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风雨的故乡

宇宙的原始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演变。在热能的作用下,大气和海洋之间总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分界面不断循环往复,这种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热能量的交换影响着我们这个星球上许多物质的变化。在海洋中,除了潮汐之外,几乎一切运动都直接或间接地是在大气驱动作用下进行各种方式的运动,例如大洋环流、黑潮暖流等等。然而,另一方面,存在于海洋中的潜热能又是一切大气环流的绝大部分的能源。海洋就像是地球上的一个大的“热机锅炉”,通过自身能量的释放,影响着大气的变化。

在地球上,海洋这个巨大的水体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大气;特别是赤道海域,受太阳辐射的海水,把巨大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受热的空气流上升后,向地球的两极运动。在气系统的影响下,北半球形成了顺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南半球形成反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在大洋环流的影响下,又形成一些分支海流,像是洋中大河。带着巨大热能的洋流,把大量的热能输送到沿途的大气中,这就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气候,风雨冰雪天气。在大洋中,由于种种原因,各暖流的流向不同,吸收释放的热量也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海洋环境。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海洋是风雨的故乡。

海洋,是水的世界,水的王国。人们早已习惯把“海洋”当一个词用, 其实,“海”和“洋”是有区别的。“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次要部分, 占总面积的 11%;“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主要部分,占总面积的 89%。“海”不仅面积比洋小,而且深度也小得多,一般只有几百米或千余米;而“洋”不仅面积大,深度一般也在两三千米以上。“海”因为距大陆近,受大陆影响较大,水温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水的透明度也不及“洋”高。“洋” 有独立的潮汐和强大的海流系统,温度、盐度、透明度变化都极小,特别是深洋区几乎没有变化。

世界大洋有 4 个: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这四大洋的名称都有各自的来历。

太平洋原本没有名字,我国古代笼统地把它叫做“沧海”或者“大海”。16 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探险队乘着几只帆船,横越大西洋,穿过南美洲曲曲折折的海峡,到达太平洋,麦哲伦发现这里比之波浪滔天、汹涌澎湃的大西洋平静多了,便给它取名“太平洋”。实际上麦哲伦被暂时的假象所蒙蔽,太平洋根本就不太平。太平洋最大,面积等于三个大洋的总和。太平洋最深,平均深度 400 多米。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 11022 米,把

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放进去,距水面还差 2000 多米。太平洋的水最多,地球

上的水,有一半贮在那里面。太平洋火山最多,全世界 600 多座火山就有 450 多座分布在太平洋区域,不仅边缘区有火山,中央区域也有火山,整个太平洋盆地的一半面积都有火山。太平洋火山如此之多,地震自然十分频繁,全世界的地震几乎有一半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圈内。1923 年 9 月 1 日上午,日本相模湾海底发生地震,离海湾几十公里的东京横滨,倒了四万多幢房屋, 十多万人丧生,近百万人无家可归。这么一个大洋能说它“太平”吗?

大西洋原来名称并不统一,北部称西洋或北海,南部称阿特兰他洋。17 世纪中期,才把大西洋统称为阿特兰他洋。为什么叫“阿特兰他”呢?传说有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名叫阿特拉斯,就住在大西洋。大家都把大西洋叫为“阿特兰他洋”。我国把“Atlantic”意译为“大西洋”。大西洋的面积只及太平洋的一半,但比欧、亚、非三大洲加在一起还要大。

印度洋,我国古时称为“西洋”。郑和七下“西洋”,指的就是印度洋。古希腊古罗马称它为红海、南海、东海或厄立特里亚海。15 世纪末,葡萄牙人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这片海洋,才叫印度洋。印度洋整个洋面都在东半球,而且大部分处在热带,水面平均温度 20~26℃。

北冰洋位处北极,终年风雪弥漫,坚冰如砥,是冰和雪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北冰洋”。北冰洋比之其他三个大洋来,的确是个小弟弟,它面积小,且常年积雪不化,海水冰冻,人迹罕至。但因大陆架占了洋面积的一半, 开发利用起来,前途可观。欧美国家认为北冰洋只是大西洋的一部分,叫北极海,也是有道理的。

世界上有多少海呢?国际水道测量局统计共有 54 个,太平洋 17 个,大

西洋 14 个,印度洋 9 个,北冰洋 9 个。最大的海要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南海, 其次是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最小的海是大西洋的亚速海和北冰洋的白海。海距离大陆比较近,按照它们的不同位置,又区分为地中海、内海和边缘海。

地中海位于几个洲之间,有浅的海峡与大洋相连,深度几乎与大洋相等。如欧洲的“地中海”。

内海又叫“内陆海”,是指伸入大陆内部的海,海水受入口河水的影响比较大,如我国的渤海,欧洲的黑海、里海等。

边缘海简称“缘海”或“边海”,是大洋边缘部分,一侧以大陆为界, 另一侧以半岛、岛屿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比如我国的黄海、东海, 太平洋西北部的鄂霍次克海,它们受潮汐的影响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