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

第一章

1.H.邦迪,“宗教是一件好事”,《说谎的真理》(H.Bondi,’Religion is a goodthing′,Lying Truths,编者:R.Duncan and M.Weston-Smith; Pergamon 1979 版)。

  1. 同上。

  2. K.佩德勒,《精神高于物质》(K. Pedlar,Mind over Matter, Thames

    Methuen 1981 版),p.11。

4.H.莫洛维茨,“重新发现精神”,《精神是我》

(H.Morowitz,’Rediscovering the mind′,The Mind’sI, 编 者 : D.R.Hofstadter and D.C.Dennett;Harvester/ Basic Books 1981 版)。第二章

1.I.康德,《纯粹理性批判》(I.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编者,J.M.D.Meiklejohn; Dent 1934, 1945 版;初版 1781)。

2.教皇庇护十二世演讲的主要部分用英文刊载于《原子物理学家通 讯》(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8,pp.143-6,165(1952))。

3.E.麦克穆林,“宇宙论与神学为何相联系?”,《二十世纪科学与技术》(E.McMullin,’How should cosmology relate to theology?′, The sciences and Theology in the Tuentieth Century, 编 者 : A.R.Peacocke; Oriel 1981 版)。

第三章

  1. 塞缪尔·克拉克(Semuel Clarke),他在 1704 年所作的一组讲演中发挥了自己的宇宙学论,发表时书名为《上帝的存在和属性的论证》(A Demonstrationof the Being and Attributes of God )。后来加上 1905 年所作的又一组讲演,发表时书名为《论上帝的存在和属性、论自然宗教不可改变的义务、基督教启示中的真理与肯定性》(A Discourse Concerning the Being and Attributes of God,the Obligations of Natural Religion,and the Truth and Certainty of the Christian Rrevelation,John and Daul Knapton;London,1738,第 9 版)。

  2. 阿奎那,《神学大全》(Aquinas,Summa Theologiae,编者 T.Gilby; Eyre&Spottiswoode 1964 版。

  3. 克拉克(Clark),见所引著作,页 12-13。

4.D.休谟,《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D.Hume,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Religion,编者 H.D.Aiken;Hafner 1969 版; 1779 初版),第Ⅳ 部分。

5.希波的圣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起始”,《论上帝之城》

(St.Augustine of Hippo,’On the beginning of time′,The City of

Cod,译者:M.Dods;Hafner 1948 版)。

6.J.A.惠勒,“创世与观察者”,《几个特殊学科中的基本问题》

(J.A.Wheeler, ‘Genesis and observership′,Foundational Problems in the Special Sciences,编者 R.E.Butts and K.J.Hintikka;Reidel 1977 版)。

7.同上。

8.J.A.惠勒,“黑洞之外”,《比例中的几个奇异现象》(J.A. Wheeler, ‘Beyond the black hole′,Some Strangeness in the Proportion, 编者:H.Woolf;Addison-Wesley 1980 版)。亦见“物理学受宇宙论规律的支配吗?”,《牛津论丛·量子引力》(’Is physics legislated by cosmollgy

′,Quantum Gravity:An Oxford Symposium,编者:C.J.Isham,R.Penrose and D.W.Sciama;Oxford:Clarendon Press 1975 版,以及《时间边界》

(Frontiers of Time,North-Holland 1979 版)。

9.J.R.哥特(J.R.Gott)在《自然》杂志(Nature 295, 304(1982)) 提出所谓“冒泡宇宙论”(’bubble cosmology′),并在《科学》(The Sciences,1982)一书中较为通俗地作了阐释。类似的思想亦见于佐藤克彦等著《理论物理学的进展(通信集)》(Progres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Letters)65,1443,(1981))。

10.R.斯温伯恩,《论上帝的存在》(R.Swinburne,The Existence of God,Oxford:Clarendon Press 1979 版), p.122。

第四章

  1. 斯温伯恩,见所引著作,第七章。

2.同上,页 131-132。

3.E.W.巴恩斯,《科学理论与宗教》(E.W.Barnes,Scientific Theory and Relig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3 版),p.595。

4.P.C.W.戴维斯,《时间不对称物理学》(P.C.W.Davies,The Physics of Time Asymmetry,Surrey University Pre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版)。

5.S.W.霍金,“引力崩塌中可预测性的崩溃”,《物理学杂志》

(S.W.Hawking,’Breakdown of predictability in gravitational collapse′,Physical Review D 14,2460(1979));亦见《科学的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236,34(1977))。6.同上。

