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音阶何时确立

音阶,是以一定的调式为标准,按音高(声音的高低)次序向上或向下排列的一组音。按照调式所含的音的数量而称之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五声,也叫五音,是中国古乐五声音阶的五个阶名: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

五声音阶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于它确立的时间,说法有多种。

传统说法是,五声音阶产生在管仲生活的时代之前,管仲是春秋初期人,生卒年约为公元前725~前645年。此说依据《管子·地员》篇的内容推论,此书作者管仲生活的时代,五声音阶已十分流行,五声音阶的形成应在此之前,因为篇中记载了以数求五音之法。

但是,近人经详细考证后多认为,《管子》一书是战国秦汉时人假托之作,不足为凭。许多学者根据对近年出土的乐器的测音结果,得出了一些新论。

有人根据对出土文物编钟、编磬、埙的测音结果推断说:在商代,原始音阶的体系已在初步形成,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差不多是同时发展的,七声音阶上限有可能在早商;五声音阶在公元前十五、六世纪的早商时代也已形成。

作曲家吕骥通过对西安半坡村、山西万荣县荆村以及河南等处出土的二音孔陶埙进行测音分析发现,把两种陶埙所发的音合在一起,正好构成了五声音阶,和我们今天应用的五声音阶完全相同。因此,他认为,在母系氏族后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某种形态的音阶……可推论,五声音阶在母系氏族后期已经形成。

上述诸说,孰是孰非,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胡”来源于何地

“二胡”是胡琴的一种,属拉弦乐器。其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强,著名的《二泉映月》就是一首用二胡演奏的曲子。如今,二胡不仅是我国民族乐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在世界音乐界也享有盛誉。关于它的来源地,中外学者有所争议。

日本学者田边尚雄在他所著的《中国音乐史》中说:中国的胡琴(特指二胡)非中国的古代所有,而是从印度辗转传入的。他论证说,胡琴的形制与世界上最早的拉弦乐器拉瓦斯特隆中最简单的种类相一致。拉瓦斯特隆相传是距今5000年前的锡兰王拉瓦那以发明的。即使不是这样,说弓乐器为印度人发明当然不会错。中国的拉弦乐器出现于唐朝,是随着佛教的兴盛传入中国的。

有人不同意此说,理由是,中国史书如《新唐书》、《宋史》等有关天竺国(身毒)的记载以及著名的唐代高僧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均未提及此事。

国内不少专家认为,二胡来源于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依据是:二胡的拉奏方法源于唐代的奚琴。而奚琴的来源则是“奚部”,即分布于饶乐水(今内蒙古自治区拉木伦河)流域的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宋代时,为纪念被司马氏杀害的魏音乐家、文学家、思想家嵇康,将“奚琴”改为“嵇琴”。同时,西北游牧民族的马尾胡琴又传入内地。后来“奚琴”与“马尾胡琴”相互融合,发展到元代,形成了新形制的“胡琴”,即“二胡”。

有人干脆认为,二胡的鼻祖嵇琴便是嵇康所造。宋人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就直截了当地说:“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二胡”究竟来源于何处,至今尚无定论。

你知道竹笛的来历吗

小小竹笛能吹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它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相传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食肉吸髓的生活中,发现骨头管芯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就制作了骨制笛子。竹笛是否在其基础上改制而成,现在还有许多争议。

日本人林木谦三在他的《东亚乐器考》一书中写道:“中国笛子是从印度或西域传入的。”

我国明代就有人承认,横吹的笛子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的。汉朝时所指西域也包括现四川省,四川省有羌族,善用羌笛。张骞带回的是否羌笛呢,至今尚不可知。

另据史料载,汉武帝时,有丘仲作笛。丘仲是作的竹笛,还是改造羌笛,没有文字交代。

我国的大多学者则认为,竹笛并非舶来品,是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了。竹笛的出现,代替了骨制笛子,其间经历了大约3000年的时间。此前不久,在我国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了两根竹制的横吹笛子。据专家考证,出土的笛子出自汉朝以前三、四百年的战国时期。从另一侧面也可看出,竹笛是颇受人器重之物。

竹笛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由早期只有两个音孔或三个音孔,发展到元代,就成了现在的六孔竹笛。而且随着音乐、戏曲的发展,竹笛也分成梆笛和曲笛两类,使北曲南音尽显风骚。

竹笛虽小,但经历不凡。若想讲得清楚,并非轻而易举。

歌唱始于何时

歌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享受。恐怕没有谁不喜欢它,不管他(她)会唱与否。

歌唱艺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还要深入探索一番。

有一种说法较早,说歌唱在三皇之一葛天氏时期就开始了。

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所谓八阕,其民俗五谷、天常功德无所不有。不仅歌唱,而且载舞,足见其欢娱之情。

另一种说法,称歌唱始于帝舜。

据《史记·乐书》载,舜本是一个孝子,他为了表达思亲之情,做了一把五弦琴,以琴伴唱他的思亲曲——《南风》。

舜还下了一旨命令,任命夔为乐官,令其谱歌作曲,诱世人性情刚直而不盛气凌人,态度简约而不傲慢自恃。舜还谆谆教诲,赋诗是用此表达思想感情,歌唱是用旋律将感情释放出来。歌唱要符合音律,使之优美动听。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看到,是颛顼的重孙长琴,“是处瑶上,始作乐风”。原来,是长琴在为人们创作各种乐曲。

各个历史时期的记载,都对歌唱的产生下过结论。但究竟谁的看法更准确呢?

当我们今天手持麦克风,唱着卡拉OK,轻歌曼舞之时,是否会想到,这门男女共爱、老少皆宜的歌唱艺术,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

或许你对此并不感兴趣。人们为什么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著名的华尔兹(圆舞曲)的故乡,同时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即“维也纳乐派”的活动中心,19世纪又成为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国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在维也纳居住过,并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

在维也纳街头、公园漫步,几乎到处可以看到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的雕像,并可听到古典音乐和优雅轻快的三拍节华尔兹。城市主要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内环城路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最集中的一条街:施特劳斯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着小提琴;创作了《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后宫的诱逃》的莫扎特的雕像正凝视远方,仿佛在构思一组新的动人乐章;而贝多芬的雕像则矗立在内环城路一个广场的中央。

作为音乐名城,维也纳现拥有28家歌剧院。其中有5座第一流的国家剧院。1869年修建的国家歌剧院是全市主演歌剧和古典音乐的剧院之一,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每年除夕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歌舞晚会,届时国家总统和外宾都要出席。

维也纳的人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公共集会、庆祝大典、甚至政府会议的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维也纳的许多家庭,也具有室内演奏的传统,优美的曲调传遍左邻右舍,街头巷尾乐声悠扬。每年旅游盛季,全城就会举行丰富多彩的音乐节。成千上万的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还有更多的音乐家、画家带着乐器和画笔,来这里摄取滋养他们心灵和创作才能的丰富材料。

维也纳无愧于“音乐之都”的美名!

为什么说莫扎特是音乐天才

莫扎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虽然只活了短暂的36年,但却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曲目。他的曲目不仅一直在各种大大小小的音乐会上演奏着,而且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由衷喜爱。莫扎特对音乐的贡献如此突出,以至于有人认为:莫扎特是神童,是音乐天才,乐坛没有他将失色不少。

莫扎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他的父亲是一位乐师。在家庭的熏陶下,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喜爱上了音乐。

莫扎特4岁时,他的父亲开始正式教他学弹钢琴。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父亲觉得儿子挺聪明,因为无论教授什么曲子,他总能很快学会。不过,这时父亲还没有发现儿子独特的音乐天赋。

父亲认识到莫扎特的音乐天才,完全是出于偶然。莫扎特5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带着两个朋友回到家里,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小提琴家,一个是吹小号的。

“咱们得赶紧排练,要不就赶不上演出了。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排练开始!”莫扎特的父亲对他的朋友们说。

“我也要参加排练!”突然一个幼稚的童音响起来,原来是小莫扎特说话了。

“小孩子尽会捣乱。”父亲很生气地斥责儿子道,“你这么小,再说你又没学过小提琴,怎么能排练呢!”父亲严厉的态度和语言,一下让小莫扎特委屈地哭了起来。

一位朋友过意不去,就劝道:“就让他跟着咱们随便练练吧。他人小,我估计他的琴音一定很小,不会扰乱咱们排练的!”

