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植物家族

1.花的王国

世界花王——大花草

1818年5月,英联邦爪哇省总督拉夫尔兹爵士从苏门答腊旅行归来,在一封信中写下了一段话,意思是:“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大花草,对于它,我想任何生动的描写都将显得苍白无力。这是世界上最大、最了不起的花,直径超过90厘米,重量超过7000克!”

一晃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大花草作为花中之王的地位仍未有丝毫动摇。

拉夫尔兹爵士和他的旅伴、著名博物学家阿尔诺利基发现的大花草,是大花草家族12个成员中最大的一个。阿尔诺利基用自己的名字给大花草命了名,因此,后人就把它称作“阿尔诺利基大花草”。这种植物在印度尼西亚被称作“本加·帕特马”,意即荷花。可它长得一点也不像荷花:五瓣肥厚多肉、暗红色的花瓣,布满鼓鼓囊囊的白斑。花瓣中央有一个“圆盘”,长有许多小刺,保护着神圣不可侵犯的花蕊。阿尔诺利基大花草的每一部分都出奇地大,花瓣大,“圆盘”大,花蕊也大。每片花瓣长30~40厘米,厚数厘米;中央的大“圆盘”其实是个直径33厘米,高30厘米的蜜槽,里面可容纳5000~6000克水。据对标本的测量,阿尔诺利基大花草直径为70~90厘米,最大达106.7厘米,堪称花中之王。

可是,令人难以相信,大花草长得如此巨大,竟没有根、叶、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那么,它的养料是从哪儿来的?原来,大花草是异养植物,它需要的养分全来源于别的植物。大花草把它的一种类似蘑菇菌丝体的纤维深深扎进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木质部,贪婪地吸取白粉藤的大量养料,维持庞大的躯体生长。

大花草的种子极小极轻,甚至比罂粟籽还要小。那么小的种子是如何“挤”进白粉藤坚硬的茎千里去的呢?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个谜。一些人认为这是野猪和鹿蹭痒痒蹭破了藤子让大花草的种子有隙可钻;有人则认为是松鼠像兔子啃嫩茎那样咬破了白粉藤的树皮;还有些人认为缝隙是蚂蚁和白蚁造成的等等。

不管怎么说,种子恰恰总是掉在白粉藤的擦破处,种皮开始膨胀,萌发成像幼芽似的东西。

不久“幼芽”慢慢长成小孩拳头大小的扭曲的花蕾。到了适当的时候,花蕾舒展开来,显出五片转红色的花瓣。起初,大花草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味。三四天后,气味变得如尸臭一般难闻,这气味和肉色的花瓣招来大批厩蝇。它们在蜜槽内上下忙碌,不知不觉完成了授粉工作。

大花草的花上有雌蕊和雄蕊,花朵开放几个星期后就腐烂了。在开花期如果雌蕊柱头上有幸粘住足够的花粉,那么,七个月以后,子房就形成包含上千粒种子的果实。

国色天香——牡丹

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由于它鲜艳高雅,富贵娇媚而被称为“花中之王”。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名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正是对牡丹的赞颂。

牡丹是一种落叶灌木。一般高达一米左右,在初春时节开花,花朵很大,有单瓣与重瓣之分,花色也极为丰富,有紫色、深红色、肉红色、粉红色、银红色、白色、黄色、黑色以及豆绿色等等,其中尤以黄、绿、深红最为名贵。

牡丹适应性较强,我国各地都可以栽种,特别在洛阳有牡丹品种有二百多个,历来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牡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除供观赏之外,其根皮中医称之为“丹皮”,有凉血散瘀(yū)、解热镇痛、抑制病菌、降低血压之功效,并能治中风、腰痛等症状。叶可作染料;花既可食又可提炼香精;籽亦可榨油。

花中皇后——月季

常绿或半落叶灌木。小枝具钩状且基部有膨大的皮刺。羽状复叶互生,阔卵形,边缘具粗锯齿,托叶边缘有戏色腺毛。花单生或数朵聚生成伞房花序,有红、粉红、黄绿、紫、白等色。蔷薇果,熟时红色。月季花有单瓣或重瓣。品种多,如月月红、小月季、绿月季、丰花月季等。原产我国,生长季节开花不断,是十大传统名花之一。1987年被定为北京市市花之一,也是英国的国花。花朵可提炼芳香油,花、根、叶、均可入药,有活血、消肿、解毒的作用。被人们称为花中“皇后”。

情人花——玫瑰

有人把玫瑰、月季和蔷薇花称为蔷薇科的花中三姐妹。论高贵要数月季,论潇洒应属蔷薇,但论起香气、历史、名声来,则还得说玫瑰。玫瑰原产于我国北方,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万年之久,现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

玫瑰保加利亚素有“玫瑰之国”之称。保加利亚人民把玫瑰花作为她们的国花,在首都索非亚东南四十多公里处,有一条绵延八十公里长的玫瑰谷,山谷里长满了玫瑰。每年6月初,玫瑰谷是一片花海,红、黄、白等各色玫瑰多彩多姿,争芳吐艳,香气袭人。那里的玫瑰约有40种可提炼玫瑰油,玫瑰精油贵如黄金,被称为“液体金子”。取两滴玫瑰油就可制出玫瑰香水,其香味浓郁、甜淳、柔和,而且持久不散,在国际香水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欧洲人认为玫瑰和爱神维纳斯同时诞生,他们视玫瑰为爱情之花,玫瑰花那鲜红的颜色,正表示火一般的感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茶花皇后——金花茶

山茶花是常绿的小乔木或灌木,它的树枝俊美,叶片翠绿,花朵单瓣或重瓣,花色深红、粉红、白或紫,山茶花以品种繁多、树高花繁、花大色艳、花期较长堪称乔木花卉中最珍贵的花朵,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的赞誉。

在这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茶花中,虽然美丽的花冠各有千秋,但花色十分单调,大多是大红、紫红和白色,令人感到美中不足。1960年在我国广西南宁首次发现了开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它以骄艳的黄色,独树一帜,艳压群芳,成为茶花家族中的宠儿。

金花茶属山茶科,是一种常绿的小乔木,高2-5米,花朵单生于新枝的叶腋里,隆冬至早春开花,花期较长,达5个月之久,花直径5-6厘米,杯状或碗状。金花茶盛开时,花色金黄,花瓣肥厚,有腊质光泽,光彩夺目,妖艳的花朵含羞俯垂,并散发出芳香的气息,十分惹人。

金花茶是世界上的珍稀观赏植物,其珍贵在于金花茶的黄色色泽是能遗传的种质资源,可以人工培育、杂交创造出优良的新黄色系重瓣大花。除了观赏,金花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花、果、叶中含有18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硒和锗二种微量元素,可起到防癌、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叶还可做饮料,花可做食用色素,木材可做器具和工艺品,种子可榨油。

但金花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因而自然分布很窄,只限于生长在广西邕宁、东兴等地的低缓山丘。

花中寿星——千岁兰

如果我们在南半球的非洲大陆上,离开猴面包树的领地,继续向西南进发,就会见到纳米比亚沿海的一片狭长的沙漠——纳米布沙漠。这里与稀树草原相比,更显荒凉,不但见不到高大的树木,连灌木与小草也十分稀少,眼前几乎是黄沙与碎石的天地。但纳米布沙漠却令植物学家感到欣喜异常,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一种世界上最珍贵的活化石植物——千岁兰。

千岁兰也像许多沙漠植物那样,相貌十分奇特。它的茎既矮又粗,直径1米左右,高却只有20~30厘米,就如同一只多半埋在了土中的大萝卜。在千岁兰茎的顶部,由于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木质化了,并向下凹陷,好像一个破旧的大木盆。在“木盆”的边缘生出两片厚厚的带状叶片。每片叶宽30厘米左右,长却达2~3米,分别向两侧的地面弯曲,到达地面后,又向外伸长,使顶部在沙石上日渐磨损,并因干旱而干枯,往往裂成许多窄条,被狂风吹得散乱而扭曲。远远望去,整个千岁兰犹如一只被巨浪冲到沙滩上的大章鱼,因此人们又趣称这种植物为“沙漠章鱼”。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生长在温带和寒带的阔叶树,几乎都有叶春发、秋落的自然现象。即便是四季常青的松柏、翠竹及形形色色的常绿阔叶树种,在自己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更换绿装,衰老的叶脱落了,新生的叶又取而代之。一株有几百年以至上千年树龄的古树,不知要更换多少次叶子,才能始终保持生命的继续。而千岁兰的这两片巨型叶,却一经长出就终生不换,而且叶片的基部始终在不断生长,以弥补顶端破损而失去的部分。那么千岁兰的一生有多长呢?在19世纪植物学家刚发现这种沙漠植物的时候,曾推测它的寿命可达百年,因此称它为“百岁兰”。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在刚被发现时就已不年轻的百岁兰,经过近百年的时光,仍然健在如初,令科学家大为惊奇,于是利用碳14测定了一些百岁兰中看上去老态龙钟的植株,结果让人不得不给这种植物更名:被测植株中有些在纳米布沙漠中活了1000多年,最老的年龄已超过了2000年。于是“千岁兰”之名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千岁兰中最老的叶片寿命也超过了2000年,在植物王国中无人能与之相比。

说到沙漠植物,人们往往想到叶退化成针刺、以茎代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仙人掌。而千岁兰这种叶片巨大又寿命极长的植物又是如何在沙漠中生活的,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科学家经实地考察和观测,很快就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片沿海岸分布的沙漠,受海洋冷湿气流的影响,虽然大雨极为罕见,但牛毛细雨和浓雾却经常光顾。潮湿的空气自然使叶片的水分蒸腾量很低,相反,凝聚在叶片上的水分可以被千岁兰吸收利用。千岁兰能在纳米布沙漠中生存就不足为奇了。千岁兰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物种,属于裸子植物中的盖子植物纲千岁兰目,这一目迄今只有千岁兰一种在非洲西南沿海存活了下来,“活化石”之称当之无愧。

天下第一香——兰花

兰花幽香袭人,令人陶醉,有“香祖”、“天下第一香”之称。人们把它比为君子,作为高洁、清雅的象征。而且素以“兰章”来,比喻诗文之美,以“兰交”来形容友谊之真。

兰科是植物分类学中最大的“科”之一,种类很多,有的学者穷毕生之力,也难以区别清楚。但从大略来讲,我们常说的兰花,是“兰属”内的花卉,常生于山坡岩草间。它们有两大类:一类生于地上,另一类附生生长。我们常见的兰花大多是地生的。地生兰,按它们开花的季节可分为春兰、夏兰(又名九节兰)、秋兰和冬兰。

兰花的结构与通常的花不同。通常的花有花萼、花瓣之分;兰花的萼片与花瓣没有区别,总称为花被。花被由六片瓣片组成,分内外两轮,每轮三片。

我国栽培兰花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历代都有栽兰、诵兰的记载。近年来,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对兰花进行更广泛的引种、栽培和研究,并经常举办兰花展览。中国的兰花还不断传至国外,博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兰花除供观赏外,它的花、叶、果、根还可制药,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血镇痛等功效。

只开花不结籽的兰花

兰花,自古以来被尊称为“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有人说只见兰花开花结果,却没见过它的种子,所以认为兰花是只开花,不结籽的。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误解。植物界中虽有只开花不结籽的植物,但毕竟是少数。

兰花,与一般植物一样,开过花后就结果,果实为长圆形绿色蒴果,俗称“兰荪”、“兰斗”,成熟后变成黑褐色。如果我们剥开果实,只能看到一堆白粉末状的物质,实际上那就是兰花的种子。拿一点粉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能看到那些种子一般呈长纺锤形,而且数量还特别的多。有人统计过,一个天鹅兰的蒴果,就有种子377万粒,假若它们都能成活,那么只要经过3~4代,就能覆盖整个地球。既然兰花可以结那么多种子,为什么被误认为不结籽呢?原因是兰花的种子细如尘埃,用肉眼实在很难分清它。

另外,兰花种子虽多,但几乎不发芽,一般情况下,很难用种子繁殖成一棵实生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兰花的种子成熟较迟,授粉后要经过6个月甚至1年才能成熟,还未到成熟时期,往往母株早已衰退,采种很困难,就是采到一些种子,在土壤中也很容易腐烂;其次,兰花种子内没有胚乳,只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外面包着疏松、透明、不容易透水的种皮,胚内含有很少的养分,绝大部分为脂肪类物质,而这些脂肪类物质,在土壤中很难溶化;再一点是,据法国科学家伯尔奈的试验,要使兰花种子发芽,还必须有某种真菌的作用,引起细胞的分裂,才能发芽。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颗兰花的种子都能遇上适合于自己共生的真菌,事实证明这样的幸运儿是极少极少的。

由于兰花用种子繁殖很困难,所以一般采用无性繁殖。不过兰花分根繁殖也不容易成活。兰花难养,就是这个道理。幸好近几年来用兰花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成功,已能繁殖出大量的试管苗,预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在工厂里成批生产兰花。

水中女神——睡莲

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池塘里,到处可以见到一簇簇洁白的和红色的睡莲花朵,漂浮水面。睡莲有文静的清姿,水生的洁好,人们誉它为“水中女神”。

睡莲是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花卉,它有100种左右。它分为两大体系,热带的睡莲是不耐寒种,花大而美,冷天在温室内才能越冬;温带的睡莲是耐寒的品种,地下茎一般能在池泥中越冬。

睡莲生长在浅水中,根茎短,叶有长柄,叶和花的形状因产地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叶子有的像马蹄,有的似圆盘,直径小的只有5厘米,而大的却有60厘米,花色有白、黄、紫、青、红或绯红。

睡莲原产中国、日本、前苏联、北美,花很小,3-5厘米,白色,下午开放,花期3-4天。

白睡莲原产欧洲,花型较大,可达13厘米,可是重量却很轻,每朵花还不到10克重。它迎着朝阳含苞待放,到中午怒放,傍晚闭合起来“酣睡”了。它时开时合,历时多天,最长达半个月。

黄睡莲原产墨西哥,午前开放,花开黄色,直径约10厘米,到傍晚闭合。香睡莲原产北美洲,花白色,直径4-12厘米,上午开放,香味芬芳。

红睡莲原产印度,叶心脏形,呈赤褐色,直径15厘米左右。它的习性同其他睡莲不同,花在晚上8时开放,到第二天11时闭合,花期约三四天。

紫睡莲,因花色呈蓝紫而得名,叶呈心脏形。

睡莲,又叫金莲,午时莲、水浮莲、朝日莲。它扎根湖底,长出的叶梗漂浮水面,能够随水位升降,幅度有1米多。睡莲花谢后,逐渐卷缩,沉入水中结果。浆果球形壳里含有空气,能浮在水面随风漂流,当种子下沉后,如果环境适宜,第二年夏天,便发芽成长成一株新睡莲。

为什么睡莲会时开时合呢?

原来,这是阳光的作用。从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把睡莲从睡梦中唤醒中午时分,花瓣展开成一个大圆盘,内侧层受到阳光照射,生长变慢,外侧层背阳,却迅速伸展,超过了内侧层,花就自动闭合起来。

白睡莲的生活很有时间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孟加拉和泰国尊睡莲为国花,象征民族的灵慧和清雅的风尚。

花开风雪中的雪莲

高山地带终年积雪不化。因寒风刺骨、光照极强烈、干旱、土壤环境恶劣等,剥夺了许多植物在那里生存的权力。但是生命无处不在,一些植物仍然能在这种环境里生存。

我们先来看看阿尔卑斯山上的植物,从中了解耐寒植物的一些特点。

雪莲体形矮小,全身贴着地面生长在这里生活的植物都很矮小。许多植物都是在地面上匍匐生长的。如紫菀的叶子就几乎贴在地面上。

这些植物大多为茸毛所覆盖。火绒草便是一个人们熟悉的例子。它的茸毛不仅使植物保暖,而且可以帮助其抵挡强烈的阳光和保证体内的水分不至于过多地散失。

这些植物还能自己产生热量。有一种枕状植物的叶枕里面的温度比外面要高得多。龙胆本身也可以产生热量,使它们能在冰雪覆盖中生长。

看来,植物战胜严寒还是有许多诀窍的。

在我国西藏南部地区和四川北部,海拔4500-4800米的地带,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高山植物博物馆”。那里生长着深受人们喜爱的雪莲花。

雪莲花,好美的名字。但它战风雪,斗严寒的本领更让人称绝。

和许多高山植物一样,雪莲株形较矮,叶子好像从地面长出来似的,这使高山上凛冽的狂风枉施一番淫威。它满身茎,叶绒密,像厚厚的白色绵毛,紫红色的花序也被一层层银白色的毛茸茸的花苞包裹着,既能防寒,又能保温,还能反射掉一部分高山强烈的辐射光,从而使植物免受伤害。它那粗壮深长而柔韧的根系,穿插在乱石之间和粗质的土壤里,既能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能防止岩石块下滑时受到损伤。雪莲在形态上和生态上的这些特点,保证了它能在寒冷贫瘠的高山上生长发育,繁衍后代。

夜间开花的夜来香

我们常见的植物,一般都是白天开花的,并且开花后就放出香气,夜来香却不是这样,只有到了夜间,它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来,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很多植物都是依靠昆虫传粉繁殖后代的。依靠白天活动的昆虫传粉的植物,在白昼里,花开香飘,迎候昆虫的到来。夜来香是靠夜间出现的飞蛾传粉的,在黑夜里,就凭着它散发出来的强烈香气,引诱飞蛾前来为它传送花粉。这是夜来香特有的生活习性。

但是,一般来讲,花瓣内的挥发油在阳光下才容易发出来,花也就特别香,而夜来香即使在白天开花也只有淡淡的香气,到了晚上,没有太阳晒,它的香味却更浓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夜来香的花瓣与一般白天开花的花瓣的构造不一样。夜来香花瓣上的气孔有个特点,一旦空气湿度大,它就张得大,气孔张大了,蒸发的芳香油就会多。夜间没有太阳照晒,空气比白天湿润得多,所以气孔就张大,因此,放出的香气也就特别浓。我们还可以发现,夜来香的花,不但在夜间,而且在阴雨天,香气也比晴天浓,这时因为阴雨天空气湿润的缘故。除夜来香外,晚上开花的待宵草、烟草花也是如此。

花中君子——荷花

荷亦称莲花、莲、芙蓉。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最初细瘦如指,称为藌(莲鞭)。藌上有节,节再生藌,节向下生须根,向上抽叶和花梗。夏秋生长末期,莲鞭先端数节入土后膨大荷花成藕,可供翌年萌生新株之用。夏季开花,淡红或白色,单瓣或重瓣。花谢后托膨大,形成莲蓬,内生多数坚果(俗称莲子)。性喜温暖湿润。原产亚洲和大洋洲。中国南北均有栽培。全株均可入药,莲子及莲须为滋补强壮剂,莲心为清心解热物,花、荷叶、荷梗有清毒解暑散热作用;藕可蔬食。亦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十分丰富,常分籽莲、藕莲和观赏莲三大类型。

