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1 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
新华社记者
11月18日,在回家的火车上,石欣遇到了两位同在广州打工的花垣县老乡,三个人用家乡话聊得很开心。这是春节回家石欣第一次坐上硬卧,以前抢不到票,经常是搬个小凳子坐在车厢连接处。
从广州到湘西:向家的方向走去
当石欣一路坐火车、大巴、公交,历经近24个小时回到村里,看到3岁的儿子在路边等着自己回来,那一刻,他觉得路上的累都值了。
今年33岁的石欣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溜豆村人,家里父母都已60多岁,他与妻子离婚后,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石欣身上。
2003年,19岁的石欣南下广东东莞打工,因为没技术,最初一个月工资只有500多元,十多年下来,月收入最高时也不到3000元。2016年初,得益于广东和湖南的劳务对接扶贫政策,在接受免费的技能培训后,石欣到广州一家企业做油漆工,每个月工资5000元。
今年春运期间,广铁集团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联合开出了“精准扶贫专列”,花垣县等地到广东务工的困难群众领到了回家的免费火车票。1月18日,石欣坐上了回家的K9064次专列。
石欣说,再坚持几年攒足了本钱,就回家搞养殖。“30多岁的人,不能只为自己活了,要想着整个家才行。”
1月19日,石欣一家四口围坐在柴火边,一边聊着,一边炒菜做饭。
1月19日,在朦胧的雨雾里,石欣向家的方向走去。
1月19日,在回家的路口,石欣突然发现3岁的儿子站在树下等着自己。
1月16日,在广州番禺的工厂里,石欣在给动漫玩具喷漆。他说,有一次带儿子去县城玩,在街边见到一个玩具好像就是自己做的。
新华社记者梁旭 摄
采访札记
2017年春运,一张3岁孩子在路口等待爸爸回家的照片感动了许多受众,写入了人们2017年的春运记忆。这组报道之所以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我想,一是我们的幸运,在拍摄中抓住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感人瞬间;二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报道从最初的策划,到前期采访,再到长途跟踪拍摄,是广东分社总编室带领记者扎扎实实深入基层、践行“四力”、“踏破铁鞋”完成的,是源于基层百姓、反映真实民情的报道。我们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相信新闻有力量。
2017年春运前一个月,广东分社总编室就开始了春运报道的策划。我们认为,精准扶贫是这个时代的重大主题,而乘坐扶贫专列的人的故事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将“扶贫专列”作为新春走基层报道的重中之重,而最终选定了K9064次“精准扶贫专列”。
这趟专列从深圳开往湘西吉首,搭乘数百名来自湖南省花垣县的贫困务工人员返乡过年。这些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务工者在工厂过得怎么样?家里生活改善了吗?回乡路上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拿到贫困务工者名单后,我们逐一沟通,综合每个人的家庭、工作、生活、故事和表达能力,最后精选出了三名采访对象。
在广州番禺某玩具厂的车间里,我见到了三人之一的石欣。他的衣服上沾满了油漆,虽然戴着劳保手套,双手还是被油漆染成了青灰色。我跟他聊工作、聊家庭、聊3岁的孩子,即使各方面条件不是很好,他对生活的态度仍然积极乐观,实在的表达也感染了我。于是,我就确定把石欣作为后期唯一的跟拍对象。
2017年1月18日,报道小组一行6人跟随采访对象踏上返乡旅程。为了能够捕捉到更多真实生动的细节,在车上行程的17个小时里,我和同事大部分时间都跟采访对象待在一起,尽量让自己成为角落里的“隐形人”,不让镜头干扰他们。时间一久,采访对象放松下来,才会有真情流露。
1月19日凌晨6点,列车到达吉首,我们兵分三路,乘着夜色伴随三位采访对象转乘大巴、乡村公交车回家。从广州到湘西全程跨越900多公里,辗转20多个小时,终于,我们跟随石欣回到了他的家乡--花垣县溜豆村。也就是在石欣回家的小路上,我们偶遇并抓拍下了3岁孩子远远等待的一幕。后来,同行的文字记者看到我拍摄的这张照片,为之动容。“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是图片故事在后来新媒体上播发的标题,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次报道也深刻地影响了我,让我在深入基层百姓生活的过程中接受了一次洗礼,在全媒体报道时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作为新闻记者,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做出的报道才可以打动人心,影响时代。
(梁旭)
专家点评
