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正廉明
林则徐,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 1785
年 8 月 30 日(清朝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 的子夜。他的父亲叫林宾日,是一位以“舌耕”为生的穷秀才。“舌耕”即以教书讲学为业,长期在私塾私书院教书的先生。母亲叫陈帙,幼时读过书,通情达理,“通晓大义”。林则徐出生时,传说林宾日梦见凤凰
飞。他联想到“天上有石麒麟”之称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孝穆),感到这是一个吉兆, 就给孩子取名则徐,字少穆,又元抚、石麟。
林则徐的家庭生活很困难,他的父亲林宾日 29 岁时县试第一,考上秀才。第二年经过岁试,补为廪生,每年享有廪生津贴, 这份微薄的津贴根本养不活一家人。为此, 他外出当教书先生。林则徐的母亲带领他的几个姐姐从事女红或剪花草图样,“资其值以佐家计”,但全家人依然过着半饥半寒的生活。
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科举,高官得中,挤进官僚行列,否则,就只好沦落为劳动者。林则徐出生时,他的父亲为科举入仕耗尽了精力, 仍然没有如意。于是,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林则徐从小就被父亲带到教课的私塾里,在给别人授课之余,教他识字、念书。林宾日发现儿子很聪明,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林则徐从四岁跟着父亲识字,到七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学写作文了,一直到十二岁,林则徐又随父亲来到文笔书院读书。林则徐聪明过人,加之学习刻苦,很快便以擅文而远近闻名。传说,有人想试试他的才学,出个对子让他答,上句为:“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马上对出下句:“鸡公有
髻不梳头”。有一次,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游鼓山绝顶峰,老师出了两个字“山”、“海”,让学生们做一首七言联句,其他孩子还在构思时,林则徐已经脱口而出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显示出他少年时期的才华。
林则徐 12 岁那年,考试中了佾生,郡试也得了第一。传说,当时林则徐和一位年岁很大的老者成绩都很好,难分上下,考官只好召二人前来进行面试,考官出上对让他二人答下对,先者为胜。上对曰:“童子何知。”林则徐略一思索,马上答道:“大人利见。”而那位老者想了一阵也没答出,他由衷地赞叹林则徐,自叹不如。这样,林则徐得了第一名。此事在福州传为佳话。
林则徐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对父母非常尊敬、孝顺,也很爱护姐妹们。他家生活苦, 每年除夕之时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一家人为他读书,缩衣节食,起早贪黑地劳碌。他很过意不去,经常要求替父母做家务或其他劳动,吃饭时,也是将顺口的饭菜让给姐妹们。
林则徐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很深,一方面尊崇孔孟之道,认为科举高中才是出路,轻视劳动人民;另一方面,他们又体恤劳苦大众。他的父母自身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仍尽其所能帮助穷人,对穷人的困难,就像自己
遇到困难一样,倾其所有而助之。他的父亲把自己家仅有的一些米送给别人,自己家人忍饥挨饿,还叮嘱孩子们,不能对人家说自己也没粮食。林则徐的父亲为人正直,他教育孩子们也要做到:“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而对于那些地主劣绅的巧取豪夺, 官场中的贪污受贿,他的父母非常忿恨。林则徐十岁那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按察使钱士椿贪赃枉法的事暴露出来后,他的父母每日谈及此事时都禁不住义忿填膺,恨恨不已。父母的长期熏陶,在林则徐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从小奠定了救世济时的志向,注意了解下情,认识到正直做人、办事要讲效果和不能与世同流合污的道理,为林则徐以后进入官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林则徐 13 岁来到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求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叫郑光策。郑光策为人正直,对官场中的腐败深恶痛绝。他原是一个进士,很有才学, 有抱负,总想有所作为,但又不甘于屈膝献媚,阿谀奉承,所以弃官回乡,致力于教学。他主持鳌峰学院的时候,鼓励学生们要立下远大志向,有目的的读书,不要学无所用。在郑光策的引导下,林则徐不仅钻研中国的许多传统知识,如儒家经典等,还读了许多经史典籍,如史籍、历代诗文集、佛经、医