雪上荷花

荷花是生长在池塘里的水生植物,怎么会长到雪地里去的呢?原来本处介绍的不是一般的荷花,而是一种菊科植物,因其开花时也像荷花而得名。这种雪上荷花就是雪莲。号称雪莲的植物有好多种,它们较集中生长在云南、西藏、四川、新疆的高山地带,其中新疆天山以及青海、甘肃产的一种雪莲最著名。这种雪莲习生于雪线附近多砾石的地带,又名新疆雪莲花或大苞雪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粗壮,叶密集,无柄,叶片倒披针形,长10~13厘米,宽达4~5厘米,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密集顶生,总苞片大,叶状卵形,多层,近似膜质,白色或淡黄绿色,小形的花棕紫色,冠毛白色。常于七月开花。大苞雪莲在将要开花时,其总苞是包着的,有点像洋白菜。

雪莲花之名来于《本草纲目拾遗》,此书认为雪莲全株入药,可治一切寒症。《云南中草药》云:“调经、止血、治月经不调、雪盲、牙痛、外伤出血。”《本草纲目拾遗》还描述了雪莲花的生活习性和形状:“雪荷花产伊犁西北及金川等处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可爱。较荷花略细,其瓣薄而狭长,可达10~15厘米,绝似笔头,云浸酒则色微红。”

除上述大苞雪莲花外,尚有绵头雪莲花,全株密生白或淡黄色长柔毛,高达25厘米,叶密集,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2~10厘米,密生白色长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总苞片狭长,长12毫米,宽仅2毫米,无毛,花全为管状花,果实扁平而小。6~7月开花。此种分布四川、云南和西藏,生于流石滩上石缝中。另有水母雪莲花,高约20厘米,全株密生白绵毛,茎粗短,叶密生,叶柄扁长,叶片卵圆形,边缘有条裂状锯齿。头状花序密生,花紫色,冠毛灰白色。本种分布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多生于高山地带的石砾缝间。另外,出名的还有西藏雪莲花和毛头雪莲花,皆矮小被白毛,草本,花紫色,均可作雪莲入药。

千年古莲绽新花

提起莲子,人们并不陌生,但说到古莲子,恐怕知之者便不多了。

1923年,日本学者大贺一郎在我国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进行调查时,在距今500~2000年的泥炭层中采到了一些古莲子,并培育使其发了芽。

1952年,北京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在辽宁新金附近的泡子屯,一个干枯的池塘里挖掘出一些古莲子,并使这些莲子发了芽,第3年这些古莲还开了花,结了丰硕的果实。1974年,科研人员又对在库房的布袋内放了22年之久的古莲子进行发芽试验,4天后,发芽率竟达到了96%。

1975年,大连自然博物馆的科技工作者在新金县孢子乡附近的灰褐色泥炭中,再一次采集到了古莲子。1985年5月初由大连市劳动公园植物园进行培育试验,经过3个月的精心培育,于8月中下旬开花。

1995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研究人员,使一颗在大连普兰店莲花泡发现的,具有1200年历史的莲子发芽,该大学植物生理学家简·舍恩米勒描述说:“这颗沉睡了1000多年的莲子经过4天的培育之后,就像现代莲子一样出芽了。”

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古莲子开的花与现代荷花就其植株外貌来说区别不大,但就古莲子与现代莲子本身比较,却有以下明显的不同:古莲子个体小而轻,外表光滑黑亮,无花柱残存,含水量低,吸水速度快,吸水率高,发芽速度快。

从莲的构造看,它虽属于双叶植物,却具有古老植物中单子叶植物的形态特性。通常双子叶植物的实生苗的子叶是对生的,很少是互生,而莲子内的两枚子叶则呈互生排列,且茎部合生。双子叶植物茎内的维管束为环状排列,而莲则像单子叶植物那样分散排列。莲的叶脉除一根返到叶夹者外,其余都是二歧式分枝叶脉,这又是一种原始性状。不仅如此,莲的实生苗还有直立的茎轴和未发育的主根,这是曾在陆地上生活过的植物,为了适应水生环境,才出现的形态变化。同时,水生植物的莲,还保持了陆生高等植物空中传粉的“要求”。这就证明了莲的祖先曾在陆地上生活过,后来为了适应水生环境的需要,某些器官产生了比较大的简化或退化(如根部的退化)。总之,莲所保持的原始性状,在植物进化系统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有人曾把它和水杉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的两种绝妙植物”。

一般来讲,在常温条件下,植物种子的有效寿命为两三年左右,8年至15年左右就称为“长命种子”了。而莲子在地下埋藏了上千年后,仍能发芽生长,这确实值得研究。

古莲子寿命为什么达千年之久?这就有待于科学家去研究了。

古莲子胚细胞原生质逾千年而仍有生机,在条件适宜时,细胞还能分裂繁殖的事实,对于研究生物休眠、植物种的延续,以及物种起源等具有启示作用。

千姿百态的菊花

深秋时节,很多公园都要举办菊花展览会,那些黄、橙、红、绿、紫等颜色的千姿百态的花朵,大的如碗,小的如豆,有的一枝独花,有的一丛百朵像钢花怒放,有的洁白晶莹犹如盘中珍珠……花型奇妙、色彩迷人,真让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

菊花的祖先是一种小小的黄花,它发展到今天这样五彩缤纷,并不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是经历了3000多年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从野生到家养逐步发展而来的。

有时,一棵黄菊花,忽然,在某个枝条上开了朵黄中带绿的花来,这是“芽变”。尽管开始变化极细微,可没逃过园艺家敏锐的目光,把它细心地剪下来,扦插在土里,精心培育。以后长大了开的花都可能黄中带绿了,这中间或许有1~2朵花绿得更好看些。这样有目的地不断选择、繁殖,经过一代又一代,终于培育出现在在菊展中看到形状像牡丹那样的珍贵的绿菊花了。

又如把红菊花的花粉,传授到白菊花中去,这样形成的种子里就各带着红、白2种遗传性状,繁殖的后代很可能会出现红、白、粉红各种色彩,这就是“有性杂交”,这个创造新品种的有趣工作除人的劳动外,蜜蜂、蝴蝶和风都参加了,它们无意之中也立下了功劳。

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变异毕竟缓慢,近年来给菊花用上了高新技术,使它产生“突变”,譬如用x射线、γ射线或中子线处理菊花的枝条或种子,一棵黄菊花会开出红花来,简直像变魔术一样,用这种“人工诱变”能更多更快地创造出新品种。

人们越爱菊花,在它身上花的工夫就越多。千百年来的自然和人工杂交、驯化,菊花成了多倍体植物,产生遗传变异的机会比其他花草更频繁,新的品种就层出不穷了。800多年前,我国记载的菊花只有26种,到今天已超过1900种了,这令人信服地证明植物具有变异的潜力,掌握了这些自然规律,人就能按自己的意志去改造植物。

在菊花展览会上,你还能看到一些菊花,又高又大,同出于一个根,可上面却五彩缤纷地开满了几种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花,这是园艺工人用嫁接方法培育出来的。他们把很多不同品种的菊花枝条,接到一棵菊花上去,到开花时节,就出现了各种美丽的图案。嫁接,是培育植物新品种的又一个方法。

菊花原产我国。它是经过长期人工培育出来的名贵观赏花卉植物。多年生草本,头状花序具有舌状花和管状花,舌状花长在花序的外围,俗称“花瓣”,颜色多种多样,紫、红、粉、黄、白、淡绿,有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但这些花的雌、雄蕊退化了,不能结籽。管状花黄色,位于花盘的中央,俗称“花心”。管状花是两性花,能结籽。我国栽培菊花历史悠久,品种极多,舌状花有各种变化,有的扁平细长,有的呈管状,有的像羹匙状,十分美丽。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一般秋季开花,正可谓“金风萧飒,百花凋谢,独有菊花,凌霜怒放”,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有时为了能让菊花在“五一”节开花,可通过控制日照的方法,让它提早开花,供人观赏。

菊花的头状花序可作药用,味甘苦,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日常用作中药的杭菊花就是菊的头状花序。

人间第一香——茉莉花

宋代诗人曾这样描述过茉莉:“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轻盈洁白,香气袭人,所以有此盛誉。

亚洲的两个国家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把茉莉作为自己的国花。并把它作为纯洁、热情、友谊、爱情的象征。印度尼西亚人民把茉莉视为珍宝,并且家家都栽有茉莉花,有些妇女还把茉莉花放在蚊帐、衣服和饰物中,可见茉莉花在她们心目中的位置。

茉莉是一种常绿小灌木,属于木犀科。它的花常常三朵生于一个总梗上,这是它显著的特点。茉莉多产于亚热带,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是熏制茉莉花茶的主要原料。

沙漠中的“石头”——生石花

在人们说到自然界中的拟态现象时,总爱举出一些为了躲避取食者追捕而以假乱真模拟别的物体的昆虫,如枯叶蝶、竹节虫等拟态高手,其实在植物王国中具有这种拟态避敌本领的也大有人在。

在非洲南部及西南部的干旱而多砾石的荒漠上,生长着一类极为奇特的拟态植物——生石花。它们在没有开花时,简直就你一块块、一堆堆半埋在土里的碎石块或卵石。这些“小石块”有的灰绿色,有的灰棕色,有的棕黄色;顶部或平坦,或圆滑;有些上面还镶嵌着一些深色的花纹,如同美丽的雨花石;有的则周身布满了深色斑点,好像花岗石碎块。生石花的伪装简直惟妙惟肖,甚至使一些不明底细的旅行者真假不分,直到想拾上几块“卵石”留作纪念时,才知道上当。其实这些“小石块”就是生石花肉质多浆的叶子。

每年6~12月份,是南半球的冬春季节,也是生石花类植物生命交响乐中最动人的乐章。每天中午,都有鲜艳夺目的花朵从“石缝”中开放,黄色、白色,还有玫瑰红色的花冠,大如酒盅。花盛开时,一片片生石花艳丽的花朵覆盖了荒漠,远远望去犹如给大地盖上了一床巨大的花毯。但当干旱的夏季来临后,荒漠上又是“碎石”的世界。

据植物学家调查,世界上这类貌似小石块的植物有100多种,都属于番杏科,而且只生长在非洲大陆的南部,颇为珍贵。它们虽然十分弱小,而且充满了汁液,吃上去味道不错,却因为成功地模拟了无生命的石块,骗过了强大的天敌——食草动物,保护了自己的生命。

无独有偶,在植物生长茂盛的森林中,也有一些靠拟态保护自己的弱小植物,但它们模拟的不是石块而是光斑。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在森林的下层植物中往往生长着一些叶片上分布有花斑的种类。这些花叶植物就像身穿迷彩服的士兵,能更好地在森林中隐蔽自己而不被敌人发现。因为这些植物的主要敌人——食草兽类的眼睛分辨颜色的能力极低,在它们看来,叶片上的花斑是透过枝叶洒在林下的光斑极为相似。

月下美人——昙花

昙花原产于美洲的沙漠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白天气温很高,所以生长在这里的昙花便形成了适应环境的形态构造。它的叶子退化成针状,可减少水分的大量蒸腾,扁平的叶状茎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避免阳光的灼烤,昙花也形成了特有的开花习性。它的花只在晚上8-9点钟夜深人静时开放,从开到谢不过3-4小时,故常被人称做昙花一现。

昙花不仅以它开花时间短,又都在晚上不易被看到而被人们视为珍宝,更主要是由于它美丽多姿的花朵使人迷恋。昙花开花时,首先是在扁平的叶状枝条边缘凹处长出一个花蕾,花蕾下部是一个下垂的长花筒。其外包着紫降色的裂片,花蕾的上部包看20片左右的花瓣,初开时,当下垂的花筒慢慢翘起后,洁白如雪的昙花镶着淡紫降色的外围,便渐渐显露出来,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皎洁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十分娇艳,走近细看,花瓣,花蕊似乎都在微微颤动,婀娜多姿、美丽动人。但几小时后,下筒垂下,昙花便花谢凋萎,因此,人们送它雅号“月下美人”。

昙花和令箭荷花都是仙人掌科的植物,是一个家族中的一对孪生姐妹。令箭荷花落落大方,早晨开放,傍晚闭合,鲜艳的花朵一开就是四、五天,而昙花却显得羞羞涩涩,娇嫩的花朵偏偏在人们酣睡的夜晚开放,而且匆匆一现便凋谢,真令人人遗憾。现在园林工作者已能采取控制光照的措施,使昙花也能在白天开放,供人欣赏。

冰清玉洁——玉兰花

玉兰花是我国名贵花木之一,早在唐代,就已在庭园广为栽培。玉兰花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属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玉兰花朵花朵硕大,洁白如玉。每当早春盛开时节,满树晶莹清丽,如冰似雪,远远望去,犹如雪山琼岛,美不胜收。

我国共产玉兰花30多种,除这些外,还有一些种类是漂洋过海来到我国落户的洋姐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洋玉兰,也叫广玉兰或荷花玉兰。它的花白色,杯形,硕大,清丽优雅。目前,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常见栽培。

日本国花——樱花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日本的樱花节。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在东京的上野公园,这天有花宴、花会、花舞等种种活动。当日本樱花的一个著名品种——“八重缨”在东京的新宿公园盛开时,日本政府还在这些举办“观樱会”,招侍外国使节和社会名人。

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木花开耶姬的美丽而又智慧的姑娘,用了半年时间,自冬季到夏天、自南而北走遍了整个日本,沿途撤下了樱花的种子。自此以后,日本各地便盛开樱花了。

樱花是蔷薇科的植物,落叶乔木,可以长到16米高。但一般公园中,都将它培养成小乔木,约5米多高。花比叶先开放,五六朵生于枝上成短总状花序。花瓣白色或淡红色,有清香;有单瓣和重瓣之别,单瓣的可结核果,成熟时为黑色;重瓣的不结果。

樱花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花开花落,预告着春播、秋收时令的到来;樱汁、樱叶、樱花、樱木,是常见的药材、食品、家具和木雕的上好原料。

圣洁之花——百合花

百合是多年生的草本鳞茎植物,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有少数产于南半球的寒带及热带。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百合的地下扁球形鳞茎,鳞片肉质肥厚。由于层层鳞片互相叠合,因此叫它百合。早春于鳞茎中抽出茎,茎的叶腋中有时生有珠芽。叶子互生,披针形,上端尖。花开在茎顶,仿佛嗽叭那样向天空吹奏号角。夏季开花,花被6片,有红黄、黄、白或淡红等色。性喜温暖高燥,适于砂壤土生长。

百合花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100种,我国原产的有30多种,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南省区。我国栽培百合的历史很悠久,南北朝时的百合题诗中就有不少是赞美它的。现在,欧洲栽培的百合花,有些是从我国移植过去的。如布隆氏百合花,就是英国商人带回英国,是由我国百合栽培而来的;著名的王百合,也是英国人威尔逊从我国四川引种百合栽培成功后,又引进日本百合育成的世界名种。

欧洲人一直把百合花当作圣洁的象征。《圣经》中赞美百合说,“他的恋人像山谷中百合花,洁白无瑕。”还说,“百合花赛过所罗门的荣华”,可见,它的地位不同寻常。

百合的种类分食用和花用两类,如鹿子百合,麝香百合、湖北百合、青岛百合等,鳞茎很小或味苦,不宜食用。可是这些百合的花却十分艳丽,是优美的观赏花卉。

百合花美、姿态清丽,有色有香,有的鳞茎可食用,受人欢迎。百合的鳞茎营养丰富,含淀粉21.7%,粗蛋白4.5%,是滋补上品,还可制淀粉;中医学上可入药,性微寒,叶甘,功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痨病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关于百合花,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年,美国犹太州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当地的印第安人,没有粮食吃,连地面上的树叶、野草也都干枯了。只的埋藏在地下的百合,可供充饥,使人们得以活下来。因此,犹太州人把百合看作是神圣东西。由此,这个州把百合定为州花。

古巴和尼加拉瓜把姜黄色的百合花定为国花,象征高贵与圣洁。

花中之魁——杜鹃花

有一种说法,称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为“中国三大名花”,杜鹃花位居其首,可见我国人民对它的推崇。其实,杜鹃花在世界上也是最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

杜鹃花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属杜鹃花科,半常绿或落叶的小灌木。高的可达20余米,矮的仅二、三十厘米。叶油绿,卵状椭圆形,互生。一般在春夏季开花,也有的四季开花。花冠呈阔漏斗形,几朵簇拥在一起开在枝条顶端,红色、蓝色、白色、黄色,花团锦簇,令人心旷神怡。

北半球世界各地,都有杜鹃花分布,我国的东南、华南、西南地区,也随处可见。全世界有800多种杜鹃花,我们中国有600多种。杜鹃花喜酸性土壤,因此常被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杜鹃花可选作盆栽,制成如诗如画的盆景。近年在瑞雪纷飞的隆冬,经常可以看到园艺工人精心培育的盆栽杜鹃在宾馆、饭店的大厅里怒放。

“亚洲瑞士”、美丽的山国尼泊尔把杜鹃花定为国花。他们的国徽上有红杜鹃图案。

荷兰之花——郁金香

郁金香原产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和中亚细亚等地,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全世界栽培品种约有8000多种。郁金香是荷兰、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国花。

荷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花国,主要有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生石竹、马蹄莲、鸢尾、一品红、仙客来等。荷兰被称为“郁金香之国”。

春天,郁金香的叶子中间抽出一支长秆,花就开在长秆顶端,花朵像一个个高脚酒杯荷兰原来不产郁金香,最早是从土耳其引进的。相传,在16世纪时,一位奥地利驻土耳其使者,看到了颜色艳丽的郁金香,就把一些球茎带回维也纳,而奥地利宫廷中的一个荷兰花匠又把它带到了荷兰,结果荷兰人看到了这种鲜艳、华贵而幽雅的郁金香,爱得简直发了狂。

1634年,荷兰种植郁金香已到达狂热的程度。据史料记载,人们把财产贱卖变成现钱,投资郁金香。大阿姆斯特丹的一条街上,有幢房屋培壁上嵌有一块石板,镌刻着下面几个字:“此屋出售,价3支郁金香。”种花人家也不吝惜1000英镑买一个花头。有人为了买一个名贵的品种所花的代价是:麦24担、谷48担、公牛4头、肥猪8头、山羊32头……还有许多衣服和金饰,总值在2500荷币以上。后来,由于郁金香天生的魅力,每当情人节、复活节和母亲节以及喜庆日子的到来,人们仍以郁金香相赠,表示祝贺,刺激了花农生产的积极性,产、供、销又兴旺起来。

郁金香的鳞茎扁圆锥形,茎叶光滑带白粉,叶子卵状或长椭圆披针形,有3-5枚。每年3-5月,花开茎顶,白天亭亭玉立,像个洋红的大酒杯,阴天和傍晚闭合,基部常带黑紫色,花谢雌蕊发育成蒴果。