2016年广东分社年终总结,年轻的摄影记者梁旭反省到:“2016年过多拍摄活动性照片,拍摄人的照片太少。2017年,我将多拍摄和人的命运有关的照片……”
总结后第二天,梁旭就参加了分社扶贫小分队。前期采访,她在番禺玩具厂遇到湘籍打工者石欣。通过深入交谈,梁旭被石欣感动,决定把石欣作为报道的主人公。春运前,梁旭和同事乘坐K9064次“精准扶贫专列”与被访者返回湘西老家。梁旭记得,那天火车站还有许多媒体记者在进行报道,但大部分就是组织民工在事先准备好的标语下摆一个POSE。只有新华社团队准备跟民工一起远行。
从广州到湘西全程跨越900多公里,二十个小时路程,梁旭大部分时间都跟石欣待在一起。凌晨五点下火车,换了几次汽车才到家。当石欣给家里打电话告知自己将要到家时,梁旭预感到将会出现无法预知的一幕。当远远看到一个3岁孩子等在村路口,她极力控制内心激动,开始在石欣后面连续按下快门。
这幅照片写进了《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也写入了2017年的春运记忆。当新华网和腾讯、网易等客户端全面登载时,这张照片成为当年新媒体报道最动人的瞬间之一。
网上开始有对这幅照片的评论,有人认为这张照片是摆出来的。但马上有人出来说:“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我常站在路口等他们回家,情形一模一样!”
2017年,春运即将结束,《国家相册》制作第二十九集《最难是别离》。一开头就用了梁旭这幅照片。伴随小提琴曲《思乡曲》,解说开始:“春节之后,外出的人们踏上漫漫回家路。33岁的石欣在广东打工,他辗转二十多个小时回到湖南老家,看到3岁的儿子正在村口等他……”作为讲述人,念到这里,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梁旭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能引起这样大的反响。《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让梁旭在深入基层百姓生活的过程中接受了一次洗礼,让她在全媒体报道时代找到了方向,更让她重新思考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责任所在:在大时代中,摄影者必须关注他人的命运。要想留下更多有价值的动人影像,必须更扎实地走进生活最深处。
在巨变的中国,没有小摄影家、没有小题材。中国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人都值得深深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折射的恰恰是中国社会的沿革与变迁。推动时代洪流的巨大力量,就是由像石欣这样普通人的付出、奋斗以及他们的梦想汇聚起来的。
和梁旭一样,在前辈铺开的道路上,新华社年轻一代摄影记者正在培育自己的职业修养和视野,正在学会关注他人命运,学会记录那些可以唤起内心情感的东西,学会影像叙事能力。他们希望自己和前辈一样,拍摄那些拂去新闻元素将来还可以留下来的作品,为未来者讲述我们此刻身处的文明。
年轻的摄影者也发现,今天我们提倡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杰出的老一代摄影记者已经用他们的经典图片做出最好的诠释。
(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
2 孤岛·夫妻·三十年
新华社记者
2017年2月21日,王继才在江苏开山岛上眺望远方。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邻近日本、韩国公海交界处,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距最近的陆地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燕尾港约12海里,岛上野草丛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条件极其艰苦。在这里坚守30年的王继才夫妻被人们称为“孤岛夫妻哨”。 1986年,江苏省军区成立开山岛民兵哨所,当地人武部找到了灌云县民兵王继才,让他担起守岛重任。王继才一口答应,瞒着家人登上开山岛。在那之后,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也辞掉了小学教师工作,以哨员的身份陪伴丈夫一同守卫海岛,一守就是30年。 夫妻俩每天在岛上升起五星红旗,监测海上、空中情况,救助海上遇险人员,记录海防日志……因浪大风急无法下岛,王继才曾在岛上亲手为自己的儿子接生;因守岛有责,夫妻俩30年来仅有5个春节离开孤岛与家人团聚。 2014年9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时代楷模”。开山岛上也新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有5000多人上岛参观学习。 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加坚定了夫妻俩的信念:“再大的苦、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克服,只要一天能动,我们就要让五星红旗在开山岛上高高飘扬!”
