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民族
蛮
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先秦“蛮方”指狁,又称鬼方,二国都在西北:“淮夷蛮貊”指东方民族,“百蛮”指北方民族,“蛮荆”则是指南方民族。春秋时楚境内已有不少以“蛮”自称的民族。在春秋前期,楚大举进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楚庄王时,楚周边民族乘楚大饥之际,“戎伐其西南,又伐其东南,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戎、蛮、百濮并称,此“蛮”显非泛称。庸在今湖北竹山,且为群蛮之首,可能是蛮人建立的国家。在楚国的反攻下,庸人破灭,群蛮降楚,此后相当长时期不再见蛮的活动记录。到战国初期,吴起相楚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蛮人长期居住的洞庭地区遂为楚攻占。到秦昭王时,白起攻灭楚国之后,“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又进一步进占了蛮人居住的湘鄂川黔地区。
秦汉蛮族以瓠、廪君、板三者最大。瓠蛮因以神犬瓠为图腾而得名。秦汉时,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边缘地区)、长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区),故又称“武陵蛮”或“长沙蛮”;其地有雄、、辰、酉、武五溪,故又有“五溪蛮”之称。瓠蛮在秦汉时部落分散,各有首领,汉王朝授予邑君、邑长称号,颁赐印绶。蛮语称首领曰精夫,族人相呼曰徒。多居山壑,从事粗放农业。能织木皮为布,以草实为染料。衣服五色斑斓,赤髀横裙,以束发。汉王朝对他们收取“布”(作为赋税交纳的布)之赋,大人每岁征布一匹,小口半匹。由于官府徭役失平,妄增租赋,瓠蛮屡起反抗,杀长吏,烧官府,终汉之世,连绵不断。
廪君蛮为南蛮的一支。有五个氏族,其中巴氏首领务相,被推为五个氏族的共主,号为廪君,后遂以廪君为族名。相传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族人遂有崇拜白虎和以人祭虎的习俗。他们早期活动在夷水(今鄂西南清江)流域,后逐步发展到巴中、黔中一带(略当今川东南、黔东北、鄂西、湘西地区),地当汉的南郡、巴郡,故又被称为“巴郡南郡蛮”。秦灭巴蜀,巴氏仍世为廪君族君长,并娶秦女为妻,岁出赋钱两千零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民户出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汉时仍依秦制。东汉时,由于官府“收税不均”,廪君蛮曾多次起义反抗,部分族人被强制迁往江夏郡(今鄂东地区)。
板蛮分布在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一带,沿渝水居住,喜好歌舞,英勇善战。他们从事农业,长于狩猎。相传秦昭王时,白虎为害,板人应募射杀白虎有功,秦官府与板人盟誓说:“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者得以钱赎死。”楚汉之际,板蛮从汉高祖还定三秦有功,免除部落首领罗、朴、督(昝)、鄂、度、夕、龚七姓不纳租赋,余户岁纳“钱”(作为赋税交纳的钱)四十。因此,又有“白虎夷”、“白虎复夷”或“人”之称。各部落首领分别被封为夷王、邑君、邑长。由于板蛮善战,东汉王朝常征调他们从军,屡立战功。当时西羌数寇汉中,都靠板军击败之,号为神兵。但官府对他们“更赋至重,仆役楚,过于奴虏”。板人“愁于赋役,困于酷刑”,也多次邑落相聚,奋起反抗。灵帝中平五年(188)举行起义,与巴郡黄巾起义相呼应。后来大量板人还成为五斗米道的信奉者。
在川东、川西以及鄂西南、湘西等地,经考古发现、出土了不少在形制、纹饰上具有浓厚地方特点的青铜器物,如虎钮于、空首钱、柳叶形短剑等,其上有手纹、心纹、虎纹,这些器物多出于独木舟式的葬具之内。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些铜器和“船棺葬”是秦汉时期廪君蛮和板蛮的遗物,遗物表明了当时蛮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
魏晋南北朝蛮族是由秦汉时期瓠、廪君、板三支发展而来,但在活动范围上有较大的变化。
居住湘中、湘西的瓠族,魏晋时始向北、向东发展。南北朝时,依托险阻,部落众多,散在数州。自永嘉乱后,中原扰攘,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萧条,诸蛮无所顾虑,渐得北迁,以至陆浑(今河南方山)以南满于山谷。干宝《晋记》载,庐江郡(今安徽舒城)有瓠之后,糅杂鱼肉,置于槽中,叩之号叫,以祭瓠。《宋书·夷蛮传》载,瓠族大量分布在鄂西及豫西南,名号众多,如荆雍蛮、五溪蛮、当阳蛮等。
在广阔的瓠族分布区及其附近,居住着不少廪君族和板族后裔。东汉初被迁至汉水中游的一支廪君族,晋宋时发展为沔中蛮。另一支被迁到鄂东地区的,称豫州蛮或五水蛮,分布在鄂、皖、豫边境的蕲水、巴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一带,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地方数千里。向北发展居住在东荆州(今河南泌阳)的廪君族人,到5世纪中叶还保留着杀人祭祀的习俗。
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川北的板族人多信从之,大量迁到汉中。曹操平张鲁,李虎、杜、朴胡、袁约、杨车、李黑等为首的板族人被迁到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号为巴人或巴氐。这支巴人后与六郡流入辗转入蜀,发动起义,推翻了晋朝在益州的统治,李特子李雄于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建立成汉政权。另部分被曹操内迁关中的板族多达万余家,其后人口蕃衍,北至河东、平阳(今晋中、晋南)也有分布。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巴酋勾渠知曾在关中联合氐、羌、羯等各族共三十万人,反抗刘曜统治。早在汉初就已迁居商洛地区(陕东南)的板族人,在南北朝时期沿丹水、沔水向东南发展,到6世纪时,已分布在“北至商洛、南拒江淮,东西二千余里”的土地上,而且还部分地保持着他们的固有习俗。成汉后期,柯、兴古(今云贵东部)僚人大量北迁入蜀,部分沿嘉陵江北上,给留居川北地区的板族人以巨大的冲击。南北朝后期,北魏势力南入四川,建立巴州(今四川巴中),以巴酋严始欣为刺史以统僚人。
进入江、淮、汝、汉地区的各族蛮人,地处南北朝之间,他们利用南北对立的矛盾,时或降南,时或附北,因而能延续活动相当长的时期。南朝在蛮人集中的地区设置“左郡”、“左县”,以蛮人首领任令长、太守甚或刺史,进行羁縻。而在荆州置南蛮校尉、雍州置宁蛮校尉,统管蛮事。归附的蛮人,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汉人赋役严苦,贫者多逃亡入蛮,有的还成了首领,如桓诞。但各地蛮人仍不免于官府的迫害,他们反抗官府的起义斗争史不绝书。南北王朝都残酷镇压这些反抗斗争,且常常把俘虏和降蛮大量迁徙到河内诸州、六镇或建康,有的还被抑为营户,或赏赐给官僚为奴婢。
南北朝是蛮族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的重要时期。《隋书·地理志》载:今整个湖北和豫、皖、赣、湘部分地区,当时多杂蛮族。与汉人杂居者,和汉人没有区别;地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大概留居今清江流域的廪君族和湘西、湘南的瓠族仍保持其民族特点,其余地区则已渐与汉族融合。
东徙皖、赣的瓠族,除部分与汉族融合外,也融合了部分山越的后裔,从而逐步形成后世畲族和瑶族的先民。宋武帝时的南康、揭阳蛮(今赣南、粤东地区)就是畲族先民,萧梁时衡阳、零陵(今湘南)的“莫徭”蛮就是瑶族先民。晋宋时活动在巴东、建平(今四川奉节、巫山一带)的瓠族不断向川东发展,大概和原居此地的蜒人有所融合,所以被称为“蛮蜒”,他们与后世川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
羌
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相传商初羌人已向商朝称臣纳贡。殷甲骨卜辞中有“羌方”,是商西强国,常遭到商人的征讨。卜辞中有役使“羌”或“多羌”以及大量以“羌”为祭祀人牲的记载。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卜辞所说的“羌”是泛指商人俘获的西部各族人。商末,羌人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战争。
羌人是古代戎人中的一部分。《国语·周语》载西周宣王时有“羌氏之戎”,势力强大,曾败王师。姜戎中有申戎,后与犬戎等共灭西周,杀幽王。《左传》载有“姜戎氏”,春秋前期入居豫西,其俗被发,与羌同。“姜”、“羌”二字古相通,学者多以此姜戎即羌人。据说这支戎人是被晋惠公自“瓜州”招引到晋南,把原来是“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之地,开垦出来,虽然当时还是“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但已进入农耕定居生活。晋国在争霸战争中曾多次得到这支戎人的支助。他们后来都与华夏族融合了。
战国时在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有义渠之戎,其俗火葬,学者多以为即羌人。他们“筑城数十,自称王”,与华夏诸侯国有交往,常与秦争战,互有胜负。在战国后期朝服于秦,后为秦昭王所灭,设置陇西、北地等五郡。战国初期,居住在河湟地区的那部分羌人,还处在较落后阶段,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有戎人无弋、爰剑者为之豪,“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称雄于河湟之间。爰剑子孙世为酋豪。到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向西发展。忍叔父印畏秦之威,率种人西南迁。其后子孙分散,便是汉代居住在今甘肃、川西的牦牛、白马、参狼诸羌。忍及弟舞留居湟中,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逐渐兴起。到爰剑五世孙研时,羌武力最强,乃以研为种号;至十三世孙烧当又极豪健,子孙乃更号烧当。
汉初,匈奴强大,羌人服属于匈奴,一部分请求内迁,汉景帝刘启允许研种留何率族人迁于陇西郡的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西和西北)、羌道(今甘肃岷县南)。汉武帝刘彻为了反击匈奴侵扰,开辟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与匈奴的联系,并派军队进入湟中,在今甘肃永登筑令居塞;后又在湟水流域置县,始设护羌校尉,总辖羌中事务。昭帝时,又置金城郡,辖地西及湟源,南至夏河。神爵元年(前61),因官吏滥杀羌民,诸羌怨怒,遂反。汉宣帝刘询使赵充国往讨,充国以招抚为主,尽量少杀伐,羌人陆续归降。乃在临羌至浩画沿湟水屯田。其后,继续进行军屯和移民垦种,且兴水利、修道路、缮城郭。神爵二年,宣帝设金城属国以处降羌。这些措施促进了羌族地区的发展和羌、汉两族的融合。羌族畜牧业发达,农业也有些发展,“羌田”、“羌麦”屡见记载。羌人以畜产与汉人交换粮、布及手工业制品,与西域、西南夷亦有贸易往来。
元帝开始元年(1),王莽遣使多持金币招诱塞外羌人献地内属,乃置西海郡。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多次内徙归附羌人,例如建武十一年(35)徙先零羌于天水、陇西、扶风三郡。明帝水平元年(58),又徙烧当羌七千余口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散布在内地的羌人称为东羌,深受地方官吏和豪强的压榨奴役,生活悲惨;留居河湟地区的西羌则受护羌校尉、边郡都尉等欺凌滥杀,亦不得相安。羌人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抗,成为东汉王朝后期极大的祸患。羌人大规模的起义共有三次:第一次始于安帝永初元年(107),延续十多年;第二次始于顾帝永和元年(136),历时十年;第三次始于桓帝延熹二年(159),也历时十年,前后绵延达六十年。羌人的反抗与扰乱有时深入到河东、河内、蜀郡各地。其间,东汉政府对他们进行了残酷镇压;一些羌族豪强亦乘机残破州郡,杀掠人民;汉羌人民均深受其害。羌人起义最后虽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东汉王朝也因此财力、物力大为削弱,构成东汉社会经济衰败的原因之一。
三国时,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部分别降属魏、蜀。魏、蜀相互攻伐,都征召羌军参加作战,许多羌人迁入了陇、蜀、秦、雍之地。西晋时,杂居关中的羌人为数甚众,多成为地主官僚的佃客、奴婢,备受压迫欺凌,怨恨很深。惠帝元康六年(296),冯翊、北地两郡之马兰羌与匈奴人一起造反;不久,秦、雍羌人与氐人俱反,推氐帅齐万年为帝,有众七万,大败晋军于六陌(今陕西乾县东北),至元康九年才被平定。于是江统上《徙戎论》,请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诸郡羌人于河湟,以免腹心之患,但未被采纳。怀帝永嘉中(307~313),南安郡烧当羌人姚弋仲东迁扶风境,从者数万。后其子姚苌叛前秦自立,建后秦国(384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入居内地的羌人与汉族杂居,经营农业,逐渐融合于汉族。唐代,党项羌从青海迁夏州等地,至宋代建立了西夏国,后亡于蒙古。元代,他们大部分也与汉族融合。居住在岷江上游的羌人部落(汉时称冉、),自汉以来多归属中原王朝管辖,其中大部分渐同化于汉族和藏族,一部分得以保存下来,形成今天的羌族。
匈奴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称胡。其名始见于战国文献。起源不明,或以为即周代典籍中所见狁、薰粥之后。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蒙古、突厥、伊朗诸说,迄今尚无定论。匈奴人没有文字,以言语为约束。
政治组织与社会经济
匈奴人以畜牧为主,畜有羊、牛、马、骡、驴和骆驼等。马最受重视,为战斗、运输、贸易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畜产归私人所有,各部落牧地则为各该部落牧民所共有。匈奴人住毡帐(古曰穹庐),食肉、饮乳及马乳酒,衣皮革,过着逐水草迁徙的生活。匈奴贵族亦居住汉式宫殿,这些宫殿可能成于汉工匠之手。匈奴人会铜胡人俑建造军用的壁垒、城堡等;有车、船,能筑路、架桥。匈奴治铜业发达,能铸刀、剑、斧、镞和马具等;冶铁和制陶也有一定的规模。
匈奴的社会组织以部落联盟为主,联盟的首领称为“单于”。公元前3世纪末以后,匈奴征服邻近各族,统一蒙古高原,游牧的国家政权机构逐步形成。单于以下,高级官吏依次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主管军政,均由单于子弟、本部落贵族担任,皆世袭。此外,有左、右骨都侯等,辅佐政务、断狱听讼,一般由异姓贵族担任。
匈奴由许多部落构成,各部落包含若干氏族,著名的如孪氏、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韩氏、郎氏等。孪氏最贵,单于皆出此族。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其余有呼衍、兰、须卜、丘林四族亦贵,世与单于联姻。凡废立、和战、祭祀等大事,均由各部贵人会议决定。
匈奴有不成文法,盗窃者没其财产,大罪死,小罪轧;监禁最长不出十天,一国的囚犯不超过十人。
匈奴人朝拜日,夕拜月;月满进军,月缺退兵;战场上能斩得敌首的,赐酒一杯。凡有掠获,皆归己有,以俘虏为奴婢。打仗时能运回死者尸体的,可得死者全部家财。匈奴绝大部分是骑兵,男子少壮能挽弓者均在编内。
匈奴行族外婚;父兄死,妻后母,报寡嫂。匈奴人土葬,死者头部朝东。贵族皆深葬,棺椁多达三重。单于死,金银、衣裘随葬之外,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达数十百人。
匈奴于每年正月,小会单于庭,祭祠。五月,大会龙城(今蒙古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祭祖先、天地、鬼神。秋日马肥,大会林,检点人畜。南匈奴降汉后,仍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秦及汉初时期
秦初,匈奴分布在阴山南北地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使蒙恬率军三十万往击,夺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重置九原郡(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连接秦、赵、燕旧日长城并重加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镇原南),东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北)。三十六年,又迁三万户垦殖北河(今内蒙古杭锦旗一带)、榆中(今河套东部),以防匈奴南下入侵。
秦二世元年(前209),匈奴头曼单于乘中原动荡之机,收复河南地;至其子冒顿单于(前174)杀父自立时,汉匈奴归义京议长印匈奴已有控弦之士三十万,遂西破月氏,东击东胡,北服丁零,南并楼烦、白羊;并乘楚汉相争之隙,屡犯燕(今河北北部)、代(今河北尉县一带)。
汉高帝七年(前200),匈奴兵围马邑(今山西朔县),南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汉高祖刘邦亲率军三十余万出击,至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遇伏被困,不得已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以公主嫁单于,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之交易。
约前177或前176年,匈奴西进,再次击败月氏,迫使月氏向西北溃退至伊犁河流域;接着又征服乌孙、呼揭,以及楼兰等塔里木盆地绿洲诸小国。其西部日逐王在西域北道焉耆、危须与尉犁之间置“僮仆都尉”,控制商道,榨取财富。老上单于在位(约前174~前160年间)时,又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此后(约前139~前129年间),匈奴又令乌孙进攻月氏,月氏再西迁至水(今阿姆河)流域,乌孙遂据有伊犁河流域。
匈奴与汉虽结和亲,然恃其强盛,仍不断侵扰长城以南地区,匈奴骑兵曾一度烧毁回中宫(在今陕西陇县),前锋直指长安甘泉(在今陕西淳化西北)。
汉武帝至王莽时期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余年休养生息,国力渐充,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便立志北伐。元光六年(前129),汉兵自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代郡、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雁门(今山西右玉西北)四道并出,击匈奴于长城下。元朔二年(前127),汉将卫青取河套以南,置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二郡,徙民十万以实之。元狩二年(前121),汉将霍去病出陇西,攻克焉支(今甘肃永昌西、山丹东南)、祁连二山;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众四万余归汉,汉在两王故地先后设酒泉(今甘肃酒泉)、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敦煌(今甘肃敦煌西)四郡;从此自河西走廊至罗布泊一带无匈奴,匈奴与西羌的联系断绝。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率步、骑兵数十万分两道并出,夹击匈奴于漠北。汉军大胜,封狼居胥山而还。同时,武帝遣张骞等出使西域,约结月氏、联姻乌孙,力图断匈奴右臂。嗣后,匈奴与汉反复争夺西域门户楼兰、车师等地,前后凡二十余年。宣帝本始元年(前73),匈奴击乌孙不利,衰兆已现。丁零、乌孙、乌桓等各乘虚攻击,其势益弱。神爵二年(前60),日逐王降汉,汉得车师,西域始畅通;汉命郑吉为西域都护,西域诸国多属都护管辖,从此匈奴僮仆都尉不复存在。
不久,匈奴统治集团内讧,五单于争立。宣帝五凤元年(前57),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前51)降汉,觐见汉宣帝刘询。西部郅支单于西迁至康居住地,役使近旁乌孙、呼揭、丁零诸小国;元帝建昭三年(前36)被汉将陈汤等击杀于楚河上。郅支既灭,呼韩邪于竟宁元年(前33)再次朝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号“宁胡阏氏”。从此匈奴不断朝汉,并遣子入侍,和平相处凡四十余年。王莽执政,降低对单于的待遇,阻止乌桓等向匈奴纳税,于是匈奴重又入侵。一度北边空虚,不断为匈奴所蹂躏。
东汉、魏晋时期
光武帝之初,汉与匈奴关系仍未好转。后因塞北连遭饥旱,又受乌桓等攻击,匈奴疲惫已极,内讧又起,日逐王比于建武二十四年(48)自立,亦号呼韩邪单于,率漠南八部归降于汉。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两部。
南匈奴部众驻牧于汉北边五原、云中、定襄(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朔方、雁门、上谷、代、北地(治今甘肃庆阳西北)八郡之内;汉对于南匈奴岁赐丰厚,且于建武二十六年设“使匈奴中郎将”以监护之。明帝以后,更设度辽营于五原曼柏(今内蒙古达拉特旗),置度辽将军,协助南匈奴单于抵抗北匈奴来侵和镇压族人的叛乱。此后,南匈奴或降或叛,然节节南徙。至2世纪40年代多数集中于并州中部汾河流域一带。东汉末,曹操怕匈奴势力蔓延,始限制其居住地区,分其部众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并采取分化政策,使上层贵族与部众脱离。此后南匈奴单于仅有虚名,王侯降同编户,部分匈奴牧民逐步沦为汉族地主的农奴。西晋末,匈奴屠各氏贵族刘渊趁八王之乱据有并州,建立“汉”政权,后其族子刘曜为帝时,改国号为“赵”,前后立国二十六年(304~329)。东晋末,铁弗匈奴匈奴人黄金铠甲赫连勃勃建立“夏”政权,立国二十五年而亡(407~431)。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
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汉将窦固、耿忠出酒泉塞,击败北匈奴呼衍王,追踪直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置宜禾都尉,屯田伊吾(今新疆哈密)。次年,窦固、耿忠又合兵击平车师前、后王,重置西域都护,切断北匈奴同西域的联系。北匈奴困窘,诸部南下归汉者逐年增多。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汉将窦宪、耿秉等得南匈奴之助,又大败北匈奴,逐北三千里,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永元二年、三年,汉军又连续大破匈奴,斩获甚众,单于遁逃,汉军出塞五千里始还。此后,由于鲜卑兴起,占有匈奴故地,北匈奴部分投汉,部分归降鲜卑。其余残众或降或叛,出没于天山南北,继续与汉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屡为边患。其踪迹直至2世纪中叶才不见于记载。或以为欧洲史上的匈人即西迁的北匈奴,但未有确证。
近年来,从匈奴贵族墓中出土了不少青铜器,如兵器、马具等,上面的动物纹饰高度写实,栩栩如生,与中亚、南俄等地游牧部族中流行者相类似,或以为这是匈奴人同自西向东扩展的斯基泰(Scythai)文化相接触的结果。另外,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大量地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匈奴人墓葬中有许多汉式丝绸服装、铜镜、马具、漆器等,均是明证。同时,汉经济文化也受惠于匈奴,当时养马业的发达,就与匈奴马匹的输入有关,骑兵的训练与有关战术的进步也受到匈奴的影响,足见匈奴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鲜卑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最初与乌桓同为东胡部落,言语、习俗与乌桓同。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蒙古、突厥、通古斯诸说,迄无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辽东塞外鲜卑山,遂以山名为族号。汉武帝时,乌桓降汉,南移至老哈河流域,鲜卑亦向西南推进,居住在今西拉木伦河流域。
鲜卑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为主,特产有野马、羊、角端牛等;端牛角可制劲弓,称角端弓;又产貂、、子,毛皮柔软,为天下名裘。鲜卑的社会组织大致与乌桓同。若干邑落组成部,部与邑落各有大人与小帅为首领,均由选举产生。违大人言,处死罪。但可以牛羊赎。鲜卑人每年春季大会于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嫁女娶妇、髡头宴饮。
近年来,在内蒙古地区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其中,在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完工发现的墓群,还保持着家族丛葬的制度,尚可见到埋殉完整马匹的风俗。随葬品以骨器为主,亦有手制陶器、铜器。三个袋形足的陶鬲,说明了该地与黄河流域文化的悠久联系。铜制的小型饰具上,则可见到匈奴的影响。而在新巴尔虎右旗札赉诺尔发现的墓群,单人葬已较普遍地取代了丛葬,整体殉牲不再采用,仅以头和蹄为象征。陶器、铜器的种类也增多了。这些墓葬反映了鲜卑人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匈奴击溃东胡后,鲜卑和乌桓均役属于匈奴。西汉一代,鲜卑与汉未尝通使。东汉建武十七年(41)前,鲜卑与匈奴、乌桓连和,屡犯塞。二十一年,又与匈奴分兵侵北边,匈奴寇上谷、中山,鲜卑寇辽东。汉辽东太守祭肜允许鲜卑互市,进行分化。后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孤弱,鲜卑才开始与汉直接通使。二十五年,鲜卑大人偏何至辽东归附,祭肜使击匈奴左伊育訾部,从此鲜卑、匈奴交恶。祭肜又嗾使鲜卑攻乌桓,明帝永平元年(58),偏何克赤山乌桓,斩其大人歆志贲,于是鲜卑大人皆来附汉,受汉赏赐。明帝、章帝二世保塞无事。
章帝元和二年(85),鲜卑乘北匈奴衰弱之机,与丁零、南匈奴及西域各国围攻北匈奴。元和四年,鲜卑攻入北匈奴左地,斩优留单于。和帝永元元年至三年间(89~91),北匈奴迁出蒙古草原,西徙乌孙之地,鲜卑遂占领匈奴故地。残留匈奴共十万余落皆改称鲜卑,鲜卑之势日盛。安帝时,塞外鲜卑为了与汉互市,向辽东、辽西、代、上谷四郡塞内移动,与原居该处的乌桓杂居,时有纠纷,并劫掠邻近各族。汉于是联南匈奴、乌桓攻击鲜卑,故汉与鲜卑长期不睦。邓太后曾绥抚其大人,通关市,犹不能相安,屡为边害。