郁金香的花朵由6片花瓣组成,花形有的像杯、碗,有的像卵形、球状,有的像百合花,有的像重瓣花。花色有白、粉红、洋红、鲜红、黄、橙、黑、紫等,还有单色和复色的不同。

郁金香一词,是土耳其语“头巾”一词演变而来的。因为它的形状好像那回教女人包着的头巾一样美丽。所以,土耳其人对郁金香喜爱之情,也不亚于荷兰人。

荷兰是生产和出口花卉最多的国家,阿尔斯梅尔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场。每年9月,阿尔斯梅尔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最大的花展。那时候,几百艘装满鲜花的船只排列成行,驶向花展地,络绎不绝,宛如花的海洋。

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

1981年4月15日,新加坡共和国文化部正式宣布,把卓锦·万代兰定为国花。

卓锦·万代兰是一位侨居新加坡的西班牙园艺师艾尼丝·卓锦在上一个世纪末培养的兰花新品种。新加坡人称它为“卓锦·万代兰”,把这种兰花看成“卓越锦绣,万代不朽”的象征。

卓锦·万代兰是热带兰花,叶比我们常见的春兰、夏兰宽厚得多,花茎也挺拔上攀,高可达一至二米。花四季常开,往往是一朵谢了,一朵又开。花被由六片花瓣组成,分一个唇片和五个萼片,姿态清丽端庄。

卓锦·万代兰不仅美丽,还有一般热带兰少有的扑鼻幽香,它的生命力也极旺盛,能适应极恶劣的生存条件。这些也是新加坡人民钟爱它的原因。

墨西哥国花——大丽花

大丽花是菊科植物中美貌出众的一种,所以又被称为大丽菊。它风采华贵、典雅,体型高大丰满,可以与“国色天香”的花王—牡丹媲美。

大丽花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红、黄、橙、紫、白等色,十分诱人。重瓣大丽花有白花瓣里镶带红条纹的千瓣花,如白玉石中嵌着一纹纹红玛瑙,妖娆非凡。

大丽花原产于墨西哥的高原上,墨西哥人把它视为大方、富丽的象征,因此将它尊为国花。

大丽花的植株高约1.5米,叶对生,是羽状复叶。它的头状花序中央有无数黄色的管状小花,边缘是长而卷曲的舌状花,有各种绚丽的色彩,花的娇艳就是通过它显示出来的。大丽花有膨大的块根,其中贮藏着大量的养料,可作自身无性繁殖。园艺家把块根从根颈处切分,一分植,可以得到许多新植株。

大丽花已有7000多个品种,几乎任何色彩都有。它已成为世界著名花卉,遍布于各地的庭园中。大丽花还以抗污染植物著名。

法国国花——鸢尾花

欧洲人把鸢尾花叫做“法兰西百合花”,所以不少人称法国国花为百合花,其实鸢尾和百合是两个不同的科属。

鸢尾花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节,节间短。叶剑形,交互排列成行。花茎与叶同高,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1-3朵,蝶形,花蓝紫色,又叫蓝蝴蝶、蝴蝶花、铁扁担。

鸢尾科植物,全世界约有60属1500种,广泛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鸢尾原产我国中部,云南、四川及江苏、浙江一带都有分布,生长于海拔800-1000米灌木林中。

鸢尾的同属还有:香根鸢尾、德国鸢尾、花蕾蒲、黄菖蒲、溪荪、西伯利亚鸢尾、马兰等。德国鸢尾原产欧洲中部,花色有白、黄、淡红、淡紫等色,多数是杂交品种,根茎可提炼芳香油,用于化妆原料。

香根鸢尾原产南欧及西亚,花淡紫红色,也有白花品种,它酷似一只飞舞的彩蝶,又像一只飞翔的纸鸢。根茎是提炼芳香油的原料。法国人尊它为国花,据说用以象征民族的纯洁和庄严。

法国以鸢尾花为国花,寓意有三点:一是象征古时法国王室的权力。从12世纪起,在法国国徽上便绘有鸢尾的图案。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墨洛温王朝的第一代国王克洛维(481—511年)施洗礼时,上帝送他一朵鸢尾花。后来法国人为纪念始祖,便把这种花作为国鸢尾家的标志。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将金百合花作为他的印章和铸币的图案。路易八世用金百合花的图案,来装饰他蓝袍的边缘,他穿着蓝袍去参加授任国王的仪式。

二是宗教上的象征。1376年,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把原来国徽图案上的鸢尾花改为3片花瓣,意味着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

三是法国人用鸢尾花表示光明和自由,象征民族纯洁、庄严和光明磊落。

法国人叫鸢尾花为“金百合花”。作为装饰的金百合花图案,在法国的手工艺饰品、印刷品、市场、商店、广告以及某他地方都可以见到,而且是经过政府统一设计的3枚花瓣,其中一片垂直,两枚各向一边垂落,下端有一个水平带,将花瓣连在一起。

鸢尾花粗看是花瓣3枚,但仔细观察,它有6枚花瓣。原来,6枚“花瓣”分为内外两层,那外边的3枚瓣,却是萼片,是保护花蕾的,它们长得同花瓣相似,人们往往认不出来。外列花瓣的中央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的突起。而花的心房深处,还有3枚长舌形的花瓣,是雌蕊变成的。香根鸢尾的花瓣,有半数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却全都是向上翘起的。

香根鸢尾花是法国著名的观赏花卉,将花茎插在花瓶中,它次第开放,翩翩似飞蝶,受人欢迎。它的地下茎可提取珍贵的香精,具有诱人的紫罗兰香味。如果把根研成粉末,是一种上等香粉。

比利时国花——虞美人

虞美人因其花色艳丽,姿态娇娜,深受比利时人的青睐,被定为国花。

虞美人是属于罂粟科罂粟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丽春花”。株高达80厘米,长满粗糙的白毛。茎直立,有分枝;叶为羽状分裂,互生。五、六月开花,开花前,花蕾低垂,开花时,萼片迅速脱落,花梗挺直,托起四片花瓣,袅袅娜娜,摇曳多姿。花色有朱红、紫红、深紫及白色。也有重瓣品种。花后能结蒴果,果皮中含有极少量的“鸦片酊”,欧洲人称它作“包米罂粟”。

虞美人原产欧洲,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全身皆可入药。

西班牙国花——石榴花

西班牙人性格刚烈、豪爽,酷爱炽烈如火的红色。“五月榴花照眼明”,红得灼人的石榴花便被他们誉为国花,石榴花图案也被绘在国徽上。

石榴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如针,向上直立。叶对生,呈卵形或椭圆形。夏季开花,花色鲜艳,有红色、橙红色、白色、黄色等。果实为浆果,球形,外皮革质,内包颗颗种子。种子的肉质外种皮,多汁,或甜,或酸,或苦,品味不同,功效各异。

还有一种“花榴”,“华而不实”,供观赏用,花形硕大,重瓣密集,十分美丽。

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国家,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种。

坦桑尼亚国花——丁香

坦桑尼亚是丁香之国,坦桑尼亚的奔巴岛和桑给巴尔岛上到处是丁香树。丁香树装点了祖国,丁香树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欢乐,坦桑尼亚人民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国花。

坦桑尼亚丁香是属于桃金娘科的常绿乔木,与我们常见的属于木犀科的丛生灌木紫丁香不是一个种属。这种洋丁香树可高达20米。革质长卵形的叶子对生着,油绿茂密。一、二月间,丁香结蕾,呈聚伞状花序,成熟后为鲜红或金黄色,含芳香挥发油,香气沁人心脾。每到丁香结蕾季节,奔巴岛和桑给巴尔岛上四处飘香,名副其实成了“世界上最香的地方”。

丁香是名贵的香料和药材,花蕾中提取的丁香油是重要香料,花蕾晒干中医所谓的“公丁香”,花后结实中医所谓的“母丁香”,性温、味辛,有温胃降逆的功率。

马来西亚国花——扶桑

马来西亚以扶桑为国花。在盾形国徽上绘有一朵红色国花——扶桑,象征君主。马来西亚人用这种红彤彤的扶桑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比喻为革命的火种洒扶桑满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者畏惧后退。

马来西亚气候火热多雨,扶桑长得花好叶茂,花除了红色以外,还有其他色泽。当地人叫大红色花“班加拉亚”。扶桑花到处可见,盛开的时候,红彤彤的花朵,近看在墨绿色的叶子相衬下,显得十分夺目,远看仿佛朵朵红云。

扶桑又叫佛桑、朱槿、朱槿牡丹、大红花,是锦葵科常绿灌木。产于我国,广栽于南方。全年开花,为著名的观赏植物。

据记载,扶桑生自东海日出之处,其叶如桑,而且两株树往往同根偶生相互扶依,因此叫“扶桑”。仙人摘食它的桑椹后,全身散发出金光。《本草》说它的雌雄蕊如“上缀金屑,月光所烁,若焰生观一丝之上”,十分美丽。

扶桑一般高1-3米,叶互生,长卵形,端尖,顺缘有粗锯齿。花朵有红色的,也有粉红色黄色、黄白色的,以红色为贵。扶桑花不论花型和花色,都要比姊妹花——木槿花美丽、娇艳。

扶桑栽培品种多达几十种,颜色也不同。扶桑喜光,为强阳性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肥沃土壤,但不耐寒冷。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多温室盆栽。

扶桑单瓣花朵硕大繁茂,5片花瓣鲜艳夺目,阳光映照,烁烁如焰。重瓣花色彩斑斓,丰富厚实,可同北国牡丹相媲美,因此又叫它“朱槿牡丹”。

扶桑在我国南方栽培很广。特别在广州,由于温度适宜,四季花开不断,而在夏季,更是花多繁茂,红绿相映,十分壮观,有“广州牡丹”的美誉。

扶桑在阳光充足、肥沃而疏松的土壤中扦插,很容易成活和繁殖。

扶桑为温室盆栽花木,花期很长,花大而艳,为布置节日公园、花坛以及迎宾、宴会、游园会的名贵花卉。它的经济价值也高,花、叶、根都可以入药。叶性味甘平,有清热解毒作用;花性味甘、凉,有清肺、化痰、凉血、解毒作用;根味涩,性平,有消炎、止咳、活血作用。

澳大利亚国花——金合欢

澳大利亚人喜爱美丽且花期长的金合欢,把它誉为国花。金合欢是澳大利亚重要的绿化树,街道、广场、庭院,处处都可看到它婆娑的身影。

金合欢是豆科落叶乔木。其叶呈羽状,复叶,镰形的小叶很多,排列整齐,夜间成对合拢,白天自行展开,所以人称它为“合欢”。夏季开花,头状花序,一簇簇金黄色的长长花丝宛如金灿灿的绒丝球,散着淡淡的清香,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绒花树”。秋天,结出一串串条形夹果,扁平,不易开裂。

金合欢在世界分布很广,我国的华东、华南、西南栽植也相当普遍。它不仅是绿化树,也很有经济价值。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密,可作家具和建材;树皮可提取烤胶;花和树皮可以入药。

香港区花——紫荆花

紫荆花是香港的区花,你一定在香港回归后的区旗和区徽上看到了。

紫荆花也叫“红花骆驼蹄树”,它是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树高一般可以达到15米左右,枝条下垂,叶子略呈圆形,形状像骆驼蹄,翠绿葱茏。花的颜色紫红色或玫瑰红色,荚果扁平,花朵很大,一般能达到10~12厘米,有5个花瓣,其中有4瓣分列两侧,相互对称,而中间的一瓣则翘首于上方。

紫荆花在春末开花时节,非常引人注目,惹人喜爱。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花开时,枝头上会缀满一朵朵紫荆花,象翩翩飞舞的彩蝶,同时能散发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从远处看去,一片片繁花似锦,令人心旷神怡。

1965年,紫荆花被香港选为市花。

死尸花——臣魔芋

与眉兰模拟雌蜂吸引传粉媒人的手段不同,自然界中有许多种植物的花朵是靠模拟腐肉的臭味来诱骗媒人上门服务的,苏门答腊的臣魔芋就是一种著名的拟臭植物。

巨魔芋仅自然生长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热带丛林中。它具有一年开花、另一年长叶的特性,在开花的那一年,一个十分巨大的花序直接由地下生出。在巨魔芋短粗的花序柄上,舒展着一片宽大的紫色苞片——佛焰苞。佛焰苞的侧面抱合在一起,像一个大漏斗,又如同一口敞着口的大尖底锅。这口“大锅”高1米有余,上口直径也超过了1米,中央立着一根奇形怪状的柱子——肉穗花序。如果从地面算起,到花序的顶端竟高达2.5米左右。这样高大的花序,不但在巨魔芋的家庭——天南星科中无与伦比,就是在有花植物王国中也并不多见。

别看巨魔芋的花序巨大,花朵却很小,而且仅集中在花序轴的下部。它的花朵有雌、雄花之分,雌花只有雌蕊,雄花只有雄蕊。而且所有的雌花都分布在肉穗花序轴的最下部,雄花则分布在雌花“领地”的上部,互相之间泾渭分明。因此,雄花产生的花粉很难落到雌花的柱头上,完成授粉过程。为了传宗接代,巨魔芋也像许多花卉那样,需要媒人的帮助,但它请的媒人既不是勤劳的蜜蜂,也不是美丽的蝴蝶,而是一类大型的喜食腐烂尸体的甲虫。它给这类甲虫发出的邀请信息,是一股极为浓烈的臭气,好像在佛焰苞围成的“大锅”内堆放了大量的腐烂的臭鱼或其他动物的尸体。感觉到美食的气味后,食尸甲虫便纷纷逐臭而至,兴冲冲地爬进了巨魔芋虚设的酒楼——佛焰苞内,在臭气的发源地——分布有雄花和雌花的花序轴基部一带爬上爬下。但这些受骗的甲虫怎么也找不到腐肉吃,急得团团乱转,身上自然粘了不少花粉,无意中为巨魔芋充当了媒人。

由于巨魔芋开花时臭气十足,使接近它的人难以忍受。据说,一些身体较弱的人走到巨魔芋旁猛吸一口气,能被熏昏过去。于是人们又给这种奇特的植物起了一个怪诞的绰号——“死尸花”。

巨魔芋与我国南方较常见的魔芋同属,它也像魔芋那样,开花时除了花序外,地面上没有茎、叶生长,第二年不开花时才从地下的块茎上生出大型的叶:在一笔直向上、高3~4米的粗壮叶柄上,是一宽2~3米,裂成鸟足状的巨大叶片,好像从地下钻出了一棵小树。

花香能治病

在塔吉克斯坦有一个奇特的医院,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对病人的治疗不是打针吃药,也不是开刀或电疗,而是采用别具一格的花香疗法。他们让病人坐在舒适的安乐椅上,一面嗅闻周围花儿溢出的阵阵幽香,一面聆听悦耳悠扬的音乐,不少疾病就在这花香之中被治愈了。

花香为什么能治病呢?

原来,构成花香的主要成分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檀木发出的优雅檀香味,是一种含有檀香醇的有机化合物;白兰花浓郁的香气伴随着一些有机酸酯类化合物;还有我们常常嗅到的薄荷清凉香味,主要成分是萜烯类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极易挥发,能够随同花香散发到空中,在人们进行呼吸时进入人体嗅觉器官,刺激嗅觉神经,使人感到香味的存在,与此同时,这些有机化合物也在人体内发生作用,产生治病的效果。

根据这样的理论,很多国家开始流行一种叫“森林浴”的治病方法:让病人住到森林中去,呼吸各种植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息。结果收到很好的疗效。科学家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对森林进行测定,发现森林植物可以释放出100多种萜烯类有机化合物,分别具有消炎、消毒或缓泻等作用,所以森林中的香气能够灭菌驱虫,保持森林空气洁净新鲜。

花香虽然可以治病,但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各种香花香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药理作用也千差万别,而且有些花儿还含有剧毒。例如有种植物叫黄花杜鹃,花中含有闹羊花毒素,毒性猛烈,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人产生过敏甚至休克。还有一种植物叫醉鱼草,花可入药,但有毒性。若将醉鱼草的花投入鱼池,鱼儿就会死亡,人或动物若不慎误食或长期嗅闻,也会产生呕吐和呼吸困难等中毒现象。因此,使用花香疗法,就如同吃药打针一样,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花中变色龙

大家知道,有一种蜥蝎叫变色龙,它身体的颜色能随着环境变化,在青枝绿叶中它是绿色的,在枯枝败叶中它又变成枯木色。其实,植物的花朵也有能变色的,比如说绣球吧。

绣球又叫天竺葵,是中国种植非常普遍的观赏花卉。春天,它开出一簇簇的团形花,花瓣上有一层细细的绒花,给人一种天鹅绒的感觉,远远看去,真像中国古代选新郎用的绣球。绣球刚刚开放的时候,花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所以花是浅绿色的;在干燥的空气中经过日照,叶绿素逐渐减少,剩下了胡萝卜素,这时花显出橙黄色;不久,胡萝卜素也消失了,花又呈现出月白色;再过一段时间,由于花中物质的化学作用,开始产生花青素,这使绣球又渐渐变成紫红色或蓝紫色。绣球不仅自身花朵会变化,而且上下几代的颜色可能差异很大。这完全决定于绣球生活的环境。如果这一代绣球的水土显酸性,它的花青素在酸的作用下则显蓝色,那么花的定型色是蓝的。如果下一代移种在碱性土壤中,那么它的花则更多地呈现出粉红色或红色。

夏季开花的腊梅

提起腊梅,你也许会想到梅花。其实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植物,人们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梅花是蔷薇科家族的成员,和桃、杏、李、樱是同胞姐妹。腊梅属于腊梅科腊梅属。腊梅科这个家族并不繁盛,全世界有7名成员(我国占4种)。腊梅花单生于枝头,是杯状的,外轮蜡黄,中轮带紫色条纹,开放时节,晶莹透明,清香扑鼻。看起来倒真像是蜡做的一般。但实际上叫它腊梅,是因为在腊月开花的缘故。

有一种夏季开花的腊梅,人们叫它夏腊梅。和平常说的腊梅同科而不同属。这也是一种落叶灌木。夏初时,在枝头绽开中间白色、边缘淡紫色的美丽花朵,散发着淡淡幽香,使人百看不厌。

腊梅除常植于庭园作观赏外,它的花可浸提芳香油,并有解暑生津、顺气止渴、解毒生肌的功效。根、茎也可入药,有镇咳止喘的功效。

腊梅原产于我国中部一带。河南省的鄢陵县,自古腊梅闻名,有“鄢陵腊梅冠天下”的称誉。湖北西北部是腊梅的中心产区,保康县又是最集中的地方,最大的一株生长在过渡弯乡的刺滩沟,高12米,胸径近半米,有1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有确切记载的最大的一株腊梅古树。北京西山卧佛寺四大天王殿前生长着一丛腊梅,是我国最古的腊梅,已有1300多岁高龄。它只有四五米高,没有主干,而是数十根萌生的枝条,从地下伸出,簇拥在一起,形成一丛交错叠翠、蓊郁纷繁的景观。每年春节刚过,那生机勃勃的枝头开始缀满鹅黄色的腊球,不久便绽放出黄色的花瓣,散发出阵阵幽香,给隆冬的古寺带来早春的气息。

