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交人士与著作

朱应、康泰

三国时吴国出使南海的官员。吴多江湖,东南又沿海,为适应水战和江海交通贸易,造船较发达。建安郡侯官(今福建福州)是造船中心。选自闽、粤的航海水手经常驾海船北航辽东,南通南海。黄武五年(226),大秦商人秦论从海道经交趾来到建业(即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孙权,谈及大秦风土民俗,到嘉禾年间(232~238)返回本国。约在黄武五年,交州刺史吕岱派中郎将康泰(生卒年不详)和宣化从事朱应(生卒年不详)出使南海诸国,进行外交活动。他们远至林邑(今越南中南部)、扶南诸国,是中国古代有历史记载的、最早航海到东南亚、南亚的旅行家。据说他们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几十个,在扶南遇到中天竺的使臣陈宋,“具问天竺土俗”。回国后,朱应写下了《扶南异物志》一卷,记述他出使扶南等国的见闻,《隋书·经籍志》和《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有著录,今已失传。康泰著《吴时外国传》(一作《吴时外国志》或《扶南记》、《扶南传》),已亡佚。《水经注》、《艺文类聚》、《梁书》、《通典》、《太平御览》诸书有所征引,为研究中国和南海诸国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

法显

(337/342~418/423)东晋求法旅行僧、译经僧。俗姓龚。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后秦初年居长安,幼年出家,二十岁受比丘大戒。当时,汉地佛教已流行,佛经译出虽多,但缺乏完整的戒律。399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后秦弘始元年),法显以六十岁左右的高龄,立志西行寻求戒律。他和慧景、道整等从长安出发,沿途会合西行求法的智严等,出敦煌,过今新疆境内的大沙漠,逾葱岭,渡新头河(今印度河),经乌苌(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及斯瓦特河流域)、犍陀卫、竺刹尸罗,至弗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北天竺诸国佛徒皆师师口传,不见诸文字,他没有得到律藏典籍,决计远赴中天竺。同来僧有的中途死去,有的折回,这时只剩下道整同行。他们取道醯罗城(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附近著名考古遗址Hidda)、那竭国、罗夷国、跋那国、毗荼国到摩头罗国(今印度马土腊)。在中天竺,法显到过僧伽施国、罽饶夷城(即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季)、沙祗国(今印度勒克瑙)、拘萨罗国都城舍卫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境内)、迦维罗卫城(在今尼泊尔西南,为释迦牟尼诞生地)、拘夷那竭国、毗舍离国、巴连弗邑(即华氏城,今印度巴特那)。法显在摩竭提国首都巴连弗邑留居三年,礼拜了王舍城、菩提伽耶(今伽耶)等地的佛迹,同时学习梵语,抄写戒律,得大众部摩诃僧祗律、说一切有部萨婆多众律和方等般泥洹经、杂阿毗昙心等经论梵本。道整留在佛国不归,法显为使律藏能流行汉地,决意东返。他从巴连弗邑经瞻波(今印度巴加尔普尔)到位于恒河口支流的多摩梨帝(在今塔姆鲁克),居住两年,写经画像,而后泛海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法显住该国两年,当看见商人用中国的绢扇供佛,不觉凄然泪下。在获得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等经律后,再附商船横渡印度洋,又在耶婆提国(今爪哇或兼指爪哇、苏门答腊)停留五个月,然后航经南海、东海,历尽艰辛,于东晋义熙八年(412)返抵青州长广郡牢山(山东青岛崂山)南岸。

法显返国次年即赴东晋首都建康,在道场寺与北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合译了带回的摩诃僧祗律、大般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等6部63卷经律。大般泥洹经的译出影响最大,有助于传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义谓不具信心、断了善根的恶人)皆得成佛”的涅槃宗教义。法显后到荆州,卒于辛寺,终年约86岁(一说82岁)。

法显记述他十多年中巡礼三十余国的行程,写成《佛国记》一卷,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传》。这是5世纪初亚洲佛教史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友好往来以及中天竺笈多王朝超日王时代的重要史料。19世纪时,法、英等国先后出版了译本,清朝末年丁谦曾作地理考订,国外译著以1936年出版的日本学者足立喜六的《法显传考证》最为翔实。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章巽校注的《法显传校注》是目前流行最好的版本。

宋云

北魏时西行求法者。生卒年不详。敦煌人。为侍应太后的主衣子统。北魏明帝神龟元年(518)十一月,受胡太后之命,与崇立寺沙门惠生(亦作慧生)、法力等出访天竺,礼佛迹,献礼品,求佛经。一行从洛阳出发,入吐谷浑,受后者庇护取道今青海省入西域,经鄯善、左末(今新疆且末)、捍穈(媲摩,Phema)、于阗等地入钵和国(Wakhan,今阿富汗瓦汉山谷),至嚈哒国境。宋云等谒见嚈哒王之后,于神龟二年入乌场国(乌苌或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及斯瓦特河流域)。此后,宋云、惠生在天竺广礼佛迹,访问乾陀罗(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等地。正光三年(522),携大乘经论170部返回洛阳。《旧唐书·经籍志》地理类、《新唐书·艺文志》地理类均著录有宋云撰《魏国以西十一国事》一卷,当是宋云西行之见闻录,惜此书与《惠生行传》一卷均已亡佚。今赖547年前后成书的《洛阳伽蓝记》引述的宋云《家纪》、惠生《行记》、《道荣传》等得知宋云等人的西行梗概。

裴矩

(547或更前~627)隋及唐初政治家。隋末以经营西域而知名。原名世矩,因避唐太宗讳而去世字。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初仕北齐,齐亡入周,北周末年杨坚执政时被召用。杨坚代周,建立隋朝,矩为近臣,参预平陈之役,继而经略岭南,北抚突厥族启民可汗。又与牛弘等参定隋礼。隋炀帝即位后,矩甚受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参掌朝政,并称为“五贵”。

裴矩一生最重要的活动是为炀帝经营西域。当时西域诸国多至河西甘州(今甘肃张掖)与隋互市。大业元年(605)至九年间,他至少四次来往于甘州、凉州(今甘肃武威)、沙州(今甘肃敦煌),大力招徕胡商,并引致西域商队前往长安、洛阳等地,以首都贸易取代边境贸易。裴矩深知炀帝远略野心,尽力收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君长姓族、风土物产等资料,绘画各国王公庶人服饰仪形,纂成《西域图记》三卷,并别造地图,注记各地险要,献于炀帝。炀帝即将经营西域事宜悉以委任给他。矩引致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等入朝,并积极策划打击西域贸易的竞争者——吐谷浑。大业四年,隋诱使铁勒攻击吐谷浑;五年,炀帝亲征吐谷浑,拓地数千里。稍后,炀帝又派薛世雄进军伊吾,于汉旧城东筑新伊吾。矩同往经略,巩固了隋与高昌的联系。大约由于裴矩建议,炀帝曾派云骑尉李昱出使波斯,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罽宾(通指今克什米尔,但隋代一度指漕国,今阿富汗加兹尼;唐代一度指迦毕试,今阿富汗贝格拉姆)、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等地。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杀炀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化及败,矩转事窦建德。建德败,矩降唐。武德八年以太子詹事兼检校侍中,后又为民部尚书。裴矩八十岁精明不减,历事诸主,均受礼遇,以熟悉故事,常受咨询。贞观元年(627)卒。

所撰《西域图记》记载了四十四国情况,可惜原书已佚。现仅存书序,记述了自敦煌至西海(今地中海)的三条主要路线,是关于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此外,他还著有《开业平陈记》十二卷、《邺都故事》十卷、《高丽风俗》一卷,与虞世南共撰《大唐书仪》十卷,均佚。

玄奘

(600或602~664)唐初佛教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陈,名讳。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南缑氏镇)人。玄奘13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名玄奘。武德元年(618)至成都从道基、宝暹等受学,崭露头角。后又游历荆州(今湖北江陵)、吴会(今苏南、浙东地区)、相州(今河南安阳)等地,讲学、问难,颇有心得。武德末到长安大庄严寺挂褡(游方僧人于所至寺院歇住居留)。他游历各处,接触各派理论,深感其中疑难问题甚多,疑原有译经讹谬,遂发愿亲至印度,广求异本,以为参验。恰逢印度僧人波颇密多罗到长安,向他介绍了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巴腊贡村与旧王舍村之间)戒贤法师的讲学规模和他所讲授的《瑜伽师地论》,更坚定了玄奘赴印度求法的决心。

贞观元年(627,另有贞观二年、三年说),他从长安出发,经凉州(今甘肃武威),违反当时出关禁令,偷越玉门关,孤身穿越沙碛,历尽艰辛,到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见昭武九姓)诸国境,过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兹嘎拉山口),人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国境,而后沿今巴基斯坦北部,过克什米尔,入北印度。他在印度各处游历,到过尼泊尔南部,转而巡礼佛教的六大圣地。贞观四年到达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又向附近的杖林山胜军论师学习。他遍访五印度,沿恒河东经孟加拉,至迦摩缕波(今印度阿萨姆邦的西部),循印度东海岸南行到达达罗毗荼(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和僧伽罗(今斯里兰卡)隔海相望。折向西北经摩诃刺陀,瞻仰阿旃陀石窟(在今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西北,瓦哥拉河曲)。最西经历狼揭罗(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东南一带)。他曾进入印度半岛的腹地(今昌巴尔河流域东南地区),又西行沿印度河北上至钵伐多(今克什米尔南部查谟;一说巴基斯坦旁遮普哈拉巴)。贞观十四年重又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命他在寺讲学,他撰述《会宗论》三千颂(今佚),调和分歧,阐明“空”“有”两宗异途同归,声名传播五天竺(古印度的别称,今南亚次大陆)。迦摩缕波国童子王和羯若鞠阉国戒日王(即中国史籍中常见的摩揭陀国王尸罗逸多)在曲女城举行佛学辩证大会,邀请玄奘参加。玄奘在会上为论主,提出《制恶见论》一千八百颂,博得极高荣誉,被称为“大乘天”。次年春,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657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返国,自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东北,折向东,穿越帕米尔高原南侧的瓦罕山谷,取道天山南路,经于阗、且末,于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回到长安。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见亲闻的旅行记录,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书记载正确,故为近代学者在中亚、印度等地进行考古发掘的指导书,因此有人将其作用比拟为鲍桑尼乌斯(Pausa-nius)书之于指导雅典考古上的作用。

