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文明奇迹
魁北克古城
话魁北克
魁北克是加拿大古城,魁北克省省会。城市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流处,原为印第安人村落。魁北克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为“河流变狭处”。魁北克市原为印第安人居留地,最初为猎人出售动物毛皮的场所。1680年,法国人在此建立永久居留地,1832年建市,它是法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居民点。现在这里居住的95%的居民为法国人后裔,通行法语。市区风景如画,处处保留着浓厚的法国色彩。尽管今天这座城市已经发展为一个有60万人口的大都市,但市内那块面积135平方千米的历史遗迹区却幸运地被完整保存了下来。
魁北克市附近的魁北克要塞是北美大陆上最著名的要塞,历来被认为是加拿大的战略要地,19世纪20年代,当时魁北港是加拿大主要港口,英国军队在海角的山上建立起坚固的军营,并且在上城区周围建起了城墙。19世纪70年代,地方长官杜弗林爵士在一项关于保持城市传统的提案中建议市政府,尽管城墙和要塞已经丧失防御价值也不要拆毁它们,从而确立了魁北克历史遗迹区的地位。
北克的建筑
长久以来,魁北克一直被视作是进入新大陆的通道,是每个入侵者首选的攻击目标,它先后被征服过5次。战事频繁的沧桑岁月,并没有将魁北克付之一炬,相反却日积月累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古代遗址上的铜炮、城墙、军事堡垒等防御工事和作战兵器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和谐地融入城市建筑群中,流露出一种特有的历史韵味,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该城的发展过程。当然,这400年积累的遗产中,最精彩与华美的部分是它的建筑艺术。几年前、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建筑,所有古代的、现代的甚至将来的楼宇庭台,所有法国式,英国式纳建筑共存于同一座城市里。当人们还来不及惊叹如此缤纷的变化时,就早已被每个年代、每个国家、每种流派的艺术表现深深吸引住。从华丽的拱顶圆柱、精细的花纹雕饰、宏伟高大的结构、优质不俗的材料,到奢侈夸张的装饰、优美典雅的雕塑……如此广博的艺术魅力包围着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每扇门,每一块砖瓦、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屋(包括走廊、大厅、阳台)。每一幢建筑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艺术气派,一如郊外的山水风景,无不令人视野开涸,心灵涤荡……
北克城
魁北克城分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全由城墙包围,新城在城墙以外。旧城又分上城区和下城区。上城区位于高坡之上,周围有平均高达35米的古老城墙,是北美独一无二的拥有城墙的城区。下城区是商业区,位于上城东北方。这里的皇家广场,被称为加拿大的“法国文明的摇篮”。皇家广场中心,有1616年建立的哥特式喷泉,喷泉顶端是纪念当年圣方济会传教士漂洋过海远来北美的纪念碑。这一带集中了17~19世纪民用、宗教和军事的古老建筑,其中弗龙特纳克城堡饭店,300余年前是法国的新法兰西总督的官邸,几经破坏,1892年建成目前规模。其陡峭的铜屋顶、塔楼、谯楼和外观庄重的红砖墙,古色古香而又富丽堂皇,高高突出在魁北克城的空中轮廓线之上。广场周围以及从此延伸出去的街道两旁,有许多都是几百年的老屋。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里被魁北克政府辟为历史文物特区,进行了大量修复与拯救文物的工作。这里地段狭隘,挤满仓库、商店,一些街道,如岬下街和尚普兰街,宽仅24米,为北美最狭窄的街道。新城区在上城西南,它代表现代化的魁北克,具有作为省会的一切现代化设备,有会议中心、地下市场以及与其相毗连的23层楼的希尔顿大饭店等豪华建筑。省议会大厦建于1877~1886年间,大厦中心塔,上耸十几米,正面壁龛内安放12座加拿大历史名人青铜塑像。新城区国家战争公园里的魁北克博物馆保存有1759年魁北克城投降英国的“降书”原件。
魁北克还是北美最古老的罗马天主教城市。全市有50座教堂,著名的罗马天主教圣玛丽亚大教堂有1647年原建的围墙。维克图瓦尔教堂内有鲁本斯的名画。建于1639年的于尔絮利纳修道院,是北美最古老的女子学校。附设博物馆中所阵列的圣器,令人追忆昔日修女生活。院内还有1757年死守魁北克的法国主将孟康的墓园。墓园里,1717年开始点燃的长明灯两个世纪都未曾熄灭过。
悬崖宫
崖宫漫话
悬崖宫位于美国的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内,这个公园己被视为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遗迹保留地。公园坐落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的沙漠和多峡谷的岩石地带,占地201平方千米。1906年这里就己被辟为国家公园,并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梅萨维德”这个名字是由18世纪西班牙探险家起的,西班牙语意为“绿色台地”。约在2000年前,一个叫作阿纳萨扎伊的印第安部族在此建立了小王国。起初他们在地坑里建造粗犷的房舍,成为这里最早聚居的以务农为生的印第安人。后为躲避其他部族的侵袭,他们开始迁移到峡谷两侧的悬崖峭壁间,开山凿石,垒砌墙壁,构置峭壁石室,在历史上称为“峭壁居民”。
1874年,美国一支地理考察队进入科罗拉多高原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个印第安人的城寨遗址。他们草草踏勘一番之后便离开了。不知为什么原因,秘而不宣。1888年冬天,两个牧民赶着牛群来到这里,前面一片悬崖挡住了去路。“查理,瞧那里!”其中一个牧民理查德惊讶地指着前面的悬崖。另一个牧民查理朝那个方向看去,果然不同凡响:房子密布,层层叠叠,最前面是一座巨大的宫殿。他俩随口叫它“悬崖宫”。发现“悬崖宫”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批批冒险家进入遗址挖宝,珍贵文物遭到无可挽回的破坏。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保护悬崖宫遗址的法令,把这片地区严密看管起来。后来人们习惯地称梅萨维德的悬崖宫群为“悬崖村”。因为从规模上说,它不同于现代城市,没有相连的街道,没有集中的作坊和商店,没有统治象征的政权机构,只是一个成簇房屋的聚落。但从另一方面说,在占地210平方千米的悬崖上,集中如此多的村落房舍,有着手工业和物物交换的商业活动;几万人聚集在一起生活,从事农业手工业活动,对付共同的敌人,显然,梅萨维德的悬崖宫建筑群已经初步具备了缄市的形态,是一座由农业聚落向手工业商业聚落过渡的居住地。如果没有废弃,肯定会出现市场、商店、作坊及管理城市的政权机构,发展成为一座宏伟的城市。
崖宫群的建筑
这片悬崖宫群尚存比较完整的聚落300多处,每处均有砖墙围护,内有成套的住宅,有公共的庭院和宗教建筑物。其中最大的聚落中心,有一座高楼宫殿,即理查德看到的那座。从遗址留下的房舍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技艺已经相当精湛。那时印第安人已经知道用砂石做成长方形的砖块,再用水和泥调成糨糊,建造砖石屋子,甚至还出现了圆形的楼房。村落里还有一种圆形有顶的地洞,顶中央有个方形的洞口,架着一个楼梯,供人进出,这是他们用来拜神集会的地方。