奇花一瞥

无茎无叶的花:这是一种生长在印尼苏门答腊等原始森林中的大花草。其花朵是从寄生植物茎上生长出来的,本身没有茎,也没有叶。

熠熠发光的花:这是一种被古巴人雅称为“夜皇后”的花。因其花蕊里含有丰富的磷质,所以,每到夜晚天黑之际,“夜皇后”便会闪放出光辉,宛如无数只萤火虫在广阔的原野上曼舞。

先知先觉的报年成花:中国山西省古县石壁乡三合村有棵牡丹,相传植于唐朝武则天时代。每逢春天沐雨绽放,根据其花朵便可知当年收成的好坏:花繁则丰产;花稀则歉收。年年如此,十分灵验。

屡验不爽的报警花: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潘格兰格火山上,生长着一种奇妙的“报警花”。每天当地火山爆发的前夕,它就开放出黄色的花朵,十分灵验。

飨目悦耳的水笛花:在非洲中部的扎伊尔蒙博托湖上,生长着一种水笛花,每当微风吹来时,水笛花就会随风奏出悦耳优雅的笛声。原来,这种好似荷花的花,花朵大,其基部有4个气孔,孔的内壁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由于风由气孔进入,振动了薄膜,就会发出悦耳的笛声。

酷如“飞刀”的伤人花:这是一种生长在秘鲁索千米拉斯山里的会伤害人的野花。这种花不到半米高,似脸盆大小,每朵花有5个花瓣,花瓣边缘上生满针那样的尖刺。如果碰它一下,它的花瓣便会猛的飞弹开来伤人,轻者流血,重者留疤。

喜爱握手的花:在非洲的喀麦隆土地上,生长着一种奇妙的握手花,每当其花瓣受触动或刺激时,它便立刻紧紧收缩。有趣的是,一旦有人用手触摸花瓣,花瓣就会握住你的手,故称“握手花”。

指北花:南部非洲大那马瓜沙漠中,有一种叫“哈斯盟特”的花,因地处赤道以南,太阳是从北方照来的,它就像向日葵一样,花朵总是向着北方,因而得名“指北花”。

纵火花:在南美大森林里,有一种金黄色散发浓郁香味儿的花。它的花朵和茎叶内含有一种极易燃烧的挥发性芳香油,当森林空气干燥灼热时,这种芳香油就会自然引起火灾。

会变魔术的花:我国广西有一种被誉为“魔术花”的花。它在每年的春季长出形如桂花的小花苞,4、5月间,每株有六七百朵花相继开放。最奇特的是,在从开放到凋零的整个阶段,它会有规律地喷射出一缕缕白色、直径约为3厘米的烟圈,射高有20厘米,然后散开,花朵也逐渐变为透明状。这一奇观每年可持续40天以上,直到花完全凋谢为止。

能催眠的花:在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山野中,生长着一种具有很强催眠作用的“木菊花”。不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只要闻到它的气味儿,就会很快地进入昏迷状态;如果闻的时间长了,就会昏睡好几天。当地人利用这一点,将它用作辅助捕捉野兽的良药。

能发热的花:在千奇百怪的花卉世界,有一类花卉在开花时能发热,发热时使其温度比周围环境高出20多摄氏度。这类花卉就是具有佛焰苞的天南星科植物,如马蹄莲、火鹤等。天南星科花卉的佛焰苞花序很特殊,其外形酷似用一张圆形的纸包住了一个玉米棒子,这张圆形的“纸”就是花序的总苞片。棒状花序基部的花往往是可育的,而棒状顶部的花往往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正是那些没有生育能力的部分,能产生大量的热。

美丽的信封:在西印度洋的维尔京群岛上生长着一种信封树。这种树开白色大花,每朵都由18个花瓣组成。奇怪的是,这些花瓣都是双层的,活像一只只密封的小袋子。岛上居民把它晾干,剪去一边,做成一只只散发着阵阵幽香的信封。据说,该岛的居民正在筹办一个信封公司,准备向全世界各地出售这种“花信封”。

花中“变色龙”:颜色会发生改变的花有很多,最奇特的要数产于墨西哥的一种野花,它一天能改变几种颜色。它在黎明时为白色,然后逐渐变为玫瑰色,中午为红色,到傍晚又变成紫色,夜晚又变为白色。有趣的是,这种花只有在白色时才具有香味儿。

朝雄暮雌的花:印度天南星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常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潮湿的林下或小溪旁,植株有3种类型,即雄株、雌株和无性别的中性株3种类型,有趣的是,这3种不同性别的植株可以互相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可以发生多次,年复一年地进行,就像一位魔术师在台上,一会儿变成了女性,一会儿又变成了男性,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花之最

最香的花人们普遍认为最香的花应是素有“香祖”之称的兰花。兰花还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誉。

香气传得最远的花是十里香,属蔷薇科。

香味保持最久的花是一种培育的澳大利亚紫罗兰,这种花干枯后香味仍然不变。

最小的花是热带果树的菠萝蜜花。平常看到的花是包含千万朵小花的花序。

最长寿的花是一种热带兰花,能开放80天才凋谢。

最短命的花是麦花,只开5~30分钟就凋谢。

最毒的花是迷迭香。闻之后令人头昏脑涨,神经系统受损害。

最臭的花是土蜘蛛草的花。其味如臭烂的肉,它利用臭味引诱苍蝇等传播花粉。

颜色和品种最多的花是月季花,全世界有上万种,颜色有红、橙、白、紫,还有混色、串色、丝色、复色、镶边,以及罕见的蓝色、咖啡色等。

最会变颜色的花是石竹花中的一个名贵品种。这种花早上雪白色,中午玫瑰色,晚上是漆紫色。

2.世界名树

百木之长——柏

通常讲的柏树,是柏科树木的总称。全世界至少有150种柏树,我国产29种,引入15种。柏树适应性很强,四海为家,定居于岩石山地,照常枝绿叠翠。它既能忍受40°C的酷署,又能承受-31°C的严寒,因此被称为“改造大自然的功臣”。

在我国的古刹寺庙,名胜古迹处,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参天,荫蔽全宇。生长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皇帝陵的庙院内的黄陵古柏,高达20米,胸围10米,传说为轩辕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历史。著名的台湾“阿里山神木”——红桧,高58米,胸径6.5米,材积504立方米,树龄三千多年。古人赞誉柏树为“百木之长”。孔子曾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庙院内,至今古柏林立。

我们常见的侧柏,又称柏树、香柏,属柏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产树木。树高20米,胸径1米。侧柏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毒气体具有中等抗性,吸滞粉尘的性能较强。中医以嫩枝、叶、种仁入药。枝叶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及慢性气管炎。种仁性平味甘辛,有安神、润燥的功能,主治失眠、便秘等症。用叶水煎外洗,可治漆疮、皮炎。

侧柏的枝叶揉碎,有浓香,可提取芳香油。侧柏木材坚实、细致,有香味,是建筑、造船、制家具的材料。

防蛀香木——樟

樟树又名香樟、乌樟、芳樟,属樟科常绿大乔木,高可达四五十米。叶互生,有革质,卵形,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青白色,入秋变为鲜红色或橙红色,娇艳可爱。初夏开黄绿色小花,圆锥花序。结球形果,8—11月成熟,紫黑色。

樟树枝叶幢幢,浓荫蔽地,树姿雄伟壮丽,是营造园林、防风林的理想树种。

樟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是亚热带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尤以台湾省为多。台湾是世界上樟树最多的地方,从海拔500—1800米,形成特有的樟树带,占全岛面积的五分之二;樟脑的产量占世界的70%,质量名冠全球。

我国栽培樟树的历史悠久,至今还生长着不少珍贵的古樟。广西全州锦塘山谷有棵樟树,高30米,胸径6.6米,树冠覆荫达10多亩,已有二千多岁。各地还有“唐樟”、“宋樟”等古樟。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木材纹理细致,具有芳香,能驱虫,耐湿,易加工,广泛用于建筑、造船、家具、箱柜、雕刻等。樟树可提制樟脑、樟油、是医药、化工、香料、防腐、农药的重要原料。种子可榨油,是制肥皂的良好原料。叶可喂蚕,樟蚕丝是编织鱼网的上好原料。樟脑、樟油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质量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铁木”脊梁”——铁黎木

众所周知,我国广西沙田柚,果味酸甜适口,堪称“中国一绝”。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沙田柚的的故乡——容县,生长着一种硬度不逊于钢铁的树木。这种树木便是有“铁木”之称的铁黎木。

说起铁黎木,便有必要提提坐落在容县城东人民公园内的真武阁。真武阁被人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这是因为此阁虽然重达数百吨,但不用一钉一铁,而是彻底的木结构。

真武阁建在北灵山上,背靠绣江,面对都峤山,掩映在一片古榕的怀抱中,环境十分优雅。这座阁共分三层,高达13余米,看上去很巍峨。

据史书记载,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次地震,还经历过若干次风暴的袭击,但历经劫难的真武阁却仍然毫发无伤。1706年,一阵大风拔起了附近一根10米高的旗杆,周围的墙都塌了,惟独真武阁得以幸免。1857年,当地“地震有声,屋宇皆摇”,而真武阁依然无损。1894年,一场台风席卷而来,连根拔起了阁旁的一些大榕树,几棵树甚至被抛到了江心,邻近的一些民宅也墙倒屋塌,真武阁却仍是好端端的。

真武阁建于1573年,至今400多年,雄风犹存,巍然屹立,这除了它建筑结构科学合理之外,还与木构件材料优良有很大关系。整个真武阁有3000余件木构件,这些构件全都由铁黎木加工而成。铁黎木又称格木,或铁木,刚砍伐下来呈红褐色,日子久了便乌黑油亮,光彩夺目。

铁黎木木质坚硬,分量极重,长期埋在地下或浸泡水中也不会腐烂变形,因而,铁黎木常被用于打造家具、建筑、造船、桥梁和机械制造。

在广西,铁黎木的使用十分广泛。除了容县的真武阁外,合浦县的大木桥等一些古建筑也是铁黎木制作的。

在植物分类学上,铁黎木属于豆科,它们多半生长在广西东南部海拔较低的温暖多雨的低山丘陵地带,一般能长到20米高,树干挺直,叶片呈厚革质,有光泽。

铁黎木不落叶,每到夏天,树枝的顶端便长出10多厘米长的花穗,花穗上布满了白色的小花。花开花落,到了金秋,树上便长出扁扁的荚果。

铁黎木的果实成熟以后便开裂,露出种子。这种子含有麻醉剂成分,可以入药。

沙漠之敌——胡杨

沙漠对于植物来说是难以生存的地方。若要生存,最起码它得经受得起两个严酷的考验:一是久旱。就拿塔克拉玛干来说,其年降水量仅为10-50毫米,还不及我国沿海地区的1—3%,这对于“喝”水量相当大的植物来说,是一着致命的杀手锏,许多植物因此而不敢光顾。二是高温。炎热的夏季,烈日烧烤着干旱的沙漠,致使地表温度可达60—80℃,足以烤熟鸡蛋。这对植物来说,无疑是“火上烧油”。

因此,在浩瀚的大沙漠里生长的植物多为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以其独特的身体条件经受住考验。它们靠肥厚多肉的茎和叶贮存水分。一场暴雨过后,“圆桶掌”的直径可增大1倍,被满满地盛上了“一桶水”。为了减少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仙人掌没有叶子,早先的叶子已退化成为针刺。它们的根须发达,以利于从四面八方采集水分。沙漠中生长的那种萨瓜罗掌的根尖距离茎部可达15米,而那种牧豆树的根扎得更深,可以深入到30米以下的土壤里摄取水分。杂酚灌木丛的根还具有一种保卫功能,它能释放毒素,防止其他植物侵入自己的取水领地。

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能在沙漠里生长已属不易,像树一类的高大植物要在沙漠中栖身则难以想象。然而胡杨树居然也能在此立足,成为大漠中的“王者”,其中的奥妙何在?

胡杨在我国早已闻名,而“胡杨泪”则更传为佳话,不少作家还将“胡杨热泪汩汩流”的情节结在他们那玄妙的故事网中,网住多情善感的人们掬一杯同情的泪。

但是,一旦你了解了胡杨战胜沙漠的本领,你对它将是充满了敬佩。胡杨根系发达,密如蛛网,长达20余米。一棵胡杨树能吸取几十平方米内2—5米深处的地下水。它的根总是朝着水多、肥多、空气流通的方向伸展。当一面水源断绝时,它便用另一面的根系汲取水分;当水源贫乏时,它就少长枝叶,减少蒸发,一到水分增多时,又枝繁叶茂起来,恢复了生长能力。

胡杨具有非凡的耐盐碱能力。每年的洪水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盐。只有植物体内的含盐量也高时,它才能在这样的土壤中吸取水分。然而高盐又会使植物“中毒”死亡。看来,这是个难解的结。胡杨很奇特,它不仅能以“高”抗“高”,还具有某种平衡的本领。当体内含盐分过高时,它可通过树干的龟裂和伤口将盐分排出,所排出的树液便是“胡杨泪”。看来胡杨落泪并非是悲天悯人,而是对高盐环境的一种适应罢了。

胡杨不仅耐旱、耐盐,还具有抗风沙的能力。根深而分布广,使它不被沙漠中的狂风刮倒。如果风沙埋住了树干,胡杨就能很快地从树干上长出大量的不定根,并在大树附近萌生许多新的植株,甚至形成小片胡杨林,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胡杨是杨柳科中的一员,和北方常见的白杨、山杨等杨树是“自家兄弟”。胡杨一般能长到10米多高,活到100岁左右。偶尔也能见到高30多米,需两人才能合抱的,活到200多年的大树。胡杨的身躯与沙漠中其他植物相比要伟岸挺拔得多,简直是出类拔萃;沙漠中的一些植物仅在一场暴雨过后,便迅速地发芽、开花,然后死亡,这些都是昙花一现,简直不可与胡杨百岁高寿同日而语。可见胡杨是沙漠中名副其实的“王者”。

胡杨热泪洒沙漠。这是“王者”骄傲的泪,自豪的泪。

中华第一材——楠木

楠木是一类在我国久负盛名的乡土树种,广泛分布在南方各地。由于这类树高大、挺拔,树干圆满、通直,材质纹理直、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历来被人们视为建筑良材。尤其是这类木材具有其家族——樟科的传统,香气袭人,虫不蛀、菌不腐,经久耐用,常用来制作高级家具、器具和建筑的梁柱及棺木,被称为“中华第一材”。历代封建帝王在建筑宫殿和陵寝时,楠木往往是首选之材。“蜀山兀,阿房山。”可想而知,在以土木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用去了多少高大挺拔的楠木啊!尤其到了明代,楠木建筑非常时兴,致使南方许多原本楠木繁盛的山林中,已难寻楠木大树。到了清代,统治者不得不靠拆旧建筑来满足其对楠木的追求。明十三陵原本每座陵都有像长陵那样的楠木大殿,但其余十二座陵的大殿均在清代以后被拆毁了。

楠木不仅材好,而且树姿雄壮,枝叶森秀,终年常绿,不论生于山间还是栽于庭前、屋后,均使人感到蔚然可爱,而且有防风、防火之效,深受产地群众喜爱,尤其备受佛门、道家的青睐。在我国古代,庙宇、宫观附近栽楠之风很盛。正如唐代史俊在《题巴州光复寺楠木诗》中赞美的:“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如今,在成都武侯祠内、杭州灵隐寺中,尚有楠木大树,老干参天、浓荫覆地。特别是道教胜迹青城山上,挺拔茂密的楠木林受到很好的保护,在烈日当空的盛夏,走在楠木遮荫的山路上,汗流浃背的登山者顿感凉爽宜人,将“青城天下幽”的美名传遍天下。

无叶之树——光棍树

说到树,人们便会想到枝繁叶茂。然而在非洲干旱地区有一种奇特的树木,高约3—6米。从外形看,满树全是一些光溜溜的绿色枝条,不长叶子,偶尔在枝顶生了一些叶子,也是极小极小的,几乎看不出来。这种树被称为“光棍树”。

树木靠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以摄取水分,制造营养,排放体内的余热,获得生机。光棍树一片叶子也没有,能够活下来吗?这可不必担心。可以说,正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它才脱去披挂、摘掉“行头”的。

光棍树的老家在非洲的干旱地区,那里长年不下雨,水分极为缺乏。而叶子的消失就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那些赤条条的枝条,可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整个植株仍能得到营养。看来,植物为了生存,竟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形状,这种适应环境的方法可算是一些耐旱植物的奇特技巧了。

无独有偶,水生植物为了适应水下生活,不被水“淹死”,也做了一些“修根剪叶”的改扮。与通常的陆生植物相比,它们具有一些奇异的特征。它们的本领主要在于具有异型叶、通气组织发达、根系退化等。水生植物的叶子非常细小,或者作羽状的分裂,以减少阻力;挺出水面的叶子多为草叶,便于更大面积地接受阳光。通气组织发达,有利于体内气体的运输、交换和增加浮力。由于水生植物表面可以直接吸收体外水分和养分,所以根系退化,只起固着作用。正是这些变化,使水生植物能适应水中环境而生长良好。所以,在江河湖海里我们常可以看到迷人的水底“丛林”、水上“绿地”,看到海藻、海带、水葫芦、绿萍、荷花等等水生植物就不足为奇了。

干旱也罢,水涝也罢,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的植物都能变不利为有利,变逆境为顺境,迎着困难,战而胜之。植物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繁殖力极强的树——柳树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指柳树极强的适应性,它繁殖非常容易,生长极其迅速,插在地里就会生根发芽。

柳树是杨柳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柳树的种类很多,如枝干挺直的河柳;枝条扭曲的龙爪柳,枝条泛红的紫柳;还有枝条柔弱低垂并迎风摇曳(yè)的垂柳。

柳树是随遇而安的树木,无论是潮湿肥沃、疏松的土壤,还是干旱贫瘠的地方,都适合它生长,甚至在弱盐碱地上也能安家。它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但也能耐一定的干旱。

养蚕宝树——桑树

种桑养蚕在古老中国的文明史上,可谓是极为光辉的一页。远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桑、蚕、丝、制等字形就已出现,到周代时,各地的采桑养蚕已经很普遍了。大约到了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种桑养蚕技术就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养蚕技术和精美的丝绸开始传入西亚、中亚和欧洲。到公元二世纪西汉时期,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更加速了丝绸的传播。

我国是桑树的原产地。桑树是一种桑科落叶乔木,共有12种,我国就占了9种。桑树的叶卵圆形,边缘有锯齿。桑叶含丰富的叶绿素和多种营养物质,是蚕的理想饲料。蚕吃桑叶长大结成茧,茧缫成丝,丝织成绸。在古代,丝绸同黄金那样珍贵,当作货币来流通。张骞出使西域,丝绸经“丝绸之路”通到西亚和古罗马时,让皇室贵族们目瞪口呆。他们把这些轻盈美丽,光彩夺目的丝绸看作为“天堂”里的神秘物品。从此,中国的丝绸名扬天下,世界各国争相同中国发生贸易,换取丝绸。