就这样,小莫扎特加入到大人的行列,演练起曲目来。可不久,所有的大人都停了下来,因为小莫扎特的提琴拉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他们竟听得入了迷,忘记了演奏。

从此,莫扎特就以他独有的音乐天才,开始了他辉煌的音乐生涯。

耳聋造就了贝多芬的伟大

贝多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的伟大不仅是因为他创作了许多极有名的乐曲,而且还因为他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性格。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个酒鬼,经常打骂他。为了赚钱,父亲总逼迫小贝多芬不分白天黑夜地练琴。8岁时,贝多芬开始登台演出,13岁,贝多芬在某乐团获得了弹钢琴的职位,同时挑起了挣钱养家的重担。

26岁时,贝多芬的听力出现了问题。他听不清别人对他说的话,只好通过用笔写与人交谈。贝多芬的听力一直在下降,后来,他完全变成了聋子。我们都知道,敏锐的听力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没有听力,就无法听见自己谱的曲子被弹奏出来,就无法找出差错和不足,进行修改;没有听力,就意味着要和音乐永远告别。假如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一个对事业没有追求的人,处在贝多芬的这种情况下,一定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然而,贝多芬却决不肯向命运低头。

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贝多芬表达了自己要和命运作斗争的决心。他说:“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正是在这种顽强的信念的支撑下,耳聋的贝多芬就在心中、在头脑中将乐谱转化为音符,再一遍遍地修改,从而创作出了一支又一支激昂、悲壮、宏伟的乐曲。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充满了激烈的搏斗。这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和耳聋的搏斗。

贝多芬创作的巅峰是在他的晚年,而晚年正是贝多芬完全失去听力的阶段。因此,好些人都认为:耳聋,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贝多芬的伟大。

相声起源于何时

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相声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相声给人带来的欢乐,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在我们身边,几乎没有谁不喜爱这门艺术。

当我们被相声的逗趣而捧腹大笑,为相声的诙谐而忍俊不禁时,是否想到,这门“笑”的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吗?相声艺术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但它有据可查的资料实在廖廖无几。然而,苦心钻研的学者们,在对相声追根溯源中,开始对相声的形成逐步加深了认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相声是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变而来。“参军戏”由两个人来表演,一名叫“参军”性格痴愚;一名叫“苍鹘”反应机敏。两人表演起来一捧一逗,一庄一谐很有些乐趣。

有人说,康熙年间的“象声”即是现在相声的雏形。那时的“象声”,其实就是“口技”。表演时一个人或几个人,用口摹仿动物鸣叫或世间百态,用其逼真、夸张的声音逗人取乐。也有人说,早期相声其实是指相貌之“相”,声音之“声”。顾名思义,是相貌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以声与情去宣泄,以形态表演与语言抒发去鞭挞人世间的丑恶,以幽默与诙谐令人赏心悦目。

关于相声的起源还有多种看法,但都是一些主观分析,很难成为定论。至于将来能否统一看法还不好说。

喜剧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戏剧中也就自然形成了悲剧、喜剧、正剧之分。

中国戏剧中的喜剧,有人说从上古时期就出现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上古时期,人们在欢庆胜利或逐鬼驱疫时,由一人身披熊皮,头戴面具,一手持盾,一手舞戈,其余众人或扮十一兽神,或扮逐鬼英雄。这种欢呼跳跃、大唱祭歌的仪式,被称之为傩祭。这傩祭也被视为中国喜剧的开端。

有人则认为,喜剧是从公元前8世纪的俳优演变而来的。

所谓俳优,是指那些专门为取悦国王贵族,进行滑稽表演的演员。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优孟衣冠”就是中国喜剧的初始阶段。

而一些专业学者,对我国喜剧最早出现的时间,倾向于12世纪到14世纪的宋元时期。

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是,公元前的俳优与上古时期的傩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算不上是喜剧,而只有到了宋元时期,以戏剧形式表现生活中的喜剧现象,在形式上寓庄于谐的表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喜剧。

宋元时期的喜剧较多,其中不乏优秀剧目。像《幽闺记》、《玉簪记》、《救风尘》等,就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无情地嘲讽、鞭挞卑劣之徒,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赞美和歌颂正面人物。

许多喜剧甚至还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表演模式,这或许就是喜剧的一个特征吧。

那么,喜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迄今为止,还没有谁作出这个结论。

中国古典悲剧产生于何时

说起中国的古典悲剧,首先就会想到元代的《窦娥冤》。这出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鱼肉百姓罪恶行径,抨击封建社会腐朽政治的大型戏剧,是中国戏剧史上最典型、最出色、最深刻的悲剧作品。

700多年前的这出《窦娥冤》,无疑是一出较早的中国古典悲剧。但如果说中国古典悲剧是从《窦娥冤》开始,有人对此颇有异议。

有学者认为,在12世纪,随着中国戏剧在南戏、北杂剧基础上正式形成,中国的古典悲剧就随之产生。在当时的一些著名戏剧中,如《王魁》剧中桂英死也不放弃惩治负心贼王魁;《白兔记》中李三娘泪诉兄嫂;《赵贞女》鞭挞忘恩负义的文人等,就是一些悲剧色彩极浓的戏剧。

有的专家、学者指出,中国古典悲剧起源于6世纪末,7世纪初。

当时在我国北部地区,流行着一部颇具规模的歌舞剧《踏谣娘》。这部歌舞剧,其舞蹈如泣如诉,其歌唱悲壮铿锵,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悲剧的必备要素。

因此,有人把《踏谣娘》视为中国古典悲剧的雏形。

而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古典悲剧是从中国的原始歌舞剧《九歌》开始的。

没人怀疑《九歌》这部歌舞剧的艺术感染力,它所释放出的悲壮之情也令人难以忘怀。但是,它就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开始吗?

对此,学术界的权威专家们也还在探讨之中。

为什么说指挥是乐队的灵魂

乐队指挥是做什么的?那个在音乐会上挥舞小棒的人就是乐队指挥。有人说:噢!看来他的工作就是挥动小棒!因为别的人吹管的吹管、拉琴的拉琴,只有他拿着小棒来回舞动。既然每个人都有谱子,要指挥何用?

指挥远不只是一架“节拍器”。乐队指挥的作用大着呢!别看他只是拿着小棒舞动,可每一下舞动都有着深刻的学问,这是有章可循的,他必须根据乐曲的“节拍”来确定如何挥舞小棒。你可千万别小看乐队指挥,他其实是一个乐队的灵魂。

指挥的作用主要针对传统管弦乐队而言。

指挥担负着“演绎”作品的重任。指挥的作用是按他对作品的理解,协调指挥全乐队,最大程度地表现出他的意图及预期的音响效果。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波兰大革命失败后,肖邦写了首钢琴曲,恰逢李斯特和另一位钢琴家来访,肖邦夫人遂请二人弹奏肖邦的新曲。二人坚实的功底和高超的琴技令肖邦夫妇深为叹服,但并未得到肖邦的首肯,原因是他们弹得都“不对”:理解错了。一个过于消沉,一个则过于偏激。最后还是由肖邦本人弹了一遍,并解释了他的意图。

可见,同样的曲子按不同的理解可产生很不相同的效果。对指挥的依赖性显然来自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管弦乐器的间响效果伸缩性很大,许多细微的差别取决于演奏者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感情的倾注;二是尚无任何一种记谱法可以完全忠实地、淋漓尽致地记录下作曲家的全部意图。指挥还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适当地局部修改原谱,增减一些乐器,以求达到预期的风格效果。