2世纪中,檀石槐被推举为大人,设庭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仇水上,兵强马壮,东、西部大人皆归附之。桓帝时(147~167),檀石槐北拒丁零,南抄汉边,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有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其势力范围几乎包括了整个蒙古草原,各部均入其辖下,实力强大。延熹九年(166),鲜卑招结南匈奴、乌桓、羌、氏入寇沿边诸郡,杀掠吏民;汉军反击,乌桓、匈奴等皆降,独鲜卑出塞远走。桓帝因鲜卑难以制服,寇抄滋甚,遣使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遭到拒绝。
灵帝即位后,自建宁元年至熹平五年(168~176)间,鲜卑六寇并州,四寇幽州,一寇凉州。六年,又三寇三边。光和元年(178)又寇酒泉。汉军反击,不胜,死伤惨重。不久,檀石槐死,其子和连代立,才力不如其父,失众望,西部鲜卑相率叛去,漠南自云中郡以东分裂为三部,一为步度根集团,占有云中、雁门、北地、代、太原等地;一为轲比能集团,踞有高柳以东的代郡、上谷郡边塞内外各地;一为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的素利、弥加等小集团。东汉末,轲比能集团渐强;大批汉人逃亡归之,教其制作兵器铠盾、习学汉文,乃仿汉制统御部众。献帝延康元年(220),遣使献马,曹丕封之为附义王。
曹魏初,轲比能以遣返逃亡汉人及文吏俑驱牛马为互市结好于魏,渐次兼并了步度根集团和东部鲜卑,自云中、五原,东抵辽河,皆为所据。魏明帝时(228~239),轲比能先后两次大败魏军,又出兵响应诸葛亮攻魏,于是青龙三年(235),魏遣刺客将他暗杀,鲜卑部落联盟再度瓦解。其后,东部鲜卑有慕容部、段部、宇文部和拓跋部稍强。慕容部居昌黎郡地,其首领曾从司马懿攻公孙渊,魏封率义王;晋武帝时,首领慕容遣使归降。慕容鲜卑一支移居青海,统治了当地羌人等族,建立吐谷浑国。段部居辽西郡地,亦臣属于晋,晋封其首领为辽西郡公。宇文部分布于濡源(今滦河上源)以东,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以西。拓跋鲜卑兴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诸部落,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其首领力微遣太子人魏朝聘,长期留居洛阳达十七年(261~277);晋怀帝时,首领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
东晋初,慕容部兼并宇文部和段部,建立前燕;前燕亡后,进入中原的慕容部贵族又建立过后燕、西燕、南燕等国。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十一年(386),拓跋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其后,鲜卑乞伏氏建立西秦,秃发氏建立南凉。这个时期,尤其是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渐与汉人融合,到隋唐时,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已不复存在。
氐
中国古代西部地区的民族之一。氐与羌关系密切,《诗经》中已经氐羌连称。汉代,氐人居于陇西、天水、广汉、武都等郡,相当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苻坚统一北方战争示意图四川西北地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汉政府向西和西南开拓,氐人部分内属,部分移居深山。其后,部落豪帅多受两汉政府拜封,统属于郡县。
群氐支系众多,各有称号。其中以白马氐最为强大,居于仇池(今甘肃成县仇池山)。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六年(前111)拓氐人之地,设武都郡;元封前秦名臣王猛像三年(前108)讨氐人,徙部分氐人于酒泉。仇池山势险要,氐族豪帅常据之以自固。昭帝元凤元年(前80),武都氐人反,汉遣马适建、韩增、田广明等往击平之。东汉末,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千万,各拥部落,建安中为曹操所破。后曹操恐刘备取武都氐以进逼关中,乃迁其人五万余落于扶风、天水等郡。曹魏初,又有武都氐部归附内徙。西晋时,杂居于雍、秦二州诸郡的氐人,受到沉重的赋役剥削和官吏、地主的欺侮奴役。惠帝元康六年(296),二州氐人与羌人齐反,立氐帅齐万年为帝,至元康九年始被镇压。东晋十六国时期,略阳临渭氐帅苻健建立的前秦,当苻坚在位时,曾统一北方,成为最强盛的政权;前秦名将、略阳氐人吕光建立了后凉政权。仇池氐人首领杨氏,亦于西晋末称王,世代统治武都之地,直至被隋文帝统一。
氐人早在春秋战国以来就定居生活,“板屋土墙”,从事农耕。至汉代,农业和纺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除谷类外,多麻,产马、牛、羊、漆、蜜。氐地织物“”和“纰”也输往汉族地区。
氐人有自己的语言、习俗,因服色不同,而被称作“青氐”、“白氐”;其自称则为“盍稚”。氐人受羌、汉两族的影响,语言、嫁娶与羌相类;姓氏、袍服则与汉相类,且通汉语。统属郡县后,长期与汉族错居,差别日益缩小。
奚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原为东部鲜卑宇文部的一支(或称匈奴别种),北魏时称库莫奚,居地在弱洛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南)、吐护真水(今内蒙古老哈河)流域,东北与契丹为邻。以畜牧射猎为生,冬夏迁徙,居毡帐,环车为营。登国三年(388),被北魏攻掠,后入贡于北魏。隋时略称为奚,分五部(辱纥玉、莫贺弗、契、木昆、室得),各有首领一人,号俟斤。阿会氏最强,诸部皆归之。初臣属突厥,突厥人称之为Tatabi。大业中遣使入隋朝贡。贞观二十二年(648),奚臣属唐朝,唐以其地置饶乐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赐姓李。下置羁縻州九个,亦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万岁通天元年(696),与契丹背唐附后突厥。开元三年(715),复来附唐,唐封其首领李大为饶乐郡王,复为饶乐都督,隶营州都督府,以宗室甥女辛氏为固安公主,妻之。720年,大与契丹战,死。其弟鲁苏继位,袭爵饶乐郡王,唐复以甥女韦氏为东光公主,妻之。726年,改封奉诚郡王。735年,改饶乐都督府为奉诚都督府。奚所属各部并不统一,与唐的关系也背附不常。自唐至德(756~758)之后,河北地区为藩镇所据,双方关系甚为和好,每岁常遣数百人至幽州,亦从中选三五十人至长安朝贡,实际是进行贸易,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末,奚部势力渐渐衰落,奚之一部西迁妫州(今河北怀来),于是形成“东奚”和“西奚”。与此同时,契丹势力崛起,不断侵掠奚地,俘掠人户。唐天三年(906)十一月,奚部被契丹最后征服。
辽建国后,仍保存奚为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五部,号“五部奚”,部设节度使监领。天赞二年(923),又收合流散及隐了组成堕瑰部,合称“六部奚”。辽太祖仍保持奚王名号,在朝中置奚王府。辽太宗时,奚王府设宰相、常衮。辽把战争中掳掠的一部分人口,迁徙到奚地。于是奚六部地也杂有汉人和其他民族。奚王府官职设有奚六部汉军详稳,大约就是管理汉人军队的官员。辽圣宗时,一度废奚王府,又将奥里、堕瑰、梅只三部合而为一,另将二各分为部,以足六部之数。奚王牙帐故地在土河(即吐护真水)上游,圣宗于此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
辽时奚人一般随契丹后族,以萧为姓。奚族与契丹言语相通。最初从事畜牧业,唐时已有农业耕作。辽代奚人的农、牧、猎、手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据王曾《行程录》记载:奚人既“草庵板屋,亦务耕种”,从事农业生产,也从事畜牧业,“畜牧牛马橐驼,尤多青羊、黄豕”,还“挈车帐逐水草射猎”,从事畋猎。奚人手工业有矿冶、锻铁、造车、制造兵器、编织荆篱等。
辽天祚帝时,女真攻辽。金天辅六年(1122),金兵攻北安州(今河北承德西),奚王萧霞末降。不久奚部节度使讹里刺也以本部降金。次年,奚王萧(回离保)在箭苛山号奚国皇帝,改元天复,分司建官。萧立国八月,败亡。金太祖完颜先后平定了奚族的反抗,以女真贵族挞懒为奚六部军帅统治奚人。奚部在金朝被编入猛安谋克。其后,逐渐与女真、汉族融合。
回鹘
中国古代北方与西北操突厥语的民族之一;亦为建立于漠北的游牧汗国名。北魏时为高车或铁勒诸部之一,作袁纥,隋代作韦纥及乌护,唐初名回()纥,又作乌纥,788年更名为回鹘。衰纥、韦纥、乌纥、回纥当是Uiγur的对音,今译维吾尔,在这一点上学者无大分歧;至于乌护,有的学者认为系指乌古斯而言。关于乌古斯,这是民族史上的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特别是8世纪中叶突厥鲁尼字体碑铭中的“九姓乌古斯”、10世纪以后穆斯林地理文献中的“九姓古斯”与汉文文献中先后出现的“九姓铁勒”、“九姓回鹘”是怎样一种对应关系,学者目前仍在探讨中。
回纥汗国的兴衰
回纥传说中的祖先为卜可汗。高车初期六姓之一的袁纥,颇为强盛,与其他部落一起南迁漠南,众至数万或数十万,畜牧蕃息,渐知农耕。后其首领树者率众叛北魏而复北徙。继而树者复降北魏。唐代文献记载,隋代到唐初,回纥的住地在娑陵水(今色楞格河)侧,位于同属铁勒的薛延陀部之北。当时回纥与薛延陀、仆骨(仆固)、同罗、契等铁勒诸部同役属于突厥,但时服时叛。隋末唐初,时健俟斤被推为回纥部君长,但回纥的真正兴起是在时健俟斤子菩萨为第二代君长时期。627年前后,菩萨与薛延陀并力大破东突厥,声势大振。630年(唐贞观四年),唐擒东突厥颉利可汗,东突厥前汗国亡,漠北唯回纥与薛延陀最强。回纥曾服属于薛延陀。646年,回纥与铁勒其他部落共同助唐破灭薛延陀,并其部落,奄有其地,自回纥以南设置邮递,通管漠北。647年(一说648年),唐于铁勒诸部之地设羁縻州府,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其俟利发吐迷度虽然自号为可汗,但受唐册封为瀚海都督,属唐之燕然都护府管辖。吐迷度之后六代,君长皆受唐都督称号,统治回纥部。
回纥汗国的建立
682年,东突厥后汗国兴起。回纥君长承宗因受压迫而与契、浑、思结等铁勒四部迁往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之间,在河西走廊居留到727年,回纥等四部在河西居住四十余年,受中原文化影响不小;原留漠北的回纥余众此时则为后突厥役属。8世纪40年代初,东突厥后汗国内乱,742年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起而攻杀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共推拔悉密部君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与葛逻禄的君长自为左、右叶护。744年,回纥君长骨力裴罗与葛逻禄并力破拔悉密,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南居东突厥汗国故地,徙牙于乌德山(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支)与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之间,其地当即哈剌巴剌哈孙废址。唐封之为怀仁可汗。此后漠北回鹘汗国一直存在到840年。
744~754年为汗国草创时期。怀仁可汗及其子磨延啜(即第二代可汗葛勒可汗)致力于削平邻部反抗,巩固汗国。可汗之下有两“杀”(或作“设”)典兵;大臣自叶护以下共二十八等,如突厥旧制;可汗之下还置内、外宰相,又有都督、将军、司马,这表明汗国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既沿袭突厥游牧汗国的传统,又深受唐朝影响而具有二重性质。汗国下辖原铁勒之仆骨(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诸部,另外还有阿布思、骨仑屋骨思二部,当属后来显赫的部落。上述铁勒九部之外,回纥也把被它击破的拔悉密、葛逻禄纳入汗国,并常常以两部为先锋,号称十一部落。各部落由仿唐制任命的都督统治。由此可见,回纥汗国实际上是一个以回纥部为首的铁勒诸部联盟。
回纥部自身由九个氏族组成,即可汗出身的药罗葛和胡咄葛、崛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素、药勿葛、奚耶勿。这九个氏族有时被称为内九姓,以与构成汗国的铁勒九部或十一部落相区别。汉文文献中常见的“九姓回鹘”一称,究竟是指回纥内九姓,还是指回纥、仆骨、浑、拔野古等九部,这是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有些学者以之与9世纪漠北的九姓回纥可汗碑文对勘,倾向于认为当指铁勒九部,而非内九姓而言。
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两年后,葛勒可汗遣子叶护率兵入援,助唐收复长安、洛阳。次年,肃宗以亲女宁国公主遣嫁可汗。762年,回纥第三代可汗牟羽可汗助唐讨平史朝义。自755年以来,回纥与唐交往密切,受唐代文化影响也比较明显,例如,汗国本来以游牧为主,现在则向半定居转化,上层统治集团开始建立城市、宫室,妇女有粉黛文绣之饰;在昭武九姓胡的影响下,回纥日益重视商业活动,与唐进行大规模的绢马互市。与此同时,摩尼教自汉地传入回纥,并作为回纥国教而得传播。
回纥汗国的瓦解
780~795年间,接连四代可汗均以暴力夺位,对外则忙于与吐蕃、葛逻禄斗争和镇压突厥余众的反抗,例如,789年,回鹘与吐蕃争夺北庭(别失八里)的斗争极为激烈。因此,这一时期,四位回鹘可汗虽先后与德宗女咸安公主成婚,但与唐朝往来明显减少。795年,原出跌跌氏的宰相夺得汗位,是为怀信可汗,药罗葛氏汗系至此断绝。此后到821年,回鹘向西经略,势力远达真珠河(今锡尔河上游纳伦河)及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一带。821年,崇德可汗即位,娶宪宗女太和公主,与唐交往再度活跃,互市兴旺。然而从832年起,回鹘连遭自然灾害的袭击,内部动乱,势力大衰。840年前后(唐文宗开成末、武宗会昌初),回鹘可汗被黠戛斯所杀,汗国崩溃,诸部离散。其中近汗牙的十三部,以特勤乌介为可汗,南下边塞降唐。乌介辗转往来于天德(今河套东)、大同之间,为唐太原节度使刘沔、幽州节度使张仲武等所破,其弟遏捻收拾残部,先仰食于奚,后走依室韦;黠戛斯击室韦,收部分回鹘残部还碛北。
另有回鹘十五部,史称由其相职与庞特勤率领西奔葛逻禄,残众入吐蕃、安西。对于这一记载,学界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西迁回鹘分为三支,一支投葱岭以西的葛逻禄,一支投安西,又一支投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吐蕃;另一种见解认为葛逻禄有三姓,分布范围辽阔,东起伊吾(今新疆哈密)以北的折罗漫山,西至碎叶、怛逻斯之境。回鹘西迁,投奔的只是东部天山的葛逻禄,到达北庭一带之后两分,一支南下安西,一支东投河西走廊的吐蕃。此说实质是认为西迁回鹘仅分两支,此外并不存在投奔葱岭以西的一支回鹘。
进入河西走廊的回鹘
会昌年间迁居河西的回鹘,初附于吐蕃。但吐蕃随即衰微。河西本是蕃汉杂居地区,回鹘乘吐蕃衰落之机,扩散其族帐,驻牧地于秦(今天水,入居秦川者内属,谓之熟户)、凉(今武威)、甘(今张掖)、肃(今酒泉)、瓜(今安西)、沙(今敦煌)等州与贺兰山乃至伊吾以西纳职等地,并不时与吐蕃余部末、吐谷浑、龙家等民族及沙州归义军张氏政权发生冲突。冲突互有胜负,回鹘随之进退无常,时遁时返。
甘州回鹘汗国
9世纪60~80年代,活动在甘州绿洲的回鹘逐渐结集力量,形成河西回鹘的势力中心。唐代以来住在河西的某些突厥系部落,如甘州南境的朱耶氏遗族鹿角山沙陀,大约即在这一时期与回鹘合流。9世纪90年代,当沙州归义军张氏政权由于内讧而无暇他顾之际,甘州回鹘建立了汗国。
关于甘州回鹘可汗的建立者,学界有两说,一些学者根据某些史文记载而认为是庞特勤率领的先进入焉耆、吐鲁番而后转向东来的部众所建立,从而认为庞特勤不仅是天山地区回鹘汗国的建立者,而且也是甘州回鹘汗国的第一位可汗。另一些学者认为甘州回鹘系直接从漠北高原穿越戈壁而来河西,庞特勤根本没有,也无可能东来甘州。这个问题也由于资料不全,记载抵牾,而难于详考。
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可汗有仁美(英义可汗,当是《辽史》中的乌母主可汗)、仁裕(顺化、奉化可汗)等。宋时,甘州回鹘可汗的名字多带“夜落纥”、“夜落隔”字样,这极可能是漠北回鹘汗国统治氏族药逻葛的同音异译。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以来,甘州回鹘汗国频频通使宋朝,并沿袭唐代漠北回鹘汗国传统,自称外甥,尊宋主为阿舅。宋朝酬赠可汗及可汗之母(母公主)颇为丰厚。双方的亲密往来,明显地具有政治意义,旨在相约共同对付势力日益强大的西夏。甘州回鹘控制着东西交通的孔道、转贩贸易的枢纽——河西走廊,这一地理位置有时使之在影响宋、辽、西夏的斗争大局上起一定的作用。1003年(宋真宗咸平六年)冬,夏州政权攻西番,取西凉府,但被住在西凉府大谷的者龙族(咱隆族)、乞当族、督六族等所谓六谷蕃部击败,夏州首领李继迁中流矢死。甘州回鹘参预战事,从而与西夏结仇。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夏州万子等领兵趋回鹘,回鹘设伏挫败之。1009年后,甘州乘夏州政权再取凉州不利之机,而在短期内占领了凉州。1028年(宋仁宗天圣六年),在辽圣宗耶律隆绪遣军三次远征甘州回鹘(1008、1010、1026年)之后,甘州为西夏所陷,李元昊即因此役有功,而得立为西夏皇太子。回鹘余众部分迁居瓜、沙州,部分南奔宗哥族首领厮罗。甘州回鹘汗国存在一百三十余年而亡。
沙州回鹘
沙州在1006年入贡于辽时,尚自称“沙州敦煌”。1014年(辽圣宗开泰三年),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贤)(恭)顺朝贡于辽,《辽史》作“沙州回鹘曹顺遣使来贡”,1019年(开泰八年),辽封曹顺为敦煌郡王,其后《辽史》记载称之为“沙州回鹘敦煌郡王”。据《辽史》载,辽圣宗派军远征甘州回鹘期间,于1014、1019和1020年,与沙州有友好往来。是时,沙州回鹘既对辽称臣,也向宋纳贡,1034~1056年间(宋仁宗景至皇),凡七贡方物,1030年(宋仁宗天圣八年),瓜州以千骑降于西夏,1036年(景三年十二月,按十二月当属1037年初)沙州降于西夏,甘、凉、瓜、沙、肃全为西夏所有。然而,1041或1042年(宋仁宗庆历元年、二年),沙州还有“镇国王子”、“沙州北亭可汗王”的称号。“镇国”者,当是回鹘语il tutms的意译,乃西部回鹘汗国的称号之一。直到1127年(金太宗天会五年),沙州仍有回鹘活剌散可汗。很可能在西夏统治下的沙州回鹘依然享有一定的独立性。
进入安西的回鹘
会昌初,庞特勤率领西走的回鹘大约在843年从天山北麓南下,居住在焉耆。庞特勤称叶护,有众二十万,西进龟兹,东北取西州(高昌、和州、火州)击退追袭的黠戛斯,壮大了势力,为建立高昌回鹘汗国奠定了基础,其声威所及,漠北回鹘残部亦思归附。857年(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唐廷派王端章为使,册封庞特勤为可汗,但未成功。此后十余年,庞特勤一直通好唐廷。
高昌回鹘汗国
866年(唐懿宗咸通七年),西州有仆固俊称可汗,仆固俊从黠戛斯控制之下(一说从吐蕃手中)夺取了轮台(此轮台系指今乌鲁木齐附近的轮台)、北庭、清镇等地。五代时,高昌回鹘遣使贡方物。入宋,962年(宋太祖建隆三年),965年(乾德三年)遣使聘问。981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高昌国主开始自称西州狮子王阿厮兰汗(按阿斯兰,又作阿萨兰,意即狮子),有些研究著作即以是年为高昌建立汗国之始。此外,据《元史》和黑汗王朝时期文献《福乐智慧》,高昌国主的称号亦作“亦都护”,这可能是沿用唐代居留于北庭一带的回鹘近族拔悉密的王号。是年,高昌狮子王遣使于宋,对宋称舅,自居外甥,宋太宗赵炅当年遣供奉官王延德、殿前承旨白勋出使高昌答聘。王延德等至高昌,曾被邀至狮子王避暑之地北庭访问。他们于984年返还,所留行纪对行程、高昌北庭情况作了生动描述,从各种情况判断,高昌回鹘在西迁回鹘诸部中势力最强,文化最盛,实为回鹘的政治、文化中心。据高昌故城出土木杵上的回鹘文资料,在10世纪,或直到11世纪初,高昌回鹘汗国分别以高昌和北庭为冬夏都城,领域东起沙州,西达热海(今伊塞克湖)南岸的弩支·巴尔思罕,版图相当辽阔。在文化方面,唐代以来的汉文化在高昌保存良好,“有敕书楼,藏唐太宗、明皇御札诏敕,缄锁甚谨”,表明高昌与中原地区的密切关系。高昌境内流行摩尼教、佛教、景教。统治阶级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同时创制文字,大量翻译宗教典籍。回鹘文以粟特字母作基础,为拼音文字,对后来蒙文、满文的创制影响甚巨。
12世纪20年代,高昌有毕勒哥可汗在位。当时,辽朝已处在覆灭前夕,辽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假道于毕勒哥,高昌此后臣服于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西辽置“监国”于高昌。13世纪初,蒙古势力西渐,1209年,高昌国主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摆脱西辽羁绊,称臣于蒙古。在蒙古建立国家过程中,高昌回鹘的政治家、将领、文臣起了重要作用。
龟兹回鹘
一说是“回鹘别种”,一说“或称西州回鹘,或称龟兹回鹘,或称西州龟兹,其实一也”。自回鹘西迁以来,族种散处甘州、西州、龟兹乃至于阗界内的新复州(新福州),即连罗布泊近端也有黄头回鹘,本来同枝,因迁徙动荡而分畛域。龟兹国主也自称狮子王,与宰相九人共治国事。
1001年(宋真宗咸平四年),大回鹘龟兹安西州大都督单于军韩(可汗)王禄胜遣其枢密使曹万通奉表至宋,拟与宋朝共讨夏州李继迁,其后复遣使数次。1023~1037年(宋仁宗天圣元年至景四年),凡五遣使;1071~1072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五年),凡两遣使。1096年(宋哲宗绍圣三年),其大首领阿连撒罗携表章、玉佛到达洮西,熙河经略使就地于熙州、秦州作价博买。
各支回鹘与辽、宋、西夏等接触和往来颇为频繁,除使节之外,东来者还有商人,经济、文化联系相当密切。
进入葱岭西的回鹘
一些学者认为,庞特勤与相职率回鹘十五部西奔葛逻禄,进入了葱岭以西地区。从10世纪中到13世纪初,建立了强大的黑汗王朝(喀喇汗王朝)。首都在八拉沙衮,辖地西部包括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东边则包括喀什噶尔和于阗,喀什噶尔且成为它的第二首都和文化中心。
11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汗都于寻思干(撒马尔罕)。12世纪30年代以后,西辽帝国在中亚兴起,东西两部喀喇汗王朝先后沦为附庸。西辽取消了东部喀喇汗的汗号,改封为“伊利克”,仍居喀什噶尔。13世纪初,东部喀喇汗在内乱中被杀,汗统断绝,西部喀喇汗王朝亡于花剌子模。10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喀喇汗王朝,不久被定为国教,成为第一个突厥语民族的伊斯兰国家。喀喇汗王朝的经济、文化有相当发展。11世纪中叶,出现了文学家优素福·哈斯·哈基甫用突厥语写成的著名长诗《福乐智慧》;学者马合木用阿拉伯文著的《突厥语辞典》。
喀喇汗朝与宋朝有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与辽、西夏也有交往。
元代“回纥”一词,除指原来意义上的回纥人外,并泛指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突厥语诸部族,而对高昌地区的回纥则多用“畏兀儿”一词指称。
鞑靼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名称,自唐迄元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译,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
原名为Tatar,本是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732年突厥文《阙特勤碑》,称Otuz Tatar(三十姓鞑靼),系概称突厥东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语族诸部,当因其中Tatar部最强故有此名,大抵相当于汉籍中的室韦。735年的突厥文《芯伽可汗碑》还载有Toquz-Tatar(九姓鞑靼),谓其曾与Toquz-Oghuz(九姓乌古斯)联合反抗突厥。8世纪中叶,九姓鞑靼又与八姓乌古斯联合反抗回鹘,其活动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东南一带。此后,鞑靼人逐渐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渗透;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和回鹘西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大规模地进入大漠南、北的机会,“达怛”之名开始出现在842年的汉文文献中。唐末,漠南鞑靼数万之众被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进入中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权力角逐。同时,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随着鞑靼人取代突厥语族部落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居民,鞑靼一名也渐演变为对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语族部落)的泛称。
辽兴,鞑靼诸部经过辽太祖耶律亿至辽圣宗耶律隆绪各朝的经略,尽为辽廷属部,《辽史》通称之为阻卜或术不姑,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别。辽廷分别命其首领为大王(或夷离堇),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并建三城于鄂尔浑河上游与土拉河之间,置镇、防、维三州,驻军镇戍,开辟屯田。统和末年(1011),又派官充任诸分部节度使以加强统治。鞑靼(阻卜)诸部需岁贡马、驼、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应征出兵。岁贡的沉重,节度使的贪残,使他们不堪忍受,激起多次反叛。开泰元年(1012),鞑靼部长杀节度使以叛,围攻镇州;太平六年(1026),西北路招讨使萧惠出征甘州失利还镇,鞑靼诸部乘机皆叛;大安八年(1092)“北阻卜”部长磨古斯乘各部起义反辽,规模尤大,延续八年始被平服。辽亡前夕,宗室耶律大石(西辽德宗)退据漠北,后率部西迁,其中就有一部分鞑靼(阻卜)人。
金朝重点用兵于宋,蒙古高原各部势力乘机有了很大发展,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他们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金朝不得不筑长城以防之。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生鞑靼。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后,诸部游牧民均被编入各千户,遂统称为蒙古人,开始形成蒙古民族共同体。元代文献中一般都用“蒙古”这一族名,而以原来的各部落名称作为姓氏标志,但民间汉文却仍习惯地称他们为“达达”(鞑靼),一些汉译蒙文文献亦以“达达”译写原文中的蒙古。于是鞑靼一名又为汉人对蒙古族的俗称。