玄奘历尽艰辛去印度求法唐太宗非常重视玄奘的胜利归来,命令宰相率领朝臣远出迎接,并在洛阳接见玄奘。随后命宰相房玄龄选取、调集硕学高僧,组成规模宏大的译场,协助他翻译佛经。这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一次译经活动。他与后秦的鸠摩罗什、陈朝的真谛和唐中叶的不空齐名,成为四大翻译家之一。译经工作组织严密,有“译主”,就梵本用华语进行翻译。有“笔授”,将译主翻译之义用文字记录下来,又称“缀文”。有“润文”,对所录文字进行润色。有“证梵本”,以译出之文,核对梵本。有“证义”,推敲已译出之经文是否合于佛义。有“校勘”,核对文字。有“正字”,检查书写的文字是否合于规范。玄奘自为译主,笔授、证义者都是名僧。以直译为主而适当采取意译,不损原意而又便于理解。共译出佛经74部(一作75部),1335卷,通过这次译经活动,玄奘培养了一批弟子,著名的如圆测(新罗人)、窥基、慧立、玄应等。

玄奘取经回长安玄奘在佛教理论上属于法相宗,主张“唯识论”,认为“识”(人们内心存在的真理种子)是一切自然事物和心理现象的起源。他是一个主观唯心论者。经过他的宣传,法相宗在初唐成为最显赫的宗派,但为时不久即告衰落,唯在日本、朝鲜等地有所发展,日本的法相宗一直存在到今天。玄奘又介绍了印度的因明学,即逻辑推理的方法。因明学在印度本非佛教徒所创,但后来佛教徒也精研这种逻辑理论,特别是法相宗的大师陈那(印度人)深有成就。玄奘译因明二论,即是介绍陈那之学。它在中国学者中立即引起广泛兴趣,唐初人吕才曾作《因明注解立破义图》,与玄奘进行讨论。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葬于长安兴教寺(在今西安市南郊)。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惊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义净

(635~713)唐代泛海赴印度的求学僧、译经师。俗姓张,字文明。齐州(今山东济南)人,祖籍范阳(今北京)。幼时出家,遍访名师,专研戒律。他敬慕法显、玄焚业绩,立志西游。咸亨二年(671)37岁时,只身自今广东番禺附波斯船赴印度,四年二月在恒河口之多摩梨帝(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纳浦尔县塔姆鲁克)登岸,此即昔日法显登舟离印返国之处。义净在印度13年,历30余国,其中以在王舍城北的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巴腊贡村与旧王舍村之间)留学时间最久。先后得梵本经、津、论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武周垂拱元年(685)离开那烂陀,仍循海路归国,又在南海滞留近十年,于证圣元年(695)到达洛阳。

义净归国后,备受唐廷优礼,武则天赐予三藏之号,安置他在洛阳佛受记寺,使之专心译经。义净先与于阗僧实叉难陀等共译《华严经》,对华严宗的建立有很大贡献。久视元年(700)以后,义净自行翻译,计在东、西两京先后译出佛典56部,230卷,另有未定稿七八十卷。从义净的译作来看,他用力最勤并热心加以传布的是律部。当时帮助他润色文字的有崔堤、卢灿、李峤,韦嗣立、赵彦明、张说、苏颋等文士。先天二年(713)义净卒,葬于洛阳延兴门东之平原,卢灿撰有塔铭。

义净的著述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五种。《寄归内法传》四卷记述了室利佛逝(尸利佛逝,或简作佛逝,学者大多认为,唐时其都城为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或占碑)、末罗游(末罗瑜,一般认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占碑河流域)、羯茶(一般认为即今马来半岛西岸吉打一带)、裸人国(今尼科巴群岛,某些学者认为兼指安达曼群岛等地以及印度本土)等东南亚地区的社会、文化情况,特别是佛教流行的情况。其中有关羯荼、裸人国等地区的记载可与9世纪以来阿拉伯地理文献,如伊本·胡尔达德比赫(Ibn Khurdādhbih)的《道里与诸国志》的记载相互印证。《求法高僧传》二卷记载了约六十名僧人赴印求法的行程。这些僧人多舍陆而泛海,反映了7世纪下半期吐蕃雄据西域、黑衣大食东侵呼罗珊、吐火罗故地而造成的政治形势的变化。《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是研究7世纪中外交通史的要籍。他翻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孔雀王经》等对日本奈良、平安时期(8~12世纪)的佛教有重要影响。

杜环

《经行记》作者。唐中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生平不详。天宝十载(751),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与大食军战于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附近),唐军大败,被俘甚众。杜环从军在营,被俘往亚俱罗(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库法),后于宝应元年(762)附商船回到广州。著《经行记》,记述其在被俘时期的经历及见闻。

《经行记》原书久佚,唯杜佑于《通典》卷一百九十三《边防典》摘引数段,《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均有转引。这些残存文字是记述8世纪中叶前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西亚、中亚各国情况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所记有拔汗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撤马尔罕)、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拂菻国、摩瞵国(今地未详)、波斯国(今伊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返)、大食、朱禄国(末禄国,今土库曼斯坦马里)、苫国(今叙利亚)等国,包括今中亚及西亚各地。文中记载了唐朝被俘流落在大食国都亚俱罗的工匠有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造纸匠等,反映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西传。其对伊斯兰教的记述至为简要正确。有关大秦法、寻寻法的记载也是重要的宗教史资料。

鉴真

(688~763)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14岁(一说16岁)于扬州大云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殴,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日本的唐招提寺为鉴真大师所建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叡、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叡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经过十二年努力,鉴真终于在753年(唐天宝十二载)冬搭乘日本遣唐使团的船东渡,同行弟子中包括尼三人和胡人安如宝、昆仑人军法力、占婆人善所。鉴真所乘船于754年1月17日(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二十)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秋目浦),一个多月后(754年3月2日)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

当年(日本天平胜宝六年),鉴真在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日本僧人在称为“三师七证”的十位和尚参加下出家受戒,此为日本正规受戒之始。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759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他建立的唐招提寺开基。鉴真携带不少佛经、佛像、佛具等到日本,虽已双目失明,还鉴真纪念堂能协助校订写本佛经的讹误,用嗅觉鉴定草药。同行弟子有的擅长雕塑、绘画、建筑等,传播了唐朝文化。

763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唐广德元年)鉴真圆寂。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弟子为他所塑干漆夹纻像,一千二百余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年,日本曾送这座塑像短期来华,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

圆仁

(794/793~864)日本入唐求法的天台宗僧人。俗姓王生氏。下野国(今日本枥木县)人。9岁出家,师事广智,15岁师事最澄。838年随遣唐使到中国,847年携带大批经典和佛像、佛具等自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归国。在京都比叡山延历寺任第三世天台座主,兼传密教,著《金刚顶经疏》、《苏悉地经略疏》,为日本天台密教奠立了基础,圆寂后,朝廷赐号慈觉大师,为日本大师称号之始。

圆仁留唐近十年,他广泛寻师求法,曾到五台山巡礼,足迹遍及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并留居长安近五年。他用汉文写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贵资料。圆仁的记述涉及唐王朝皇室、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政治矛盾,他与李德裕、仇士良的会见,社会生活各方面如节日、祭祀、饮食、禁忌等习俗,所经过的地方的人口、出产、物价,水陆交通的路线和驿馆,新罗商人在沿海的活动和新罗人聚居的情况等等。关于唐代南北佛教寺院中的各种仪式等,圆仁更有详细记载。他在唐时适值武宗废佛,关于845年(唐会昌五年)正式下诏废佛之前对佛教徒的种种迫害措施以及朝廷大臣、宦官对废佛的不同态度,不同年龄的僧尼和外国僧人所受的不同待遇等等,在其书中都留下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莲华生

在吐蕃传播密宗的名僧。藏名贝玛琼涅,原是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斯瓦特河一带)王子,出家为僧,故藏语中也称之为乌苌大德或乌苌大师。8世纪中叶应吐蕃赞普弃松德赞之请入藏传布密宗。藏地本来流行钵教,钵教和赞普提倡的佛教进行着十分激烈的斗争,这一宗教斗争反映着赞普王权与藏地贵族世家的权力之争。赞普先聘请印度瑜伽中观派论师寂护(亦译作静命,Sāntaraksita),入藏弘扬佛法,然而寂护的说教不足以克服钵教势力的抵抗。赞普继又聘请莲华生入藏弘法。在与钵教斗争的过程中,擅长符咒的莲华生显然比寂护更起作用,因而使藏地佛教带上了密宗色彩。他不仅被奉为西藏密宗宁玛派(红派)的祖师,而且也受西藏喇嘛教其他各派的敬奉。

莲华生在西藏佛教史上另一重大事迹是他协助藏地最早的佛教寺院——桑鸢寺(bsam-yas)的奠基工作,并参与其开光典礼。莲华生在藏五十余年,约在802年返回故土。

李殉

唐末五代时期侨居成都的波斯人后裔(一说唐肃宗、代宗时人,证据不足)。字德润。有诗才,著有《琼瑶集》。卖药为业,纂有《海药本草》四卷,记载大食、波斯等地医用药物。唐玄宗时郑虔著《胡本草》、唐宣宗时段成式著《酉阳杂俎》都对海外名香奇药有所记载,但是不如李殉书完备。《海药本草》原卷已佚,其中多条材料散见于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李殉一族的事迹很值得注意。李殉兄弟五人,祖父波斯人。四弟玹,字廷仪,亦称李四郎,也以出售香药为生业。中和元年(881),唐僖宗因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而逃至成都,授李玹为率府率(皇太子侍卫军的将领),李玹因有诗名也得预“宾贡”之列,参加科举考试。妹舜弦,为前蜀王衍昭仪,尤以诗才闻名。

也里可温

元朝人对基督教徒和教士的通称。又译作也里克温、也立乔。或称迭屑(tarsa),即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见的“达娑”,是袭用波斯人对基督教徒的称呼。也里可温一词的语源迄无定说,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源自希腊语ερχωυ。基督教的聂思脱里一派在唐初传入中国,称大秦景教。845年唐武宗灭佛,所有西来的宗教都被禁止,景教遂趋绝灭。辽、金时期,它在中国西北和北方的一些游牧民如乃蛮、克烈、汪古等部中又颇为盛行。蒙古几次西征中,大批西亚、东欧的基督教徒被裹胁或俘掠东来,充任官吏、军将、工匠或勒充驱奴,其中大多数随着蒙古统治者进入内地,分散居住在全国各地。据载元初仅大都地区就有聂思脱里派教徒三万多人,设有契丹、汪古大主教区管理,西北地区还有唐兀等大主教区的设置。罗马天主教则是在1294年左右由教皇派遣东来的圣方济各会士孟特·戈维诺所传入。戈维诺在大都城中曾建有教堂两所,先后受洗礼的约有六千人。所有组成为左卫、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的阿速人都是天主教的信奉者,人数达三万。罗马教廷在1307年正式任命孟特·戈维诺为大都大主教与东方总主教。随后在泉州也建立了主教区。