2017年2月21日航拍的江苏开山岛。
一座岛、两个人、三十年,无悔坚守,用青春阐释爱国守土的热血情怀。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岛上野草丛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因邻近日本、韩国公海交界处,偶有偷渡船只过往,这样的一个小岛,扼守着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的海上要冲,是一个国防战略要岛。
开山岛距离最近的陆地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燕尾港约12海里,1986年3月,江苏省军区在此成立开山岛民兵哨所。地方人武部曾先后派出4批10多个民兵上岛守护,因条件极其艰苦,最长的只待了13天。
1986年7月,当地人武部找到了当时只有26岁的灌云县芦河村民兵营长王继才,让他担起守岛重任。王继才一口答应下来,瞒着家人上了岛。独自上岛48天后,王继才的爱人王仕花也辞掉了小学教师工作,以哨员的身份,陪伴丈夫一同守卫海岛,一守就是三十多年。
“石多水土少,台风四季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在当地人眼中,开山岛是一座荒无人烟的“水牢”,王继才夫妇也被人们称为“孤岛夫妻哨”。
三十多年来,王继才夫妇以孤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做伴,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雨和艰险,守住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
平日里,夫妻俩一起巡逻、一起劳动,在岛上每天升起五星红旗,观测、监视海上、空中情况,救助海上遇险船只、人员,记录海防日志……因浪大风急无法下岛,就连儿子都是王继才当年在岛上亲手接生的;因守岛有责,夫妻俩三十多年来仅有5次不是在岛上过的春节。
三十多年间,路过这个小岛的渔民都发现,这个祖国的小岛上,每天都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飘扬。王继才说:“开山岛虽小,但它是我们祖国的一个东门,我必须天天早上让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
2014年9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他们的事迹也渐渐广为人知。
“江苏省海防先进个人”“全国情系国防好家庭”“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十大海洋人物”……如今,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获得了不少荣誉,岛上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三个儿女也各自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以及那份对责任的坚守一如既往,没有丝毫改变。
190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摇电话机、20台听坏的收音机、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记者近期再次登上开山岛,发现这里新建了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陈列了王继才夫妇守岛三十年的很多物件。截至目前,已有5000多人上岛接受教育,学习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三十年,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
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加坚定了夫妻俩的信念。“守岛是我们的本职,我们一定守好开山岛每一天,直到守不动为止。再大的苦、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克服,只要一天能动,我们就要让五星红旗在开山岛上高高飘扬!”这是夫妻俩共同的心声。
2017年2月21日,江苏开山岛,王继才夫妇在例行巡岛。
2017年2月21日,王继才夫妇站在江苏开山岛的码头。
2017年1月1日,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的最东边举行升旗仪式。
王志国(左三)和姐姐一家在开山岛上和父母提前团聚(2015年2月13日摄)。
边防战士王志国是王继才夫妇的儿子,由于要在连云港灌南边防大队值哨,无法在除夕夜和家人团聚,因此,他来到父母常年值守的海防前哨江苏灌云开山岛,陪父母巡岛,为父母做饭、张贴年画,和家人提前团圆。
新华社记者李响 摄
采访札记
开山岛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码头以东12海里,扼守着黄海与灌河口之间的咽喉要冲。它高约30米,面积为0。013平方公里,有两个足球场大小。岛上野草丛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条件极其艰苦。基础设施比陆上至少落后几十年,以前,淡水河食物全部过往的渔船依赖补给。就是这样一座在当地人眼中的 “水牢”,王继才夫妇却一守就是三十年。
