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遥测

遥测系统一般分为“实时遥测”和“延时遥测”两种。如果无线电遥测系统在测量参数的同时,就把测量的量值传输到地面站,称作“实时遥测”。如果航天器在地面的接收范围以外,遥测资料不能实时传送回来,先由航天器上的磁记录器或存贮器件把所测数据存贮起来,待航天器进入地面站接收区时,快速地把已存贮的数据传送下来,这便是“延时遥测”。为解决航天器的实时遥测和实时通信,可按航天器的轨迹,在全世界范围内布置一系列地面站,如美国配合载人飞行计划设立了一批国外地面站和海洋观测船。我国的几颗卫星遥测系统都有延时遥测部分。在航天器的回收舱内可设置磁记录仪器,记录被测的各种参数,待回收后加以处理利用。

遥控

航天器在轨道上飞行的时候,地面往往要求它完成某些动作,如自旋稳定卫星的起旋,磁记录器的记录和放出,返回式卫星的返回动作,等等。地面就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来发送这些命令的。

遥感卫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到1992年已发射13颗。这种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的性质是一致的,只是它工作寿命短,只有5~15天,但是可以回收。它是小椭圆近地轨道,近地点175~210千米,远地点320~400千米,倾角为57°~70°,周期90分钟。卫星观测覆盖区域在南北纬70°之间,覆盖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约为中国的两个版图之广。

卫星直径2.2米,高3.14米,圆锥体,重1800~2100千克。星载可见光照相机等遥感仪器,能获得大量对地观测照片,具有分辨力高、畸变小、比例尺适中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领域,包括国土普查、石油勘探、铁路选线、海洋海岸测绘、地图测绘、目标点定位、地质调查、电站选址、地震预报、草原及林区普查、历史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1992年8月9日下午4时,中国发射了一颗工作寿命已延长到15天的返回式遥感卫星。

遥感考古

遥感考古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古代遗迹、遗物进行感测、分析和辨认的一种勘探方法。航空航天遥感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紫外和多谱段遥感技术在考古中都得到应用。遥感考古具有下列特点:

(1)利用遥感器从几百千米以外的高空能清晰地俯瞰地球的面目,扩大考古学家的视野。

(2)遥感技术能透过地面,探测地下的古迹。

(3)遥感技术还能发现水中的古迹、古物,扩大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4)利用遥感技术可作特定的“时间—空间”记录,不但记录古迹,也记录各种环境信息,组成丰富的历史数据。遥感考古是非破坏性考古勘探,有很大发展前途。

“鹞”式攻击机

英国的“鹞”式攻击机以其独具的垂直起降性能在攻击机家族中占有突出的位置。“鹞”式之所以能具有垂直起降的本领,是因为它装有一台特别的“飞马”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特点是有4个可以转动的喷管。当这4个喷管都向下时,就能喷出推力强大的气流,托着重达8吨的“鹞”式垂直起落,或在空中悬停。当喷口向后转动时,就推着飞机向前飞行了。

有趣的是“飞马”发动机的原始方案并不是诞生在英国,而是由法国的一位工程师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人们既看到了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飞机依赖机场的这个致命弱点。每当战争爆发,机场往往就是敌方破坏的重点,而机场被破坏,飞机的本领再高,也难以施展。

于是,就有人想发明一种能垂直起降或只要经过短距滑跑就能起落的飞机。那位法国工程师的方案就是这样酝酿成熟的。然而,这种颇有发展前景的方案并没有被法国当局采纳。两年后,英国的一家公司独具慧眼,看出其大有用武之地,于是在对原方案进行一番修改之后,于1968年造出这种奇特的发动机。

由于采用了“飞马”发动机,“鹞”式的中、低空格斗性能非常出色。据说,它在6000米以下的高度上曾同美国空军、海军的各种战斗机进行过空中格斗,一般都是它占上风。正因为如此,美国不惜出巨资把它引入到国内,经过一番改进之后,研制出AV-8B。“鹞”式出众的性能还赢得了英国海军的青睐。1978年,在“鹞”式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海鹞”舰载攻击机问世了。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海鹞”曾披挂上阵,取得了23:0的骄人战绩。

