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中的“少数民族”
狡猾的立克次氏体
有一类微生物与细菌很相像,个子稍小,结构与细菌类似,但生活习惯与细菌大不相同,它们专门生活在活细胞中,在活细胞中要吃要喝,是典型的寄生虫。
与这个生活习惯相适应,它们的细胞膜较疏松,物质进出较自由,尽管方便了取食,但它们注定离开寄主就无法生存。
这时候,你肯定会想,如此一来,一旦寄主死去,它们岂不就断子绝孙了吗?
不用担心,它们狡猾得很,早为自己找好了退路,它们可以通过蚤、蜱、螨等吸血昆虫作跳板,先在蚤等胃肠道上皮细胞中增殖并大量存在其粪便中。
人一受到叮咬,抓痒痒时,它们就随着粪便从抓破的伤口或直接从昆虫下嘴处进入人的血液并在其中繁殖,流行性斑疹伤寒、羌虫热等都是因此引起的。
当蚤等又叮咬病人吸血时,它们就从人血中到达虫体内繁殖,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由于这类微生物最早是于1910年由一位名叫立克次的美国医生发现的,他在研究中不幸感染去世,为纪念他就将这类微生物命名为立克次氏体。
易形高手支原体
你知道世界上能独立生存的最小生物是什么吗?是支原体。这类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壁,细胞膜柔软,能透过细菌滤膜(这种滤膜可以截留住细菌),而且外形多变,是著名的易形高手。
支原体能引起人和畜禽的呼吸道、肺、尿道以及生殖系统的炎症,它们还是组织培养的污染菌,并能引起植物患黄化病、矮缩病等。
原核微生物衣原体
如果你不幸患了沙眼,眼睛又痒又痛,难以忍受时,知道是哪种小东西在作祟吗?这又是别一类原核微生物——衣原体,它比立克次氏体小,但比病毒大,这是又一类典型的寄生虫,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而且比立克次氏体能耐还大,不需要昆虫媒介,直接就能侵入宿主细胞。
引起沙眼病的是沙眼衣原体,它侵染人眼的结膜和角膜,引起颗粒性结膜炎和角膜炎,而且可随泪腺分泌物传染给别人。如和患者共用一条毛巾就极易染上沙眼病,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用眼卫生,不给衣原体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