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艺的鼎盛时期

明清时期,景德镇以外的窑场先后衰落,各种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云集景德镇,造就了该镇的“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荣局面。

景德镇先后生产的釉下彩青花瓷器、斗彩瓷器、五彩瓷器、珐琅彩瓷器以及粉彩瓷器,代表着当时我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相传在元代,某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

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始终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

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

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好几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

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的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

小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

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拼命朝山顶跑,在那里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他开始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姑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风格。

釉下彩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

在明代的景德镇众多瓷器中,釉下彩青花瓷器一跃占据了主流地位,它较元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突出地体现在质量上。明代青花瓷的浓淡层次,是瓷工用小毛笔在涂抹青料时,利用笔触青料的多寡来掌握的;而清代的瓷工则已能熟练地运用浓淡不同的青料,调染出深浅有别的蓝色色阶。

清代学者朱琰在其《陶说》中记载的对钴土矿的淘洗、煅烧、拣选、磨细等加工,实际上是提高了青料中氧化钴的含量,部分地剔除了铁、锰氧化物的成分。

色料的磨细程度不仅影响画工,就对显色来说也很重要,色料愈细,更能使颜色均匀调和;若色料中有过粗颗粒,在烧成中就可能出现黑斑。正是在逐步认识、掌握青料的采集、加工的实践中,明代青花瓷器的发展经历了上述的曲折过程。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的御器厂烧出的青花瓷达到了纯蓝色,不再泛紫色,并有深浅层次分明的青花色调,达到了比明代更高的工艺水平。

斗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在明成化年间斗彩瓷器的图案中,青花是主色。

它是先用青花勾画好图案的轮廓线,釉上色彩按青花规定的范围内填入,或用青花画好图案的一半,再用其他色彩填画另一半。有些图案则干脆基本上完全由青花来表现,其他色彩仅起点缀作用。

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这种装饰绘画有了一个大变化,即图案是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蓝色交织绘成,彩色浓重,尤其突出红色,青花反而仅起蓝彩点缀作用。所以,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的风格以素雅取胜,而嘉靖、万历年间的斗彩,人们习称为“青花五彩瓷”,它以浓艳为特色。

五彩一般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白瓷上进行彩绘,然后在彩炉中经低温烧烤而成。假若炉温过高,将出现颜色流动而破坏画面;假若温度过低,则釉彩就光泽不足,附着力差。所以明代的五彩时有光泽晦暗的现象,而康熙五彩大多已是彩色鲜艳,光泽清澈明亮。

明代的纯粹釉上五彩瓷,一般包括红、绿、黄、褐、紫诸色,大多以红色为主。实际上,凡有红彩等三色以上的彩瓷,虽不够五色,也叫做“五彩”;无红彩的,则叫“素三彩”。

素三彩瓷器的发展,对于彩瓷工艺也是新的尝试。及至清代,特别是在康熙年间,五彩瓷器的工艺有了明显的发展。

康熙五彩除红、绿、赭、紫等色外,更发展出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同时在五彩中加用了金彩。

金彩的运用也突破了明代嘉靖年间在矾红或霁蓝等上描金的单一手法。因此康熙五彩比明代的五彩更娇艳动人,从而把传统的釉上彩瓷工艺推向了高峰。

明清时期的珐琅彩也颇具特色。借鉴于明代“景泰蓝”制作工艺,在清代康熙年间工匠们创造了在铜、玻璃、料器、瓷器的胎子上,用进口的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装饰而生产出多种珐琅器。

其中瓷胎画珐琅就是珐琅彩瓷器,俗称“古月轩”瓷器。它专供皇宫内皇亲妃嫔们赏玩和宗教、祭祀场合中使用,是极名贵的宫廷御器,产量很少,传世品也很少,历来被视为稀世珍宝。

珐琅彩料最初施用于宜兴紫砂胎上做出彩饰,以后又用于素烧过的白瓷胎上进行各种花卉图案彩饰。

据《清官档案》记载,当时将景德镇烧好的优质白瓷坯胎运至京城,由御用画师和高水平的工匠,用从西方进口的珐琅彩料作画,然后入炉烘烧。烧成的器物由于彩料较厚,花纹凸起,富有立体感,画面瑰丽。

至清代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制作技艺更趋精湛,在彩绘上已改变原先只绘花卉的单调格局,而是在瓷胎上彩绘花鸟、竹石、山水等画面,还配以书法极精的诗词。

珐琅彩料品种很丰富,色泽也极鲜艳,有黄、蓝、绿、紫、胭脂红、粉红、白、黑等色。珐琅彩料的加工,与我国传统彩料不同,而是搬用了“景泰蓝”彩料工艺。是先将起呈色作用的金属氧化物与低温铅釉料一起粉碎、混合,熔融后倾入冷水中急冷成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成已经呈色的各种珐琅粉彩料。使用时与胶混合,用毛笔蘸取在素瓷胎上绘画,然后再入炉烘烧。

珐琅彩的引入和珐琅彩瓷的烧制,都表明我国制瓷工匠在发展传统的制瓷工艺中是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技艺的。

在明清时期的五彩瓷器的工艺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制瓷工匠经过反复的摸索实践,在康熙年间创制出了粉彩瓷器,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釉上彩新品种。自清代康熙年间之后,粉彩瓷器逐步成为我国彩瓷产品装饰方式的主流。

粉彩彩料的化学组成,基本上是在低温玻璃釉料中掺入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和含砷的白色彩料配制成的。

当彩绘后的瓷品在750摄氏度左右烧烤后,彩料中由于砒霜起乳浊作用,使色釉具有一种不透明之感,即乳浊效果,给人以“粉”的感觉。

它的线条有浓淡深浅,色调秀丽柔和,使红彩变成粉红色,绿彩变成淡绿色,蓝彩变成淡蓝色,几乎所有的颜色都能被粉化。同时,借助于改变玻璃白的加入量,更可以把同一彩色化成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扩大了釉上彩的色调范围。

至雍正时期,无论造型、胎釉和彩绘都有长足进步,粉彩的画面因已采用玻璃白粉打底的方法,加上烧成的温度、气氛掌握好,粉彩瓷不仅色彩丰富,而且更加娇艳,以淡雅柔丽而名重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