元朝对于各大宗教的基本政策是广蓄兼容。基督教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一样,可以自由传教,为皇帝祷告祝寿。在中央设立崇福司,秩从二品,掌领马儿(mar,景教主教的尊称)、哈昔(hasia,僧侣)、列班(rabban,教师)、也里可温、十字寺祭享等事。仁宗延佑二年(1315),改司为院,省并天下,也里可温掌教司72所,足见当时基督教在全国分布之广。在元朝的公牍中,常以也里可温与各路诸色人户并举,也说明这种人遍及各路,人数相当多。以镇江为例,就建有大兴国、云山、聚明、四渎安、高安、甘泉、大光明、大法兴等八所聂思脱里教派的道院;在3845家侨寓户中,也里可温为23家。元政府对待也里可温人户,同佛、道、答失蛮和儒户一样,优免差发徭役,但规定“种田人租,贸易输税”。这些教徒依仗政治上的种种特权,多方逃避赋税,因此这一条规定屡申屡坏。当时的大商人中,不少是基督教徒。任平章政事、领崇福使的爱薛,镇江府路副达鲁花赤马薛里吉思,御史中丞马祖常等都是当时有名的基督教徒。其他以政事、特长而见于记载的基督教徒甚多,他们中有的已具有颇高的汉文化修养。

随着元朝的灭亡,基督教又一度在中国泯灭。直到明朝后期,才又见天主教东来的记载。

答失蛮

元代伊斯兰教士称号。或作达失蛮、大石马,宋代文献曾译作打厮蛮。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徒尊称其教师、神学家为Dānish-mand,波斯语“有知识者”之意,方言作Dāshumand。《长春真人西游记》载:寻思干(今撒马尔罕)“国中有称大石马者,识其国字,专掌簿籍”。蒙古人最初接触的是中亚伊斯兰教徒,故用此称号来概称伊斯兰教士,蒙古语作da man,答失蛮即其音译。其职为掌管密昔吉(阿拉伯语mesjid的元代音译,即清真寺)和伊斯兰教学校(madrasa),主持诵经、祈祷及教育等宗教事务。元朝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政策,答失蛮与和尚、先生(道士)、也里可温大师(基督教教士)同被视为“告天祝寿底人”,享受免除赋役的特权,但规定需是“在寺住坐”,别无营运产业者。元代入居中国的伊斯兰教徒(见木速蛮)很多,大都、上都及外省各城邑皆有其聚居地区,各有答失蛮掌教务,哈的大师(阿拉伯语qadi,伊斯兰教法官)掌审判。答失蛮多经营商业,且夹带、影蔽俗人做买卖不纳商税,亏损国家课收,元朝曾多次下令禁止,但效果不大。答失蛮也被用作人名。

木速蛮

元代伊斯兰教教徒的译名,又作谋速鲁蛮、没速鲁蛮、铺速满,波斯语musulmān的音译,即阿拉伯语Muslim(穆斯林)。元代汉文文献中通常将西域各族木速蛮称为回回。但回回之名有时也被用于称呼信奉其他宗教的西域人,如称犹太人为“术忽回回”等。

元朝境内的木速蛮,大部分是蒙古西征以来从中亚、波斯各地所俘的工匠和其他平民,先后签调来的军队,入仕于元朝的官员和学者,以及来中国经商因而留居的商人;小部分是唐宋时期寓居中国的大食、波斯人的后裔。蒙古西征中,每克一城,照例都要括取工匠和俘掠妇孺为奴,仅花刺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库尼亚·乌尔根奇),被迁往东方的工匠就超过十万人,撒麻耳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被俘工匠也达三万人。还有许多青壮年被签为军队,充当前锋,有不少人随蒙古军东来。这些被迫东迁的中亚人多数是木速蛮。木速蛮商人素以善于经商闻名,早在蒙古兴起以前,他们就经常来往于蒙古高原和西域、中原各地,操纵了游牧民与农业地区间的贸易。成吉思汗建国后,许多木速蛮商人投充蒙古贵族的“斡脱”,替他们经商、放债牟利。1218年,成吉思汗命诸王、大臣各派部属二三人组成了一支450人的大商队,赴花刺子模贸易,成员全是木速蛮。随着蒙古对西域诸国的征服和驿道的设立,东西交通更加便利,蒙古统治者对西域商人又给予种种优待,因此元代来中国经商的西域各地木速蛮商人远较前代为多。

木速蛮在元代属色目人的一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蒙古统治者为防制汉人、南人,重用色目,许多木速蛮上层人物成为蒙古国和元朝的高宫显宦。著名者如花刺子模人牙老瓦赤,从窝阔台汗末年到蒙哥汗时代(除乃马真皇后称制期间外)一直担任统辖中原汉地的札鲁忽赤(汉称燕京行尚书省事);大商人奥都刺合蛮以扑买中原课税,被窝阔台任命为提领诸路课税所官;世祖时的赛典赤父子、阿合马,武宗至仁宗时的合散(一译阿散)、泰定帝时的倒剌沙、乌伯都剌等人,都位至丞相、平章,掌握朝廷大权。在其他中央衙门和地方政府中担任要职的为数更多。至元二年(1265)元朝定制:以蒙古人任各路达鲁花赤,汉人任总管,回回工任同知;五年,下令革罢汉人任达鲁花赤者,但回回人己任的仍旧;次年又规定,准许任用回回、畏兀儿等色目人为达鲁花赤。以镇江路为例,世祖至文宗时期的二十一任达鲁花赤中,有回回五人;所属录事司和各县达鲁花赤中,回回居1/3左右。

木速蛮商人在元朝的国内外贸易中势力尤大。他们的活动地域遍及全国各地,且深入至极北的吉利吉思,八刺忽(在今贝加尔湖地区)等部落。元人说,其“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据中统四年(1263)的户口登记,中都(后改大都)就有回回人户2953户,其中多是富商大贾势要兼并之家。在泉州、广州、杭州等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唐宋以来就有不少大食商人寓居,入元以后,由于元朝统治者倚重木速蛮商人经营海外贸易,他们的势力更盛。泉州大食人蒲寿庚南宋末任市舶提举,叛宋降元后,官至中书左丞,为福建行省长官,其于蒲师文任宜慰使左副元帅,父子世掌市舶,富贵冠一时。蒲氏女婿回回富商佛莲,拥有海舶八十艘,家产仅珍珠就有130斛。元朝皇室常以虎符、圆牌、驿传玺书授予木速蛮商人,遣他们赴西域各国购买奇珍异物;他们贩运来奇珍异物上献后,又索要巨额“回赐”价值,称为“中卖”,成为元朝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

从中亚、波斯各地迁来的大批木速蛮工匠,被编入元朝政府或诸王贵族所属的工局,从事纺织、建筑、武器、造纸、金玉器皿、酿酒等各种行业的劳作。他们生产的“纳失失”(波斯语nasij,织金锦缎)最著名,是缝制元朝宫廷宴飨礼服“只孙服”的主要原料。专门织造纳失失的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市西洗马林)匠局,就是窝阔台汗在位时以回回人匠三千户所置,其中大部分是撤麻耳干人;同时设置的弘州(今河北阳原)纳失失局,领有西域织金绮纹工三百余户,教习从中原各地签括来的工匠织造纳失失。元世祖时,伊利汗阿八哈遣来的回回炮匠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所造回回炮(抛石机)能发射一百五十斤重的巨石,比中国原有的抛石机优良,于是元朝政府从全国各地签括匠人,成立回回炮手军匠万户府,在他们指导下制造、使用回回炮。西域木速蛮工匠的迁入,促进了中西手工业技术的交流和元代手工业的进步。

元代是中国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时期,入居的木速蛮对元朝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一方面,他们带来了伊斯兰国家的天文学、医学、地理学、建筑术、文史、音乐等多方面的科学文化成就,更加丰富了中国文化。天文学家札马鲁丁应忽必烈之召东来,撰进万年历,并制造了一套西域天文仪器。元朝政府特立回回司天台,掌观测衍历,以札马鲁丁为提点,集中了一批木速蛮天文学家在其中工作。由于元代全国各地都有许多木速蛮居民,回回历也成为元朝通行的历法之一。在元朝宫廷和民间都有不少木速蛮医生,用他们本国的医术和所谓“回回药物”治病,常有奇效,被称为“西域奇术”。元朝中书省礼部属下设有常和署,专一管领回回乐人,回回乐也成为中国音乐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木速蛮人久居中国,学习汉族文化,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如赡思、萨都刺、高克恭、丁鹤年等,他们的作品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木速蛮移民入居元朝后,仍世代保持伊斯兰教信仰及其制度和习俗。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政策,因其俗而治其民。根据成吉思汗的“札撤”,给予伊斯兰教掌教人员答失蛮等以免除赋役的优待;伊斯兰教的礼拜寺(mesjid,元代音译密昔吉,俗称回回寺),和佛寺、道观一样得到政府的保护。木速蛮的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都不受限制。元朝政府设置“回回哈的司”(哈的,qadi,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法官称号),掌管木速蛮的宗教事务及刑名、词讼诸事,使自治其徒。至大四年(1311)元仁宗即位后,罢回回哈的司属,规定“哈的大师止令掌教念经,回回人应有刑名、户婚、钱粮、词讼并从有司问之”。天历元年(1328),因木速蛮大臣倒刺沙等拥立泰定帝子,与元文宗对抗,文宗下令罢回回掌教哈的所,并命各地追究倒刺沙的同党,木速蛮势力受到一次较大打击。但不久文宗即诏谕中外:“凡回回种人不预其事者,其安业勿惧。”可见这只是一次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不涉及宗教或民族斗争。元未来中国旅行的摩洛哥人伊·拔图塔报道说,当时中国每城都有木速蛮的居住区,各有一主教(Shaikh al-Islam)总管有关教民的一切事务,一“哈的”掌审判(大概木速蛮们自相诉讼仍由哈的决断是非);各地木速蛮都在自己的居住区建有礼拜寺,以为祈祷之所。据至正八年(1348)中山府(今河北定县)《重修礼拜寺记》碑文载,当时“回回之人遍天下”,“近而京城,外而诸路,其寺万余”。木速蛮移民散居在中国各地,编入当地户籍,另为一类,通称回回户。元朝政府规定,除答失蛮等掌教念经者外,一般回回民户,需与其他民户一样负担赋役。回回人长期与汉族人民相处,经历数代,受到汉文化日益深刻的影响。他们习汉语,读儒书,并仿效汉人的姓氏名号定姓立名,自元中叶以后逐渐普遍。但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他们仍保持自己的宗教习俗,世代不易,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居民,后来形成为中国的回族。