江苏分社记者早在2014年开始对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事迹进行采访报道, 2015年春节前夕分社摄影记者李响登岛采访,巧遇王继才夫妇的女儿、女婿、儿子、孙女等同天上岛看望守岛的老人,一家人提前团圆共度春节。
采访后得知,夫妻俩30多年来仅有5个春节离开孤岛与家人团聚。稿件《“孤岛夫妻哨”一家的岛上团圆》由此而生。2016-2017年跨年之际,为了配合总社一组《跨时空跨年》的稿件,李响第二次登岛采访。因要拍摄王继才夫妻俩在新年的第一缕晨光中升旗、向国旗敬礼的画面,凌晨三点李响便从江苏连云港灌云县的宾馆出发,但是漫天的浓雾夹杂着厚霾弥散在夜空,几乎令人窒息,不到1米的能见度几乎无法行进。时间紧迫,硬着头皮,李响和分社司机摸索着向前挪动,60多公里的县道,平时只需开一小时左右,而这次用了近三小时。好不容易来到港口码头,船老大因霾太大渔船登岛靠岸困难而拒绝出海。经过反复做工作,船老大最终答应“试试”。渔船离港后,这条长十米左右的渔船,站在船头看不见船尾;站在船侧向四周眺望,完全看不到海平面,满眼尽是白花花的雾气,仿佛驶入仙境,漂浮在半空中一般。船老大仅凭着几十年的经验和一套电子航海图在向开山岛缓缓行驶。几近中午,终于顺利登岛。好在雾大,阳光并没有透过浓厚的空气照射到开山岛上。登岛后,李响便和夫妻俩一起等待照射到海岛的第一缕阳光,并记录下他俩在雾中升旗的奇妙画面。
2017年是建军90周年,并且是夫妻俩守岛的第三十一个年头,结合之前采访素材,分社记者几经策划,准备再次登岛对孤岛夫妻哨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摄影报道。2017年2月21日,分社摄影记者韩瑜庆和李响一起从南京出发赶赴连云港灌云县。这次登岛途中再次遭遇了八级海风。海上无风三尺浪,渔船在海浪中上下颠簸,浑浊的黄海海水不断倒进灌甲板,又从倾斜30度左右的甲板两侧泼洒出去。同行的宣传部工作人员说,出海登岛这么多次,还真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风浪,同行的多人,由于船只长时间的大幅度颠簸出现严重的晕船呕吐症状。安全登岛后,记者仔细梳理王继才夫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并逐一拍摄,为前面的采访拾遗补缺。记得王仕花还在当天的海防日志里一笔一划地写道,今天下午3点,新华社记者冒着八级海风,又上岛来看望我们了。这次登岛又有了新的发现。这里新建了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陈列了王继才夫妇守岛三十年的很多物件:
90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摇电话机、20台听坏的收音机、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考虑到此前一直没有开山岛的鸟瞰画面,顶着狂啸的海风记者驾驶无人机设备飞上200多米的高空,第一次航拍下了这座孤岛在波涛汹涌黄海中的孤独身影。组稿《孤岛·夫妻·三十年》一经播发,《新华每日电讯》整版采用,总采用超过200家次。组图在新华社客户端获得近800万的点击量,并被网易、腾讯、凤凰等门户新闻客户端推送转载,获得10多万次的网友评论,此稿并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
一座岛、两个人、三十年,无悔坚守,用青春阐释爱国守土的热血情怀,让人动容的同时也感染着更多人。虽然王继才于今年七月下旬不幸在开山岛殉职,但这种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的爱国奉献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了岛上,熠熠发光。
(韩瑜庆、李响)
专家点评
八年前,我为80岁的上海分社女记者王子瑾做口述。她说的一段话令我难忘:“很多人认为,只有大题材、只有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有意义的报道。但实际上,伟大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最好的故事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做记者,我们总有这样的概念:不先进,我报道你什么呢?所以我们更多盯着那些英雄人物、红光亮人物,价值大的人物。对那些真正的默默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却报道得太少……”王子瑾在上海三十年,记录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照片达千余幅。今天看来,那些刻满时代痕迹的照片,保存了诸多生动细节,成为人文世态、社会变迁的备忘图录。
在王子瑾那里,新闻的概念不仅是突发事件,最平常的也许最有价值,深度关注社会并不意味着总站在突发事件最前沿。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记者有了和王子瑾同样的记录意识,他们的镜头对准了更多普通人。
从2014年到2018年,江苏分社李响和韩瑜庆拍摄《孤岛·夫妻·三十年》。他们数次穿风越浪,往返孤岛。每次上岛,几乎都会晕船呕吐,狼狈不堪。
2016-2017年跨年之际,李响登岛,准备拍摄王继才夫妻在新年的第一缕晨光中升旗的画面。凌晨三点李响出发,几乎被漫天浓雾窒息,平日一小时的县道开了三小时。上船后,十米长的渔船,船头看不见船尾。
在浓雾中,李响选择了一个高角度,拍摄到妻子扶着旗杆,丈夫向国旗敬礼的照片。那幅照片平静、孤独、画面陌生,却充满力量。