明朝人把退据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权及其治下的蒙古族称为鞑靼。洪武元年(1368)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弃大都北逃,两年后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国号。由于明朝的多次进攻和蒙古贵族内部的激烈斗争,其势力逐渐削弱,元顺帝后裔虽然仍被奉为正统,但汗权衰微,权臣势盛,爱猷识理达腊以后的四代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至坤帖木儿)都在内争中被杀。贵族鬼力赤篡夺了汗位,因非汗裔,部众不服,其部将阿鲁台杀之,另立坤帖木儿弟本雅失里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额勒锥特穆耳汗),阿鲁台自任太师,专擅朝政(1408)。其榜葛刺进麒麟图后,阿鲁台与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刺部贵族攻战不已,各自拥立北元汗裔为傀儡可汗;明朝则利用双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领马哈木等三人为王,继亦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王,使其相互抗衡。马哈木子脱欢统一瓦剌各部后,出兵攻杀阿鲁台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脱脱不花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岱总汗),治鞑靼诸部。脱欢子也先进一步扩展势力,完全兼并了鞑靼,并杀汗自立。也先以异姓贵族篡夺汗位,部下离心,纷纷背叛,不久亦在内争中被杀,瓦刺势衰,鞑靼复起。但各部异姓贵族仍争权夺利,操纵可汗,相互混战。1480年(一说1470)把秃猛可(明人所称第二个“小王子”)即位,号达延汗(即“大元可汗”),史称他“贤智卓越”。达延汗击败瓦剌,削平割据势力的反抗与叛乱,统一了鞑靼各部,分六万户以治之,自掌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而以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封与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号赛音阿拉克济农(济农,明人译为吉能,当是汉语“晋王”的译音),汗权大大加强,结束了权臣专政、诸部纷争局面。1517年达延汗死后,鞑靼又陷于分裂。巴尔斯博罗特次子、土默特万户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万户,称司徒汗,与大汗(达延汗的继承者,明人通称为小王子)分庭抗礼,进而吞并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庭东迁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俺答曾大举进攻明朝,1571年达成协议,受明朝封为顺义王,恢复并发展了与明的封贡关系,土默特的中心地丰州滩“板升”被命名为归化城。他还远征瓦剌及甘、青、藏交界地区,将西藏佛教(黄帽派)传入蒙古,赠送其主锁南坚错为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之号自此始。鞑靼大汗东迁后,在土蛮汗(即图们札萨克图汗,1558~1592年在位)时代曾一度强盛。明末,林丹汗力图重建统一,并联合明朝抗击后金。他虽然收服了右翼诸部,并得到漠北喀尔喀部的拥戴,但却慑于后金,仓促西逃,1634年死于撒里畏兀儿境内大草滩地方(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两年后,其子率十六部降清,鞑靼亡。鞑靼一名作为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也传到西方,蒙古军西征,西方人即称他们为鞑靼。到清代,西人又把满族也称为鞑靼。
夷
先秦时期非华夏民族泛称之一。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泛称。一般多用以泛称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中国东方各族,亦称东夷。先秦时,东夷民族众多,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少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及其后裔,《禹贡》称为鸟夷。太,风姓,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少,赢姓,自穷桑(今山东曲阜北)登帝位,后徙曲阜。相传禹拟授“帝位”的皋陶也是东夷人,生长在曲阜。皋陶早死,其子名益。或传禹死启立,“益干启位,启杀之”,然后建立起夏王朝。夏与东夷屡有斗争,曾夺取夏太康王位的“有穷(在今山东德州)后羿”,就是东夷的一支。相传商汤先世活动在今山东、河北的渤海湾一带,学者多以为商人本亦为东夷民族。商王朝建立后,仍与东夷斗争不绝,史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殷汤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叛,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渐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故殷末帝乙、帝辛(纣)都多次征方、盂方、夷方(皆东夷),驻跸之地,遍及济、汶以东。东夷被征服,商王朝也国力耗尽,后为周所灭。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初,殷的余部及殷的与国东夷势力仍强。武王死。殷裔武庚在商奄(在今山东曲阜)、蒲姑(在今山东博兴)、徐戎(徐夷)、淮夷等东夷国家支持下发动叛乱。周公东征,杀武庚,灭不少赢姓之国,平定叛乱,又以蒲姑地封齐,以商奄地封鲁,但徐戎、淮夷仍长期存在于淮水流域。周穆王时,“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厉王时,“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命召公伐而平之”。及至春秋,徐、淮犹盛,尚能“病杞”、“病”。这时,还有奉祀太的任(今山东济宁境)、宿、须句(山东东平境)、颛臾(今山东费县境),自称少之裔的郯(在今山东郯城),皋陶后的六(在今安徽六安)、蓼(在今安徽霍丘)等国,以及与徐同祖的群舒(舒蓼、舒鸠、舒庸、舒龙、舒鲍、舒龚等)和九夷等东夷部落国家,活跃在山东半岛和江苏、安徽的淮水流域,成为齐、楚两霸必争的与国。他们都与华夏诸国早有通使、会盟关系,而诸夏国又或“用夷礼”,夷、夏遂逐步接近以至融合。近年出土的春秋徐国铜器,其文字、形制、纹饰已与中原器物无别。“九夷”之名犹见于战国,但秦并六国后,淮泗夷皆散为民户,到汉时已不见夷、夏之别。
濮
先秦时期南方民族。由于部落分散,支系众多,不相统属,又有“百濮”之称。濮分布在长江中游巴楚地区及其西南。相传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春秋初,楚渐强大,开始向濮地扩张。周平王时,“楚冒于是乎始启濮”;楚武王时,又“开濮地而有之”。至楚庄王初,濮人势力仍盛。楚四周民族趁楚大饥群起叛楚,百濮也在麇人率领下“聚于选。将伐楚”。选在今湖北枝江一带,可能是当时濮人聚居之地,麇人可能是百濮部落的首领。楚庄王在打败各族后,很快强大起来,“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楚地濮人大部被征服,逐渐同楚人融合,并与楚人、蛮人、戎人等共同创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
貊
先秦时期北方民族。貊字古多作“貉”。往往与“胡”连称“胡貊”,泛指貊和北方民族。《山海经》有貊国,近燕。《周礼》有“九貉”。可见其族类之多。西周时,貊为北国之一,周宣王命韩侯为方伯以柔抚之。《诗经·大雅·韩奕》言:“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即咏其事。此所谓“追”,学者们以为即“”(或作秽、),与貊同类,因有涉貊之称。战国时期,貉人犹有留居赵北者。史载: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赵武灵王西北有林胡地至休溷之貉,甚至秦国之北也还有“胡貉”。汉代的夫余、沃沮等族,当时人仍以貉人称之。
戎
先秦时期西北民族。又称西戎。常用为非华夏民族泛称。春秋时期戎人相当活跃,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最为著名。学者认为允姓之戎即西周的狁(或作猃狁)、远古的荤鬻(或作獯鬻、薰育、荤允)。允姓之戎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迤北一带,经常侵扰周疆。“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给周人带来很大痛苦。当时诗云:“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周宣王命重兵出征,才把狁赶回去。及至春秋,戎、狄内侵,“允姓戎迁于渭(今陕西泾水入渭一带),东及辕(今河南偃师东南)”,后又更有逾汉水而南者。学者多认为姜氏之戎即殷周汉晋之羌;犬戎即殷周之畎夷,《山海经》又名犬封国。“后桀之乱,畎夷入居岐之间”,周穆王西征,迁犬戎于太原。夷王时,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厉王时,戎人犬丘,宣王虽曾胜狁,然“遣兵伐太原戎,不克。后五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后又“败绩于姜氏之戎”。到周幽王时,戎已大盛,终致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下。平王立,东迁洛邑,以“避戎寇”。关中之地尽为戎有。这时秦已崛起西徼(学者有谓秦亦戎族者),世与戎战。周室东迁,秦襄公将兵救周有功,赐受岐酆之地。列为诸侯,进而尽取犬戎所据周地。晋亦西向攻取骊戎。关中之戎遂东西迁徙,于是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洛阳,陆浑之戎迁于伊川,形成“逼我诸姬,入我郊甸”的局面,更有南入汝汉江淮者,而楚之东南、西南也都有戎。自陇以西则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皆先后为秦所灭。燕、赵北部间有代戎,燕东北部有山戎,后亦并于诸国。入居中原的戎人,经春秋战国长时期的民族交往,逐渐与华夏融合。
狄
先秦时期西北民族,又用以泛指北方民族。狄字或作“翟”。狄人部落众多,春秋时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即殷及西周之鬼方,甲骨卜辞与金文皆有记载,为西北大国,略当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周易》记载:“(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末其势仍盛,周王季曾“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至周成王时,命盂率兵伐鬼方,“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可见其人徒之众。春秋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北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又东向灭掉邢国(都今河北邢台)、卫国(都今河南淇县)。这时,楚国也兴起于南方,形成“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的严酷局面。虽值齐桓公霸业盛时,邢、卫二国重建,但仍无力恢复其故土。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狄人发生分裂,力量削弱,晋遂攻灭潞子、甲氏、留吁、铎辰等国,赤狄大衰。白狄原与秦同居雍州,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更东至鲁西,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肥、鼓后为晋所灭,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魏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平山县发现中山国都遗址及中山王墓。出土文物表明,白狄正在逐步融合于华夏族,并在战国中期与华夏文化趋于一致。春秋中叶活动在今山东、河南、河北间的长狄,又名瞒,以其服属于赤狄而蒙狄称,因其族人体形高大故名长狄,其各部分别灭于晋、齐、宋、鲁、卫。
肃慎
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民族。又写作息慎、稷慎,分布在“不咸山(长白山)北”、“东滨大海(日本海)”的以吉林为中心的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传说尧、舜时代已与中原建立联系。据《左传》记载,肃慎与燕、亳同为周王朝的“北土”,是周的远方属国。西周初,曾向王朝贡献“矢石”。后称挹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吉林地区发现的自西周至战国分布广泛的“西团山文化”,学者多认为是肃慎人的文化遗存。其人类体质属于蒙古利亚种的通古斯种,出土物以磨制石器和砂质褐陶为主,青铜器不多;有的器物形制与中原同类器物相似,显然是受中原影响。出土物还反映,他们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产生贫富分化,出现私有财产;肃慎人有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以畜为主,但渔猎仍是生活资料来源的重要补充。这些,与《三国志·东夷传》所载古代挹娄的情况基本相合。
越
中国古代南部民族名。有狭广两义。狭义指先秦时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战国初一度强大争霸中原的越国及其部族,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已为楚国所灭,其部族首领仍称越君。或楚威王七年(前333)为楚所灭;或说,终战国之世,虽为楚所削,但一直延续到秦统一六国。广义是对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下游即“自交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沿海地区(略当今苏、浙、闽、台、粤、桂六省及越南北部)及其土著居民的泛称。这一地区为《禹贡》扬州之域,故又称“扬越”;因其居民“非一种”,“各有种姓”,故又称“百越”或“越人”。据其语言、习俗和地域的差异,秦汉时的越人依当时的称谓亦可分为瓯闽、南越、西瓯、雒越四个地区的一些部族。
瓯闽(略当今浙、台、闽一带)源出先秦之越。越国在战国后期为楚所“灭”,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继灭楚之后,降服了越君,以其地置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北徙越民于乌程、余杭、黟、歙、芜湖、故障等地(今苏、皖、浙接壤地带),而谪徙中土之民以实之。次年,秦统一六国,随即派遣五路大军五十万人进行统一百越的战争。一军指向相传为勾践后裔的瓯闽地区的闽越王无诸和东海王摇,两王都被废黜勾践为“君长”,以其地置闽中郡(今福建福州);四军指向南越、西瓯(今两广地区),开“新道”、凿“灵渠”以行军运粮,西瓯君译吁宋战死,在南越、西瓯设置南海郡(今广东广州)、桂林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大徙中原之民与百越杂处,共同开发珠江流域。但西瓯部分余众退据丛林继续抵抗,并曾挫败秦军,秦军统帅屠睢死于此役;同时,包括台、澎等沿海岛屿在内的“东海外越”也还未被征服。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见陈胜、吴广起义),不少早已徙居淮北的越人参加了起义军,被废黜的无诸和摇也率领越人随着郡君吴芮投入起义行列,在推翻秦王朝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秦南海郡龙川令赵佗当时代行南海尉事,乘机起兵割据,“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高帝五年(前202),汉王朝建立,以助刘灭项功,无诸复立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治(治今福建福州);惠帝三年(前192),“举高帝时越功”,摇也复立为东海王,都东瓯(治今浙江温州),时俗号为东瓯王。高帝十一年,汉封赵佗为南越王,都番禺(今广东广州)。十二年,立越裔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居揭阳(今广东揭阳)。这时,西瓯君长也“南面称王”,南徙雒越(今越南北部)的蜀王子也称安阳王。这种百越地方政权相对独立的局面,随着汉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而发生变化。吕后末(前180年前后),西瓯王、安阳王为赵佗所灭,在雒越设置交趾、九真两郡。文帝初(前179~前174),南海王反,汉击平之,徙其民上淦(今江西新干)。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攻东瓯,东瓯请举国内徙,“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反汉,次年汉出兵灭南越,以其地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并开珠崖、儋耳两郡。元封元年(前110),闽越反,汉出兵讨之,闽越诸将杀其王以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至此,百越各族全部置于汉王朝郡县统治下,完成了秦王朝未能完成的统一大业。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推动下,百越地区的经济、文化有着明显的发展。有些地区的出土文物反映出:汉武帝以后的铁制工具显著增加,文化面貌上的民族特点逐渐减弱。部分百越族与汉族在共同的经济生产与贸易活动以及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瓯闽族与汉旅混合的“山越”,在东汉末三国初(公元3世纪初)还很活跃,到南北朝后逐渐从历史上消失。在另方面,岭南百越却长期留存。东汉建武十六年(40),交趾雒越征侧、征贰曾发动反汉斗争,“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延至建武十九年始克讨平。西瓯,东汉称乌浒,人口众多,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曾招抚十余万,开置七县。魏晋以后,岭南百越有蜒、、俚、僚、等名称,“随山洞而居”,分布很广,他们是今天壮侗语各族的先民。
秦汉时永昌郡西南(今云南省西南与老挝、泰国、缅甸接境地带)的掸国和滇越,珠崖、儋耳的“雒越”,也是百越的一部分,他们当时还较原始,使用“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但也都为开发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
西南夷
秦汉时代对居住在蜀郡西北、西南,即今四川成都西北、西南,云南、贵州两省及广西西部广大地区诸少数族的总称。主要有夜郎、滇、邛都、、昆明、徙、都、冉、白马等。其中,夜郎、滇、邛都等皆盘发于顶,耕田,有邑聚;、昆明等皆编发为辫,随畜迁移;而徙、都、冉等则兼营农牧。西南夷近蜀,双方商贾早就相互往来。西南夷输出马、僮、旄牛及金、银、铜、象牙等,输入绢、铁、盐、竹、枸酱等。
楚顷襄王时,楚将庄曾平定滇池地区,于该处称王。秦灭楚后,曾在西南夷广大地区修筑道路,设官置吏。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遣唐蒙使夜郎,招抚夜郎侯多同,在其地置犍为郡。接着又命司马相如招抚邛、,在其地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郡。后因欲专力在北方对付匈奴,一度放弃了耗费巨大的对西南夷的经营。元狩元年(前122),张骞自大夏归国,建议重开西南夷路,以通身毒。武帝派出的使者虽得滇王之助,但均被昆明夷阻留,未能成功。南越反,武帝欲自犍为郡发南夷兵,南夷不从,遂反,杀汉使者及犍为太守。元鼎六年(前111)汉平南夷,在其地置柯郡(今贵州大部及云南东部)。夜郎侯迎降,武帝封他为夜郎王。于是西南诸夷皆争求内属。武帝以邛都为越郡(今四川西昌地区,云南丽江、楚雄北部),以都为沈黎郡(今四川汉源一带),以冉为汶山郡(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区一带),以白马为武都郡(今甘肃武都一带)。元封二年(前109),汉又出兵伐滇,滇降,以其地为益州郡(今云南晋宁晋城);同时赐滇王王印,使治其部族。
西汉末,夜郎王兴与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伐,汉遣使调解,兴等不从。成帝河平二年(前27),柯太守陈立杀兴,夜郎国灭。
王莽时,益州郡夷栋蚕、若豆等起兵杀郡守,越、姑复等地的夷人亦起兵,莽遣将率兵十余万往击,连年不克。
东汉光武帝即位后,西南夷地区再次划入汉的版图。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又设益州西部属国,管理不韦(今云南施甸)、唐(今云南保山)等地的哀牢族和云南(今云南祥云)、榆(今云南大理)、比苏(今云南云龙、兰坪)、邪龙(今云南巍山、漾濞)四县的昆明族。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族人内附,明帝在其地置哀牢(今云南腾冲、龙陵、德宏州)、博南(今云南永平)两县,合益州西部属国所领六县为永昌郡,哀牢的土著君长被封为哀牢王,在太守辖下统领其部落。
两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的郡县称“初郡”或“边郡”。郡县既任命太守、县令、长吏,又封部族土著君长为王、侯、邑长,实行“土”、“流”两重统治。太守、令、长等“流官”赋敛烦苛,又不能与王、侯、邑长等“土官”和睦相处,因而西南夷地区不断发生反抗事件,有时酿成较大规模的战争。如昭帝始元元年(前86)益州郡的廉头、姑缯,柯郡的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的反抗;王莽时期町、益州和越诸部族的反抗;光武建武十八至二十一年(42~45)中,姑复、榆、栋、连然、滇池、建伶、昆明诸种的反抗;章帝建初元年至二年(76~77)哀牢夷的反抗;安帝元初四至六年(117~119)洱海地区诸部落的反抗;灵帝熹平五年(176)益州诸部落的反抗等等。另一方面,西南夷在汉族的影响下,文化水平和生产力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郡县制在西南夷地区的推行,诸部族大小土长被封为王、侯、邑长,使之大小统属,加强了政治上递相隶属的关系,改变了诸部林立,不相统属的局面,有利于中央王朝的管辖和治理,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夜郎
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或称南夷。原居地为今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秦及汉初,夜郎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地多雨潦、少牲畜、无蚕桑,与巴、蜀、楚、南越均有经济联系。蜀地的枸酱等土产,常经夜郎运到南越。
西汉初,竹王多同兴起于水(今贵州北盘江),自立为侯。建元六年(前135),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抚多同,并于元光四至五年(前131~前130)在其地置数县,属犍为南部都尉。汉对西南夷的经营从此开始。元光六年,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驿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马相如等又奉使宣抚。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听调遣,乃于翌年发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设柯郡(治今贵州关岭境)与夜郎等十余县,同时暂存夜郎国号,以王爵授夜郎王,诸部族豪酋亦受册封。西汉末,夜郎王兴与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战。河平二年(前27),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夜郎国灭。夜郎立国共三四百年。建夜郎国者究系何族,众说纷纭,主彝、苗、仡佬、布依等族先民者均有之。传世贵州古彝文经典《彝族世系》有“彝族天生子,多同来抚育”,“多同权威高,多同天宫主”,“祖宗变山竹,山竹即祖宗”等记载;传说多同亦称金竹公,可见彝族视多同为祖先。又据,今在威宁县出土的汉代陶器上有刻划符号四十多个,其中二十八个一般认为是古彝文,果然如此,则汉代贵州西部已住有彝族先民,并具较高文化,夜郎国或即为彝族所建,按夜郎及其附近诸部落自战国时代以来便与秦、楚、南越诸地有贸易关系,至西汉成为汉郡县后,日益受到汉文化影响,中原的钢铁制品、手工业品、生产工具与灌溉技术等都很快输入夜郎地区,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挖掘的很多汉墓中的遗存足资证明。但这些遗存同时证明一部分土著习俗文物也遗留了下来。
滇
秦汉时西南夷中一个较大的部族,主要居住在今云南昆明滇池地区。近年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说明,在春秋末叶至西汉初年,滇人已进入兴盛的青铜器时期;至西汉中晚期,青铜器遗存虽仍很多,但铁器已日渐普遍存在。滇人习俗,考古实物说明其男子发型多梳发总结于顶,束以带;女子多垂髻于颈后。男女皆带耳饰、手镯,衣长至膝下,跣足,与汉族颇有不同处。但其奴婢则辫发或披发,似多自邻地其他部族掳掠而宋。滇池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亦饲养牲畜,兼营渔猎。滇人当时似仍在锄耕阶段,大量出土生产工具中未见犁铧。牛被视为财富,不用于农耕。手工业相当发达,尤以青铜治铸、金银器及玉石制作特别显著。
据《史记》,战国中期,楚将庄曾率兵至滇池,于该处称王。秦统一后,曾在西南夷地区开辟“五尺道”,设官置吏。张骞出使西域回国后,曾向汉武帝刘彻报告说,可通西南夷道至身毒以通月氏。武帝遂于元狩元年(前122)派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到西南夷地区寻求通往身毒的道路。到滇,滇王曾接待、协助,但被其西边的昆明夷所阻,没有成功。在南越、南夷陆续归入汉版图以后,武帝复派王然于去劝说滇王入朝,但与滇同姓的劳深、靡莫等不肯听命。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再发巴蜀兵击灭劳深、靡莫等部落,以兵临滇,滇王降,并请设置官吏。汉遂置该地为益州郡,同时“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1956年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滇王墓葬中发现的蛇纽金质的“滇王之印”,适足印证。此外,该地区西汉后期及东汉墓中出土了不少汉货币和汉式铜、铁、陶器,充分证明当时中原文化对滇池广大地区普遍的影响。
哀牢