预警无人机

与载人预警机相比,预警无人机的经济性好、费效比低且生存能力强。预警无人机与载人预警机一样,集预警、指挥、控制和通信功能于一身,可起到活动雷达站和空中指挥中心的作用。平时可用来进行空中值勤,监视敌方行动,战时可加大预警距离,扩大己方的拦截线并且可以通过它统一控制战区内的所有防空武器,有效指挥三军作战。预警无人机既可单独作用,又可与载人预警机配合使用。

单独使用时,预警无人机利用下行数据传输线,将所获得的情报信息传到地面指挥控制中心。配合使用时,预警无人机率先部署在200~300千米外,将所获得的情报发送给载人预警机,以此扩大预警范围,避免载人预警机穿行于危险区域。

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的D754就是一种典型的预警无人机。该机装有新型机载共形相控阵雷达,能够在复杂电子环境中探测和识别像巡航导弹这样的低空飞行目标。此外,机上还装有红外等多种传感器。

预警卫星——太空“哨兵”

预警系统有着机智、敏锐的“眼睛”。它日夜注视着对方洲际导弹发射阵地的动静。万里之外的狡猾“敌人”——导弹的发射,躲不过眼观六路的“哨兵”——预警卫星。

人们面对突然来袭的核导弹,除了迅速钻进防空洞之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是,在导弹飞行途中进行拦截,将它击落。但是拦截导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是消极躲避还是积极防御,都要争取一个预警的时间,即从发现导弹来袭到导弹命中目标的时间。

为了取得较长的预警时间,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制造洲际导弹预警系统。为了消除虚警,人们在顶警卫星上同时配上高分辨率远视镜头的电视摄像机,当红外探测器探测到导弹喷焰时,立刻控制电视摄像机自动地拍摄目标区域的图像,于是地面站的电视屏上以每秒1~2帧的速度,显示出导弹喷焰的运动图像。根据喷焰在不同高度上的不同形状,就可判断是否真有导弹来袭,并可粗略地测出导弹主动段的飞行轨迹。

预警卫星一般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在卫星上装有高精度的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在空中定向,始终指向敌对方的地区。一旦敌方发射导弹,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内,卫星就可以探测出来,同时通过对飞行弹道进行计算,可以确定它的落点和攻击目标,并马上把信息传到本部指挥中心,提醒作好反击准备。一般的洲际导弹要飞行几十分钟的时间,就是一般中程导弹也要飞行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预警卫星的报警就为自己一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的卫星上还装有核辐射探测器如X射线探测器、射线探测器等来监视大气层内外的核爆炸。

预警卫星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甚至可以称为万里眼。有代表性的预警卫星就是美国代号为647的早期预警卫星。在其上装有一个巨大的红外线望远镜探测器,探测器的镜头始终对准敌方的地区。镜头内的探测器可以以一定的速度围绕轴线转动,我们称它为扫描,以扩大它的监视范围,每隔10秒钟扫描一次。装有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机,在没有情况的时候,每隔30秒钟向地面发送一次图像,而一旦发现情况,如敌方的导弹发射时,摄像机自动地向地面发送图像。在卫星上还有目标识别系统,可以识别是真目标还是假目标,甚至识别云层。美国人从1970年到1982年发射了13颗预警卫星,一般由2~3颗卫星组成预警网。

隐身无人机

1995年6月1日,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隐身无人机——“蒂尔”-3(绰号“暗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克希德公司斯昆克工厂公开展出。该机外形奇特,机翼硕大,机身扁平,有头无尾。

“暗星”之所以采用这种奇特的外形,主要是为了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以增强隐身性能。机身的底部涂成黑色,也是基于此种考虑。该机在1.37万高度可巡航8小时,活动半径1800千米,巡航速度每小时240千米。

