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多雨带

整个地球表面的降水量分布,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大气中水汽的多少,二是大气中上升运动的有无和强弱。因此,从总的情况来说,降水量是从赤道向两极减少的,但是温带地区也有一个次多雨季存在。

在赤道地区海洋广阔,陆地如亚马逊河流域、扎伊尔河流域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又分布着广阔的热带雨林,气温又高,蒸发强烈,大气中水分含量充足,对流上升运动发展旺盛,因此形成为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年降水量一般为 1000~2000 毫米以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可达 5000~6000 毫米。

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量渐渐减少,在南、北纬度约 15~30°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下沉运动占优势,不利于云雨形成,降水量达到最小值,一般不到 500 毫米。地球上的沙漠多数都分布在这个地带。

在温带是锋面气旋活动频繁的地方,暖空气沿锋面上升,降水又有增加,年降水量可达 500~1000 毫米,成为地球上第二个多雨带。

到两极地区,温度低,水汽少,降水量显著减少,而且主要是降雪,极地也是地球上的少雨带。

地球上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印度乞拉朋齐,1861 年曾降水 23000 毫米; 平均年降水量以夏威夷考爱岛的迎风坡最多,达 12040 毫米,乞拉朋齐其次,

达 11418 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印度洋的留民旺岛,1952 年 3 月,一

日最大降水量达 1870 毫米,比我国台湾新寮还多出 200 毫米。

最少的降水量出现在沙漠上。撒哈拉年降水量大都不到 50 毫米。埃及的阿斯旺和阿尔及利亚的英沙拉,多年平均降水量都是零,常常是万里无云, 滴水不下。智利北部的安多斯一年平均降水量不到 1 毫米,中亚沙漠年降水

量也在 50 毫米以下。如我国新疆且末只有 9.4 毫米,若羌也只有 16.9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