汉代西南夷的一个重要部族。因哀牢任酋长时最盛而得名。该部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即今云南腾冲、龙陵等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临沧地区一带。哀牢人早已聚邑而居,农耕,产丝、麻、毛和木棉布,也出铜、铁、铅、锡等矿物和黄金、光珠、琥珀、蚌珠等珍异品。哀牢居地是自蜀通往掸、身毒一路的重要门户。西汉曾在其地设唐(今云南保山)、不韦(今云南施甸)两县。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47),哀牢王贤栗出兵攻鹿部落。败绩,于是二十七年遣使诣汉越太守,请求内附,汉光武帝刘秀封贤栗为君长。明帝水平十年(公元67),又设益州西部属国,管理不韦、唐和云南(今云南祥云)、榆(今云南大理)、比苏(今云南云龙、兰坪)、邪龙(今云南巍山、漾濞)四县。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族人内附,明帝于其地置哀牢(今云南腾冲、龙陵、德宏州等地)、博南(今云南水平)两县,合益州西部属国所领六县为永昌郡;哀牢土著君长被封为哀牢王,在太守辖下统领诸部落。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哀牢王曾杀死守令,攻陷唐、博南等地,但次年即被镇压。自汉代起,哀牢人渐迁至澜沧江以东。蜀汉时,又有数千落被迁至云南、建宁两郡。
乌孙
汉代至拓跋魏中叶居于天山北麓伊犁河上游、伊塞克湖畔及纳林河流域的游牧部族。它的族属有突厥族、亚利安族诸说,尚无定论。
建元三年(前139),张骞应汉武帝刘彻之募出使月氏,打算约它夹击匈奴,但未得要领而归。元狩四年(前119),汉军击走匈奴于漠北,张骞向武帝言及留匈奴时说,闻乌孙本居祁连、敦煌间,与月氏为邻。月氏攻夺乌孙地,杀其王难兜靡,乌孙王族逃属匈奴;其后月氏为匈奴所破,西击塞人,塞人南迁,月氏居其地(今伊犁河流域)。乌孙首领(昆莫)既壮,请单于助报旧怨,西向攻破月氏,月氏西走,乌孙遂占有其地,然常怀念故地;因而建议武帝厚赂乌孙,招以东归,并遣公主为夫人,使之助汉,以断匈奴右臂。武帝采纳此议,令张骞再使西域,抵达乌孙都城赤谷城(今地不明),当时乌孙有户十二万,民六十三万。然而乌孙诸大臣不欲东迁,昆莫猎骄靡又年老不能自主,仅遣使数十人随张骞入汉答谢,意亦在窥探汉廷的虚实。
匈奴知乌孙遣使赴汉报聘,便兴师问罪,乌孙为得汉援助,再遣使献马,并愿得汉公主。武帝于元封年间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为公主嫁昆莫,馈赠甚丰,昆莫以细君为右夫人,同时迎娶匈奴女为左夫人。江都公主别居一宫,不经常与昆莫相会,且因语言不通,忧伤思乡,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旗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昆莫年老,令细君改嫁其继承人岑陬,公主不肯,向朝廷请示,汉帝为同乌孙共灭匈奴,令公主从其国俗。公主与岑陬成婚,生一女,旋病卒。汉又以楚王刘戊之解忧为公主妻岑陬。解忧留居乌孙达五十年之久,先嫁岑陬,未生子女。岑陬早卒,病危时因其胡(匈奴)妇所生之子泥靡年幼,把王位让给上汉父之子翁归靡,约定泥靡长大,仍立为乌孙王。翁归靡即位后,娶解忧公主,生三男二女,长男名元贵靡。翁归靡亦有胡妇,生子名乌就屠。汉昭帝时,匈奴与车师并力侵乌孙,解忧上书请汉救援,汉公卿议救未决,值昭帝去世。宣帝本始元年(前73),解忧与翁归靡皆上书称匈奴连续发兵攻击乌孙,掳掠人民,并要求交出汉公主,望汉出兵相救。翌年,汉遣将五人,率骑十六万分道出塞,命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共击匈奴,匈奴死伤惨重,畜产损失不可胜数,因此深怨乌孙。本始三年冬,匈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乌孙,有所虏获,将还师,逢大雪,人民畜产损失十之八九。本始四年至地节元年(前69),乌孙与丁零、乌桓等又围攻匈奴,匈奴人民死者十分之三,牲畜损失将近一半。汉兵亦出塞攻掠,攻下车师,留卒屯田,保障天山北麓往乌孙的道路畅通,汉与乌孙的联系由此加强。
宣帝元康二年(前64),应翁归靡之请,以楚主解忧亲属相夫为公主,置官属侍御百余人,使居上林苑习乌孙语;临行,宣帝亲自送别。相夫至敦煌,未出塞,闻翁归靡死,乌孙贵人从岑陬之约立泥靡为昆弥(昆弥即昆莫,均为乌孙王号)。宣帝从萧望之议,征还相夫。解忧复嫁泥靡,生一子名鸱靡。翁归靡胡妇所生之子袭杀泥靡自立为昆弥,因害怕汉出兵,奉元贵靡为大昆弥,自己为小昆弥。汉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为分别人民地界,大昆弥户六万余,小昆弥户四万余,各自为政,汉皆赐予印绶。后元贵靡、鸱靡皆病死,解忧年近七旬,上书言年老愿还汉地。宣帝许其归来,于黄龙元年(前49)病死。自此至西汉末,乌孙昆弥始终有大小之分,前者亲汉,后者亲匈奴。《汉书·西域传》所谓“自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是对这种情况的概括。
明帝水平十七年(74),东汉以耿恭为戊己校尉,屯车师后王部金满城(今新疆奇台西北)。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班超欲攻龟兹,因乌孙兵强,欲得其助,乃上书言“乌孙大国,控弦十万,故武帝妻以公主,至孝宣皇帝,卒得其用。今可遣使招慰,与共合力。”章帝允诺,建初八年拜班超为将兵长史,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赐大小昆弥以锦帛。和帝水元三年(91),匈奴北单于为汉左校尉耿夔所破,曾遁走乌孙。而自安帝即位时(107)起,北匈奴复收属西域诸国,时为边寇。后经班勇大力经营,虽龟兹、疏勒、于阗、莎车皆来朝,而乌孙及葱岭以西终绝。
近几十年来,中国和苏联的考古工作者在乌孙故地考察和发掘了大量的乌孙墓葬,从墓葬分布特点、形制及出土物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为探索乌孙的社会经济情况提供了不少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文献之不足。例如:谷物磨具和平底陶器的出土,说明乌孙人在经营畜牧业的同时,还兼营少量农业。出土物还表明乌孙人制陶业、铸铜业和木器制造业的水平和规模。墓葬规模的悬殊和出土物的多寡贵贱则体现了乌孙社会贫富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
乌桓
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
社会经济乌桓人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室,皆东向日。善骑射,亦狩猎。食肉、饮乳,衣毛皮。兼营农耕,以布谷鸟为候鸟,作物有青、东墙。能酿白酒,但不知作麴,蘖米常仰给于中原。妇女能在皮革上刺绣和制作一类的织物。男子能作弓矢,制鞍勒,锻铜、铁刀兵。
乌桓社会由若干部组成,各部有数百、千邑落,每邑落约有二三十户。部首领称大人,邑落首领为小帅。大人以下,各自畜牧治产,不相徭役;大人有所召呼,部众不敢违,违者死罪。盗窃不止,亦死罪;叛逃者捕归,放逐于沙漠中。有罪,可以牛羊赎。大人、小帅最初由邑落人民推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得举,2世纪末以后,变为世袭。
乌桓俗贵少贱老。怒杀父兄,不以为有罪,然不害其母,因母有族类;而父兄以己为种,故无人过问。血族复仇之风颇盛。
乌桓人髡头,女子至嫁时才蓄头,分为髻,戴一种桦皮制的高帽子,称为句决。男子娶妻,皆先私通,略其女去,半年百日后,始遣媒送马、羊、牛为聘;婿随妻归,服役二年后,妻家才厚遣其女回夫家。部落内,除战争外,一切皆从妇女之计。父兄死,妻后母,报寡嫂;寡嫂之小叔死,小叔之子可以伯母为妻;小叔若无子,再轮及其他伯叔。
乌桓人土葬,用棺。葬时亲旧环坐,两人诵咒文,杀一肥犬及死者生前所乘马,烧衣物、服饰,歌舞,哭泣相送。相传犬能护佑死者神灵返归赤山(一说在今兴安岭南脉,乌桓人认为人死后魂妇此山),不致中途遭横鬼遮拦。
乌桓人敬鬼神,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已故著名大人。以牛羊为牺牲,饮食必先祭。
与汉关系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势孤力单,故役属于匈奴。匈奴单于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19),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即今老哈河流域、泺河上游及大小凌河流域之地,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
王莽执政,令乌桓不再向匈奴缴纳皮布税,匈奴遂劫掠乌桓人畜。王莽又驱乌桓攻匈奴,以乌桓妻子为质,以杀戮为威,乌桓遂降匈奴。
东汉初,乌桓常与匈奴联兵扰乱代郡似东各地。建武二十一年(45),汉将马援率军往讨,不胜。次年,匈奴内乱,且遭旱灾蝗祸,乌桓又乘机攻击之,匈奴转徙漠北。汉光武帝刘秀乃以金、帛贿赂乌桓大人。二十五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降汉,贡奴婢、牛马及虎豹、貂皮等。汉乃封其渠帅、大人共八十一人为王侯、君长,许其内迁,使驻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十郡鄣塞之内,其地大约相当于今东北大凌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内蒙南部、鄂尔多斯草原一带。并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掌赏赐、质子、关市诸事。经明帝、章帝、和帝三世,汉与乌桓相安无事。
乌桓南徙后,原居地为鲜卑所占。少数留居塞外者皆归降鲜卑,自2世纪初起,常助鲜卑、南匈奴寇掠汉边;塞内乌桓则多从乌桓校尉抗击鲜卑、匈奴。2世纪中,汉与南匈奴对抗,各郡乌桓亦各自为政,或从汉攻匈奴,或与匈奴联兵攻汉。2世纪末,汉还频频利用乌桓骑兵镇压各地义军。灵帝中平二年(185),令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义军。乌桓因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人心浮动,军无斗志,皆临阵不战,逃归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反,就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徐、幽、冀四州,张纯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元帅。中平六年,张纯死,乌桓军亦随之瓦解。
献帝初平元年(190),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即位,有武略,统一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建安五年(200),袁绍被曹操败于官渡,旋即病死。十年,绍子尚等往奔辽西,投奔蹋顿。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战于柳城,乌桓败绩,蹋顿及各王以下被斩,降汉者达二十余万口。曹操使柳城降者及幽州、并州各郡乌桓共万余落徙居中原,妻子为人质,精壮随军作战,由是三郡乌桓号为天下名骑。残留故地的乌桓,因其地不久即为鲜卑所占,均与鲜卑融合;内徙者则渐为汉人所同化。
夫余
亦作扶余。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之一。首见于《史记·货殖列传》。一般认为属于通古斯语族。大约在战国时期,夫余已为华夏诸国所知。据公元1世纪保留的传说,远在北方的“北夷”有索离国,约当今嫩江上游松嫩平原。索离国王的后裔名东明,向南发展,渡过掩水(今松花江中游),占踞了今吉林农安、长春一带,所谓“东夷之域”,亦即古代原始居民貉的原住地,遂称夫余国。它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为邻;北有弱水,弱水即今嫩江或黑龙江。这地区“最为平敞,土宜五谷。出名马、赤玉、貂纳”,“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在国王之下,设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等官,各“加”分领数百至数千邑落。邑落的豪民役使“下户”为奴仆,社会处于奴隶制阶段。刑法严苛。正月祭天,断刑狱。衣服尚白。兄死妻嫂。有军事则祭天,杀牛、观牛蹄以占吉凶。遇敌时,诸加各自为战,使下户输担粮草饮食。文献所记夫余的礼节、习俗、衣饰,和近年考古的遗存,都说明他们久已受华夏文化的影响。
汉武帝时,夫余向汉朝贡。王莽为向“外夷”显示威力,曾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派遣印绶的五威将军至夫余。公元1世纪初至3世纪中,夫余实力渐盛。自东汉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起,不断遣使朝汉,与汉基本上保持友好。而同高句丽、鲜卑对抗。安帝建光元年(121)冬,高句丽围攻玄菟郡时,夫余王曾遣子尉仇台击破之,解救了玄菟。顺帝永和元年(136),夫余王曾来汉京洛阳。以后,高句丽日趋强大,向西发展,汉边军退至西盖马(今辽宁抚顺);但夫余仍亲汉,西与鲜卑、南与高句丽对抗。东汉末及曹魏初,公孙氏势力在辽东兴起,夫余属辽东。公孙氏为利用夫余抑制高句丽、鲜卑,曾以同族之女妻夫余王。公孙氏亡后,夫余又于魏明帝景初二年(238)朝魏。
西晋建立后,夫余王频繁遣使朝贡。太康六年(285),慕容袭破夫余,其王依虑自杀,余众走保沃沮。七年,晋武帝司马炎遣东夷校尉何龛击败慕容,依虑之子依罗得以复国。晋永和二年(346),慕容鲜卑又大败夫余。其国势因此大衰。北魏高宗时,夫余王曾遣使朝贡。北魏太和七年(483),灭于高句丽。十七年。夫余王室残留故地者,复被勿吉所逐,遂北渡那水(嫩江及东流松花江),徙居今嫩江支流富裕尔河一带,金代蒲与路治在富裕尔河沿岸并以此河得名,都因夫余遗裔居于此河流域,是夫余的对音。
山越
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区古越族后裔的通称。百越的一支(见越)。由于秦汉以来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山越已与汉人区别不大,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因逃避政府赋役而入山的汉人。所以山越虽以种族作称谓,但实际上是居于山地的南方土著,故亦称“山民”。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山出铜铁,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称“帅”,对于封建中央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东汉末年,孙氏初定江东,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一种以宗族乡里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集团)联合起来,与之对抗,成为孙吴政权的心腹之患。汉建安三年(198),袁术遣人以印绶与丹阳(今安徽宣城)宗帅祖郎等,使之激动山越,大合兵众,图谋共攻孙策,反为孙策讨破。为了巩固政权和掠夺劳动力与兵源,孙权从建安五年掌权之时起,即分遣诸将镇抚山越。建安八年,孙权西征黄祖,正待破城之时,山越复起,严重威胁孙吴后方,迫使孙权撤兵。孙权东撤后,派吕范平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程普讨乐安(今江西德兴东北);太史慈领海昏(今江西永修西北);以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充任山越活动最频繁地区的县令长,悉平各地山越。建安二十二年,陆逊建议孙权,克敌定乱非众不济,而山越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难以图远。于是命陆逊征讨会稽、丹阳、新都三郡的山越,将俘获之人强者为兵,羸者补为民户,得精卒数万人。吴嘉禾三年(234),孙权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恪移书相邻四郡,令各保疆界,然后分兵扼诸险要之地,将山越分割包围。只修缮藩篱,不与交锋。待其谷物将熟,纵兵芟刈,以饥饿迫使山越出山求活。诸葛恪将其中精壮四万人选为兵士,余者迁至平地充作编户。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地,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或为私家佃客。大量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速了山越自身的汉化过程。虽然直到南朝末年,甚至隋初史籍中仍有关于山越的零星记载,但绝大部分山越此时早已同汉人完全融合。
中国古代巴族的一支,板蛮的又一称谓。汉代规定巴族的渠帅罗、朴等七姓不输租赋,其余每户岁出“钱”口四十文,巴人呼赋为,故当时称之为贵人。人主要分布在巴郡阆中(今属四川)和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一带,沿渝水(今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居住。从事农业,长于狩猎,俗喜歌舞,敬信巫觋,骠勇善战。部落首领有王、侯、邑君、邑长之分。相传秦昭襄王时,白虎为患,人应募以白竹弩射虎有功,昭王乃刻石为盟,许其顷田不租,杀人者得以钱赎死。刘邦为汉王,发人定三秦,以功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人自秦汉以来屡享复除,故世号“白虎复夷”;又因作战以木板为盾,故又称“板蛮”;晋世又有“头虎子”之号。
东汉时,羌人数攻汉中,朝廷发人击败之,号为“神兵”。桓帝时,朝廷加重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更赋至重,又遭仆役楚,过于奴虏。有的嫁妻卖子,甚至自残躯体。他们被迫邑落相聚,多次掀起反抗斗争。中平五年(188),巴郡黄巾举义,人亦起兵攻占城邑,与之呼应。
汉末大乱,张鲁据汉中,诱说宕渠一带巴、首领杜、朴胡、袁约背叛益州牧刘璋归己,刘璋亦发汉昌(今四川巴中)人为兵以拒张鲁。张鲁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人敬奉,故多迁往。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张鲁,鲁一度败走巴中,依杜、朴胡等,后张鲁降操,“巴七姓夷王朴胡、邑侯杜”等亦率“民”、“巴夷”附操。操以胡为巴中太守,为巴西太守以拒刘备。后曹操放弃汉中,又将在汉中的“巴夷”、“民”全部迁至关陇地区。西晋末年,关西因战乱天灾频岁大饥,略阳、天水等六郡人民包括一部分原自汉中迁来的民共数万家流入梁、益(今四川)就食。这些流民后来在人首领李特领导下于蜀中起义,建立大成政权。
人在秦汉以前居住比较集中,文化特点亦比较鲜明,如船棺葬和各种特殊形制与纹饰的青铜器,都颇有地方特色,人的巴渝舞更深为刘邦赞赏,成为汉朝庙堂歌舞之一种。汉以后,人与汉族以及其他蛮人如廪君蛮、盘瓠蛮融合的进程日益加快。汉末魏晋时期,不仅在原人十分集中的宕渠地区呈现出“巴夷”(即廪君蛮)与“民”杂居的局面,而且在原廪君蛮比较集中的巴东郡和原盘瓠蛮集中的地区涪陵郡,也都有不少人杂居其间。
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专称以西域胡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杂胡,或称羯胡。东汉末至隋唐时,此名有时用为对北方诸族的泛称。作为魏晋十六国时“五胡”之一的羯胡,有谓源于西域月氏诸胡,即所谓昭武九姓,曾附属于匈奴,故又被称为“匈奴别部”。匈奴衰亡后,南匈奴及一些原附于匈奴的部众,于晋初大批内迁,有十九部,其中力羯、羌渠两种可能与羯胡有关。有的旧史解释族名起源,说他们主要分散居于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室,因号羯胡。此外,今山西、河北及陕西渭水北诸山间也多有此族。他们与汉族杂处,主要从事农业,多山居,为汉族地主所奴役。相貌特征为深目、高鼻、多须,通常用火葬,信仰“胡天”(祆教),姓氏有石、支、康、白等。晋永兴二年(305),上党武乡羯人石勒等起兵反晋,319年建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后赵末年,冉闵起兵,滥杀胡羯二十余万,其中因高鼻、多须被误杀者近半,羯胡势衰,后渐融入汉族之中。到隋唐时,羯或羯胡之名基本上变成了对北方诸族的泛称。
柔然
5世纪初到6世纪中叶活跃于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有的史书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刻木以记事。
传说柔然始祖名木骨闾(3世纪后半叶),是鲜卑拓跋部的奴隶。子孙采用与始祖之名声音相近的郁久闾为氏。木骨闾之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4世纪中叶起自号柔然。魏太武帝拓跋焘改用音近而有贬义的蠕蠕。唐人修撰的《晋书》称为蠕。南朝称为芮芮。北齐、北周、隋史书中称茹茹,可能是后来柔然族自己采用的汉字名称。柔然等字的原义,东西方学者有种种推测,以为来源于蒙古语的“贤明”或“法则”,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等,尚无定论。18世纪中期以来,东西方学者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即拜占庭历史上的阿瓦尔人(Avars)是否即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族,近年多数学者倾向于肯定这个说法,但仍有不同意见。
车鹿会的后裔社始立军法,千人为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置帅一人。作战先登有赏,懦弱退却者以石击首杀之。柔然自此由部落联盟进入早期奴隶制国家阶段,且日益强大起来,吞并高车和匈奴余种。402年,社仿照鲜卑族曾称首领为“可寒”之习,自称可汗,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以后突厥、回鹘、蒙古等族都沿用下来。柔然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奚、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了天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
柔然与东方的北燕和西方的后秦和亲,赠送马匹,还经过吐谷浑和益州,与南朝的宋、齐、梁通好。其目的都是为了牵掣北魏,以便向南进攻。柔然夏季分散部众畜牧,秋季马畜肥壮,就背寒向暖,进入北魏境内,夺取所需粮食和物资。大檀原统别部镇守西界,能得众心,被推戴为可汗,多次进攻北魏。424年(北魏始光元年)大檀率六万骑深入到云中,攻陷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太武帝亲自抵御,被柔然骑兵包围了五十余重。柔然成为北魏北面的严重威胁。从424到449年(北魏太平真君十年),太武帝在灭夏、北燕、北凉的过程中,同时与柔然斗争,七次率军分几道进攻柔然。文成帝和献文帝在位时间不长,也都曾亲自统兵出征柔然。长期战争中,双方互有胜负。429年(北魏神二年)五月,太武帝主动出击柔然,取得一次重大胜利。魏军舍弃辎重,轻骑前进,到达栗水(克鲁伦河),大檀大败西走,部落四散,牲畜布野。太武帝沿栗水西进,过汉将窦宪故垒,驻军兔园水(土拉河),分兵追击,北过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原服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也背叛柔然。柔然三十余万落投降,北魏俘获戎马百余万匹。背叛的高车部落,以后常常成为柔然内在的威胁。470年(北魏皇兴四年),北魏又一次大败柔然,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北魏在出击之外,还致力于防御。423年(北魏泰常八年),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到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修筑了长城。又先后在河套以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见六镇),派兵戍守,以拱卫京都平城。北魏与柔然并非始终处于敌对关系,在战争间歇时,也曾友好相处。文成帝的母亲景穆帝妃,就是柔然人郁久闾氏。柔然族中不少人在北魏朝廷任居文武高位并与鲜卑贵族结为姻亲。
魏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执政,多少改变了太武帝以来对柔然武力进攻为主的政策。柔然也改变方针,对北魏以媾和为主,如476年(北魏承明元年)二、五、八、十一月四次遣使,477年(北魏太和元年)三次遣使。另一方面,柔然势力开始向西扩张,460年吞并高昌,470年进攻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救,说西方诸国都已服属于柔然。北魏以路途遥远,没有派兵。472年和473年,柔然又连连进攻敦煌,谋求割断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516~517年(北魏熙平元年至二年),柔然可汗丑奴遣使于魏,态度傲慢。朝廷有人主张不予复书,未被采纳。北魏对柔然的态度软弱下来。
6世纪初柔然内讧,可汗阿那逃亡于魏。521年(北魏正光二年),北魏派兵送阿那北归。柔然一度两可汗并立,阿那在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北,婆罗门居西海郡(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后来婆罗门投向哒,被北魏俘虏,阿那势力逐渐强大。523年(正光四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北魏借阿那的十万兵力镇压。北魏朝廷在六镇起义的打击和尔朱氏之乱的纷乱局面下,日趋衰弱,而阿那士马日益强盛。464年,可汗予成开始用汉字建年号永康,阿那又仿北魏制度,建立一些官号。柔然族原信萨满教,以后佛教也曾传入,北魏僧人法爱作过柔然的国师。
魏分东西后,双方都争取与柔然结盟,以打击对方。柔然也利用东西魏的分裂,更为骄横,不断南攻,东边深入到易水,西边到达原州(今宁夏固原)。6世纪中叶突厥日益强大,552年,突厥酋长土门(伊利可汗)因求婚于阿那被拒绝,发兵击柔然,阿那大败自杀。柔然余部立邓叔子为可汗,又屡被突厥木杆可汗打败,555年(西魏恭帝二年)率千余家奔西魏。柔然汗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
高车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自号狄历,春秋时称赤狄,西晋以后塞外各民族称之为敕勒,北朝人称为高车,迁入内地者被称为丁零。原始居地在今贝加尔湖一带,每当雄踞漠北草原的匈奴和鲜卑先后迁走或衰弱之机,高车就向南移徙,分布在三个主要的聚居地区:①从黄河河套经阴山直到代郡(今山西大同东北)之北的长城以北广大地区;②陇西、秦、凉一带;③内地最大聚居地区在今河北、山西、河南一带。383年肥水之战后,早已入居黄河流域的丁零族翟斌在新安起兵反抗前秦,388年翟辽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建立了魏政权,史称翟魏。392年,为后燕所灭。
大漠南北游牧为生的敕勒各部,其车轮高大,有高车之名。他们尚处于部落或部落联盟阶段,保存母系制残余。4世纪末5世纪初,北魏九次发动对他们的战争,虏获六七十万人,置于漠南各地。还有很多敕勒部落在漠北服属于柔然。5世纪末柔然在北魏打击下趋于衰落,敕勒部落的阿伏至罗率众十余万西迁。他在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一带)建立高车国(487~541),共七主,前后约五十五年。高车国向南控制了通往西域的门户高昌以及焉耆、鄯善,势力东北至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北达阿尔泰山,西接乌孙西北的悦般,东与北魏相邻。最后灭于柔然。
