士学位,28 岁升为正教授,1982 年获奖时年仅 33 岁。

设立菲尔兹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获奖者不能超过 40 岁。27 名获奖者在获奖时的年龄平均为 34 岁。这说明,数学是年轻人的事业,青少年朋友们,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