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战役

涿鹿之战

我们中国人总是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两位始祖。关于他们的故事非常多,尤其是黄帝的传说。在黄帝时代,曾经发生过一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他和蚩尤之间的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传说称,黄帝是居于中央的上帝,其余东西南北四方,还各有一个上帝主管着。东方的上帝叫太昊伏羲,辅佐他的是木神句芒,手里拿着一个圆规,掌管春天;南方的上帝叫炎帝,辅佐他的是火神祝融,手里拿着一支秤杆,掌管夏天;西方的上帝叫少昊,辅佐他的是金神蓐收,手里拿着一把曲尺,掌管秋天;北方的上帝叫颛顼,辅佐他的是水神玄冥,手里拿着一个秤锤,掌管冬天。黄帝长有四张脸,四张脸分别正对着东西南北四方,他住在天庭的中央,在土神后土的辅佐下,掌管着整个世界,不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蚩尤,据说是炎帝的后代,原系南方一个巨人部族的首领,他们共有兄弟81个,一个个都长得身高数丈,铜头铁臂,勇猛无比。他们额上都生有两只坚利的角,耳朵两旁的毛发直竖起来,好像剑戈一样,还有四只眼睛,六双手,两双牛一样的脚。

蚩尤弟兄们不但形状奇特,吃的东西也和别人不同,他们拿沙子、铁块、石头做家常便饭;他们善于制造各种兵器:锋利的矛、尖锐的戈、巨大的斧、坚固的盾、轻捷的弓箭……这些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除此之外,他们还具有超凡的神力。正因为蚩尤觉得自己本领大,能耐强,渐渐地就不能安分守己了,勃发了要把那尊贵的上帝宝座夺过来让自己坐一坐的念头。

在去夺黄帝的宝座之前,他想,不如先把老祖宗炎帝的宝座夺过来,壮壮声威再说。于是,他发动了那些早已在摩拳擦掌等候着的弟兄们,带上一群魑魅魍魉,想给这个老头子以出其不意的袭击。太阳神炎帝虽然有火神祝融这样一员大将,本人也有广大的神通和本领,但是一则确实没有准备,蚩尤来得十分凶猛,二则仁爱的炎帝害怕战争会使老百姓受到祸殃。于是,南方天帝的宝座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给蚩尤夺去了。

蚩尤夺过炎帝的宝座,加上他本来就是炎帝的后代,便“名正言顺”地自称起炎帝来了。这个冒牌的炎帝野心很大,他并不把这小小一方天帝的位置放在眼里,他的最终目的乃是要夺取作为中央上帝的黄帝的宝座。

南方的苗民是黄帝传下来的后代,是一个勇敢的民族,蚩尤为了扩充军队,进行他的冒险事业,就看中了这个民族。他利用种种办法鼓动苗民跟从他去与黄帝作对,终于这个英勇善战的民族受到蚩尤的鼓动,便跟着他干了起来。蚩尤看见时机成熟,便带领着他的军队浩浩荡荡地从南方奔杀到北方来。

黄帝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勃然大怒。但他仍想先用仁慈来感化蚩尤。可是顽强固执、风头正劲的蚩尤哪里听得进去,最终他们只能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了。

战争是激烈无比的,蚩尤这方面的军队,有他七八十个铜头铁臂的弟兄,有苗民,有魑魅魍魉等等妖魔鬼怪;黄帝方面的军队,除了四方鬼神之外,还有人熊、狗熊、老虎、狐狸、豺狼等种种凶猛的野兽,想来也还有一些来帮助他打仗的下方民族。正所谓棋逢对手,各不相让。——由于蚩尤是冒了炎帝的名号来打仗的,所以这场战争,有人竟把它当作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其实是弄错了。

战争一开始,蚩尤这方面的军队果然表现强悍,黄帝方面虽然有一大群野兽冲锋陷阵,又有四方鬼神和下方一些勇敢民族来助阵,但他究竟也还不是蚩尤的对手,连接吃了好几个败仗,情形相当狼狈。

有一次,正当双方军队在原野上战斗正酣的时候,蚩尤不知弄了一种什么魔法,竟造起漫天遍野的大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围在核心,也辨不出东西南北方向。在这一片白茫茫的大雾中,一个个铜头铁臂、额上生角的勇士们显得更加可怕。他们在雾中或隐或现,时出时没,逢人就砍,见人便杀,只杀得黄帝的军队马嘶人叫,虎窜狼奔。

“冲出去呀!冲出去呀!”黄帝手挥宝剑,站在战车上大声叫着。

“冲出去啊!冲出去啊!”四方的鬼神也应和着黄帝的喊声,齐声呐喊。

老虎在吼,熊在咆哮,面对这片威胁生命的大雾,谁都希望早点儿冲出它的包围。可是冲杀了老半天,转来转去,还是在这一片白茫茫的大雾中。四方鬼神没了办法,黄帝也束手无策。这雾,仿佛并不是雾,倒像一幅巨大的白布幔子,将天与地整个儿都包罗在它的手中。

正当黄帝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一个名叫“风后”的臣子,一个非常聪明的小老头儿,却倚在战车上微微合着双眼,仿佛在打瞌睡。

黄帝见了发怒说:“你不替大伙儿想想办法,还有闲心打瞌睡啊?”

“我打什么瞌睡,我正在想办法呢!”风后霍地睁开眼睛,分辩道。

事实上这个小老头儿也的确是在想办法,他想:那北斗星的斗柄为什么能依着时序的不同而变换它所指的方向呢?假如能发明出一种东西,不管你怎么转,它总能指着一定的方向,一方能定出来,其余三方不也就能定出,那问题岂不就解决了吗?

他说干就干,马上动手,在战场上运用鬼斧黄帝与蚩尤展开涿鹿之战神工的本领,很快替黄帝做了一辆“指南车”。这个指南车的前面,有一个铁制的小仙人,伸出手臂正指着南方。就靠着这辆车子的引导,黄帝统领着他的军队,冲出了大雾的重围。

但是黄帝对蚩尤,还是愁得没有办法,眼看着他这边军队的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使他不能不暗暗忧虑。于是他干脆把军队暂时交给麾下的大将指挥,自己却跑到泰山上去躺卧起来,筹划对付蚩尤的计谋。

这时,有一个自称“玄女”的鸟身人头的妇人前来见他,说她是天上得道的女仙,特地来教他取胜的兵法。

黄帝对这从天而降的意外的有力支援,当然求之不得,赶紧先向玄女致谢,然后虚心学习种种神奇奥妙的兵法。黄帝得了玄女的传授,按此行军布阵,变化莫测,不可捉摸;同时又得到了昆吾山上火一样的红铜打造宝剑。这种宝剑制成后,变得水晶般的透明,青光四溢,寒气逼人,拿它来切玉就像切泥土一样。

黄帝一下子得了兵法,又得到了武器,顿时军威又大大振奋起来。黄帝想,蚩尤是从南方而来,对北方的天候地形不熟悉,所以决定如兵法中所说的那样,实施后退作战的方针,将蚩尤引诱到一个陌生的地域,以增加其生活和行动的困难,然后再在他战斗力衰竭之际,捕捉机会将其一举歼灭。

根据这一构想,黄帝带领他的军队步步后退,开始主动向北撤去。蚩尤高兴极了,以为不久就能坐上中央大帝的宝座,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快马加鞭,跟踪追击。

经过长途奔袭,蚩尤已经深入北方。在生疏的环境中,他们的行动日感困难,精神上所受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不少苗民当了逃兵,更令他们惊恐的是,喷烟吐雾的法力在干旱的北方施展不出来。

