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刘世国1997 年 3 月

教堂是基督教徒举行宗教礼仪的建筑物。西文中“教堂”与“教会”(英文 Church,德文 Kirche,法文 église)本为一词,它的原义为“信仰社团”, 其词源拉丁文 ekklesia,意指“蒙召者的聚会”,译自希腊文 kyriake,指“属主者的聚会”,是希伯来文 kahal(意为“社团聚会”)的引申义。中世纪以来,人们开始称基督教的主教座堂为“大教堂”(cathedral);此词源自拉丁文 cathedra,意指“主教之座”。德文中亦称“大教堂”为 Dom(源自拉丁文 domusDei,即“上帝的居所”)或 Munster(从拉丁文 monasterium, 即“修道院”引申而来,原指修道院的总体布局或其“大礼拜堂”)。中国天主教堂称其教堂为天主堂,而中国新教习惯上也称其教堂为礼拜堂。

古代犹太教的圣殿、会堂等宗教礼拜场所,在其意义和形式上曾影响到早期基督教会选择固定的地点作为公众聚会处来举行其宗教仪式,从而开始了基督教教堂建筑的漫长历史。最初,罗马帝国境内的基督徒因受迫害而处于地下状态,并没有公开的礼拜场所。他们往往利用教徒家里较宽敞的房间, 如餐厅、客厅等作为其秘密举行礼仪之处,在此基础上形成早期教会的所谓“宅第教堂”。另外,早期基督徒因相信肉体的复活,所以死后一般沿袭希伯来古风实行土葬,不采用希腊、罗马传统的火葬方法,这样便形成了一组组基督徒的“地下墓穴”。而这些地下墓穴同时也成为基督徒们秘密集会、举行宗教仪式之地,它们构成一种独特的地下教堂。墓穴中饰有宗教铭文、壁画和十字架图形,保存了大量的早期基督教艺术珍品。

基督教被立为罗马帝国国教会,从秘密变为公开,由地下转为地上,从此有了专门的教堂。起初,教徒们对异教的神庙和其他较宽敞的场所加以改造利用,作为临时性教堂;同时,他们也模仿古罗马审案、集会之用的长方形大会堂形式而开始建造自己独有的基督教堂,由此兴起了基督教建筑艺术。

从教堂建筑的历史发展来看,最早在 4 世纪上半叶开始正规的教堂建筑。观其艺术风格,当时多为上述呈长方形状的“巴西里卡”教堂,其主体分为中殿和侧廊,常用圆顶、拱形结构。加洛林王朝时期,教堂建筑开始采用十字形布局,并逐渐向“罗马式”建筑风格过渡。9 至 12 世纪,西方教堂建筑因模仿古罗马流行的建筑式样而被称为“罗马式”建筑风格。12 世纪以来,在法国北部最先出现“哥特式”教堂建筑,因其垂直型框架结构给人以伟岸挺拔、高耸人云之感。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复古之风和世俗化的官邸宅院等建筑特色也影响到西欧的教堂建筑。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使新教与天主教在教堂建筑及其布局、装饰上分道扬镳,走上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

自中世纪以来,欧洲西部教堂建筑以“罗马式”和“哥特式”为主,而欧洲东部教堂建筑则大多为“拜占庭式”和“斯拉夫式”。南欧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兴起了“巴罗克”式教堂造型,除其“豪华”、“怪诞”、“波动” 之状引人入胜外,其常见的“洋葱头”式堂顶也往往使人感到似有几分东方情调,可与“拜占庭式”和“斯拉夫式”教堂外形相映成趣。18 世纪以后, 晚期“巴罗克”教堂内部的装饰逐渐被“罗可可”艺术风格所取代。

总体而论,近现代教堂建筑已呈多元发展之势。19 世纪多有“古典式”、“新哥特式”、“新罗巴式”、“新文艺复兴式”和“新巴罗克式”艺术风格的教堂问世,“青年式”和其他世俗化建筑风格也影响到教堂的设计和建造,而 20 世纪建成的大教堂,造型独特,对比鲜明,色彩强烈,个性突出, 具有显著的时代感、民族感和典型的现代宗教意识及审美意趣,远远超出过去的教堂建筑风格和套式。这些独具匠心的现代艺术杰作,使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又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引述了许多有关著作,不能在此一一列出,谨向各位编著者表示谢意和歉意。在引述和编写中出现的错误,请读者指正并谅解。

著者1996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