考古学家在发掘这些遗址时,还发现了蓄水灌田的水库、驯养火鸡的残迹、白底黑彩的陶器、精美的石器骨器和手工织出的棉布,可见当时的社会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要一睹梅萨维德的悬崖宫群的真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四周陡峭险峻的悬崖,崎岖狭窄的山路,深不见底的峡谷,高达2000米的海拔,都阻碍着人们前进的脚步。当人们克服这一切执著地向古老的崖居进发时,心里也许会涌起朝圣的感觉。想象一下,数千年前,一队印第安人正是这样长途跋涉来到这片荒芜之地。为了生存,他们居然在垂直陡峭的岩壁上,建造出一间间的房舍。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如此险峻的地理条件下,他们依然保持民族传统不失,盖起了巍峨的祭祀殿堂。现在亚甲桑那境内的侯琵族,据说是崖居人的后代,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居住在遗址里。这样的一个地方,有历史在支撑,有灵魂在徜徉,自然有它的精神,谈不上美丽,却让人动容。
壁王宫和云杉之屋
悬崖宫群中较集中和较大的印第安人建筑遗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峭壁王宫,一处是云杉之屋。前者约建于11世纪,建筑形式像现代的公寓,分几种规格,总计有房间200多个。在峭壁王宫外缘,还盖有许多圆形地下室,供部族内部社交活动或敬神之用。这些建筑物虽然已废弃700多年,但依旧可看出当年的建筑规模与工艺技巧。
悬崖宫群建筑附近出土的蛙形装饰云杉之屋是第二大建筑遗址,约建于12世纪。共有峭壁房舍100多个。房舍周围还有500所古屋,包括用于敬神的太阳庙以及阳台屋、落日屋、方塔屋、雪松屋、回音室等。阳台屋是一栋由25个房间构成的楼房,楼顶房屋建在向外伸出的底楼栋梁上,故称“阳台屋”。楼下有小道通向地穴,每间地穴长约3米、宽24米。考古学者曾在地穴中挖出人体骨骼和陶器。各聚落区都有巨大的圆形石砌大建筑,屋内沿着石壁设有石凳,那是曾住在这里的普韦布洛人的宗教圣地,祀典时可供全族人跳舞。
梅萨维德悬崖宫群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天生自然,野兽都难以攀登上去。建筑外壁面凿出的一个个小洞,仅可容手指和脚趾插入。居民仅依靠这些洞洞上下进出城寨。显然,这是为了对付外族和野兽的入侵。由于这些石屋均建在悬崖峭壁上,故参观者若想入室必须攀登一道惊心怵目的长梯或凭借扶梯才能进入。此外在峡谷两侧坡地处还辟有梯田,在谷地建有水塘,在某些废墟上绘有壁画。梅萨维德公园辟有博物馆,馆内收藏有曾居于此的部族的于工艺品,如造型精巧的黑白花纹陶器、鸳鸯杯、连柄杯、水瓮等。
自由女神像
由女神像漫话
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屹立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港入口处的自由岛上,是美国东海岸门户的象征。她手持火炬,守望着这座大都会的日日夜夜,似乎整个纽约都匍匐在她的脚下。自由女神像是1886年法国政府赠给美国的礼物,是自由的象征。女神像高46米,连同底座总高约10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式宽松长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12米长的火炬,左手紧握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年7月4日”字样。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整尊雕像气宇轩昂,神态刚毅,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具端庄丰盈的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由女神像的创作缘由
创作自由女神像这一世界级艺术杰作的是法国美术协会会员著名雕塑家巴陶第和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史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者拉布莱。后者曾提议,要在1876年美国独立100周年之际,赠送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以表达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敬意和希望,以及对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法联盟的纪念。这个提议触发了充满激进思想的巴陶第的创作热情。他决定塑造一座象征民主自由的塑像,并立即着手进行图样设计。
对酷爱雕塑艺术且才华横溢的巴陶第来说,做这项工作他是最合适的人了。因为他在17岁时曾亲眼目睹了激动人心的一幕,并在他的内心深处刻下了深深的印记: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了防御工事,与政变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暮色苍茫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体的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饮弹,壮烈地倒在血泊之中。当时巴陶第正好在场,这一景象使这位年轻的雕塑家心潮汹涌,久久难以平静。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更为巧合的是,就在巴陶第怀着巨大的创作冲动进行草图设计时,他邂逅了一位叫让娜的姑娘。让娜长得端庄秀美,仪态娴雅。巴陶第心中不由地一动,如果让面前这位姑娘为自己正在设计的自由女神像做模特儿不是再好不过了吗!令年轻的雕塑家感到由衷欣慰的是,让娜竟高兴地应允了这一要求。在以后的雕塑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并最终结为一对美满的伴侣。现在的女神像,其形体就是以让娜为原型创作的,而神像的面容则是以艺术家的母亲为原型塑造的。
像的竖立
1869年,巴陶第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图设计。1874年造像工程开始动工,到1884年完全告竣,前后历时十载。此间,巴陶第在1876年美国举行独立100周年庆典时,曾带去了自由女神像的一部分,即擎着火炬的一只手臂模型。这只手臂模型仅食指就有25米长,1米宽,指甲则有25厘米厚。由于它的巨大气势,立即成为美国人人争相欣赏的艺术珍品。不久,美国国会使通过决议,同时确定贝德罗小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赠送给美国。8月5日,自由女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开始,基座高约27米,自花岗石混凝土制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处的混凝土巨柱。1885年6月,整个塑像被分成200多块装箱,用拖轮从法国里昂运到了纽约。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脚于架,将30万只铆钉和几百个零件组合一处。28日,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主持了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礼并发表了讲话。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簇拥在神像基座周围,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幸目睹了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严的面容和婀娜的身姿。1916年,威尔逊总统为女神像安装了昼夜不灭的照明系统并主持了竣工仪式。1942年美国政府做出决定,将自由女神像列为美国国家级文物。1956年竖立神像的贝德罗小岛被改称为自由岛。雕塑家巴陶第也因其做出的卓越功绩被授予纽约市荣誉市民称号。
日女神像
