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戏剧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悲剧〔英国〕威廉·莎士比亚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许多诗歌。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少年时因家道中落而被迫辍学。成年以后到伦敦谋生。当过剧院的打杂工、演员和编剧等,最后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成就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辉煌。
莎士比亚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理查三世》(1592年)、《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年)、《威尼斯商人》(1597年)、《哈姆雷特》(1601年)、《奥赛罗》(1604年)、《李尔王》(1606年)和《麦克白》(1606年)等。莎士比亚戏剧对后代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背景介绍
由于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工作在当时还属于不入流的低级职业,因此现存有关莎士比亚的生平资料极少,这使得有些人甚至开始怀疑是否真有莎士比亚这一人物的存在。有人推测出这些剧作可能是培根所写,支持这种说法的有马克·吐温和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等。还有人认为这些作品都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一位才子马洛所作,可惜一直未能找到确切的证据。因此,有关这些作品著者的具体真相,恐怕还有待于研究的继续深入。然而无论如何,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十名伟大作家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英国还有句谚语说:“宁可不要一百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由此可见莎士比亚的影响力。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上首屈一指的代表,他创造的戏剧人物丰富多变,各有风采,剧情生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直到今天,只要有莎士比亚的剧目上演,观众必然会如潮水般拥入剧场。而且莎士比亚还是一名出色的语言大师,语言既有口语的活泼,又有散文的轻快和诗歌的优美,其中还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内容概述
李尔王是英国的国王,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可媛嫁给亚尔巴纳公爵为妻;二女儿李妮嫁给康威尔公爵为妻;可蒂莉是个妙龄女子,有法国国王及白根兑公爵在追求,他们为了求婚方便,住在李尔王的宫里。
李尔王已八十几岁,已不想再处理政事了,于是召唤三个女儿前来,想问问看谁最爱护他,以便将王国传给她。
长女可媛说着,她对父王的爱无法用言语表达,她爱他胜过她自己的眼、生命及自由,于是李尔王将国家的三分之一财富留给她。
二女儿说道,她对父王的爱胜于大女儿的一切,他还举了许多例子来证明她对父王的爱,于是李尔王开心的又把三分之一的国土赠与她。
三女儿可蒂莉不会说假话,只是答道,我爱您,着实依附她的本分,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李尔王生气地回答,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了,我会好好的仔细思考你的话,并且你要好好弥补你说的话,不然你要损害你的命运了。