当蚩尤率领军队来到涿鹿(今河北涿州)的时候,部队早已被拖得疲惫不堪,战斗力和斗志大为减退。

这一天,北方特有的沙暴气候表现出来:狂风大作,尘沙蔽日。蚩尤的部众们无所适从,根本不知如何是好;而黄帝则乘蚩尤的迷乱彷徨,以指南车辨别方向,率众向蚩尤部队大举冲击,四方鬼神也各显神通,将敌兵敌将打得七零八落。

蚩尤像一根擎天柱,站在人们的面前。黄帝叫应龙去与他决斗。应龙虽然没有蚩尤那样巨人般的身体,但也长得勇猛无比。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得像只燕子,打起仗来动作敏捷,能搅得敌人眼花缭乱。蚩尤和应龙一交手,就打得天昏地暗。论力量,应龙也许不是蚩尤的对手,可他打得巧,连老天爷也飞沙走石地来助其声威。蚩尤直觉得两眼睁不开,急忙抽身而逃,应龙紧追不舍。他们跑到一个叫凶黎的山谷里,应龙箭步赶上前去,一刀将蚩尤刺死了。

巨人就这样倒下了。大概黄帝也认为蚩尤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便厚葬了他。传说蚩尤那沾满鲜血的兵器落在地下,便化成了一片枫林,每到秋天,漫山遍野像血一样的红,人们说蚩尤就是死在秋天;又说当月明风静的时候,他的坟墓上常常有红霭冉冉升起,想来这就是那个巨人的瑞气。

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是中国史书上见于记载的一场最早的大规模战争。如果不是黄帝战略思想的指导正确,天下则很有可能永为蚩尤所占领,那神州大地此后的历史又会是怎么样的呢?谁也无法想像。由此可见,涿鹿之战实为我中华民族发轫初期决定日后面貌的一件军事大事啊!

牧野之战

约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四年),武王已即位四年,他认为时机业已成熟,决定灭亡商朝。在军事行动之前,武王也有舆论攻势,即向天下人宣布了纣王的六项罪恶:1.酗酒淫佚;2.听信妇人;3.遗弃亲旧;4.任用邪佞;5.荒废祭祀;6.相信天命。

同年初,武王亲率带甲之士4.5万人,还牧野之战,武王伐殷的决定性战役有敢死队3000人,并与早已跟周人结成联盟的其他封国的军队相配合,东渡孟津,开始了讨伐纣王的战争。武王所到之处,各地纷纷归附。到2月5日,武王的联军就在殷都的郊外牧野与纣王的军队摆开了决战之势。纣王也集合起了十几万人与武王相抗衡,可是,因为民心的归向,纣王的军队毫无战心,反而倒戈帮助武王。所以,没费太大的力气,武王就攻进了都城朝歌。纣王眼看大势已去,就登上花费巨资为自己建造的鹿台自焚身亡了。殷商王朝也就这样灭亡在了纣王的手中。

正史上记载武王不费吹灰之力而灭掉商朝,但也有记载说,在武王与纣王的决战中,双方大动干戈,结果是“血流漂杵”,战死者的鲜血之多,把掉在地上的武器都浮了起来。这充分说明牧野一战的酷烈程度。

长勺之战

发生在公元前684年的战役。交战的双方是齐国(在今山东东北部,占有山东半岛大部分)和鲁国(在今山东西南部,与齐国相邻)。战争的结局是鲁胜齐败。这是我国春秋时期弱者战胜强者的一个著名战例。让我们首先从齐鲁关系的恶化谈起。

齐鲁交恶

齐国是春秋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由于齐国疆域广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东临大海,有渔盐之利,所以,它的社会经济相当发达。早在春秋初期,齐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制农具,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扩大了耕地面积。齐国还先后吞并了邻近的一些小国,国力日益强大。鲁国则是比较弱小的诸侯国。无论是疆域还是国力,都无法跟齐国相比。

公元前690年,齐国吞并了跟鲁国有亲戚关系的纪国(在今山东寿县西南);公元前687年,齐、鲁两国又共同进攻成阝国(在今山东汶上县北),但是成国的土地却被齐国独占。这样,齐、鲁两国之间的关系便紧张起来。

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君齐襄公到姑棼(在今山东博兴县附近)去打猎,碰到了一头凶猛的野猪。齐襄公向它连射几箭,被激怒的野猪竟直立起来,大声嚎叫。齐襄公吓得浑身发抖,从车上掉下来,跌伤了脚,连鞋子也丢了。

原来,齐襄公有个叔伯弟弟,名叫公孙无知,早就想伺机夺取君位。这时,公孙无知听说齐襄公受伤,便派人杀死了齐襄公,夺取了君位。但是,公孙无知即位不久,又被一帮大臣杀掉,国君的位置又空了下来。

齐襄公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时都在邻国避难。公子纠和鲁国国君鲁庄公(前693~前662年在位)是舅甥关系,他和他的师傅管仲都住在鲁国。公子小白和他的师傅鲍叔牙住在莒国(今山东莒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听到公孙无知被杀的消息以后,都想赶快回到齐国去做国君。

鲁庄公为了让公子纠尽快得到国君的位置,特意派了一支兵马和十辆战车,护送公子纠回国;同时派管仲带领一支人马赶到从莒国到齐国的路上,准备半路上拦截公子小白。当管仲带领人马赶到即墨(今山东即墨县)时,公子小白在莒国军队的护送下,刚刚过去不久。管仲得知这一情况后,一口气追了30里,果然追上了小白。于是,管仲张弓搭箭,嗖地一声向小白射去。那支箭正好射中小白的铜带钩上。聪明的小白将计就计,乘机咬破嘴唇,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假装已死。管仲见了,信以为真,赶快派人去报告公子纠。公子纠听到这个消息,也认为小白已经死了,就放宽了心,不慌不忙地向齐国进发。等公子纠到了齐国国境时,才知道公子小白早就到达齐国的都城临淄,并做了齐国国君。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这样,公子纠和管仲见国君的位置已经被小白抢先夺去,只好仍旧回到鲁国安身。

这件事使齐、鲁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因为鲁国积极支持公子纠,想叫他做齐国国君,所以刚刚即位的齐桓公对鲁国非常恼火;鲁庄公也因为公子纠没有当上齐国的国君,对齐国更加仇视。公元前685年秋,两国军队便在齐国境内的乾时(今山东临淄西)大动干戈。结果,鲁国战败,鲁庄公把自己乘坐的车子也丢掉了,后来另换了一辆车,才逃脱了性命。

不久,齐将鲍叔牙又领兵打上门来。他要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齐国军队就要继续围攻鲁国。鲁庄公没有办法,只得逼死公子纠,囚禁了管仲。这时,鲁国的谋士施伯说:“管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齐国要是重用了他,将对鲁国不利;不如杀掉管仲,把尸首交给齐国。”但是,鲁庄公没有采纳施伯的意见,把公子纠的头颅和管仲送交了齐军。

管仲等人被押出鲁国国境以后,鲍叔牙亲自迎上前去,替管仲松了绑。他和管仲本来是好朋友,也深知管仲的才干。回到齐国以后,鲍叔牙就在齐桓公面前竭力保荐管仲。齐桓公虽然被管仲射过一箭,但他不仅不念旧恶,反而接见了管仲,向他征求治理国家的意见。管仲的见解很合齐桓公的心意,因此,齐桓公便重用了管仲。

曹刿论战

经过乾时一仗,齐桓公的君位开始巩固了。管仲建议齐桓公对内要革新政治,整顿军事;对外要联络其他诸侯,同他们结好。等到自己的力量进一步强大起来以后,再乘各诸侯内部发生变乱的机会,想法扩张势力。但是,齐桓公急于向外扩张,没有采纳管仲的正确意见。公元前684年春,他又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