书、书法碑帖等等,他不仅读,还随手作了许多笔记。几年来,他每日埋入书中,如饥似渴地读着、写着。在郑光策的教育下,林则徐懂得了必须立定志向,学以致用。通过阅读大量经史典籍,他开扩了眼界,立志做一个像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充满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的人。
林则徐于 1804 年秋天考中举人,于揭晓之日举办了婚礼,其妻郑淑卿。这一年, 林则徐二十岁。1805 年,林则徐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北京参加会试,会试不中,又于 1809 年第二次进京会试,也未中。他没有灰心, 准备参加第三次考试。由于家中生活困难, 他不得不和父亲一样,外出找工作,以维持生计。他先在厦门海防担任书记(即文书), 以后福建巡抚张师诚将林则徐招入府中抄写文件,受到张师诚的赏识和帮助。在这里,他学到了不少历史掌故和有关兵、刑、礼、乐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成为一名精明强干的官吏准备了必要的知识和素养。林则徐于 1811 年第三次进京参加会试。这一
次,他榜列 74 名,复试一等后,参加殿试, 殿试二甲第四名后,又参加朝考,朝考第五名,被赐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进入官场。
初进官场,他在北京当翰林院庶吉士, 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小京官,俸禄不高,也无
什么事情可作。林则徐厌恶官场中的交往, 只和一些有抱负的人来往,参加一些诗社, 其他时间均用来读书。他利用北京丰富的藏书,潜心修学,总想探求出一些治国救民的办法。
林则徐任京官时,曾两度出任外地乡试考官。不论任副考官,还是正考官,他都秉公办事,严格选拔“文理优长”的“真才”, 受到当地学子的称赞。在来往的路途上,他写了不少诗,表达了他对贪官污吏的憎恶和对人民大众的同情。
他借驿马、病马之口,鞭笞那些连驿马草粮都要克扣的“闲人”,借以抒发对贪官的鄙视。
在《驿马行》中他写道:
侧闻驾曹重考牧, 帑给刍钱廪供菽。可怜虚耗大官粮, 尽饱闲人圉人腹。况复马草民所输, 征草不已草价俱。厩闲槽空食无几, 徒以微畜勒县符。
又如《病马行》:
昔饿求刍恐不得, 今纵得刍那能食? 圉人怒视目犹侧,
欲卖死皮偿酒直。马今垂死先圉人, 尔之今日吾前身。
林则徐还在《舆人行》中,描绘了轿夫抬舆登山的劳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在南下途中,突遇大雨,河水猛涨, 无法过河,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把他送到河对岸,他非常感动,写下一首感怀诗:
我心深感怀转伤, 为语司牧慎勿忘。孜孜与民敷肺肠, 毋施箠楚加桁扬。教以礼让勤耕桑, 天下舆情皆此乡, 世尧舜世无怀襄。
林则徐体恤民情,秉公办事,两次出差所表现的才能,引起皇上的重视。于 1820 年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由于办事认真、得力,又被派往浙江任杭嘉湖兵备道。以后, 又任江苏按察使。这一时期,他很受道光皇帝的宠信,官场之中一帆风顺,青云直上。
林则徐办事干练,不辞辛苦,处理事务讲究效率,从不拖拉,不但受到皇帝的赞许,而且由于他为官数年,清廉正直,也受到民众的称赞。他在江苏任按察使时,发现该地区的案件堆积甚多,而省中承办案件的人员,以提人查证为理由外出不归。旧案没
人审,新案又源源不断地发生。这种状况, 是由于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造成的,靠处理几个案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才可能有好转。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林则徐不可能看到这一点,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找出犯案率高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官吏个人品质不好引起的。林则徐为了尽快处理积案,制定了一些措施,用了四个月, 处理了 90%积压的案件。