北魏统治下的内地丁零不断反抗,安插在边镇为营户的敕勒部人是六镇起义的主力之一。柔玄镇起兵的领袖杜洛周(或称吐斤洛周)可能即是敕勒人。六镇起义后,敕勒人转战中原,与中原各地的丁零一起融合于汉族之中。敕勒族喜爱歌舞,宋代郭茂倩缉《乐府诗集》中保存的《敕勒歌》是敕勒族的一首著名的民歌。
室韦
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又作失韦,或失围。北魏时始见于记载。源于东胡,与契丹同类;在南为契丹,在北号室韦。居地在今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及嫩江流域。以狩猎为业,多捕貂,养牛马,食肉衣皮,也种植麦、粟、;夏时城居,冬逐水草。各部首领号“莫贺咄”,不相统属。不时遣使至北周、北齐朝贡。后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五部,各不相属,风俗习惯稍异,均为突厥所役属。南室韦渐分为二十五部,每部酋号称“余莫弗瞒咄”。其俗男子被发,女子盘发,乘牛车。北室韦分为九部,部酋称“乞引莫贺咄”,每部又有三“莫何弗”为副。曾派贡使向隋朝献方物。唐代室韦分布益广,多达二十余部。其中居今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据说是蒙古部祖先。室韦与唐朝关系密切,不时遣使贡丰貂等,接受唐朝所授官职。唐贞元四年(788),室韦与奚袭扰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次年,遣使来谢罪。以后,又朝贡不绝。10世纪契丹建立政权过程中,部分室韦并入契丹。
哒
古代中亚游牧部族。亦作哒、哒、滑等,即西方历史上所谓“白匈奴”。哒人起源于塞北,4世纪70年代初越阿尔泰山西迁粟特,5世纪20年代中渡阿姆河入侵萨珊朝波斯,被巴赫兰五世击退。30年代末又南下吐火罗斯坦,逐走寄多罗贵霜人,遂以此为基地屡犯波斯。453年打败伊嗣俟二世,484年杀死卑路斯,一度夺取了呼罗珊东部,迫使波斯称臣纳贡,以后双方长期对峙。6世纪初,北上同高车争夺准噶尔盆地及其以西地区,扶植傀儡,控制高车。同时,东进塔里木盆地,城郭诸国多被役属,南道抵于阗,北道达焉耆,经由南北道与北魏、西魏、北周、萧梁频繁交往。5世纪中,哒人乘打败伊嗣俟二世之机,曾南侵笈多印度,不久,被塞建陀笈多击退。70年代末,灭亡了乾陀罗的寄多罗贵霜残余势力,立特勤为王,统治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6世纪初再次大举入侵印度,一度推进至摩揭陀,终被马尔瓦的耶输陀曼战胜,撤至印度河以西。约558~567年间,萨珊波斯与北亚新兴的游牧部族突厥联姻结盟,夹击哒。哒国破,领土被分割,部众散处中、南、北亚各地。
哒人从事畜牧,长期逐水草移徙,进入中亚后,才走向定居,兼营农业。有刑法,盗一责十;葬以木为椁,累石为藏;有殉死、面。截耳等习俗,而以一妻多夫最为特异。其原始信仰不得而知,西徙后独尊祆教。随着景教势力的东渐,部分成了景教徒。进入北次大陆者则逐步改宗婆罗门诸教派。哒人不信佛,但未必迫害佛教,历来认为哒兴起乃中亚佛教一劫之说不足凭信。哒人无文字,语言系属不明。其族源、族属异说纷纭,如中国古史有高车、车师、大月氏、康居诸说。亚美尼亚、拜占庭、波斯、阿拉伯史家把它和匈奴、突厥乃至贵霜混为一谈。近人除敷衍旧说外,更创悦般、柔然、蒙古、伊朗、鲜卑等说,迄无定论。
契丹
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至唐末强大。五代时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契丹与奚并出自东胡,西汉时东胡为匈奴所破,退保鲜卑山,北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萧绰萧太后画像(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648年,契丹诸部皆请内属,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县男,赐姓李氏。又置羁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契丹有别部酋领孙敖曹,621年(唐武德四年)附唐。其曾孙万荣,武周垂拱(685~688)中为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696~697)中,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窟哥之后)并为唐营州都督赵文所侵侮,遂举兵杀文,据营州反,进攻河北地区,屡败唐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715年(唐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来附,唐廷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之。其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再次叛唐,唐为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唐至德(756~758)年间,奉侍图契丹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但亦受崛起于漠北的回鹘控制。9世纪中叶回鹘破亡,契丹又归顺唐,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
契丹本分八部,八部大人海三岁推一人为盟主,唐贞观(627~649)时,盟主常为大贺氏,730年遥辇氏取代大贺氏。9世纪60~70年代,部落渐盛,征服邻近部族如奚、室韦等。907年,耶律氏代遥辇氏为盟主,916年耶律阿保机称王,建国号契丹;947年改称辽。契丹国势远及中亚,故中世纪中后期西方许多国家多以契丹指北部中国,这一名称因13世纪蒙古的西征,进而指称全部中国。
党项
6~14世纪活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羌族的一支,故又称党项羌。居今四川西北至青海河曲一带山谷间。以姓氏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五千至万骑,小者千余骑,无法令、徭役,不相统属。大姓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西夏武士复原图氏、拓跋氏,其中拓跋最强。党项拓跋氏,或谓即鲜卑拓跋氏。隋时党项各部有降隋者,如585年拓跋宁丛等率众内附;亦有役属于吐谷浑者。629~631年(唐贞观三至五年)其大酋细封步赖、拓跋赤辞等先后率部归唐,唐于其地析置羁縻州数十。后因吐蕃逼迫,唐徙拓跋等部于庆州(今甘肃庆阳),置静边等州以处之。留于原地者为吐蕃统治,吐蕃称之为“弭药”。安史之乱后,内迁党项又徙于灵(今宁夏吴忠东北)、庆、银(今陕西米脂西北)、夏(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等州。765年后,因盐(今陕西定边)、庆等州党项与吐蕃邻近,往往联合入侵内地,唐再徙之于银州之北、夏州之东。以后,居夏州者称平夏部,居庆州者称东山部,在夏州以南山地者称南山部。东山部、平夏部且有移至石州(今山西离石)者,依水草而居。842年之后,振武军、云州、太原等处出现党项,当与迁至石州者有关。唐末,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助唐镇压黄巢起义,被授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五代时,拓跋思恭势力增强。以夏州为中心的党项势力控制了当时的中西交通线,从中继贸易中获利甚丰。1038年(宋宝元元年),思恭后代元昊正式即西夏皇帝位(即西夏景宗李元昊)。元时蒙古人称党项及其所建西夏为唐兀或唐兀惕。
隋唐时活跃在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周秦到西汉时称为肃慎,东汉至魏晋又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在历史记载中,其名称及地域虽稍有变动,但族源及族的主体基本未变。
南北朝时,勿吉各部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东临日本海。自北魏延兴五年(475)勿吉遣使到北魏朝贡后,与中原关系日益紧密,并逐渐兴盛起来。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勿吉灭亡邻近的夫余,领土扩展到伊通河流域松辽平原的中心,为东北一支强大势力。到隋代,勿吉被称为,部落数十,主要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各部相距二三百里。以农业经济为主,多粟、麦、,善养猪,富者多至数百口,亦从事狩猎。各部首领称“大莫弗瞒咄”,不相统属。其俗多穴居,妇女服布裙,男子衣猪狗皮。各部发展不平衡。粟末部在最南,较先进,居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流域,常与高句丽征战。隋炀帝杨广即位初,首领突地稽率部千余户降,移居营州(今辽宁朝阳)。黑水部在最北,农业经济发展较慢,分十六部,以勇健著称。唐开元十年(722),黑水部酋倪属利稽入朝,玄宗任为勃利州(今伯力)刺史。后在其境置黑水军,又于其最大部落内置黑水都督府,仍以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都督府,设州,首领为州刺史,唐派长史监领之。十六年,唐赐其都督姓李,兼黑水经略使,隶幽州都督。其后,由粟末贵族为主体、联合一部分高句丽贵族建立的渤海政权强盛,黑水及其余皆附属于渤海。
突厥
6世纪以后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的名称和它在6~8世纪建立的汗国的名称。
突厥和铁勒同族,语言同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突厥以狼为图腾,共有十个氏族(姓),其中以阿史那氏最显赫,突厥诸可汗俱出此氏族。原居践斯处折施山(今地不详),后迁高昌北之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掌握冶铁技术。5世纪中叶,漠北柔然族强大,占据高昌一带,突厥人被迫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受柔然统治者的蔑视,被称为“锻奴”。6世纪初,柔然衰落,突厥乘机发展势力,在阿史那土门领导下逐渐强盛。土门曾派人到塞上市增絮,表示“愿通中国”。545年(西魏大统十一年),文帝派出使者酒泉胡人安诺陀到突厥,从此双方开始正式交往。次年,土门帮助柔然讨平叛乱的铁勒诸部,势力大张,因求婚被拒绝而与柔然断交,转而求得西魏长乐公主。552年土门发兵击败柔然,柔然可汗阿那自杀。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是为突厥汗国建立之始,汗庭(牙帐)建于于都斤山(又作乌德、郁督军山,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此山被操突厥语的部落视为圣山)。同时派其弟室点密西征,进行扩张。
突厥汗国是建立在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上的部落联盟国家,大可汗是一国之主,汗国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靠大可汗的武力及其个人威望来维持。大可汗之下常以兄弟子侄为小可汗,分领部落。下有叶护,叶护之下有设、特勤、俟利发、吐屯等共二十八等,皆世袭。汗庭周围地区由大可汗直接统辖,其余地区分为东、西二部(即左、右二部),每部置一设,东设牙帐直幽州之北,西设牙帐直五原之北。
553年,土门死,子科罗立,号乙息记可汗(一作逸可汗)。不久科罗死,弟燕都俟斤立,号木杆可汗。木杆可汗时突厥消灭了柔然,又在西面联合萨珊朝波斯灭哒,东逐契丹,北并契骨(黠戛斯),控制区域东起辽海,西至西海(今里海),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南至漠北,这是它最强盛的时期。572年,木杆死,弟佗钵可汗立,中原的北齐、北周都畏惧突厥的势力,争与结好。581年佗钵死,汗室内讧,导致582年摄图取得汗位和583年东西突厥的对抗,突厥分裂为东、西汗国。
东突厥
又称北突厥,鄂尔浑突厥文碑自称蓝突厥。东突厥的历史又可分为前后两汗国时期。
东突厥前汗国(第一汗国)时期佗钵死,遗言由木杆之子大逻便继位,大逻便母贱,国人不服,佗钵之子罗母贵,国人立之,而大逻便又不服。罗不能制,就把大汗位让与乙息记之子摄图,是为沙钵略可汗,居于都斤山;罗退居为第二可汗,居独乐水(今蒙古土拉河);大逻便自立为阿波可汗,居于沙钵略之西北;沙钵略弟处罗侯为突利可汗,居于沙钵略之东北。此外,伊利可汗时统兵西征的室点密也在龟兹北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建牙帐称可汗,名义上隶属于都斤山的大可汗。576年室点密死,子玷厥继位称达头可汗,拥有强兵;高昌以北还有贪汗可汗(世系失考)。在这种情况下,沙钵略作为大可汗的权力十分有限,实际上形成了沙钵略、第二、阿波、达头、贪汗五可汗并立局面。582年(隋开皇二年)沙钵略发阿波等部兵马南侵,第二年隋出兵反击,突厥败走。沙钵略借口阿波先退,袭击阿波。阿波投奔达头,达头协助他收集旧部近十万骑,开始和沙钵略互相攻击,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汗国。
沙钵略既被隋朝打败,又迫于东西分裂的不利形势,不得不向隋求和。587年,沙钵略死,弟处罗侯立,号莫何可汗,亦号叶护可汗,勇而有谋,以隋所给旗鼓,西擒阿波,后又西征,中流失卒。沙钵略之子雍虞闾立,号都蓝可汗,而处罗侯之子染干为突利可汗(小可汗)居其东北。两可汗皆请婚于隋,隋采用谋臣长孙晟的离间计策,先后以宗女安义公主、义成公主嫁予染干,并令染干南徙、赏赐特厚。都蓝怒而与隋绝交,数为边患,并联合达头共攻染干,染干归隋。隋先在朔州为染干筑大利城,立之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简称启民可汗);再迁染干游牧部众于黄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南)夏、胜两州之间。稍后,隋发大兵出塞击都蓝,都蓝为麾下所杀,达头遁走。601年(隋仁寿元年),隋遣杨素率启民北征,所得人畜尽归启民,启民返归北方。不久西突厥大乱,启民又领有西突厥部众。607年(隋大业三年),启民朝见隋炀帝于榆林行宫。609年又朝于东都,这一年启民死,于咄吉世立,是为始毕可汗,仍妻义成公主。
始毕因事怨隋,615年,围炀帝于雁门,次年又寇马邑,北方割据势力如薛举、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及农民军首领窦建德、高开道等并皆交结始毕,以为声援。这是东突厥最为强盛的时期。619年,始毕死,弟处罗可汗(619年立)、颉利可汗(620年立)一再侵扰唐朝辖境。626年(唐武德九年),颉利深入到长安附近,唐太宗亲临渭水与之结盟。629年(唐贞观三年),唐遣李靖、李、张公瑾等领兵与反叛突厥的薛延陀部夹击突厥,次年颉利大败被俘,东突厥亡。漠北诸部相继归服唐朝,唐分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以统之。唐高宗初年又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统辖其地。
东突厥后汗国(后突厥、第二汗国)时期创建者阿史那骨咄禄,本颉利可汗之疏属,世袭吐屯啜。680年,骨咄禄跟从颉利兄子阿史那伏念叛唐,唐遣裴行俭出征,翌年擒伏念。骨咄禄便纠集残部进入总材山,渐至强盛,乃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以阿史德元珍为谋主。683年(唐水淳二年)起频年南侵,成为唐北方大患。691年,骨咄禄死,弟默啜可汗立,东打败奚、契丹,西降服铁勒、回纥诸部,黠戛斯、突骑施、吐谷浑以及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的拔悉密,拓境至于中亚河中地区的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东西万余里,控弦称四十万。连年侵袭唐境,并与吐蕃呼应,为后突厥最盛时期。697年(武周神功元年),默啜曾向武周求河曲六州降户数千帐,并求粟种、农器,武则天给予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铁四万斤。这说明突厥此时已不专从事畜牧,农业生产也在发展。默啜在位二十五年,武功虽盛,而兵役严重,突厥部众及所役属的铁勒、回纥等部落不能忍受。716年,默啜征讨叛离的九姓铁勒拔野古部,归途中被拔野古散卒突袭杀害。默啜死,兄骨咄禄之子阙特勤纠合旧部,尽杀默啜之子小可汗匐俱兄弟及其亲信。立兄默棘连为毗伽可汗,毗伽既立,用其父时旧人暾欲谷(有的学者认为就是骨咄禄的谋臣阿史德元珍)为谋主,听他的劝告,减少了侵掠唐境的活动。734年,毗伽被大臣梅录啜毒死,子继立为伊然可汗,在位八年后死去。其弟继立,称登利可汗,年幼,不为国人所服。他的叔叔杀之,自立为乌苏米施可汗。国中大乱,744年末(一说745年初),回纥的骨力裴罗攻杀后突厥白眉可汗,自立称可汗,东突厥后汗国亡。
西突厥
西突厥的活动开始于室点密西征。西征中,西域原来的一些操突厥语的部落如处月、处密、突骑施等加入了突厥部落联盟,铁勒各部、葛逻禄、拔悉密等被迫役属于突厥。室点密先是联合波斯消灭了哒,以后又同拜占廷结盟,和波斯展开了争夺丝路贸易的战争。568~569年,拜占廷的使者到了室点密的汗庭(牙帐)鹰娑川。571年,突厥人进攻波斯,把边界从铁门关推进到了乌浒水(即缚刍水,今阿姆河)沿岸。588~589年突厥人可能占领了缚刍水西岸的部分地区。
583年,东、西突厥分裂,西突厥有阿波、达头、贪汗三个可汗,但实际上势力最大的是达头可汗。阿波与东突厥作战被俘后,鞅素特勤的儿子被立为泥利可汗。泥利死,其子达漫继位,称泥撅处罗可汗。当时东突厥都蓝、启民两可汗互争雄长,达头联合都蓝进攻启民。都蓝死,达头占据漠北,自称步迦可汗。603年,铁勒、思结等十几部背叛达头投降启民,达头部众溃散,他逃往吐谷浑后下落不明。605年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被铁勒打败,随后又在达头的孙子射匮攻击下东走高昌,611年降隋。此后,射匮可汗统一了西突厥,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到西海、玉门以西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618年,射匮死,弟继位称统叶护可汗,统叶护可汗把大汗庭迁到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授西域各国以颉利发的称号,每国派驻吐屯一人,收敛征赋。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武德末年,统叶护曾向唐朝求婚,但被东突厥颉利可汗阻挠而未实现。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636年,沙钵罗利失可汗分西突厥为十部,各派一设统领,每设得一枝金镞箭用作号令,故称十设部落或十箭部落。并依所处地域分十部成两厢:左厢五部在碎叶川(今楚河)以东,称五咄陆部,部落酋长称啜,共五大啜;右厢五部在碎叶川以西,称五弩失毕部,部落酋长称俟斤,共五大俟斤。左右厢统称十姓部落,有的学者认为这或许同室点密率领西征的原十姓部落有关系。不管怎样,按地域划分居民应该看作是西突厥社会由血缘向地缘进一步转变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651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今新疆博乐、温泉一带)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领兵几十万。阿史那贺鲁曾进攻过唐朝的庭州等地。657~658年(唐显庆二年至三年),唐朝派苏定方等统兵分几路征讨,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唐朝设立陵、蒙池两个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为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押五弩失毕部落;阿史那弥射为陵都护、兴昔亡可汗,押五咄陆部落,属地分置羁縻州府,统归安西都护府(702年以后一部分改属北庭都护府)管辖。7世纪末,西突厥别部突骑施兴起,代阿史那氏统治了原十姓地区,但唐朝支持的西突厥可汗后裔一直到742年才不见活动。
突厥人主要从事游牧业,随水草迁徙,以毡帐为居室,食肉饮酪,冬裘夏褐,披发左衽,善骑射。以角弓、鸣镝(响箭)、甲、(长矛)、刀、剑为兵器,有冶铁、铸铜、造车等手工业,能纺织布(一种用蒿草纤维织成的粗布),善制鱼胶、养马。突厥马筋骨合度,能长途奔驰,狩猎、作战都很合用,经常用来与唐朝交换缯絮。
突厥汗国制定有反映私有制的刑法。征发兵马及收赋税时,刻木为契并附上金箭,用蜡加封盖印,作为凭信。
突厥有自己的文字。汉文史料中记载着突厥有碑铭;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人们在叶尼塞河摩崖上发现了形态类似古日耳曼人的鲁尼字体的文字;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蒙古高原有了更多的发现,取得许多碑铭的完整照片和拓本。1893年,丹麦学者汤姆森解读了铭文,确认是用阿拉米字母(一说直接来自粟特文字)书写的突厥语,基本字母有三十八个,从右向左读。在至今为止发现的突厥文碑铭中属于突厥人的主要有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暾欲谷碑(这些碑又因发现地点而被统称作和硕柴达木碑)等,这些碑铭作为现存最早的突厥语文献,在语言学、历史学上都有重要价值。俄国学者拉德洛夫曾系统刊布过一批突厥文碑铭,同时尝试编写了《突厥方言辞典》;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小野川秀美把突厥文碑铭初步翻译成了日文;50年代,苏联学者马洛夫再次对一些突厥文碑铭进行刊布,内容包括原文、转写和翻译;在这一基础上,苏联突厥学家克里亚什托内结合各种文字的史料对突厥碑铭进行了集大成的研究。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都有汉文部分,中国学者在清朝末年就参加了这一部分碑文的考释工作。另外,由于近年发现了时代早于突厥文碑铭用草体粟特字铭刻的布古特碑,有的学者认为突厥汗国初期的公文用语可能是粟特语。近年在中国新疆和南西伯利亚、中亚等地还发现了许多属于突厥的石人墓、石圈墓,这对于研究古代突厥人的文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吐谷浑
中古活跃在今中国青海及甘肃、四川部分地区的民族。曾在4世纪建国至7世纪30年代,国名亦称吐谷浑,立国约三百余年。
史称吐谷浑本鲜卑族前燕王慕容庶兄,分得部众七百余户(一说一千七百户),西迁至阴山。西晋末,又越过陇山,到袍罕(今甘肃临夏)。其后扩展,统治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等族,建立国家,以吐谷浑为姓氏、族名,亦为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西北其他族又称之为“阿柴(赀)虏”或“野虏”。后来吐蕃亦称之为“阿柴”,唐代后期又称为“退浑”、“吐浑”。
吐谷浑人主要从事畜牧,有良马,名青海骢,号称龙种。也从事农业,种植大麦、粟、豆、蔓菁。矿产有铜、铁、朱砂。居穹庐、毡帐,后期渐有城居。
吐谷浑初屈服于西秦,及西秦为夏赫连定所灭,遂据有西秦故地,与北魏及南朝并有密切交往。其时南北政权对峙,河西走廊为北方政权据有,故东晋南朝与西域及柔然、高车交往,皆取道吐谷浑境内,吐谷浑成为使者、商人、求法高僧往返之要道,在中西陆路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6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初,其主名夸吕,自号为可汗,都于青海湖西四十五里之伏俟城。通使于东魏、北齐,而与西魏、北周为敌,与隋亦常有军事冲突。591年,夸吕卒,子世伏立,求和亲,后隋以光化公主妻之。609年,隋大举进攻吐谷浑,其可汗伏允遁走,隋取其地置西海(今青海湖西)、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南)四郡。隋朝末年中原战乱,伏允复其故地。唐初,伏允寇边不已,635年(唐贞观九年),唐太宗命李靖率兵击败之,伏允为其部下所杀,唐立其质子慕容顺为可汗。不久,慕容顺为国人所杀,唐又立顺子诺曷钵为可汗,后妻以宗室女弘化公主。663年,吐蕃灭吐谷浑,诺曷钵率其残部奔于凉州。672年,唐又移其部于灵州,置安乐州(今宁夏中宁东南)以居之。留在故地的吐谷浑则为吐蕃所统治。其后吐蕃东侵,安乐州之吐谷浑又东迁至朔方(今内蒙古白城子)、河东等地。唐末有代北吐浑赫连铎;五代时有代北吐浑白承福,都是东迁之吐谷浑,其后为契丹所统治。留在青海之吐谷浑,据国内学者研究,今居于青海互助、民和、大通及甘肃天祝等地之土族,即为其后裔。
壮族
自称“布壮”,“壮”是“健壮”的意思,“布壮”就是“健壮的人”。“布壮”古称“猗撞”或“撞丁”,见于南宋人李曾伯的《可斋杂稿》卷十七《帅广条陈五事》,意思就是“强健的土丁”。此称原指宜州一带的“溪峒土丁”,后来它的意义扩大了,形成一个代表全族的名称。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壮族。
壮族的先民原是岭南西部百越的一支,名为骆越,他们定居在今岭南西部、滇东南和邻国越南北部。两汉以后,骆越这个名称消失了,六朝时,有乌浒、俚、僚等称。隋唐以来,又有西原、广源和侬、沙等称出现在岭南西部壮族先民骆越的居地。骆越和此后这些族称之间,保持着明确的继承关系。
定居在岭南西部的壮族先民骆越,秦汉时,已统一在中原王朝版图之内,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汉族关系密切。秦朝修建灵渠,把长江流域同珠江流域沟通了,使中原和骆越的关系更加密切。从此来自中原的先进的经济文化,如铜器、铁器、牛耕等等,源源不断地传入岭南西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岭南西部的名贵产品,如麻布以及稍晚时期的棉布,输入中原。今天壮族中保留着不少古代汉语借辞,也说明汉族和壮族在文化上的交流。
壮族经历了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阶段。壮族原始公社历时甚长,当时的一些社会习俗甚至保留到很晚的时期,如“祖业口分田”、“插头秧”等,就是原始公社时期土地公有制的遗俗。唐宋以来,壮族进入封建领主土地占有制阶段,在文献和传说中,可找到不少资证,它与中原古代的封建土地制度,颇有相同之处。至于汉唐之间壮族是否经过奴隶占有制阶段,学术界的看法尚不一致。由于资料和研究的不足,一时难于作出确切的论断,但从一些文献上看,当时使用、买卖和掠夺奴隶的事实,确不容否认。
壮族封建领主土地占有制及其劳役制,同政治上的土官制度,互相纠结,密切联系。土官制度保护着领主土地占有制,而领主土地占有制又是土官制度的统治基础。壮族人民在这种土地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双重压榨下,至晚从公元7世纪起,经历了一千余年。隶农附着于土地,饱受剥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落后。
由于中央王朝官吏贪残暴虐,人民灾难无穷;加之部落首领势力强大,公开分裂,建制称王,8世纪西原大部落、11世纪广源部落曾经发动了反抗唐宋王朝的战争。特别是西原发动的战争,是由羁縻土官的分裂活动,中原王朝的民族压迫及王朝官吏的残暴压榨所引起,所以战争的性质就包括了这两方面,其一是地方政权的分裂性质,另一是中央王朝的压榨和民族压迫性质。