这时,鲁国吸取了乾时之战失败的教训,加紧训练军队,赶造各种兵器,并疏通了曲阜以北的洙水,加强了对国都的守备,以防备齐国的再次进攻。同时,在政治上,鲁庄公也做了一些取信于民的工作。所以,面对齐国的进攻,鲁庄公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国决一胜负。

鲁国有一个名叫曹刿的人,听到齐国要进攻鲁国的消息以后,非常着急。他虽然不是什么肩负军国重任的大官,但是他认为,对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来关心、过问。于是他决定去见鲁庄公,跟他讨论有关这次战争的问题。

曹刿的乡亲们知道后,纷纷阻拦他。他们说:“战争是国家大事,让那些成天吃鱼吃肉、酒醉饭饱的大官们去谋划吧,你何必多管闲事呢?”曹刿说:“不!那些身居高官的人往往目光短浅,不会深谋远虑。”说罢,就一直向王宫走去。

曹刿见了鲁庄公,开口就问:“齐军快打来了,听说你已经做出应战的决策,但不知你凭什么同齐军作战?”鲁庄公正需要有人帮他出主意,见曹刿这样关心国家大事,就高兴地回答说:“我对待别人还算是宽厚的,对衣食等生活用品,我从来不肯一个人享用,总要分一些给别人。”曹刿认为单凭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还不能作为战胜齐军的保证,就对鲁庄公说:“你只不过给人家一些小恩小惠,何况这些小恩小惠又只落到少数人身上,多数人并没有得到。这样,老百姓是不会和你一起去跟齐军死战的。”鲁庄公接着说:“我不仅待人好,就是对待天地神明我也是很虔诚的。我在祭祀天地的时候,使用的牛、羊、猪和宝玉、丝绸等祭品,总是有多少就说多少,从来不敢夸大。我这样诚实,天地神明一定会帮助我打败齐国。”曹刿还是不以为然,说:“你不虚报祭品的多少,这只能算是有点信用,还说不上是很有信用。单凭这些,老天爷不会给你降福,老百姓也不会信服你。”鲁庄公沉默了一会儿,又继续摆他能够战胜齐国的理由。他说:“咱们鲁国每年发生千百起诉讼案件,我虽然不敢说件件了如指掌,判决公平,但是,我总算尽了最大的努力,总算是慎重处理了呀!我想,老百姓会相信我、支持我的。”曹刿听到这里,果然连连点头。他用赞同的口气说:“诉讼案件,无论大小,都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案件处理得公平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你能够这样重视诉讼案件,并尽可能地公平处理,就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些好事。因此,我认为你可以跟齐国决一胜负了。”从上面这些对话可以看出,曹刿跟鲁庄公一样,尽管迷信天地鬼神,对法律的阶级性也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但是,他懂得既要进行战争,就要依靠人民,争取人民的支持,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这还是正确的。

接着,曹刿又自告奋勇,请求跟随鲁庄公一起出战。鲁庄公见曹刿很有智谋,便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跟自己乘一辆战车,率领着鲁国军队,去抗击齐军的进攻。

当时,齐军仗着兵强马壮,步步深入鲁国。鲁国兵少国弱,处于劣势。为了保存实力,待机反攻,鲁军不得不暂时避开齐军的锋芒,采取守势。后来,鲁军退到一个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在今山东莱芜北),战局才开始扭转。

齐军攻到长勺后,稍稍稳住阵脚,便先发制人,向鲁军发动猛烈进攻,鼓声震天动地。鲁庄公见鲁军阵地受到威胁,心急火燎,要立刻下令击鼓反击。曹刿连忙阻拦说:“等一等,不要击鼓反击。眼下敌人士气正旺,如果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意,不如先不跟他们交锋,消磨消磨他们的锐气。”说话间,齐军随着咚咚的鼓声冲杀过来,眼看就要攻入鲁军阵地,鲁军突然万箭齐发,齐军无法前进。齐军求胜心切,一连擂了三次鼓,冲了三次锋,始终没能同鲁军正式交锋。鲁军的阵地像扎了根一样,怎么也攻不动。这时,齐军接连发动了几次攻势,都没有奏效,人人泄气,个个疲劳。

曹刿看准了这个时机,便对鲁庄公说:“齐军已经泄气了,你赶快下令擂鼓,发起反击。”鲁军阵地战鼓一响,士兵们士气高昂,争先恐后地冲向齐军,锐不可挡。不大一会儿,齐军的阵地就被冲垮了。

鲁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制止说:“别忙,等我看看敌人是真败还是假败。”说着,他就跳下战车,查看了齐军战车留下的车辙,接着又登上战车前的扶手,观察了齐军的旌旗,然后对鲁庄公说:“请下令追击吧。”追击令一下,鲁军军心大振,杀声震天,很快追上了齐军。经过一场厮杀,终于把齐军赶出国境。

鲁国虽然打胜了这一仗,但是,鲁庄公对曹刿的军事指挥却很不理解。战争结束以后,鲁庄公向曹刿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在齐军三次击鼓冲锋之后,鲁军才发动反击?为什么齐军已经溃退,还不让鲁军立即追击?曹刿为什么要查看齐军的车辙和旌旗?

对这些问题,曹刿一一作了回答。他说:“打仗凭的是一股勇气。当士兵听到第一次冲锋的鼓声时,士气正旺;如果第一次冲锋没有成功,再次击鼓冲锋时,士气已经衰退;到第三次击鼓冲锋时,士气已消失殆尽,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在齐军三鼓过后、勇气衰竭的时候,我们才擂响战鼓,激发士兵斗志,所以能一鼓作气,战胜齐军。”关于不匆忙追击齐军的问题,曹刿解释说:“齐国是大国,我们不能低估它的实力。齐军开始溃退时,我怕他们是假败。因此,我劝你不要立刻下令追击,以免遭到齐军的伏击,吃亏上当。后来,我见齐军车辙混乱,旌旗也东倒西歪,这说明他们军容不整,十分狼狈,肯定是真的溃败了。所以,我才请你下令追击。”鲁庄公听了这番话,心里明白多了。

以弱胜强的根源

在长勺之战中,实力较弱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实力强大的齐国呢?

首先,鲁庄公为了抵抗齐军,战前曾被迫实行了一些取信于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其次,鲁军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军事原则。战争开始后,鲁军为了保存自己,积蓄力量,主动后撤到预先选择好的有利地点——长勺,并沉着应战,以逸待劳。当强弱形势发生变化时,鲁军适时抓住有利战机,一鼓作气地进行反击,终于打败了齐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齐国刀币至于齐国方面,情况却完全相反。在乾时之战以后,管仲曾建议齐桓公改革政治,联络诸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但是,齐桓公自恃国力强大,急于向外扩张,贸然进攻鲁国。这就首先犯了冒险轻敌的错误。当齐军进入鲁境以后,情况不甚明了就迫不及待地接连出击,过早地削弱了自己,影响了战斗士气,使齐军从优势变成了劣势,为鲁军提供了反击的机会。在败退时,齐军又表现得惊慌失措,以致陷于完全失败的境地。

齐鲁长勺之战虽然是一次规模不大的战争,但是,它生动地表明,小与大、弱与强,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劣势和优势也是可以转化的。小国弱国只要依靠人民,充分准备,并采取正确的方针,是可以打败大国强国的。

城濮之战

争夺霸主的斗争

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春秋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较快。在农业生产方面,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的工具,开始用牛来耕田。过去的许多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增加了很多。这样,农业生产量就提高了。那时候,手工业和商业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人口也增加了。