林则徐在处理一些大事件中,表现出了突出的才干。1823 年夏天,江苏连降大雨, 三十多个州县堤坝被冲垮,庄稼被淹,民房被淹,到处是饥民。由于灾荒,谷贵民病, 百姓被饥饿所迫,包围了官府,要求减租减赋,发放赈米。面对这种局势,当地一些官吏吓得不知所措,没了主张,有的闭门不出,有的想逃之夭夭,有的主张派兵镇压。接到急报的林则徐,立即写信,制止鲁莽行事。他知道,激愤之中的饥民,有如干柴, 倘若派兵镇压,就等于往干柴上浇油,势必会引起大火,造成暴动,引发起义,时局将一发不可收拾。林则徐采取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作法。他亲赴灾区,逐一勘查灾情, 减缓征赋,并张贴告示,禁止贫民抢劫偷盗,警告反抗的农民说:“尔等饥寒,本属可怜,但一犯法,则不可怜而可恶矣!尔等性命,本属可怜,但一滋事,则不可怜而可
恨矣!”一些地主富豪借灾荒之年囤粮居奇,抗捐抗赋,不肯赈灾救贫。林则徐采取强硬态度,让他们捐粮助贫,他说:“夫天下未有万人忍饥,肯听一家之独饱者。⋯⋯ 近闻江、震两邑,业田甚多之户,相率阻捐。劝导者目以勒派之名,讦讼者酬其悭吝之计,似此不讲情理,不顾利害,真所谓为富不仁者矣!⋯⋯以劝为勒,正所谓何患无辞,不过希图撤局停捐,拥一己之厚资,而听万人之饿殍已耳!⋯⋯诚以捐赈则灾民得生,即使殷户稍捐家资,究易培补,停捐则于殷户诚便,而灾民望赈不遂,即殷户岂能独全?⋯⋯若假一二讼师之技,架词挟制, 在本司惟有不惑不惧,恐尔等亦未必得计, 后悔之日正长也!”对那些借机哄抬米价的粮行、铺户,林则徐出布告劝谕道:“查往年半熟之岁,上等杜米,每石不及三千文。今既卖至四千文,获利已属甚厚。若再高抬价值,朘削平民,是天理之所不容,即官法之所必及矣。⋯⋯自示之后,各宜即时粜卖,以平市价,如再抬价病民,故意囤积, 惟有按例严办,以示惩警。其殷绅富户存积米石,亦须乘时出粜,不容观望迁延。”林则徐分析,富豪们被迫捐出的一点赈米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于是,他又让人设法向其他地区传播消息:江浙一带,米价很高,到那里售米会赚很多银。所以,很快招来川、
湖一带的商客到这里贩米,打击了本地富户。这一系列措施,对增加粮食来源,稳定灾区局势,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那时候,各地水灾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工修防不利。清政府年年派员往各地修理河湖堤坝,然而不见起色,根本原因是:主管河务的官员们趁机发财,把这项任务作为一个肥缺。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克扣多少银两,哪管河务质量如何。只要中饱私囊,谁管河堤塌不塌。道光皇帝也深知他的那些大臣经手河务,务必中饱私囊,已经成了老大难问题,很想派人整顿一番。他整顿的目的不是为了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危,而是痛恨这些庸臣们白白让清政府费了许多许多的白银,而水患不绝。一想到这些,道光皇帝就忿恨不止。因此,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前往办理河务。任河东河道总督。
林则徐接到命令后,考虑修防水利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事,而自己不懂修河之事,不知该怎样统筹全局,该怎样管理工程建筑,也不懂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对督管修河筑堤的任务心中无底。并且,他深知河务是贪官污吏钻营的重点经济部门,要想杜绝其弊很难,一方面要了解他们贪污的环节、手段、方法;一方面要下决心,采取相应措施去防范,还要破除情面去真管,这样
做,会得罪许多人,况且,严于律己虽能保证自己认真察办、不贪污受贿,但是保不了那些人在工作中不用各种手段来欺骗自己。想到此,他很犹豫,想推托此任。可是他又一想,自己从一介寒士,被皇上如此重视、提拔,如果知难而退对不起皇上,也失去读书治国的意义了。于是,他立刻接受任务,赶赴工地。
东河河道总督管辖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黄河、运河的修防事务。林则徐于严冬时节赶到任上,为了使第二年河槽畅通,他立即督促黄河、运河两岸的属吏加紧施工。