约翰·施特劳斯是“圆舞曲之王”吗

圆舞曲,又名“华尔兹”。这种舞曲最早源于奥地利北部的农民舞。自18世纪后叶这种舞蹈开始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来,音乐家韦柏、舒伯特以及奥地利小提琴家兰纳都把它运用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并加以扩大和发展。它才具有了近代圆舞曲的风格。

圆舞曲能得到提高和推广并风靡全世界,成为尽人皆知的著名曲种,要归功于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年)。首先,施特劳斯把圆舞曲的速度加快,多用“小快板”,使它变得华丽而活泼。其次,强调节奏鲜明,富有弹性;而且把曲式变成了一种“三部式多段体”。一首圆舞曲中包括好几首小舞曲,演奏时还可适当增减其中某些曲调,因而有很大伸缩性。第三,施特劳斯把圆舞曲从仅仅是为伴舞而用的曲调发展为可以单独作为音乐欣赏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施特劳斯赋予圆舞曲丰富的艺术内容,这无疑增加了它的生命力。他的华尔兹都是有标题的,音乐形象极为鲜明。例如脍炙人口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一千零一夜圆舞曲》等等。施特劳斯一生中写了168首圆舞曲,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这些优秀音乐作品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圆舞曲体裁”。

《清明上河图》是清明时节的景色吗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划时代巨作。张择端自幼生活在汴京,供职翰林院,擅长画车马、市街、舟桥等,对于汴京生活的熟悉,再加上深入细致的观察,为他创作《清明上河图》做了扎实的准备。然而更可贵的是作品有一种史诗意识,从而对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做了真实而形象的艺术表现。

《清明上河图》系绢本设色,反映了北宋京都汴梁(开封)热闹繁华的市井景色。作品结构宏大、层次丰富,既有宏观式的俯览,从鳞次栉比的各类店铺商号、车水马龙的街道集市到河港中的舟楫往来等,都一一展现;也有微观性的精细刻画,如达官贵人在家人们的簇拥下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贵妇人坐着小轿悠然而行,小贩们则挑着担子急急地赶着上市,车夫们推着沉重的木轮车蹒跚地前行,做木轮的木匠神态专注,买桃花的妇人则面容安然,从而展示了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精神。

《清明上河图》问世800多年来,人们公认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世俗人事。可是,后来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孔宪易在仔细观察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后,又从中发现,这幅标明清明的图画中,居然出现了十余把折扇,还有卖西瓜的,卖凉水的场面以及赤臂露膀的大人和小孩,带竹笠、草帽的市民、劳动者等等。这一系列的发现,引起了孔宪易的深思:清明时节的汴河两岸,怎么会有这些现象呢?据此,他又进一步地考证了一些有关史料,最后得出结论:《清明上河图》反映的不是清明时节的景色,而是反映了清明坊(当时的行政区)到虹桥一段的秋季景色。

《牧羊记》是马致远的作品吗

马致远是元初最负盛名、自成一派的散曲家,杰出的元杂剧作家。他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杂剧《汉宫秋》被视作优秀的古典悲剧,但他与南戏的关系至今还没弄清楚,南戏《牧羊记》是否为马致远所作,至今还是个悬案。

《牧羊记》取材于《史记·苏武传》。该戏叙述了西汉时人苏武奉命赴匈奴被扣,后被迁往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的故事。歌颂了苏武不顾匈奴贵族的威逼劝诱,渴饮雪,饥吞毡,十九年坚守汉节不改变的不屈精神。对因无奈而降的李陵既批判又同情,这与《汉宫秋》中流露的民族感情有相近之处。

明末戏曲理论家吕天成在《曲吕》中说:“《牧羊》,马致远有剧。此词亦古质可喜,令人想念子卿之节。梨园演之,最可玩。”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马致远有个《牧羊》的剧本。剧本的词句亦古拙质朴喜人,使人怀念苏子卿(苏武)的气节。戏班排演了这出戏,观赏性很强。

至清代,《古人传奇总目》、《传奇汇考标目》等都把《牧羊记》归于马致远名下。张大复在《寒山堂新订九宫十三摄南曲谱》中说,不但《牧羊记》是马致远所写,连《风流李勉三负心记》和《萧淑珍祭坟重会姻缘记》也是马致远与人合作完成。

但是,明文学家徐渭在《南词叙录》中,将《牧羊记》归入“宋元旧篇”,未标明作者,说明徐对此说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徐渭的学生王骥德在《曲线》中直截了当地指出:《牧羊记》鄙陋庸俗,决不是哪一位著名杂剧作家写的。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牧羊记》出自马致远手笔的说法,在马致远死后200多年才出现。

《鸣凤记》是王世贞的作品吗

《鸣凤记》是一部传奇剧本。它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生动的艺术描写,打破了传统的以生旦悲欢离合为主的窠臼,奠定了自己在我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人称誉它为“现代剧”的开山之作。

《鸣凤记》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明嘉靖年间,皇帝耽于道教,荒疏政务,内阁大学士严嵩专揽朝政,贪赃枉法,残害忠良,杨继盛等八位谏臣与严氏父子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最终获胜,严嵩罢官,严世藩斩首。剧中的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是真实的,在当时震动很大。剧本诞生在严氏父子垮台前后,它至少参与了扫除严氏余党的斗争。

这部优秀剧目的作者是谁?明戏曲理论家吕天成在《曲品》中明确注为“王凤州作”。王凤州即王世贞的号,是明代中叶著名文学家,因其父被严嵩所害,曾作长诗《太保歌》等,揭露严氏父子罪行。清代无名氏《古人传奇总目》、《传奇汇考标目》、梁廷杻《曲话》、支丰宜《曲目新编》、姚燮《今乐考证》等书也都认为《鸣凤记》是王世贞的作品。

《牡丹亭》诞生在哪里

传奇剧本《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临川四梦》,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多少年来,这部戏曲名著是在哪里创作的,说法各异。

一种说法是作于临川家中。焦循《剧说》记载:相传汤显祖创作《还魂记》时运思很苦。一天,家人发现他不见了,到处寻找,结果发现,他竟躺卧在庭院中的柴草垛上掩面痛哭。家人吃惊地问他,你怎么了?他回答说:“我填词填到‘春香还是旧罗裙’一句。”

另一种说法是“于路日撰”,即在途次——途中住宿的地方进行《牡丹亭》的创作活动。江熙在《扫轨闲谈》中说:汤显祖的老师文肃公王锡爵在家赋闲,听说汤显祖到了他所居住的娄县东,流连多日不来拜谒,便径自去探个究竟。王锡爵心里十分诧异,就暗地里买通了汤显祖的随从,看汤显祖都在干什么。原来汤在途次每天撰写《牡丹亭》,他的随从也每天把他写的稿子偷偷拿给王锡爵看。等到汤显祖撰写完毕,放在衣袖中,拿去给王锡爵看。王说:我早就看到了。汤显祖内心羞惭,辩解说:我本来要写《四梦记》,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还有三个未写完。王锡爵急切地想要来观看,汤显祖就一天写成了余下的三个剧本。

上文对“于路”即途次的具体地点未作交待。但在《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三《第宅·园林》部分,却有一段十分重要的记录:在昆山县中有个太史的府第,是太仆少卿徐应聘居住的地方,地址在片玉坊内,坊中有个拂石轩。徐应聘与汤显祖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同科进士。汤显祖曾客居在拂石轩中,创作《牡丹亭》传奇。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地点到底是在临川还是昆山,尚需专家学者继续考证。

《富春山居图》亦真亦伪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字子久),78岁高龄时作了一幅山水画卷《富春山居图》。

此画尽描富春江两岸旎丽景色,其间树木苍苍,峰峦叠嶂;村舍、亭台错落有致,渔舟、小桥流水潺潺……

《富春山居图》是我国绘画史上享誉盛名的一代佳作。此画卷初由明代画家沈石田收藏,后传至董其昌手中。董还在画卷上题写了跋文。几经辗转,《富春山居图》又由吴之矩传给其子吴洪裕。