李响说:看上去是我们在给孤岛夫妻做报道,但每一次我们受到的震撼和教育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岛上夫妻淳朴厚道,三十年持之以恒地做了一件事,前二十几年无人知晓。他们似乎把话都说完了,岛上只有涛声没有人声,外人来到岛上,寂寞地受不了。可夫妻俩待了三十年。他们从不诉说,也从未向国家提出任何要求。
和守岛夫妻比起来,李响才觉得自己仅仅是有一个体面的社会职业而已,如果和他们比做自然人,怕是远远做不过他们。李响说每次走近他们,自己都会变得更谦卑、更踏实、更珍惜眼前一切。他拼命工作,每次上岛都拍下千余幅照片。只有拍摄出更多令人尊重的影像,只有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才能对得起守岛夫妻半生的默默付出。
在我们国家,有太多的人的劳动鲜为人知,大多数直到生命离去,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必须向他们致敬。
一幅好照片背后,是摄影者好的行为,好行为背后是好的心灵。无论何时何地,怀着深厚的情感记录真实生活、关注他人命运的影像,是永远被尊重。
(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
3 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
新华社记者
2月2日,吉觉吉竹往申果乡沙苦新村的外公家搬行李。
当日,大凉山深处,雪下得正紧。9岁半的吉觉吉竹背着1岁半的弟弟,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在零下十一摄氏度的气温中冒雪前行。妈妈背着更重的竹篓,跟在吉觉吉竹身后。山下,去往新家的班车正等着他们一家。200米落差的山路,他们走了50分钟。
现在小学三年级的吉觉吉竹是家里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和父母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这个村海拔2800米,环境恶劣,距离县城80公里,坐班车要5个小时。随着当地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深入,大部分村民已易地搬迁到了紧邻县城的新村。吉觉吉竹一家已于2014年脱贫。但脱贫不脱政策,政府给他家拨付的3万元彝家新寨建房补贴马上就到位了,吉觉吉竹的父亲正在达布新村找土地,预计今年能搬进新房。
为了方便生活,吉觉吉竹的妈妈决定,先搬到吉觉吉竹的外公家住。他外公刚易地搬迁到申果乡沙苦新村,这个村紧邻达布新村。等自己房子建好,他们就直接搬进去住。达布村村干部已经帮吉觉吉竹联系好了新村所在乡镇的小学,2018年开学后,吉觉吉竹就可以入读了。
2月2日,吉觉吉竹(前)背着弟弟和妈妈在山路上跋涉,前往申果乡沙苦新村的外公家。
2月2日,在去往申果乡沙苦新村外公家的路上,吉觉吉竹(右)在车上逗弟弟玩。
2月2日,吉觉吉竹(左)背着弟弟和妈妈在山路上跋涉,去往申果乡沙苦新村的外公家。
2月2日,吉觉吉竹背着弟弟下山,前往申果乡沙苦新村的外公家。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 摄
采访札记
四川凉山州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广东佛山对口帮扶地区,成效如何,有怎样的故事?带着这样的采访思路,“大凉山扶贫日记”报道组1月中在佛山完成了前期采访,之后跟随前去探亲的佛山扶贫干部家属来到四川凉山。
易地搬迁的新村建设是佛山工作组在凉山的重点工作之一。2月1日,报道组跟随选定的采访对象从新村出发,坐班车前往搬迁前的申果乡达布村旧村。这个村海拔2800米,距离县城80多公里,开车要5个小时,几乎全是颠簸陡峭的山路,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达布村大部分村民已易地搬迁到县城附近。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报道组出发前买了军被和方便面。晚上,村民帮报道组找了一个没人住的房子,又帮着生了火塘,烧好了热水。当夜,报道组和村民聊家常,话扶贫,直至凌晨1点多。
夜降大雪。打地铺用的军用棉被根本挡不住山上零下11℃的严寒侵袭,半夜记者们纷纷被冻醒。早上起来,发现屋内桶里的水结上厚厚的冰,凿冰取水,放在火塘上烧,每人泡一碗方便面当早餐,之后就和村民下山。周科、王瑞平两名记者跟拍采访对象走在前面,刘大江、刘宏宇和田建川三名记者走在后面。行走间,发现一个彝族小男孩背着一个小孩下山,从我们身后赶来,他们的母亲背着装满东西的背篓走在后面。那一幕深深震撼了记者们。来不及多想,田建川拿出相机开始拍摄。
这一幕来得太突然了,并非专职摄影记者的田建川,唯一做的就是不断调整拍摄角度,按下快门。然而,拍摄难度简直难以令人想象。男孩一家习惯了走山路,速度比田建川快,从背后拍完,田建川还要使劲跑到前面拍摄正面。田建川穿的运动鞋不抓滑,就不断地摔跟头,前后差不多摔了7个,有几段陡峭的山路他干脆就直接坐在地上滑下来的。等走到山脚平地上时,他的相机上、裤子上都是雪泥,但后背却冒出了汗。
山脚下是申果乡,小男孩一家要上班车了。碰巧的是,这个班车司机是昨天我们来时所坐车的那个师傅。他会说普通话,是小孩妈妈的叔叔。一问才知道,原来男孩一家是在搬家,新家由广东佛山援建。
新闻的敏感让报道组一下子兴奋了!采访了几个问题,田建川和刘大江一起,跟着他们一起上车了。在车上颠簸的5个小时,除了拍摄,两名记者继续和他们聊天,看了他们随身带着的扶贫手册,掌握了一家人的基本情况。后来,报道组又采访了达布村支部书记,完善了整个采访。
报道组想了几个标题,最后锁定了《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这个动词丰富、有故事留白和带着温情的标题。