寒冬腊月,河冰坚厚,要想挖通河槽, 必要先打碎冰层,挖出冰下的冻土。那时的工具很落后,只有锹、镐、畚箕。民工们先要凿起几层冰块,然后掘冻土,把冻土打碎再用畚箕挑上河堤。掘起冻土后,下面就渗出水来,虽然一边清除渗水,一边挖泥,可是,隔了一夜,第二天又成了冻土,而且, 民工挑泥来来往往,在必经之路上撒落的泥、水,冻出一条条泥龙来,那一条条泥龙非常影响挑泥人的行走速度。按照过去的规定,只有工程结束后才清除这些泥龙。林则徐认为这个规矩不好,不利于施工,就下令让民工每挑完一段冻土,就清除假泥龙。这样,即加快了工程进度,也避免第二年雨水一来,把泥浆冲入河里。工程很艰苦,严冬
施工更苦,而且工具损坏也很严重。但由于民工花费的精力、气力都超过往年,所以进度很快。
林则徐督促各处抓紧施工的同时,自己亲往运河各工地查验。他检验很细致,同时向有经验的人咨询,使自己尽快掌握情况。对那些办理河务不力的下属严行纪律。一天,他来到一个施工地段,发现主管此段的官吏督工不认真,河床挖得不平,一边高一边低,河床不平就会发生淤积,天长日久, 河床会越来越窄,对两岸是一个危害。于是,他下令将主管本段工程的官员摘去顶戴,责令其重新督工返修,根据返修后的质量情况再决定他的去留。如此严厉,如此不讲情面,令其他下属官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敷衍塞责。
林则徐通过实地考察,对自己所管辖的河工形势有了初步了解,他将工程概况绘成图贴在墙上,整个工程的地势情况工程进度一目了然,各地属吏工作情况也可尽知,使善于说假话、虚报情况的人断了念头。
林则徐在查验黄河两岸工程质量时,更加细心。因为他了解到,修筑黄河工程中作弊者甚多,花样也多,稍不留意,就会被蒙骗。
修防黄河需要建许多料垛,这个料垛是修防堵口的重要部件,由高梁秆、杨柳枝、
泥土混合而成。做好的垛子应放在工段附近,可是,河堤附近地面较窄,堆满了从河中挖出的冰块、冻土,还有民工住的窝棚以及民工使用的工具、杂物。料垛占地面积较大,一个料垛高约六丈,宽约一丈五,全部堆在堤坝附近是不可能的。制做料垛就成了历年修防黄河工程的第一个易做弊的地方。河吏们趁此机会贪污,想出许多弄虚作假的花招。比如在堤上堆放好的秸料,当作“门垛”,在一般人不注意的底层,架井虚空,或者用腐烂的秸料填塞,给人假象,表面看料垛是新料制成,可掩人耳目;有的人把旧垛子外面盖上一层新料,起名叫“戴帽”,也可使人误以为是新制成的垛子。他们用这些手段从中大肆侵吞银两,而河堤边修边垮,涂炭生灵。
林则徐事先了解到这些鬼花招,他决定揭穿这些阴谋,以保证工程质量。他不怕麻烦,不怕辛苦,沿途查验料垛,进行拆验。对所辖地段的所有料垛无一遗漏地进行查验。他丈量料垛的高度、宽度,从规格上先看其合格与否;再查看新旧是否属实;料垛不结实,有松动的地方就抽出一些材料查看一下,有疑问的地方就拆开查验,把拆下的每捆秸秆上秤称一称,看看达到规定的重量没有。走一处,查一处,每处必查,每垛必查。有一次,他发现一个料垛的垛底使用了
潮湿的料,马上把该主管撤职,并让他赔偿损失。林则徐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令沿河的民工、兵丁及附近居民交口称赞。以至他每到一处查验,前来观看的人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原来一些惯于造假的人,听说他来查验,个个提心吊胆,害怕自己主管的地段出漏洞,施工中格外小心。有的人为了掩盖事实,在林则徐来到之前,放火烧掉料垛,谎报失火而致。林则徐没有被其假象所欺骗, 他断定:不是有人乘机纵火以哄抬料价,就是监守自盗,放火灭迹。总之,不是失火而是故意放火。他下令,主管此段工程的官吏在他未到之时要补齐料垛,烧掉多少补上多少,不能烧多补少,也不能虚报开销。林则徐赶到现场后,经过查看,发现确是有人放火,则给监守人、兵丁以严厉处分。
林则徐督办河工时,痛恨那些腐败现象,不愿与其为伍,但他深知此恶习已积重难返,不是自己一个人所能管得了的。他只能保持自己正直清廉,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民众。他严以律己、办事认真,受到百姓的称赞,也多次受到道光皇帝的表扬,称赞他办事得力:“向来河工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动则如此勤劳,弊自绝矣。作官皆当如是,河工尤当如是”。
林则徐每到一处都是革除积弊,大加整
顿,政绩显著,深得皇帝信任,所以经常把他派往棘手的地方任职,让他来平定乱局,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那一年,江南一带万里无云,酷暑难耐,大地被晒得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庄稼无水可浇。可是,江北却连降大雨,湖水涨满, 黄河也涨满,发了水灾。一些人妄想决开黄河堤坝,引水浇灌干旱的土地。谁想到,口子决开后,黄河之水一泻而下,竟流入洪泽湖,而湖水早已涨满,这样一来,淮扬一带成了一片汪洋,人为鱼鳖,田屋荡然无存。林则徐被任命为江苏巡抚,奉命前去处理此案。他赶往黄河决口处和湖北出水处查看, 下令捕获全部案犯。由于首犯逾期未能捕到,林则徐受到降五级留任查看的处分。