自从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以来,在我国的疆域内,分布着许多诸侯国和部族。进入春秋时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各诸侯国和各部族之间的力量,由于情况不同,条件不同,发生了新的不平衡。有的最初较强,但后来变弱了;有的最初较弱,但后来又变强了。尤其是有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部族或国家,在黄河流域各国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得特别快。它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快赶上了,甚至超过了原先较为先进的诸侯国家。

在各诸侯国强盛起来的同时,周朝王室却大大衰微了。周天子已经没有一点威望,再也不能控制诸侯了。

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混战、吞并,打破了过去的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周初的一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只剩下一百多国。比较大的诸侯国,只有秦、晋、齐、楚、鲁、卫、燕、曹、宋、陈、蔡、郑、吴、越等十四个。其中,最强大的是秦、晋、齐、楚。由于小国剩下不多,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把黄河和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的各国、各族联系起来,因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更直接,更尖锐,它们之间的战争也就更加频繁。正当那些较大的诸侯国相互混战的时候,散居在现在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境内的被指为“狄”、“戎”、“夷”的各部族,也常常同王室和诸侯国发生战争,使他们感到很大的威胁。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就借口维护周朝王室共主的地位,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达到掠夺和吞并弱小国家的目的。在吞并的过程里,最强的国家就成为霸国,这个国家的国君就成为霸主。那些被胁制、被征伐的诸侯国,要以过去侍奉王室的规矩,来侍奉霸国、霸主。向霸主缴纳贡赋;对霸主朝聘;霸主如果要召集会议,或征调兵力,也只有立刻服从。因为作霸国、霸主能够得到这许多好处,所以大国诸侯都想创立霸业,自己做霸主。这样,各大国间争霸的斗争就剧烈起来了。

最先创立霸业、登上霸主宝座的,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大政治家管仲,改革内政。国力强盛以后,他就以“尊王攘夷”相号召,联合其他国家,打败了在今河北北部一带的戎族;制止了北狄的侵扰,挽救了邢(今河北邢台西南)、卫两国。他又联合鲁、宋、郑、陈、卫、曹、许等国的军队伐楚,责问楚国为什么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澄清酒滓所用的草),使楚国暂时不敢北进。齐桓公还曾经几次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人参加会盟,对他加以慰劳。在那一段时期里,齐国的威望高到极点。

还在齐桓公做霸主以前,一向被指为南蛮的楚国就开始强盛起来了。楚国西、南两面的部族或小国,多数臣服于楚。东面的群舒和淮夷等族,也受到楚的约束。北面的周的同姓国或周的与国(友好国家),有的被楚降服,有的被楚消灭。楚国还打败了随国,灭掉了申国、息国、邓国,降服了蔡国,并且连年出兵攻打郑国,插手郑国事务。当齐桓公在黄河流域称霸的时候,楚国正是楚成王熊恽在位。楚成王又先后灭掉了弦、黄两国,打败了徐国。楚国的力量更加强大起来了。

齐桓公死了以后,齐国国内发生了争夺君位的斗争,统治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齐国的霸业也就逐渐衰落下去了。那时候,楚国又把锋芒指向黄河流域。宋国的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公元前638年,他在泓水(在今河南柘城北)北岸同楚国打了一仗,结果大败,连自己也受了伤。这样一来,原先同齐国结盟的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都陆续成为楚的盟国。楚国控制了黄河流域的许多中、小国家,代替齐国成为霸主。正在那个时候,在今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勃兴起来了。它成为楚国北方的劲敌,限制着楚国霸业的发展。

晋国本来是护卫平王东迁的强国之一,只是由于国内长期内乱,顾不到向外发展势力。公元前676年到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做国君时,他先后灭掉了霍、耿、魏、虞、虢等西周封国,又战胜骊戎、北狄等族,统一了今山西南部,把晋国的势力发展到黄河南岸和西岸。同时,晋献公又大力整顿内政,除掉了同他对立的一些贵族,任用的卿大夫大多是异姓人。这样,国君的权力加强了,晋国成为一个政权比较集中的强国。

晋献公在位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的儿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夷吾(后来的晋惠公)放逐出国。他死了以后,国内大乱。被放逐出国的公子夷吾,拿晋国的一些土地贿赂秦国。他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后来,晋惠公不实行自己的诺言,不拿土地给秦国。于是,秦穆公起兵攻晋,打败了晋国,俘虏了晋惠公。在惠公被俘期间,晋国的大臣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把一部分土地分给人民耕种,同时叫人民按规定当兵或出兵器。这就为后来晋国的强盛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曾经周游列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政治经验。他回国即位以后,长期随从他在外流亡的功臣赵衰、狐堰等人都得到重用,君臣一心,整顿国政,训练军队,奖励农业生产,减轻一些对人民的剥削。这样一来,晋国的国力就更加强大了。

晋文公即位以后的第二年(前635),周朝王室发生了内乱,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借狄人的兵马进攻王都洛邑。周襄王打了败仗,逃到郑国,派遣使者向秦、晋等国求救。晋国君臣为了提高自己在诸侯中间的威信,早就想把周王这面破旗抓到手里,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在听见襄王逃难的消息以后,晋文公马上带领军队前去救援。晋军击溃了狄人,杀了叔带。晋文公亲自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为了答谢晋文公,周襄王赏了他四座城池和一些土地。晋文公在诸侯中间的威信提高了。

一方面,晋国创立霸业的条件在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河南一带地区已经成为楚国的势力范围。这就是当时晋、楚两国的基本的政治形势。很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晋国要“取威定霸”,就不能不同楚国交锋对垒了。

伐卫破曹

在泓水之战里,宋国虽然被楚国打败了,但是并不甘心。只是由于当时楚国的力量强大,宋国不敢公开同它对抗,因而才表面上对楚国表示臣服。

泓水之战以后没有多久,晋文公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晋国的声威一天天高涨起来。宋国看到晋国强盛,就又离开楚国,归附了晋国。

宋国背楚投晋,这对楚国说来,当然是一个打击。因此,在公元前634年的冬天,楚国就派子玉和子西两个将领率领军队,前去伐宋,结果没有打下来。楚国当然不肯就此了事,第二年冬天,楚国又联合陈、蔡、郑、许四国的军队,进攻宋国。

宋国国君派大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报告楚军入侵的消息,要求晋国出兵援助。晋国的一些大臣,认为晋国建立霸业的条件已经成熟,极力主张出兵。晋国的将领先轸对晋文公说:“报答宋国赠马的恩惠,解救宋国被围的患难,在诸侯中树立威信,奠定晋国的霸业,就在这次战争了!”晋文公的舅父狐偃,同意先轸的意见,并且提出了转移楚国兵力、解救宋国被围的具体办法。他对晋文公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的归附,新近又同卫国结为儿女亲家。我们如果出兵去打曹、卫两国,楚军一定会前去援救。这样,宋国之围就可以解除了。”晋文公认为先轸和狐偃的意见有道理,就答应了宋国使者公孙固的请求,并且积极准备出兵。

首先,晋文公在一个名叫被庐的地方,检阅军队。晋国原来只有上、下二军,这次阅军的时候,扩充为上、中、下三军。接着,晋文公同大臣们商议中军元帅的人选。赵衰向晋文公推荐大夫谷阝。晋文公采纳了赵衰的意见,任命谷阝为中军主将,任命谷阝的族人谷阝溱为中军副将。同时,晋文公又任命狐毛、狐偃、栾枝、先轸等人,为上、下两军的正、副将领。军队扩充了,人选确定了,晋国的军事力量加强了。