今天来此观光的游人从神像底部乘电梯直达基座顶端,然后沿着女神像内部的171级盘旋式阶梯可以登上顶部的冠冕处。冠冕处可同时容纳40人观览,四周开有25个小铁窗,每个窗口高约1米。通过窗口向外远眺,东边可见有“钢铁巴比伦”之称的高楼大厦林立的曼哈顿岛;南边的纽约湾一望无际,波光船影相映;北边的哈得逊河逶迤伸向远方。塑像的基座是一个大厅,1972年美国联邦政府将其辟为移民博物馆。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雕像基石上镌刻的犹太女诗人拉扎鲁斯十四行诗《新巨人》中的诗句:
送给我你那些,
疲乏了的和贫困的,
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遗弃了的,
可怜的人们。
把这些无家可归的,
饱受颠沛的人们,
一齐交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
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
识纪念碑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石雕头像,由美国著名画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在公元1927~1941年间创作并初步完成,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西南部布莱克山区,高183米的拉川莫尔山的山峰上。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包括了美国历史上四位功勋卓著的总统的头像,他们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头像的雕刻采用了高浮雕写实的手法,突嵌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尊头像的高度约为18米,总面积约为20平方米,其中鼻子长度约7米,嘴的宽度为26米,眼睛宽15米。他们目光前视,仪表庄严,代表着美国政绩的四大象征:创建国家、政治哲学、扩张与保守和解放黑奴。
念碑的雕刻过程
1923年,南达科他州的历史学家多恩·鲁滨逊提议在拉什莫尔山的花岗岩上雕刻美国开国元勋的雕像,作为弘扬美国精神的永恒象征,开以此来吸引游客游览美丽的布菜克山区。1924年,鲁滨逊的想法引起了作为雕塑家的格桑·博格勒姆的注意。他启动了这个工程并决定以巨大的总统像雕刻来创建一个“民主圣地”。
博格勒姆在接受工程后,首先制作了一幅1∶10的设计图,通过后,按图塑造出等于真实雕像的十二分之一大小的每个头像的石膏模型,然后用水平棒做垂直测量,定出基准点并在山岩的相对位置上放大标定。工人们以此点为起始,在一只用手摇绞车来控制的吊箱上进行“划线”和“雕刻”。“雕刻”中采用了基点定向爆破,并用钻机和炸药在预定的位置上做逐段碎石处理。到雕像基本完成,共炸下碎石45万余吨。“拉什莫尔山的石刻构图,曾经多次改动,主要原因是山石内层的花岗岩有裂缝或瑕疵。由于在外表很惟发现内层的岩石情况,所以刻到内层时只好改变构图。1930年7月4日,华盛顿像首先完成,接下来在刻杰弗逊像时遇到了很大麻烦,刻像的位置一再改变,直到1936年8月30日才完成。此后,1937年9月17日林肯石雕像完成,1939年7月2日罗斯福石雕像完成。在整个工程中,曾作过九次大的改动,清走石头百万吨以上。四座雕像完成后,博格勒姆又投入到整体处理中,以加强四座雕像间的联系,使这组雕像更加协调。据说创作中,他对罗斯福头像投入了最多的热情,因为他认为罗斯福的眼镜对自己的技艺是一种挑战。不幸的是,1941年3月,作品尚未全部完工,博格勒姆就与世长辞了,剩下的工作只能由他的儿子,同样是雕塑家的林肯·博格勒姆来继续了。遗憾的是,小博格勒姆只完成了纪念碑的头像部分,博格勒姆原来雕刻到人物腰部的设想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观石碑
这四尊巨人头像与山峰浑然一体,十分壮观,游人来此无不肃然起敬。华盛顿像的头部是圆雕,从衣领部分开始向浮雕过渡,右边的衣领转成浮雕线刻,保留了原来的山形,左边衣领刻成浮雕,肩部和胸部因山形而粗刻,因此整个雕像头部五官形象突出,清晰而集中,只见华盛顿安详地望着远方,口紧闭着,眉宇略锁,显露出严肃而又坚决的表情,仿佛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华盛顿肖像是四个巨人肖像中惟一的胸像,其余三人只雕出了头部形象。在华蛊顿雕像的左边是杰弗逊雕像。杰弗逊是著名的《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雕像突出了他作为美国民族和民主革命先驱者的风采和智慧。他的头发弯曲,前额突出,双眼炯炯有神,头部微仰,嘴角微抿,悠闲中透露出果敢和坚强。罗斯福雕像位于杰弗逊雕像之左,他与林肯的雕像都只刻了脸部,脑后与石山连在一起,颈与胸部均未刻出。罗斯福头像下颌略收,唇上短髭粗而浓,双目深陷,两眉紧锁,面部棱角分明,戴一副秀丽的眼镜,与华盛顿和杰弗逊刚毅的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四座雕像的最左边一位是林肯,这位深受美国黑人和下层人民爱戴的伟人向来以言行一致著称,雕像突出了他严肃、认真的性格特征。这组巨型雕像既突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又巧妙地组合在一个统一的构图之中。如果按照年代排列,罗斯福应该排在林肯之后,但设计者出于艺术上的考虑,把罗斯福放在林肯的右边,使它与两旁的雕像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四座雕像的面部虽然不朝向一个焦点,但是他们都看着远方,而且排列在相同的高度,左边三座雕像颈项以下的横线都是连贯的,隐去了三人的胸肩,彼此融为一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了雕像间形与神的联系。
奥尔梅克巨像
话奥尔梅克文化
中美洲神秘莫测的奥尔梅克文化兴盛于约公元前800~600年,也称为拉本塔文化,主要分布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奥尔梅克文化中最大的成就体现在石雕像和石刻艺术上。他们的这类作品水平很高,一般体积都很大,构思奇特,比例也相当匀称。
关于奥尔梅克石像的发现过程还得上溯到19世纪。1862年,荷西·梅尔加前往一处制糖庄园参观,该庄园坐落于墨西哥南部特雷斯萨波特斯地区的图斯特拉山。他在庄园内,看到一尊当地工人几年前所发现的玄武岩雕刻人头。梅尔加受过教育,对旧世界古代文明,以及他自己祖国的文明都深感兴趣。他立刻察觉那件雕刻是一件极为稀有的物品,即现在所知的特雷斯萨波特斯巨头石像1号。
继这一座雕像在特雷斯萨波特斯地区附近被发现后又发现了另外的16座。它们大多出现在较大的海湾沿岸地区,或者靠近这些地区的地方——明确地说,就是拉本塔地区(四座)、圣洛伦索(十座)、特雷斯萨波特斯(两座)。后来陆续发现的奥尔梅克巨建筑大约有300座。到目前为止,最显著的一类是巨大的独立式人头雕像。它们是奥尔梅克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类作品。通过研究这些雕像,人们逐渐认识到古代中美洲最杰出的雕刻家称号应当属于奥尔梅克人。
奥尔梅克独特的文化约在公元前繁荣了整个墨西哥湾海岸。奥尔梅克人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土房和石头建筑。奥尔梅克石匠技艺高超,作品丰富,有无数的雕刻作品。小的有玉石雕像,大的有玄武岩头像、石柱和御座。奥尔梅克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即使最小的雕刻也能给人以异常坚固结实的感觉。在当时中美洲地区,奥尔梅克的小石头和陶瓷雕刻品随处可见。在其他地区,人们也在仿制奥尔梅克的作品。这些雕刻作品的普遍性,及其所带有的各种象征意义,是第一个泛中美洲文化形成的一个显著标记。
石头像的修建与搬运
考古学家对圣洛伦索区的巨像建造及搬运过程进行了研究。奥尔梅克人没有带轮车辆、拖车牲畜和滑车设备,舍靠人力搬运东西。石像的材料采自离圣洛伦索60千米的塞罗辛特佩克,甚至采自更远的约100千米的拉芬塔。在塞罗辛特佩克,人们找到了很多的石头像。这些石头极有可能先是被拖到附近的河边,然后用筏子往下游运送,或沿河拖运,以缩短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例如,水路运输,会把它们带到离圣洛伦索山顶2500米远的一个地方。在那里,它们被沿着一条临时修好的道路,拖上前往南部山脊的斜坡,最后到达离地面垂直距离超过50米的圣洛伦索山的顶部。