第五章

  1. 凯斯特勒,“仅仅是⋯⋯?”,《说谎的真理》(A.Koestler,’Nothing but⋯ ?′,Lying Truths,编者:R.Duncan and M. Weston-Smith;Pergamon 1979)。亦见《还原论之外——生命科学的新透视》(Beyond Reductionism-New Perspectives in the Life Sciences,编者:A.Koestler and J.R.Smythies;Hutchinson 1969 版),以及《雅努斯:总结》(Janus:

A Summing Up,Kowstler 编;Vintage 1979 版)。

2.D.博姆,《完整性和其中包含的有序》(D.Bohm,Wholeness and the ImplicateOrder,Routledge & Kegan Panl 1980 版)。

3.E.薛定谔,《生命是什么?》(E.Schr’dinger,What is Lif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6 版).p.77。此书现已同薛氏另一名著《精神和物质》(Mind and Matter)合成一部,书名用的就是上述二书名的复合,CUP 1967 版。

4.同上,页 76。

5.F.克里克,《生命本身:起源和本质》F.Crick,Life Life Itself: Its Origin and Nature,Macdonald/Simon &Schuster 1982 版)。

6.E.麦克穆林(E.McMullin),见所引著作,页 47。

第六章

  1. 《新凯斯里克百科全书》(New Cutholic Encyclopediu,McGraw- Hill 1967 版),vol.13,p. 460。

  2. R.J.希斯特,《感觉的问题》(R.J.Hirst,The Problems of Perception,Allen & Unwin 1959 版,p.181。笛卡尔的二元论范例是他在其主要著作《方法谈》.(Le Discours de la Methode(1637))和《哲学原理》(Principia Philosophiae(1644))中提出的。见《笛卡尔哲学著作集》(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译者:E.S.Haldane and G.R.J.Ross;2vol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版).

3.G.赖尔,《精神的概念》(G.Ryle,The Concept of Mind,Hutchinson 1949 版,后多次重印)。

  1. 同上,页 20。

  2. 《新凯斯里克百科全书》,见所引著作,页 471。

  3. 见所引著作,页 23。

  4. 《精神是我》,页 6。

  5. D.R.霍夫斯塔特,《哥德尔、埃舍尔、巴赫》(D.R.Hofstadter,

    Godel,Escher, Bach,Basic Books,1979 版,p.577。

9.D.M.麦凯,《发条形象》(D.M.MacKay,The Clockwork Image, Inter-Varsity Press 1974 版),第九章。

10.J.A.福德,“精神—肉体问题”,《科学的美国人》(J.A.Fedor,’The mind-body Problem′,Scientific American(January 1981))。

第七章

1.T.里德,《论人的智力》(T.Reid,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编者: A.D.Woozley; MIT Press 1969 版;初版 1785),论文Ⅲ,第四章。

2.赖尔,见所引著作,页 187。

3.D.休谟,《人性论》(D.Hume,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编

者:P.H.Niddit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版;初版 1739), 第一册,第四部分,第六章。

4.J.洛克,《人类理解论》,第 27 章(J.Locke,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编者: A.D.Woozley;Dent Dent 1976 版;初版 1690)。

5.J. R.卢卡斯,“大脑、机器和哥德尔”,《大脑和机器》(J.R. Lucas, ‘Minds, machines and Codel′, Minds and Machines, 编 者 : A.R.Anderson;Prentice-Hall 1964 版),p.57。

6.A.J.艾尔,《哲学的中心问题》(A.J.Ayer,The Central Questions of Philoso-phy,Weidenfeld&Nicolson 1973 版;Penguin 1977 版), p.119。

  1. 霍夫斯塔特,见所引著作,页 697。

  2. 卢卡斯,见所引著作。

  3. 霍夫斯塔特,见所引著作,页 709。

  4. 见“我在哪里?”,《脑猝变》,作者:D. C.登奈(′Where am I ?

′, Brainstorms by D.C.Dennett,Bradford Books 1978 版)。11.麦凯(MacKar),见所引著作,页 75。

第八章

1.D.博姆,见所引著作,页 134。

  1. E.维格纳,“论精神—肉体问题”,《沉思的科学家》(E. Wigner,

′Remarks on the mind-body Question′,The Scientist Speculates, 编者:I.J.Good;Heine-mann 1962 版。)

  1. B. S. 德威特,“关于量子力学的多宇宙解释”,《量子力学的基础》(B.

    S.DeWitt, ′The many-universes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Founda- 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编者: B. d′ Espagnat; Academic Press 1971 版)。

第九章

  1. 见“麦克塔格特、固定性和实现”,《时间、还原和现实》(′ McTaggart,fixity and coming true′,Time,Reduction and Reality, 编者:Richard Heal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版)。

  2. 圣安塞姆,最早主张上帝超越时间的人有 A.M.S.被伊提乌(A.M.S.

