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尾蛇横行霸道

众所周知,蛇类是没有腿和脚的。我国古代还有一个“画蛇添足”的笑话故事呢。可是没有腿的蛇仍然能够爬得很快,那么蛇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大多数蛇,都是靠它腹部的鳞片之间的距离变化来爬行的。蛇的身体的腹面有很宽的大鳞,像房顶上的瓦片一样,一个压一个地排列着,翘起来的棱都朝后,以便能够扒住地面。因此,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首先蛇身体前部的鳞片与地面接触,接触点后面的身体部分收缩,后半部鳞片之间的距离也就会变小,后部也就能够往前移动了。然后,蛇的身体的后部再与地面接触,接触点之前的鳞片之间的距离又会变长,这样身体的前部也就会前进了。不断交替地进行这样的动作,蛇就能够在地面上自由爬行了。不过,蛇类在爬行的时候并不像这里所讲的那样,只将身体分成两个部分,而是以一种非常协调流畅的动作来运动的。当然,这种运动方式也有缺点,那就是速度比较缓慢。

在美国西南部,有一种长约45厘米的侧行小响尾蛇,在非洲还有一种叫做沙生蝰的蛇。虽然它们生活在相距非常遥远的地方,但是它们却各自独立地演化出了一种在松散的沙地上爬行的独特的运动方式。它们都是靠快速扭动身体而进行横向运动的,因此,在它身后的沙面上会留下一长串相互平行,但是与蛇走过的路线几乎垂直的浅沟。这种运动方式比起大多数蛇所采用的运动方式要快得多。

响尾蛇的尾部有角质环,当用力抖动尾部时可以发出响声。响尾蛇的名字也就是因此而得来的。

大多数蛇,包括有毒的蛇类都是胆小而且喜爱躲藏的,但是侧行响尾蛇,却很容易由于受到惊吓而变得激怒,从而对敌害进行主动的攻击。在夜间它们到处漫游,往往从埋伏着的沙窝里攻击敌人。白昼酷暑时,它就会卷缩成一团,躲藏在灌木丛的阴影里,或者大型动物踏出的小坑里。它们有时候,也会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只留出鼻孔和眼睛在外面,但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响尾蛇之所以能够在夜里捕食,主要靠的是红外线的帮助。在它们的头部有一个颊窝,可以接收红外线,通过对红外线的接受响尾蛇就可以发现鼠类。鼠类是一种恒温动物,在夜里它们的体温总是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也就能比周围的其它物体发出更多的红外线,这样响尾蛇就可以靠红外线接收器来发现鼠类。根据这个原理,人类研制出了红外线导弹和红外线夜视镜等,在军事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响尾蛇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蜥蜴和小鸟。它们属于卵胎生,每胎可生出5条~18条小蛇。

丰富而多彩的沙漠两栖类动物和沙漠爬行动物,在美丽的自然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它们那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你不叹而称奇吗?你还知道更多的沙漠两栖类动物和沙漠爬行动物吗?朋友们,在美丽无限的大自然中,永远都有等待着我们继续去探索的秘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