考古学家曾做过用25~50人移动奥尔梅克巨石的试验,但长途的搬运则需要几百人的劳动。在最潮湿的季节,当河水的水平面较高,而且地面得到自然润滑的时候,搬运石头最有可能。现在还不清楚,到底这些石头是雕刻完成后才运送的,还是不加工就直接运送的。但水运中丢失石头的危险,性较高,用后面一种方法运送的可能性较大。奥尔梅克的小型石雕上描绘有这样一幅图:看起来没有经过精加工的方石上,紧紧绑着几圈绳索,几个人坐在石头上晒太阳。这幅图可能表明了运送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
在所有的工序中,最费时费力的是雕刻玄武岩石。奥尔梅克人没有金属工具,也缺乏用于雕刻比玄武岩石更硬的石制工具。因此,大部分的工作是通过敲击和打磨完成的。奥尔梅克人把巨石重新加工之后,再制作较小的石头工具,如那些用于准备食物的磨石。一些重新加工过的御座石就被雕成巨石头像。御座石实际上是奥尔梅克最大最早的石头建筑,比许多石头像要早得多。御座石中最大的一块,被称为圣洛伦索第14号巨石,高18米,长398米,宽152米,经过切割之后,很容易雕成一个石头像。
石头像的象征意义
每一尊雕像都遵循统一的套路:一个年近中年的男性,一张丰满且令人生畏的脸,一个宽又平的鼻子,丰满的嘴唇,似于紧蹙的双眼带有内眦的皱纹。每一座头像,都紧紧戴着一顶盔甲似的帽子,帽带系在下巴上。其中几顶还有耳塞,这是古代中美洲地位显赫的标志。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代一种神圣的球赛的安全帽,在这种球赛中,失败的一方会被砍下头颅,这个头像可能与这种竞赛的祭祀有关,或者就是一种向死者表示致敬的纪念物。似乎全部雕像都没有上漆。虽然它们大体上风格相近,但在整体形状和具体的面部特征上,尤其是在头饰的细节上,都迥然不同。虽然这些差异可能反映了石料的不同特点、各地肖像的不同风格和特定工匠的不同技艺,但许多考古学家确信,这些头像实际上都是肖像雕刻。
从前面看头像,都呈典型的圆形。但是实际上,它们从前面到后面大体是平的,而且后面部分通常没有完成。大部分巨石头像高度从约147米到285米,最高的达34米。大部分巨石头像,重达8~13吨,但最重的几乎有50吨。这些头像现在被陈列在奥尔梅克中心。
许多奥尔梅克石像上刻有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但还未被破译。不过,通过这些雕像表现的内容、背景,以及后来有着更为详尽历史记录的中美洲人的传说,可以判断它们的用途及其意义。一位石像发掘者马修·斯特林认为,这些巨大的石头头像,是一些显赫人物的肖像。另一种推断是,它们代表了勇士或球手。不过,多数人认为,它们是首领或统治者的雕像。每座头像帽子上独特的装饰,包括兽皮、缨、羽毛、爪子、绳子和镜子,都可以表明这座头像是一个统治者,或者是某个王室的成员。在后来发现的中美洲的一个部落统治者的雕像十分引人注目,名为“不朽的玛雅”。它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奥尔梅克时期。这一发现为奥尔梅克石头像是首领或统治者雕像的说法增加了有力的证据。
拉本塔的一些奥尔梅克建筑被发现时,似乎还在它们原来的位置上,没有被移动过:巨石头像、御座石和石柱,都建于拉本塔的宗教性建筑区内,或者皇宫内,或者附近的公共区域内。其他的显然被移动过,可能是因为被重新利用过,或者是因为腐蚀,或者是因滑动而移位。奥尔梅克人似乎有意把这些雕像群按一定的位置摆放成一定的场景,以纪念或重现一些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大部分巨石头像属于这些场景的一部分。这些或许是代表首领或皇帝的雕像,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许多考古学家和碑铭研究家认为,奥尔梅克雕像建筑可能是另外一种文化传统的代表物。这种文化传统综合并传达了萨满教的主题。巨石头像代表生灵万物活力的源泉。
尔梅克人种之争
和其他中美洲人一样,奥尔梅克人也把身体的各部分看作是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头像的细节和润饰上,而头部可能象征了中心,被认为是天空或神灵的领域。石像的发现者梅尔加曾发表了两篇文章,推测巨头雕像的代表意义,以及其雕刻对象属于何种民族。当时,学术圈正盛行文化传播论,学者多认为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土著绝不具有足够的智慧或能力,创作出像奥尔梅克头像这类大型而出色的艺术作品。受此影响,梅尔加便假定巨头像的设计雕刻者必定为旧世界移民,而雕刻对象应为非洲人,尤以埃塞俄比亚人最为可能。
其后巨头雕像逐渐被人淡忘,直至1939年考古学家史特林开始研究奥梅克文化,才将该巨头像的有关资料予以重新整理。史特林特雷在斯萨波特斯、拉本塔、圣洛伦索等各地所做的研究,使奥尔梅克文化在学术界声名大噪,而其文章也多刊登于读者众多的各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范瑟提马1976年出版的《子在哥伦布之前》一书中主张“黑种”说。非洲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便曾多次航行抵达美洲,因而创立或至少强烈影响了中、南美洲的早期文明。以此推之,奥尔梅克文明很可能是非洲人所创。此类主张虽不为专业学者所接受,却成了北美州地区当代非洲中心运动的基本论点。根据范瑟提马的说法,非洲中心修正主义历史学者声称:“全世界所有的早期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布达米亚、印度、中国、欧洲,以及美洲文明,多是由黑色人种所创,或至少受其文化启发而成。”范瑟提马与其他作者所援引的证据主要有五项:旧世界各地不同期的书写文字;奥尔梅克巨型石雕头像所显示的“黑种人”特征;奥尔梅克土墩与埃及和努比亚的石制金字塔,具有多种考古学的雷同之处;原生于某半球的植物,却出现于另一半球;美洲亦出现木乃伊制作之习俗。
另一位学者哈斯里维拉与他的同事,最近也曾针对这项议题作了完整的讨论。哈斯里维拉与同事仔细审视每项证据,并予以一一驳斥。哈斯里维等人认为由于奥尔梅克文化在中美洲文明发展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非洲中心主义论者会有奥尔梅克人属于非洲人的想法并不奇怪。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们所极力主张的论点,却反面巩固了另一项错误的种族论点,亦即将美洲原住民贬为次等民族,不可能发展出与古代旧世界民族同等伟大的文化成就。抛开这些争论,不管奥尔梅克人的巨石头像属于哪个人种,具有什么确切的用途或含义,它们无疑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巨石雕刻之一。
特奥蒂瓦坎古城
奥蒂瓦坎史话
特奥蒂瓦坎是墨西哥印第安人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0千米处,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坡谷底之间,面积约20平方千米。公元1~150年之间,特奥蒂瓦坎人在这里建造了拥有5万人的城市,为中美洲第一座城市。公元450年城市达到全盛时期,兴建了大量宏伟建筑,其中包括著名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这两座梯形金字塔都是举行宗教仪式的祭坛。纵贯南北的中央大道又名死亡大道,太阳金字塔在大道东侧,月亮金字塔在西侧,金字塔前大道两侧坐落在着大大小小的寺庙、神坛和宫殿,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