摄影部编辑非常重视这组报道,多次核实有关细节,并把最有冲击力的图片作为图片故事的主打图,当晚签发了这组图片。第二天,报道就在各媒体终端全面刷屏。无数网友为小男孩加油,点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2月12日,在成都召开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佛山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创新经验给予肯定。
(刘大江、田建川、周科、刘宏宇、王瑞平)
专家点评
2月2日,
大凉山深处,
雪下得正紧。
一个小小的身影,
出现在山间白茫茫的雪地之中。
俯蹲、侧行、滑倒、起身,
小哥哥变换着各种姿势,
生怕摔到弟弟。
妈妈背着更重的竹篓,
跟在吉觉吉竹身后。
他们要下山,
前往位于申果乡沙苦新村的外公家……
2018年1月,广东分社文字记者田建川与同事一起完成《大凉山扶贫日记》。他们决定跟随凉山申果乡达布村村民下山。他们在崎岖山路冒雪前行。下山途中,走在队伍最后的田建川一扭头,发现一个彝族小男孩正背着弟弟往下走,他们的母亲背着装满东西的背篓跟在后面。这一幕来得太突然,深深震撼了田建川。他拿起相机,迅速按下快门。
虽在山地行走,男孩健步如飞。田建川跑前跑后想拍到更多画面,不断地摔跟头,有几段陡峭的山路干脆就直接坐在地上。虽然手上相机不是专业相机,但当视频记者的经历让他对画面有足够的把握能力。
以图片为主打的系列融媒体报道《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在2018年春节前夕“刷爆”了各类媒体。几分钟内阅读量即破10万+,无数网友被九岁彝族男孩背弟弟在雪中前行的瞬间震撼。
记得我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幅照片,只想把这个勇敢的孩子紧紧搂在怀中,请他给我讲诉他们身处的景况,讲诉他们的快乐与忧伤。感谢田建川,是他让我们得以和陌生、疏远的角色相会。每个看到照片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关注他人命运、探寻他人故事、体贴他人情感的热望。
历史教科书中有的是结论、规章和演变的数据,唯独没有活生生的细节。而摄影正是为保存历史中最生动、最细节的部分而存在的。
《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再一次证明:经典照片都不是摆出来的,甚至不是摄影者事先预想到的。而是用一颗热忱的心拍出来、用一双不畏艰难的脚走出来的。
为热爱而拍,而不是不得不拍;拍那些真正打动你的事物,而不仅是分配的工作;成为为历史留下证据的人,而不仅把自己当成普通摄影者。相信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新华社年轻记者的共识。
(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
4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记
新华社记者
左上:常志强在家中回忆亲人被日军杀害的情形(2017年4月2日摄);右上:常志强在家中看报(2014年11月26日摄);右中:常志强在南京小王府巷指认当时亲人被日军杀害的地点(2014年11月26日摄);左下:常志强给女儿常小梅口述当年幸存的经历(2017年12月1日摄);下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上刻有常志强遇难亲人的姓名,常志强本姓戴,后改姓(2014年12月7日摄);右下:外孙李帆超(左一)、儿媳夏桂芳(左二)、重孙姚思远(左三)、常志强以及女儿常小梅(右二)、女婿李贵清(右一)在“哭墙”前合影(2014年12月7日摄)(拼版照片)。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记忆素描
常志强,1928年2月4日生。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9岁的常志强亲眼目睹父亲和三个弟弟被日军枪杀,胸口被刺伤的母亲挣扎着给2岁的小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死去,小弟弟也被冻死在寒风中,常志强惊吓过度,昏死过去,得以幸存。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此后,30万以上的中国人在侵华日军长达六个星期惨绝人寰的屠杀中遇难。劫后余生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历史的“活证”,历史给他们留下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岁月流逝,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新华社记者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近他们的生活,核录他们的证言,留下他们的字迹,用手绘素描和纪实摄影结合的方式重现他们经历的南京大屠杀,铭记历史、为世留证。
中上:金茂芝肖像;中下:金茂芝在阁楼喂养信鸽;右上:金茂芝在村里散步;右中:金茂芝在自己家中;右下:金茂芝(左)在院中与老伴、小女儿金秀琴合影;左上:金茂芝(左)在自建房施工现场与工人交流(2017年9月7日摄)。左中:金茂芝在自家院里晾晒床单(2017年12月5日摄)。左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上金茂芝父亲金兆坤的名字(2017年11月19日摄)。