    Boethius,c.480-524)。见《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编者 W.Anderson, Centaur 1963),第 5、 6 节。

3.P.蒂利希,《系统神学》(P.Tillch,Systematic Theology(S.C.M.

1978)),vol.I,p.305。

4.K.巴特,《教会教义学》(K.Barth, Church Dogmatics Ⅱ(i), 译者: C. W. Bromiley and T. F. Torrance; T.&T. Clark 1956 版),

  1. 620。

第十章

  1. 麦凯,见所引著作,页 78。

第十一章

1.J.A.惠勒著《引力论》(J.A.Wheeler in Gravitation,编者: C.W.Misner, K. S. Thorne and J. A. Wheeler; Freeman 1973 版), p.1197。

第十二章

  1. 《威廉·培利著作集》(The works of William Paley,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8 版),

2.R.斯温伯恩,《上帝的存在》(R.Swinburne,The Existence of God,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79 版)

3.B.卡特,“大数重合与宇宙论中的人择原理”,《宇宙论诸理论与观察结果的冲突》(B.Cartet,′Large number coincidences and anthropic principle in cos-mologo′,Confrontation of Cosmological Theories with Observation,编者:M.S. Longair; Reide 1974 版)。这篇论文基于卡特此前的一篇更为广泛的探讨,题目为“自然中数重合的重要意义”

(′The significance of numerical coin-cidences in nature′,但该文从未全文发表过)。

第十三章

1.R.彭罗塞,“奇异点与时间不对称性”,《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百年巡礼》(R. Penrose,′Singularities and time-asymmetry′, General Relativity: AnEinstein Centenary Survey,编者:S.W.Hawking and W.lsrael;Cambridge Univeesity Press 1979 版)。

  1. 卡特,见所引著作。

第十五章

1.E.R.哈里森,《宇宙论》(E.R.Harrison,Cosmology,Cambridge Unlversity Press 1981 版), p. 360。

2. N.尼科尔森,“扩张中的宇宙”,(N. Nicholson,′The expanding universe in The Pot Getunium,Faber&.Faber 1954 版)。

第十六章

1.A.H.谷斯,“关于物质的起源、能和宇宙的熵的思考”,见《物理学的渐近领域:弗兰西斯·洛纪念文集》(A.H.Guthm,Speculations on the origin of the matter, energy and entropy of the universe′ in Asymptotic Realms of Physics: A Festsvhrift in Honor of Francis Low,编者: A. H. Guth, K.Huang and R.L.Jaffe;MIT Press 1983 版)。第十七章

1.P.A.M.狄拉克,“物理学家对自然的描述的发展史”,《科学的美国人》(P.A.M.Dirac,′The evolution of the physicist’s picture of nature′.Scienoific American(May 1963))。

2.D.博姆,见《一个物理学问题: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对话》(D.Bohm, in A Question of Physics:Conversutions in Physics and Biology, 编者:P.Bubk- ley aM F.D. Peat;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9 版),

p. 129。3. A.爱因斯坦,《科学论文集》(A. Einstein,Essays in Science, Philosophical Library. New York 1934 版)。

4.J.A.惠勒,见所引巴克利与 F.D.皮特的著作,页 60。(J.A.Wheeler in Buckley and Peat)。

5.D.Z.弗里德曼和 P.范·纽温惠仁,“超引力与物理学定律的统一”,

《科学的美国人》(D. Z. Freedman and P. Van Nieuwenhuizen,′ Supergravity and the unifiction of the laws of physics′,Scientific Ametican(February 1978))。

6.R.培根,《大著作》(R.Bacon Opus Majus,译者:Robert Belle Burk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28 版)。

7.J.A.惠勒,见《引力论》(编者:C.W.Misner,K.S.Thorne and J. A.Wheeler; Freman 1973 版),p.1212。

8.A.爱因斯坦致助手恩斯特·斯特劳斯,引自《爱因斯坦百年纪念文集》( A. Einstein to his assistant Ernst Straus, as quoted in Einstein:A Centenary Volume ,编者: A. P. Frenh; Heinemann 1979 版),p. 128。9. R. P .费因曼,《物理学定律的性质》(R. P. Feynman, The Character ofPhysical Law B. B. C. Publication 1965 版), PP.124