据介绍,该机将装备合成孔径雷达或电光探测设备,在续航8小时时,总监视覆盖面积为4.8万平方千米;在1米分辨率时,搜索速度为每小时5480千米;能显示0.3米的目标像点;单机可截获目标600个。该机还具有自主起飞、自动巡航、脱离和着陆的能力,而且可在飞行中改变自己的飞行程序,以执行新的任务。

迎角

对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前进方向(相当与气流的方向)和翼弦(与机身轴线不同)的夹角叫迎角,也称为攻角,它是确定机翼在气流中姿态的基准。在飞行速度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得到最大升力的迎角,叫做临界迎角。在小于临界迎角范围内增大迎角,升力增大;超过临界迎角后,再增大迎角,升力反而减小。迎角增大,阻力也越大,迎角越大,阻力增加越多。

应用技术卫星

美国多用途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英文缩写为ATS。从1966年12月到1974年5月共发射6颗。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进一步发展通信、气象、导航、地球资源勘测等应用卫星进行各种技术试验和研究。“应用技术卫星”1~5号为第一代卫星,6号为第二代卫星。但2号和4号卫星没能达到预定轨道,5号卫星获部分成功。

1号和3号卫星都采用自旋稳定的姿态控制方式。它们主要进行了下列试验:

(1)“空间—地面”和“船—岸”之间的话音通信;

(2)传输全球云层分布图;

(3)试验卫星导航;

(4)试验相控阵天线和机械消旋天线;

(5)验证卫星稳定和位置保持技术等。采用姿态控制方式的2、4、5号卫星还试验了C、L波段和毫米波的无线电通信和传播。

“雨云”号卫星

“雨云”号卫星是美国第二代试验气象卫星系列。从1964年8月到1978年10月共发射了7颗。“雨云”号卫星的任务是试验新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探测方法。卫星呈蝴蝶形状,高2.5~3米,两翼翼展约3.4米,翼面上覆盖约5000片太阳电池,每翼尺寸为0.9米、2.4米。卫星重300~900千克,采用三轴姿态控制的稳定方式对地定向,其太阳同步轨道高1100千米、倾角100°、周期108分钟。卫星上部安放姿态控制、温度控制和电源等系统,下部直径约1.5米的环状体装有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段的多种观测仪器。

“雨云”1号首次利用高分辨率红外辐射仪获得夜间云图。1969年发射的“雨云”3号首次利用卫星红外分光计探测垂直温度廓线。1972年12月发射的“雨云”5号首次采用微波遥感技术,探测有云区域的大气垂直温度廓线。“雨云”7号还有地球辐射收支仪等设备测量地球大气系统的能量收支,用微量大气成分和温度试验仪和大气污染测量仪等监视大气中各种污染气体含量,为研究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资料。

有翼导弹

配置有弹翼,主要依靠翼面产生的空气动力作机动飞行的导弹,称为有翼导弹。战术巡航导弹和大多数战术导弹,如地空导弹、空空导弹、舰空导弹、岸舰导弹等均为有翼导弹。有翼导弹只能在高度30千米以下使用。其特点是机动性好,便于控制,在飞行弹道的主动段、被动段均能进行控制,但大攻角飞行时,弹翼的作用明显减小。

仪表导航

仪表导航是飞行员根据飞机上简单仪表所提供的数据引导飞机沿规定航线到达目的地的导航技术。所需设备为磁罗盘、空速表、高度表、导航时钟,六分仪、偏流计和导航计算尺等。为了减小导航误差,除提高导航参数的测量精度外,主要是利用无线电定位设备或天文导航定位设备给出飞机位置信号来校正仪表导航求得的飞机位置。