侬智高是桂西广源土州的首领。广源州地处邕州之西,界于中国和交王朝之间,隶属于邕州管辖,从来是中国领土。交王朝企图并吞此地,胁迫侬智高归顺,遭到侬智高的坚决拒绝。侬智高曾请求归属宋朝,岁供方物,因为宋朝一味姑息,懦弱畏事,予以拒绝。“〔侬〕智高既不得请,又与交为仇”,遂于皇四年(1052),建制称“南天国”,发动了反抗宋朝的战争。首先攻下邕州,继而沿邕江东下,沿江宋军,望风溃退。侬军经苍梧,沿西江,直逼广州。广州久围不下,侬智高撤军西还。归途掳掠妇女人口。次年,在宾州昆仑关一战,被宋军名将狄青打败,全军覆没,侬智高逃奔大理国。在宋朝遣使迫索下,大理国“函首”送于宋朝知邕州萧注。
乌古
辽、金时期占牧在蒙古东部地区的民族。有乌古里、于厥、羽厥、妪厥律诸译。主要以游牧为业。东邻室韦,西面是它的姊妹民族敌烈,南接契丹。在海勒水(今海拉尔河)以北的称三河乌古部,在海勒水以南的径称乌古部。神册四年(919),被辽太祖耶律亿征服。会同二年(939),辽以其地水草丰美,迁北南院所属三石烈居处屯戍。其后,乌古叛服不定。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所俘乌古人户另置斡突乌古部。统和十二年(994),辽圣宗任皇太妃、萧挞凛领西北路乌古等部,经略西北。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可敦城为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又建防州(今蒙古哈达桑东南)、维州(今蒙古哈达桑),以控诸部,御鞑靼(阻卜)。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大安中,经阻卜磨古斯之叛乱后,辽在蒙古草原上的控制愈难于维持。寿昌二年(1096),徙乌古、敌烈两部于乌纳水邻近地方,以控扼北边冲要。金灭辽,西辽德宗耶律大石北走,聚众掘可敦城,乌古部附西辽德宗,一部分人西迁,余众附金,被东徙至庞葛城(今黑龙江齐齐哈尔)耕垦。其后逐渐与邻近的民族融合。
敌烈
辽、金时期游牧在蒙古东部地区的民族。有迪烈、敌烈得诸译,与乌古为姊妹民族,分布在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下游,西接鞑靼(阻卜),东邻乌古,有八部。辽太祖耶律亿征服乌古部后,敌烈部于天显五年(930)降辽。此后敌烈与乌古对辽朝叛服不定。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敌烈降人俘户置迭鲁敌烈部和北敌烈部。统和十二年(994),圣宗命皇太妃与萧挞凛经略西北,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可敦城为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及防州(今蒙古哈达桑东南)、维州(今蒙古哈达桑),以镇胁敌烈诸部,并西捍鞑靼。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寿昌二年(1096),徙敌烈、乌古二部于乌纳水,以扼北部之冲要。辽亡,敌烈部附西辽德宗耶律大石,其中一部分随西辽德宗西迁,余部降金,同乌古部东迁至庞葛城(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其后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克烈
辽、金时代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居地在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游一带。或译作克列夷、怯烈、怯里亦、客列亦惕、凯烈等。《辽史》称为“阻卜”或“北阻卜”,亦作“达旦”。据《史集》记载:古昔此部之王生有八子,皆皮肤黝黑,因被称为“克烈”,后来诸子之裔各成部落,自立姓氏,惟继承王统的一支以克烈为名,其余诸部都服属于克烈之王。克烈分部见于记载者有:只儿斤、董合亦惕(或作斡栾·董合亦惕,斡栾意为多)、撒合亦惕、秃别干(或作土满土伯夷,土满意为万)、阿勒巴惕。
关于克烈族属,学者意见不一,或主突厥说,或主蒙古说。主突厥说者或认为是9世纪中叶随黠戛斯南下的谦河地区部落,或认为是回鹘汗国灭亡后留居本土的回鹘遗民;主蒙古说者认为是唐朝中期西迁的九姓达怛后裔。元朝人视克烈为蒙古,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将克烈列于“蒙古七十二种”中,与属突厥语族的乃蛮、汪古、畏兀儿等划入色目的部族区别开来。
10世纪中,克烈诸部被辽朝征服,辽任命其酋长为夷离堇、太师、大王等职,管辖本部,并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于其地建镇州(故城在今蒙古布尔根省哈达桑东)等城,派兵戍守,经营屯田。11世纪初,基督教聂思脱里派传入克烈部(见也里可温)。辽道宗大康七年(1081)来贡的阻卜酋长余古赧,大安五年(1089)被任命为“阻卜诸部长”的磨古斯,都是基督教教名。磨古斯即《史集》所载王罕的祖父马儿忽思·禄汗。大安八年,磨古斯举兵反辽,至寿昌六年(1100)失败,被辽朝捕杀。其子忽儿札胡思·禄汗收集部众,战胜蔑里乞、塔塔儿诸部,势力复盛。忽儿札胡思立帐于回鹘故都窝鲁朵城,分封子弟于东西境,忽儿札胡思死,长子脱里(又译脱斡邻)继承汗位,杀戮诸弟。其叔菊儿罕发兵攻之,脱里败,求援于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也速该率军助攻菊儿罕,菊儿罕被迫逃往西夏,脱里复得克烈部众、土地,与也速该结为“安答”。后其弟也力可合刺叛投乃蛮,引乃蛮亦难赤汗来攻,脱里不敌,逃亡西辽,辗转经畏兀儿、西夏境回到漠北,得蒙古部帮助,又恢复了原先的势力。时铁木真(见成吉思汗)方兴,因脱里与其父也速该系旧交,复与结盟,尊之为父。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遣丞相完颜襄镇压塔塔儿部叛乱,脱里率部助金,击溃塔塔儿于斡里札河,金朝封以王号,遂与原有汗号合称王罕。其后,王罕和追随他的铁木真一同征服诸部,追击乃蛮至黑辛八石(又译乞则里八寺,今新疆吉力库勒和布伦托海)之地,灭蒙古泰赤乌部于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击溃札木合联盟于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败乃蛮不欲鲁汗于阔亦坛山。克烈部成为蒙古高原最强盛的势力,王罕被尊称为“也客罕”(大汗)。他的夏季驻地在达兰达巴(蒙古鄂尔浑河上游之西)和古泄兀儿湖(在蒙古土拉河南),冬季驻地在汪吉河(蒙古翁金河),分军为左、右翼,并拥有一支强大的护卫军。1203年,王罕忌铁木真势力日盛,发兵攻打,会战于合兰真沙陀(在今蒙古东方省南境),铁木真败退至班朱尼河(约在今克鲁伦河下游附近)。王罕恃胜而骄,张设金帐,连日欢宴。铁木真兵力逐渐恢复,出奇兵偷袭王罕营帐,彻底打败克烈军,尽并其部众。王罕逃入乃蛮部境,为乃蛮边将所杀;其子亦刺合·桑昆到处流窜,最后逃到曲先(今新疆库车),为当地首领所杀,克烈亡。因王罕曾强盛一时,13世纪东来的欧洲旅行家多认为他就是传说的东方基督教国王长老约翰。
成吉思汗建国后,将克烈人分编入各千户。在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后妃、大臣、将领中,有不少著名的克烈人。王罕弟札阿绀孛之女唆鲁禾帖尼嫁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生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地位最尊。克烈人作为蒙古民族的组成部分,一直存在着,后来的卫拉特蒙古和鄂尔多斯、察哈尔等地蒙古族中,均有克烈姓氏。
青唐羌
吐蕃族(藏族)的一支。9世纪末叶吐蕃王朝瓦解,族种分散,不相统一。宋初在秦凤路沿边、西凉府及河湟流域一带,都分布着吐蕃族,其中以宋人称呼为“青唐羌”的厮罗一系声势最著。厮罗(997~1065)是吐蕃赞普之后,意为“佛子”。他被大僧侣李立遵和大首领温逋奇所拥立,初居廓州(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继迁宗哥(今西宁市东大小峡谷地带),又徙邈川(今青海乐都),最后定居青唐(今青海西宁)。在辽、宋、西夏鼎峙互争的新形势中,河湟吐蕃出现了“立文法”的建政活动。厮罗以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聚众日多,把割据分裂的吐蕃部落基本统一起来。他和契丹使聘往来,通婚结好;并与宋朝友好结盟,共同防御西夏。在厮罗部将近百年的统治期中,青唐一带生产发达、商旅云集,呈现繁荣景象。这时,“丝路”中的河西走廊,因西夏崛起,商旅往还多所梗阻,青唐城成为东西交通的枢纽。其西临谷城(今西宁市西郊通海区),有道路通青海湖,循湖而西,即径入西域,西域各国及回鹘商人均经此至青唐,与中原西来的商贾相贸易,厮罗部以此富强。厮罗死,第三子董毡继位。董毡死于1083年,由养子于阗人阿里骨接替。1096年阿里骨死,子瞎征继位。1099年(宋元符二年),吐蕃首领内讧,宋取邈川、青唐置湟、鄯二州,不久又弃失。1103年(宋崇宁二年),宋再取湟州,次年取鄯州、廓州,改鄯州名西宁州。金人兴起,征服其地,青唐羌势力趋于衰微。
金齿
民族名。初见于唐代著录,与黑齿、银齿、绣脚、绣面等人并举,指今日傣族先民,因其人以金镂片裹齿得名。拉施都丁《史集》作zardandān,波斯语“金牙齿”之意。《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其人用金作套如齿形,套于上下齿,男子都如此,妇人则不套。明代以后,傣族已不见有此俗。金齿又衍变为地名,一般指居民以金齿人为多的云南西南部地区,主要包括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临沧等地区之一部分。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设金齿安抚司。至元十年(1273)分金齿为东西两路,十五年改安抚司为宣抚司,二十二年省合剌章、金齿二宣抚司为一,治永昌(今云南保山),二十八年立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置金齿卫指挥使司于永昌,二十三年升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因此也有金齿的称号。
罗罗斯
元朝用以专指今四川西昌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罗罗人及其居住地的名称。又译罗罗思、鲁鲁厮,或作罗罗章。“罗罗”即今彝族,“斯”、“思”、“厮”是蒙古语复数语尾-s的译音,“章”则为地区之意。唐于此建越郡,后为南诏所并,置建昌府,当地人称建都,故此地原有越、建昌、建都等名称。兀良合台镇大理时,罗罗斯各部降,后又叛。元世祖忽必烈时平服后,设罗罗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总辖其地,治建昌,隶四川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拨属云南行省,改为罗罗斯宣慰使司兼管军万户府,定制辖建昌等三路一府,罗罗斯由此成为这个地区的专名。罗罗斯宣慰使司设宣慰使三员,同知、副使各二员,起初都由朝廷任命,以后也并用世袭土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罢宣慰使司,置建昌卫指挥使司,三路一府改为四府,分别隶属四川都指挥使司和布政使司,罗罗斯之名便不再用。
乃蛮
11、12世纪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语的部落。又译乃马、乃满、蛮、奈曼、奈蛮、耐满。相传乃蛮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区,其族源可能同唐代南下的黠戛斯人有关。许多学者认为,《辽史》所载粘八葛,《金史》所载粘八恩,都指的是乃蛮。辽道宗寿隆三年(1097),粘八葛首领秃骨撒与蒙古草原的阻卜、梅里急(元译蔑里乞)部长同来贡方物。辽亡,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众经乃蛮部西行,于是乃蛮附属于西辽。金世宗大定十五年(1175),粘八恩君长撒里雅寅特斯与康里部长孛古遣使来朝,请求上纳西辽所发牌印,归附金朝,接受金的牌印。伯希和认为,粘八葛或粘八恩是腭音很重的契丹人对乃蛮一词的读法。
《史集》记载,起初乃蛮境内有别帖乞和乃蛮两个近邻的突厥部落。别帖乞比克烈和乃蛮更强,后被乃蛮所并,成为乃蛮的属部,称为别帖乞乃蛮或别帖乞乃蛮万户。乃蛮也因此成为蒙古高原诸部中“国大民众”、势力最强的大部。他们游牧于大阿尔泰山及其周围广阔的地域内,东面与克烈部为邻,南隔沙漠与畏兀儿相望,西到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与康里人接壤,北抵阿雷和撤刺思河(今鄂毕河上游支流)地区,毗连吉利吉思之境。
最早见于记载的乃蛮国君是纳儿黑失·太阳及其弟亦难赤汗。亦难赤汗又称亦难赤·必勒格·卜古汗。他曾发兵助王罕之弟也力可哈剌攻王罕,夺取克烈部众给也力可哈剌。亦难赤汗死,其二子不和,终于导致分裂。次子拜不花继承其父太阳汗位,长子称不欲鲁汗,避居于黑辛八石(又译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吉力库勒和布伦托海)周围的山地,自成一支,称为“古出古惕乃蛮”。
乃蛮当时已脱离了原始的部落阶段,具有简单的国家机构。其国君专称为太阳汗。太阳一词来源于汉语的大王,可能是乃蛮首领从辽朝得的“北面属国职名”。卜古、不欲鲁则是借用突厥、回鹘的汗号和官称,其他王室和部将的名字也都是突厥语词,可见乃蛮主要是继承了突厥、回鹘的文化传统。乃蛮国家机构中通用畏兀儿文字,“出纳钱谷,委任人才,一切事皆用”畏兀儿字金印“以为信验”。基督教聂思脱里教派在乃蛮得到广泛的传播,但巫术仍是乃蛮统治者控制人民的手段,传说乃蛮某个国君可以同时统治凡人和精灵,还说不欲鲁汗有“使神巫,祭风雪”的法术。
乃蛮虽因国君兄弟的分裂而大为削弱,但仍是两股强大的势力,曾分别与克烈和蒙古进行过多次相互掠夺的战争。1203年,成吉思汗灭克烈部,造成对乃蛮的直接威胁。1204年春,太阳汗进兵杭海山(今杭爱山),纠集被成吉思汗战败的各部残军,讨伐蒙古,成吉思汗起兵迎敌,大战于纳忽山崖,乃蛮军大败,太阳汗负重伤而死。成吉思汗追击至按台山(今阿尔泰山)前,征服了太阳汗的乃蛮部众。
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往不欲鲁汗处。1206年,蒙古军又向不欲鲁汗驻地兀鲁塔山进发,当时不欲鲁汗正在莎合水(今蒙古科布多河上游索果克河)附近围猎,仓瘁应战,兵败被俘。依附于不欲鲁汗的屈出律和蔑里乞部长脱脱逃往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流域。蒙古军从阿来岭(今蒙古赛留格木岭乌兰达巴山口)越过按台山,在不黑都儿麻河(今哈萨克斯坦额尔齐斯河支流布赫塔尔马河)击溃乃蛮和蔑里乞军,脱脱被射死,屈出律逃往西辽。
屈出律被西辽皇帝直鲁古所接纳,娶直鲁古女为妻,并放弃基督教而改宗佛教,逐渐博得了直鲁古的信任。屈出律到叶密立、海押立和别失八里等地,收罗了许多逃亡的乃蛮残部,自成一支势力,同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等一起叛辽。1211年秋,屈出律伏兵将直鲁古擒获,夺取了西辽帝位,尊直鲁古为太上皇。屈出律取得统治权后,对企图摆脱西辽压迫的属部加强镇压。他杀害了阿力麻里的首领斡匝儿汗,派兵进入可失哈耳和斡端等地,连年毁坏当地的庄稼,将士兵分驻居民家中,迫使人民放弃伊斯兰教改宗基督教和佛教。1218年,成吉思汗派哲别征西辽,屈出律当时在可失哈耳,闻讯西逃至巴达哈伤的撒里渴儿地区,被蒙古军擒斩于山谷中。
乃蛮灭亡以后,人民被分配给蒙古诸王和那颜为奴,部分人逃往中原,参加了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与攻金的蒙古军作战,“每战则先登陷阵,疾若风雨”,十分勇敢。屈出律的后人成为答鲁乃蛮氏,其中一支后人在元朝作官。
弘吉剌
蒙古语族的一部。最早出现于《辽史》,按契丹读法Onggirad译为王纪剌,《金史》按女真的读法Gonggirad译为广吉剌或光吉剌。与此相应,元代也有瓮吉剌、雍吉利、雍吉烈、吉里、吉剌和弘吉烈、晁吉剌两类译法。蒙文史书《黄金史》、《蒙古源流》和波斯文《史集》皆拼写成Qonggirad,证明后一类译音反映蒙古多数人的读法。
据《史集》记载,所有蒙古人分属于蒙古尼鲁温和迭儿列斤两大族系。弘吉剌是迭儿列斤的一支,金代散居于呼伦湖东南;其别部孛思忽儿则居于呼伦湖和额尔古纳河以东,北至得尔布尔河一带。迭儿列斤和尼鲁温两部相互通婚,成吉思汗幼年就同弘吉刺孛思忽儿部首领特薛禅之女孛儿台定了亲。以帖木哥阿蛮为首的弘吉剌部,多次参与反蒙古部的联盟。特薛禅则支持成吉思汗,并最先率部归服。因此,成吉思汗建国,将全体弘吉剌人划为三千户,封特薛禅之子按陈、孙赤窟等为千户长。弘吉刺部参加了征金、平西夏等历次战争,并逐渐扩充为万户。1214年,成吉思汗分封新得自金朝漠南的土地,将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西北、东北地区赐给按陈弟兄,从此弘吉刺部迁到了漠南。
1237年,窝阔台汗有旨:弘吉剌氏“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成吉思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武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泰定帝、元文宗图帖睦尔、宁宗、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的皇后都出自弘吉剌氏;弘吉剌贵族也相继娶历代皇帝和宗王之女。按陈死后,弘吉剌万户由子纳陈的后裔继承,因五户丝食邑在济宁路,属古鲁国地,故先后被封为济宁郡王、济宁王和鲁王,所娶公主都封鲁国公主。
赤窟的曾孙昌吉驸马,世祖时出镇西宁州,因此这支弘吉剌人迁到了青海。赤窟的食邑在濮州,原郡名濮阳,故昌吉等先后被封为宁濮郡王、濮阳王。濮州治鄄城,所娶公主都封鄄国公主。又因昌吉新分地西宁州在岐山以西,其弟脱脱木儿又进封为岐王。
至元七年(1270),纳陈子斡罗陈于答儿海子(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建城名应昌。元贞元年(1295),斡罗陈弟蛮子台于驻冬地建城名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城)。后以这两城为中心设路,各领一县。达鲁花赤、总管及以下官属,都由鲁王自选。应昌、全宁二路地处漠南,地势较好,与中原物资交流方便,经济文化比漠北各部有较大发展。王府牧场“畜马牛羊累巨万”。牧业以外,出现了专业的弘吉剌种田户。王府有人匠总管府,聚集了许多为贵族服役的各种手工匠人。由中原通往漠北的主道从答儿海子经过,元朝正式设帖里干(蒙语,意为车)驿道,军队和商旅的往来,粮食的贸易、仓储和北运,促进了这里商业和城镇的发展。
弘吉剌贵族同元朝皇室一样,大多信奉佛教。应昌、全宁修了不少寺院。此外,又仿照中原各地建孔庙,办儒学,修建东岳、三皇等神庙。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刺吉喜好收藏绘画,传世元画中有不少是她的收藏品。
元亡,顺帝出奔上都。洪武二年(1369)六月,明将常遇春等率军到全宁,败元军,进兵上都。顺帝逃往应昌,三年四月死在这里。五月,明军进据应昌。七年,李文忠又进军全宁,斩鲁王,获鲁王妃。十四年,明将沐英等进军公主山长寨,获全宁弘吉剌四部以归。从此,弘吉剌部趋于衰落。
汪古
金元时期阴山以北部族。或译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拉施都丁《史集》解释说:金朝皇帝为了防御蒙古、克烈、乃蛮等部,修筑了一道大墙,蒙古语叫unkuh,交给该部守卫,因此得名汪古。
唐会昌元年(841),回鹘为黠戛斯所破,其一部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故其贵族与高昌回鹘一样,以卜国可罕为始祖。唐末,此部同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部关系密切,可能有部分沙陀人融合,因此又自诩为“晋王”、“沙陀雁门节度”(即李克用)的后裔。后臣属于辽。金灭辽,又臣属于金,在此期间,又吸收了一些从西域内迁的回鹘人、亡辽的契丹人,以及邻近的汉人和西夏人。继回鹘之后,鞑靼部在漠北称雄,漠北诸部一概被称为鞑靼,汪古在唐、五代史书中也被认为是鞑靼“别部”。但汪古的基本成分是由操突厥语的各部人结合而成,容貌和面的习俗同蒙古人有明显差别,故辽、金时称他们为白鞑靼,以区别于蒙古语族的鞑靼或黑鞑靼。元朝将汪古列入色目人中。
12世纪末,净州以北的边墙建成,汪古部主摄叔、阿刺兀思剔吉忽里兄弟相继为金朝守边,称北平王。1203年,成吉思汗灭克烈部,乃蛮太阳汗遣使约汪古一起对抗蒙古,阿剌兀思将太阳汗的意图报告成吉思汗,并发兵会合蒙古军同攻乃蛮。成吉思汗以阿剌兀思自动归附,乃任命他为五千户汪古人的首领,许嫁以女儿阿剌海公主,并相约两家世代通婚,敦交友之好,互称“安答”、“忽答”。
阿剌兀思长子不颜昔班、侄镇国、次子孛要合相继袭位,称北平王,娶阿剌海公主。孛要合次子爱不花娶忽必烈女,至元间称为丞相,主汪古部事。爱不花长子阔里吉思继任,元成宗铁穆耳时,受封高唐王,娶成宗女,镇守西北边境,被笃哇军俘虏后遇害。其弟术忽难袭高唐王,又进封王、赵王。术忽难传位阔里吉思子术安,术安娶泰定帝姊。从此,汪古部主相继袭爵赵王。
汪古部原住边墙以外,其中心为黑水(今内蒙古达茂旗艾不盖河)附近的按打堡子。蒙古灭金,又据有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城卜子村)、砂井(今四子王旗红格尔公社)和集宁(今内蒙古察右前旗巴彦塔拉公社土城子)等地。按打堡子在元代建起城池和王府,初称新城,后改名静安,又改德宁(今内蒙古达茂旗鄂伦苏木)。集宁、德宁、净州和砂井元代都升为路,各领一县,是赵王的直属领地,由他自选官吏治理。
汪古人和汪古领主的属民也散布在阴山以南和中原广大地区。元代还有几个著名的汪古家庭。净州马氏于金末迁开封,在金、元两朝世代任官,其中马祖常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按竺迩出身阴山边塞,因出征甘陕四川等地有功,任征行大元帅。其孙赵世延,官至御史中丞,中书平章政事。巩昌另有一支汪氏,世袭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
汪古人主要经营畜牧业。少数人会种秫,元代出现了专业的“种田白达达户”。元朝在汪古部领地设置驿站,开辟了木邻驿道,通往漠北;又设榷场、和籴所和官仓。集宁、德宁、净州和砂井等地,因处于交通要道,官民贸易发达,形成了一些城镇和村落。从各城镇的遗迹判断,当地已有烧制砖瓦、陶器和治铸铜铁等手工业部门。
汪古部处在不同文化的各民族之间,许多人通晓多种语言文字、文化水平较高,有人专以充当通译人为业。汪古人多信奉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取基督教名,墓石刻十字和叙利亚方铭文,专设管理诸路也里可温总管府治理。汪古部主也扶持佛寺,尊礼高僧,同时又崇尚儒家,集宁、净州、德宁城中都建有孔子庙,设有学校。阔里吉思曾建万卷堂收藏经史。
元亡,末代赵王汪古图降明,不少汪古人迁至内地。
畏兀儿
元朝西北族名。宋代称高昌回鹘,元代称畏兀儿。汉文文献中,还有畏吾儿、伟兀、伟吾而、卫吾、委兀、外五、瑰古、乌鹆、畏午儿等不同译法。
畏兀儿据有以合剌火州(又称高昌)和别失八里为中心的地区,其君主称亦都护,乃借自突厥拔悉密人的称号,即“神圣陛下”之意。西辽称雄中亚,畏兀儿被迫臣服。西辽派出的少监驻合剌火州进行监治,“骄恣用权,奢淫自奉”。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决定依靠蒙古反抗西辽,于是杀少监,归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称他为第五子,嫁以也立安敦公主,保留亦都护世袭统治畏兀儿的权力,并在别失八里、合刺火州等地派驻达鲁花赤。窝阔台、贵由相继任命回回人麻速忽总管征收畏兀儿至河中地区的税赋。蒙哥以讷怀、塔刺海同麻速忽充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
元世祖时,西北诸王同大汗对抗。海都和帖木迭儿、笃哇及其弟布思麻曾先后侵入畏兀儿地区,包围合剌火州。后诸王军又侵袭哈密力,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子纽林的斤继亦都护位,被迫迁驻甘肃永昌。元朝为了对付海都、笃哇等,至元二十三年(1286)在畏兀儿地区设置了别失八里、和州(即合剌火州)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成宗时又设北庭都元帅府。同时在亦都护之下相继设畏兀儿断事官、领北庭都护府、大理寺、大都护府等官府,管理畏兀儿人的民政。仁宗封亦都护为高昌王,设王傅官,颁发金印。钤用亦都护印的文札通行于畏兀儿境内,高昌王印的文札则对散居在内地的畏兀儿户通行。
哈刺火州所在的吐鲁番盆地是畏兀儿的中心地区,农业很发达,畏兀儿人民除种植小麦、大麦、稻、高粱、黍、豌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种植大麻、芝麻、棉花、苜蓿等油料作物、纺织原料和饲料,尤其擅长种植西瓜、甜瓜、葡萄、石榴等瓜果。手工业方面,加工金银铜铁,纺织布帛丝臬,工艺都很精巧。至元十三年,元朝迁移了一批畏兀儿工匠至大都,设别失八里诸色人匠局,专门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波斯语,一种丝织品)等缎匹。合剌火州酿造的葡萄酒味道极美,为当时东西方的记载所称道。吐鲁番曾出土大量木板印刷的经文,计有畏兀儿、汉、梵、西夏、藏、蒙等文字十七种。在敦煌曾发现过大德四年(1300)刻的畏兀儿文木活字,差不多同王祯的木活字同时。察合台曾开设一条由山丹州起,经过河西走廊、畏兀儿境直到他驻幕地的驿道。元朝建立后,这一驿路仍然畅通,别失八里和彰八里(今新疆昌吉)成为全线驿站的枢纽,这对畏兀儿地区的贸易有很大促进作用。至元十七年,元朝设置畏兀儿境内交钞提举司。二十年,又设立畏兀儿交钞库。中统钞和至元宝钞在畏兀儿境内通用。
畏兀儿人很早已使用本民族的文字。畏兀儿知识分子常被其他民族统治者所器重。如塔塔统阿曾被乃蛮太阳可汗尊为师傅,掌其金印及钱谷。后来成吉思汗又令诸皇子跟他受学。哈剌亦哈赤北鲁曾被西辽皇帝聘为诸子师,降蒙古后,又教太子、诸王用畏兀儿字书写蒙古语。岳帖木尔、昔班、孟速思和布鲁海牙分别为斡赤斤、窝阔台、拖雷所用,或训导诸王子,或专管分邑岁赋和军民、匠户。日久一批畏兀儿人就成了大汗和诸王的亲信,有关军事、政治、财政、司法各方面的文字工作,常由他们担任。其中不少人因此在朝廷晋居要职。有一些畏兀儿人是兼通蒙、汉、藏、梵文的翻译家,掌管“译写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的蒙古翰林院,主要由他们担任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务。其中有的将《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汉籍译成蒙文,有的将蒙文典章译成汉文。畏兀儿僧人还将梵、藏、汉文佛经译为蒙文。《辽史》、《金史》、元历朝实录的纂修都有畏兀儿人参加。廉和贯云石是著有汉文诗文集的畏兀儿作家,贯云石尤精于散曲。搠思吉斡节儿写了一部关于蒙古语的著作《心箍》。鲁明善的著作《农桑衣食撮要》和萨德弥实的著作《瑞竹堂经验方》是畏兀儿人对祖国农学和医学的贡献。
回鹘在漠北时信仰摩尼教,西迁后统治者又接受了高昌盛行的佛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祆教也在百姓中流行。11世纪后,黑汗王朝统治下的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等地人民已改信伊斯兰教,并逐渐传到亦都护辖境,蒙哥汗时,穆斯林在社会上已有相当影响。元末察合台后王改信伊斯兰教,其他宗教都被排挤。
畏兀儿人民由于战乱等原因大批迁到甘肃、陕西等地。南阳、襄阳、乌蒙等地都有畏兀儿军和农民迁驻或从事耕垦。畏兀儿人种植棉花、西瓜、苜蓿、葡萄和酿制烧酒的经验,有的在元朝才传播到内地,有的则在这一时期得到较普遍的推广。
吉利吉思
元朝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的民族,即唐代的黠戛斯。《辽史》中译为辖戛斯。元代又有纥里乞斯、乞里乞四、乞儿吉思、乞而吉思;乞里乞思、乞咬契、怯里吉思等异译。《元朝秘史》以蒙文复数形式译作乞儿吉速惕。吉利吉思人语言属突厥语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居庐帐,逐水草游牧,冬天则跨木马(雪橇)滑雪打猎。少数人从事农业。土产名马,白、黑海东青,貂鼠等。境内有城镇和村落。