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人纳瓦语中是“创造太阳和月亮神的地方”。在印第安传说中,他们崇拜的第四代太阳不再发光了,地球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人间万物生灵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宇宙的诸神听到了从地球上传来濒临死亡的人们的恐怖叫喊和痛苦呻吟,从宇宙中飘落到特奥蒂瓦坎,燃起了篝火,但火焰越来越弱,最后又被黑暗吞没,地球重新陷入黑暗。为了使地球永见光明,人类永远欢乐,诸神修筑了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在两塔之间,又一次燃起大火,熊熊烈火越烧越猛。诸神商定,谁有勇气,自愿跳入火中,就会变成第五代太阳,永远得到人类的崇敬。诸神中低贱的纳纳瓦特神和高贵的特克西斯特卡尔神都表示愿意做出牺牲,变成太阳,照耀地球。纳纳瓦特神首先勇敢地跃身跳进火中,顿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引起;而特克西斯特卡尔神却害怕了,只是在看到纳纳瓦特神变成太阳后,才下定决心,咬牙跳进已是十分微弱的火堆。但是他失去了机会,没有变成太阳,而成为了只能在太阳下山后用暗淡光辉照耀大地的月亮。这就是关于特奥蒂瓦坎地名由来的传说。
奥蒂瓦坎的建筑格局
俯瞰特奥蒂瓦坎的遗址,它的整个城市似乎是严格按照一个事先作出的计划统一设计建造的,透示出简明的几何性韵律感。街道的坡度被设定为30°,每隔一定距离建六级台阶和一个平台。站在街上可以从南向北一无遮拦地望去,台阶和平台隐没在精确的坡度差中,看上去仍是一条缓速升高的街道,街道上的台阶与3000米以外的月亮金字塔自然相连,视线沿大道似乎直抵天际。为了不使格状平行的街道切断,设计和建筑者将河流改道,引入另一条运河。城市中心广场上,两条大道垂直相交。其中,一条就是3000米长、40米宽的城市中分线“死亡大道”。最近有研究结果显示,特奥蒂瓦坎的城市格局是太阳系的星图模型。依据是,这里的所有建筑,包括宫殿和民房,都与太阳金字塔的方向严格一致,并呼应着太阳在天上运行的轨迹。
阳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在死亡大道的东侧。通常人们认为此塔约建于公元1~3世纪,这座接近四方锥体的五层建筑坐东朝西,逐层向上收缩,底边各长222米、225米,总高645米,总体积100万立方米,占地约5万千方米。它的平面设计采取了古代印加人视为神圣符号的五点形,即在正方形的四角各放置一个点,正方形的中心是第五点,它使所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和解并合而为一,从而成为生命生生不息的源泉。用来建造金字塔的巨石并不规则,大多呈深褐色,也有土黄黑色,所以整个金宇塔是一种浑厚深沉的暗色调。金字塔表面从前抹着石灰,上面有鲜艳的壁画。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壁画已经剥落殆尽。金字塔的四面都有阶梯直达顶部,阶梯最宽处为17米,每个台阶高度相同。金字塔的四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金字塔的顶部原有一座太阳庙,现已完全毁坏。从塔的底部,经一地道走进塔内,可以看到一座小金字塔,形状像四叶草,四叶表示大地的四个地窑或嘴孔。现在的大金字塔是在这座金字塔的基础上建成的,在太阳金字塔侧旁的广场右边,有一片独具特色的住房群,供管理太阳金字塔的祭司们居住。在广场北端,有一座华丽的“太阳宫”,是太阳金字塔最高祭司的宫殿。宫殿内的壁画色彩鲜艳,是古城遗迹中迄今发现的最精美的壁画之一。考古表明这里曾用于祭祀太阳神。祭祀仪式惨烈惊怖,祭司将活生生的人摔昏,仰放在金字塔上的“牺牲石”上,面向太阳,开膛取出卜跳动的心脏,供于祭台上。取出心脏后的尸体被从斜坡上溜到地面,一具一具堆成小山。狂热的祭献,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损失,而这个文明的消亡,学者们怀疑可能与这种无限度的牺牲祭献有关。
扎科特尔神庙
死亡大道南端,有一个四周建有高台的方形广场,周边的高台上曾建有一些小型神庙,著名的“奎扎科特尔”神庙就坐落在广场中心。“奎扎科特尔”就是羽蛇的意思,羽蛇是包括古印第安人在内的许多民族崇拜的最古老的神话动物。这座神庙首被一座土墩掩盖,后来被从土中发掘出来。神庙是一座六层的棱锥形建筑,其豪华和气派令人们惊叹不已。在神庙的庙基上,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和一些奇异的象形文字,但人们还没有完全破解这些文字的意义。神庙的每一层都有336颗羽蛇头像和雨神头像,如今,它们熠熠发光的黑曜石的眼睛已被毁坏,整个石雕的色彩也不再斑斓。然而,当人们不经意地看到这些石刻的羽蛇时,依旧感到它们的凛然寒肃,令人生畏。
帕伦克古城
话古城
帕伦克遗址,在今墨西哥恰巴士州境内,属玛雅文化的遗存。它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个山坡上,热带森林环绕四周,反映了玛雅人当年建城定居多选择苍林山岭的特点。该城市最在建于公元前,在公元7~9世纪时最为繁华。帕伦克古城遗址周围原始森林密布,树木高达30米,虫鸣声和吼猴的叫声不绝于耳。隐现在清晨薄雾中的神庙使人产生一种奇异的朦胧感。帕伦克古城遗址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公元600~700年间,帕伦克古城发展达到了最高峰,经过发掘发现的8平方千米区域内的古城建筑多建于这一时期。古城布局沿平缓的坡地自东向西展开,奥托罗姆河缓缓穿过城中心。河上建造了一座长约50米的拱形引水渡槽。令人不解的是,公元800年左右,帕伦克城的建设突然停止了。公元10世纪,这座古城消失在热带森林中,直到公元18世纪中期遗址才被发现。
伦克宫殿
帕伦克的主要建筑有一座宫殿和五座神庙。宫殿建在梯形土台上,历次重新修建的时间集中在公元650~770年间,当时它可能是帕伦克古城的行政中心。作为宫殿底座的土台,底边长100米,宽80米,高10米,建筑物排列在四个四方的中庭四周,建筑物之间有走廊或地下通道相连。帕伦克宫殿的一角还有一座高耸的塔楼,塔楼共四层,高15米,是玛雅建筑惟一的塔楼式建筑。它被猜测用于天体观测,所以被称为“天体观测塔”。
庙一体的铭文神庙
帕伦克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铭文神庙”。金字塔为正方形,共十层,向上逐层缩小,最低一层有梯阶九级,其余有梯阶七级,共72级。“铭文神庙”就建筑在全字塔顶平台上。神庙有五个门,走廊上有壁画、浮雕,庙的四壁都雕刻着碑文。可惜,现在还未破译出这些玛雅象形文字,至今尚无人知晓这些碑文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平顶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阶象征通往宇宙的阶梯,这是玛雅建筑的典型特征。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虽然形状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现已发现的圣西哥金字塔绝大多数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坛,而不是陵墓,然而帕伦克的金字塔却是一个例外。巴加尔国王的石棺就在铭文神庙底部的墓室中被发现的。
巴加尔国王石棺的发现应归功于墨西哥考古学家亚尔伯托·鲁兹。他在1949年被墨西哥国立考古历史学院任命为帕伦克项目的负责人。在他进行的第一个季节的挖掘中,一切平淡无奇。但是,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鲁兹发现了神庙内部某些细节的不同寻常:大多数玛雅神庙的地面都有一层装饰性灰墁,但铭文神庙的地面是光秃秃的石板。令人不解的是,地板中间的一块石板上有两排人工凿出升被石块堵住的孔洞。鲁兹继续观察。一天,他注意到神殿墙壁延伸到地板之下时,情况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他预感到神庙有地下建筑。鲁兹作出令人震惊的推断后开始向下挖掘。他撬开了带有孔眼的石板,发现了一条塞满瓦砾的狭窄缝隙。鲁兹和考察队经过三年辛苦的劳动,终于在1952年夏季,使无休止的挖掘有了结果,一条向下的阶梯通道被清理出来。鲁兹和考察队员到达了阶梯的末端。他们清理掉密不通风的碎石后,进入到一间密封的祭室。祭室里堆满了祭祀用品,包括玉石耳塞、大量的陶器和两个装满朱砂的贝壳。后来考察队员发现了被一块三角巨石堵住的入口。他们花了两天才使巨石露出了一条刚够一人通过的缝隙。终于,1952年7月15日,鲁兹侧身挤进了内室,走下最后5级台阶后,置身于这个与世隔绝了千年的房间。这是帕伦克国王巴加尔的墓室。进入这座墓室,必须拾级登上金字塔,进入铭文神庙,然后沿着螺旋形的石台阶才能下到墓室。据考古学家分析,这座坟墓可能还有正门,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发掘时不想损坏金字塔而放弃了寻找。墓室的平面顶作为假拱,全用石砌成,高7米、长9米,最宽处为4米。墓室后壁正中凿一龛,内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两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约11米,长约28米,宽约2米,棺内壁四面均有浮雕纹。棺盖厚达27厘米,重达5吨。棺盖面及四周亦满雕花纹。在石棺内中央向下凿一石穴,它的前端为椭圆形,穴内涂满红色。巴卡尔仰卧在石穴内,头戴绿玉石面具,颈、胸、手、腕、足等处分别佩有玉制的项链、串珠、指环和小球,左足侧前,置绿玉太阳神偶像等。