圆滚子反卫星

圆滚子反卫星轨道武器是一个长30厘米、直径20厘米的圆筒,进入轨道后,利用头部仪器寻找目标卫星的热辐射,然后高速撞向“敌星”与之同归于尽。

“由”空间站

美国的“由”永久空间站,既是一个永久性的轨道研究设施和工作设施,也是一个轨道试验、组装和修理中心。除进行对地观测、天文观测、微重力材料加工和生命科学研究外,还将为未来建立月球基地和载人火星飞行架起一座空间桥梁。它有双龙骨结构和单横梁结构两种设计方案。前一方案总长153米,高110米,两根骨架各长91.5米,二者间距38.4米。乘员舱和实验舱装在中心处,修理舱、贮存库和燃料加注站设在上面箱形区域,轨道转移飞行器、服务舱位于下面箱形区域。上横梁安装太空观测仪器设备,下横梁安放对地球的观测系统,中间横梁上安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空间站的组件由航天飞机分批送上轨道,需要往返运送31次才能装配成功。后一方案采用122米长的单横梁,包括4间工作居住舱、2间后勤保障舱、4个自由飞行平台和一个可移动的维修舱。这种永久性空间站预计重36吨,可乘6~8名航天员。

永久性空间站计划

建造永久性的宇宙空间站的计划,是由美国提出,日本、加拿大、欧州空间局、俄罗斯共同参加。1994年3月,在美国休斯敦,美、俄、日、加和欧洲空间局的代表,正式通过了宇宙空间站计划新方案的决定。

这个以美俄为中心联合建造宇宙空间的计划,分三阶段共10年时间来完成。第一阶段从1994年开始,美国宇航员将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长期适应能力的训练。美国航天飞机为“和平”号运送新的太阳能电池板,以缓解电力不足;俄罗斯将为“和平”号扩增两个分别装有美俄航天设备的实验舱,使美国可进行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运载火箭的优良性能

用火箭把测试器、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等发射到太空去,或火箭上装上核弹头制成洲际导弹,也可以把核弹头发射到很远的目标。火箭成了运载工具,所以也称这种火箭为“运载火箭”。现代运载火箭结构庞大,“身材”魁梧,竖立在高大的发射塔架旁,高耸入云。一枚三级运载火箭,有几十万个零件,直径粗达5米以上,长80多米,算起来有18层楼那么高。1979年12月,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比利时、西班牙等10个西方国家联合发射的“阿丽亚娜”火箭,是欧洲航天局制造的,这是重型三级运载火箭,高47.7米,重200多吨,火箭的推力为245吨。

为把运载火箭送上太空,在发射控制台上有100多个开关、按钮、指示灯以及指示标图,还有各种跟踪测量设备、高速摄影机、磁带记录仪等记录设备。火箭头部放核弹头、人造卫星或飞船,由推动系统产生推力,飞行控制系统保证飞行和命中目标。发射的时候,第一级火箭先点火发动,使火箭腾空而起,扶摇直上,穿越稠密的大气层;接着第二级点火,燃烧完了又自动脱落;第三级再点火,如同接力赛跑。这样,火箭的飞行速度不断加快,达到每秒7千米以上,射程一般为7000~12000千米以上。

运载火箭之所以飞行速度这么快,射程这么远,全靠高能燃料作推进剂。燃料燃烧时,向后高速喷射强大气流,产生反冲作用而使火箭前进。它自身携带着推进剂,包括燃烧剂和氧化剂,不依赖外界物质而工作。

大型火箭一般多采用液体燃料,军用火箭也有采用固体燃料的。流体燃料一般用煤油、液氢作燃烧剂,液氧、液氟作氧化剂。喷气的动能来自推进剂的化学能,所以也叫化学火箭。为了装推进剂,配置有很大的燃料箱。燃烧剂和氧化剂分别贮存在两个燃料箱里,各自通过管子流向燃烧室,混合之后才开始燃烧,其温度可达4000℃以上。由于有了这个推力,火箭就可以在宇宙空间飞行了。