13世纪初,吉利吉思分成许多部,首领称为亦难。1207年,成吉思汗遣使招降吉利吉思各部,其首领斡罗思亦难等向成吉思汗献礼归降。1217年,吐麻部发动反抗蒙古统治的起义,吉利吉思人拒绝成吉思汗令他们派兵参加镇压的旨意,起而反抗。成吉思汗命长子术赤领兵征伐,征服了从谦河至亦马儿河(今鄂毕河)的吉利吉思等部,将吉利吉思分成九个千户。
成吉思汗死后,吉利吉思和谦谦州成为幼子拖雷及其妻唆鲁禾帖尼继承的领地,以后又传给拖雷幼子阿里不哥。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刘好礼为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下设经历、知事等官员,将此地区置于直接统治之下。刘好礼整顿了吉利吉思原有的屯田,减低所纳租额。朝廷还派遣南人一百名带农具到此帮助耕种。
至元十年以后,吉利吉思等地成为元朝同叛王海都、脱铁木儿等争占之地。二十八年,元朝设置了从斡亦剌(今蒙古国德勒格尔河及俄罗斯小叶尼塞河上游)经憾合纳(今俄罗斯大叶尼塞河上游地区)、乌思(今俄罗斯乌斯河流域)到吉利吉思的驿道。三十年,大将土土哈领兵收服吉利吉思等五部之众,屯兵镇守,恢复了元朝的统治。同时将大批吉利吉思人迁至辽东合思合和山东等地,一部分与乌思、憾合纳人一起迁往肇州地区,设朵因温都儿千户所。
水达达
元朝对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以至朝鲜东北部沿海居住的以渔猎为生的部落、部族的泛称。又作水鞑靼。
水达达最初似专指朝鲜记载所称的“阔儿看兀狄哈”,此种人在今大彼得湾以北颜楚河流域,“水居,以捕鱼为生”。阔儿看又作骨乙看、骨看;阔儿看兀狄哈又名水兀狄哈或水吾狄介(清人记载称此种人为库尔喀,又称库雅喇,更曰东海瓦尔喀)。后来水达达则泛指乌苏里江以东以西,黑龙江下游的吾者野人、吉里迷、女真等等,因此又常与他们相混称。
意大利人普兰诺·卡尔平尼的《蒙古史》称蒙古人有四种,其一种为Sumon-gol,即水蒙古。《黑鞑事略》记载,被蒙古“残虐”的诸国之中西南方有“斛速·益律干”(原注“水鞑靼也”)。元人周致中所撰而内容显然经过篡改的《异域志》载:“无速蒙古在海岛中,有城池房屋。其人颇富,出貂鼠。其国近西蕃。”三者皆指水达达而言,但后两者误记了水达达的地理方位。蒙古进兵辽东,水达达各部先后被征服。据元人记载,最初征东行中书省之下有合兰府水达达田地;后辽阳行中书省之下又有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五军民万户府。万户府下有阿速古儿千户所等以及其他管理水达达民户的机构。关于合兰府和水达达路的地望,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合兰府远在今朝鲜咸镜北道咸兴城南五里之古城。也有人认为它并不单独存在。水达达路之名虽数见于《元史》等书,但它与辽阳行省下的开元路辖区重叠,又无明显的区划与治所。因此,有的学者根本否认此路的存在,认为所谓“水达达路”只是指水达达的居住地;有的学者只否定了合兰府,但认为有水达达路,并分别出水达达路与开元路的地界。
水达达以捕鱼、捕青鼠和貂鼠或采珠(宋人称北珠而清人称东珠)为生,有简单的农业,养狗驾拖床(爬犁),并善于造船,以此服役于元朝的军队与驿站(狗站)。他们以名鹰海东青为贡品。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辽阳路等为捕捉海东青侵害其民,发生了吾者野人和水达达的反抗斗争。
兀者
部落名。又作吾者、斡者、斡拙。辽代称乌惹、兀惹、乌若、乌舍、热;金、元两代又称乌底改、兀的改、兀的哥;或称野居女直、兀者野人(一作吾者野人)。兀者或兀者野人是一种泛称,它用以称呼广布于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龙江下游以及精奇里江南北、乌苏里江东西从事渔猎和采集的许多不同族属的部落。元人周致中的《异域志》区分野人为大小两种;大野人相当于清人所记的奇勤尔、毕勒尔、鄂伦春、赫哲等;小野人“以黥面为号”,与元《开元新志》所记“文面椎髻”的“女直野人”相当。
兀者以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爬犁)。善于造船,一种是头置杈丫木根如鹿角状、两舷荡桨的五板船,名“黄窝儿”(或译“广窟鲁”);另二种是名“威孤”(或“威呼”)与“札哈”的独木舟。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乌底改叛金,世宗命人“毁其船筏,欲不使再窥边境”,即指这类船只而言。
大德元年(1297)以前,已有“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的设置,除对当地人民进行统辖外,兼护理自黑龙江至库页岛的驿道——狗站。至正三年(1343),“辽阳吾者野人叛”。六年,又因元朝前往捕捉海东青烦扰百姓,吾者野人和水达达皆叛。元顺帝命太保伯撒里为辽阳行省左丞相,前往镇压。七年,再“讨吾者野人”。十五年八月,重立“吾者野人吉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于哈儿分之地”。哈儿分,又作合儿宾、合里宾、合里宾忒、哈里宾,更称哈州,约当今俄罗斯境内阿纽依河入黑龙江处附近。明代习称兀者为野人女直,《女真译语》作“兀的厄捏儿麻”,捏儿麻意为“人”,释为野人。清代有各种以“窝集”命名的部落,即指兀者。
骨嵬
元朝对今库页岛和它的居民的称呼。元人所修的《开元新志》称苦兀,明初建立于奴儿干地方的《永宁寺碑》作苦夷。清代文献除库页一名外,还有库野、库叶等称呼。元以前的骨嵬名称,一说即唐人所记的“流鬼国”,另一说则认为是唐人所记的窟说(亦称屈说)。
元代骨嵬隔赛哥小海(今鞑靼海峡北端)与吉烈迷(今Gilemi人的先民)为邻,经常过海侵掠吉烈迷,为此自至元元年(1264)至至大元年(1308)元兵数次远征骨嵬,并正式将它列入版图。
色目人
元朝对除蒙古以外的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各族人的概称。“色目”一词源于前代,意为“各色名目”。元人使用“色目人”之名,就是指其种类繁多。当时色目人有多少种,说法不一。元末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列举了三十一种,清人钱大昕的《元史氏族表》则列为二十三种。据近人核查,陶、钱所列既有重出,也有错漏。因为当时西域、欧洲人的民族成分很繁杂,元人对他们的译名又不划一,所以不可能精确地记载元代色目人的种数。常见于元人记载的色目人,有唐兀、乃蛮、汪古、回回、畏兀儿、康里、钦察、阿速、哈刺鲁、吐蕃等等。色目人在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大量进入汉族居住地区,他们受到元朝的重视,被列为全国四等人中的第二等人(见四等人制),待遇仅次于蒙古人。色目的上层人物,有的是军队将领,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勾通官府的大商人。色目官员在元朝各级政府机构中占有一定地位,他们可以担任汉族官员不能担任的职务,如地方政府的达鲁花赤;一般则规定蒙古人任达鲁花赤,汉人任总管,色目人任同知,以便互相监督。在科举考试和人仕方面,色目人享有的优遇几乎与蒙古人相同。色目人犯重刑,与蒙古人一样由大宗正府处置。但是,元朝给予色目人的优遇只能使他们的上层人物受益,下层色目人则像普通的汉人那样,处于无权地位,有不少贫苦的色目人沦为奴婢。色目人进出汉族居住区,对促进汉族与西北各族之间以及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一些久居汉族地区的色目人深受汉族文化影响,有的还为汉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瓦剌
明人对西部蒙古的称呼。元时称斡亦剌,又作卫拉特或卫喇特。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称。元时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并改狩猎经济为畜牧经济,兼营部分农业。瓦剌有四大部或四万户,简称“四”(蒙古语Drben,都尔本)。其名称各书记载不尽一致,其中包括许多古老的蒙古语部落和突厥语部落。
明初对鞑靼用兵,使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乘时而起。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即派使臣告谕瓦刺部。永乐六年(1408)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贡马请封。七年,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三王中马哈木势力最强。为争夺蒙古汗位,瓦剌与鞑靼部频繁争战,势力各有消长。八年,明成祖北征,鞑靼势衰,瓦剌乘机南下。十年,攻杀鞑靼的本雅失里,进而南下攻明。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图拉河)。翌年,马哈木等贡马谢罪。不久马哈木死,传子脱。宣德九年(1434),脱袭杀鞑靼部的阿鲁台,正统初又杀贤义、安乐两王,统一蒙古。他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正统四年(1439)脱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至此,瓦剌势力极盛。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攻明,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败于土木堡,英宗被俘(见土木之变),也先直犯京师,但被于谦所却,只好与明讲和,送还英宗。此后,也先与脱脱不花间的矛盾加剧。也先恃强,杀脱脱不花,自己取而代之,日益骄横,景泰六年(1455)被杀。
也先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但对外则西侵谢米列契地,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向东争夺哈密,一度攻入肃州城,以求开拓东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则向青海、甘州等地陆续转移。也先之后约一百五十年,哈剌忽喇兴起。
哈刺忽喇与马哈木、脱欢、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绰罗斯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刺四部盟主。此时瓦刺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直达伊赛克湖。清代,瓦剌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绰罗斯、厄鲁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见厄鲁特蒙古)。
兀良哈
明人对东部蒙古的称呼,又名朵颜三卫。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太祖朱元璋置泰宁卫、朵颜卫、福余卫指挥使司。因朵颜卫地险而强,且为兀良哈人,故以兀良哈概括三卫。
泰宁卫的蒙古语名“罔流”(或往流),即翁牛特部,首领系辽王脱脱(成吉思汗末弟铁木哥斡赤斤四世孙)之后。福余卫自称我着(或我著),女真语密林之义,也惠宁王之后,科尔沁等部渊源于此。朵颜卫曰五两案,即兀良哈异译,创始者脱儿豁察儿乃成吉思汗功臣折里走之后,为喀喇沁、东土默特二部的始祖。三卫所辖区域以嫩江为中心,东起乌裕尔河,西至洮尔、绰尔两河流域。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以三卫骑兵从战有功,把大宁卫之地予兀良哈,大宁等卫内撤以后,三卫逐渐南下,明朝中晚期,朵颜卫分布广阔,东自大碱场(今辽宁喀左),北至西拉木伦河,西迄延庆州四海治(今北京延庆东),南达宽城(属河北);福余、泰宁两卫的居地东达辽河中下游,最南端可至海城一带,东北一部分到松花江流域,西南至小兴州(今属河北滦平)与朵颜卫一些部落参错居住。明朝授三卫首领以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等官,决定其更袭和升迁,并颁给敕书,以凭朝贡。规定三卫每年两贡,每次各五百人,由喜峰口出入,贡物有马、驼等物。永乐初,还在辽东开东原和广宁(今辽宁北镇)等地设立马市,与三卫市易马匹。尽管三卫时而寇掠明之边地,但总的说来,他们尚能服从明朝中央政权管辖。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朵颜卫首领花当(即和通)势力自辽东远达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市)边外。由于三卫屏捍,自立三卫至嘉靖年间的一百五六十年中,平滦诸州未遭蒙古侵扰之祸。明清战争中,三卫先后服属于清。
此外,明人也称唐努山等地乌梁海为兀良哈(又名之曰“黄毛”),名同实异。
女真
东北古代民族。中文文献中又有虑真、朱先、珠尔真、朱理真、诸申、朱里扯特、主儿扯惕、拙儿察歹等不同写法。一般认为其与肃慎、挹娄、勿吉、有渊源关系。守墓武官像五代时,契丹人称黑水为女真,从此该名取代,辽代因避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其后多有沿用者。
辽代女真臣服于辽。契丹人依据统治方式的不同,分其为熟女真和生女真。熟女真以曷苏馆女真为主。居住在今辽宁及吉林南部。其人户编入辽之户籍,按户抽丁,称为系籍女真或系辽籍女真,首领接受辽官号与信印。生女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中下游及长白山等地,不属辽直接管辖,人户不入辽户籍,只纳贡赋,称为不系籍女真或不系辽籍女真。契丹人还按其分布地区,把女真分为南女真、北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国女真、长白山女真、滨海女真、乙典女真、衍女真等。各部互不统属。宋人则把辽统治下的女真划分为熟女真、回跋、生女真、东海女真、黄头女真。辽代女真语言基本一致,习俗相近,地域相邻,基本从事同一经济类型,兼营渔猎和农业,但比重不同,反映了各部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生女真中的完颜部逐渐强大,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私有财产,阶级分化明显。该部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建立国家,国号为金,加彩文官俑太宗天会三年(1125)灭辽,取代其在东北的统治。在此过程中,完颜部实现了女真的第一次军事统一,将女真人完全编入猛安谋克,计口授田,保聚土地,从事耕战,并创制了女真字,与汉字同为金朝通用文字。金代统治时期,女真社会有显著的发展,完成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宋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金亡于蒙古。迁入中原各地的女真人同汉人杂居,逐渐融合于汉族。元代统治时期,留居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又分裂为许多部落。元朝在东北设辽阳行省,下设开元路、合兰府水达达路、奚关等总管府,再下分设万户府,管辖女真人。元代女真人较普遍地有了农业,但留居东北边疆者仍多逐水草为居,以捕鱼或射猎为业,比金时女真的社会经济水平有所落后。元末明初,女真各部开始了大迁徙,原居住于牡丹江下游的各部南下到图们江、绥芬河等地。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女真东濒日本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今鄂霍茨克海)。
明代女真是族种的泛称。明人通常将女真划分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为元代斡朵里、胡里改等部女真;海西女真,为居住在海西(今松花江东)直到黑龙江的各部女真;野人女真,是居住在海西女真以北、以东及建州女真东北的各族体的泛称。正统年间以后,建州女真主要部分从图们江流域迁到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东北起图们江、西南至鸭绿江下游,均为其活动地区。海西女真由海西江南下到开原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扈伦四部(即清文献中的叶赫、哈加彩文官坐俑达、乌拉、辉发部)。明代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与汉人、朝鲜人互市,获取农具、耕牛,掳掠汉人、朝鲜人为奴隶,役使其耕作,农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社会组织已由哈拉(即氏族)的血缘组织为主发展为嘎珊(即村寨)的地缘组织为主,并普遍出现设防的统治中心,称为和通或和屯(即城),军事氏族贵族已有役使奴隶耕作的拖克索(即庄园),女真人内部的阶级分化也迅速发展。野人女真落后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明为借女真之力牵制蒙古,对女真采取招抚政策,广设羁縻工所,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和千、百户长,以及同知、镇抚等,给敕印,分赏赐,使各统其部,分而治之,隶属于奴儿干都司。海西女真人亦失哈(亦信)为明廷内官,于永乐九年(1411)至宣德八年(1433)间,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明政府并在开原立安乐州,辽阳立自在州,安置女真之归化人。明朝政府命女真各卫所凭敕书来京师进行敕贡贸易,厚往薄来;并在开原、抚顺等地开设马市,接待女真人以其马匹及其他土特产来交换农具、耕牛、粮食、布匹等物。嘉靖二十年(1541)以后,女真各部群长争雄,抢夺敕书,先后出现强酋王台、王杲、王兀堂等,体现了女真族群统一的历史趋势。
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自明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征服了建州女真各部、扈伦四部和黑龙江呼尔哈、东海女真各部,基本上统一女真,建立国家,国号仍为金,史称后金。天启六年(1526,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卒。其子皇太极继位,于明崇祯八年(1635,后金天聪九年),宣布废除女真称号,规定只称满洲,标志着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次年改国名为清。从此满族代替女真为族名,女真其余各部亦各以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名通行,女真一名在清代渐行消失。
满洲
满族的族称。17世纪初,以明代东北地区建州、海西女真后裔为主,吸收了一些外部成员,形成了满族共同体。明代女真的先世是先秦以来就居住在东北的肃慎、邑娄、勿吉、和金代的女真。明代女真曾分成许多大小部落,满洲是建州部所属的一个小部落,努尔哈赤父祖即属于该部落。后来因为努尔哈赤起兵实现了女真各部的统一,满洲这一名称随之也逐渐显赫并用之称呼整个女真。但当时明朝官私著述中都没有用过满洲这一名称,他们经常用的的建州或女真(直)。朝鲜人也称他们为建努尔哈赤像州或女真。满族自己则或称女直,或称诸申。1616年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努尔哈赤)即汗位,建立金(后金)。由于肃慎、女真和诸申都是同音的演变和汉字的不同写法,而不同的称呼对清朝统治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予以统一。早在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就明确规定,满族人一律称满洲,不准称诸申。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朝下令编纂《钦定满洲源流考》,再一次肯定满洲为部族名。有清一代满洲一直作为民族的名称,同汉、蒙、回、藏等并用。迄今所称满族就是满洲族的简化。至于满洲二字的含义如何,现在尚无一致意见。清代官方的代表性看法是,满洲二字来源于西藏每年朝贡称曼珠师利大皇帝,曼珠汉译为妙吉祥,满洲是由曼珠演变而来。但西藏于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才向清朝朝贡,满洲这一名称此前已存在。另一说是,明代初期女真曾出现一位赫赫有名的李满住,满住遂成为部落名称,后由满住之音而转为满洲,这一说法较前者可信。实际上,满洲的来源最大可能是建州。建州是明朝统治的地区名,满洲也近地名,二者具有渊源关系。清朝统治者避讳其先人曾受明朝统治,便有意把满洲称为族名。
蒙古
特指明末至辛亥革命前居住在中国北部的蒙古族。15世纪末,蒙古达延汗统一漠南,将东蒙古(《明史》称“鞑靼”)分为左右两翼各三万户。左翼有察哈尔、乌梁海、喀尔喀;右翼有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这六万户基本上就是清代内蒙古六盟的起源。16世纪中,土默特阿勒坦汗(汉籍称“俺答汗”)强盛,西逐西蒙古(《明史》称“瓦刺”,清称“厄鲁特”)于杭爱山以西,左翼喀尔喀万户取其地称“外喀尔喀”,即清代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的起源。西蒙古,清初据有杭爱山以西,分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后土尔扈特部移牧伏尔加河下游,以辉特部补之,仍称四厄鲁特(见厄鲁特蒙古)。后和硕特一部移牧西套、青海,是为漠西蒙古和青海蒙古各部的起源。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建州卫兴起于东北,首先统一女真各部,次及近邻蒙古各部,到其子清太宗皇太极时,已统一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漠西厄鲁特见漠南为清所并,曾一度联合,但不久即瓦解。漠北三汗向清进“九白”(白驼一、白马八)年贡,漠西四部也先后与清廷建立了贡市关系、成为职贡之国。顺治、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漠北、漠西蒙古封建主不断内附,清廷都给安置了牧地。除贝加尔湖布里雅特蒙古外,都已归入清朝统一的版图。
清在关外时,最初将蒙古编入满洲八旗,后设蒙古衙门,有承政、参政等官专司蒙古事务。太宗崇德三年(1638),改为理藩院,设尚书、侍郎,专司蒙古及番部封授、朝觐、贡献、黜徙、征发等事。对蒙古各部仍保持其原有牧地和封建主的权力,政治组织和社会制度则行其原有的盟旗制度,但略加变更,使实权掌握在旗一级。雍正以后又加强了地方官员对蒙古盟、旗兵马事务的监督。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监督哲里木盟;热河都统监督卓索图、昭乌达两盟;察哈尔都统除辖察哈尔八旗外,监督锡林郭勒盟;绥远城将军除辖归化城、土默特两翼外,监督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宁夏将军、陕甘总督分别节制阿拉善、额济纳。外蒙、新疆也都类此。对蒙古形成了中央集权和地方监督相互配合的统治方式。
清廷对蒙古只征调兵马,赏贡献一向厚往薄来,且有年班、朝觐制度,礼遇优厚。札萨克皆按满洲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授爵,其下又保留蒙古原有的台吉(原意为太子、王子,封爵的一级,分一至四等)、塔布囊等封号。满蒙二族一向通婚,清朝为了控制蒙古。更是提倡。仅清朝十二代皇后中出于蒙古者就有六人之多,遂使元裔博尔济吉特氏和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血亲相联,结为一体,蒙古王公成为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喇嘛教黄帽派(黄教,见格鲁派)明末已传入蒙古,教主达赖喇嘛有干预蒙古地方行政之权。清廷为控制蒙古而提倡黄教,首先实行“众建”,分全国为四大教区:达赖主前藏,班禅主后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主外蒙古,惟章嘉呼图克图主内蒙古兼管内地教务。章嘉本是元代八思巴的法裔(由花教皈依黄教),是清朝所封惟一的国师。又于多伦(元上都之地)建汇宗寺,于避暑山庄建外八庙,分别仿效藏、蒙各大寺形式,都表明教权已收归中央。其后,一改对黄教的限制政策为大力提倡,允许蒙古各旗到处建庙,又采取为庙“赐名”等因势利导不露形迹的办法,以削弱蒙古,使其不能成为危及清廷的强大力量,只能为政府提供军队。
清廷对蒙古的控制政策起了很大作用。清代前期,除腾吉思、布尔尼等因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发动叛乱外,在漠南北几乎没有出现蒙古牧民的反抗斗争。由于蒙古地处北部边疆,鸦片战争的影响并未很快波及到该地区。直至1860年后,俄、英、法、美、德、日等列强才分别从北、南通过贸易向蒙古扩张侵略势力,造成经济衰敝,白银外流,王公贫困,因而出现放垦、加租和差派加重等问题。在内蒙古形成了牧民与外国资本主义、中国皇帝和本旗王公的三大矛盾。19世纪下半叶,伊克昭盟乌审旗的独贵龙运动等,严重打击了清政府和蒙古王公的统治。内蒙人民还不断掀起反对宗教侵略的斗争。在义和团运动中,摧毁天主教堂七十余座。1905~1906年(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西部伊克昭盟和东部郭尔罗斯前旗爆发了反封赋役、反垦、反夺地的斗争。至此蒙古人民的反抗斗争已发展到以武装斗争反抗清政府和蒙古王公的统治。此后不久,便爆发了辛亥革命。
清代蒙古的社会经济,其特点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多种经济的发展。清初蒙古社会秩序从战乱中渐趋安定,康熙又实行了严禁盗贼、教养蒙古、救济灾荒三项措施,到康熙中叶,漠南牧业已有恢复并向前发展。明代兀良哈三卫和土默特已有农业,并出现板升。清代为供应军需,又在察哈尔、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驻军城镇,垦地屯田,但因土质关系,多数没能保存下来,只有内蒙古归化城等数处农业较前发展并培养出土默特的“善种地兵”。随着康雍乾三朝对准噶尔的用兵和西、北两路军营(乌鲁木齐、巴里坤)以及台站的设置,汉族商人随军前往,上列内、外蒙古城镇都有了汉商的商店或杂货铺。旅蒙汉商逐渐发展为北京帮和山西帮两大系统。除对俄贸易的恰克图外,漠南重镇归化城的商业十分繁荣,该处至乌鲁木齐的商路开通后,出现了被称为“北套客”的蒙古族的行商。商业的繁荣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明末蒙古除砖瓦制造业外,木匠、石匠、金火匠(即铸工)都很缺少。清代,蒙古在统一国家中为便于和其他兄弟民族互相学习,加之清代后期建庙频仍,蒙古人也习于这些行业。清代前期各项措施,客观上安定了蒙古社会秩序,改善了牧民生活,刺激了多种经济的发展。但到清代末期,由于外国侵略势力的侵入,以及清廷的腐败,牧场破坏,农村凋敝,商业、手工业萧条,出现了较内地更加荒凉的景象。
在清代蒙古族文化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非明代蒙古所能比拟。“国语”满文实脱胎于蒙古文字,满语中蒙古语的借词最多。清代官书中的域外名称俄罗斯、察罕汗、扣肯汗等皆经蒙古介绍而采用。著作则萨囊彻辰《蒙古源流》为史学代表作,尹湛纳西《一层楼》、《泣红亭》为文学代表作。至于用汉文写作的名家法式善、博明、壁昌等更不胜枚举。清代官修的大型语文学著作《五体清文监》、《西域同文志》等都有蒙古族的学者参加。清代的历算、测地、量天等科学,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蒙古科学家都是实际工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数学方面,明安图所著《割圆密律捷法》的贡献尤为突出。蒙古医生的接骨技术,在石膏绷带法传入以前,一直流行于民间。