桑树除桑叶养蚕外,它还有其他多种用途。首先,它的木材质地坚硬,又耐腐蚀,而且具有独特的黄色,是制造乐器,家具等的理想用材。第二,桑树树皮纤维细柔,可供作人造棉、人造丝及造纸原料。第三,桑树的果实为桑椹,不仅生食美味可口,而且可以酗酒,并入药,有滋养补血、明目安神的功效。第四,桑树的根皮即是桑白皮,可利尿镇咳;其叶有祛风、清热及明目的功效。

金色的落叶松——金钱松

如果有机会去庐山植物园参观,你一定会见到树干挺拔、树姿秀丽、叶似金钱的金钱松,它是我国的特产树种,也是全世界惟一的一种。它和雪松、日本金松、南洋杉和北美红杉一同被称为世界五大庭园树木。

金钱松属松科,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1.5米。叶片为线型,较柔软,在长枝上叶呈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叶10-30枚簇状密生,辐射平展呈圆盘状,秋季叶变成金黄色,如一枚枚古钱币悬挂在树枝上,非常美丽,冬季落叶,卵形的球果当然便可成熟,成熟时种鳞脱落,带翅的种子随风飘散。

金钱松自然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五陵山区,多数散生在阔叶林中,它喜欢光线充足,湿凉温润的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于它本身对环境的适应力不强,生长缓慢,结实率低,再加上乱砍滥伐,现在,天然生长的金钱松已很稀少。

金钱松秀美奇特,被世人誉为“金色的落叶松”,为优良观赏树,最适宜做庭院树木。除此之外,它还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它的木材硬度适中,纹理通直,耐腐蚀,耐水湿,适于建筑、桥梁、船舶、家具等用材;根皮入药,是有名的“土槿皮”,能杀虫止痒,治顽癣和皮肤湿疹,种子可榨油。

缅甸国宝——柚木

柚木产于东南亚。柚木是缅甸的国树,被当作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化身。

柚木是马鞭草科落叶大乔木,缅甸语叫它“克云”,树高40米以上。

柚木的枝子四棱形,上面有星状的绒毛。叶子很大,长30-70厘米,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叶背面密生黄棕色星状细毛,叶芽嫩时红棕色,揉碎后有鲜红色液汁,在原产地妇女用它作为胭脂来涂唇,所以又叫它“胭脂树”。

每年5—9月开花,花很小,白色,有芳香,无数杂小花丛密密构成圆锥状花序,长25-40厘米。10月到第二年2月结果实,核果球形,有棱,坚硬,外果皮茶褐色,有海绵状的细毛,里面有种子1—4粒。

柚木原产缅甸、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现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都有栽培,是海南岛海拔500米以上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

柚木生长迅速,木材纹理通直,质地坚硬,硬度适中并有弹性,色泽美观,颜色从金黄到暗褐不等,树龄越老,颜色越深,加工后呈现美丽的光泽。柚木很少膨胀和收缩,不变形,不开裂,耐磨,双耐腐蚀,不会被白蚁蛀蚀,是世界著名的珍贵木材之一。

柚木适于制造船舰、桥梁、屋架等,是建筑宫殿楼阁,制造高级家具,精细木工雕刻、高级地板等的优良材料。

东南亚山区是世界柚木主要产地,柚木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占世界的80%以上。100多年来,缅甸柚木畅销世界各地,占世界柚木出口的75%。柚木成了缅甸的国宝。

北方林木——油松

油松为多年生常绿乔木。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无机盐,能生活在干旱和瘠薄的土壤中。

油松的叶针形,两个针叶合成一束,叶的表皮细胞很小,排列紧密,细胞壁厚。表皮外面有角质层,气孔下陷,这样降低水分的蒸腾,增强保水能力。松叶能生活4~5年,每年都有老叶凋落,又有新叶长出。所以,每当北方冬季,各种阔叶树的叶片全都飘落了,而油松仍然绿叶葱葱。

油松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春天,在油松一些新枝的基部,生有许多黄色的雄球花。每个雄球花是由许多鳞片集合而成,每个鳞片的基部有两个花粉带囊,里面生有很多黄色的花粉,每粒花粉有两个气囊,容易随风飘扬。在一些新枝的顶端生有1~2个雌球花,雌球花先是紫红色的,后来变成绿色。每个雌球花也是由很多鳞片组成,每个鳞片上生有两个裸露的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

晚春,幼嫩的雌球花的鳞片略微张开,在鳞片内侧,珠孔附近,有一滴由由胚珠分泌的粘液滴;当成熟的花粉粒落到珠孔附近,就被粘液滴粘住,随后,花粉粒被粘液滴吸入珠孔,从而完成了传粉作用。花粉粒随后萌发成花粉管,但不久花粉管停止了生长。直到第二年,花粉管才继续伸长,到达卵细胞附近,释放出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作用。从传粉到受精大约需经过一年左右。油松的受精作用已不再受水的限制。

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雌球花发育成球果。胚珠由于没有子房包被,所以种子是裸露的。球果成熟后,鳞片彼此裂开,种子有翅状突起,可随风布到各处。

油松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陕西、青海、四川等省区。

“刀枪不入”的树——蚬木

植物天地无奇不有,轻木的比重只0.1—0.2/厘米3,而蚬木却入水即沉。蚬木不仅重,还坚硬得令人吃惊,钉子钉不进去,砍伐“刀枪不入”,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坚硬的树木之一了。

蚬木,又称木,属椴树科的常绿乔木。单叶呈椭圆状卵形,互生。花单性,聚伞状花序,分五瓣,白色。花后结椭圆形的蒴果。

蚬木产于我国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石灰岩山地密林中。由于生长缓慢,细胞组织致密,且吸收了山地的许多钙质矿物,所以木质特别坚硬,木材很是名贵,用于建筑、船舰、机械等行业。

巨人树——花旗松

1792年4月,英国航海探险家温哥华率领的考察队,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航程后,终于到了北美洲的西海岸。当时那里除了一些土著印第安人部落外,很少有外人涉足,说到植物,外部世界更是一无所知。当探险队中的博物学家门则斯踏上这片神秘莫测的土地后,大为震惊:在那起伏的山峦上、幽静的峡谷中,生长着形形色色、高耸入云的陌生树木,尤其是一种树皮深裂成鱼鳞状、小枝淡黄色、叶子狭长扁平的针叶树,最为壮观。据门则斯估计,这种树比他以往所见识过的最高的树木还要高一倍以上。

门则斯随探险队结束考察回国后,他在北美西海岸的见闻激起了英国植物学界的巨大反响。30年后,一位年轻的苏格兰人大卫·道格拉斯,受皇家园艺学会派遣,终于踏上了揭开门则斯当年留下的巨树之谜的航程。经过8个月的海上航行,1825年早春,道格拉斯登上了北美西海岸。他的考察非常艰辛,他总是身穿一件苏格兰格子呢短外衣,带头惟一的“奢侈品”——茶,在多数情况下,只身一人跋山涉水,走过了近万千米的路程,所到之处多为渺无人烟的地区。由于道格拉斯的勇敢无畏,他的考察非常成功,不仅亲眼目睹了门则斯所说到的“巨树”,而且采集了这种树的完整植物标本和大量种子。以后,植物学家根据道格拉斯采集的标本,将这种树定为松科黄杉属新种,并称它为“道格拉斯黄杉”,以纪念这位勇于为科学献身的苏格兰人。

自从道格拉斯黄杉被发现后,就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树种之一。一些千年以上的老树,可以长到高100米、胸径10米以上,足可以和号称“世界爷”的北美红杉和巨杉相媲美。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1902年有人在加拿大西海岸的林恩谷中测量过一株道格拉斯黄杉,结果表明它是已测量过的最高树木之一,高126.49米,比最高的一株北美红杉还高十几米。

道格拉斯黄杉又俗称黄旗松,它不仅高大,而且木材极佳,既坚固耐用又纹理美观,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重要用材树种之一。它的树冠形如宝塔,树干圆满通直,也适宜在园林中作风景树栽培。说来也很巧,花旗松确实与“旗”有关。由于它的木材好,树干高大挺拔,常被用来做旗杆。1919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树立起一座高65米的旗杆。这座旗杆由一棵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道格拉斯黄杉树干加工的圆木做成,整个旗杆重18吨,顶端直径30厘米。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独木旗杆了。当这株道格拉斯黄杉被砍伐后,人们数了它的年轮,大约有370圈,说明如果继续生长,它还大有潜力。

生命之树——金鸡纳树

在秘鲁国徽的右上角,绘着一棵绿色的金鸡纳树,它是秘鲁民族象征之一。秘鲁的安第斯山脉是金鸡纳树的原产地。

17世纪,秘鲁首都利马,疟疾流行,威胁人们的生命。当地的印第安人有一种医治疟疾特效的树皮,叫它“生命之树”,不准对外泄露秘密,否则将遭到严惩。

1638年,曾任秘鲁总督的西班牙钦琼伯爵的夫人患上疟疾,苦无良药治愈。于是请来印第安姑娘珠玛照料。珠玛出于人道,冒死采来“生命之树”的树皮,用树皮和水煎汤,服后果然有效,药到病除。人们叫这种树“金鸡纳”,意思是战胜了疟疾。

从此,金鸡纳的特效作用就在欧洲人中传颂开来。

金鸡纳树是茜草科常绿小乔木,高约3米,新枝四方形。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夏初开花,花白色,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蒴果椭圆形。

科学家几经研究,从树皮中提炼出了闻名世界的治疟疾特效药——金鸡纳霜。金鸡纳霜又叫奎宁,秘鲁语的意思是树皮。

一百几十年前,秘鲁把金鸡纳树当作国宝,不让树种偷运出去。秘鲁政府特地颁布了禁令:如果有人把树种或树苗转让给外国人,要受到法律严厉制裁。

荷兰殖民者为了同秘鲁竞争,千方百计想把金鸡纳树种到爪哇去,先后两次派出德国植物学家哈斯卡尔潜进秘鲁去窃取树苗。

1852年,哈斯卡尔第一次从玻利维亚偷越国境,爬上安第斯山,窃取到不少树苗,由于过境手续关系,在巴拿马耽搁了半年多,树苗全部枯死了。

1854年,哈斯卡尔第二次潜入秘鲁,共偷走树苗500多株,荷兰政府特地派军舰去接应他。由于照料不好,只剩下16株活树苗,就将它们移种到爪哇岛的盖特山上。

金鸡纳树在爪哇大量插种繁殖,还是在1862年以后的事。那时候,有个英国商人雷特才尔,原侨居在南美洲,后来途经爪哇回国,听到关于金鸡纳树的故事以后,就写信给他过去的仆人印度人马努爱尔,要他尽可能设法把金鸡纳树种子寄到爪哇。马努爱尔满足了主人的请求,寄去一磅重的金鸡纳种子。雷特才尔因此得到荷兰政府的重赏,可是马努爱尔呢,却由于违反秘鲁政府的禁令,失去了自由,一直折磨到死。

爪哇岛附近海拔1200—2000米的热带高原,气候凉爽,雨量丰沛,适宜金鸡纳树的生长。就是这一磅种子,在爪哇岛迅速繁殖,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上种植金鸡纳树最多的国家,金鸡纳霜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占世界第一位,远远超过了秘鲁国。

据说,金鸡纳霜传到我国是在17世纪康熙年间,那时候,它还是很少很珍贵的药品。

1912年,我国先在台湾引种金鸡纳树;1931年,又在云南引种金鸡纳树成功。到了1953年,我国在云南建立了第一个金鸡纳农场,有了自己生产的专治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霜。

“林海珍珠”——银杉

银杉是继20世纪40年代发现活化石水杉后,于50年代发现的另一种活化石植物。中国发现银杉,受到了世界植物学家的高度重视。它被植物学界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植物之一,享有“林海里的珍珠”的美称。

1954年暑假,广西植物研究所钟济新先生带学生去桂林城西北的临桂县宛田圩实习,发现了松科植物中的新属新种后,他们三进未染人烟的生物宝库——广西花坪采到了标本,1957年经我国植物分类学家陈焕镛、匡可任两位教授命名发表。

银杉是一种高达20米左右的常绿乔木,挺拔秀丽,枝繁叶茂,整个树冠成宝塔形,它的叶子很像杉树叶,叶面亮绿色,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在阵阵山风吹拂中,闪出熠熠银光,绿树银辉,十分秀美动人。故名银杉。

银杉在第三纪时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但在距今200—300万年前,由于冰川降临,银杉几乎绝种。我国地形复杂,群山高耸,银杉在这个避难所里才免遭劫难。

银杉除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它也是建筑造船、家具的良材。它的问世同水杉一样,为古植物、古地质、古气候及现代植物学提供了宝贵资料。但银杉世代生长在气候温暖、潮湿、多雾的深山中,十分“娇气”,再加上结实率低,扦插繁殖难生根,因而故土难离,隐居在深山老林中。经科技工作者多年研究,采取逐步适应的方法,才将银杉请到北京,在北京植物园安家落户,因此许多国外植物学家来中国考察都以一睹银杉芳姿为荣幸。

兴安岭之松——红松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地域辽阔,山峦起伏,林海茫茫。红松是这里的主要树种,一直以来就有“红松故乡”的美名。

红松是一种常绿乔木。它幼年时,树皮青褐色且光滑,成年后逐渐变得赤灰,而且纵向裂开。树皮脱落后就显现出美丽的红褐色的内皮。识别松树,针叶的数目是最重要的依据,红松为五针一束。

红松抗寒能力非常强,即使在零下50°C的时候,仍能顽强生长而不受伤害。红松喜欢深厚肥沃的土壤。在小兴安岭,多生长在山腹、坡麓(lù)、漫岗、河谷两岸。

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车、船、机构、桥梁的建造上。此外红松树干高大、挺拔,无论作园林绿化树种,还是山野风景林木,均很适宜。

国槐和洋槐

国槐又叫槐树,树干粗直,羽状复叶,花黄白色,蝶形花冠(花瓣5片,上面最大的1片叫旗瓣;两旁的2片叫翼瓣,下面2片连在一起叫龙骨瓣,花冠全形像蝴蝶),雄蕊10枚,每个都分开。果实是荚果,呈念珠状。国槐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古代常种在宫廷或坛庙内,古书上称为“宫槐”。常见有数百年的古树,例如,北京景山公园内有一棵国槐,相传在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时,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就吊死在这棵槐树上。槐花可以入药,又可作黄色染料。据传在抗战时期,八路军曾利用槐花将白布染成浅黄色布来制军服。槐的果实也可制药,槐木又是良好的崭炭材。

另种槐树,叫洋槐(又叫刺槐),与槐不同属,长像与槐相近,幼枝树皮灰褐色,皮上有深沟,枝上有刺。花乳白色,花串大而下垂气味芳香。雄蕊10枚,9个合成一束,另一个单独分开,我们称它为二体雄蕊;荚果扁宽,原产北美。据说刺槐是在1900年前后才传入我国的,首先在青岛落户,这样算来,大约有90年多年的历史了。洋槐生长快,繁殖迅速,初时青岛的洋槐甚多,故有人称它为“洋槐岛”,后来才在各地广泛栽种。洋槐的树干木材坚实富弹性,耐腐蚀性强,是做车辆、矿柱、枕木的好材料。在北方常见作行道树或为造林树种,栽种于荒山上。

溢香名木——檀香树

驰名中外的杭州檀香扇就是用檀香木制成的。轻轻一摇,清香四溢,而且有“扇存香存”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仍然清香扑鼻;放入衣柜,可防虫蚁。

檀香又名白檀,属檀香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台湾、广东也有引种栽培。它的花初开时黄色,后血红色。木材奇香,常作为高级器具、镶嵌、雕刻等用材。北京雍和宫的白檀雕像——巨佛,高26米,直径3米,由整根檀香木雕琢而成,这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

檀香木的刨片,可作为芳香健胃剂;树干和根茎蒸馏可取得檀香油,含90%的檀香醇,是名贵的天然香料。

我国海南岛特产树种降香檀名为檀树,但属豆科大乔木,材质坚韧致密,色泽红润,花纹瑰丽,香气常存,心材降香木可代檀香。木材适于制作高级家具、乐器和雕刻工艺品。心材可入药,名为“降香”,是优良的镇痛剂。木材经过蒸馏可得降香油,是香料工业的定香剂。降香檀在海南省被列为特种商品材之首。

需要“邻居”陪伴的檀香树

檀香树是一种名贵的经济树木。它含有一种芳香油,叫“檀香油”,因此这种木材芳香馥郁,而且香气持久不散。用檀香木蒸出来的檀香油,是一种名贵的药品,又可作檀香皂的香料。檀香木还可以用来做檀香扇和各式各样的工艺美术雕刻品。

檀香树的老家原在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现已在我国的南方开花结果了。

檀香树和我国南方常见的树木一样,也是终年常绿的,但它却又与众不同,小的时候还能过着短期的独立生活,长大以后,如果在它的身旁不种上别的植物,它就长不好,甚至不能活下去,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檀香树在幼苗期,主要靠自己丰富的胚乳提供养料,一般长到8~9对叶片时,养料就用完了。这时它在根系上长出一个个如珠子般大的圆形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它身旁的植物根系上,靠吸取别的植物所制造的养料来过日子,这个时候如果找不到被吸附的植物,为它提供养料,它就长不起来,甚至会慢慢地死亡。因此,在栽种檀香树的时候,必须在它的身旁种上被吸附的植物。由于它有这种特性,植物工作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半寄生植物”,被它吸附而生活的植物叫做“寄主植物”。

檀香树的吸盘不是在养料用完时才产生的,而是当它的根系遇到适宜的寄主时就会产生发育起来。但是,如果遇到的是不适宜的寄主,它很少产生吸盘,甚至没有发育健全的吸盘。

自然界的植物很多,并不是每种植物都是寄主植物,也不是凡能被它寄生的都是最好的寄主植物,根据试验,我国目前较好的檀香树寄主植物有常春花、栀子、紫珠、茉莉和楹树等数十种。

海岛奇树——椰子树

在我国海南岛以及其他热带地区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可以看到笔直挺立的椰子树,树高有20多米,碧绿青翠的叶子比雨伞还要大,树上挂着许多像足球那样大的棕色果实。椰子树构成了热带独特绮丽的风光,也为热带地区的人民提供了食物、饮料和燃料。不过,你是否想过,椰子树为什么大都生活在热带海滨呢?