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运载火箭的用途是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或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第一枚成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用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和欧洲空间局已研制成功20多种大、中、小运载能力的火箭。最小的仅重10.2吨,推力125千牛(约12.7吨力),只能将1.48千克重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最大的重2900多吨,推力33350千牛(3400吨力),能将120多吨重的载荷送入近地轨道。主要的运载火箭有“大力神”号运载火箭、“德尔塔”号运载火箭、“土星”号运载火箭、“东方”号运载火箭、“宇宙”号运载火箭、“阿里安”号运载火箭、N号运载火箭、“长征”号运载火箭等。

“亚特兰蒂斯”号与“和平”号对接

1995年6月27日,美国一架载有7名宇航员的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并开始追赶“和平”号空间站,最后以每秒钟不超过3厘米的相对速度靠近。格林尼治时间6月29日13时对接成功。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对接。有史以来的最重航天器(100吨重的航天飞机和123吨重的空间站在距离地面约395千米的轨道上,以相对于地面2.8万千米/时的速度飞行,夜晚用望远镜可观察到。航天飞机为“和平”号带去了设备、食品和其他补给品。两国宇航员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空间医学实验。美、俄航天器的第一次空间对接是在20年前的1975年,“阿波罗”飞船和“联盟”号飞船共同飞行两天。

“亚特兰蒂斯”号的这次飞行,也是自谢泼德亚轨道飞行以来美国的第100次载人飞行。7月4日,“亚特兰蒂斯”号与“和平”号脱离。乘该航天飞机升空的2名俄罗斯宇航员留在“和平”号上继续飞行,原在“和平”号上的3名宇航员乘航天飞机返回地面,“亚特兰蒂斯”号返回时的乘员增至8人。7月7日返回地面,带回了“和平”号上的部分实验标本。

月球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1千米。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其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千米,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也就是说,6千克重的东西到了月球上只有1千克重了。

像地球一样,月球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凹陷约400米。月球和其他天体一样,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月球探测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自然地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个目标。对月球探测的方式有:

(1)在月球近旁飞过或在其表面硬着陆,利用这个过程的短暂时间探测月球周围环境和拍摄月球照片。前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就以这种方式发回了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美国的“徘徊者”7、8、9号探测器采用了命中月球的轨道,在与月球撞击之前发回一系列照片。

(2)以月球卫星的方式取得信息,这种方式能有较长的探测时间并能获取较全面资料。

(3)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可拍摄局部地区的高分辨率照片和进行月面土壤等分析。“月球”9号探测器发回月球局部地区的第一批照片,测定了月球表面的辐射量;“勘测者”号探测器共发回图像约8.7万幅;苏联的月球车通过地面遥控在月球上行驶、探测并发回资料。

(4)载人或不载人航天器软着陆后取得样品返回地球进行实验室分析的方式。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航天员在月面安置了激光测距反射器、宇宙线探测器、太阳风收集器、月震仪等仪器,带回了月面岩石样品和照片。

“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在月球上一共停留近280小时,足迹达100千米,带回月球岩石样品约440千克,这些样品受到2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专家,其中包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分析研究。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6、20和24号探测器,从月球取回了样品。这些探测器所取得的大量资料大大充实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

月球车

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月球车分为无人驾驶月球车和有人驾驶月球车两类。

无人驾驶月球车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底盘上装有电动机驱动和使用电磁继电器制动的轮子,靠弹性吊架减震。月球车根据地球上的遥控指令在高低不平的月面上行驶。轮子上装解锁机构,可根据地面指令使轮子和传动机构脱开,变主动轮为被动轮,实现机动行驶。当出现紧急情况(车子横倾和纵倾超过规定角度)时,解锁机构可使全部轮子和传动机构脱开,避免月球车倾覆。在仪器舱内装有土壤采集分析装置、自动光谱测量仪、辐射剂量仪、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和通信收发设备等。它们能自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以供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研究月球的地形和地质特征之用,拍摄月面景像和车轮辙迹深度以及探测月面辐射状态等。为使仪器不受月球的昼夜温差变化影响,仪器舱设有温度控制用的热辐射器(夜晚盖上,白天打开)。