喀尔喀蒙古
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得名。15世纪末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扎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格埒森扎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析众万余为七旗”,授子七人分领,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即外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
清朝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朝政府建立了联系。天聪九年(1635)致书与后金通好;崇德三年(1638),喀尔喀三部“遣使来朝”,以后,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顺治十二年(1655),清朝赐盟宗人府,并在喀尔喀设八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喀尔喀蒙古与清朝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土谢图汗衮布子察珲多尔济、车臣汗硕垒子巴布,札萨克图汗诺尔布及赛音诺颜部长丹津喇嘛“各赍表遣子弟来朝”。此后,喀尔喀三部之间发生纷争,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乘机插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向喀尔喀大举进攻。土谢图汗等猝不及防,拒战失利。沙俄趁喀尔喀战败,向其上层人物威逼利诱,要他们投降俄国以寻求保护。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倡议,喀尔喀蒙古举旗投清。三十年,康熙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见多伦会盟),宣布保留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废其封建王公的济农、诺颜旧号;按满洲贵族的封号,各赐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爵位。其行政体制也和内蒙古一样,实行札萨克制,加强和巩固了清廷对喀尔喀各部的管辖。雍正十年(1732),喀尔喀亲王额驸策棱击败准噶尔部有功,清廷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隶属于额驸策棱的赛音诺颜部,由是赛音诺颜部始为大札萨克,与三汗部并列。车臣部、土谢图部由清朝驻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办事大臣管辖,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部由清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统辖。
宣统三年(1911),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蒙古王公和上层喇嘛,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驱逐清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1915年(民国四年)中俄蒙《恰克图协约》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国宗主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1919年蒙古放弃“自治”,哲布尊丹巴接受中央政府册封。直到1924年5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仍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同年11月,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其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厄鲁特蒙古
清代对西蒙古诸部的总称,中国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元称斡亦剌,明称瓦刺,清称厄鲁特、额鲁特或卫拉特,皆系蒙古语oirad或oyirate之异译及音转。国外学者又往往沿袭突厥语族习惯,称之为卡尔梅克。
明末清初,瓦刺各部经过长期发展变化、迁移和战争,并融合和吸收了周围突厥语系及东蒙古诸族成分,最后归并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及附牧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其牧地,西北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鄂毕河以及哈萨克草原移动,西南向伊犁河流域推进,东南向青海迁徙。准噶尔部又名绰罗斯部,因该部和杜尔伯特部的首领同姓绰罗斯而得之。初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中上游至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西徙后,辉特部居之。和硕特部游牧于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诸部分牧而居,互不相属。另设一松散的议事机构——“丘尔干”(蒙语“会盟”之意),即定期的领主代表会议,作为协调各部关系、加强封建统治以及抵御外侮的临时组织。其盟主初为和硕特贵族首领博贝密尔咱、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等。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哈喇忽喇及其子巴图尔珲台吉,在与和硕特部托辉特斗争中渐占优势,成为实际上的盟主。明崇祯十三年(1640)厄鲁特和喀尔喀蒙古封建主会盟于塔尔巴哈台,制定新察津·必扯克(法典,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确定喇嘛教为共同信仰的宗教。厄鲁特蒙古原采用回鹘式蒙古文字,1648年后使用托忒文。
明崇祯元年(1628),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率其部,联合和硕特、杜尔伯特的一部分,约五万帐之众,徙牧额济勒河(今欧洲伏尔加河)下游。十年前后,和硕特顾实汗等也率所部迁移到青海一带,并以维护黄教为名,派兵占据青藏高原。而当时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以及一部分和硕特、土尔扈特属众仍留居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以准噶尔部为核心,联合厄鲁特各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部落的强大政权。故清代史籍往往把厄鲁特也统称为准噶尔。准噶尔部地方政权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联系甚为密切。
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称汗后,伊犁成为准噶尔政治中心和各部会宗地。除统治天山南北外,其势力曾远及塔什干、费尔干纳、撒马尔罕等地。18世纪前半叶,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其境内共有二十四鄂拓克、九集赛、二十一昂吉,设置各级官吏进行管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所发展。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病故,准噶尔统治集团汗位之争激烈,内战频仍,杜尔伯特“三车凌”(部长车凌、台吉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等纷纷率众内附。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清廷出兵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割据势力,统一西北。三十六年,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从伏尔加河万里返归祖国。清廷在厄鲁特蒙古族聚居区先后实行盟旗制度,编置佐领,以札萨克领之。厄鲁特蒙古的后裔至今仍生活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一带。
土尔扈特部
清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元臣翁罕后裔。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17世纪30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额济勒河(伏尔加河)下游,自成独立游牧部落,但仍不断与厄鲁特各部联系,并多次遣使向清朝政府进表贡。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派出图理琛使团,途经俄国西伯利亚,两年后至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乾隆二十一年(1756),土尔扈特汗敦罗布喇什遣使吹扎布,假道俄罗斯,历时三载,到达北京,向乾隆帝呈献贡品、方物、弓箭袋等。
土尔扈特人自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后,不断反抗沙皇俄国的侵略与奴役。17世纪60年代,俄国著名农民领袖拉辛领导顿河农民起义后,伏尔加河两岸土尔扈特人民纷起响应。17世纪末,土尔扈持著名首领阿玉奇汗率领部众积极支持巴什基尔人的起义。18世纪初,土尔扈特人民仍不断掀起武装起义,反抗沙俄在伏尔加流域的统治。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
清廷对土尔扈特部返归祖国的爱国正义行动十分重视。乾隆帝在热河木兰围场的伊绵峪和避暑山庄多次接见、宴请渥巴锡等首领,对其部众也给以牛羊粮食、衣裘庐帐。并亲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两篇,立碑于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内。同时封渥巴锡为卓哩克图汗,其余大小首领也分别给予封爵。分土尔扈特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由渥巴锡统领,分东西南北四路,共十旗;新土尔扈特由另一首领舍楞统领,分二旗。对土尔扈持部牧地也作了妥善安排。
葛逻禄
7~13世纪间的西突厥别部。亦称葛罗禄,地处北庭西北,金山(今阿尔泰山)之西,与车鼻部接。鄂尔浑突厥碑文作Qarluq。有三姓,一曰谋落,或谋刺;一曰炽俟,或婆匐;一曰踏实力,故文献中常称为三姓葛逻禄。首领号叶护,故又号三姓叶护。初属薛延陀汗国。7世纪50年代初,唐朝将领高侃伐车鼻部,葛逻禄归属于唐。657年(唐显庆二年),唐以谋落部为阴山都督府,炽俟部为大漠都督府,踏实力部为玄池都督府,后又分炽俟部之大漠州为金附州都督府。三姓处在东西突厥之间,常随东西突厥之兴衰而叛附不常。742年,与回纥、拔悉密一起,攻杀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立拔悉密酋长阿史那施为颉跌伊施可汗,葛逻禄、回纥之长自为左右叶护。744年,葛逻禄部与回纥部一起,攻杀拔悉密部颉跌伊施可汗。回纥部首领骨力裴罗(逸标)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746年(唐天宝五载)被唐封为怀仁可汗,于是,在乌德山的葛逻禄部归于回纥。在阿尔泰山及北庭一带的葛逻禄,自立叶护,归属于唐。766年,葛逻禄强盛起来,逐渐取代突骑施,占有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其中包括著名的碎叶城、怛逻斯城。789年葛逻禄在北庭一带,与吐蕃联军,战胜了回鹘,但是没有多久,回鹘进军西域,在北庭、龟兹、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一带败葛逻禄与吐蕃的联军。当时,漠北、西域的形势大致是:漠北是回鹘汗国;回鹘的西北是黠戛斯;黠戛斯西南是葛逻禄;葛逻禄南是吐蕃;葛逻禄西南是入居中亚的大食。他们之间有战争也有经济和文化交往。840年,漠北的回鹘汗国灭亡,部众大部分西迁,其中有十五部奔葛逻禄。到了10世纪前半期,在葛逻禄地区形成了哈剌汗国(黑汗王朝)。后来,直到蒙古人入居中亚之后,葛逻禄称为合(音哈)剌鲁,在这一带仍很活跃。
楚河流域在葛逻禄进入之前就已经有了农业,故葛逻禄在从事游牧的同时,也兼营农业。中亚粟特商人及穆斯林传教者对葛逻禄的影响都很明显。
突骑施
西突厥别部。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为五弩失毕部,置五大俟斤;五咄陆部,置五大啜。突骑施贺逻施啜即五大啜之一。7世纪50年代初期,受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统属。658年,唐平定阿史那贺鲁后,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鹿都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置山都督府,又置陵、池两都护府以统之,并隶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以原领五弩失毕部之阿史那斛瑟罗为竭忠事主可汗、池都护。斛瑟罗残暴,不为突厥所附。突骑施首领乌质勒本为斛瑟罗之莫贺达干(突厥官名),能抚士,有威信,胡人顺附,由此崛起。置二十都督,各督兵七千,以楚河流域之碎叶城为大牙,伊犁河流域之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为小牙。辖境东邻后突厥,西接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尽有斛瑟罗故地,而服属于唐。699年,乌质勒遣子入朝,706年,受封为怀德郡王。708年,封西河郡王,使者未至而乌质勒死,子鹿都督娑葛代统其众,胜兵至三十万,唐封之为金河郡王。其将阙啜忠节与之不和,唐相宗楚客受忠节赂,支持忠节。娑葛遂袭擒忠节,杀唐使冯嘉宾,败唐安西副都护牛师奖。安西大都护郭元振以娑葛理直,表请赦除其罪,娑葛乃降。后娑葛为后突厥默啜可汗擒杀。复有突骑施别种车鼻施啜苏禄收拾余众,自立为可汗,众至20万(一说30万),称雄于西域,给予当时向中亚发展的大食人以沉重打击,大食人因而称之为“顶者”(Abū Muzāhim,意为牛或象等冲撞顶的庞大动物)。713年唐任命苏禄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赐号忠顺可汗。时苏禄处于唐与后突厥、吐蕃之间,对三方均保持密切关系。唐以阿史那怀道女为金河公主妻之,苏禄又娶于后突厥、吐蕃,三女并为可敦。后与唐安西都护杜暹有隙,结吐蕃兵掠安西四镇,围安西城,闻杜暹入为唐相,乃退去。复遣使入朝。738年,苏禄为其下大首领莫贺达干所杀,突骑施复乱,苏禄子吐火仙立,与莫贺达干相攻。娑葛之后称“黄姓”,苏禄之后称“黑姓”,更相仇杀。779年后,葛逻禄强盛,据有楚河流域,突骑施二姓衰微,遂为所役属。
沙陀
唐代突厥族别部。又作沙陀突厥。源于西突厥处月部。唐朝初年,处月散居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天山山脉东部巴里坤一带,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
653或654年(唐永徽四年或五年),唐在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过程中,于处月地置金满、沙陀二羁縻州。702年(武周长安二年)处月酋长沙陀金山因从征铁勒有功,被授予金满洲都督。后因吐蕃所逼,金山之子辅国率部徙于北庭。安史之乱后,北庭与内地隔绝,该地沙陀取道回纥来长安者备受回纥暴敛之苦。789~790年,沙陀七千帐附吐蕃,共陷北庭。后吐蕃迁沙陀于甘州(今甘肃张掖),以辅国孙朱邪尽忠为统军大论。吐蕃攻扰唐边,常以沙陀为前锋。及9世纪上半期回鹘取凉州(今甘肃武威),吐蕃疑沙陀与回鹘相勾结,拟再迁其部于黄河以西。朱邪尽忠和长子朱邪执宜乃于808年率部众三万落投归唐朝,途中尽忠为吐蕃追兵所杀,执宜率残部到灵州(今宁夏吴忠东北)塞。唐将沙陀部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设阴山都督府,以执宜为兵马使,流散各处的沙陀相继还部,势力增强。
唐朝以沙陀邻近吐蕃,虑其反复,又以其部众多,将使边境粮食价涨,故当灵盐节度使范希朝迁河东节度时,诏沙陀举军从徙河东。范希朝选其骁勇一千二百骑,号为“沙陀军”,其余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执宜部则居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更号“阴山(阴山当作陉山)北沙陀”。以后唐又分其众隶诸州,以弱其势。唐宪宗对强藩成德王承宗、淮西吴元济,武宗对泽潞刘稹用兵以及宣宗对抗吐蕃、党项、回鹘,皆得沙陀之助。唐懿宗时,执宜子赤心率骑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被授予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后又因助唐抵御回鹘而迁为延、振武节度使,然为吐谷浑所袭,退保神武川。876年其子李克用袭据云州(今山西大同)。唐朝用代北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等及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屡击李国昌父子。880年,国昌父子败后逃入鞑靼部。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唐朝招李克用率沙陀、鞑靼军入援。883年,李克用率军击败起义军于梁田陂,黄巢退出长安,唐擢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唐用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后,朱温得汴,克用得太原,形成朱李纷争的局面,经过长期攻战,朱温削弱李克用。907年朱温颠覆了唐朝,建立后梁。923年,克用子李存灭后梁,建后唐(见后唐庄宗李存)。以后建立后晋的石敬瑭(见后晋高祖石敬瑭)和后汉的刘知远(见后汉高祖刘知远)亦均为沙陀人。
铁勒
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诸操突厥语游牧部落的泛称。首先解读8世纪突厥文碑获得成功的丹麦学者汤姆森认为即Tlis的音译,此说现仍为许多学者采用。又作狄历、丁零、敕勒。其车轮高大,辐数至多,故又被称为高车。近年有些学者提出,这些名称除高车而外无非是Turk一名的汉语对音,故其与突厥实际上是一个族,分裂为两个部落群而已。其语言、风俗,与突厥相同;亦与突厥一样,崇拜狼图腾。史称其为“匈奴之苗裔”。
4世纪末,柔然汗国兴起,与高车为敌。时高车有六姓,著名的有斛律部、袁纥部。柔然第一代可汗社仑攻入其地时,几为斛律部首领倍侯利及其部众所败没。倍侯利投归北魏后,北方人仍将他看作英雄。北魏北征柔然,亦时与高车发生冲突。5世纪上半期,高车部落纷纷南迁漠南,达数万或数十万落。畜牧蕃息,渐知农耕,通过朝贡与贸易,北魏从他们那里获得大量的牲畜与畜产品。北魏调发高车兵南征,高车不愿南行,共推袁纥部树者为主,叛归漠北。继而树者复降北魏。5世纪下半期,高车分为十二姓,副伏罗部最强盛。其首领阿伏至罗与柔然发生争执,率众十万余落西徙至前部(即高昌)西北,自立为王,国人号之“候娄匐勒”,意为大天子,是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铁勒政权。它受到西方的哒与东方的柔然的夹攻,结好于北魏。至6世纪30年代,复为柔然所灭。
北朝末,铁勒部落繁多,分布更广,北到贝加尔湖,西到里海,遍及漠北草原,史称“自西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绝”,各有部帅,而不相统属。柔然汗国衰落,铁勒诸部起兵反抗,但遭到以阿史那土门为首的突厥的邀击;结果五万余落降附突厥。土门建立突厥汗国后,铁勒诸部受其役属,铁勒牧民成为突厥骑兵的重要成分,东西征讨,皆资其用。隋时,东、西突厥分立后,铁勒亦分属两部。其西边部落除游牧外,亦渐从事农业种植。6世纪末,隋击突厥于漠北,铁勒部众亦随之分散。7世纪初,西部铁勒起兵反抗西突厥,败泥利可汗。605年,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残酷镇压铁勒诸部的反抗,集其首领数百人尽杀之。铁勒诸部遂共推契部首领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据贪汗山(今新疆吐鲁番北部博格多山);又推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也可汗,居燕末山,为小可汗。这是铁勒建立的第一个部落联盟,而以契、薛延陀两部为盟主。契部的统治范围达到了今吐鲁番盆地。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被驱逐后,便入朝并留居于隋,达头之孙被立为射匮可汗,西突厥复振,契、薛延陀两部去掉可汗称号,铁勒诸部复受突厥统治。
隋唐时期散处碛北、西域的铁勒部落,见于记载的主要有薛延陀、契、回纥、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等。唐初铁勒诸部中,薛延陀最强,其酋领夷男曾建汗国,受唐册封为真珠毗伽可汗,统有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白霄等部,这实际上又是一个以薛延陀部为盟主的铁勒诸部落联盟。贞观初,他们屡次反抗东突厥颉利可汗。铁勒诸部的抗击颉利,大大有助于唐朝在630年(唐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唐太宗至灵州,接见铁勒诸部的使者。次年,唐以其部落,置为州府: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多滥葛部为燕然都督府,仆骨部为金微都督府,拔野古部为幽陵都督府,同罗部为龟林都督府,思结部为卢山都督府,浑部为皋兰州,斛薛部为真阙州,阿跌部为鸡田州,契部为榆溪州,奚结部为鸡鹿州,思结别部为蹄林州,白部为颜州。铁勒等部曾于630年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辟至唐的通道,命名为“参天可汗道”。
7世纪80年代,后突厥汗国兴起,铁勒诸部重新受突厥统治。8世纪40年代,回纥勃兴,据有后突厥汗国故地,这又是一次以回纥部为盟主的铁勒部落联盟。9世纪40年代,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部众西迁。后来,契丹族逐渐统有大漠南北,铁勒一名就消失不见了。
薛延陀
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组成。突厥汗国建立后,铁勒诸部并役属于突厥,成为其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突厥分裂后,居阿尔泰山西南部之薛延陀受西突厥统治。605年以后,当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时,铁勒诸部反抗西突厥统治,立契部俟斤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薛延陀部俟斤乙失钵为也可汗,大败泥撅处罗。此为铁勒建立的第一个部落联盟,然为时不久,射匮可汗统一西突厥,薛延陀等部复被役属。628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死,国内大乱,薛延陀乙失钵之孙夷男率部落七万家东越金山(今阿尔泰山),与散居在漠北之薛延陀部合流。时东突厥颉利可汗税敛苛重,境内诸部多叛归薛延陀。唐朝为夹击颉利,乃使乔师望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赠以鼓纛。夷男遂建庭于大漠之北。630年颉利被灭,即是夷男与唐合力之结果。东突厥既灭,其余众降唐,徙居漠南,漠北地区遂为薛延陀所有。夷男建牙于郁督军山,盛时辖境,“东至室韦(今额尔古纳河一带),南至突厥(漠南),北临瀚海(今贝加尔湖)”,统辖东突厥之故地。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诸部并属之。此为铁勒建立的第二个部落联盟。唐册立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可汗以统领漠南突厥,为唐朝北边屏障,以防薛延陀。645年夷男卒,其子跋灼继立为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多弥乘唐太宗东征高丽之机引兵南侵,遭唐军反击,多弥大败。多弥猜忌无恩,族人不附,所属诸部遂起而叛之。646年,回纥酋长吐迷度与仆骨、同罗等部共击多弥,多弥战败被杀,宗族散亡。余部立夷男兄子咄摩支为可汗。唐遣崔敦礼、李击之,咄摩支降,薛延陀汗国遂亡。汗国自建牙于漠北后,存在时间近二十年(628~646)。唐以其地置六府七州。以薛延陀部置奚弹、祈连二州,并隶燕然都护府。
黠戛斯
唐代西北民族名。地处回纥西北三千里,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汉作鬲昆,又作隔昆,或坚昆;南北朝至隋作护骨,或结骨、契骨、纥骨;8世纪中叶鄂尔浑突厥文碑作Qīrqīz,唐朝通用的汉译名是黠戛斯,或纥斯。
唐初,黠戛斯属薛延陀汗国。632年,唐朝发使聘问。648年,其首领失钵屈阿栈入唐,唐以其部为坚昆都督府,任失钵屈阿栈为都督,隶燕然都护府。后黠戛斯被回纥打败,为回纥属部。9世纪30年代末,回鹘汗国内乱,不久,黠戛斯发兵攻灭之。回鹘部众分数支南下和西徙。黠戛斯追击西迁回鹘部众,曾一度占领安西与北庭,但不久退出。此时黠戛斯可汗牙帐由睹满山(又作贪漫山,今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之北迁到睹满山之南;南邻吐蕃,西南连葛逻禄。吐蕃之通葛逻禄,畏惧回鹘抄掠,往往需借黠戛斯护送。845年,唐曾册立黠戛斯可汗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
黠戛斯人赤发皙面;也有黑发之人,传说为汉代李陵之后。主要从事游牧,兼营渔猎,也有少量的农业。信仰萨满教,称为“甘”。使用类似北欧的鲁尼字母拼写的文字,这种文字一直流传到其东南邻族突厥与回鹘。已有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的对立,但仍保持着相当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
黠戛斯在契丹兴起并据有漠北时,称辖戛斯,辽朝在其地设有辖戛斯大王府。宋代称之为黠戛司,但对其情况却不甚了了。金代称之为纥里迄斯,蒙古人称之为吉利吉斯,清代随着准噶尔人的叫法称之为布鲁特。阿拉伯文、波斯文史料也有关于他们的记载。
关于黠戛斯从叶尼塞河流域南迁到天山地区的过程,现仍无准确翔实的叙述。大致说来,西辽的西迁和13世纪蒙古的西征都影响到黠戛斯,促成部分黠戛斯人南迁。15世纪以后,黠戛斯人被准噶尔人驱逐出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等七条河流流程区域),迁到中亚费尔干纳一带,18世纪中叶,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分黠戛斯返回七河流域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