在城中没有一个人替可蒂莉说话,只有老臣孔德替她说话,他要老李尔王用心体会这没有阿谀奉承的话,可是李尔王却听不进去,反而将他驱逐出境,然后将剩余国土的三分之一分给了大女儿及二女儿,自己则退于幕后,领着女儿给他的薪俸过日子,他召唤了法国国王及白根兑公爵来到城中,问他们谁愿意娶小女儿为妻,结果白根兑公爵自动放弃,由法国国王带着可蒂莉离开。
可蒂莉离开后,李尔王有一个月的时间跟大女儿住,不久后,大女儿开始变本加厉,开始嫌父王碍手碍脚,她不准父王带着一百个无所事事的武士在身边,于是想办法要将他们遣散。
老李尔王只好将自己关于屋内,与大女儿来个避不见面,这下子他身边再也没有人可以说话了。老臣孔德是个忠心耿耿的人,他返回国内,乔装打扮成另一个人,化名为凯士,他找到机会亲近了李尔王,不久后,李尔王有了凯士这个好仆人,他开始向他倾诉心里的话。
大女儿可媛再也无法忍受父亲的无能,她开始与父王恶言相向,李尔王只好带着东西去次女那居住,李尔王这时想起了小女儿当时的话,原来她的话还比大女儿的话来得细微。
李尔王来到二女儿那里,大女儿的信也已经送到二女儿手里,于是二女儿顺着大女儿的意思,要父王除去五十个武士,但后来想想,她觉得再除去二十五个还差不多,但李尔王不肯,于是二女儿要父王再回去大女儿那居住。这时候的李尔王只好自怨自艾,说他当初不应该放弃国权才对,他生气地说要复仇,要对抗这些无理的悍妇,那天晚上,雷电交加,李尔王带着武士站在城外无法进入,除非他答应除去七十五个武士,不然二女儿不会开城门让他进来的。但风雨无情,最后只剩下李尔王及凯士在树林间徘徊,他们躲入一个树洞里,却瞧见一个老乞丐,这时候的李尔王悲从哀来,骂道一定是他不孝的女儿导致他沦为乞丐的结果,他语无伦次,想必是疯了。这时候凯士只要私自决定要去法国找三公主可蒂莉帮忙。
可蒂莉知晓后,带着军队出发了,不久后才找到发疯的李尔王,在小女儿的细心照顾下,李尔王渐渐恢复了正常。就在此时,大女儿及二女儿再也不安于室,在外面有了情人,没想到竟是同一人——卑劣的葛鲁西德伯爵。这时候,二女儿的丈夫出征死了,于是葛鲁西德伯爵决定要娶李妮,但大女儿可媛则怒火中烧,下毒毒死了李妮,于是亚尔巴纳公爵则判可媛入狱。而小女儿的军队则和葛鲁西德伯爵的军队厮杀,结果小女儿的军队失败,被囚入狱而死,死后不久,李尔王也跟着走了。而凯士也就是孔德也因为年纪大了而长眠永逝。
欣赏与评析
批评家大概都认定李尔王是一部伟大作品,但为什么伟大呢?这可从两部分研究,一为题材的性质,一为表现的手法。
诗人雪莉在诗辩里说:“近代作品常以喜剧与悲剧互相掺和,虽易流于滥,然实为戏剧领域的一大开展;不过其喜剧之成分应如李尔王中之有普遍性,理想的,并且有雄壮之美,方为上乘。即因为有此原则,故吾人恒以李尔王较优于儿底婆斯王与阿加曼姆农。……李尔王如能经得起此种比较,可谓为世上现存戏剧艺术之最完美的榜样。”
雪莉此言是专从悲剧与喜剧混合之一点立论。哈兹立则更笼统地说:“李尔王为莎士比亚最佳的戏剧表现,因为在此剧中,莎士比亚的态度最为诚挚恳切”。像这一类绝口赞扬的批评,我们还可以举出斯文本、雨果、布兰兑斯等等。
李尔王的题材是有普遍性永久性的,这戏里描写的是古今中外无人不感觉密切的亲子关系。父母子女之间的伦常的关系是最足以动人情感的题材。莎士比亚其它悲剧的取材往往不是常人所能体验的,而李尔王的取材则有绝对的普遍性,所谓孝道与忤逆,这是最平凡不过的一件事。所以这题材可说是伟大的,因为它描写的是一段基本的人性。
单是题材伟大,若是处置不得当,仍不能成为伟大作品。但是我们看看莎士比亚布局的手段。乔斯教授说得好:“李尔王的故事本身,自析分国土并与考地利亚争吵以后…仅仅是一篇心理研究…只是一幅图画,描写一个神经错乱的老人,因受虐待而逐渐趋于颓唐,以至于疯狂而死。
所以这故事本身缺乏戏剧的意味,因此莎士比亚乃以哀德蒙的故事来陪衬李尔与考地利亚的故事。……经过此番糅和,故李尔个性的描写以及其心理溃坏的写照便成为此剧美妙动人之处,而哀德蒙的情绪动作及其成败之述,乃成戏剧的骨骼与活动。”
这一段话非常中肯,两个故事的穿插配合不能不说是成功的技法。以互相呼应的表现手法,以末衬主,绿叶衬红花,当使得故事的节奏更紧凑,内容也相对地更丰硕。
回头再来看李尔王的结尾处,莎士比亚把传统的“大团圆”一改而成为悲惨的结局,虽然因此而为十八世纪的一些批评家所诟病,但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诗的公理”在此地是没有维持的必要。
就大致论,李尔王的题材与表现都是成功的,不愧为莎氏四大悲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