普兰诺·卡尔平尼

(约1182~1252)意大利人,天主教方济务会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最早来到蒙古高原的罗马教皇使节。历任德国、西班牙、萨克森等教区的大主教。1241年,蒙古军攻入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欧洲震惊。1245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在法国里昂召集宗教大会,商讨对策,并先派遣教士出使蒙古,劝说他们停止杀掠和侵犯基督教国家,并了解蒙古人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等情况。当年4月,普兰诺·卡尔平尼携教皇致蒙古大汗的书信,从里昂出发,取道孛烈儿、斡罗恩,于1246年4月,抵达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畔,谒见拔都汗。拔都命他前往蒙古觐见大汗。7月,到达和林附近的昔刺斡耳朵。8月,参加了蒙古诸王大将推举贵由为蒙古大汗的盛典。11月,他带着贵由汗答教皇的诏书仍由陆路西归。1247年秋,回到里昂,向教皇复命,并呈上贵由的诏书,以及他用拉丁文写的出使报告《蒙古史》。书中生动具体地记述了13世纪蒙古人的社会经济、风俗习惯、宗教、政治、习惯法和蒙古军队组织、武器、作战策略等情况,及其旅行历程,是研究早期蒙古史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卢布鲁克

(约1215~1270)法国人,圣方济各会士。他是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亲信,1248~1250年,曾伴随路易九世参加第七次十字军东侵。1253年,奉路易九世之命前往蒙古人处传教,并了解有无可能拉拢蒙古统治者,作为西欧各国发动的十字军东侵的同盟者参战。卢布鲁克从地中海东岸阿克拉城(Acre,今海法北)出发,渡过黑海,于同年秋到达伏尔加河畔,谒见拔都汗。拔都认为自己无权准许他在蒙古人中传教,便派他去见蒙古大汗蒙哥。12月,卢布鲁克到达和林南汪吉河(今蒙古翁金河)蒙哥冬季营地。1254年1月,他觐见蒙哥。4月,随同蒙哥来到蒙古国都城和林。7月,他带着蒙哥致路易九世的国书西归,于1255年回到地中海东岸。一年后,他用拉丁文写成了给路易九世的出使报告,即《东方行记》。他根据耳闻目睹,生动具体地记述了13世纪蒙古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等情况,还仔细记述了沿途所经山川湖泊、各地、各城以及不里阿耳、马札儿、钦察、阿兰、畏兀儿等各族的情况,是研究早期蒙古史、中世纪历史地理及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爱薛

(1227~1308)仕于元朝的基督教徒。叙利亚西部操阿拉伯语的拂林人,出身于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徒世家,祖名不阿里,父名不鲁麻失。爱薛又泽海薛或也薛,均为阿拉伯语’Isa的音译,与今天译自西欧语的耶稣(Jesus)同名。1246年,叙利亚聂思脱里教派长老审温列边阿答(Simeón Rabban-ata)东来参加贵由即位大典,盛称不鲁麻失的才能。蒙哥之母唆鲁禾帖尼笃信基督教,奏请贵由汗遣使邀请,不鲁麻失以年高推辞。爱薛继承家学,通晓西域多种语言,擅长星历、医药之术,代父应召,入侍贵由汗及唆鲁禾帖尼母子。爱薛娶唆鲁禾帖尼同族侍女为妻,夫妻俩曾当过蒙哥汗公主的傅父和傅母,故深为蒙哥一家所亲信。

忽必烈(见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爱薛仍当侍从,建议设西域星历、医药的官署。至元十年(1273),爱薛所创的京师医药院改为广惠司,仍由他管领,附带为有残疾的穷苦人治病施药。爱薛从基督教徒的立场出发,谏止忽必烈大作佛事。十六年,往八刺忽、火里、吉利吉思等地捕鹰隼的回回人,所过之处,羊非自杀者不吃,骚扰百姓。忽必烈下诏,禁止回回于自家杀羊,违者定罪,奴仆首告者释为良人,犯禁者财物都赏给首告人。爱薛等支持下达和推行这一禁令,回回受到沉重打击。

爱薛因通晓多种语言,曾多次以怯里马赤(kelemücˇi,译人)的身分出使。二十年,奉诏随孛罗丞相出使伊利汗国,于次年冬会见伊利汗阿鲁浑。二十二年,阿鲁浑致书教皇,提到爱薛等人的到来。孛罗被阿鲁浑所留用。爱薛备尝艰险,历时两年返回大都,以阿鲁浑汗所赠礼物进见。忽必烈认为他“生于彼,家于彼,而忠于我”,倍加器重。二十四年,爱薛被任为秘书监卿,掌历代图籍和阴阳禁书。二十六年,元廷置崇福司专管也里可温十字寺(基督教堂)礼拜等事,爱薛兼崇福司使。三十一年,元成宗铁穆耳即位,加授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大德元年(1297),遥授平章政事。十一年,武宗即位,封爵秦国公。至大元年(1308),卒于上都。皇庆元年(1312),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追封他为拂林王,谥忠献。其子孙多人,继承家学,分任掌宗教、文字、星历、医药的崇福司、翰林国史院。司天台和广惠司等部门的官员。

马可·波罗

(1254~1324)中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威尼斯商人尼柯罗·波罗之子。马可·波罗出生前不久,尼柯罗与其弟马菲奥启程往东方经商,至钦察汗国都城萨莱(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附近)。回国途中,逢钦察汗别儿哥与伊利汗旭烈兀发生战争,因路不安宁,折向东行,马可·波罗像至不花刺(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留居约三年,遇旭烈兀派往元世祖忽必烈处的使臣路过,又随同东来,约于1265年抵上都。忽必烈接见了他们,详细询问欧洲情况,并决定派他们出使罗马教廷。1269年,尼柯罗兄弟到达地中海东岸阿克拉城(Acre,今海法北),适逢教皇死,新教皇未立,遂回威尼斯。此时马可已十五岁。1271年夏,尼柯罗兄弟携马可同来元廷复命。他们到阿克拉见新任教皇格雷戈里十世,教皇派两名教士随同他们东行。途中,二教士畏难不前,将教皇致忽必烈的书信和出使特许状委托给尼柯罗等。于是,尼柯罗和马可等三人取道伊利汗国境,经都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至波斯湾港口忽里模子,原拟走海道,后决定仍走陆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巴达哈伤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元朝辖境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然后由南道继续东行,经斡端(今新疆和田)、罗布泊等地,至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又经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宁夏(今宁夏银川)、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白塔)等地,于1275年到达上都。从此,他们侨居元朝17年。

据马可自述,因他聪明谦慎,擅长辞令,并学会了蒙古语言和骑射,受到《马可·波罗游记》书影忽必烈的喜爱,故得以留仕元朝,多次奉命出使各地。借此,他游历了中国许多地方。他在《行纪》中,对大都,上都、京兆(今陕西西安)、成都、昆明、大理、济南、扬州、杭州、福州、泉州等数十个中国名城作了记述。他对当时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以及各地自然和社会面貌的描述,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如所述海都、乃颜之乱,阿合马被杀事件,元朝的两都制度,宫廷宴飨,大都、上都、镇江、杭州、泉州等地情况,都可以在汉文史料中得到证明。但也有夸大失实之处和千篇一律的倾向,这说明有些内容只是得自传闻。他自称曾奉大汗之命治理扬州三年,这一点目前还得不到可靠的印证。

马可及其父、叔久居中国后怀念故土,请求回国。1289年,伊利汗阿鲁浑因元妃伯岳吾氏去世,派使者兀鲁靝、阿必失呵、火者三人来元朝请求续娶其亡妻本部女子,忽必烈命原使者护送选定的伯岳吾氏贵族之女阔阔真去伊利汗国,马可等三人获准随行还家。当时正值西北诸王叛乱,陆路不安全,他们由海路西行,约于1291年初从泉州启程,在海上航行了两年零两月,备历艰险,始到达忽里模子。时阿鲁浑已死,其弟大元进贡宝货碑乞合都在位。1293年夏,使者奉乞合都之命,将阔阔真送到阿八哈耳,与阿鲁浑子合赞成婚。马可等人从桃里寺动身回国,于1295年返抵威尼斯。

1296年,马可在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他在狱中讲述游历东方的见闻,引起热那亚人极大兴趣,当局也因此给予优待。同狱小说家比萨人鲁思梯切诺将他口述内容笔录成旅行记一书,于1298年完成。同年夏,威尼斯与热那亚议和,马可获释回家。这时,他已因游历东方而声名大著,并成为大富翁。他于1324年去世,遗体葬在圣劳伦佐教堂。

马可·波罗旅行记的原稿是用中古法—意混合语写成,后经不断传抄,并在传抄过程中被译成拉丁语、意大利各阿拉伯数字幻字铁板种方言和其他欧洲语言。原稿已佚,现存各种文字的抄本约一百四十种,其中以西班牙托莱多教会图书馆所存塞拉达(Zelada)拉丁文抄本最早、最完备,以巴黎国立图书馆所存B.N.fr.1116抄本的文字最接近原稿,1477年在纽伦堡出版的德文译本是此书最早的刊本。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有各种文字的刊本120种以上。1938年出版的摩勒和伯希和校订英译本被认为是最好的本子。此书之名,摩勒,伯希和本从塞拉达抄本原题作《寰宇记》(Description of the World),他本或作《威尼斯市民马可·波罗的生活》、《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阁下关于东方各国奇事之书》、《百万》等,通常只称为《马可·波罗行记》。中国先后出过四种汉文全译本,以冯承钧译本(《马可·波罗行记》,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流通最广。

马可·波罗的书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欧洲人了解亚洲和中国的主要依据之一。1375年编绘的喀塔兰大地图,其中亚和东亚部分都取材于此书。从15世纪起,欧洲的航海家和探险家普遍受到它的影响,例如哥伦布即曾熟读此书,向东寻找日本国,就是促成他决心出航的一大因素。但也有不少人怀疑其真实性,指南针碗甚至视之为异端邪说。19世纪以来,经过各国学术界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们公认此书在中世纪亚洲的地理、民族、风俗、物产、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1941年,中国学者杨志玖从《经世大典·站赤》中找到了有关阿鲁浑所遣三使臣回国的记载,人名、时间都和马可·波罗所述相符。英国学者波义耳也从《史集》中找到了三使臣护送阔阔真到达伊利汗国的记载。于是,马可·波罗来华及其记述的真实性又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列班·扫马