不久,清军入关。兵荒马乱之中,《富春山居图》失散民间不知去向。

时值清康熙年间,皇宫内府偶得黄子久《山居图》,将其深藏于内宫。

乾隆年间,一日,乾隆检阅内宫藏画,见有黄子久作《山居图》,甚喜,钦定此画为《富春山居图》真迹,虽然画题少了“富春”二字,还是在画上盖了“御览”宝印。

不曾想时隔不久,另有人进献《富春山居图》一幅。乾隆看后大为不悦,断定此进献之作非黄子久真迹。乾隆还命吏部尚书在此画卷上书写贬语以鉴真伪。

乾隆皇帝倒是干净利落,一锤定音。但是,业内权威人士对此却另有成见。据黄宾虹对潘天寿讲:“后进献之《富春山居图》确系子久真迹,乾隆为顾全面子,故意搬弄是非而已。”(见潘天寿、王伯敏著《元代四大画家》)

《富春山居图》亦真亦伪,还须有人拿出根据讲个清楚。

《虢国夫人游春图》谁是主人公

天宝十一年,杨国忠做了丞相,杨氏集团凭借杨贵妃的受宠,已是声名显赫权倾天下。

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常与杨国忠双双并辔出入朝野,其威严令宫廷上下臣民百姓不可小觑。

宫廷画师张萱,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杨氏姊妹奢华生活的一个片段。

但是,看过《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人,对画中人物谁是虢国夫人始终不太明了。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面有八座乘骑。先有三骑纵向驱前,其中二人着男装。依次二骑并行,马上是两位艳装妇女。另外三骑一字排开断后,其中中间座骑之人怀抱一孩童,另有一人也着男装。

这幅游春图的画面并不复杂,但要想弄清其中谁是虢国夫人,就不是很容易了。

有的学者认为,虢国夫人应是后面三骑中居中的一位。其理由亦很简单,前面三骑是先驱无疑,中间二骑尽管服装艳丽,但分不出主侍,也就不会有主角在此。后三骑中左右两侧,一人着红衫,一人穿红袍,应是两位侍从,而当中一位雍容华贵、气派不凡,显然是画中主角虢国夫人。

有的学者认为,按照出行的阵式排列,一行人中前三骑为前驱,后三骑为断后,骑上之人都是配角,只有居中二骑才有可能是主角。虢国夫人就是这二人之一,至于是谁,那当然首推近前的一位。

还有人认为,最前一骑着男装的就是虢国夫人。因为在天宝年间,身居高位的贵妇人喜着男装。但在这幅画中,最后三骑中也有一着男装的女子,这就不好解释了。

虢国夫人究竟是其中的哪一位?看来只有各存己见了。

《古帝王图》的作者是谁

《古帝王图》又称《历代帝王图》,是我国绘画珍品,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这是一本画在绢上的彩色图卷,图中描绘了我国两汉至隋代的十三位帝王的画像。画家对每个人物的时代、经历和个性都有准确的把握,对明主和昏君褒贬分明,如把开国之君画得气宇轩昂,把亡国之君画得精神萎顿。这个画家是谁呢?

长期以来,唐初画家阎立本一直被认为是《古帝王图》的作者。近年来的出版物,如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史》、张光福编著的《中国美术史》都沿袭此说。

然而,一些学者持怀疑态度。如徐邦达在《中国绘画史图录》中只说“相传为阎立本之作”。而林树中、周积寅编著的《中国历代绘画图录》只作唐画,未列作者。

美术史家金维诺还曾专门著文,论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古帝王图》是宋代摹本,而原画也并非阎立本所作。他的立论依据有两条:

其一是北京著名收藏家和鉴赏家米芾的相关论述。

米芾在《画史》一书中,曾两次提到《古帝王图》。第一段话直译过来就是:有位名叫王球的人,有一幅自两汉至隋朝的古代帝王像,形状十分怪异,遗憾的是我没有见到。

第二段话的大意是:听说王球家藏有《古帝王像》的一年后,我在孙仲荀那里看到了画于白麻纸上的没有上彩的《古帝王像》。据孙仲荀说,杨褒曾把画借去请人摹制,王球购得的《古帝王图》就是摹本,画上还有杨褒的字“子美”的印记呢。

其二,阎立本是北周武帝的外孙,他怎能把自己的外祖父画得那么粗野蛮横,并在画上的题字中说其“无道”呢?可见原画不能出自阎手。

《簪花仕女图》出自何代何人之手

《簪花仕女图》是一幅绢本卷轴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卷描绘了五位盛装高髻,头戴巍巍花朵、赤身着纱衣的贵族妇女形象。

长期以来,《簪花仕女图》这件杰出的艺术作品一直被认为出自唐代周昉的画笔。

周昉是中唐末期继吴道子之后的一位著名画家,出身显贵,当过宣州长史,擅长画仕女。所画人物衣褶劲简,体态丰腴,色彩柔丽。

然而,建国后,沈从文等一批专家学者在对我国美术史及中国古代服饰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了否定性的结论。他们从画中人物的服装、饰物、发型及至整个画面的艺术风格等角度多方考证,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从画中人物的装饰看,现存作品是唐代以后的人临摹的。

一种意见认为,长袖曳地的服装款式出现于晚唐,据此推论,该图可能是件晚唐时期的作品。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从绘画的艺术风格、描写内容、生活情绪和气息来看,当是南唐时期的作品无疑。陆游在《南唐书》中关于南唐国主李煜的大周后“创为高髻纤裳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的记载是一条有力的佐证。

上述见解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画中人物的装束、打扮不属中唐,因而《簪花仕女图》不可能是周昉的作品。那么,作者应该是谁呢?所有论者均未作交待。于是,仍有许多学者相信传统说法。

《金山胜迹图》下落何处

本世纪初叶,时值清帝光绪、太后慈禧已相继去世,升为太后的隆裕,一心想拉拢革命党人,以解大清江山笈笈可危之势。

一日,隆裕在肃亲王的陪同下,在后宫召见了身居要职的汪精卫。隆裕太后亲手将一幅唐伯虎的《金山胜迹图》赠给汪精卫,汪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之事。他心里明白,这幅《金山胜迹图》价值连城,是乾隆当年下江南在苏州城收买下来的。

大喜过望的汪精卫,拿到这幅画后竟不知所措。还是他的夫人陈璧君,这个狡诈、贪财的妇人颇有心计。她将这幅唐伯虎的真迹,隐藏到天津郊区一座寺庙的密室里。

陈璧君虽然觉着此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但她仍然还是时常坐卧不安、心神不宁。

时间到了1940年,国际、国内局势趋紧。陈璧君惟恐宝画出现偏差,决意将画再度转移。

1940年1月26日晨,渤海湾上一艘游艇突遭一伙海盗袭击,这些化了装的海盗,是日本特务机关派来的,是为了陈璧君手中的宝画而来。但当他们搜遍全艇,不仅没有宝画,而且也无陈璧君的影子。

原来,陈璧君突然改变主意,改乘货轮从塘沽潜回南京。

惊魂未定的陈璧君将宝画又转移到周佛海家的地下室,他觉得这个钢筋水泥的地下室,是藏匿此画最佳之处。

忽一日,周佛海的寓所浓烟滚滚,大火冲天,顷刻之间,豪华寓所及地下密室已成一片废墟。

原来,这也是日本特务蓄意而为。他们将地下室的《金山胜迹图》盗走,然后一把火烧毁建筑。

几天后,这幅画已到了东京。当那些异国盗贼竞相欣赏此画之时,一日本专家断言,这幅画并非真迹。

一语既出,那特务机关头目竟然悔恨跳海自杀。

那《金山胜迹图》的真迹又在何处呢?为什么称王羲之为“书圣”

王羲之,生于321年,死于379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从小就聪明过人,在念书、背诗文的同时,他也开始潜心练习书法。13岁时,王羲之已经在当时的文人中很出名了。有一次,有个高官请客,特意请王羲之入席就坐。在众宾客未动筷子前,高官特意割了一块好肉,送到王羲之面前。由此可见这位高官对王羲之的敬重,也可见王羲之当时才华、名气之高。