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面对这焦头烂额的钱漕事务和灾区善后任务,深感此任繁重。他以报国忧民之心,躬亲任事,与其他同僚协商共事,力图挽救残局,平定局势。由于连年遇灾,田禾无收,农民们连吃
的粮食都没有,纺织者无棉可纺,无以维持生计,农村的长工、短工无活可做,无食可以充饥,到处都是讨饭者,到处都是流亡者,真是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了。
按清朝的规定,需要缓支赋税的报告必须在当年阴历九月以前递交到朝廷,可此时,早已超过了期限。林则徐深感难办:无
粮纳税;写报告又早已过期限;需要减免征税的地区又那么多,怎么向皇帝交待呢?他夜不能眠,焦虑不安。偏偏这时候军机处转来道光皇帝的训斥:“近来江苏等省几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常,岂容以展缓旷典,年复一年,视为相沿成例?”“该督抚等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为亟,是国家徒有加惠之名,而百姓无受惠之实,无非不堪下吏私充囊橐,大吏祇知博取声誉。” 受到训斥的林则徐进退维谷,想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灾民们,心潮难以平静。考虑再三,他决定上奏朝廷,冒着丢官的危险为民请愿,力争免征赋税。他写道:“窃维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最先,而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惟邦本也。”又写道:“小民口食无资而欲强其完纳,即追呼敲扑,法令亦有时而穷。本年漕务自须极力督办,而睹此景象,时时恐滋事端。”林则徐认为缓征、免征赋税,让农民喘口气,让他们恢复一下元气,对国对民都有好处,如果农民没饭吃再逼迫他们纳粮, 就等于竭泽而渔,迫使农民造反。道光接到奏折,非常不满,不禁有了疑心。密令两江总督陶澍追查这一件事,调查江苏一带普遍要求缓征是否属实。陶澍事先给林则徐透出了消息,林则徐立即复信,讲清理由,希望
能得到他的支持与理解。林则徐敢于为民请命的做法深受江苏农民以及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陶澍在复奏中也表示支持他,道光皇帝只好同意。消息传来,人们无不拍手称颂,感叹林大人体恤百姓,感激林大人的再生之恩。
林则徐虽然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但是他不同于其他的封建官僚。道光年间的官场更加腐败,众多官员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只注重阿谀奉承,讨取皇帝的欢心,对下欺压百姓,吞噬民脂民膏,浑浑噩噩,愚昧无知。而林则徐不仅为官清廉,还非常注意了解和研究外国的情况,开先气之风,是我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当时的清政府,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一律采取“闭关政策”、“排外政策”,既不同意与外国通商,也不愿了解外国的情况, 盲目鄙视西方。英国不远万里来广州向中国倾销了大量鸦片,而广州的清朝官员竟没一个人了解英国的情况。不但自己不肯了解, 也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连外国的文字、语言也禁止学习。更令人感到可笑可悲的是,英美资产阶级魔爪伸进中国那么多年,道光皇帝连英国有多大,地理位置处于哪个方向都不知道。他向大臣们询问: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指我国天山以南地区)有
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满朝文武个个默言,全答不上来。可是,在广州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却非常认真地探寻西方的情况。他深感了解外国情况的必要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林则徐对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与外国进行正当的贸易往来是必要的,有益的,不应该一律排斥。他对外商来中国进行正当贸易表示欢迎,对遵守中国海关规定的外商给予表扬和鼓励,允许他们与中国做买卖。他坚持“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政策。在允许通商的同时,他加紧对西方情况的了解。他想探究这些外国人为什么从万里以外的疆土来中国,中国以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们的生活习俗、军事政治、地理环境等等情况。