(?~1294)元朝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士,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列班(Rabban),叙利亚语“教师”之意,聂思脱里派教士的称号,扫马(Sauma),其名。大都人,出身于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的突厥族(当是畏兀儿)富家。父昔班,任教会视察员。扫马自幼受宗教教育,20多岁时弃家修行,居于大都附近山中,成为著名教士。东胜州(今蒙古托克托)人马忽思(Marcus)来向他学习。约在至元十二年(1275),两人决意赴耶路撒冷朝圣,得到朝廷颁发的铺马圣旨(见站赤),从大都出发,随商队西行。沿途经过东胜、宁夏(今宁夏银川)、斡端(今新疆和田)、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答刺速河、徒思(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等地,抵伊利汗国蔑刺哈城(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谒见了聂思脱里派教长马儿·腆合(Mar Denha)。随后历访波斯西部、亚美尼亚、谷儿只(今格鲁吉亚)等地,参观基督教遗迹,但因当时叙利亚北部常有战乱,去耶路撒冷朝圣的计划未能实现,便寓居毛夕里(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教堂。马儿·腆合召两人至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任命马忽思为大都和汪古部主教,改其名为雅八·阿罗诃;扫马为教会巡视总监,遣返东方,因伊利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在阿姆河一带发生战争,道路不通,还居寓所。1281年,马儿·腆合去世,马忽思被选为新教长,称雅八·阿罗诃三世(Yahbh-Allaha Ⅲ)。1287年,伊利汗阿鲁浑欲联合基督教国家攻取耶路撒冷和叙利亚,遣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扫马使团经君士坦丁堡至罗马,恰遇教皇虚位,于是继续西行抵巴黎,向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呈交了阿鲁浑汗的信件和礼品,受到隆重接待。在巴黎逗留月余,又到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城,会见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法、英两王都同意与伊利汗国建立联盟。1288年,扫马在回国途中,获悉新教皇尼古拉斯四世已即位,再至罗马呈交国书。教皇对阿鲁浑污优待基督教表示感谢,厚赠使臣礼品遣归。扫马圆满完成出使任务,受到阿鲁浑汗的嘉奖,特许在都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宫门旁兴建教堂一所,命他管领。后移居蔑刺哈,又建一宏伟教堂。1293年去报达,辅佐雅八·阿罗诃三世管理教务,直到去世。扫马的出使,使罗马教廷更相信元朝皇帝与各汗国统治者均崇信基督教,因而遣教士孟特戈维诺等东来,对促进东西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扫马用波斯文著有旅行记,原稿已佚,1887年发现的叙利亚文《教长马儿·雅八·阿罗诃和巡视总监列班·扫马传》(作者不明),摘译了其中的主要内容,扫马旅行经历因而为世所知。

孟特戈维诺

(1247~1328)基督教圣方济各会士,罗马教廷派驻元朝的第一任大主教。生于意大利南部萨勒诺省孟特戈维诺村。1280年前后,在亚美尼亚和波斯传教,1289年返教廷,报告伊利汗阿鲁浑优待基督教的情况。当时教皇尼古拉斯四世已接待了阿鲁浑汗使臣列班·扫马,更相信蒙古诸汗皆尊奉基督教,于是派遣孟特戈维诺等为使臣,携带致蒙古诸汗信件,前往东方传教。孟特戈维诺先至伊利汗国都城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1291年赴印度,1294年抵大都,向元成宗铁穆耳呈交了教皇书信。此后即留居大都,直到去世。1305年和1306年,他两次致信本国教友,报告传教成绩及元朝情况。据称,他先后在大都兴建教堂两所,并学会鞑靼人的语言文字,翻译了《新约》和祷告诗,为大约六千人洗礼。原来信奉聂思脱里派的汪古部首领、驸马高唐王阔里吉思也从他改奉天主教,并在封地建立了天主教堂。1307年,教皇克利门特五世任命他为大都大主教,并遣教士七人来元相助,其中仅热拉多、帕烈格里诺、安德烈三人到达大都。其后,他在泉州设立了分教区,命热拉多等三人相继担任主教。安德烈死后葬在泉州,其墓碑于1945年发现。孟特戈维诺以及帕烈格里诺、安德烈写给本国教友的信件现存,是研究元代中西关系史的重要史料。

马黎诺里

元朝末年来中国的罗马教皇使者。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圣方济各会士。后至元二年(1336),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遣拂朗人(Frank,元人对欧洲人的称呼)安德烈及其他十五人出使欧洲,致书罗马教皇;元朝阿速族显贵、知枢密院事福定和左阿速卫都指挥使香山等人也代表教徒上书教皇,报告大主教孟特戈维诺已去世八年,请求速派才高德隆的继任者前来主持教务。四年,使团抵教皇驻地阿维尼翁(在法国南部,罗马教皇于1308年迁驻于此地)。教皇本笃十二世优厚款待元朝使者,使游历欧洲各地,并决定派遣马黎诺里等率领数十人的庞大使团出使元朝和蒙古诸汗国。同年底,马黎诺里一行从阿维尼翁启程,会齐元朝来使,先至钦察汗国都城萨莱(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谒见月即别汗;继续沿商路东行,经察合台汗国都城阿力麻里,于至正二年(1342)七月抵达上都,谒见元顺帝,进呈教皇复信并献骏马一匹。马长一丈一尺三寸,高六尺四寸,昂高八尺三寸,色漆黑,仅两后蹄纯白,曲项昂首,神俊超逸,被誉为“天马”。元顺帝大喜。命画工周朗作《天马图》(清嘉庆年间此画尚藏于内府),文臣揭傒斯作《天马赞》,在廷文人多应制写诗作序,“拂朗国进天马”成为哄动一时的大事。马黎诺里使团32人留居大都约三年,后坚请归国,获准乘驿至泉州,由海道西还,1353年返抵阿维尼翁。次年,马黎诺里受德皇卡尔四世之召至布拉格,负责改修波希米亚编年史,便将他奉使东方的回忆插叙入书中。1820年,德人梅纳特将这一部分辑出,刊于波希米亚科学学会会报,始为世人所知。

伊本·巴图塔

(1304~1377)元顺帝时来中国访问的非洲著名旅行家。摩洛哥(即宋元汉籍所载之默伽腊国)丹吉尔城人,伊斯兰教教徒,出身于法官世家。1325年,离乡赴麦加(元代史籍称为“天房”)朝圣,后决意周游世界。数年中,凡三至麦加,并游历了波斯、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各地,曾至伊利汗国都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及报达(巴格达)等城。1332年,由麦加出发,经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渡黑海,至速答黑(克里木半岛南部),入钦察汗国境。同年,随从钦察汗月即别之妃、东罗马公主省亲,至君士坦丁堡。返回钦察汗国都城撒莱(别儿哥汗所建新撒莱,今伏尔加格勒附近)后,即继续东行赴印度,穿过里海北的钦察草原,经过察合台汗国的不花刺(布哈拉)、撤麻耳干(撒马尔罕)等城,于1333年秋抵印度河,至德里。他在德里留居约八年,德里算端授以哈的大师之职,待遇颇厚。1342年,元顺帝遣使臣至德里通好,德里算端命伊本·拔图塔率领使团随同元朝使臣回访中国。使团从古里(Calieut,今印度半岛西南海岸科泽科德)启航后,遇风漂没,伊本·拔图塔未及登舟,得免于难。元朝使臣脱难后来至俱兰(今印度西海岸奎隆),从这里搭本国商船回国。伊本·拔图塔因失去随员、礼物,不敢回德里复命,辗转游历于马尔代夫群岛、僧加刺(今斯里兰卡)、马八儿(在今印度半岛东南岸一带)等地,两三年以后始从朋加刺(孟加拉)乘商船至苏木都剌(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八昔河下游,一说在其西的三马郎加),由此航海抵泉州。他在泉州幸遇先已回国的元朝使臣,由使臣转介于泉州地方官,奏报朝廷。在候旨期间,伊本·拔图塔曾到广州游历,回到泉州以后,即奉旨北上大都觐见。他大概只到过杭州,即折回了泉州,乘船西还,1347年到达印度,决定返回故乡。途经阿拉伯半岛东岸、波斯湾、报达、叙利亚等地,又一次到麦加朝圣,然后回国,于1349年底抵摩洛哥都城非斯。此后他又去西班牙和中非、西非各地旅行。1354年,奉摩洛哥国王之命回到非斯,口述其旅行见闻,由国王所派书记官伊本·术札伊(Ibnjuzayy)用阿拉文笔录,著为旅行记一书。

伊本·拔图塔的旅行记由于卷帙浩繁,一直以节本流传,从19世纪初起,先后被选译或全译为欧洲文字。其后法国人在摩洛哥发现了该书原本手稿全文。1853~1858年,由德弗列麦里和桑吉涅底二人合作校勘,连同其法文译文,分四卷出版。1958年,又出版了吉布的英译本。伊本·拔图塔在旅行记中,对中国的泉州、广州、杭州、大都等大城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尤详于各城伊斯兰教徒的情况。对当时中国与印度、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各地的贸易,以及中国航海船的构造等情况,书中也都有不少记载。此书对研究元代中外关系、中国伊斯兰教历史和西北诸汗国历史,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利玛窦

(1552~1610)明万历年间旅居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意大利人。取汉文名,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1552年10月6日生于意大利中部教皇利玛窦与徐光启邦安柯那省的马塞拉塔城。曾学法律。1571年在罗马加入耶稣会,继续在耶稣会主办的罗马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并从师著名数学家克拉维乌斯学习天算。1577年参加耶稣会派往印度传教的教团。四年后被派到中国传教,于万历十年(1582)七月抵澳门,次年获准入居广东肇庆。十七年移居韶州,二十六年经由南京到达北京,两月后返抵南京。二十八年十二月再到北京,进呈自鸣钟、《万国图志》等方物,得明神宗朱翊钧信任,敕居北京。三十八年在北京病殁。

利玛窦在中国度过其后半生。他取汉名,习汉语,着儒服,行儒家礼仪,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字,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宗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士大夫沈一贯、叶向高、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咸与交游,名噪一时。同时,他又向欧洲介绍中国国情,为明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著作,数学方面有与徐光启合著的《几何原本》;地理学方面有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语言学方面有《西字奇迹》(今改名《明末罗马字注音文章》)。《西字奇迹》以西法之音,通中国之音,使向来被人看作繁难的反切,变成简易的东西,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万历三十六年末,利玛窦根据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开始把所了解的中国情况用意大利文原原本本记述下来,此即《利玛窦札记》。他死后由金尼阁译成拉丁文,并增补部分内容,于1615年以《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为题,在德国奥格斯堡出版。全书共分五卷。第一卷概述中国的情况,包括名称、地理、物产、工艺技术、政治制度、学术、风俗习惯等。第二至五卷,依时间顺序,记述1583~1611年传教士,主要是利玛窦在中国肇庆、韶州、南昌、南京、北京等地传教活动和经历见闻。该书是耶稣会士介绍中国国情的重要私家著作,对研究明代中西交通史、耶稣会士在华传教史和明朝后期历史,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出版后被相继译成法、德、西等多种文字。中译本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系由何高济等根据英译本译出,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戈洛文