公元前632年春天,晋国出兵讨伐曹国。曹国在卫国的东面。晋国从西面攻曹,要经过卫国。因此,晋文公先派人去向卫国借路。卫国不答应。这样,晋军就决定绕道渡河南下,攻打曹、卫两国。正月,晋军占领了卫国的五鹿(今河北濮阳南)。二月,晋中军主将谷阝病死。下军副将先轸因为攻下五鹿立了头功,被升为中军主将,晋文公另派胥臣为下军副将。不久,晋军又占领了敛盂(卫国地名,今河北濮阳东南),在那里驻扎下来。

在晋国这次伐卫攻曹的前两年(前634),鲁国曾经请楚国军队去攻打齐国,夺取了齐国的毂地(今山东东阿)。楚国派大夫申叔带兵驻守在那里,以威胁齐国。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当晋军在卫地敛盂驻扎下来的时候,齐孝公就跑到那里去同晋文公结盟,打算得到晋国的帮助。晋、齐结盟,更加提高了晋国的声威。卫成公听到这个消息,就恐慌起来了。他也连忙请求同齐、晋结盟,但是受到晋文公的拒绝。后来,卫成公又去亲近楚国,打算从楚国得到救兵,同晋军拼个你死我活。但是卫人不愿意同晋国打仗,他们把卫成公赶走了。

那时候,鲁、卫都是楚的同盟国。为了讨好楚国,鲁国在卫人赶走卫成公以后,就派大夫公子买带兵到卫国去驻防。同时,楚国也调动部分兵力,前去救卫,结果失败了。鲁国看到晋国这样强大,连楚国都敌不过它,就害怕起来,杀了公子买来讨好晋国。

晋军攻下卫国不久,又包围了曹国的国都。曹人猛烈抵抗,晋军死伤很多。曹人把晋兵的尸体陈列在城上,打击晋军的士气。这件事,使晋公文很伤脑筋。就在这紧急关头,一些士兵向晋文公献计说:“我们把军队驻扎到曹人的墓地上去(暗示要掘曹人祖先的坟墓),曹人一定很恐惧。我们就乘他们慌乱的时候去攻城。”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叫兵士们立刻驻扎到墓地上去,并且扬言要挖掘曹人的坟墓。这一计策果然有效。城上的曹人看见这种情景,又纷乱,又害怕。为了使晋军不挖掘坟墓,他们赶快把晋军的尸体用棺木装好,送出城去。晋军抓住这个机会,加紧进攻。三月初八那天,晋军攻入曹国国都,活捉了曹共公。

晋军进入曹国都城以后,晋文公列举罪状,当众责骂曹共公,说他不该不信任曹国的贤臣僖负羁,不该滥封官爵,像曹这样的小国,竟让三百名品德不好的人做大官,乘坐高车大马。晋文公过去在国外流亡的时候,曾经到过曹国。曹共公对他很不礼貌,只有僖负羁曾经暗地里送饭菜招待过他。为了报答僖负羁的恩惠,并且表示自己对贤人的尊敬,晋文公命令晋军不要进入僖负羁的住宅,保护他的家族的安全。不过,晋文公手下的人并不都理解他的这些做法。部将魏和颠颉两人听到这个命令,就气愤地说:“我们跟从主公到处流亡,吃尽千辛万苦,主公从来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功劳,却偏偏要去报答僖负羁送饭这点小恩小惠。这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呢!”他们两人就放火烧了僖负羁的住宅,僖负羁也被烧死了。为了严肃军纪,晋文公杀了颠颉。至于魏,由于晋文公喜爱他作战英勇,只革掉了他的官职,没有处死刑。晋文公在曹国的这些措施,得到了曹人的支持,提高了晋国的威信。

退避三舍

晋军伐卫攻曹,原是想以此来解宋国之围,没料到攻下曹、卫两国以后,楚国还是围住宋都不放。宋成公第二次派人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感到很为难。他对大臣们说:“宋国来求救,要是不去援救,宋国就会同我们断绝关系。同楚国商量,叫楚军自动从宋国撤退,楚国又不答应。我想同楚国打一仗,但是齐、秦又不肯同我们合作。这怎么办呢?”还是先轸有办法。他对晋文公说:“叫宋国不必向我们讨救,而用财货去贿赂齐、秦两国,请齐、秦出面调解,要楚国退兵。我们把曹国国君扣留起来,并且把曹、卫的土地分一些给宋国。楚国同曹、卫很要好,这样一来,它一定不会接受齐、秦的调解,同宋国讲和。齐、秦接受了宋国的贿赂,却起不到调解的作用,就会对楚国不满。这样,它们怎能不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呢!”晋文公十分赞许这个计谋,立刻扣留曹共公,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宋国。

晋国同齐、秦建立联盟,这对楚国说来,自然是很不利的。楚成王也看清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形势下,同晋国交战是讨不到什么便宜的,于是就下令叫申叔撤离毂地,叫子玉撤离宋国。他说:“我们不能同晋国军队打仗。晋侯出奔在外十九年,后来终于回国即位。他什么危险、困难都经历过,经验很丰富,要战胜他是很困难的。”

但是,正在前线指挥楚军攻宋的子玉并不服从楚成王的命令,他坚持要同晋国一战。他派大夫伯棼去见楚成王,要求楚成王增加军队,并且下达出战的命令。子玉为什么坚持要同晋国交战呢?其中有这样一个原因:

楚国围宋的前夕,楚成王叫已经卸职的令尹子文在一个名叫睽的地方训练军队。从天明到中午,子文没有惩罚一个人。接着,现任令尹子玉又在一个名叫睽的地方训练军队。到天黑收操的时候,他鞭打了七个人,用小箭穿了三个人的耳朵。国内年老有资望的人,都认为子玉有才能。子玉做楚国的令尹,是因为他伐陈有功,由子文推荐的。因此,这些老年人又都去向子文祝贺,贺他推荐了有才能的人。但是年幼的贾,却很晚才去。去了,也不向子文祝贺。子文问他为什么不贺,他说:“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可贺的。你推荐子玉代自己做令尹,据你说是为了安定国家。但是子玉没有大才能,如果再叫他对外作战,一定要失败。试问,这有多少好处呢?你推荐一个使国家打败仗的人,又有什么可贺的呢?子玉这个人倔强而没有礼貌,不能治理百姓,如果叫他带领超过三百乘车的兵士去作战,怕就不能胜利回国了。如果他果真打了胜仗,那么等他打了胜仗回国,再祝贺也不算迟。”子玉听了贾对自己的这番评论,很不满意。他认为这次对晋国的战争正是表现自己,提高自己威信的好机会。因此,他坚决主战。他要伯棼向楚成王转达他的话说:“我不敢说一定有把握打胜仗,只想用事实来杜塞那些说我不会用兵的人的毁谤。”

子玉不服从命令,楚成王很不高兴。但是,楚成王也不甘心让晋国独个儿称霸,阻碍自己的北进。所以,当时他没有坚决制止子玉,并且还给了子玉一些人,作为补充力量,希望侥幸得胜。宋国军民凭城坚守,楚军攻了好久攻不进去。子玉只好派大夫宛春去同晋军谈判,退兵的条件是:晋国恢复卫成公的君位;恢复曹国的领土。

接受不接受楚国提出的谈判条件呢?晋军将领们的意见有些分歧。

狐偃认为楚国的条件太苟刻,主张不接受。他对晋文公说:“子玉多么没有礼貌,多么不讲道理呀!您是君,只得到解除宋国包围一桩好处。子玉是臣,倒要得到恢复卫侯和封曹两桩好处。就同楚国打一仗吧,别失掉这个机会。”