-5。10.F.J.戴森,“宇宙中的能”,《科学的美国人》(F.J.Dyson,′Energy in the universe′, Scientific American(September 1971))。

译后记

《上帝与新物理学》的作者保罗·戴维斯,英国物理学家,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研究现代宇宙学,写过好几本很受欢迎的有关宇宙学的普及读物。

《上帝与新物理学》一书,涉及很多宇宙学方面的问题,但主要谈的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对宗教教义,尤其是对西方文明的基本元素之一的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作者自云:“本书不是一本谈宗教的书。本书谈的是新物理学对以前属于宗教的问题产生的影响。”

作者在本书的开始,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两句话:“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这两句话,大约也是代表了戴氏本人的意见。所谓“没有科学的宗教”在我们或许难以理解。它显然是与“有科学的宗教”相对而言的。对于“有科学的宗教”(如现今西方的基督教),人们可以进行自由的探讨、批判。一种信仰,若只能信,不能问也不能批判,就只能是一种盲目的信仰,当然也就是盲目的宗教。人类受过和正在受着的盲目宗教的害太多了。那么,“没有宗教的科学”又是指什么呢? 这里所说的“宗教”还是指信仰。常听有人说,“科学知识的真正源泉是观察”。这话当然不错,确实有一些科学知识起源于观察。但这话只能说是部分正确,因为还有一些科学知识起源于猜想。例如,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猜想大地是球形的。那时谁也没能真正“观察”到地球是一个“球”。要证实这一猜想,从而使这猜想成为科学知识,就得有坚定如宗教的信仰。于是,宗教与科学就这样联系了起来。假如当年的哥伦布、麦哲伦不是坚信大地是一个球体,他们就想不到去进行环球航行。反观中国七下西洋的郑和,虽然率领的船只、船队堪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但就增进人类在地理方面的科学知识而言,成就却相形见绌。就郑和来说,分根本就没有想到大地是否是球形的问题,因而也就没有什么信不信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自然,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跛足毕竟不如不跛足。中国的科学从近代开始落后了,其原因很多。有人认为, 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过于世俗,太缺乏宗教精神,因而虽然心灵手巧,很有技能,却难有重大的科学发现。这种看法是否有道理, 有待于科学史家们详细论证。

本书除“前言”外,共十七章,结合宗教、哲学讲述了他最新的科学理论和发现。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说:“本书的主题是我所谓的四大存在问题”:

为什么大自然的规律是现在这样的?

为什么宇宙是由现在组成它的各种东西所组成的? 这些东西是如何起始的?

宇宙如何获得了组织?

这四大问题以前是宗教的、玄学的问题,但近年来,“科学已进展到可以认真地解决以前是属于宗教的问题的地步了”,这是“严肃的宗教思想者不能忽视”的。

在接下来的十七章里,作者首先集中讲述了他对科学和宗教的看法,然后以流畅优美、引人入胜的文笔,介绍了新物理对宇宙的创生和终结、时间、生命的本质、灵魂、自我、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统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进展。作者身为科学家,当然对科学的进步津津乐道,但也以科学的精神批判了科学,指出“科学对工业社会的影响是好坏掺半。”对盲目的宗教,作者予以无情的谴责,指出,“尽管大多数宗教都赞美爱心、和睦、谦卑,并将这些称之为美德,但世界上各大宗教组织的历史却常常是以仇恨、战争、傲慢为其特色的”。然而,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宗教。在本书结尾时,作者在指出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之后写道:“我深信,只有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了解世界,从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角度,从数学和诗的角度,通过各种力、场、粒子,通过善与恶,全方位地了解世界,我们才能最终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家——宇宙背后的意义。”显然,作者在这里把关注善恶的宗教也看作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途径之一。本书虽是一本普及性的书,但“包含一些具有真正学术价值的材料”,

涉及很多奋战在科研前沿的科学家正在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也值得有关专业人员一读。

应该说明的是,译者学力不足,翻译中多有错误,承蒙一位科学家将译稿校读一遍,修补了不少错漏。在些谨表示衷心感谢。译文中若仍有错误,应由译者本人负责,欢迎读者指正。译者在此也应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外文系的李绍明君。李君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帮助誉抄了部分译稿,并协熏重新编排了原书的索引,解决了很多问题。

徐培

1991 年北京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