长大后,王羲之的字越来越被世人所珍视。有一次,王羲之出去游玩,见一个卖扇子的老妇人正因扇子卖不出去而发愁。王羲之就拿出笔墨,在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并叫老妇人说这字是王羲之写的。果然,顷刻间,老妇人的扇子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353年的春天,王羲之与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聚集在浙江绍兴的兰亭。兰亭的风景很优美:它坐落在名山之中,周围长满了茂盛的树木,修长的竹子;同时,还有一条清澈的溪水环绕亭子两侧。

面对良辰美景,王羲之等文人雅兴大发,于是大家就绕溪水而坐,将盛满酒的酒杯放入溪中,任其漂流。酒杯漂在谁面前,谁就喝美酒一杯,作诗一首。

大家诗兴勃勃,在这次欢聚中写出了不少优美的诗歌。随后,王羲之将这些诗歌汇集成一本书,并亲自为书写了一个前言——《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内容写得好,而书法更佳,因为王羲之将全篇的每一个字,都写得出神入化。《兰亭集序》成了千古墨宝,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后来,几乎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临摹过《兰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为在书法上的成就突出,而被后人尊为“书圣”。

画坛“元四家”应是哪四人

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个“元四家”的称谓。“元四家”在艺术上师承董源、巨然的笔墨技巧,作品多通过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士大夫的隐逸思想。他们的作品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对明清及后世的中国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先提出“元四家”这个称谓的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他在《艺苑纪言》中,将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称为“元四家”。后来,屠隆、张丑都遵从此说。

比王世贞晚生29年的明末书画家董其昌在《画者》一书里提出的“元四家”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由于董其昌在当时画坛居领袖地位,其书画风格和理论观点影响深远,故后世多沿袭董论。

对照王、董两家的提名,所不同的就是赵孟頫换了倪瓒。

倪瓒的画在技法上,初师董源、巨然,后参荆浩、关仝,创用“折带皴”写山石,树木则兼师李成。他的简中寓繁,似嫩实苍的风格,给文人水墨山水画以新的发展。当时的士大夫们十分钦慕他,称其为“高士”。

赵孟頫诗书画印皆精。其诗文风格和婉;书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在我国书法史上是与宋代的苏、黄、米、蔡齐名的大家;绘画以墨笔浅峰为主,略施青绿,造型与用笔古拙,有创新之意,并用书法技巧写古木竹石,是苏轼、文同以来文人画家题材技巧的直接继承和发扬。至于篆刻(印),是“圆朱文”的鼻祖,后世金石家凡学“圆朱文”皆以赵为正宗。

比较一下倪、赵二人的艺术成就不难发现,论全才,元代任何画家也比不上赵孟頫,董其昌将其排除在“元四家”之外难以服人;论绘画艺术,倪赞被后人普遍推崇,王世贞不给其列入“元四家”之中有失公允。

中国画起源于何时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何时由何人首创,古籍中说法不一,且多具神话色彩。今人又有新论,主要观点如下:

一、起源于人类的始祖伏羲氏。伏羲和女娲通婚产生了人类。伏羲氏创造了“八卦”。有人认为“八卦”是中国绘画的雏形。

二、始自黄帝时代。持此观点的人在绘画产生的年代上意见趋同,但在谁是绘画的始祖问题上却存在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黄帝是绘画的始祖。传说黄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他曾将善于惩治恶鬼的神荼、郁垒二人的肖像画于桃木板上,挂在门外,以防鬼怪(见《风俗通义·祀典》)。后世一些文人据此认为,这种类似“门神”的肖像画就是我国最早的绘画。

另一种意见认为,史皇是绘画的首创者。《云笈七签》中说:“黄帝有臣史皇,始作画。”

也有人认为,仓颉是绘画的始祖。旧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我国学者大多信奉“书画同源”。如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出过“书画异名而同体”、“同源而异流”之说。

还有人说,仓颉、史皇共同创造了文字和绘画。相传黄帝曾在洛水得到神龟献的带有红色纹理的图,黄帝就命令史皇和仓颉把图描摹下来,这就是最早的文字和绘画(见《历代名画记》等书)。

三、产生在舜统治时期。传说舜是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舜有个妹妹叫嫘。嫘是绘画的始祖,故又称“画嫘”(见《画史会要》)。

四、肇始于仰韶文化时期。现代一些学者认为,根据现有实物资料,中国绘画的发展应起源于仰韶出土的彩陶。

上述诸种观点人言各殊。可见绘画的起源至今仍是个谜。

什么是印象画派

印象主义流派出现于1874年。这年4月,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艺术家展览会,参加展出的有莫奈、雷诺阿、塞尚等人。在展品中有莫奈的一幅油画《日出印象》。此画的标题被一位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勒鲁瓦借用,嘲讽地称这次画展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故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印象主义是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的。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主张到室外,在阳光下,根据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作画,表现物体在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在绘画表现上开辟了新的领域。

印象主义绘画理论的基本点是一切色彩皆发源于光,他们主要用赤橙黄绿青蓝紫7色,或近似这7种颜色的颜料作画。由于细心观察瞬间的光的变化,印象派画家们否定传统的黑色阴影,转而运用明亮的色彩。

印象主义画家们把表现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自己的课题。他们强调纯客观的描写。他们还让画框任意切去画面,取客观场景片断作成构图,以求得不完整的效果。

印象主义画家中,实际上有两种类型:一种重光和色彩;一种重造型和素描。重视光和色彩的典型画家是莫奈,他从19世纪80年代起对物像轮廓写真的兴趣日益淡薄,之后在风景组画《草垛》、《鲁昂教堂》中集中精力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感情,探求光和色彩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在重视造型和素描的印象派画家中,以德加为代表,他不像莫奈那样注重外光,而是注意室内光。他用光的转换帮助表现迅速变化着的运动,使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感,并用光来加强色调的对比,使画面富于幻想意味。

印象主义的艺术丰富了绘画的表现语言,使绘画摆脱情节、题材的束缚,转向充分发挥绘画语言——色彩、线条本身的价值。

《蒙娜·丽莎》是如何创作的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油画之一,它的作者是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小,达·芬奇就显露出对于绘画、色彩的爱好,父亲及时发现了他的这个特点,就把他送到一个名画家的画室里学习绘画。达·芬奇很有绘画的天赋,因此进步很快。有一天,老师让他画放在桌上的一个鸡蛋,并且一连让他画了好几个月。这下,达·芬奇可不耐烦了。

老师看出了他的不耐烦,就教导他说:“千万别小看画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枚鸡蛋就是完全不同的。画蛋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而且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心和毅力。”

在老师的开导下,达·芬奇终于领悟了画蛋的意义,他坚持画了许久,直到将蛋画得炉火纯青为止。这为达·芬奇今后的绘画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在1503年到1506年间创作的。它还有一个通俗的名字——《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是一个皮货商的妻子,当达·芬奇给她作画时,她才24岁。因为刚刚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因此她的面容总是含着悲戚和忧愁。为了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达·芬奇想了许多办法:他请乐师奏起欢快的音乐,唱起好听的歌曲;让人说笑话……让欢快的气氛冲去蒙娜·丽莎的悲伤,使她脸上重绽愉快的笑容。

达·芬奇的努力没有白费,蒙娜·丽莎果然微笑了,而且笑得那样舒展、动人。达·芬奇抓住这可贵的时机,用画笔为人类的艺术宝库增添了一个珍品。

蒙娜·丽莎迷人在何处呢?人们都认为:就在她那神秘的微笑上。从画上我们可以看见,有一丝微笑从蒙娜·丽莎的脸上掠过,她的嘴角微翘,目光神秘,面容端庄而宁静。画中人的笑含蓄、安详,反应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名画《向日葵》是谁的作品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凡·高的名画。凡·高,荷兰人,1853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16岁时进入一家美术公司工作。到1880年,已经27岁的凡·高才开始下决心学习绘画。从此他就把精力都集中在了绘画事业上,并且经常废寝忘食地画着,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绘画方面,凡·高很有独创性,他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作画。然而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凡·高的作品。凡·高画了大量的画,却几乎没有卖出去一张。