有人驾驶月球车由航天员驾驶在月面上行走,主要用于扩大航天员的活动范围和减少航天员的体力消耗,存放和运输航天员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标本。月球车由蓄电池提供动力,每个轮子各由一台电动机驱动。轮胎由特制橡胶制成,在-100°C低温下也富有弹性。航天员操纵手柄驾驶月球车前进、后退、转弯和爬坡。车上装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和磁强计等设备,用来拍摄照片和探测月球物理性质。

月球着陆

航天器在月球上着陆的技术。月球着陆不同于火星着陆和金星着陆。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所有靠大气阻力的着陆手段(制动襟翼、降落伞和机翼)都不起作用,只能依靠反向推力制动。所以,无论是载人登月舱还是自动探测器都采用制动火箭减速加上着陆缓冲的办法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航天器在绕月轨道飞行时计算出实时的轨道要素、着陆参数(推力大小和姿态调整量)和着陆程序。

当航天器到达预定着陆区上空时,调整制动火箭推力方向,起动制动火箭,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改为小推力工作或自由垂直下降。航天器上的着陆雷达不断测出到月面的距离。到着陆最后阶段制动火箭以小推力工作,使航天器进一步减速。

当航天器的月面支撑脚上探针触及月面时,制动火箭自动停止工作。这时航天器的下降速度仅为1~2米/秒。起缓冲作用的支撑脚吸收这一点动能,使航天器在月面安全着陆。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的有美国“阿波罗”号6艘载人飞船的登月舱和前苏联“月球”9、13号探测器以及带有月球车的“月球”17号和21号探测器等。

月球轨道环行器

月球轨道环行器是美国为“阿波罗”号飞船登月作准备发射的月球探测器系列。月球轨道环行器从1966年8月到1967年8月共发射5个,主要用来绕月飞行时拍摄月球正面和背面的详细地形照片,绘制0.5米口径的火山口或其他细微部分的月面图,为飞船选择着陆点等。环行器都装有两台带有特殊跟踪机构的摄像机,拍摄时不致因运动引起图像模糊。其中一台用于普查,一台用于详查。图像记录在胶片上,再用无线电传输到地球站。为了扩大摄影区域,3号的倾角由以前的12°左右改为21°,拍摄下10个可能为“勘测者”号探测器和“阿波罗”号飞船选用的着陆点。4和5号在绕月球极轨道上运行,从月球的北极上空飞往南极上空,以拍摄更大面积的月面并监视近月空间的微流星体和电离辐射。5个月球轨道环行器提供高分辨率照片,为飞船寻找安全着陆点提供依据,并获得了月球表面的放射性和矿物含量等资料以及有关月球引力场等数据。

“月球”号探测器

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其中18个完成探测月球的任务。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2号,两天后飞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着陆,成为到达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实现了从地球到另一个天体的飞行。它载的科学仪器舱内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撞击月球后便停止了工作。同年10月4日“月球”3号探测器飞往月球,3天后环绕到月球背面,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让人们首次看全了月球的面貌。

世界上率先在月球软着陆的探测器,是1966年1月31日发射的“月球”9号。它经过79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在月球的风暴洋附近着陆,用摄像机拍摄了月面照片。这个探测器重1583千克,在到达距月面75千米时,重100千克的着陆舱与探测器本体分离,靠装在外面的自动充气气球缓慢着陆成功。

1970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16号,9月20日在月面丰富海软着陆,第一次使用钻头采集了120克月岩样口,装入回收舱的密封容器里,于24日带回地球。