金茂芝,1928年2月2日生。1937年冬,日军将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十几名男村民押到一处小水库边进行集体屠杀。父亲金兆坤在之前和日军争辩时被砍断胳膊。这一年的冬天,金茂芝多次目睹日军杀害无辜的中国百姓。金茂芝育有两男六女。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80年岁月流逝,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历史不因时间流逝而淡去。新华社记者历经多年,先后寻访近百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近他们的生活,辑图成册,为史留证。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记忆素描
金茂芝,1928年2月2日生。1937年冬,日军将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十几名男村民押解到一处小水库边进行集体屠杀。父亲金兆坤在之前和日军争辩时被砍断胳膊。这一年的冬天,金茂芝多次目睹日军杀害无辜的中国百姓。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此后,30万以上的中国人在侵华日军长达六个星期惨绝人寰的屠杀中遇难。劫后余生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历史的“活证”,历史给他们留下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岁月流逝,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新华社记者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近他们的生活,核录他们的证言,留下他们的字迹,用手绘素描和纪实摄影结合的方式重现他们经历的南京大屠杀,铭记历史、为世留证。
中上:潘巧英在扎制笤帚;中下:潘巧英(右)和女儿郗春兰在院门前合影;左上:潘巧英在自己的卧室;左中:潘巧英(左)在厨房为家人做饭;右上:潘巧英扛着锄头出门;右中:潘巧英在农田里干活(2017年8月31日摄);右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刻有潘巧英父亲潘荣富和妹妹的名字(2017年11月19日摄);左下:潘巧英在村口(2017年12月1日摄)。
潘巧英,生于1931年11月19日。1937年冬,日军进城时,潘巧英全家五口逃难到孟家场一处房屋。她亲眼目睹刚从厕所出来的爷爷潘兆生被日军刺死,一名妇女连同她刚生下的孩子和一位躲在厨房门后的老太太被日本兵发现后,接连被杀害。潘巧英躲在灶膛边幸免遇害,后发现父亲潘荣富被刺死在路边。其妹在躲避日军抓捕中也不幸身亡。潘巧英生有两男一女,丈夫2002年去世,现与大儿子同住,身体硬朗,还能干农活。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80年岁月流逝,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历史不因时间流逝而淡去。新华社记者历经多年,先后寻访近百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近他们的生活,辑图成册,为史留证。
新华社照片,南京,2017年12月10日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记忆素描
潘巧英,生于1931年11月19日。1937年冬,日军进城时,潘巧英全家五口逃难到孟家场一处房屋。她亲眼目睹刚从厕所出来的爷爷潘兆生被突然进村的日军刺死、一名妇女连同她刚生下的孩子和一位躲在厨房门后的老太太被日本兵发现后,接连被杀害。潘巧英躲在灶膛边幸免于难,后发现父亲潘荣富被刺死在路边。其妹妹在躲避日军抓捕中也不幸身亡。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此后,30万以上的中国人在侵华日军长达六个星期惨绝人寰的屠杀中遇难。劫后余生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历史的“活证”,历史给他们留下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岁月流逝,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新华社记者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近他们的生活,核录他们的证言,留下他们的字迹,用手绘素描和纪实摄影结合的方式重现他们经历的南京大屠杀,铭记历史、为世留证。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陈聪颖绘)
采访札记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
报道南京大屠杀历史,江苏分社责无旁贷,选择用摄影来报道如此厚重的宏大选题实属不易。经反复研究商讨,记者决定选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这一特殊群体作为报道主体,因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活着的历史”,是直接见证民族苦难、侵华日军暴行的“活证据”。对这个群体的报道可有效勾连历史、现在、未来三个时空,有利于增强历史感和时空感。