卖不出去画,就意味着挣不着钱;挣不着钱,就意味着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但贫困没能使凡·高屈服,靠着弟弟和朋友提供的一点生活费,凡·高仍利用一切时间画着、画着。

凡·高实在是太穷了,以至于连作画的颜料和画布也买不起。汤佳大爷是一个经营绘画用具的小店主,他很赏识凡·高,他认为凡·高肯定会成功的。尽管自己并不富裕,汤佳大爷还是尽可能为凡·高提供一些绘画用品。

然而,汤佳大爷的妻子对此却很不满,她抱怨道:“凡·高浪费了那么多颜料和画布,他画的油画却卖不出一分钱。”

由于日夜不停地作画,再加上经常挨饿、营养不良,凡·高的牙齿掉了许多,而且身体疲乏,面容异常苍老、憔悴。接着,凡·高又患了精神病,并在疗养院里呆了一年。

尽管如此,凡·高依然没有停止绘画。1890年,贫病交加的凡·高自杀身亡,而凡·高的成名,却在他的死后。

黄色是明媚、充满活力的颜色,在《向日葵》里,凡·高就使用了大量的黄色。在黄色的画布上,向日葵像火苗般鲜艳、夺目,远远看起来,整幅画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向日葵》给人的感觉就是:火热、狂喜、充满生机。

1987年,《向日葵》被卖到了2250万英镑,这是一个惊人的价钱。对比凡·高生前的穷困潦倒,又怎能不令人感慨、深思呢!

著名漫画《父与子》是谁创作的

在许多杂志和报刊中,我们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一对父子:父亲穿着黑色的背心,白色的裤子,他最大的特征就是肚子圆鼓鼓的,显得既滑稽又可亲;与身材胖大的父亲相比,儿子则显得又瘦又小。当这对外表差异极大的父子站在一起时,的确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重要作品。卜劳恩1903年生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长大后开始学习绘画。他曾为许多报纸、书籍做过插图。1931年,卜劳恩的儿子降生了。卜劳恩非常高兴,他决定将发生在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用画笔画下来,让所有的人都来分享他与儿子之间快乐的情感。

1934年12月,第一幅《父与子》发表了,立刻,人们就被这一对可爱的父子所吸引,被他们之间的父子真情所打动了。人们喜欢《父与子》,喜欢知道他们之间的趣闻、逸事。而卜劳恩也不断将发生在他与爱子身上的故事,用画笔传达给广大读者。《父与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快就从德国传向了全世界。

人们都衷心祝愿,这对带给千家万户的父子,能永远快乐。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1944年,卜劳恩被德国法西斯抓进了监狱,最后死在了监狱里。

尽管卜劳恩死了,可是他的漫画《父与子》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随后的50多年的时光里,依然在世界各地长盛不衰。

卡普阿的《我的太阳》所指何人

“风雨过后天空晴朗,阳光灿烂辉煌,空气清新精神爽。啊,多么耀眼的阳光;啊,美丽的太阳,我的太阳。”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卡普阿创作的这首题名《我的太阳》的意大利民歌,经过了100年历史,如今仍然被世人传唱。当这首民歌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被临时替代意大利国歌而奏响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齐声高唱。这说明《我的太阳》这首歌曲,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欢迎。

《我的太阳》也是我国较为流行的一首外国歌曲。

《我的太阳》中的“太阳”究竟所指何人?

有人认为,这个太阳就是作曲家卡普阿钟情的爱人那美丽的笑容。

心爱的人,笑容如灿烂阳光,既辉煌又美丽。情人的微笑,似阳光般温暖,既温馨又迷人。爱情是阳光,温暖了心房;爱情是空气,充添着营养。作曲家心中的太阳,是他深爱着的情侣;小伙子心中的太阳,无疑是他钟情的姑娘。

也有人说,卡普阿创作《我的太阳》,源于世间流传的一则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位漂亮姑娘。哥哥不忍心与弟弟争夺,毅然离开了他心中的“太阳”远走他乡。弟弟为哥哥的风格所感动,他将哥哥与情人一起视为心中的太阳,为之歌颂,为之吟唱。

卡普阿创作的《我的太阳》,其中“太阳”究竟所指何人,大家已无意去争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个人的心中最美好的偶像,即是那光辉灿烂的“我的太阳”。

《摩西》的生活原型是谁

16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尊名为《摩西》的雕像。这尊雕像以其精湛的艺术形象,成为闻名于世的不朽之作。

几百年来,人们从《摩西》那充满睿智和刚毅的脸上,以及同时迸发的爱与憎的神情,深切领会到艺术给人带来的巨大魅力。

米开朗基罗何以会有如此完美的构思,《摩西》的生活原型是谁?这是后人格外关注的问题。

据前苏联一位学者多年的潜心研究,他大胆地提出,《摩西》的原型是大画家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交往甚密,俩人曾长期居住同地。《摩西》就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米开朗基罗十分欣赏达·芬奇漂亮的仪表,对达·芬奇骄人的气质、风度崇爱有加。歌德曾赞誉:“达·芬奇是全人类的楷模。”

雕像《摩西》不仅在外表,就连神情也同达·芬奇极为相似。因此,有人相信米开朗基罗是以达·芬奇为模特儿而创作《摩西》的。

有些学者则认为,《摩西》的原型就是创作者本人。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有人持这种观点。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无一不深刻地反映他本人内心深处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米开朗基罗是用自身去塑造心灵上的追求。

是否可以说,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摩西》是作者本人心目中所有美好形象的综合体。

这样认为或许更确切。

《查理四世一家》的含义是什么

弗朗西斯科·戈雅是18世纪末期,享誉全球的西班牙绘画大师。

戈雅的画,其造诣深邃,技艺精湛,堪称世界艺术珍宝。

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是个喜好他人阿谀奉承的家伙。当他见到戈雅创作的《查理四世一家》这幅画时,简直高兴至极,他马上授与戈雅为“宫廷第一画师”。

明快和谐的光线,错落有致的布局,交相辉映的着装,各具神态的表情,尽显珠光宝气富丽堂皇。一幅惊世之作,博得查理四世国王的欢心,也给世人留下说不清道不尽的话题……

前苏联学者阿尔巴托夫认为,《查理四世一家》这幅作品,是“戈雅以当时所绝无仅有的勇敢揭露着当代社会的沉疴痼疾。”

美国艺术史学者托马斯史弟,在其《大画家传》一书中坦言:《查理四世一家》是“一幅衰微的王室的图画”。

艺术家指出的戈雅的“画外之音”,查理四世国王及其家族却全然不知。就连那些嫉恨戈雅荣登“宫廷第一画师”宝座的幕僚们,也对此仅仅是忿忿不平而已。如果当时宫廷内有谁发现这幅画另有弦外之音的话,那戈雅恐怕就要引火烧身了。

戈雅是否真有勇气抨击至高无上的君主?戈雅与查理四世及王族是否有深刻的矛盾?

