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失地两军会师
中国远征军攻克龙陵以后,入侵滇西的日军大部被歼灭,卫立煌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命令第二军、第七十一军、第五十三军兵分3路,沿滇缅公路及其两侧,向芒市和遮放进攻。这是一场对残余日军的追歼战。中国远征军似猛虎下山,势如破竹。
芒市位于龙陵西南的滇缅公路上,是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司令部所在地。芒市向东,可以渡怒江,入保山;向西,可以逃退畹町,地理位置重要。
芒市据点,是日军在滇西最大的一处巢穴。第七十一军于1944年11月中旬进抵芒市近郊。驻守芒市的日军虽然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但是,由于滇西日军各部大势已去,残余日军自知回天无力,士气低落,斗志松散。
第七十一军包围芒市后,这些残余的日军不等远征军发起总攻,纷纷向遮放、腊勐撤退。远征军顺利收复芒市。
第二军进至腊勐和蛮牛坝时,日军虽然进行了抵抗,但已经不堪一击。12月中旬,第二军进至勐古街附近。
第五十三军11月15日从河头街出发,向遮放挺进。18日,第五十三军进抵劳山附近,稍经补充,就向中缅边境城镇畹町前进。
畹町原来是中缅边境的一个小村寨,自从滇缅公路从这个小村寨前开通以后,畹町成为滇西通往缅甸的一个出国口岸,逐渐繁荣起来。从畹町南面过一小桥,即进入缅北的重镇腊戍,往西即是滇西的另一个口岸瑞丽,从瑞丽出境,可到达缅甸的重镇八莫。
1945年1月上旬,远征军三路人马先后进抵畹町,围攻盘踞在畹町的日军。1月24日,中国远征军攻占滇西境内最后一块失地畹町。至此,入侵滇西的日军全部被歼灭,残部日军不到百人逃入缅甸的丛林里去了。
为了庆祝滇西反攻战役的伟大胜利,中国远征军在畹町举行了庄严的升旗典礼。典礼结束后,第十一集团军各部队出师国门,分头追击日寇。
与此同时,中国驻印军也向缅北的残余日军发起攻击。
1月15日,中国驻印军攻克南坎后,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指挥部队乘胜追击。
1月16日,驻印军命令第三十八师向芒友进攻,第三十师围歼老龙山地区的日军。
1月24日,第三十八师对芒友日军的核心阵地发起攻击,于27日歼灭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一部。
至此,中国西南的国际补给线完全打通,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完成了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1月28日,中国远征军与驻印军两路大军在缅甸芒友举行了隆重的会师典礼,卫立煌、索尔登、郑洞国、孙立人等中美将领,都参加了这一历史性的盛大典礼。3月,中国远征军奉命凯旋归国。不久,新编第一军相继占领了贵街、新维、腊戍、细包等要点,全部肃清了中印公路沿线及其周围地区的日军。中国驻印军历时一年半的缅北反攻战役即告结束。不久,中国驻印军班师回国,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部分别撤销。
这个胜利来之不易。在滇缅会战中,不仅军队伤亡达67000人之多,云南人民也作出了重大牺牲。龙陵当时只有60000多人口,为支援远征军反攻,牺牲者数以千计。腾冲的人口虽然比龙陵多,但他们为了支援抗日,不惜牺牲一切,承受了罕见的战争创伤。
腾冲攻坚战,村舍变成了战场,战斗结束后,全城被夷为平地,损失不计其数。远征军反攻时,16万大军所需粮食主要来自滇西,云南各族人民群众纷纷派骡马运输。滇西反攻战中的马帮运输,成了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仅潞江土司,就派人送了30000多箩军粮。
卫立煌在腾冲攻坚战胜利的庆祝大会上,激动地说:我们的胜利,一半是战士生命,一半是父老们的支援。
这个胜利影响巨大。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胜利,再次开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使抗日战争末期的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这些美国援助的军用物资在对日寇的反攻作战中,虽然没有发挥当初预想的作用,但它给中国人民传递了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胜利的信息。
这些胜利的信息,揭开了正面战场反攻的序幕,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这些胜利的信息,鼓舞了中国人民收复大片国土的激情。
这些胜利的信息,坚定了日本侵略军必败、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念。在异邦土地上打败侵略者,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空前的。
中共中央通过《新华日报》,热烈庆祝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辉煌胜利”。
史迪威将军感慨地说:“中国军队是极好的。”
美国联络参谋组组长吴德回忆滇西反攻作战时,说:“中国军队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美军上校布朗在谈到参与缅北反攻作战的感受时,说:“中国人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军队,我必须向他们脱帽致敬,我愿意追随他们到任何地方。”
美国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驻印军、远征军“入缅之战,开创了大陆反攻的新阶段”。缅北、滇西的反攻作战,“从侧翼牵制了太平洋战区,可巩固印度,完全打破了轴心国会师远东之企图”。
一名战地记者在美国《皇冠》杂志1944年11月号载文评论说:“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缅北反攻作战,“表现出中国军队忍受无限艰难的伟大,世界上任何军队都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