椰子树是热带的代表树种,传说是海龙王的儿子变的,实际上原产在南美的太平洋沿岸,它的果实成熟后掉进水里,会像皮球一样漂浮在水面上,有时会随海水漂浮几千里。当海浪把它冲上海岸,便会在那湿润疏松的土壤里发芽扎根,生长发育成大树。椰子树借助海水的力量传播种子,所以它一般都生活在沿海。同时,椰子树的生长还需要高温、水分充足,土壤里还要有盐分、石灰质等,这又使它的生长区域一般限制在热带海滨。当然,在远离海岸的有些热带地区人们也栽种椰子树,但这些地方的土壤缺盐和石灰质,人们常常把大把的盐和石灰埋进土里,以满足椰子树生长的需要。

椰子树不但构成了让人留连忘返的热带风光,它还为人类贡献出它所有的一切。椰子树每年每株可结椰子40—200个。椰子里面的椰子水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和日本医生都发现在急救时可以用椰子水代替消过毒的葡萄糖溶液,直接注入病人的静脉。嫩椰子肉可以生吃或压榨乳汁作代乳品,老椰子肉可以榨油。椰壳可以作成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椰子叶可以盖屋等等。总之,椰子树全身都是宝,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树”。

御封树——大树王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随处可见雄伟高大的柳杉树,尤其是从山脚下的禅源寺一直到开山老殿的小道旁,众多柳杉高达40米,二三人才能合抱。

开山老殿的右前方,海拔900米处,有一块名叫七星石的大石头。绕过七星石,循着依稀可见的羊肠小道,你会发现一棵死去数十年、材积达40多立方米的柳杉。它高26.5米,胸径2.33米。别看这是一棵死树,它的名气却十分响亮。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曾两次南巡到天目山。来到天目山以后,他看到了这棵巨树,不由脱口而出:“好大一棵树,不愧是大树王!”于是“大树王”的名字便被叫开了。

大树王又称“龙抱杉”,宋代已称它为“千秋树”,明代冯梦祯在《西天目记略》中记载,当时它已是“四周大杉”。不幸的是,大树王的名声传开后,远近的人们络绎不绝地争相前来剥取树皮。他们认为,树名由皇帝的“金口”所封,树皮治病必有灵验。在众人的摧残之下,“大树王”终究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棵“大树王”在死去好几十年以后,仍然兀自不倒,心犹不甘地挺立在西天目山。

据专家们考证,在西天日山上,长势良好的柳杉大都扎根在海拔700~1100米处。目前,材积超过“大树王”的柳杉树还有10多棵,最高大的一棵树高已超过了40米。

专家们还告诉我们,柳杉和水杉一样,也是孑遗植物。柳杉属杉科,柳杉属,目前仅存柳杉和日本柳杉两种。大约在距今0.7~1.37亿年前的白垩纪,柳杉的祖先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历经了冰川的洗劫,它们只在地形比较复杂的中国南方和其他一些地方生存下来。因此,柳杉也被称作“活化石”。

柳杉是一种常绿乔木,它们的叶为锥形,略呈五行排列,微微向内弯曲。柳杉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木材轻软、细致、容易加工,不容易被白蚁蛀食。这种木材纹理直,不翘不裂,是极好的建筑材料。人们还发现,由于柳杉的枝叶茂盛,冠幅大,所以它们担当了净化空气的重任。据测定,每1万平方米的柳杉一天竟可以吸收60千克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能力真有点令人不可思议!

香料之树——胡椒

胡椒原产印度,另一种药用胡椒——毕拨,原产印度尼西亚,同是胡椒科多年生藤本植物。

胡椒不能独立生长,但靠其强劲的攀缘能力沿着其他物体向上攀缘。它长达6米,茎圆形,茎节膨大,并有许多吸根。呈互生,卵圆形,革质,有5—7条大叶脉。夏季开花,圆锥花序,腋生,花序细长下垂,有黄白色花100多朵。浆果初时绿色,成熟后鲜红色,果实圆形,一穗可结50粒左右,它原是野生香料植物,生长在印度西海岸的山地。

公元初,胡椒由印度传到中国,当时用的是梵文的音译“毕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达柯枝国(今印度西南部),亲眼看到那是一个盛产胡椒的国家,并作了生动的记录:从航船上远远望去,就能见到一片长满胡椒的海岸,郁郁葱葱。这里的人民都靠种胡椒为生。

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将胡椒传到欧洲,由于数量很少,价格昂贵,要用黄金来买,甚至干脆把它当作货币来流通。当时,人们估计一条货船所载的货物价值,总要看看船舱里装有多少胡椒。商人们甚至把钱袋叫做“胡椒袋”。

公元409年,西哥特人侵占了罗马,而赎回这个城市的代价是胡椒3000磅。

1462年起,葡、荷、英、法、德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利比里亚,掠夺胡椒和贩运黑奴。这一带成了著名的谷物海岸和胡椒海岸了。

种植胡椒的技术相当复杂,不仅要竖立一根根木桩或水泥柱,供胡椒的藤本攀缘,而且它喜欢吃荤食,经常要施一些有机肥料,如鱼内脏、碎骨、虾米等,只有这样,才能盛开花朵,多结硕果。

胡椒栽培品种有大叶和小叶两种,大叶种叶大、果大,生长快,花穗少,但果实成熟期一致;小叶种叶小、果小,花穗多,但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产量较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海南岛引进大叶种胡椒栽植,现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大量栽培。

现在,栽种胡椒较多的国家有印度、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生产胡椒最多的国家,摩鹿加群岛有“香料之岛”的称号。

“胎生”的红树

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沿海地区,汹涌的海潮日夜不停地冲击着海岸,把岸边的岩石、泥沙以及弱小的生命统统裹挟到浪涛中,然后退入大海。

一般的植物在这狂躁不宁的海洋边和又苦又咸又涩的海水中是无法生存的,但红树林却能独领风骚,在靠近海岸的浅海地区,形成一片片绵密葱郁的海上森林,狂风巨浪对它们也无可奈何。它们那露出水面的部分繁茂苍翠,地面和地下纵横伸展着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呼吸根、蛇状根等,形成了一道抵挡风浪、拦截泥沙、保护海岸的绿色长城。它们任凭风吹浪打,潮起潮落,始终坚不可摧,巍然不动。就连多次跑到别国打仗、特别善于丛林作战的美国士兵部队都说它们是“铜墙铁壁”。

这座海上长城由红树、红茄冬、海莲、木榄、海桑、红海榄、木果莲等十几种常绿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组成。它们的叶子其实仍是绿的,只是用树皮和木材中的一种物质制成的染料是红色的,所以人们便把全世界分属于23个科的这类植物统称为红树。

红树在盐水浸透的粘性淤泥中生活得自由自在。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退潮后,淤泥表面的水分很快蒸发,形成了一薄层盐壳,而下次涨潮又带来新的盐分。所以,红树的根喝的不是普通水,而是浓盐水。盐水进入红树的茎干枝杈,使它通体是盐。幸好,大自然在它的叶子上布下了专门从体内吸收并排出多余盐分的盐腺,难怪红树的叶子上总有亮闪闪的结晶盐颗粒呢。叶子非常珍惜水,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蜡质,水只能一点一点地慢慢蒸发。因为虽然它脚下有足够的水,可那些水实在太咸了,而植物汁液中的水已被淡化,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几乎全纯的淡水。没有淡水,种子就成熟不了,就要“胎死腹中”。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红茄冬等植物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适应方法:胎生。一般的植物都是种子在母体内发育长大后,便挣脱“襁褓”,随着风、水或动物等旅行到远方,一旦自己完全成熟,做好了萌发的准备,又有了合适的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条件,就破土而出,开始新的一生。红茄冬却完全不是这样。它的种子几乎不休眠,还没有离开母体植物,便在果实中萌发了。它的胚根撑破果实外壳,露出头来,下胚轴迅速伸长,增粗变绿,和胚根共同长成了一个末端尖尖的棒状体,好像一根根木棍挂在枝条上。有的植物则像豆荚、像羊角、像纺锤、像细长的炮弹。子叶呢,拼命地吸取母体那清淡爽口而富于营养的汁液,但随着身体长大,它从母体吸取到的盐分也在不断增多。大树把自己的孩子养上半年左右,当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长出几片叶子,根有几十厘米长时,一阵风吹来,它便把幼小的红茄冬从树上抖落,幼苗就垂直地掉了下去。这大概可以算是母体的“分娩”吧。

幼苗的重心在根的中部,所以它绝不会倒栽葱似的狼狈落下。此时若正涨潮,幼苗就直立着漂浮在水中,直到潮水退尽,它便在新地方安身立命,于是,红茄冬的家族便占有了新的地盘。幼苗扎根于淤泥后,很快就会长出嫩叶和支柱根。它已经毫不惧怕苦咸的海水,因为它已在“母亲”身上习惯了这种盐水。

除了盐水不利于红茄冬的种子成熟与萌发外,风大浪急也使幼小的根不容易扎牢。“胎生”方式能使红茄冬的后代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后,再去与险恶的海浪作斗争,这真是善于保护自己、巧妙对敌的高招啊!

千年开花的铁树

“千年铁树开了花”,通常用来比喻极难实现或非常罕见的事情。古时候有人甚至将铁树开花与公鸡生蛋相提并论。此外,古代民间还有“铁树六十年一开花”的传说。铁树开花真是那么难吗?

铁树雄姿铁树也叫苏铁,为常绿木本植物。茎干圆柱状,不分枝,高1~8米,生于热带的可高达20米。叶簇生于茎顶,是一种大型羽状复叶——由许多条形小叶排列在很长的总叶柄两侧,整个叶看上去像羽毛一样。

铁树的花不同于我们常见的花,它没有绿色的花萼,也没有招引昆虫的美丽花瓣。雌雄异株,雄花雌花分别长在不同植株上。雄花称为雄球花,圆柱形,单独生于茎顶,由一片片小孢子叶组成。小孢子叶是一种具有生殖功能的变态叶,叶上有许多囊状结构,内有花粉。拍打成熟雄球花,就有黄色粉末飘出。雌花称雌球花,在茎顶呈半球状,由大孢子叶组成。大孢子叶也是具有生殖功能的变态叶,结构类似于叶,但呈黄褐色,上面长有绒毛,下方两侧着生数枚胚珠。胚珠接受了雄株花粉后受精,发育成种子。成熟的种子呈朱红色。由于种子露在外面,所以铁树归属于裸子植物。

铁树为热带、亚热带树种,在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多露地栽植于庭园中,生长发育状况甚佳。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大多栽于盆中,冬季移置于温室越冬,生长发育异常缓慢。

铁树树龄可达200年。一般有10年以上树龄的铁树,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能经常开花。在我国南方,气候温暖,雨水丰富,可以每年开花,花期在6至8月间。在北方盆栽情况下,虽可开花,但开花次数较少,开花期也没有规律。所以,“铁树六十年一开花”并不准确。

相传,如果铁树逐渐衰弱,加入铁粉,便能恢复健康;以铁钉钉入茎干内,效果也相同。这便是铁树名称的由来。但正如对铁树开花有误传一样,这种方法是否确实有效,仍需进一步证实。若有机会的话,你不妨一试。

能独树成林的榕树

榕树是一种喜欢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常绿阔叶乔木,它遍布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于低海拔的热带林中和沿海海岸及涌洲等低湿地区。由于榕树的果实味甜,小鸟喜食,坚硬不能消化的种子随鸟粪到处传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古塔顶上、古城墙上和古老屋顶上,都可见到由小鸟播种的小榕树。在热带林的大树上生长的小榕树,也多数是由小鸟播种的,这种树上有树的奇特现象构成了热带林的一大景观。

榕树寿命长,生长快,侧枝和侧根非常发达。它的主干和枝条上有很多皮孔,到处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悬垂,像一把把胡子,这些气生根向下生长入土后不断增粗而成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榕树气生根的功能,和其他根系一样,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榕树同时还支撑着不断往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据统计,一棵巨大的老榕树的支柱根可达1000多条。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一棵生长在河滩的大榕树,树冠宽大达6000多平方米,树冠下有上千条支柱根,犹如一片茂密的“森林”。由于这片“森林”距海不远,成为以鱼为食的鹤、鹳等鸟类日出晚宿的栖息场所,形成有名的“鸟类天堂”。

园林工作者受榕树生长特性的启发,别出心裁地对榕树的气生根和树冠进行诱导、整形,使它成为庭院绿化中的一种奇特景色,和富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除了榕树以外,还有棕榈科的伊利亚棕、露兜树科的露兜树、桑科的刚果桑、木麻黄科的苏门答腊木麻黄和第伦桃科的第伦桃等树木,也能长出支柱根。

植物界的“熊猫”——水杉

水杉是古老稀有的珍贵树种。远在一亿多年前中生代的白垩纪,水杉的祖先就已诞生于北极圈了。当时,我国东北,日本北部、西伯利亚、西欧、格陵兰以至北美洲等地,都有茂密的水杉林。后来,由于距今200万年左右第四纪冰川的发生,大片大片的水杉林经受不了寒冷的袭击,先后绝灭了。1941年,日本的植物学家三木茂在他们国土的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水杉属的植物化石,他认为水杉早已绝种,只能借助水杉的化石来看它的模样了。

水杉真的从地球上绝灭了吗?1941年,我国的一位教授路经四川万县磨刀溪,发现了一株高30余米,树姿美观的参天古树,但由于当时未发新叶,故未能采到标本。1943年,原中央林业实验所的王战先生赴神农架林区考察时路经万县,采到了一株完整的标本,经胡先和郑万钧两位先生共同研究,1948年联名发表,肯定了中国的活化石——水杉属于杉科水杉属。这棵植物界“明星”的公布,轰动了世界生物界,是20世纪植物界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水杉的发现对于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都有重要的价值。水杉属裸子植物,为落叶乔木,具有生长快、树干直、材质好,繁殖容易等优点。它树态美观,尤其是羽状叶片春天嫩绿,夏季郁葱,深秋金黄,临冬转棕,格外惹人喜爱,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现已在国内大部地区和国外50多个国家安家落户。水杉,我国最珍贵的植物之一,又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

公孙树——银杏

银杏是裸子植物银杏目惟一的现存种。这个目始生于古生代二叠纪,包括了银杏科近15个属,曾经广布北温带,在欧洲和北美都有它们的踪迹。在第四冰期以后,绝大部分的银杏的种类皆遭灭顶之灾,仅剩下这惟一的种类残于我国。因此,银杏也是著名的活化石。

银杏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可高达40余米,树冠呈金字塔形,十分壮观。其叶形奇特,多数叶片被中央分裂成二个裂片,叶柄很长,似一把微型扇子,入秋叶片变为金黄色。别致的叶形和美丽的叶色使银杏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庭园树种。

银杏为雌雄异株,每年四月开花,十月果熟。果实大小似枣,外表是黄绿色的具恶臭和辛辣味的假种皮,其内是白色的种壳,里面为绿色的种仁。由于种壳是白色的,所以银杏又被称为“白果树”银杏生长很缓慢,从栽植到结果需很长时间,因此又被称为“公孙树”。

银杏的种仁软滑、性平味涩,内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营养十分丰富,但因含少量的氰甙和白酚等物质,故略带微毒,可用于止咳定喘和医治痤疮等。

目前,银杏在我国的天然分布范围很小,《中国植物志》记载,银杏分布于浙江西部和云南东部,但对后者则语焉未详,确知的天然分布地仅为浙江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海拔1506米,是横亘于浙皖边境的天目山脉的第二高峰,该地历史古老,是苏南、皖南和浙西北广大丘陵山区植物的云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的子遗植物和特有种甚多。银杏在此能天然更新,生长良好,是该地常见的大乔木。有人曾随意测量了10株大银杏树,它们平均胸径达0.92米,高近30米。在海拔100米处的悬崖峭壁上,有一株号称“五代同堂”古银杏,即不同年代萌生的枝干,形成了老、壮、青、少、幼在同一根上的奇特现象。

银杏除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生命力也很顽强,能抗真菌、抗虫害和抗寒,寿命也极长,因此,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

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栽培银杏,多种植于寺庙和园林之中,取其长寿吉祥之意。今天从南到北,各地不乏百年乃至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在南岳衡山福严寺西侧,有棵近2000年的古银杏,相传在1400多年前,中国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和尚,曾用艾火在银杏的树干上灸了几处疤痕,要它同时受戒“出家”。1972年,该树曾惨遭雷击,主干仅剩5米,现今却又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北京西郊潭柘寺三圣殿左侧有一棵高35米的古银杏,相传为辽代所植,清朝乾隆皇帝曾封它为“帝王树”。

最古老的银杏仍数山东莒县(周初莒国的都城)西9公里处的浮来定林寺中的那棵,其高达24.7米,胸围12.7米,胸径近4米,相传该树为商代所植,距今已3000多年了。史载,公元前715年(鲁隐公8年),鲁公与莒子曾会盟于该树下,故此地也称莒鲁会盟地。

银杏大约在南宋时由我国传入日本,在日本各地的寺院庙宇中广为种植。到18世纪初,才由日本传入欧洲,而后才传入北美等地。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外竟种植银杏作为行道树,每至秋天,金黄的秋叶纷纷扬扬,为北美大地增添了美丽的秋色。

蕨类之王——桫椤

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米,属于蕨类植物。现存的蕨类植物大多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只有极少数在大陆变迁时幸免于难,桫椤即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

桫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等阴湿之地。从外形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其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挺拔,树顶上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如果把它的叶片反转过来,背面可以看到许多星星点点的孢子囊群,其中生有许多孢子。桫椤是没有花的,当然也无果实和种子,它是靠孢子来繁衍后代的。

蕨类植物的孢子和常见植物的种子不同,落在桫椤适宜的土壤上不能生根发芽,长成新植物。而是先萌发长成一个心形的片状体,称为原叶体。原叶体是绿色的,下面生有假根,能独立生活。通常,在原叶体上长着颈卵器和精子器。当精子器成熟以后,精子可在水中游动或颈卵器里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合子仍不断吸收原叶体的养料,继续发育方可形成一株新的桫椤。

桫椤体态优美,是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桫椤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桫椤的茎富含淀粉,除可食用或制花瓶等器物外,还可入药,中药里称之为龙骨风。有小毒,可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

世界仅存一株的树——普陀鹅耳枥

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的慧济寺西侧,有一株全世界仅存这一株的珍奇宝树——普陀鹅耳枥。

鹅耳枥是属桦木科的落叶乔木,耐荫、耐瘠薄,喜中性土,因此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的某些地区并不罕见。只是作为鹅耳枥属的一种普陀鹅枥却是“硕果仅存”。它是1930年被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发现,1932年由林学家郑万钧教授正式命名的。

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干径60厘米,树冠幅宽约12米。叶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边缘有重锯齿,沿叶脉常有长毛。叶柄密生绒毛。春季开花,果序上有多数叶状总苞,果苞长椭圆形或卵形,卵形小坚果,生于部苞基部。

普陀鹅耳枥因其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植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世界上最轻的树木

当你来到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城的瓜亚斯河岸时,你就会发现有许多搬运工人扛着一根根又粗又长的树木飞快地走着。见到这种景象,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同时立刻就会对这些人的力大无比而倾倒。那你就大错而特错。原来他们扛的是一种叫轻木的树木。厄瓜多尔是轻木盛产地之一。它的祖籍在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