(1650~1706)俄国外交官、中俄尼布楚谈判时的俄方全权代表。17世纪70~80年代,俄军窜犯中国黑龙江中下游一带,烧杀掳掠。清政府被迫自卫,在雅克萨城屡败侵略者(见雅克萨之战),同时亦积极倡议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当时俄国在西部与土耳其关系紧张,一时无力在东西方两条战线上作战,不得不表示愿意举行谈判。1686年2月御前大臣戈洛文为首的俄国谈判使团离莫斯科东来,随行军队五百余人;在行前,沙皇加授戈洛文以勃良斯克总督衔,赋予指挥西伯利亚俄军的广泛权力;途中戈洛文又增募哥萨克一千四百余人,根据沙皇政府训令,使团在中国不接受谈判条件时可采取军事行动。

1687年10月戈洛文率军至色楞格斯克驻扎,对外贝加尔地区的中国喀尔喀蒙古、布里亚特蒙古等部发动征服战争,同时在蒙古各部中制造分裂,支持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1688年3月戈洛文派人来京,要求清政府遣使去色楞格斯克谈判。清政府随即派领侍卫大臣索额图等出塞北行,由于准噶尔与喀尔喀之间的争战,道途受阻,奉命折回。1689年3月戈洛文根据沙皇政府训令,又派员来京,建议在尼布楚举行两国使臣会议。清政府表示同意。索额图等衔命登程,随带军队约两千九百人,于7月抵达尼布楚。戈洛文则在8月到达会议地点。22日双方开始谈判。戈洛文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力图扩展俄国统治地盘,非法侵占中国领土,清政府代表作了坚定而有节制的斗争,1689年9月终于在平等基础上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戈洛文在签订条约后深得俄皇彼得一世的宠信,并获得海军上将、陆军元帅、伯爵等头衔。1699~1707年间主管俄国外交事务衙门,成为沙俄外交界第一号人物。著有《天球仪》一书。

汤若望

(1592~1666)耶稣会传教士。德国人。1592年(一说1591年)5月1日生于科隆。1619年受耶稣会派遣到达澳门。明天启二年(1622)进入广东。同年十二月二十五(1623年1月25日)到达北京。精通天文历算,在入京的头两年中,便以对月蚀的准确测算赢得了户部尚书张问达的赏识。七年,前往西安管理陕西教务。崇祯三年(1630),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回京供职于钦天监,译著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七年,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

顺治元年(1644),清军进入北京,明亡。汤若望以其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护,受命继续修正历法。他用西法修订的历书被清廷定名《时宪历》,颁行天下。同年十一月,命掌钦天监事。次年,他以《崇祯历书》为基础纂成《西洋新法历书》一百零三卷,进呈摄政王多尔衮,封太常寺少卿。八年顺治帝亲政后,先后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并赐号“通玄教师”(康熙帝时为避讳,改“通微教师”)。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对朝政得失多所建言,先后上奏章三百余封。顺治帝临终议立嗣皇,曾征求汤若望意见。康熙三年(1664),杨光先在辅政大臣鳌拜等支持下,控告汤若望等传教士借修历为名,内外勾连,谋为不轨。汤若望被捕入狱,次年拟凌迟处死。不久京师地震,汤若望免死羁狱,旋获孝庄太皇太后特旨释放。

康熙五年七月十五(1666年8月15日),病死于寓所。

南怀仁

(1623~1688)耶稣会传教士。字敦伯,一字勋卿。比利时人。生于皮坦,学神学于塞维尔。清顺治十六年(1659)被派往陕西传教。十七年,奉召进京协助汤若望纂修历法。康熙三年(1664),与汤若望等同被杨光先参劾下狱。次年春,京师连日地震,辅臣要求清狱,南怀仁等获赦出狱。七年,在一次正午时刻的测验中,南怀仁所测准确而吴明所测皆错。于是复被起用,在钦天监供职。八年,为钦天监监副,主持编制《时宪书》。奏请制造六件大型观象台天文仪器,即第谷式古典仪器——黄道经纬仪、天体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地平纬仪)、纪限仪(距度仪),至十三年完成(现存北京古观象台)。十年,利用西式绞架滑车运载重万余斤大石柱过卢沟桥。次年,又奉旨疏浚万泉河道,引水灌田。十三年奏请刊行所主编之《新制灵台仪象志》十六卷。同年,升任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少寺卿衔。十五年,任耶稣会中国省区会长。十七年撰《康熙永年历法》三十二卷,可预推数千年后年历,奉旨加通政使司通政使衔。十九年,奉旨铸造火炮320门,次年完成。康熙帝亲临卢沟桥观看试放。又作《神威图说》七十卷,于二十一年进呈。是年,以制炮成功,特旨加工部右侍郎衔。二十二年,从康熙帝往盛京。二十六年坠马受伤,次年卒于北京,赐谥“勤敏”。另著有《教要序论》一卷、《坤舆全图》。

张诚

(1654~1707)耶稣会传教士。字实斋。法国人。出生于凡尔登。1670年入耶稣会香槟省修道士传习所。1685年,受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与一批耶稣会士来中国传教。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到达浙江宁波,次年抵北京,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白晋同在宫廷供职,同时学习汉、满文字。二十八年,张诚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二十九年入宫为康熙帝讲授欧几里得原理、实用几何学及哲学。三十五年,从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四十六年死于北京。他曾先后八次旅行蒙古地区,皆有详细记述,后汇集为《鞑靼纪行》一书,对所经地理、风俗民情和宫廷中供职的耶稣会士生活状况均有所描写。张诚曾主管北京法国会院,后来任耶稣会总会长。在罗马教廷与中国所谓“礼仪之争”中,他主张尊重中国敬礼祭祖的习俗,不赞同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祭祖拜孔的命令。三十二年,康熙帝患疟疾,张诚和白晋进金鸡纳霜。康熙帝康复后,赐地西安门内建造救世主堂(北堂)和住宅,并题赠“万有真原”匾额。著有《满文字典》四卷、《几何原理》(1689年版)、《几何学》(1890年版)、《哲学原理》等。

徐日升

(1645~1708)耶稣会传教士。字寅公。葡萄牙人。生于布拉加省,就学于省立学院。1663年入耶稣会。清康熙十一年(1627),抵澳门。次年,经南怀仁推荐以精通音乐来京供职钦天监,襄助治理历法,兼任宫廷音乐教师。对中国音乐亦有研究,每闻中国歌曲,即能仿奏。康熙二十七年,南怀仁病殁,继署理钦天监监副。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时,与张诚同为中方代表团拉丁文翻译。三十年,任耶稣会视察。时浙江多明我会传教士在兰溪新建教堂被浙江巡抚所禁,他上奏陈述传教士在制造军器、办理外交方面的功绩,要求弛禁。次年,康熙帝颁布谕旨:“各处天主堂照旧存留,凡进香供奉之人,仍照常行走,不必禁止。”四十四年,反对教皇的代表要教徒放弃敬孔祭祖的命令。四十五年,升任耶稣会中国省副省会长。后卒于北京。著有《南先生行述》一卷(1688年印行);《律吕正义》五卷(1713年北京印行),一至四卷为康熙帝敕纂,第五卷为徐氏与意大利传教士德理格(T.Pedrini)所作,专论外国音乐。

白晋

(1656~1730)耶稣会传教士。又作白进,字明远。法国人。生于芒市,1678年入耶稣会,为法王路易十四选派第一批来华耶稣会士之一。在出发前,他们被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并负有测量所经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收集科学资料之任务。这批传教士以洪若翰神甫为首于1685年3月3日从法国布雷斯特东渡,经暹罗(今泰国),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夏,抵浙江宁波。次年初由南怀仁推荐来京,与张诚同在宫廷供职,教习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化学等西洋科学知识,同时学习满文。三十二年,康熙帝感于国内科技人才不足,派他携带赠送法王的珍贵书籍四十九册,回国延聘传教士来华讲授科学。三十八年,白晋率领数学教师和传教士巴多明(1665~1741)等十人返北京,并携来法王回赠的一批名贵雕刻。四十五年,康熙帝派他出使罗马教廷,至广州,因故未能成行,返回北京。四十七年,奉命与费隐(1673~1743)、雷孝思(1663~1738)、杜德美(1668~1720)等教士赴各省测量绘制《皇舆全图》,历时九年而成。又曾奉康熙帝命研究《易经》,著有《易经总旨》。后卒于北京。他的著作还有《中国现状》(Etat Pr'esent de la Chine,1697年,巴黎出版)、《古今敬天鉴》(1707年自序,仅有抄本)。以《康熙帝传》(Portrait historiqu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1697年,巴黎出版)最著名。《康熙帝传》除对康熙帝的文治武功简要叙述外,对其品德、性格、生活、爱好等方面都作了详细介绍。有英、荷、德、意、拉丁文译本。中译本名《康熙皇帝》,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根据1941年日本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后藤末雄的日译本译出,1981年出版。

图理琛

(1667~1740)清舆地学家、康熙朝内阁侍读。满洲正黄旗人,姓阿颜觉罗,字瑶圃,号睡心主人。历任康、雍、乾三朝内阁侍读、监督芜湖关税务、礼部牛羊群总监、陕西巡抚、兵部和户部侍郎等职。因为图理琛等人奉康熙帝之命组成使节团,取道西伯利亚,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而知名中外。

大约于明崇祯元年(1628),中国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土尔扈特部五万余帐牧民携族西走,离开原在塔尔巴哈台的牧地向西南方向移动,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当时俄国还没有控制的人烟稀少的伏尔加河下游各支流沿岸游牧,对沙俄仍保持独立。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土尔扈特部逐渐为沙俄所控制,但由于不断掀起反抗斗争,沙俄统治者一直未能实现对土尔扈特部的完全征服。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河下游后,一直和清朝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康熙五十一年(1712),土尔扈特汗阿玉奇遣使者“假道俄罗斯,达京师表贡方物”,表示对祖国的向往,康熙帝为之感动,决定派出使者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派出的使者有侍读学士殷扎纳、理藩院郎中纳颜、内阁侍读图理琛等。使团假道西伯利亚前往,行程万里,历时两载,于康熙五十三年六月初二抵达伏尔加河、里海北侧的阿玉奇牙帐所在地马奴托海地方,受到了热烈欢迎。图理琛等向阿玉奇交付康熙帝的谕旨,转达了康熙帝的问候。阿玉奇对图理琛等人说:“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明确表示自己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对祖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也极为关心。图理琛等停留了十四天,六月十四一行启程仍循故道返国,于次年三月抵达北京。

图理琛这次出访,历时近三载,行程约四万里,密切了土尔扈特与清政府的关系,为后来该部万里迢迢回归祖国打下了基础(见渥巴锡)。其后,图理琛多次奉命去中俄边境办理两国交涉事宜。雍正五年(1727)参与划分中俄中段边界谈判和缔结《布连斯奇条约》,成了有清一代中俄交涉史上的重要人物。

