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秘的海洋动物

海洋中的庞然大物

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体长达11米至19米,体重约为40吨至50吨。

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个至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

鲸须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

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几乎达体长的2/3,鳍肢上具有4趾,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

下颌至腹部有20条左右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腹部具褶沟。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

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座头鲸的习性

座头鲸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世界其他各海洋中,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一带。

它们一般在寒带和热带之间的一定海域中洄游,并有固定的洄游路线。

例如,在美国夏威夷群岛附近,每年从11月开始,都有大约400只座头鲸汇集于温暖的水域里越冬,从翌年3月下旬开始离开向北迁徙,当再次接近陆地时,已经是在几千千米以外的北太平洋了,其中有一些可以到达白令海峡,另一些则到达阿拉斯加东南分散的小岛附近海域。

不可想象的是,这种庞然大物竟然是以鳞虾这种体长还不到一厘米的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此外还有鳞鱼、毛鳞鱼、玉筋鱼和其他小型鱼类等。

座头鲸的嘴张开时,其特殊的弹性韧带能够使下腭暂时脱落,形成超过90度的角度,口的横径可达到4.5米,可以一口吞下大量的鳞虾或较小的鱼类,但其食道的直径则显得太小,不能吞下较大的食物,这可能就是它们只能吃小动物的原因之一。

由于越冬期间好几个月都不进食,为了维持那硕大无朋的身躯所需要的体能,它们在夏季里便要吃大量的食物,常常可以连续吃上18个小时。

由于日照充足,北方冰川地带的海湾里浮游生物大量滋生,养育了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鳞虾,数量巨大,常常数百万只群集在一起,因此为座头鲸提供了极为丰盛的食物来源。

具有社会性的动物

座头鲸是有社会性的一种动物,性情十分温顺可亲,成体之间也常以相互触摸来表达感情,但在与敌害格斗时,则用特长的鳍状肢,或者强有力的尾巴猛击对方,甚至用头部去顶撞,结果常造成皮肉破裂,鲜血直流。

座头鲸游泳的速度很慢,每小时约为8千米至15千米,在海面缓缓游动时,就像一座冰山一样,身体的大部分沉在水下,有时又像是一个自由漂浮的小岛,人们在海岸上也能看到它们露出海面的身体。

座头鲸游泳、嬉水的本领十分高超,有时先在水下快速游上一段路程,然后突然破水而出,缓慢地垂直上升,直至鳍状肢到达水面时,身体便开始向后徐徐地弯曲,好像杂技演员的后滚翻动作。

它们可以钻入水中快速潜水游动,仅用几秒钟就消失在波浪之下,进入了昏暗的深渊。露出水面呼吸时,从鼻孔里会喷出一股短粗而灼热的油和水蒸气混合的气体,把周围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同时发出洪亮的类似蒸汽机发出的声音,被称之为“喷潮”或“雾柱”。

有时它们还兴奋得全身跃出水面,高度可达6米,落水时溅起的水花声在几千米外都能听到,动作从容不迫,优美动人。在它们的皮肤上不仅常附着藤壶和茗荷等蔓足类动物,而且还携带着许多诸如鲫鱼一类有吸盘的动物,加起来足有半吨之多,然而这似乎丝毫也不影响它们的行动和情绪。

座头鲸的配偶原则为一夫一妻制,雌兽每两年生育一次,怀孕期约为10个月,每胎产一仔。当雌兽带着幼仔时,往往另有一只雄兽紧跟其后,它的任务是对入侵的其他鲸或小船进行拦截,不过要是遇上凶恶而狡猾的虎鲸时,它就无能为力了。

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雌兽用乳汁喂养幼仔,乳汁由乳头自动挤出,幼仔在水中吸食,幼仔发育很快,每天体重可以增长40千克至50千克,更令人叹服的是雌兽在哺乳期间为幼仔的成长提供一切营养,而它自己却可以很长时间不吃东西,直至几个月以后才开始寻找食物。

雌兽与幼仔之间也常常是温情脉脉的,幼仔用两鳍触摸着雌兽,有时好像是抓在雌兽的身上。座头鲸的寿命为60年至70年。

地道的海中灵物

在鲸类王国里,座头鲸可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海中灵物了。

座头鲸的背鳍很短小,胸部鳍状肢窄薄而狭长。它们经常挥舞像鸟翼一样的胸鳍拍打击水,在海面经常做出各种精彩表演。座头鲸不但外貌奇异,而且智力出众。

它们会使用气泡形成的柱网捕食,而且它们的叫声悦耳悠扬,善于变化创新。所以,人们把座头鲸叫做神秘歌手。生物学家称赞它们是海洋中最杰出的“歌星”。

夏威夷水域自古以来就是座头鲸的越冬地。从18世纪至20世纪期间,在人类的大量捕杀下,座头鲸的数量剧减。直至1966年,在科学家们的呼吁下,国际捕鲸委员会才颁布了禁止捕猎座头鲸的法令。

1970年,国际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联合会,把座头鲸列入世界濒危动物名单。我国已经把座头鲸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座头鲸的神秘之歌

据生物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座头鲸用以交流的“歌声”中包含有人类语言要素。不过尽管研究者认为鲸在本质上尚未拥有自己的语言,但他们还是发现了座头鲸歌声与人类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

研究小组负责人玲木真田,人类和鲸都是用抽象的声音单位进行交流的。这些声音单位通过不同等级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就好像一篇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一个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一个句子是由分句组成的一样,以此类推,它们都位于不同的层面的。

他还补充说:“就座头鲸的歌声而言,一段歌是由一首首歌组成的,一首歌是由旋律组成的,一个旋律是由一个个短语组成的,一个短语则是由一个个音符组成的。”将所有这些要素归纳起来看,就会发现座头鲸有某种类似自己语法的东西,这就好像句子中的词汇按语法的顺序排列一样。

玲木和他的同事约翰·布克、彼得·提阿克设计了一个电脑程序,通过该程序将座头鲸的歌声分成小段并转换成数学模型。而后,通过一种信息理论技术分析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其复杂性和结构进行数量化。

电脑分析和人工观察都发现它们的歌声不但有层次分别,还能够在每秒内传递大量信息。

一般,人类每说出一个词就能传达出一个信息,甚至更多。但鲸是在水中进行交流的,而且通常都是长距离的,由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空气中的4倍,因此水有助于“歌声”的传播。

马萨诸塞斯大学研究合作人詹妮弗·克西斯·欧德斯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利用信息理论对鲸的歌声进行研究的人。她非常赞同这一新发现。她目前也正在用信息理论对座头鲸的交流进行研究,而且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她也认为水生动物的歌声和声音不能用现有的语言来分类,她和玲木都承认他们还无法了解座头鲸歌声的含义,这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玲木说:“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一点东西。座头鲸歌手通常都是雄性,而这些歌很可能是求偶的表白。歌的种类则随着求偶季节而不断发展,并且一个族群的所有动物似乎都用的是同一首歌。也就是说座头鲸是在互相学习的。不过关于这一点的细节尚不清楚。而这些歌的意思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