这是时代交付新华社记者的职责,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为了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们自2014年起,开始用纪实摄影的手法,集中对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专题拍摄,探触他们的劫后生活,追录他们的记忆。
2014年,在集中采访近1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的过程中,我们以历史、现在、未来三个时空为逻辑组织拍摄--重访他们亲人遇难的地点,亲历他们的家祭,见证他们的生存状态。在组稿时,按照以人物表情为核心的“不规则拼版”形式统一板式,最终播发的6张通稿,是从3000余张照片中精选而来。
南京大屠杀已过去数十年,影像资料留存不多,我们便策划用素描真实还原悲惨的场景。刚好2017年摄影部图表室的陈聪颖在江苏分社实习。带着这个任务,我们一起深入采访幸存者,根据他们的讲述,用素描还原大屠杀的场景。
幸存者潘巧英当年和一位老太太藏在灶炉边,躲过了日军的屠刀,而另一位躲在厨房门后的老太太被日军无情杀害。当陈聪颖提出疑问为何日军没有发现躲在炉灶旁边的她们时,潘巧英走到家里的旧式灶台旁蹲下,介绍了当年厨房的情况。旧式的厨房窗户比较小,墙壁被烟熏得很黑,整个环境非常暗,也正是这些条件帮助她们逃过一劫。这些细节在档案里无从查找,只有通过采访才能了解到。根据这些细节,陈聪颖通过素描准确还原当时的场景--前景是被刺死的老太太和日军,中景是灰色的炉灶,最后一层则是隐在黑暗中的幸存者。阴暗的灶台后,潘巧英和那位老太太屏气凝息,眼中充满恐惧。
开始我们计划为每一名幸存者配一幅单张的素描,但有些人经历较为曲折丰富,于是便采用了多张图结合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分镜,描述人物不同的状态,推动故事的叙述。
素描完成后,我们请幸存者确认与当年场景是否一致并在上面签名。常志强用颤巍巍的手坚定地签上名字,张兰英身体虚弱且不能识字,在其儿子的帮助下按上手印……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以素描的形式将他们那段经历真实严肃地展现出来的意义。
随着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历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稿件从最初着力对个人肖像的雕刻,到展现几十人的群像;从再现他们显性生存状态,到表现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从个人记忆,到国家、民族记忆,再至试图建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国家档案。
截至2018年11月,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已经累计采访拍摄了九十余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用镜头真实记录下他们的现状、他们内心深处的苦难记忆。时至今日,拍摄工作还在持续,记者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对所有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拍摄和建档造册。
(韩瑜庆、李响、 陈聪颖)
专家点评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是一项充满爱、悲悯、敬意的劳动,这也是一项拷问自己对苦难的承受力的工作。
2014年开始,江苏分社韩瑜庆、李响开始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留影造册,力图让个人记忆成为国家记忆。从1984年记录在册的幸存者1756人,到2017年底不到100人,韩瑜庆、李响知道这项工作一开始就太晚了。一位老人的离世就是一座小型博物馆的倒塌。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不敢丝毫懈怠,因为这是时代交付新华社记者的职责。
从2014年到2018年,他们每年都拿出关于幸存者的报道。随着幸存者这一群体历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他们的报道由平面转为立体;由个人肖像到群像展现;由老照片收集到口述史整理;由再现显性生存状态,到表现内心深处的伤痛;从个体记忆到初步形成大屠杀幸存者影像档案;他们自己也由摄影记者的身份成为为历史工作的人。
一次次走进幸存者滴血的讲述,体味他们内心深处的痛楚。重新组织一段个个被历史因果解释得支离破碎的人生,这个过程没有片刻欢愉。
人究竟能承受多重的苦难?生命的尊严究竟体现在哪里?如果那三十万生命不曾消失,南京城会留下多少美好家庭?
面对一个个苍老的面孔、破碎的心灵,年轻的记录者扪心自问,备受煎熬。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决定把这个拍摄项目做到最后--直到最后一位幸存者离开。
老一代摄影家已经把摄影的一个高度放在那里,他们留下的职业水准与献身精神,正是新华社摄影记者的核心价值所在。韩瑜庆、李响、梁旭、田建川们的努力再次证明:今天摄影部年轻一代的摄影者,素质优良,知识结构完整,一入社便接受严格教育。他们身上,已种下新华人严守纪律、隐忍、担当、不事张扬,万人之海一身藏的种子。他们通过扎根生活,拿出一个个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代表作。薪火相传的使命感,使他们以严肃的态度关注社会,继续为中国照片档案馆存留证据。
(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