轻木属于木棉科轻木属,也叫百色木。它是一种常绿乔木。通常一棵10~12年生的轻木可高达16~18米,胸径1.5~1.8米。树干笔直,树皮棕褐色;叶心形,单叶在枝条上近对生。花大而白色,着生在近枝顶的叶腋。果实为蒴果,长圆柱形,长12~18厘米,内面有绵状簇毛,成熟时果瓣脱落,簇毛散开成猫尾状。种子倒卵形,呈淡红色或咖啡色,外面密被绒毛,犹如棉花籽一样。

干燥轻木的比重只有0.1~0.2,因此它比用来作暖水瓶盖(软木塞)的栓皮栎还要轻两倍。一名妇女能够轻而易举地扛起一根长10米、合抱粗的轻木。由于它导热系数低,物理性能好,又隔音隔热,所以是绝缘、隔音设备、救生用具、浮标指示以及飞机制造的良材。又由于它木材容量最小,不易变形,材质均匀,易于加工,因此又可制造各种模型模板等。它的种毛还可作枕头和褥子的填充材料。可见,轻木浑身都是宝。

轻木生长极为迅速,一年就可高达5~6米,胸径可达30~40厘米。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它体内细胞组织更新很快,又不会产生木质化,所以不论是根、茎、枝条都显得异常轻软而富有弹性。

轻木已在我国广西、福建、海南岛、云南及台湾等地区广为引种了。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商品用材之一。

中国最硬的树木

版纳黑檀是中国最坚硬的树木之一。它是1979年在西双版纳的热带密林中发现的一种珍贵用材树种。版纳黑檀木材结构极其致密,纹理交错,心材黑褐色,具瑰丽的花纹。其硬度和强度异常之大,其比重达到1.13克/厘米3。如果把一块版纳黑檀木放入水中,它就会像铅块一样立即沉入水中。

版纳黑檀属于豆科黄檀属。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直径50~70厘米;树皮厚、平滑,条块状剥落,褐灰色至土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腋生;花小,蝶形;花瓣白色,雄蕊且连成一体;子房具长柄,荚果舌状。

该种植物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生长于海拔700~1700米的山地,但在900~1400米地段较为集中。由于当地群众有烧山的习惯,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大多数中龄树及幼树都难以长大成材,植株数量越来越少。现在版纳黑檀已被列为濒危种而被保护了起来。

保护版纳黑檀的价值在于它是我国国产木材之珍品。具心材黑褐色、材质坚硬致密,花纹瑰丽,极强韧,内含丰富的脂类物质,其切面光滑油润。即使干燥之后,木材山不会开裂变形,是一种类似进口红木的特级硬木原料。常用于制作高级管弦乐器、红木家具及工艺美术雕刻等。此外,它还是一种良好的紫胶虫寄主树,因此版纳黑檀具有很好的发展种植前景。

我国还有一种较硬的树种是与版纳黑檀同属一科一属,名叫降香黄檀。降香黄檀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等地。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区,至今在海南岛昌江县七差尚有2株高达25米的母树。降香黄檀是海南岛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心材极耐腐,切面光滑、纹理美致,并且香气经久不灭,为名贵家具、工艺品等的上等木材;心材可入药,能够代替进口降香;其木材的蒸馏油香气不易挥发,可作定香剂。

豆科黄檀属在世界上目前共有120个种,主要分布在热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大约有30种。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该属的树木,其材质都很坚实强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木家庭”。

版纳黑檀和降香黄檀固然很坚硬,但是它们还是硬不过铁桦树。铁桦树堪称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树。子弹打在该树上,就好像打在厚钢板上一样,纹丝不动。铁桦树的木材比普通钢铁硬一倍,比橡树硬3倍,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钢材的代用品,用于国防工业。

由于铁桦树十分坚硬,因此入水就沉。即使长期浸泡水中,其内部也能长期保持干燥。

铁桦树高约20米,胸径约70厘米,其寿命可长达300~350年。树皮暗红色或近黑色且上面密布白色斑点。它的分布区很窄,只生长在我国与朝鲜接壤的地区。另外,在前苏联南部和朝鲜南部也有分布。因此,铁桦树不仅是我国最硬的树木,而且也是世界上最硬的树木。

灭火树——梓柯树

梓柯树是不怕火烧的树木。这种树长得高大而且四季常青,枝繁叶茂。

梓柯树不怕火烧是因为它长有一种叫节苞的东西。节苞呈圆球状,有馒头大小,生长在浓密的树叶下面,节苞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同时其内部盛满了晶莹的液体。

当节苞被光线照射到时,它里面的液体就会发生变化,并能够立刻通过细孔喷射出来。节苞的液体含有四氯化碳等灭火物质,所以不论火势大小,一碰到这就会被熄灭,就像灭火器灭火一样。

中华奇树

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上,树海林涛,遍布各省、市和自治区,树海中颇多珍树异木,其奇特的生理功能,不仅颇有情趣,而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有“血液”的树在两广和云南一带长着一种攀援灌木鸡血屯,用刀割断它时,会像人的手指被割破时一样,流出鲜血。截取干的树茎,切成薄片,泡在热水也会有一缕缕血丝,在水中徐徐散开,最后一杯水会变成鲜红的“血”。可是这种树的“血”,并不是像人体的血液一样,由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组成,而是由鞣酸、胶质和混合多糖蛋白等组成,正因为它含有糖蛋白链索状分子,所以也像人血一样,验得出血型。奇怪的是,这种“血”的成分,虽与人血完全不同,但它治病的功能,却与人体的血液完全有关,能活血、补血、去瘀血,生新血,收缩血管,治疗妇女闭经、贫血的神经麻痹和因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

能降温杀菌的树松树,除有吸热遮阳的功能外,它那无数伸向泥土深处的须根,能向地下吸水,通过树皮、树干输向树叶,由树叶排向天空。一亩松树,在一个夏天,能排出140吨水分,使松林周围二三百米范围内的气温下降三四度,湿度增加15-20%。更奇特的是,松树能将体内所含的杀菌素,通过树叶,不断向空气中释放,一公顷松林每天能释放杀菌素60斤。这种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白喉、结核、伤寒、痢疾等致病的细菌,起自然防疫作用。松树全身都是宝,树干是优良的木材;松子是美味的食品;松叶、松塔、松节、松节粉都是能防治流脑、流感和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胃痛、湿疹等疾病的药材;松节油是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和药品;松脂凝成的松香是药材和工业原料,埋藏在地下年深日久,形成化石的松香,就是名贵的药材和装饰品材料——琥珀。

能吸尘消毒的树

夹竹桃,红花绿叶,花期又长,在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里,特别是化肥厂电厂、玻璃厂、水泥厂附近,多栽一些夹竹桃,它那长有蜡汁的树叶,可以吸粘飞入空中的大量灰尘,炭粒,铅,锌,汞等微粒,吸收污染大气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氟化氢,臭氧,氯气等有害人类的气体。非但如此,夹竹桃叶还能制成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产后心脏病以及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能制沙的树

在新疆的沙漠地带,一旦种上沙枣,几年以后,黄沙便很快被它制伏。树的庞大根群深入沙丘,每天吸收沙里的大量水分,供繁茂的枝叶蒸发,减少了土壤中的积盐,沙枣根还像黄豆根一样,长有许多瘤,将游离的氮素固定在土壤之中,加上年复一年的落叶,在地上腐烂分解,使土壤逐渐肥沃。于是以一排排沙枣树为挡风墙。拦沙屏的后面,一块块新的绿洲出现了。沙枣树干是优良的木材和燃料;枝叶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好饲料;结的沙枣,含鞣质和黄酮类等物质,是治疗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的药材;沙枣花能止咳平喘;枝茎中的沙枣胶也是治疗骨折的中药;沙枣蜜清香甜润,味美可口。

能产“猪油”的树

在我国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一带,有一种被傣族同胞称为“猪油果”的树,树上结的有西瓜那么大的瓜果,每只有瓜6至8只,一只瓜可榨油一两多,放到锅里炸熟以后,口味却与猪油相仿。一棵猪油果树,一年可收1至200只猪油果,榨出的油,足够一个普遍家庭全年食油。

能产食盐的树

黑龙江和吉林省交界处有一种“木盐树”。在夏天,这种树会把从盐碱地里连水一起吸进树内的氯化钠,从树皮上分泌出来,当地人用刀把这些盐霜刮下,作为食用,与精制盐相似。

能产苏打的树在新疆南部孔雀河和塔里木河汇合的地方——铁干里克,郁郁葱葱地长着一片片叫“异叶杨”的树,这种树能把盐碱土中的碳酸钠连水一起吸进树内,再通过树皮、树丫、树窟窿,大量分泌出树外。当地居民把这种形状与成分完全与苏打相同的物质,叫做“梧桐碱”。

能吸干沼泽的树

食品店有一种能止咳的桉叶糖,这里面一种具有杀菌止咳作用的桉叶油,就是从桉树的叶子中提取的。桉树在我国四川、云南和两广一带都有栽培。这种树能够在沼泽地里生长,而且像一只只活的吸水器。在前苏联波契附近的里翁盆地,有一大片沼泽地带,种上大量的桉树以后,经过10至15年,沼泽地里的积水被吸干了。前苏联曾用这个办法,改造了高加索和格鲁吉亚的大片沼泽地。

比铁还硬的树

生长在我国东北的一种铁铧木,木质细密坚硬,比普通钢材还要硬一倍,子弹打到它身上会蹦的一下弹开去。海南岛的子京木,广西的宪木,格木,也都是这样,刀斧难入,虫蛀无损,下水即沉,水湿不腐。如果用它们来做球磨机里的弹珠,比钢制的还要好,不但耐磨,而且钢制弹珠,磨久了要发热冒烟,这些木头做的弹珠,却安然无恙。广西容县用格木建造的真武阁,已有800多年历史,不用油漆,仍然是乌黑发亮。

跳舞树

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原始森林中,有一种会跳舞的树。在这种树旁播放音乐,树身便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如果音乐嘈杂,它便停而不舞。

气象树广西忻城有一棵龄150多年的青杠树,晴天树叶呈深绿色。当树叶变红时,3天内就会下雨,雨过天晴,叶子又恢复本色。

雨树

西双版纳地区有一种“雨树”,它的叶子一尺多长,中间凹陷,四周微微隆起,每当太阳落山时,它就吸收周围蒸汽发出的水分,一夜间能吸收一二斤水。中午,烈日当空,叶子受热,舒展张开,水便泻下,当地人经常在树下洗澡。

煤油树

海南岛的油楠树,俗叫“煤油树”,只要在树干上钻一个孔,就有淡黄色的油液流出来,点火即燃,气味清香,胜似煤油,当地居民都习惯用这种“煤油”来点灯照明。

白菜树

在云南省临沧县境内有一种“白菜树”,它有小腿高,一株树能长三至四颗白菜,若把长着的白菜砍下,树上还能长出新白菜。

3.中药与毒草

剧毒圣药——乌头

在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七八月份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在山林间,在原野上,时常可见一类叶片像手掌样分裂、许多蓝紫色花朵从植株顶部盛开的高大草本植物。它们的花朵与众不同,花萼大而花瓣小,上面一枚大萼片如一顶兜帽或古代武士的头盔,形象十分奇特。这类植物就是毛莨科乌头属的成员。

说到乌头,产地的采药人没有不认识的,它们的块根入药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旁生块根即是常用中草药“附子”。由于附子既能治急症、危症、重症,又能疗慢性顽症,因此被中医视为一味“圣药”,有“百药长”之称。但它又是一味很难掌握的中药,难就难在有“大毒”,服用不当或过量就有生命危险。尤其是草乌(一种野生乌头)的块根毒性更强,仅3~4克就能使人中毒死亡。

乌头属是一个较庞大的家庭,有350种左右,中国有160多种,其中的绝大多数种类都有剧毒。如产于我国西南高山地区的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仅0.5克块根就能致人于死地。在西藏墨脱,珞巴猎人用雪山一枝蒿(工布乌头)的块根磨成粉制毒箭射杀大型动物。磨毒粉时,要选没人的地方,坐于上风并蒙住嘴,以防止风将毒粉吹入口中而中毒。

由于乌头属植物较为常见,块根又是著名中药,因此是最常引起中毒的有毒植物,除使用不当中毒外,与其有关的自杀、投毒他杀及意外事故死亡的案例很多。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晋献公的宠妾骊姬就曾将乌头粉掺在肉中害人。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一农民吃了其妻做的混有草乌粉的荞麦面饼,2小时后就中毒死亡;帮忙安葬死者的亲属,由于用舂过草乌的用具舂辣椒粉食用,又有10人中毒,虽然经抢救幸免于死,但也惊动四方,令人谈乌头色变。

虽然早在《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天下之凶者,莫凶于鸡毒”(鸡毒就是乌头)的说法,但乌头为什么有大毒,古人并不清楚,直到19世纪生物碱被发现后,科学家才逐渐揭开了乌头属植物剧毒的内幕。原来,该属植物都含有乌头碱类的剧毒生物碱,它们易于被人体吸收,很快就会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脏中毒,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衰竭而死亡。纯马头碱的中毒量仅需0.2毫克,致死量为3~5毫克。在欧洲,乌头碱被发现不久,就出现了一起著名的谋杀案。1881年12月3日,英国医生兰森将几毫克乌头碱事先装入一个胶囊,然后再装入食糖,让他的妻弟吞下,十几分钟后被害人即出现中毒的症状,几个小时后死亡。最后经毒理学专家验证,终于侦破了这起“神秘毒药”谋杀案。

健脾利水的白术

白术是我国浙江省的特产,产于临安县於(于)潜地区的称“於(于)术”。现在市场上投售的,多数是人工培植的一两年生白术。野山于术价值昂贵,很少见到。

白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秋季开花,花冠紫色。结瘦果,上端有一轮羽状冠毛。它的根茎肥厚,好像拳头,作为药材,以天目山一带出产的最为珍贵。

白术性温,味甘苦,含有挥发油,气味芳香,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的功能。用于健脾胃的,切片用米炒;补虚痨,用面炒;止泄泻则用乳炒。也可切片浸酒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作为补剂。

据现代研究表明,白术还能促进胃肠分泌,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降低血糖,保护肝脏。经动物试验证明,常服白术有增加体重和增强肌肉张力的功用。

中药之王——人参

人参有安神增智、调气养血、健脾益肺、滋补强身等神奇功效,历来被人们称为“神草”,被拥戴为“中药之王”。

人参如此神奇,在于它含有皂苷、糖类、人参酸、甾(zāi)醇酸、氨基酸、维生素类、挥发油和黄胴(dòng)类等,这些物质对增强大脑神经中枢、心脏、脉管的活力,刺激分泌功能,加快新陈代谢等都具有重要功效。

人参属五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40—50厘米,掌状复叶,小叶卵形,小花淡黄绿色,果实扁圆如豆粒,秋天成熟的时候是红色。主根肥大,肉质,黄白色,仿佛是一个小人,俗称“人参娃娃”,它的根、叶都可入药。

人参分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野生人参生长在气温低、光照长、土壤肥沃的山坡地带。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所产的人参最为著名。野生人参生长缓慢,采集困难。我国目前的人工栽培,让人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头顶一颗珠

在神农架一些人迹罕到之处,生活着一种名叫头顶一颗珠的药用植物。

头顶一颗珠其实是延龄草的俗称。这是一种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林下草丛中。它茎高15~50厘米,顶端轮生着三片菱状卵圆形的叶子。

延龄草在夏天开花。那时,它的叶子中间生出一根直立的短柄,柄的顶端再长出一朵白色的小花,花瓣有6片,分为两轮。外轮3片,绿色;内轮3片,白色。

花开花落。秋天,延龄草的叶顶结出一枚紫黑色的浆果。那浆果如豌豆般大小,被称为“天珠”,药用价值极高,但因保存不易而常被药农自己留食。延龄草的根状茎被称作“地珠”,地珠粗短,表面生有许多须根,具有活血、镇痛、止血、消肿、祛湿除风的功能,它可治高血压、神经衰弱和跌打损伤。因此,市场上需要量很大。地珠为什么能如此灵验呢?据分析,这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做甾体皂苷配基的缘故。

人间仙草——灵芝

《白蛇传》里,有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那仙草就是灵芝。灵芝历来被人们崇尚为“仙丹灵药”,认为能起死回生、长生不老。

灵芝实际上和蘑菇一样,是一种大型真菌。不过灵芝和蘑菇的长相可不一样,蘑菇的菌伞是圆形的,菌柄生在菌伞的中央;而灵芝的菌伞是半圆形的,菌柄长在菌伞的一旁,在菌灵芝侧生的菌盖,沟纹纵横伞上还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有些灵芝因为生存环境特殊,还具有奇妙的分枝和多种色彩,如:上层淡白色、底部淡褐色的灵芝,全为褐色的紫芝,还有少数种类表面有光泽的假芝等。

灵芝和蘑菇的本体一样都是菌丝,都是用“孢子”繁殖的。灵芝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利用阳光和空气、水进行光合作用,只好寄生在活着的或死去的有机体上,吸取现成的营养,过着腐生或寄生的生活。我们所说的灵芝部分是它的菌丝体所形成的子实体。

灵芝能滋补、健脑、强身、消炎、益胃、利尿。可用来治疗头昏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积年胃疡、支气管哮喘、各类肾炎等。

尽管如此,灵芝也决不是“仙丹灵药”。灵芝并不稀奇罕见,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可以采集到许多品种,海南岛是灵芝的“王国”,生长最多,约有30余种。目前我国人工栽培也获得了成功。灵芝在一般药店里都可以买到,再也不用像白娘子那样杀进仙山了。

清热解毒的黄连

中国是黄连的故乡,遍布我国西部至中部、东部山区,四川黄连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所以中医处方中习惯用“川连”。

黄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莨科。它生长在高山林下阴湿之处,地下部分根茎长而分枝,生着许多须根,均呈黄色。因根茎多节,成串相连,所以取名“黄连”。叶柄细长,由三小叶构成复叶。春开小型白花,生于花茎上部,3—8朵花组成聚伞花序,雌雄异株。

黄连是以苦闻名的良药。因为在它的根茎中含有一种生物碱——黄连素。有人做过试验:用1份黄连素,加入25万倍的水,在完全溶解后,还能尝到苦味。

黄连以根茎入药,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中医用它治疗因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和呕吐、脏腑心火亢盛、烦躁不眠。

现代研究证明,黄连有很广的抗菌作用。它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有强大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力,比青霉素还强。现已制成片剂和针剂,作抗菌消炎药。

浑身是宝的枸杞

相传,在我国时代,有位姓张的男子,他长相怪异,举止也怪异;虬须环眼,衣衫褴褛,整日赤着一双脚,乐呵呵地东奔西走。因为赤脚的缘故,人们都管它叫赤脚张。

奇怪的是,赤脚张活到90多岁,却仍然是耳聪目明,黑发皓齿,健步如飞。于是便有人向他打听健康长寿的秘诀,赤脚张却笑而不答。

一日,赤脚张酒喝得太多,无意中说出了秘密。原来,赤脚张经常服用一种叫做枸杞子的东西,加之他心境开朗,因此得以延年益寿。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人学赤脚张常食枸枸杞子杞子,果然有益健康。