在世人的眼里,看不出《查理四世一家》这幅画对王室有什么不恭,更难以确定作品所包含的讽刺意义。

大概只有戈雅自己才知道创作这幅画的真正意图,但他却始终没有说出来。

《蒙娜·丽莎》为何充满微笑

你肯定看过达·芬奇创作的名画《蒙娜·丽莎》,你心中将永远铭记着蒙娜·丽莎的微笑。

一幅神奇的油画肖像,经艺术大师达·芬奇的手,令全世界钟爱艺术的人为之倾倒。

蒙娜·丽莎是一位富家女子,天生丽质,妩媚娇人。在达·芬奇以蒙娜·丽莎作画时,正值她的幼女不幸夭折,大画家想方设法让蒙娜·丽莎在他的画板前,从忧伤、愁苦中间现出一丝笑容。最后,蒙娜·丽莎笑了,笑得很自然,笑得很甜密,笑得很迷人……

达·芬奇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瞬间,把蒙娜·丽莎的微笑,定格在画板上,变瞬间为永恒。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专业画家的眼里,美得若隐若现、神秘莫测。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社会学家的眼里,笑得深邃多情、妩媚百态。

对《蒙娜·丽莎》的微笑,各自都有个人的看法。有的人从中领略到蒙娜·丽莎于哀愁、凄楚中透出喜悦;有人从中体会到蒙娜·丽莎在自然、恬静中现出诱人。

喜爱《蒙娜·丽莎》的人,在全世界可谓比比皆是。人们惊叹达·芬奇的艺术功力,同时也被蒙娜·丽莎的魅力所陶醉。

是什么原因创造出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蕴含着什么意境?这些都让专家们去探讨吧,我们只要记住这永恒的微笑就足够了。

《阿甲克斯》为什么会沉入海底

在20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靠近地中海的莱奇·马林纳海滨浴场,一名嬉水者在潜入海底时,触到了一尊铜像,当这尊铜像被打捞上岸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显然是一件“舶来品”。经专家鉴定,这尊铜像是古希腊的作品,塑造的人物是希腊英雄阿甲克斯,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塑成。

《阿甲克斯》在靠近意大利的海底沉睡了2400多年,如今,这件艺术珍品重现于世,这可是非同寻常的发现。

《阿甲克斯》是怎样沉入大海的呢?

历史学家指出,《阿甲克斯》肯定是在从希腊运往罗马的途中,因船只遇难而陷入大海的。但这件艺术珍品是由罗马人抢掠来的,还是希腊人供奉出的就不得而知了。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1世纪中叶,希腊就已经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那时候的希腊雕塑技术空前的发达,出现了菲狄亚斯、米隆等一大批雕塑大师。

经专业人士考证,铜塑《阿甲克斯》很像出自菲狄亚斯之手。无论从结构造型上,还是工艺技法上,与菲狄亚斯的其他作品都极为相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菲狄亚斯的作品已无一件是真品。拿这些仿制品来作比较,是否值得可信还需要考虑。

尤其是《阿甲克斯》尽管在形式上与菲狄亚斯创作技法相似,但在艺术风格上却不尽相同。在人们熟知的菲狄亚斯的作品中,大多追求外观上的华丽、飘逸,而《阿甲克斯》却是古朴、典雅。

《阿甲克斯》究竟是偶遇不测风暴,还是突遭海盗袭击?迄今无法断定。那么,是否还有其他艺术珍品遭此厄运呢?

《马拉之死》寓意之谜在哪里

让·保尔·马拉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雅各宾派政治活动家。

1973年7月13日,一位年轻女子科黛来到巴黎圣·奥雷诺街马拉的寓所,她向门卫提出要见马拉,遭到门卫的拒绝,双方大声争执起来。这时,泡在浴缸中的马拉听到争吵,吩咐夫人命令门卫准许来人进入。

女子进屋后不久,从浴室传来马拉的一声惨叫……当马拉夫人及佣人等跑进浴室,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马拉赤裸着上身倒在浴缸里,包裹着的黄色头巾垂在脑后,胸前肋下股股鲜血直淌,握笔的右手垂落在缸边,旁边放着一把匕首,左手攥着一张便笺。

马拉就这样惨遭杀害,离开了他的未竞事业。

法国绘画大师雅克·路易·大卫被马拉的死所震撼。画家的愤怒激发出创作的激情,他将马拉之死绘到画布上,成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马拉之死》真实地再现了这位革命家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对反对派分子的无情揭露。用大卫自己的话讲,“把马拉为人民而操劳的生活情景展示给人民是有益的。”

但是,大卫并没有明确指出《马拉之死》的构图,其内在含义是什么?

有人说,这幅画就是一种白描直叙,是以写实为主,树简洁、朴素的画风。

而许多行家则认为,大卫构思《马拉之死》从构图上看似写实,但真正寓意在于把马拉朴素、勤奋、忘我献身的高尚品质充分表现出来。

画坛巨匠大卫自己是怎么想的,却一直没有对外界讲出来。

《无名女郎》是何方女子

克拉姆斯科依的肖像画《无名女郎》是众所公认的惊世骇俗之作。

凡有幸一睹该画风采的人,无不为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所震撼。那冬日的早晨,覆盖着白雪的建筑,晨曦衬托之处,一位端庄、美丽的女郎坐在马车上。那神情,矜持中不失妩媚,沉静中透着风情。

克拉姆斯科依的《无名女郎》,她的真名是什么?人们关注着、猜测着。

有人曾断言,画家克拉姆斯科依初恋的少女是画像的原型。大画家对初恋,一生都未能忘怀,他将所有的思念之情都集于笔端,他为了心中永远的纪念,创作了这幅作品,他没有署上名字,主要是考虑那一切都已成过去。

而有人则说,《无名女郎》本是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克拉姆斯科依与托尔斯泰是一对好朋友。由《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感染而激发出的创作激情,使画家对安娜·卡列尼娜情有独钟。他用画笔记下安娜·卡列尼娜的美丽,这在情理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克拉姆斯科依的学生列宾,则另有一番论点。

他认为,《无名女郎》并不是一幅肖像画,而是纯粹的创作画。画面中的人物并不是哪个模特的再现,而是画家心目中所有理想的、美丽的女性。列宾的说法可靠与否还无法印证。但是,我们从克拉姆斯科依笔下《无名女郎》那独具特色的神态中,似乎感觉到其背后总应该有一个真实名字的存在。

《伊凡雷帝杀子》讲的是什么故事

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有一幅作品《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堪称列宾的一个杰作。

从这幅画上我们看到,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一只苍老的手抱着奄奄一息的亲子伊凡,另一只手摁住儿子流血的伤口。伊凡皇太子已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眼里仅存着一丝绝望。伊凡雷帝目光呆滞,脸上流露出懊悔与无可奈何。整个画面在昏暗、静寂、沉重的气氛笼罩之下,使人感到窒息。

列宾的这幅作品,叙述了一个悲剧故事。

晚年时期的伊凡雷帝,性情乖戾,疑心重重。他时常感到太子伊凡有欲夺皇位之意,父子关系日愈紧张。这一日,伊凡太子的妻子叶莲娜仅穿一件薄裙在宫内走来走去。叶莲娜的衣着,违反了宫廷传统的服饰惯例,伊凡雷帝见后大发雷霆,伸手打了儿媳叶莲娜。叶莲娜受到这突然的惊吓,使刚刚怀孕的胎儿流产了。伊凡太子闻听此讯,当即勃然大怒,痛斥伊凡雷帝施暴。伊凡雷帝无法容忍儿子的指责,举起手中铁头权杖向伊凡太子刺去,权杖正中伊凡的太阳穴,顿时鲜血直流,不久,伊凡太子就一命归西了。

对于伊凡雷帝怒杀亲子的说法,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前苏联的一位历史学家曾指出,伊凡父子确曾发生过激烈地争吵,但是伊凡雷帝只是在伊凡太子身上敲了几下,并未造成伤害。太子伊凡的死,是因其爱妻遭辱、胎儿流产与憎恨其父的多种原因导致心理压抑,最终患病不治身亡,与伊凡雷帝的行为并无直接关系。

看来,太子伊凡的死因还需要深入研究。

秦始皇兵马俑是古代艺术宝库吗

秦始皇兵马俑拥有规模宏大的约8000件兵马俑雕塑群,俨然是一座辉煌的艺术宝库,其在雕塑艺术表现上呈现多方面的成就。

形体高大、数量众多、场面宏伟、气势磅礴是兵马俑的第一个显著特点。秦俑一、二、三号坑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约8000件大小与真人、真马相仿,而又“被坚执锐,全副武装”的陶俑、陶马来模拟古代军队编列,其宏大的气魄和构想,实为旷古罕见。它体现出秦代军队的实际风貌,形成咄咄逼人、气吞山河的气势和强烈的感人魅力。