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宫殿。宫殿中间是一个大院,看来是当时王室观看竞技或演出的场所。走廊壁上有各种绘画和浮雕,经历了上千年的时光,其颜色虽已黯淡但仍可辨认,绿色尤为清晰。后走廊的东北角有蒸汽浴室,供王室沐浴。在宫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层。宫殿和高塔的四面,还有类似宫殿的建筑物。金字塔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动中心。
阳神庙
坐落在奥托罗姆河西岸的太神神庙规模不大,非常精巧。太阳神庙内壁刻有146个玛雅象形文字,至今保存完整。整体观之,太阳神庙是一座九层的金字塔,其底边长65米,连同神殿高21米,公元675年起动工,683年建成。神庙正面阶梯顶部有并排五座门的神殿,门侧均有雕刻,神殿内壁刻有600多个玛雅象形文字。
奇琴伊察古城
话奇琴伊察
玛雅文化从危地马拉太平洋沿岸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南端尤卡坦半岛,从公元3世纪末一直延续到公元16世纪西班牙人占领墨西哥时为止,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奇迹,人们对它神秘的过去还知之不多。
在尤卡坦半岛神秘的城市中,最引人注目、不易忘怀的是显赫一时的“羽蛇”城奇琴伊察。法国著名的玛雅史学家雅克·苏斯坦尔认为,“奇琴伊察”就是“伊察人之井边”的意思。所谓“伊察人”,就是在5世纪左右从危地马拉佩腾地区和墨西哥中部地区来到尤卡坦半岛,建立了玛雅新王朝,并把自己的首都定在奇琴伊察的玛雅人。在玛雅人来到之前,这里居住着托尔德加人。他们是墨西哥的土著印第安人中的一个部族,也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化。玛雅人来到尤卡坦半岛后,融和了托尔德加人的文化,创建了奇琴伊察的玛雅—托尔德加混合文化。玛雅史学家把它称之为玛雅古典时期的后期玛雅文化。他们崇拜的就是“羽蛇神”和雨神。耸立在奇琴伊察城中心的一座显要的建筑物就是羽蛇神金字塔。所以奇琴伊察也被玛雅史学家称之为“羽蛇”城。
奇琴伊察是玛雅人的一个重要据点。在南北近四千米的“羽蛇”城里,神庙,宫殿、街道、祭坛、广场等都建筑得井井有条,这表明,当时的玛雅人有着良好的社会组织。公元987年,托尔特克族占据了这座城市,作为他们的首都,玛雅文明受到了冲击。在公元11~12世纪期间,奇琴伊察处于鼎盛时期。托尔特克族人建筑了非凡的石殿、柱廊和府第,把玛雅文明和托尔特克文明交织在一起。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广场四周排列着的1000根近23米高的圆柱,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附近是圆柱支撑的厅堂、下陷的庭院、有列柱的游廊和金字塔形的神庙。大约在1224年,奇琴伊祭的玛雅勇士们赶跑了托尔特克人,重新占据了该城。这里成为统治者托比辛·昆沙柯多新的首府。“昆沙柯多”在托尔特克语中为“羽蛇神”,玛雅语中称之为“古古柯”。俯视全城的金字塔庙就是为他建造的。奇琴伊察作为权力中心的时期并不长,在遭到尤卡坦半岛上另一强大的部落——玛雅藩的进攻后不久,大约在1224年,奇琴伊察地区就被遗弃了。现在人们所见到的奇琴伊察的大片遗迹,既不全属于玛雅风格,也不纯粹是托尔特克风格,而是糅合了两种文化思想模式的错综复杂的混合体。
井
在奇琴伊察这块只有季风才能带来雨水的干旱土地上,建筑物围绕着一口口巨大的水井向外扩展。“羽蛇”城里有两口直径60米的天然大水井。玛雅人把其中的一口水井作为饮水和灌溉农田之用,而把另一口水井奉为“圣井”,用来祭祀雨神。在干旱年代,活人被扔入井内,以期感动雨神,缓解旱情。已有不少作为供品的贵重金属、玉石和宗教图像从井中打捞上来。许多被投入井中的人似乎还只是孩子,至少那些被扔入井后即被淹死的人绝大多数是孩子。那些在井中数小时后仍存活的人则被救起,并受到礼遇,他们被认为已与雨神交谈过了。许多从井内发现的物品属于特尔托克时期以后的年代,所以有理由认为,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口井一直被视为神圣的地方。
蛇金字塔
羽蛇金字塔建在一座老的金字塔上面,并将其完全覆盖,四周各有91层台阶。金字塔的设计和尺寸都颇为奇特: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这座建筑物的方向定位显然经过精心考虑。这些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在春秋两季伊始,日落时分,边墙受阳光照射,光照部分在边墙上形成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与生长于该地的响尾蛇身上的图案极为相似。阳光照在上面,逐渐由笔直变为波浪形,弯弯曲曲形成七段等腰三角形,边同蛇头,宛如巨蟒从塔顶向大地游动。斜阳和底部的羽蛇神的头部,象征着苏醒的羽蛇神正爬出庙宇,能显示出划分季节的特殊效果。
墨西哥城
西哥城史话
墨西哥城是今天世界上最人、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位于阿纳瓦克山谷中部,被高耸的火山顶峰所包围。说它大,首先是人口多,其次是面积大,有1479平方千米。墨西哥城的另一个特点是海拔比较高,为2240米。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首都,它的前身是特诺奇蒂特兰城,在阿兹特克人讲的纳瓦特尔语里,意即“屹立着雄鹰的仙人掌国”。都城的全称是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墨西哥”是由纳瓦特尔语“墨西特里”(意即太阳和月亮之子)演变而来。
传说在11世纪初,太阳神向四处漂泊不定的阿兹特克部族发出指示,要他们向南迁移,当看到一只老鹰停在带刺的仙人掌上,嘴里叼着一条蛇时,就在那个地方定居下来,建立安乐的国家。1325年7月18日,阿兹特克人来到特斯科科湖北岸,两个先行探路的祭士终于在湖心的小岛上看到了神奇的景象:两河汇合处矗立着一块巨石,一棵苍劲挺拔的仙人掌长在巨石上。仙人掌的顶端盘踞看一只矫健的雄鹰,嘴里叼着一条长蛇。这正是太阳神启示他们安居的地方!于是,阿兹特克人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用勤劳的双手缔造了特诺奇蒂特兰城。后来,墨西哥人根据这一传说,把鹰作为民族的象征,还把鹰叼长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图案缀在国旗和国徽上。今天,人们漫步在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可见到广场旁侧的一个台基上,立有一座铁铸的雄鹰塑像,塑像下面刻有一句名言:“只要地球长存,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的声名和荣光将永远不会消失。”
从1325年到1519年11月8日,科尔特斯率西班牙殖民军到达特诺奇蒂特兰之前的不到200年时间里,阿兹特克人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创造了光辉的文明。他们填湖建城,修筑水道,建起了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庙宇、宫殿、如羽蛇神殿、特拉沃克水神庙、大庙、莫特苏马皇宫等。特诺奇蒂特兰成了一座威尼斯式的印第安城市。据历史学家估计,在当时特诺奇蒂特兰拥有六万户人家,按每户五人计算,全城居民约有30万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古城建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小岛上,填湖而成的几条大堤把整座湖中之城连成一体。城中心矗立着几十座金字塔神庙,其中太阳庙高35米。广场外围是金碧辉煌的宫苑和一排排整齐的房舍、楼台。大街上人声鼎沸,湖面上独木舟川流不息。
