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久远的陆路交通

陆地是人类的基本栖息地。在那里,人们生产、生活、交互往来、迁移走动,自古

如此。因此可以说,陆路交通的发展与人类本身的发展几乎有着一样久远的历史。

在人类的最远古时期,除了一根木棍外,没有任何器械可以凭借,双脚行走是当时交通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手段,肩挑手提、拖抬扛背是当时基本的运输方式。这种纯粹人力的交通时代,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车马的出现才有所改观。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早的车,大概出现于 5500 年前,是由生活在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发明车的过程, 可能是人们在推拉沉重的石块或其他重物时,无意识地偶然发现石块或其他重物下的圆木棍可以减少推拉重物时所使用的力气。于是,在以后推拉重物时,用一些圆直的木棒排到重物下的地面上,借助木头的滚动,使重物的搬运变得轻松了许多。由于有些东西不适宜直接在地上拖拉(如粮食等),人类早期还可能采用过平板(即原始的爬犁之类)拖拉东西。平板的采用可能比圆木棍的使用来得更早。二者的结合,便是车辆原理的原始应用。再到后来,圆直木棍被固定在平板下转动的轮子所代替,最初的车便这样发明了。但从直接拖拉,到平板拖拉,再到圆直木棍的使用,再到真正的车的发明,其间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人类交通运输史上的大进步。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我国造车开始于 5000 年前的黄帝时代,并作为一种战争工具,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不仅甲骨文、金文、陶文中已出现有大量的“车” 字,而且还在殷商遗址中发现了一辆四匹马驾的战车遗迹。文字是实物的反映,而从有车发展到四匹马驾的战车,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断定,我国在殷代以前就早已有了车。

人们最初发明的车靠人力拖拉,车轮用木头制成,很不坚固,再加上路面也很不平坦,所以,车行并不顺利。但不管怎么说, 货物的搬运事实上因此方便了许多,效率也成倍地增长。

动物的驯化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类交通从此告别了纯粹人力的时代。最初,人们直接以牛、马等驮物、代步, 这可能是畜力的最早应用。后来,畜力逐渐被用来拖拉车辆,牛车、马车便就此出现了。

牛拉车最初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传到腓力斯、巴比伦、埃及等中近东诸国,后逐渐传到希腊等其他地方。在传播的过程中, 车有了很大的改进。如车轮就是在传播过程中由圆木板变为部分挖空的辐条式。马车也很早就成了人们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

世界上许多地方使用相当广泛。在二千多年前,中东地区就已经有了辐式车轮的快速二轮马车。不过,那时马车多用于战争中的物资运输,是作一种兵器来使用的。

我国的陆路交通也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拆毁了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路障、城堑等,大力发展车马驿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陆路车马交通网。据说到唐代时,我国的陆路交通干线已经达到了五万华里。

中古和近代是畜力车发展的繁荣时期。我国历代皇帝乘坐的车辇以及在战争中使用的战车之类,记载颇多。美国设有驿马站,专供长距离运输之用。欧洲贵族的马车,漂亮而奢华。为了使人们乘坐舒服,还安装了弹簧式悬架和轴承之类。

进入 19 世纪后,汽车、火车制造技术的日益完善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普及,终于使曾辉煌一时的马车逐渐黯淡下去。人类从此揭开了现代化“动力交通时代”的序幕。而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则是其前奏。

1769 年,法国人尼古拉·古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完全靠蒸汽机带动前进的汽车,然而这辆时速不到三英里的汽车在试车之时,便人仰车翻,十分狼狈。尽管古诺的汽车失败了,但却引发了一场交通技术革

命。在工业迅速发展,现有交通运输条件(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交通)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开始了对用蒸汽机带动的车辆——汽车的研制。

1834 年,据说英国人已制造了 20 辆用蒸汽机带动的汽车,其中汉考斯制造的九辆蒸汽公共汽车,曾当作定期的班车使用。这些公共汽车的时速在 20 公里左右。法国巴黎则在这一年才开始使用蒸汽机汽车运货。然而,英国的汽车制造、运输业的发展因政府的干预就此停顿,而法国却在此后的五十余年间制造了形形色色的蒸汽机汽车,投入交通运输中。