1970年11月10日,“月球”17号载着世界上第一辆自动月球车上天。17日在月面雨海着陆后,月球车1号下到月面进行了10个半月的科学考察。这辆月球车重756千克,长2.2米,宽1.6米,装有电视摄像机和核能源装置。它在月球上行程10540米,考察了8000平方米月面地域,拍摄了200幅月球全景照片和20000多张月面照片,直到1971年10月4日核能耗尽才停止工作。

1973年1月8日发射“月球”21号,把“月球车”2号送上月面考察取得更多成果。

最后一个“月球”24号探测器于1976年8月9日发射,8月18日在月面危海软着陆,钻采并带回170克月岩样品。至此,前苏联对月球的无人探测宣告完成,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了。

宇宙

“宇宙”一词出于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尸佼的《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乃“天地万物”之总称。现代哲学界把宇宙定义为“普遍、永恒的物质世界”。把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作为整体来看待,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自然科学上则有“我们的宇宙”和“物理宇宙”之说,实指总星系,是人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空间,即能从物理现象上进行解释的宇宙。

“宇宙”号卫星

国际宇宙计划用前苏联运载火箭发射的科学卫星系列。这些卫星由东欧各国研制探测仪器,前苏联提供卫星保障系统。用于研究太阳、地球大气和行星际空间发生的物理现象,1969—1981年共发射22颗。

宇航员的太空行走

2000年9月11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2名宇航员成功地在离地面370千米的太空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为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安装了电缆等设备。此后,为建成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多次以太空行走的方式进行组装,共进行舱外活动1100小时。

第二阶段从1997年开始。俄罗斯将发射一个与“和平”号核心舱类似的大型舱体,作为联合空间站的基础,为空间站提供导航和轨道控制系统。然后再发射美国的实验舱和两艘“联盟”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对接,构成一个过渡性的空间站。“联盟”号则作为宇航员返回地面的紧急救援舱。这个阶段将用美国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质子”号火箭来输送人员及物资,并试验未来空间站的结构和在轨道上组装空间站的能力。这一阶段将是多国合作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到2004年结束。这期间要将美国的居住舱、欧洲空间局和日本的实验舱及加拿大的遥控机械臂装置送上轨道,并最终完成空间站的组装。

雅克-141舰载战斗机

俄罗斯雅克-141是前苏联海军研制的第三代舰载战斗机。雅克-141采用双尾撑和双垂直尾翼,它既能保证足够的航向和横侧操纵性能,又利于在航空母舰上停放,其结构重量也比单垂直尾翼轻。雅克-141战斗机的翼展为10.1米,折叠后为5.9米,但仍为三角形机翼。装1台R-79发动机,加力推力约123千牛,滑跑起飞重量为19吨,垂直起飞航程为1400千米。短距起飞航程为2100千米。雅克-141除装30毫米航炮外,还装备有AA-10和AA-11空对空导弹,它的空战能力十分突出。此外,该机还能外挂数枚空对舰导弹,而且其机载雷达足以完成射程为60千米左右的空对舰导弹的火控任务。如果装备了大超音速导弹,则其对舰攻击能力将更加提高。目前,“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已成功试验了米格-29“支点”式战斗机、苏-25“蛙足”战斗轰炸机和苏-27“侧卫”战斗机等的起降。

“铱”系统

“铱”系统的66颗卫星运行在6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平均分布11颗卫星。同一轨道上相邻两颗卫星距离2024千米,这样,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享受这些卫星的通信服务。

“铱”系统的每颗卫星,重386千克,星体尺寸2.3米调1.2米,三轴稳定,工作寿命5年。卫星本体的6个侧面,每个面都是相控阵天线,能用48个波束照射地面,形成48个蜂窝区110条双工活路,因此总共有696960路信道。借助“铱”系统的帮助,用户使用发射功率为500毫瓦的手持话机,就可以实现全球移动通信。

“铱”系统的业务用途,除了提供全球数字化话音通信外,还可以用于传真、数据传输,自动报告位置和双向消息传送,全球寻呼等,也为全球军事通信开辟了一条新河。2000年初,“铱”计划被迫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