1521年8月,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将这里夷为平地。后在他们迫使印第安人在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废墟上建起了墨西哥城。一座座欧洲式的宫殿、教堂和修道院拔地而起。此外,还挖了两条运河,一条通图拉河,另一条通墨西哥湾,兴修了通往阿卡普尔科和韦拉克鲁港的公路。1535年墨西哥城被定为新西班牙总督府首府。1626、1627和1629年墨西哥城发过三次大水。第三次大水持续了三年,3万印第安人被淹死。至今,墨西哥城仍保留着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物,它既是墨西哥城独特的风貌,又是墨西遭受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西哥城的建筑
墨西哥城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窄。全市共分16个行政区,老城区在东北部和东部,新城区在丙部和南部。北部的瓜达卢仙·伊达尔戈为宗教圣地。市区道路呈方格形,也有环形和辐射形的。著名的“起义者”大街纵贯南北,是墨西哥城经济和交通的大动脉。美丽宽敞的“改革大街”横穿东西,分西、中、东三段,街心和人行道上矗立着许多名人的塑像。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宪法广场正中央有一根粗大的旗杆,每天都在这里举行升降旗仪式。广场四周有国民宫、墨西哥主教座堂、市政府、最高法院。离广场不远的独立纪念碑、革命纪念碑气势雄伟。
墨西哥城四周环绕着峻峭的群山,南端的波波卡特佩特尔火山,海拔5452米,火山口终年白雪皑皑。查普尔特佩克公园等大大小小的花园,似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全城各处,景色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庙
在距墨西哥宪法广场约200米处的塞米纳里奥街和危地马拉街的街角上,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特奥卡里大神庙的遗址,也即大庙。它是阿兹特克文化最有价值的文物宝库。
大庙的发掘历史并不长。1978年2月21日深夜,在墨西哥城宪法广场大教堂后面的乌拉圭街的街口,电力公司的一群工人在挥舞着镐头和铁铲,挖掘一条埋电缆的土沟。突然一个工人挖出一个石头雕成的头像,工人们第二天一早便报告了历史和人类学研究所。专家们闻讯赶到现场,经过七天小心翼翼地发掘,终于挖出了一块半椭圆形的石雕,上面刻着一位女神,但已身首分离、肢体破损。女神头戴大顶羽冠,腰束长蛇带,头颅上吊着一串小铃铛。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就是阿兹特克人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科约尔萨乌基像。月亮女神的发掘,说明史书上记载的大庙就在附近。
传说古时候天地和生死女神科亚特里科埃有一天在科亚特佩克山清扫寺庙时,拾到几根美丽的羽毛,就把羽毛藏在怀里,不料,竟因此怀了孕。听至这一消息,她的女儿月亮女神科约尔萨乌基和400个儿子即400个苏里亚诺星神怒气冲天,认为母亲犯下了不贞之罪,玷污了他们的名誉。于是,一致决定要杀害她。天地和生死女神知道后,十分害怕。这时,她怀的孩子维奇洛波奇特列战神兼太阳神出世,他手持一条火蛇,愤怒地冲向月亮女神,砍下了她的头,并将尸体抛下去。接着,又赶走了400个苏里亚诺星神。阿兹特克人就是在这一神话的启示下,修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大庙,每年举行宗教仪式,杀生祭祀。
大庙最早建于公元1330~1340年。为防止水涝,大庙不断扩建升高,在原先的庙宇基础上,重建更大的庙宇。大庙庙上有庙,共重叠有七层。每层庙宇都有水土神特拉洛克的祭坛。
整座大庙呈金字塔形,建筑的底部几乎呈正方形,它的边长有80米,最高点距地有30米。大庙西面,有两座并列的阶梯,从其中任何一座都可攀上一座有113级阶梯的陡峭台阶,然后从那儿就可以到达大庙的最高点。在大庙的最高点,建有两座神龛,一座供奉着城神威特西洛包切特利,另一座供奉着水土神特拉洛克。大庙的祠堂前面,是一块面积为440平方米的空地,在此处举行过许多宗教仪式,如活人祭祀等。整个大庙除了一些供品柜以外都是实心的。这种不建内室的方案简化了整个大庙的设计和建筑,阿兹特克的工程师极具创新精神,他们在砖石建筑和石像雕刻方面达到了惊人的精确。没有有效的金属切割工具,他们就用更坚硬的石头做成工具进行切割,并用绳子、水和沙子对材料进行锯磨。当时墨西哥还没有四轮工具,也没有驮畜,阿兹特克人用人和小船来运送建筑材料。至于大庙的颜色,和其他阿兹特克的庙宇一样,都被涂上了明亮的颜色。
对大庙最深的挖掘到达了大庙二代,在它上方是幸存下来的双神龛的墙基,大庙二代的建筑可以溯到特诺奇蒂特兰城显赫王朝建立的初期。为了向世人昭示王朝经由神权授予的统治权,人们在原先脆弱的大庙一代上又砌上了一层巨石并粉刷上灰泥。当时特诺奇蒂特兰城还得向另一个城市进贡,后来它在约1431年打败了那个城市,各地转而向特诺奇蒂特兰城进贡。从那以后,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命令各属地进贡木材、石料、石灰和劳动力,以表达他们对特诺奇蒂特兰城和诸神的敬意。为了纪念这一意义重大的事件,当时的统治者对大庙进行了第二次扩建,结果形成了大庙三代。15世纪50年代,特诺奇蒂特兰城遭遇水灾和饥荒,统治者免除了属地的进贡义务,并打开粮仓赈灾。作为对统治者慷慨解救的报答,各属地纷纷帮助修建宫殿和庙宇。约在1454年后建成的大庙四代,可能就是这些公共工程的产物。大庙发掘出的最引人注目的祭品之一,是一组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的掌旗官的雕像。它们斜靠着大庙三代台阶上,被大庙四代的填料泥浆和石块所覆盖。第四代大庙指的是大庙西面的修筑部分,还包括科约儿哈乌基雕像。第五代大庙建于15世纪80年代早期,其遗址难寻。第六代大庙可能建于1487年,它的落成仪式上共有8万人作为牺牲品死于塔顶的祭坛上。
立纪念碑
在墨西哥城革命大街的街心广场上,屹立着一座高耸云霄的墨西哥独立纪念碑。它是1910年9月16日为纪念墨西哥独立100周年而建造的。碑身呈圆柱形,底座四角形。圆柱高36米,顶部兀立着一尊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镀金铜像。女神手擎桂冠,神态祥和。基座四角塑着象征和平、战争、法律和正义的十尊神像。在女神脚下面伫立着四位为争取墨西哥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的塑像,中间的雕像是“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这位叱咤风云的神父,手持绘有瓜达卢佩神像的起义军旗,是墨西哥独立革命伟大历史场面的一个缩影。纪念碑入口处设有灵堂,安葬着几位墨西哥民族英雄的遗体。
西哥大教堂
墨西哥大教堂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它位于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的北侧,始建于1573年,1823年以后才正式完工,历时250年。墨西哥大教堂为巴洛克式建筑,用黑色玄武岩砌成。其石墙很厚,并用很粗的铁链加固,以达到增加抗震强度的目的。教堂呈传统的拉丁十字形布局,有一个中殿和两个侧殿。中殿为纵向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55米。中殿纵深处的大祭坛有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圆形拱顶。拱顶上有许多装饰华丽的拱架及各种浮雕绘画。与中殿呈十字形交叉的侧殿中,设有许多小祭坛和7个小教堂。其中一些小教堂是后来的艺术家们建造的。皇家祭坛,又称皇家小教堂,是整个教堂中最漂亮的建筑。它是仿照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的皇家祭坛修建的,装饰极其讲究,是建筑艺术中的珍品。祭坛顶部穹隆上,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和珍贵华丽的雕饰,半圆形壁龛上布满了精致复杂的精美雕塑。