中军主将先轸的意见,比狐偃高明。他对晋文公说:“您还是答应了楚国提出的条件吧!安定别人的国家,才可以称为有礼。楚国子玉通过使者宛春说的一番话,可以使卫、曹、宋三国安定下来。我们只要说一句拒绝的话,就可能断送这三个国家。那样,就是我们不讲礼。没有礼,怎样去同敌人作战呢?再说,不答应楚国的条件,就等于抛弃宋国。我们攻曹伐卫,原是为了救宋国。现在又抛弃它,各国诸侯要说些什么呢?楚国的条件可以使卫、曹、宋三国得到好处。要是我们拒绝了,这三国就会怨恨我们,同我们为敌。树敌多了,又怎么能够取胜呢?我以为,不如将计就计,私下答应曹、卫恢复自己的国家,使它们脱离楚国。同时,我们把楚国使者宛春扣留起来,以激怒楚国。子玉恼怒,一定来进攻。我们就全力应战。至于要不要恢复曹、卫的问题,等战争结束以后再作考虑。”

先轸这个计策,能够离间楚国和曹、卫两国的同盟关系,使楚国陷于孤立地位;同时,又能使晋国争取到同盟国,改变当时晋国在政治上、外交上的被动地位。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立刻把宛春拘留在卫国,并且暗地里答应恢复曹、卫两国。曹、卫两国果真同楚国断绝了关系。

子玉果然被激怒了。他很快带领军队赶到晋军驻地附近。晋文公见楚军逼近,立刻命令晋军撤退。这就引起了一些军官的不满。他们对晋文公说:“一国的国君,倒要躲避敌国的臣子,这是一种耻辱。而且,楚军连年转战在外,士气已经衰落,我们为什么要撤退呢?”

的确,在这种情况下,晋文公为什么还要命令晋军撤退呢?这就要从他流亡在楚国时的一段故事讲起。原来,晋文公和他的随从人员流亡到楚国的时候,楚成王把他们当作贵宾,摆设盛宴招待。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曾经问晋文公:“公子如果回国做了国君,准备怎样报答我呢?”晋文公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您有的是。漂亮的雀翎,名贵的象牙和皮革,又是楚国的特产,流散到晋国去的,只是您享用以后剩下的东西罢了。我用什么东西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话虽然这样说,你还是得考虑一下怎样报答我呀!”晋文公经过一番思索,最后对楚成王说:“要是托您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将来晋同楚万一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碰上了,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如果您还不谅解的话,那么,我们就只好同你们较量较量了。”现在,晋、楚两国的军队果真碰上了。晋文公命令晋军撤退,就是为了表示实行自己对楚成王许下的诺言。

当然,晋文公命令晋军撤退,并不单纯是为了实行诺言。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取信于民,可以激励晋军士气,可以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开楚军的锋锐,挫伤楚军的士气,选择有利时机同楚军决战。但是,晋国的一些将领并不明白晋文公撤军的意图,他们认为这是对敌人示弱的表现,是晋国的耻辱。为了取得认识上和步调上的一致,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先轸说服了狐偃,狐偃又向将官们解释道:“大凡用兵的道理,理直,士气就旺盛;理曲,士气就衰落。士气的旺盛和衰落,并不取决于出战时间的长短。我们国君过去如果没有楚国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现在我们撤退九十里,就是为了报答楚国的恩惠。如果我们负恩失信,激起楚人的仇恨,那就是我们理曲,楚国理直。况且,楚军士气一向是饱满的,不能说现在已经低落。假如我们退兵以后,楚国也退兵,就避免了两国间的战争。那不是很好吗?要是我们退兵,他们还要继续追上来,那就是他们理曲了。”狐偃的分析很透彻,一些将官们听了都表示信服。晋军就按照晋文公的命令,向后撤退90里。

城濮交兵

晋军撤退了90里,在卫国的城濮(约当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驻扎下来。四月初三那一天,宋成公、秦穆公的儿子小子和齐国大夫国归父、崔夭,也率兵前来城濮同晋文公会合。

楚军官兵见晋军后退,想就此罢手,不再追击。但是,子玉不同意。他认为晋军的后退是由于害怕楚军。因此,他命令楚军背靠着一个名叫的险要丘陵地带,扎下营寨,准备同晋军决战。

多少年来,楚国很少打过败仗,现在又占领了险要的丘陵地区,晋文公不禁担心起来。他听到一群晋军士兵唱起这样一首歌:“田里好庄稼,密密又层层。旧的且丢开,新的要经营。”晋文公又误认士兵唱的歌是讽刺他忘了楚国过去对他的恩惠,因此更加怀疑起来。狐偃看见这种情形,就给他打气说:“战吧!战胜了,我们可以得到各国诸侯的拥戴。即使失败了,我们晋国内有太行山,外有黄河,形势险要,可以固守,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的。”其他一些将领,也同意狐偃的主张。晋文公见大家同心协力,斗志昂扬,战胜楚国的信心也就加强了。

晋、楚两国的战争不可避免了。子玉派大夫斗勃到晋营挑战说:“我们请求同您的战士作戏,您可以靠在车前扶手的横木上观看,得臣(子玉的名)也将奉陪参观。”晋文公也不示弱,他叫栾枝答复说:“贵国请战的事,我国的国君已经知道了。楚君的恩惠不敢忘记,所以我们才退到这儿。既然得不到贵国的谅解,只好烦你转告你们的主将,准备好战车,谨慎地执行你们国君交付的任务。明天清早,我们在战场上见面吧。”晋军有战车七百辆,士兵五万二千五百人,装备都已经齐全。战斗开始以前,晋文公登上古代有莘氏的废墟,检阅全军。他说:“上下一致,纪律严明,可以同楚军一战了。”接着,他吩咐战士们砍伐树木,作为补充武器。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初四日,晋军在城濮摆开阵势,等候对敌。

楚国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左军由子西率领。右军是陈、蔡的军队组成的,由子上率领。中军是主力,子玉亲自指挥。子玉过低地估计了晋国的力量,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在决战以前,他还夸口说:“今天晋国一定要完蛋了!”

会战开始,晋文公命令下军副将胥臣率领一支部队,首先向楚的右军进攻。胥臣把驾车的战马都蒙上虎皮,向前冲去。陈、蔡联军的战马惊惧起来,伏倒在地。士兵也惊慌失措,纷纷弃阵逃跑。楚国的右军崩溃了。接着,晋上军主将狐毛假充中军,竖起两面大军旗,装作要退兵的样子。同时,下军主将栾枝也叫人用战车拉着树枝,扬起尘土,假装败逃。楚军看到这种情景,误认为晋国的主帅败退了,就驱马追击。晋将见楚军中计,先轸、谷阝溱就指挥中军,拦腰冲杀过去。狐毛、狐偃也指挥上军,夹攻子西。楚国的左军也崩溃了。只有子玉及时收兵,才没有全军覆灭。

就这样,城濮之战以楚国的失败和晋国的胜利而结束了。

在这次战役里,晋军俘获了楚国的战车一百乘,步兵一千人。战斗结束以后,晋军在城濮休整了三天,吃的是楚军积聚的粮食。四月初八日,晋军高唱凯歌,班师回国。

楚成王本来就不大同意子玉同晋国作战,这回听说楚军战败,更是生气。他派使者对子玉说:“申、息两地的子弟跟从你出征,现在都战死了。你活着回来还有什么面目见他们的父老?”意思是要子玉自杀。使者没有到达以前,子玉也曾经想自杀,结果被子西和子玉的儿子大心劝止。所以子西和大心听了使者的那番话以后,便急忙替子玉辩解说:“子玉本来也想自杀,是我们阻止了他,要他回国接受国法的制裁。”使者把子西和大心的话转告楚成王。楚成王感到说得有理,于是又差遣使者向子玉传达免死的命令。但是,在使者还没有赶到以前,子玉已经在连谷(楚地名)自杀了。