枸杞子其实就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实,我国各地,如内蒙古、青海、陕西、河北、广东等地都有野生枸杞分布。人工栽培的尤以甘肃、宁夏产的最为著名。

枸杞是一种落叶小灌木,茎丛生,侧生的短枝常变为短刺,生于叶腋,长约1~2厘米。卵状的叶互生或簇生在短枝上。夏天,枸杞开出淡紫色的花朵,秋天便结出卵圆形的浆果来。

人们常说的枸杞子就是枸杞的浆果。浆果成熟后必须及时采摘,除去果柄,放于阴凉处至果皮起皱,再置于阳光下暴晒到外果皮干硬、果实柔软。

中医药学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起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的作用,故可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昏、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症。

经化验,枸杞子含有许多营养物质,除了含有大约1%扔甜菜碱外,还含玉蜀黍黄素、故萝卜素、硫胺、核黄素、药酸、抗坏血酸、钙、磷、铁等,因此常服有益于健身。

时至今日,人们发现枸杞子之所以能起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因为枸杞能提高肝、脑等器官中超氧歧化酶的活性,因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速度。

科学家认为,枸杞子的药用价值还在于它含有丰富的锗,而锗则能增强淋巴细胞的活力,阻止由于致癌因子引起的细胞突变,增强机体杀死癌细胞的能力。此外,锗还具有很高的氧化能力,它能夺取癌细胞中的氢离子,置癌细胞于死地。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让正在服用强烈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的动物同时服用有机锗,结果这些动物的病变程度大为减轻。

一位日本科学家曾人工培养人的子宫癌细胞,同时他发现有800种中草药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中枸杞子、枸杞叶和枸杞根的抑癌能力高达90%以上。

解毒甜药——甘草

每年夏季,从我国新疆塔里木河两岸的戈壁滩到内蒙古大草原,都不难见到甘草花盛开的美景。这种高几十厘米的豆科草本植物,枝繁叶茂,一串串紫红色的小花如一只只小巧的蝴蝶落在枝头,阵风吹来,成片的甘草花枝招展,令人赏心悦目。然而,甘草最使人感兴趣的并非它的鲜花和绿叶。秋天一到,在甘草的故乡挖药者便纷至沓来,他们锹挖、镐刨,以获取甘草深藏在地下的圆柱形根状茎和粗大的红褐色主根。

甘草根入药由来已久,在《神农本草经》中,甘草被列为120种“上经”药物之一,有坚筋骨、长肌肉、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等功效。尤其是甘草的解毒作用,在我国古代医药界和民间都备受青睐,认为它可治72种乳石毒,解1200种草木毒,被尊为“药中国老”。一些剧毒药物,如钩吻、相思子、乌头、砒霜等中毒,民间的解毒药方都少不了甘草。例如:相思子中毒,可用甘草15克、金银花15克、黄连6克、黄柏12克、防风15克,水煎后分两次服用,连服5剂左右,即可解毒。乌头中毒,用甘草15克、生姜15克、金银花18克,水煎服,12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钩吻中毒,可用甘草,水煎服。据说,古代在广东、广西一带,人们外出时总随身带着甘草根,以防饮食中毒。

我国古代,扁鹊、华佗等“神医”已掌握了为病人施外科大手术的高明医术。他们不仅能利用麻醉药使病人术前失去知觉,而且术后还能用催醒药使病人从“迷死”状态苏醒。到了宋元时,蒙汗药、迷魂药盛行,施药者又几乎都有相应的解药,可使被迷者随时苏醒。正如《水浒传》第二十八回中所述:“孙二娘便调一碗解药来,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没半个时辰,两个公人如梦中睡觉的一般爬将起来。”在古代医书记载和民间秘传的催醒药和解迷药中,又多以单味或复方甘草汤为主,可见其解毒的威力。

甘草不仅解毒,而且被认为有调和众药的功效,因此广泛用在中医处方中,以减少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克作用。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此草(指甘草)为众药之王,经方少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

甘草味甘,也是它历来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这一。俗话说:“良药苦口”,甘草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甜药,又被称为蜜草、甜草。据现代科学证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甜素,是甘草的主要甜味物质,也是重要的解毒物质。

甘草不仅能解毒、调药,还具有润肺、润喉、止咳、健胃、降低胆固醇、镇痛、抗惊厥等多种疗效,既广泛用于复方,也往往单独入药,为目前医家和患者最常使用和最易接受的中药。

中医良药——马兰

说起马兰,便令人想起它那带着泥土芬芳的香味。三四月份,春雨连绵,此时的马兰拼命地吸收营养,很快地长大了。于是,便有了挑马兰头,争相上集市卖个新鲜的情景。

新鲜马兰洗净后用开水稍烫,切碎,然后与切碎的豆腐干、虾仁或鲜嫩竹笋拌入,加盐、酱油、麻油和味精等拌匀,吃起来特有风味。

马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不仅香,而且常采常长。一般,采摘以后不出两个星期,就又长出了新叶可供采摘了。

马兰的别称很多,如马菜、红根菜、毛蜞菜、鸡肠儿、田边菊、竹节草等。它属菊科,茎高30~70厘米,叶长椭圆状披针形,粗糙有毛,边缘有粗锯齿,秋季开花时,长有菊科植物特有的头状花序,头状花序边缘是淡紫色的舌状花,中央则是黄色的管状花。

古人早就知道,马兰可作蔬菜,例如明代人即已知道马兰是“二月生苗,赤茎白根……为蔬及馒馅。可加工成菜干,隔水蒸食或与肉一起食用”。

用马兰入药,自唐代开始。唐《本草拾遗》有马兰“性凉、味辛、无毒,能凉血止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咯血、肝炎、黄疸、便血、血痢、淋浊”等的记载。

事实证明,取适量马兰煎汤饮服,对咽喉肿痛、口腔炎、牙周炎、急性眼结膜炎、消化不良、肝炎等症确实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马兰还可作外用药,用来治疗疔疮炎肿、丹毒、跌打损伤,甚至腮腺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马兰所含的营养成分了解得更多。人们发现,马兰的茎和叶中均含有大量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乙酸龙脑酯,二聚戊烯和酚类。这些成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极为有用,因此马兰还可用于止咳、去痰。

与药用价值相比,马兰的食用价值更为明显,因为马兰含有的许多营养成分都超过了其他蔬菜。例如,马兰所含的磷、钙和钾,均超过了菠菜,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则超过柑橘。

药中珍品——茯苓

在一些松树的根部常能挖掘出来形状像番茄的块状物。

这些块状物黑褐色,皱纹较深而粗糙,极似松树根,但又没有松树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没有松香味,其断面不是木质的而是粉质的,从这些特殊我们可以断定它不是松树的根,而是著名中药茯(fú)苓(líng)。

茯苓是一种低等植物,它和蘑菇一样,同属于真菌类。它本身不能独立生活,而是寄生在松树根上。有时茯苓也寄生在榛树、栎(lì)树、冷杉、桉树、桑树等的根部。

茯苓的孢子侵入松树之后,就会长出许多细长的菌丝,菌丝在树体上吸取养分,继续发育,慢慢地在松树根部长出一个大疙(gē)瘩(da),我们称为菌核。菌核质地坚硬,成球形或椭圆状,小的也有一、二斤左右,大的可达几十斤,甚至上百斤,这就是所说的茯苓。

茯苓除了药用之外,还可以制成风味小食品,如北京的“茯苓夹饼”,甜香味美,曾是清宫的“宫廷食品”。去北京一定不要忘了尝尝茯苓夹饼噢!

但是茯苓虽然对人体有益,却会危害松树的成长。

跌打良药——接骨木

接骨木的个子并不高,株高一般不到6米,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属忍冬科,因其生命力极强,故又被叫做扦扦活。

接骨木能舒筋血、活脉络。最早发现其药用价值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比如,在我国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就流传着有关接骨木的传说。

据说,早先有一位郎中,苦于找不到一种能帮助断骨愈合的药物,整天在山里寻找草药。一次他上山采药,砍伤了一条蜈蚣,结果发现另一条蜈蚣抬来了一片树叶,敷在伤蜈蚣的创口上,伤口很快长好了。这树叶,就是接骨木的叶子。

传说固然是虚构的,但接骨木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它对于跌打损伤确实有着奇特的治疗效果。接骨木的茎、叶都能入药,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筋脉不利。

辨认接骨木并不太难,接骨木的老枝髓心呈黄褐色,长有羽状复叶、卵形或椭圆形的小叶5~7枚,边缘还有锯齿,揉碎以后更有特殊臭气。据说,这种臭气对老鼠有着强烈的驱避作用。

接骨木于春季开花,花很小,黄白色,聚集在枝头成圆锥形,花开后结出红色的浆果。接骨木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和东北各地。此外,欧洲和日本也有分布。

何首乌

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何田儿的人,年过半百仍无生育。夫妻俩为此终日闷闷不乐。一日,何田儿喝醉酒,躺在野地里睡着了。睡梦中他见到一种从未见过的植物。它长着粗大的块根,叶子卵形,叶腋中还长出白色的花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前来对他说:“将根服下,管保你生一个大胖儿子。”何田儿醒来一看,身边正好长有一棵这样的植物,于是便掘出了根,捣碎了和着烧酒一起服了下去。

说来也怪,自从何田儿服下了这种药以后,多年未治好的痼疾霍然而愈,白头发转青了,脸色也红润了,一年以后,妻子果然替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何田了儿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延寿,并让他从小服用这种块根。以后,父子俩都活到了160岁。

后来,延寿的儿子首乌也服用此药,活到100多岁。为了纪念父辈的发现,首乌便把这种植物称作何首乌。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何首乌具有药用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

何首乌又名夜交藤、紫乌藤和地精,属蓼科,是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它的块根膨大,表皮呈紫黑色,横切面为紫红色。叶子的基部长有蓼科植物常有的托叶鞘。

何首乌常野生于草坡、路边、灌木丛中,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均有栽培。人工栽培的何首乌3~4年以后,即可挖掘块根。春季或秋季,将采挖来的块根洗净后切去两头。大的可对半剖开,或切成厚片晒干、烘干或煮后晒干,供药用。有时,还可将块根制粉或酿酒。

中医认为,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可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卵磷脂及蒽醌衍生物,如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洋地黄蒽醌和食用大黄甙等。

何首乌的藤名为首乌藤或夜交藤,其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功能养心安神,通络祛风,能治失眠、多汗、血虚肢体酸痛。将首乌藤煎汤擦洗,还可治皮肤疮疹。

近来,人们发现,何首乌的嫩叶也能作菜吃。春天,将嫩叶采来,经开水烫过,炒食后味道十分别致。经化验,每100克何首乌嫩叶竟含有7.3毫克胡萝卜素和131毫克维生素C。

抗癌新药——三尖杉

三尖杉是一种常绿灌木或者小乔木,高不过12米,在森林这个大家庭里,它可算是小弟弟。树皮灰色,叶长条形,前端尖,其貌也并不惊人。可自从发现它对癌症有一定疗效后,它的名声便扬遍天下。

三尖杉的枝、叶、花和种子都含有多种生物碱。尤其是高三尖杉酯(zhǐ)碱,对白血病和淋巴瘤有显著的疗效。据报导:250公斤的三尖杉木材才能提取1克的高三尖杉酯碱。

三尖杉在地球上分布很狭窄,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少数地区以及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肥厚的土壤。它也是古代的孑(jié)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

三尖杉终年翠绿,树姿优雅,尤其是在它的叶下有两条洁白的气孔带,微风吹拂,绿白相间,风韵别致,也可以成为风景树。

天然解毒机——木槿

如果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SO2)达到十万分之一时,人就不能长时间工作;当它的浓度达到万分这四时,人就会中毒死亡。而有些植物却有自行解毒的本领。将有毒物质在体内分解,转化为无毒物质。木槿就是一种,被称为“天然解毒机”。

生态学家曾采集了九种抗污能力较强的植物叶片进行分析,发现木槿叶片中的含氯量及粘附在叶片上的氯量最多。它对二氧化碳有很强的抗性,二氧化硫对木槿的叶肉细胞危害极小;木槿叶片的滞尖量在18种植物中名列第三。因此人们常常把木槿当作环境保护的帮手种植。

木槿又名朱槿、槿树条,属锦葵科落叶灌木。它的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常有不整齐三裂,边缘有锯齿。6-7月间开发,有红、白、紫红、粉红等色,单生叶腋,结圆形蒴果。木槿原产我国和印度。

木槿花色美观,但南方各地多作绿篱用材;北方各省常栽植于庭园,供作观赏。它是一种多功能的绿化树种,而且适应性强,扦插栽植容易。

木槿花和根皮入药,性平味甘,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神农断肠草——钩吻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炎黄子孙中流传已久。他为了找寻能解除人民疾病痛苦的药草,在华夏的山林原野中遍尝百草,往往中毒而在所不惜,以至“一日而遇七十毒”。在我国江南一些地区,至今还流传着神农之死的奇特故事。传说中的神农,生就一副水晶般透明的肚肠,他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吃到腹中的食物。一次他吃下茶叶后,惊奇地发现,这种翠绿的叶子在自己腹内上下往来,将胃肠洗擦的非常清爽。以后,茶叶成了神农尝百草时解毒的宝物,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就将茶叶吞下去清除毒物。借助茶叶的帮助,神农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有毒植物。后来,在一个晴朗的早上,他在一处向阳的山坡上见到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子,正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神农照例摘了几片嫩叶放到口中品尝。可这次却出了意外!这几片嫩叶刚被咽下,就毒性大发,神农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解救,他的肠子已断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结果,这位华夏人民的伟大祖先就这样牺牲了。这种令神农断肠而死的藤子,就被后人称之为“断肠草”。

虽然这段神农断肠而死的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在现实中人不可能有透明的肚腹,茶叶也没有如此大的解毒功能,但断肠草却确有其物。如果误食了它的嫩叶,虽然不能让人真的肠断,却能引起神经、消化、循环和呼吸各系统的强烈反应,使人口腔、咽喉及腹内有烧灼或疼痛感,产生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很快就会因窒息而死。断肠草又被称为钩吻、胡蔓藤,是马钱科植物,自然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一些省区,东南亚及印度也有。这种植物因其剧毒,自古就名气很大。它的全身都有毒,甚至连花粉也不例外,尤其是根和嫩叶毒性极强。据说,刚从土中挖出来的钩吻根还略带香味,但多闻一会儿就让人感到头晕目眩。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胡蔓藤(即钩吻)合香,焚之,令人昏迷。”成人只要吃3克钩吻根或几个嫩叶芽,就会毙命。因此,自古以来,用钩吻来害人或自杀的案例不少。说来令人称奇,如此剧毒之物,却是一种具有祛风、攻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国传统药物,但主要外用治疗疥癞、湿疹、痈肿、疔疮等症。今天,科学家已基本查明,钩吻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是多种生物碱。

麻沸散与蒙汗药——曼陀罗轶事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与曹军作战时,关羽中了乌头毒箭,伤势严重,后经华佗之手“刮骨疗毒”很快痊愈。人们在赞赏关羽英雄气概和华佗医术高明时,很难想到一种叫曼陀罗的植物。但据后人考证,华佗施外科手术时,所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主要仰仗他的秘方“麻沸散”,有了它的帮助,华佗可以为人施剖腹手术。今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华佗“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罗。

无独有偶,在另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也有与曼陀罗有关的故事。书中智取生辰纲和孙二娘开店的成功之处在于蒙汗药的威力。今天看来,蒙汗药就是一种麻醉剂,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也是曼陀罗。在宋代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就直接记述了广西盗匪如何将曼陀罗植株磨成末,置于客商的饮食中,使之醉闷,然后将其财物从容搬走的轶闻。更有甚者,在《宋人轶事汇编》中还收载了一条官方借曼陀罗大屠杀的事例,令人发指:“杜杞,字伟长,为湖南转运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之出,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立大宋平蛮碑。”

曼陀罗是茄科曼陀罗属植物,分布极广,几乎世界上的温带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在我国各地的山坡上、草丛中、道路旁,以至农舍的房前屋后,都不难见到它的踪迹。它那长长的喇叭形白色或淡紫色花朵和长满硬刺、大如鸡卵的果实,往往令人过目难忘。

曼陀罗不仅有很强的麻醉作用,而且几乎全身都有毒,适量服用还会令人产生幻觉、神经失控等状态,中毒较重时会出现抽搐、痉挛以至昏迷不醒。在美洲的土著居民中,自古就将曼陀罗用作致幻剂和麻醉药。在许多印第安部落中,都有服曼陀罗种子、根、茎和叶以求进入幻境的习俗。但他们也深知曼陀罗的厉害,因此严禁未成年的男孩服用。

曼陀罗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麻醉和致幻作用呢?原来也是生物碱在作怪。曼陀罗体内含有多种对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有强烈使用的生物碱,如东莨菪碱、莨菪碱、曼陀罗碱、阿托品等等。它们进入人体后便干扰和破坏体内的正常神经传导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产生各种中毒症状。因此,我们在用曼陀罗作麻醉药或定喘药时,一定要适时、适量、适症,并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千万不可滥用。

以人名命名的药

中药里常有以人名为名的药,往往令人生异,实际都是由药效传说来的。例如“刘寄奴”这种药,其原植物有两种,南方产的是菊科蒿属的奇蒿的全草,北方产的是玄参科的阴行草的带果实全草,此草实际南方也有。

刘寄奴的药效,据《开宝本草》:“刘寄奴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现代临床研究证实刘寄奴外用治烧伤,外伤出血时用刘寄奴煎水汁洗伤口能消炎止痛。

为什么叫刘寄奴?传说此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当他尚未当上皇帝时,曾带兵打了胜仗,在追歼敌残兵到一山边时遇一大蛇挡路,他一箭射伤大蛇,次日又去那里看看,听见有人声在捣烂什么东西,发现有几个小孩在捣药,一打听,才知是他们的大王被箭伤,正捣药为之敷治,刘裕赶走小孩,把他们的药取回,就是治金疮的好药,人们不知此药名就叫“刘寄奴”了。

徐长卿为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叶片狭长,披针形,全缘。顶生圆锥花序,花黄绿色。果实刺刀形,长达6厘米,种子顶端有白色绢质种毛。分布自辽宁、河北至中南、华东地区。习生于山坡向阳的草丛中。

徐长卿的全草带根入药。有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的作用,治胃痛、风湿疼痛、慢性气管炎、痢疾、肠炎等。为什么叫徐长卿?据说古代有一个医生,名叫徐长卿,他常用一种草做成药粉来帮助人们治各种瘟病,群众不知药的名字,就称这种药为徐长卿,而这种草也相应的叫徐长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