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创造奇迹

1978 年 8 月 11 日晚,在朦胧的月色中,一只体积达 5000 立方米的巨大气球在美国东部缅因州的大西洋岸边腾空而起。3 位美国探险家驾着这只名叫“双鹰 2 号”的庞然大物,开始了一次充满危险的航行;横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飞到欧洲大陆去!

航行的开端似乎很顺利,“双鹰 2 号”在一股从美洲吹往欧洲的高空气流的推动下,轻盈地向东飘去。可不久,大西洋上多变的气候随即显出了它狰狞的面目:上升的气流时而把气球带上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高空,那里的低温几乎把人冻僵;下降的气流时而又把气球压向海面,随时有坠落海中葬身鱼腹的可能;在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袭击中,气球更像一叶扁舟似的, 孤独无援地在惊涛骇浪中颠簸⋯⋯

幸运的是,在和大自然博斗了 6 天 6 夜之后,气球终于到达了大洋彼岸。

8 jJI7 日傍晚,“双鹰 2 号”安全降落在法 PI 巴黎西北约 100 公里的

一个小镇旁。这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行,时间长达 137 小时,航程 5000 多公里, 一举创造了载人气球飞行距离最远和留空时间最长两项世界纪录。

“双鹰 2 号”创造的奇迹,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气球的制作材料。它那用尼龙制作的球体经受住了大西洋恶劣气候的嬉弄。而在此之前,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气球都未能经受住这严峻的考验,几乎都在途中就成了碎片,为此葬送了不少探险家的生命。

尼龙的诞生,要追溯到本世纪的 20 年代末。那时候,美国的杜邦化学工业公司集中了一批科学家,正在进行对聚合反应的研究。1929 年的一天,35 岁的卡罗泽斯工程师在清除容器里聚合物样品的时候,惊喜地发现这种聚合物竟拉出了柔软的长丝。这可是从未见过的现象啊,卡罗泽斯敏感地认识到, 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在经过了数年研究之后,1938 年,卡罗泽斯终于制得了一种理想的聚合物,拉出了一种像蚕丝一样轻柔、断面呈菱形的纤维,他取名叫“尼龙”。今天,“尼龙”对我们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称了。人家都知道,

它又叫锦纶、卡普隆,是一种奇妙的纤雄。你看,它的耐磨性十分好,用尼龙织成的袜子,牢度是棉袜的 10 倍;用尼龙织成的各色衣服,色泽艳丽,光滑轻柔,几乎像传说中的仙衣一样“薄如蝉翼,轻似浮云”;而且,它还有耐磨蚀、不会腐烂的优点。这使它迅速取代丝、麻成了织渔网的好材料;更为令人吃惊的,是它的强度——一根手指粗细的尼龙绳能轻易地吊起一辆卡车,比钢缆还结实。这就难怪尼龙制成的“双鹰 2 号”球体能经受住大西洋恶劣气候的考验了。

那么,这神奇的纤维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呢?说来你也许不相信,只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人们将这些原料经过处理后,便能得到一些较简单的分子较小的物质,然后再让这些小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使它们一个个手拉手的联结起来,便形成了由上千个分子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这时,便可将这种大分子的粘液通过有无数微孔的喷头进行喷丝,人们以每秒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快速将丝抽出,便是光亮轻柔的纤维。用这样的方法制得的纤维叫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家族中的一员。化学纤维家族中的另一位成员,便是我们在前面介绍过的人造纤维。

尼龙,仅仅是合成纤维中的一种。而且,它还不是合成纤维中最早诞生的成员。早在 1913 年,德国人就制得了氯纶,用它制成的内衣具有良好

的保暖和防静电作用,居然可以防治关节炎。德国人还在 1924 年发明了维尼

纶,不过,这种纤维一遇到水就要溶解,这当然无法投入使用。直到 1950 年,日本科学家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制得了不溶于水的维尼纶,这才能投入工业生产大量开始使用。现在,人们常用维尼纶来做内衣和床上用品。

尼龙还有两位“弟弟”,也十分出色。1940 年,英国人制得了涤纶,并在 1950 年投入大规模工业生产。现在人们所穿的挺刮的“的确凉”衣服便是用它做的。1950 年可称得上是合成纤维大丰收的一年了,在这一年,人们还研究出了在工业上制造腈纶的工艺。腈纶被人叫做“人造羊毛”,用它制成的毛线和毛毯,摸上去与真羊毛的感觉几乎一样!

在此之后,新的合成纤维品种在不断诞生:丙纶、芳纶、氟纶⋯⋯合成纤维的使用也从民用扩展到工程技术、军事等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为我们展示出了它那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