子玉虽然骄傲自大,缺少计谋,但仍旧不失为楚国的一员猛将。因此,晋文公听到子玉自杀的消息,高兴地说:“以后就没有人同我作对了。”

晋国在城濮大战中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它的声威。从前同楚国关系密切的一些诸侯国,许多都来向晋国讨好。城濮战役前三月,郑国国君还到楚国拉关系,现在听说楚国打败了,非常恐惧,赶紧去同晋国订立盟约。其他一些诸侯国,也陆续来归附晋国。这样,就改变了战前晋、楚两国力量的对比,实际上确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晋胜楚败的原因

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战例之一。

城濮之战以前,楚国不但纵横于汉水、长江一带,而且它的势力差不多已经达到了黄河流域。它拥有的土地、军队和附属国,从数量上说,都超过了晋国。这次战争一开始,晋军退却九十里,口头上说是为了实行晋文公的诺言,实际上也正反映了当时楚军居于优势地位。从表面看来,这次战争的结局应该是楚国胜利,晋国失败。当时,子玉和其他一些将领们正是这样估计的。

然而,事实同这种估计相反。城濮大战的结果是原来居于劣势地位的晋国胜利了。晋国为什么能够打败楚国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以晋文公为首的晋国统治集团,有发愤图强、创立霸业的决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政治、军事方面作了许多准备。在政治上,晋文公能够注意收揽人心。例如,对内,他不是专以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而是较多地注意了对人民的“教化”,这自然就相应地得到人民的好感。对外,他不仅把周天子这张王牌抓到手里,用“尊王攘夷”的口号对各国诸侯作一般的号召,而且还善于利用楚国同齐、秦以及其他一些诸侯的利害矛盾,争取齐、秦等国的合作,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城濮战争开始的时候,晋文公以实行诺言、报答楚成王的恩惠作借口,命令晋军退却九十里。这一行动本身,也使晋军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在军事上,他早在回国即位的那年(前636),就着手训练军队。在以后的两三年里,晋国君臣又采取种种措施,来提高晋军的士气和作战能力,就是在伐卫攻曹和城濮大战的过程里,也没有忽略这方面的训练。晋军将领不但勇敢,而且有智谋,有策略。晋军“退避三舍”,从军事方面说,是劣势的晋军为了保存力量、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重要步骤。这样,晋国就避开了在不利条件下同楚国决战,达到了积极防御、激励士气的目的。决战的时候,晋军避开了敌人强大的中军,选择了力量比较薄弱的两翼冲击,使自己在局部上占据了优势。一战而胜,再及其余,终于打了胜仗,从局部的优势转变为全局的优势。另外,晋军以竖大旗和拖树枝扬灰尘的方法,假装失败逃走,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这也是晋军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致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原因。

其二,在楚国方面,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对晋、楚斗争形势的估计和主张不尽一致。楚成王一方面认为晋国太强大,要打败它很困难;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晋国阻碍自己霸业的发展,想同它较量一番。所以,当子玉坚持要同晋国打仗的时候,他又怀着侥幸求胜的心理,不坚决加以制止。子玉倒是坚决主战的,但是他又过低地估计了晋国的力量,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骄傲轻敌,对这次战争没有足够的准备。楚国君臣这种战略思想上的矛盾和错误,是楚军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大战以前,楚国虽然纠合了陈、蔡等几个小国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都是临时拼凑而成,组织涣散,战斗力不强。子玉没有加以整顿。在决战的时候,他又放松了对左右两翼的加强,所以战争一开始,两翼就立刻崩溃了。楚军的战术也不像晋军那样机动灵活。晋军已经集中兵力向自己的左右两翼进攻了,强大的中军仍旧按兵不动,坐等晋军把自己的左右两翼各个击破。这样,自己的优势就逐渐变为劣势,终于全面失败。

城濮之战以前,楚国威风一时。齐,桓公虽然曾经联合鲁、宋等国向它问罪,但是并没有摧毁它的势力。城濮一战,晋军才给了楚军有力的打击,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晋国的霸主地位也从此确定了。

晋、楚城濮之战,同春秋时期各国间的其他争霸战争一样,是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战争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勒索贡赋。不管谁胜谁败,给人民带来的都是灾难。因此,交战双方,很难说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略者;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不过,在城濮之战的前夕,北方的狄族和戎族仍旧严重地威胁着黄河流域各国,号称“南蛮”的楚国的势力也正在向北方扩张。这对黄河流域各国说来,对它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利的。经过城濮战争,晋国不但迫使楚国的势力退回南方,而且解除了狄族和戎族的威胁,使黄河流域各国比较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就这方面来说,晋国取得战争的胜利,对当时黄河流域各国的历史发展,还是起了一些积极作用的。

即墨之战

公元前314年,燕国起了内乱。齐国趁火打劫,借着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由大将匡章率兵把燕国灭了。但燕国人发起了一个复国运动,找到了以前的太子,立他为国君,这就是燕昭王。各地投降了齐国的将士也纷纷起来反抗,把齐国人轰了出去,归顺了燕昭王。燕昭王回到都城,修缮宗庙,整顿朝政,搜罗人才,操练兵马,立志要向齐国报仇。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军,加上秦、赵、韩、魏的友军,大举伐齐。

上将军乐毅身先士卒,带兵跑在了秦、赵、韩、魏各国兵马头里,到最接近敌人的地方去指挥作战。四国将士见此,群情振奋,个个拼了命地往前打,在济西一战中打败了齐军的主力。

四国将士打了几回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就心满意足地驻扎下来,不再接着往下打了。乐毅自己则率燕军乘胜前进,攻陷齐国都城临淄。接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下七十余城。除了莒邑(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地没有被攻下之外,其他地方都被乐毅攻没为燕国的地盘了。

乐毅知道,单靠武力,征服不了齐国的民心;民心不服,就算把齐国全拿下来,也守不住。好在齐国只剩下两座城,也不能再成什么大事了,不如以恩德去打动齐国人。于是他做了几件讨好齐国人的事情,如废除当时齐王所定的苛刻法令,减轻人民捐税负担,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优待地方名流等等。乐毅围困莒邑和即墨将近三年,可还是没有打下来,他就下令退兵,把大军驻扎在离城十多里远的地方,并下了一道命令,说:“凡是城里老百姓出来,可以让他们随便来往,不准留难他们。瞧见挨饿的,给他们吃;受冻的,给他们穿。”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这时传来谣言,说乐毅想在齐国称王。燕惠王赶忙派骑劫为大将,将乐毅调了回来。

骑劫当了大将,接收了乐毅的军队。他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把乐毅的命令全改了。燕军都有点不服气,可是大伙儿敢怒不敢言。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守城的将军田单,早已将决战的步骤部署好了。

田单是齐国田氏远房的贵族,曾在临淄作过小吏,平庸无闻。齐国都城临淄被攻陷时,田单也携家带口乘车逃到安平(今山东淄博东北)。一路上见到逃难的车辆十分拥挤,常常相互撞翻,他估计燕军还要来追,就把自己车轴两端露在车厢外面的部分锯掉,用铁皮包起来。果然燕军追来,齐人又争相逃命,许多车辆为夺路而撞断车轴,无法行走,惟有田单的车顺利地逃到了即墨。

