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黄梅天

每到六、七月间,梅子成熟的时候,在我国江淮流域,下雨的日子很多,湿度很大,东西也很容易发霉变质,而且常常是阴雨绵绵,连续的大晴天很难见到,这个时期就叫作黄梅天。

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每年六、七月间的时候,南方的暖湿空气已经很强大了,它常常向北伸展到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北的地区。但在这个时期,北方的冷空气仍旧有相当的力量,它还不愿意退出这个地区。于是冷暖两种空气就这样交汇在江淮流域一带,好象两路兵马各不相让,打起仗来了。

因为暖空气比冷空气轻,它沿着冷空气向北滑升上去,暖空气带来的大量水汽在滑升中凝结成云,并且形成了一个长条形的雨带,但这个雨带比较狭窄,一般只有两三百公里宽。

这两支打仗的兵马——南方的暖空气和北方的冷空气,在黄梅天这段时间里,暂时还不能分出谁胜谁负,它们往往一忽儿这个强些,一忽儿那个强些。如果当北方冷空气加强了一些,它就把雨带向南压,南边下雨了;如果暖空气力量大了些,它就推着雨带向北移,北边下雨了。总之,这两军的兵马互相交锋,势均力敌。因此,雨带一直在江淮流域南北摆动,使这一带天气潮湿多雨。

经过这一场混战,暖空气到底还是战胜了冷空气。于是南方暖空气愈来愈加强,而北方冷空气愈来愈退缩,这时江淮流域时晴、时雨的梅雨天也就结束了,进入炎热的盛夏。

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年份梅雨期很长,如1931年、1954年,就长达两个月之久;有的年份梅雨期又很短,象1934、1978年,都很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要看冷、暖空气两军力量的对比了。有的年份暖空气特别强大,它有一般强大冲劲,一下子把冷空气压向北方,这样,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交锋的时间就短了,梅雨就不显著。然而,这些年份一般热得比较厉害。1934年上海最高温度曾达40.2℃,1978年虽然低一些,也有38.1℃。

如果冷空气比较强大,情况就又反过来了。通常每年到小暑(7月7日或8日)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已经结束,是由暖空气团完全控制下的晴好天气了。但如这时还有冷空气向南冲下来,插入到暖空气中,就会强迫潮湿的暖空气向上抬升,引起对流,造成雷雨。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小暑前后听到雷声,下了雷雨,就可以知道北方的冷空气还比较强盛,雨带还可能在长江中下游耽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人们称为“倒黄梅”。所以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的说法。

梅雨,特别是早梅雨,常影响农业生产。如在1971年,5月26日入梅,这时正值三夏高潮,由于梅雨,影响了麦收。因此,必须根据梅雨的预报,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