图理琛著有《异域录》一书,逐日记载出访沿途的道里、山川、习俗,特产、气候等见闻,兼及俄国官制、议政、什一税、兵饷、度量衡、钱币和民族情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厄鲁特蒙古和中俄关系的重要书籍。该书有满、汉文本,并被译成法、俄、德、英、日等多种文字出版,在世界舆地史上享有盛名。

赫德

(1835~1911)清末英帝国主义侵华代表人物之一。北爱尔兰人。在中国任海关总税务司长达四十五年(1863~1908),被清廷视为“客卿”。他于1854年(咸丰四年)来华,1854~1858年间,先后在英国驻宁波和广州领事馆担任翻译和助理。1859年起参加中国海关工作,任粤海关副税务司。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11月(同治二年十月)继李泰国任海关总税务司。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被英国政府任命为驻华公使,未就。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直至逝世。

在主持中国海关的近半个世纪中,赫德在海关建立了总税务司的绝对统治,并把他的活动伸向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文化、教育各个方面。他通过攫取海关行政权,进一步侵夺中国港口的引水权;通过海关会审制度的建立,扩大海关税务司对海关案件的审判权。同时,他还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并利用关税的抵押担保,直接参与中国举借外债的活动。他曾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顾问的身份参与清朝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各种交涉,如1885年的中法和约草案,1887年的中葡里斯本会议草约,以及后来的中缅交涉和印藏交涉等。甚至曾被清政府派驻伦敦直接代表中国政府同外国商议条约草案,所处的地位远远超过中国驻伦敦的使节。他还插手中国的文教事业,如中国第一个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的经费来自海关税收,负责人也由总税务司推荐。他深受清政府的信任,以至封疆大吏如总督的任命,有时也要咨询和采纳他的意见。

1911年9月20日(宣统三年七月二十八),赫德病死于英国白金汉郡。死后第二天,濒于覆灭的清王朝追授他为太子太保。

《大唐西域记》

唐代有关西域的历史地理著作。玄奘、辩机撰。共十二卷。唐贞观元年(627,一作贞观三年),玄奘为了探研佛学,从长安出发,经中亚到达印度。在印度游学十多年后,于贞观十九年返抵长安。回国后,玄奘遵照太宗意旨,口述旅途所经各地情况,由协助译经的辩机笔录,次年,完成这部十万多字的著作。该书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得知的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亚细亚地区、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的情况。书中各国的排列,基本上以行程先后为序:卷一所述从阿耆尼国到迦毕试国,即从今中国新疆经中亚抵达阿富汗;卷二为印度总述,并记载了从滥波国到健驮罗国,即从阿富汗进入北印度;卷三至卷十一所述从乌仗那国至伐刺絮国,包括北、中、东、南、西五印度及传闻诸国;卷十二所述从漕矩吒国至纳缚波故国,即从阿富汗返抵中国新疆南部地区。该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各地的地理形势、水陆交通、气候、物产、民族、语言、历史、政治、经济生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叙述。特别是对各地宗教寺院的状况和佛教的故事传说,都作了详细的记载。记事谨严有据,文笔简洁流畅。

该书对研究古代中亚及南亚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玄奘的记述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印度的史料,如关于古代印度的地理、政治、赋役等状况;关于杰出的梵文文法学家波尼尼(Pānini);关于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毗卢择迦王(Vidūdabha)、阿育王(As’oka)、迦腻色迦王(Kaniska)等,该书都提供了很宝贵的史料。所述佛教史上《大唐西域记》共12卷几次著名的结集,大、小乘部派的分布,一些著名佛教学者的活动等,更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难得资料。该书也是中亚和南亚考古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考古学家曾根据书中提供的线索,发掘和鉴定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和文物。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遗址,就是据该书提供的线索发掘和复原的。

近代以来,中外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该书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对书中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和宗教、社会、语言、民族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诠释和探讨。其中如人名、地名的还原和今地所在,已基本得到解决。但书中尚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该书现存版本甚多,主要有:①敦煌写本残卷;②北宋福州本残卷,③金赵城藏本残卷(以上三种见向达辑《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④南宋资福寺本(《四部丛刊》影印本);⑤明洪武南藏本;⑥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巽点校本;⑦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季羡林等校注的《大唐西域记校注》;⑧1911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出版的校本。该书还有英、德、法等国文字译本。

《岭外代答》

宋代地理名著。周去非撰,共十卷。周去非(生卒年不详)字直夫,浙东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初,周去非曾“试尉桂林,分教宁越”,在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任小官,东归后于淳熙五年撰此书。

周去非自序称此书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加以耳闻目睹的材料而成,共录存二百九十四条,用以答客问,故名曰代答。书分地理、边帅、外国、风土、法制、财计等共二十门,“今有标题者十九门,一门存其子目而佚其总纲”。它记载了宋代岭南地区(今两广一带)的社会经济、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以及物产资源、山川、古迹等情况。其中外国门、香门、宝货门兼及南洋诸国,并涉及大秦、大食、木兰皮(故地在今非洲西北部和欧洲西班牙南部地区。约自1056年开始建国,至1147年灭亡)请国,反映了当时岭南地区与海外诸国的交通、贸易等情况;边帅门概述岭南沿边各军事建置的渊源、演变和辖属;法制门列举一些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殊规定;财计门记载当时岭南地区的财政、商业等情况,并附有统计数字,这些都保留了许多正史中未备的社会经济史料。所记条分缕析,较以前记载岭南情况各书叙述为详,参考价值甚高,是研究岭南社会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原本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诸蕃志》

宋代海外地理名著。作者赵汝适(生卒年不详),南宋宗室,宋太宗赵炅八世孙,宋宁宗嘉定(1208~1224)末至理宗宝庆(1225~1227)初,曾提举福建路市舶司。《诸蕃志》成书于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分上下卷。上卷记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下卷记海外诸国物产资源。为研究宋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文献。它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中世纪诸国的风土物产,并记有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里程及所需日月,内容丰富而具体。该书有关海外诸国风土人情多采自周去非《岭外代答》的记载,有关各国物产资源则多采访于外国商人。其中虽然不免有错讹,但就全书史料价值来说,仍不失为记述古代中外交通的佳作,并经常为后来的史地学家所引用。原书久已佚亡,今本自《永乐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韵下辑出。旧刻本有《函海》本和《学津讨原》本。近人冯承钧著《诸蕃志校注》,对该书考订甚详。20世纪初,《诸蕃志》即被译成外文。

《岛夷志略》

元人记述海外诸国见闻的著作。一卷。原名《岛夷志》,现存诸本并作今名,当系明人抄本所改。著者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该书张翥序称其“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书中记至顺元年(1330)曾泊舟大佛山下(在今斯里兰卡西南海岸),当是他第一次出航时事,据此推断,他约生于至大三年(1310)或四年。汪大渊两次随商船游历东西洋许多国,所到地方,皆记其山川、习俗、风景、物产以及贸易等情况。至正九年(1349)路过泉州,适泉州路达鲁花赤楔玉立命吴鉴修《清源续志》(清源,泉州旧郡名),以泉州为市舶司所在,系海外各国人物聚集之地,对各国风土人情应有记录,遂请大渊著《岛夷志》,附于《清源续志》之后。次年,他携《岛夷志》归南昌,单独刊印以广流传。上述两种元本今俱佚,现存有《四库全书》本(系据天一阁藏明抄本转录)、彭元瑞知圣道斋藏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丁氏竹书堂藏抄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和《知服斋丛书》刊本。

现存本中有至正十年张翥为南昌刊本所作序,至正九年吴鉴序,并附录吴鉴的《清源续志》序;书末有著者后序。全书共分一百条,除末条“异闻类聚”系抄撮前人说部而成外,其余每条大抵记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些条还附带提到邻近的若干地方。全书所记达二百二十余国名和地名,其中有不少是首次见于中国著录;涉及的地理范围,东至今菲律宾群岛,西至非洲。汪大渊自谓其记述“皆身所游览,耳目所亲见”,当较翔实可信。该书是研究元代海外贸易和14世纪亚非各国史地的重要资料,为中外学者所重视。近人研究它的主要著作有沈曾植的《岛夷志略广证》、日本藤田丰八的《岛夷志略校注》。美国柔克义所著《十四世纪中国与南洋群岛及印度洋诸港往来贸易考(Note on the Relations and Trade of China with the Eastern Archipelago and the Coasts of Indian Oean during the Fourteen Century,载1914、1915年《通报》),将该书一半以上译成英文并加考释。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苏继顾《岛夷志略校释》,集诸家之说,择善而从,并考其未备,为最新研究成果。

《真腊风土记》

元朝有关柬埔寨情况的著作。一卷。撰者周达观,自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人。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奉命随使赴真腊,次年至该国,居住一年许,至大德元年(1297)六月始返。该书即其返国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的。真腊即今柬埔寨,中国史籍中此名初见于《隋书》,唐宋时仍称真腊,元代又称为甘孛智、干不昔、甘不察,明万历后始译为柬埔寨。该书所记凡城郭、宫室、服饰、官属、三教、人物、产妇、室女、奴婢、语言、野人、文字、正朔时序、争讼、病癞、死亡、耕种、山川、出产、贸易、欲得唐货、草木、飞鸟、走兽、蔬菜、鱼龙、酝酿、盐醋酱面、蚕桑、器用、车轿、舟楫、属郡、村落、取胆、异事、澡浴、流寓、军马、国主出入共四十条。前有总叙。书中城郭条之州城,即柬埔寨的古都吴哥城(Angkor Thom,亦称大吴哥),《诸蕃志》作禄兀城,禄兀为吴哥之音译,意即“城”。城中有许多建筑和雕刻,为东南亚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书中所记与今之遗址情况皆相合,足证撰者本人曾亲临其地,故确实可信。《元史·外国传》未列真腊,该书可补其缺。

该书是反映柬埔寨历史上文明极盛之吴哥时代(10~13世纪)最重要的文献,其所记吴哥城及当时柬埔寨人民的经济活动、日常生活各方面情况,是现存的同时人所写的惟一记载,故为研究柬埔寨历史的学者所重视。书中贸易、欲得唐货、器用诸条,皆记有真腊人与唐人通商往来情况,是研究中国与柬埔寨关系史的重要资料。由于时代的局限,撰者对于所谓“奇风异俗”的记述,有些地方夸大了落后的一面,并掺杂一些荒诞无稽的传闻。

元末刻的陶宗仪《说郛》,收有该书,为其最早之刻本。后有明嘉靖刊《古今说海》本、隆庆万历间刊《历代小史》本、万历刊《古今逸史》本、明重辑《百川学海》本、清初重定陶氏重辑《说郛》本、《古今图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清瑞安许氏刊巾箱本等。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夏鼐《真腊风土记校注》,以明刊本《古今逸史》为底本,对勘各本,并加注释,是目前最好的本子。国外有法、日、英等文字译本,以1951年出版的伯希和法文新译注本较善。