即墨大夫率众与燕军战死。即墨人得知田单改造车轴、安全撤退的事,认为他足智多谋,加上又是田氏的后代,定能熟悉兵法,于是大伙儿共同推举田单为将,坚守即墨。田单做了即墨的首领后,与部下同甘共苦,不分日夜地亲自巡城,受到全城百姓的信任和拥戴。

田单一方面加强城防的守备,一方面派人到燕国去侦察敌方的情况。他听说燕昭王死了,儿子惠王登位,惠王原来就与乐毅有矛盾,互相很不信任。于是,他便使用反间计,派间谍去燕国造谣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的城池未被燕国大军攻下的,只不过两座而已。乐毅现在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联合齐国的残兵败将在那里称王,只是齐国人民不肯归顺他,所以他并不急于攻下即墨,为的是等待时机成熟。现在齐国人担心的是燕国改派别的大将来,那即墨城马上可就要完蛋了。”燕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信以为真,果然另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被革职以后,惧怕遭燕惠王杀害,回家乡赵国去了。骑劫本是个无能之辈,他一上任,顿时使燕军的军心动摇了。

田单利用反间计赶走了乐毅之后,进一步做鼓舞士气的工作。他用迷信的形式,在军队里挑选了一个机灵的士兵,让他假装“神师”。以后每逢下令,田单总是非常恭敬地将这位“神师”请出来,说是出于天神的教导。齐军士兵听说有天兵天神下凡助阵,都非常高兴;相反燕军听到这个消息,真以为齐军有天兵天神帮助,却非常害怕。

田单又叫几个心腹扮作老百姓到城外去议论。有人说:“以前乐毅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款待他们,城里人当然不怕了。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哪里还敢打仗?”又有人说:“我们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是燕人刨起坟来,那可怎么办呢?”

骑劫听到这些话,果然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了去,又把即墨人城外的祖坟掘坏,并引火焚毁。城上齐国守军见城外火光冲天,腥臭之气熏天,个个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愤恨燕军的暴行。

即墨的士兵和群众纷纷向田单请求,一定要与燕国人拼个你死我活。田单挑选了五千名壮丁、一千头牛,先训练起来,叫老头儿和妇女们在城头上值班。他又搜集了好些金子,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豪,偷偷地给骑劫送去,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三天就得投降。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求将军保全我们一家老小。”骑劫见财喜出望外,连声允诺,一心只等齐军投降,而放松了戒备。

田单认为,反击燕军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即墨兵力有限,出击围城的大批燕军,必须设计一个好的作战方案。于是,田单把那一千头牛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件大褂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稀奇古怪的花样;牛犄角上捆着两把锋利的尖刀;牛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麻和苇子。那五千名壮士则组成一支“敢死队”,他们都打上五彩的花脸,拿着大刀阔斧,跟在牛队后面。

到了半夜,燕军皆已昏然入睡,田单命令拆开几十处城墙,将牛队赶到城外,牛尾巴点上火。牛尾巴一烧着,这一千头牛可就犯了牛性子,一直向燕国的兵营狂冲过去。五千名“敢死队”紧跟着冲杀上去。城里的老百姓狠命地敲着铜盆、铜壶,随着跟到城外来呐喊。霎时间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夹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士兵们手忙脚乱,慌里慌张地找不着家伙。只见一大群凶猛的怪兽,头着利刃,后面裹挟着一团烈火,风驰电掣般地冲来。别说是一千对牛犄角上的刀扎伤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连闯带踩地一乱,也就够受的了。大将骑劫乘着车,打算杀出一条血路,正巧碰上了田单。这个自以为比乐毅高明得多的大将,交战未及数合,便被田单给杀了。

田单整顿好队伍,立即展开反攻。整个齐国轰动起来,各地燕军听说田单反击大败燕军,主将阵亡,纷纷退却。那些已投降燕国的将士一听到田单打了大胜仗,都准备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起来响应,田单的兵力越来越强大。不到几个月工夫,被燕、秦、赵、韩、魏占领的几十座城,一座一座地全被收复回来。由于田单恢复了父母之邦,为国家立了大功,将士和百姓们都要拥立他为齐王。田单说:“太子法章就住在莒邑,我们早有联络,我哪儿能自立为王呢?”田单把太子法章接来临淄,择了个好日子,祭祀太庙,太子正式做了齐国国君,他就是齐襄王。

齐襄王对田单说:“齐国已经亡国了,全靠叔父力挽狂澜于既倒,重新建立起来,这个功劳实在太大了,叫我怎么来报答您呢?我封叔父为安平君,请叔父万万不要推辞。”田单谢了恩,请齐襄王继续发愤图强,以防备燕国再来报复。但是齐国经过几年的战争,到底力量有所削弱,再也没有力量与诸侯一争天下了。

田单以火牛阵出奇制胜的即墨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之一。由于做到了知己知彼,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田单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和弱点,养精蓄锐,团结人民,壮大自己的力量,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创造了以弱敌强、运用军事谋略的典型战例,而流传千古。田单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

华阳之战

公元前273年(秦昭王三十四年),赵国和魏国进攻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秦国乘机获取实利。

在秦国不断东进的同时,山东六国的内耗也在加码。秦国攻破楚国郢之后,把首攻目标定在三晋,而三晋之间的火并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这一年,赵、魏联合进攻韩国的华阳战国云纹铜戈,韩国向秦国告急,秦国不救,坐视三晋的搏杀。眼看危急万分,韩国的相国只好央求大臣陈筮,请他带病去见秦国丞相魏冉。魏冉问陈筮,是不是事情太紧急了,才派你来?陈筮则说,感到紧急的不应该是韩国,而是秦国。为什么呢?陈筮解释说,韩国实在没有办法之时,就会与赵、魏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秦国这才出兵救韩。秦国的大将白起在华阳城下打败魏军,斩首15万,并乘胜夺取了卷(今河南原阳)等地;接着,又击败赵将贾偃,把2万赵军淹死在黄河之中。秦国的大军又往前进,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以期消灭魏国,以斩断山东六国搞合纵战略的腰部。幸好有燕国和赵国及时赶来救援,魏国又割让土地给秦国,秦国才退兵而去。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四十七年、赵孝成王六年),魏国在长平战败,40多万士兵被秦军活埋。

因为赵国接收秦国的上党郡而引发的秦、赵长平之战,到这一年已经进入第三年。秦国不断在长平周围诱扰赵国主帅廉颇,廉颇却不为所动,坚守不出,等待秦军的疲惫。而在赵国内部,由于把几乎全部兵力都压在了长平,赵王很希望能与秦国一决胜负,因而不断指责廉颇。秦国丞相范雎得知这一消息后,就使用了秦国惯用的反间计。他派人到赵国,用金钱打通关节,向赵王吹风说,秦国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而廉颇最好对付不过,不久就要投降了。赵王信以为真,就用赵括接替了廉颇。

赵括少年时就学习兵法,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长平大战道,连他的父亲,智勇双全的赵奢也说不过他。但他只会纸上谈兵,实战经验全无。到任之后,赵括一改廉颇的战略,贸然出击,主动与秦军交手。而秦国的主师白起,久经沙场,立刻就引诱赵括上了钩。白起佯装败走,赵括便率领大军追击。当追到秦国的壁垒跟前时,白起的伏兵杀出,把赵军冲断为两截。赵军进退两难,只好就地筑起壁垒,等待援军。秦昭王闻讯,亲自征发援军,并阻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断粮46天,赵括本人也在拼死突围中战死,赵军40多万人就都投降了秦军。白起怕留下后患,除了让其中的240个年少者回到赵国外,将余下的赵军全部坑杀。长平之战,赵军先后损失士卒45万,致使国力大衰,只有坐待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