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的西风带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这形象地说明了风与浪的密切关系。这种因风而引起的波浪,也称风浪。

世界海洋上有许多著名的风暴区,风急浪高,推波助澜,给航行带来很大困难。太平洋、南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墨西哥湾、北海以及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域,都是以风浪著称的海区。

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区,正处在著名的“咆哮的西风带”,在强劲的盛行西风控制下,全年约有 100 多天浪高都在 6 米以上,

特大的巨浪高 15 米左右,是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区之一。过去,这里曾被称为“风暴角”,后来,才改名为“好望角”。

位于欧洲大陆与大不列颠岛之间的北海,也经常有风暴发生和巨浪出现。风暴期间,北部风浪高达 8~10 米,南部也达 6~7 米。1949 年和 1953 年曾发生了两次特大风暴潮,出现过危害很大的风浪。1953 年 1 月 31 日那

一次风暴,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水位比平均高潮水位高出 3.7 米,致使荷兰西海岸和英国东海岸许多地方被海水淹没,2000 多人丧失生命。1979 年12 月 15 日,北海海域又遭受了一次特大风暴的袭击,狂风以每小时 90 公里

的速度席卷海面,掀起的巨浪高达 15 米。这次大风暴,除造成船只遇难外, 还使沿岸的港口设施和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的损失。

世界上最高的风浪可以超过 30 米,船只航行中遇到它是十分危险的。

1956 年 4 月 2 日,苏联考察船曾在澳大利亚东南部麦夸里岛以南 600 公里的

海面上,拍摄到浪高 24.9 米的壮观的风浪照片。1933 年 1 月 6 日,美国海船“拉马波”号在菲律宾至美国西海岸的太平洋中航行时,测到的海浪高达34 米,当时风速达每小时 126 公里,这是目前人们观测到的世界海洋中最高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