由于以蒸汽机作为动力存在着许多缺点。因此,许多科学工作者都绞尽脑汁,试图制造出其它新的机器以代替蒸汽机。这个研究实际上早在 1823 年就已开始。1862 年,法国人阿方瑟·贝奥·洛哈斯提出了四冲程内燃机的设想。1867 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奥古斯都·奥托首先制造出这种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成为现代内燃机的先驱。1876 年,奥托终于制成了可供实用的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1883 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了汽油、煤油两用发动机,1885 年他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摩托车。1885 年 10 月,德国人卡

尔·本茨制造了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获得成功。1886 年戴姆勒又将汽油机装在四轮马车上,在坎斯塔特走上道路,成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本茨与戴姆勒的创造仅间隔几个月,因此,他们同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

自此,汽车在全世界迅速发展起来。而汽油发动机汽车因最为轻便、安全、实用, 更受人们的欢迎。进入 20 世纪后,法、德、英、美都竞相建立汽车制造业,使汽车进入了商业性经营阶段。发展到今天,无论汽车的性能还是型制、规模,都有了根本的改变。除污装置、电子控制等技术的应用,使现代汽车显得更为清洁、安全。据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公路达 2200 万公里,各种汽车四亿多辆。其中美国就有公路六百多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铁路的出现要比火车出现早得多。早在16 世纪欧洲的矿山中,已出现用木轨平车运煤。18 世纪时,英国人就在木轨表面贴上一层铁皮,以提高效率。1789 年,英国人杰索普最先使用铁轨铺路。但那时的铁轨路不是供火车使用而是供畜拉的平车使用的。

1804 年,英国人特列维锡制成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次开上矿区铁道,但试跑的结果却不理想。真正开辟火车铁路运输时代的,

是英国的设计工程师乔治·史蒂芬生。1825 年,他亲自驾驶着一台蒸汽机车“运动一号”,拉着数节货车和数百名乘客,总载重量约 90 吨,在铁路上迅跑,获得巨大成功。

1829 年 10 月,世界上第一条专供火车使用的铁路——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建成。1830 年,美国也修建了从巴尔的摩到俄亥俄城之间的铁路,进行营运。

在蒸汽机车发明使用以来,世界的铁路发展很快。从数量到质量,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走过了许多奋发改进的道路。铁路铺轨也由“有缝线路”向“无缝线路”过渡,轨道也由地面延伸到了地下(地铁)、空中(高架铁路),等等。目前,世界各国的铁路营业总里程计有一百三十多万公里。其中美国有 32 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我国占第五位。

与此相应,机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从运行速度上看,1830 年史蒂芬生的“火箭” 号机车的平均时速为 16 公里,最高时速也

只有 50 公里,到 1899 年,法国巴黎到马赛

的特别快车平均时速已达 67 公里。而目前的高速铁路列车平均时速则达二百多公里,最高时速可达 300 公里以上。而未来的列车将朝着更加高速化发展。

蒸汽机车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为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它

不仅需要不断地添煤加水,显得麻烦,更重要的是,它那极低的效率,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因此,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出现后, 它就日渐走上了被淘汰的命运。

1835 年,美国的德凡伯在麻省展出了第一台电力机车模型。1895 年,斯泼拉格和通用电气公司用一台四轴四个发动机、总共1440 马力、由架空线和集电弓供电的直流电力机车,行驶于巴尔的摩到俄亥俄铁路的隧道区,全长三英里,揭开了铁路电气化的序幕。1920 年,美国制成 300 马力电传动调车内燃机车,1925 年由新泽西中央铁路正式投入使用。从此,在油源较充足的国家,内燃机车都发展很快。

与蒸汽机车相比,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优势是明显的。蒸汽机车的热效率仅占6~7%,而内燃机车则达 19%,电力机车的热效率更高达 27.6%。据日本的统计分析, 同是牵引 300 吨公里,蒸汽机车要花费 1011

日元;柴油机车只花费 423 日元;而电力机

车仅花费 422 日元。经济效益的差别显而易

见。因此,本世纪 50 年代后,世界各国都加速了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发展。我国在缺煤、缺水、坡度陡及运输繁忙地段的不少铁路干线,已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汽车、火车作为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 其现代化的发展正日新月异。高速公路、高

速铁路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人类正朝着高速化、智能化的 21 世纪陆路交通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