秦俑艺术最感人之处在于所塑造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达到形神毕肖、栩栩如生的艺术境界。驾车和坐骑的挺立陶马,身长约2米,高约1.7米,臀肥腰圆,肌肉丰满,筋腱隆实,鬃毛飞扬,马头方正,鼻大口阔,耳如削竹前纵,睛如系铃圆睁,四蹄伫立,神骏机警,露出不待扬鞭即欲奋蹄神态,一看就知是可千里追风赶月的骏马良驹。而数千名恍若真人的陶俑,神态各异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表现出逼真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特征。将军俑身材高大魁梧,头戴冠,足登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长须飘洒,额头皱纹深刻,昂首挺胸,拄剑而立,气宇轩昂,雍容大度,焕发出阳刚之气。军吏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戴长冠,一手执兵器,目光炯迥,神情冷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众多的武士俑也塑造得十分生动传神:有的年轻幼稚,眉宇舒展,洋溢天真活泼的神气;有的老练深沉,额头上皱纹横布,记录下生活对他的磨练;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憨厚质朴;有的侧耳凝神,聪明机敏;有的笑口微启,开朗洒脱;也有个别的武士俑满面愁云,忧心忡忡。

“断臂的维纳斯”美在何处

1820年,在一个名叫米洛的小岛上,人们发现了一个山洞。在对山洞进行考察时,一尊大理石雕像被发现了。当时雕像的腰部是断开的,当人们清理干净雕像上的污迹,并将它大致修复后,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呼道:多么美丽的女性雕像啊!

看着这堪称美丽绝伦的雕像,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传说中的女神维纳斯。在西方神话里,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她以美丽著称。就这样,雕像就被人们称为维纳斯像了。

维纳斯女神雕像高204厘米,它的上半身是裸露的,而下半身则被极富表现力的衣褶所遮盖。由于下半身厚实、稳定,因而上半身更显得秀美。再看雕像的面部表情:神态宁静,不露笑容,显得非常端庄、典雅。

可惜的是雕像的两臂断裂,并且没有发现断臂的残片。因此,有人评论道:“它美是美,可没有双臂总是一种缺陷。让我们来给它装上双臂吧。”于是,好些人设想给雕像装上双臂。这个方案可谓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有人说:“女神应该一手放在头上,一手提着衣襟。”有人建议:“雕像的双手应该放在身旁的一个石柱上。”……

然而,一经试验,人们才恍然大悟:任何一种建议都行不通,因为它们不仅破坏了雕像的整体美,而且破坏了欣赏者的想像力。惟有断了双臂,女神才是最美丽的。这以后,就再也没人试图给雕像安上手臂了。

维纳斯像的确令人惊异,因为它虽然是残缺的,可给人的印象却是完美的。而且,很多雕塑家都认定,维纳斯像的迷人,很大一部分就在它没有双臂上。

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又发现,雕像的各部分尺寸都有一定的比例。而依照这一比例创造的人体形象,是最完美的。于是,人们将这一比例定名为“黄金分割”。

目前,维纳斯像被收藏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卢浮宫中,它不仅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而且是法国的国宝。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慕名前去参观。女神雕像是含蓄而耐人寻味的,它的美,足以令所有欣赏过她的人终生难忘。

著名雕塑《大卫》是谁创作的

米开朗基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而雕像《大卫》就是他的一个杰出作品。

米开朗基罗,1475年诞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官员家庭。他刚生下来,由于母亲身体很弱,小米开朗基罗便被送到了一个村庄里,交给奶妈喂养。在奶妈家附近,有一个采石场,而奶妈的丈夫正是采石场的工人。当小米开朗基罗刚学会走路时,他就整天与石块、凿子为伴了。

小米开朗基罗10岁时,父亲将他送入学校念书。然而,此时艺术已经开始在小米开朗基罗的心里扎了根,他对父亲说:“我要做一个艺术家。”

父亲大惊失色:“现在,艺术家的地位与劳工的地位差不多,你竟然想做艺术家!我决不允许!”尽管父亲强烈反对,但倔强的米开朗基罗还是迫使父亲将自己送到一个艺术家那里当学徒。

米开朗基罗将精力集中在雕塑方面。经过专心的学习,18岁时他就赢得了名气。后来,有人请他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刻成一座雕像。在认真考察这块大理石时,米开朗基罗的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塑一座大卫像。

大卫是古代的一个英雄。相传,在大卫还是个放牧的少年时,一队敌军侵入了大卫的家乡。家乡的战士们奋起反抗,可是因为敌军的首领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巨人,战士们无论怎样英勇,也没法将敌人击退。

年轻的大卫也投入了战斗,他的任务是给战士们送饭。看到战士们难以抵挡巨人的袭击,大卫就提起巨石,向巨人掷去。巨石砸死了巨人,敌人大惊失色,只好逃跑了。

想法明确之后,米开朗基罗就关上工作室的大门,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在雕塑的过程中,他拒绝了一切拜访,只允许几个助手观看他的工作。

经过4年的奋斗,一座高达5米半的宏伟塑像完成了。凡是见过大卫像的人,无不为塑像体格的完美、线条的流畅、神情的逼真所震撼。人们惊叹说:“这真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啊!”而雕像的创作者米开朗基罗,从此也成了名震世界的雕塑大师。

壁画《客使图》是表现谒陵吊唁的吗

这里所说的壁画《客使图》,是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中众多壁画里的其中一幅。

这幅《客使图》,绘有3名蕃邦客使。其一头戴皮帽,穿圆领灰袍,足登黄靴;其二身穿翻领紫袍,足登黑靴;其三头戴尖顶羽毛帽,穿红领白袍,足登黄靴。这3位异国使节,在3位唐朝官员引导下前行。

这幅壁画,从人物神态、衣着,到宫廷礼仪、风貌,其工艺之精湛,都称得上是唐墓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但对这幅《客使图》所反映的内容,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客使图》反映的是番邦客使前来参加李贤丧礼时谒陵吊唁的场景。

当时的李唐王朝,凡太子、公主婚丧嫁娶大典,均邀请异国使节参加。这些被请来的客人被奉为上宾,同宗室至亲、文武百官等同行并座。

这幅《客使图》中的3位使者,其入行、立位,都与谒陵吊唁所规定的仪式相仿。由此而断定,《客使图》是为记述李贤葬仪而作。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说《客使图》反映的谒陵吊唁的场面于客观事实不符。

因为在唐代典章中,对宫廷礼仪中的各类人物,也包括外来使者,其服装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凡在丧葬大礼中,帝王和官员都要身着素服,即使是邀来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那么,《客使图》中的3位使者,装束之色彩艳丽,与谒陵吊唁的气氛极不和谐。再者说,那3位引导客人的唐朝官员,丝毫不见悲伤之情,如同上朝晋见一般。

两种观点都各有道理,但又都不能说服对方。不知这争议要进行到什么时候?

古希腊的裸体雕塑为何都是裸体

只要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古希腊的雕塑,都是以裸体形式出现的。

断臂维纳斯雕塑像,是世人心中美好的偶像。艺术家也好,大众百姓也罢,都懂得维纳斯雕塑的残缺美。但是,如果雕塑不是一尊美丽的裸体,人们还会津津乐道她的残缺美吗?

古希腊的雕塑,为何都以裸体形式出现呢?

借用大艺术家罗丹的评价:“希腊人这种特有风气产生了特殊的观念。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

正因为古希腊人特有的这种唯体美的尊崇,所以,当少女们与其他青年或壮年男女一样,赤身裸体在竞技场上相互角逐,全然没有丝毫的羞涩感,而是充满着活力与愉悦。体现着人体与自然的和谐。

古希腊的裸体雕塑,向人们无声地展示了人体的力量美、结构美以及创造美。东西方文化对此都欣然接受,在理论上给予充分肯定。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的一些学者,大胆地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古希腊裸体雕塑,并非源于裸体风俗,也不是单纯的崇尚自然的唯体美。而是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性快乐主义风尚的产物。核心问题还是一种性刺激、性吸引、性渲染。

不管怎么说,古希腊的裸体雕塑,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瑰宝,至于它形成的真正历史原因,是需要专家们更深入地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