《郑和航海图》

明代航海图籍。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人多简称为《郑和航海图》。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二百四十后改为书本式,共二十四页,包括茅元仪序一页,图二十页,《过洋牵星图》二页(四幅),空白一页。

该图制作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体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期间。其时正值明宜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之际,因将郑和船队历次下西洋航程综合整理,绘制成整幅下西洋全图,为郑和使团适应下西洋的需要而集体编制的不朽之作。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一一注明。图中列举自太仓至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的针路(以指南针标明方向的航线)共五十六线,由忽鲁谟斯回太仓的针路共五十三线;往返针路全不相同,表明船队在远航中已灵活地采用多种针路,具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和较高的海洋科学水平。在图中郑和船队所经之地,均有命名。图中的约五百个地名中,外国地名约三百,大大超过汪大渊《岛夷志略》一书所收的外国地名。

15世纪以前,中国关于亚非两洲的地理图籍,以《郑和航海图》最为详尽。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该图仍采用传统的绘画方法,图中的地域大小、远近比例,都只是相对而言的,有些地方的方位甚至有错。但只要了解其绘制方法,结合所记针路及所附的《过洋牵星图》,并以今图对照,便可发现该图在描绘亚非沿海各地形势,以及在认识海洋和掌握航海术等方面,在当时都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该图不仅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图籍,在世界地图学、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瀛涯胜览》

明人记述15世纪中外交通的史籍。马欢著,郭崇礼协助编撰。马欢字宗道,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永乐十一年(1413)、十九年和宣德六年(1431),先后参加了郑和下西洋第四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出访活动,以亲身经历各国的见闻,撰成该书。书中记载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的巨港)、暹罗(今泰国)、满刺加(今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哑鲁(今苏门答腊的日里河流域)、苏门答刺、那孤儿(在今苏门答刺岛北部)、黎代(在今苏门答腊岛北部)、南淳里(在今苏门答腊北部)、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小葛兰(在印度柯钦南)、柯枝(今印度柯钦)、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溜山(今马尔代夫)、祖法儿(今阿曼西部沿岸的多法尔)、阿丹(今亚丁)、榜葛刺(今孟加拉国及印度孟加拉邦地区)、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丹)、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等二十个国家的情况。每一个国家都单独成篇,以简洁的文字,对其位置、沿革、重要都会港口、山川地理形势,社会制度和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产状况、商业贸易和气候、物产、动植物等,作了翔实而生动的叙述,较《星槎胜览》所记更为具体详赅,为研究15世纪初这些国家的基本状况,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书中对郑和使团访问各国时的一些情况,也作了真实的记录,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该书有《纪录汇编》本、《国朝典故》本、《胜朝遗事》本和《三宝征彝集》本。1935年冯承钧据前三种版本作《瀛涯胜览校注》,商务印书馆列入“史地小丛书”内出版,1955年中华书局重印。

《星槎胜览》

明代记述15世纪中外交通的史籍。著者费信,字公晓,曾以通事(翻译)之职,于永乐七年(1409)、十年、十三年,宣德六年(1431)四次随郑和等出使海外诸国(见郑和下西洋)。该书即其采辑二十余年历览风土人物,图写而成,约成书于正统元年(1436)。该书分前后集。前集所记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宾童龙国(今越南南部)、灵山(今越南中部)、昆仑山(今越南昆仑岛)、交栏山(今印度尼西亚格兰岛)、暹罗国(今泰国)、爪哇国、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满刺加国(今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九洲山(今马来半岛霹雳河口外)、苏门答剌国、花面国(今苏门答腊北部)、龙牙犀角、龙涎屿(今苏门答腊西北海面的布腊斯岛)、翠兰屿(今尼科巴群岛中的大尼科巴岛)、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小嗅喃国(今印度奎隆)、柯枝国(今印度柯钦)、古里国(今印度科泽科德)、忽鲁谟斯国(今伊朗阿巴斯附近)、刺撒国(今也门木卡拉附近)、榜葛刺国(今孟加拉国及印度孟加拉邦地区)为其亲历的国家和地区;后集所记真腊国(今柬埔寨)、东西竺(今马来西亚的奥尔岛)、淡洋、龙牙门、龙牙善提(今马来西亚的凌加卫岛)、吉里地闷(今帝汶岛)、彭坑(今属马来西亚)、琉球国、三岛(今菲律宾群岛)、麻逸国、假里马丁国(今印度尼西亚的卡里马塔)、重迦逻、渤泥国(今加里曼丹岛)、苏禄国(今菲律宾南部诸岛)、大暝喃国、阿丹国(今亚丁)、佐法儿国(今阿曼西部沿岸的多法尔)、竹步国(今索马里的准博)、木骨都束国(今索马里摩加迪沙)、溜洋国(今马尔代夫)、卜刺哇国(今索马里的布腊瓦)、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阿鲁国(今苏门答腊岛日里河流域)等国家和地区,为采辑旧说传闻而成,其中有些内容采自元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所记四十余国对其位置、沿革、重要都会、港口、山川地理形势,社会制度和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产状况、商业贸易和气候、物产、动植物等,作了扼要的叙述。该书补充了《瀛涯胜览》所未收录的若干亚非国家,对于研究15世纪初亚非各国,特别是郑和使团出访的几个非洲国家的基本状况,极有价值。书中对郑和等访问各国时的一些情况,也作了比较翔实的记述,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原本今可见者有《国朝典故》本,罗以智校传抄明抄本,罗振玉影印天一阁本。1938年冯承钧据罗以智本为底本,参校以一、三两本,成《星槎胜览校注》,商务印书馆列入“史地小丛书”内出版,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

《东西洋考》

记述明代海上贸易的史书。所记东西洋泛指今东南亚地区。张燮(1574~1640)撰。燮字绍和,漳州府龙溪县(今福建漳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志尚高雅,隐居不仕。历览天下名山,博学多识,通贯史籍,著述丰富。为适应海外贸易之需,初受聘于海澄县令陶镕,始撰该书,未成而辍。后应漳州府督粮通判王起宗之请,完成该书。

全书共十二卷,计《西洋列国考》四卷,《东洋列国考》一卷,《外纪考》一卷,《饷税考》一卷,《税珰考》一卷,《舟师考》一卷,《艺文考》二卷,《逸事考》一卷。其中《西洋国列考》所列国名和地区有交阯(今越南北部)、占城、暹罗。下港、柬埔寨、大泥、旧港、马六甲、哑齐、彭亨、柔佛、丁机宜、思吉港、文郎马神、迟闷,共十五个,基本上都在今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马来西亚境内及其附近地区。《东洋列国考》所列国名和地区共六个,即吕宋、苏禄、猫里雾、沙瑶呐啴啴美洛居、文莱。除文莱外,均在菲律宾境内。书中详细记载了东西洋诸国和地区的历史沿革、形势、物产和贸易状况,特别记述了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奴役和掠夺该地区的史实,以及华侨和当地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斗争。《饷税考》详细记述了漳州地区在外贸中征收商税的制度和抽税则例,以及督饷职官和督饷衙门。《税珰考》集中地记述了福建税监高寀暴敛横征、激变人民的史实。《舟师考》对航海技术和地理组织都有详细的记述,其中有关东西洋航路的记载,绝大部分均正确无误。《艺文考》收录梁、宋、元、明等朝有关对外关系的部分诏告、表奏和碑记。《逸事考》是从历代史籍中辑录的部分有关对外关系的资料。

该书取材于历代史籍和当朝邸报,参以故老、海商和舟师的诵述与见闻,尤详于嘉隆以后的史实,事具辞核,可补其他史书之不足,是研究明代对外关系和福建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资料。有万历刻本存世,通用本是1981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外交通史籍丛刊》铅印标点本。

《殊域周咨录》

记载明代关于邻近及有交往各国和地区以及边疆民族状况的著作。约成书于万历二年(1574)。严从简撰。从简字仲可,号绍峰,浙江嘉兴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初授行人,后转工科、刑科给事中。隆庆元年(1567)遭陷害请婺源县丞,历扬州同知,免官还乡。生平嗜书,此书即系官行人司时所撰。

全书以明王朝为中心,分别记载其东、南、西、北四方海陆各国和地区的道里、山川、民族、风俗、物产等,以供当时官员出使时参考。所用资料取自明王朝历年颁发的敕书、各国间交往大事和相互来往使节所作的文字记录,以及行人司所藏文书档案等。共二十四卷:卷一朝鲜,卷二至三日本,卷四琉球,卷五至六安南,卷七占城,卷八真腊、暹罗、满刺加、爪哇、三佛齐、渤泥、琐里古里,卷九苏门答腊、锡兰、苏禄、麻刺、忽鲁谟斯、佛郎机、云南百夷,卷十吐蕃,卷十一佛菻、榜葛剌、默德那、天方国,卷十二哈密,卷十三土鲁番,卷十四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火州,卷十五撤马儿罕、亦力把里、于阗、哈烈,卷十六至二十二鞑靼,卷二十三兀良哈,卷二十四女真。全书又按地域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部。其中卷九的云南百夷、卷十的吐蕃,卷十二至二十四所记均为明代边疆地区民族情况。

该书是研究明代中外关系史和少数民族史的重要资料。书中叙事较为详细,遇有歧说则并列有关史料,不轻易排斥异说。又注明材料出处,给后人研究提供方便。此外,正文后面的按语和辑录的有关诗文亦很有价值。今通行本为1920年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排印本。

《西域行程记》

明人记述出行西域的历程和所经各地情况的著作。原名《使西域记》,陈诚、李暹著。明永乐十二年(1414),中亚哈烈(Herat,今属阿富汗)等处遣使来贡,明成祖朱棣命中官李达、吏部员外郎陈诚、户部主事李暹等护送使臣回国,同时报聘。明朝使团于次年正月出发,历经十七地,同年十月还。十七地除部分在中国新疆境内外,其余均在今阿富汗与中亚地区,当时大都属帖木儿帝国。回国后,陈诚、李暹将此行经过,及所历地区的山川、物产、风俗等,编成《使西域记》进献。此书对了解明初西域地区自然和社会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长期只有抄本流传。《学海类编》有《使西域记》一卷,内容简略,并非原文。1934年,原北平图书馆得到陈诚、李暹所作《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两书抄本,刊于该馆善本丛书第一集。前者记使团行程及道里,后者记所历山川风土人情,均与原名《使西域记》不符,疑或后人据《使西域记》分为两书。《明太宗实录》记述的内容,与《西域番国志》同,但文字有出入。此外,陈诚的《竹山文集》(清嘉庆己卯刻本)内篇卷一有《进呈御览西域山川风物纪录》,内容与《西域番国志》同,文字略有出入。该书卷二有《进呈御览奉使西域往回纪行诗》,可与《西域行程记》相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