林则徐为了“采访夷情”,到广州不久, 就组织一些懂外文的人(那时通晓外文的人极少),搜集外国报纸、刊物进行翻译。编译成《澳门新闻纸》,每日派人刺探西方的情况,翻译外国的书籍,这项工作他一直没停止过。每次出版的《澳门新闻纸》他都认真阅看。西方都出过什么有价值的书籍,他经常派人注意询查、购买,然后进行翻译。1836 年,外国出版了一本《世界地理大全》, 林则徐认为很有价值,便让人购买回来,组
织翻译。经过编译整理成《四洲志》。《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书籍。书中介绍了五大洲 30 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概况。后来他送给魏源,成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的蓝本。林则徐在两个年轻翻译的帮助下,把英文版的
《中国丛报》译成中文,他亲自整理加工, 成为人们广为阅读的《澳门月报》,其中有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五辑。
林则徐还组织人翻译了 1836 年伦敦出版的一本叫《中国人》的书,将其整理出版为《华事夷言》;选译了瑞士人瓦特尔关于
《国际法》的著作,编译为《各国律例》。林则徐通过翻译过来的西方书刊了解西方情况,探求西方知识,并据此制定“控制之方”,即针锋相对的政策。他曾说过:“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制驭准备之方,多由此出。”例如:在瓦特尔的著作《国际法》中,强调国家要有主权,其中讲到一个国家拥有禁绝外国货,没收走私货,以及进行战争的权利”等等相当广泛的内容。据此,林则徐在禁烟中提出:外国鸦片商在缴出全部鸦片后,必须写出保证书,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国际法》为林则徐这一做法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
据。
林则徐除了相继组织翻译《四洲志》、
《华事夷言》、《各国律例》等书外,还组织翻译、搜集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式等武器制造方面的应用书籍。他还买来外国战舰“甘米力治号”以供仿造,以改进和提高中国军队的武器和作战能力。正因为他善于学习,了解世界,了解敌情,才有可能在抗英斗争中取得成就。
林则徐在编译洋报的过程中,仔细了解西方的情况,并以惊人的敏锐洞察力注视外国人的野心。他从所译的《澳门新闻纸》和
《澳门月报》中看出沙俄有向外扩张、窥视中国西部边陲的侵略野心。在 1840 年 7 月
25 日的《澳门新闻纸》中,介绍了英国和沙俄争夺阿富汗和土耳其、印度等报道。其中有一段文字写道:“俄罗斯王倘既得了他所得之地方,岂肯立即收兵乎?人皆知其必然不肯,只不过加增他们之贪心而已。”林则徐根据这篇报道,仔细查询沙俄向南亚扩张的路线,并在报道的译文后面加了按语:“过印度即系西藏、缅甸矣!”他提醒人们注意, 俄国觊觎我国西藏的企图,并且一再说道: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以后,沙俄蚕食中国东北边疆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
为了了解更多的外国情况,林则徐利用
各种机会直接向外国人询问。这与一般封建官僚闭目塞听,故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形成鲜明对照。当时有外国人评论说:“中国官府全不知外国之政事,又不询问考求,故至今中国仍不知西洋,⋯⋯中国人果要求切实见闻,亦甚易,凡老洋商之历练者,及通事、引水人,皆可探问,无如骄傲自足,轻慢各种蛮夷,不加考究,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日呈递, 亦有他国夷人,甘心讨好,将英吉利书籍卖与中国。林系聪明好人,不辞辛苦,观其知会英吉利国王第二信,即其学识长进之效验。”
林则徐这种放眼世界求实进取的精神,比起清政府中的同僚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已远远超过他的同辈人了。他探求西方先进知识方面的努力,不仅在制定抗英策略和防范沙俄的预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的思想界起到了启蒙作用。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出现了魏源、姚莹等一批学人名士,他们在探求西方新知识、介绍西方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