普尔特佩克公园
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在墨西哥城西部,树木苍翠,花草遍地,湖泊荡漾,风景秀丽,被誉为调节和净化墨西哥市空气的“植物肺”。“查普尔特佩克”在阿兹特克语中是“蝗虫”的意思,是指公园内的一座小山的形状而言。早在公元6世纪,这里就种植了许多树木,成为阿兹特克国王莫克特苏马游乐和打猎的场所。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小山被划为禁区。西班牙总督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宫,取名为“查普尔特佩克城堡”,从那里可以眺望墨西哥城。1944年,墨西哥政府将此地辟为公园。
巴拿马运河
话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通航运河,全长813千米,呈东南—西北走向。它连接着北美与南美大陆的巴拿马地峡最窄和地势最低处。尽管巴拿马运河承载能力有限,但它的经济贸易和军事战略价值仍备受重视。巴拿马运河紧贴着巴拿马城西南角流入太平洋。巴掌马城是巴拿马共和国首都,城市面朝巴拿马湾,背靠安康山脉,风景如画。这里原为印第安人渔村,1519年建城。1671年被海盗烧毁,1673年在旧城西面65千米的地方建立了现在的巴拿马城。
折的开凿史
早在1551年,当巴拿马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时候,就曾有人建议在巴拿马地峡上挖掘一条洋际运河。然而,由于开凿运河可能危及西班牙在中美洲的垄断地位,西班牙政府没有同意这项建议。一直以来,西班牙从中美洲获得的金银财宝都是用船只装运,从秘鲁沿太平洋海岸向北运至巴拿马南部海岸,然后再由骡马驮运,穿越地峡,最后到达料隆。1876年,巴拿马摆脱西班牙控制,成为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以后,这一建议开始被付诸实施。运河专家们认为,中美洲和南美洲交汇处的48千米宽的巴拿马地峡是开凿运河的最合适地段。当时,法国人雷塞布创建的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为此设计了八套开凿方案。1881年,该工程正式启动。然而不久,工程就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困难:当地大肆流行的黄热病和疟疾使公司的工人们纷纷病倒,甚至死去。这项工程成了众人谈之色变的死亡陷阱,一些建筑工人从法国来时就为自己带着棺材,结果那些棺材真的没有空着运回法国。在死亡人数将近万人的时候,工程再也无法进行了。公司宣布破产,工程随即中止。失败并没有使人们放弃修建运河的计划。1903年,新独立的巴拿马政府把运河工程重新承包给了美国人。1903年,巴拿马和美国签订了一份条约,美国政府取得了开挖这条运河的权利。对美国政府来说,那些可怕疾病的威胁仍是首要的、最大的困难。在这个时候,美国军队的外科专家威廉·克劳福德·戈加斯不惧危险来到了这一地区。他用了两年时间,彻底消灭了黄热病,并将疟疾绝对控制在发病区。
1907年,运河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工程的总工程师是美国人戈瑟尔斯。在战胜了疾病的威胁之后,巨大的、庞杂的工程量便是美国人必须要一个一个战胜的敌人。巴拿马地峡的地貌决定了巴拿马运河不是东西而是东南走向。开挖这条运河不仅包括开挖航道本身,而且还包括在运河两端建设港口和港口设施、巨大的防波堤、水坝、船闸和人工湖,同时重新建造了科隆和巴拿马市之间一条铁路的大部分。1914年8月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第一艘远洋轮驶过全长813千米的巴拿马运河,长鸣的汽笛声宣布了为开辟一条穿越巴拿马地峡通道而进行的长期的、艰难的工作结束了。
说巴拿马运河
海洋运河一般分为两种,闸式运河与平面直通式运河。平面直通式运河是在两块水域之间打开一条陆地通路,水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比如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闸式运河是在运河上修建若干水闸,船只渡过时抬高或降低水平面,以适应地理环境的要求。巴拿马运河属于后者。
巴拿马运河的航道是双向的,在巴拿马湾这头由一道5200米长的防波堤护卫着。在大西洋那头的利蒙湾的运河防波堤,长3500米,顶部46米宽。轮船进入运河行驶,经过三道船闸,被抬升进入一个人工湖。人工湖位于运河中央,是利用入海河水蓄积起来的,湖面高于海平面。轮船从一个方向进入人工湖,再逐级下降至海平面,经过一个152米宽的通道口出湖,驶向目标方向。从运河一端驶到运河另一端的过程中,轮船行驶落差分别为95米和165米。在这期间,它上升下降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于人工湖的自然势能。所有船闸都是成对建造的,长305米、宽34米,相向而行的船只可以同时通过船闸。船闸上安装着高25米、厚21米的巨大的钢制闸门。机车沿着闸壁缓缓而行,通常由六台机车拖曳着一艘轮船慢慢地通过船闸。湖水的调节则靠若干道水闸门,水闸以电机驱动,每个水闸重800吨,但只需要一台40马力的电动机驱动。整个设计可谓巧夺天工。
哈瓦那古城
城漫话
1514年,西班牙殖民军首领拜菲洛·德那瓦伊斯在印第安酋长哈瓦瓜内克斯的领土上建立了古巴第二座城市哈瓦那镇。当年的哈瓦那镇是一片沼泽地,气候炎热潮湿,蚊子肆虐,疾病蔓延,很不适宜人类生活。1517年,哈瓦那镇搬迁到北部沿海阿尔门达雷斯河畔,后来,又向东扩展,直到哈瓦那小海湾。1519年11月16日,哈瓦那被确立为永久性城市。西班牙牧师带领将军、士兵和当地土著印第安人在现今武器广场北侧的一棵木棉树下举行哈瓦那首次天主教弥撒仪式。众人围着木棉树转了三圈。根据宗教传说,木棉树是神树,树上坐着圣贤,先祖、圣父、圣子和圣灵。木棉树已经圣化,砍不倒、烧不死、倒不下,在木棉树下转三圈,可以实现祈求的三个愿望。1828年,哈瓦那城中建造了一座神龛作为教士活动场所和建城的永久性纪念,现在的木棉树是于1959年在原地栽种的。
洛三王城堡
莫洛三王城堡建在狭窄的海湾通道入口的一个小岛上,用巨石砌成,城墙高大宽厚,三面环水,连着陆地的一面隔着一条20米长、数米深的巨沟,必须通过木吊桥和一条长长的石壁通道才能进入。堡垒中营房相连,前沿火炮成排,阵势壮观。这座古堡建于16世纪中叶,是西班牙国王下令修建的,前后用了41年时间才最后建成。古堡上弹痕累累,它是哈瓦那历史上屡遭欧洲列强洗劫的见证。1756年~1763年英法战争期间,莫洛三王城堡被英军摧毁。现在,这座古堡虽然面目全非,但从它那断壁残垣之中,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雄姿。古堡现在是哈瓦那的一所监狱,不再对外开放,据说,古巴政府要把它改建成博物馆。
滨大道
哈瓦那的海滨大道,是一条美丽和富有历史魅力的大道,它弯弯曲曲长达5千米。当地人称之为“马莱孔”(西班牙文“堤岸”的意思)。海滨大道一面是矮矮的水泥长堤,一面是林立的高楼大厦。绿茵茵的草地和挺拔的棕榈树点缀其间。大道面向浩瀚的墨西哥湾,冬天,飓风一起,海面上波涛汹涌,数丈高的浪花翻过海堤溅到路面。夏季,湛蓝的海水轻轻拍打海岸,海风拂面,凉爽宜人。
海滨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古巴民族英雄的丰碑和旧殖民主义的痕迹。它们像永不关闭的历史博物馆,形象地向人们倾诉着古巴的历史。大道上耸立着三座神采奕奕的青铜雕像,他们是19世纪下半叶古巴独立运动中的著名将领安东尼奥·马赛奥、马克西莫·戈麦斯和卡里斯托·加西亚。他们为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洒尽了自己的鲜血,深受古巴人民的尊敬。高大的骑士雕像的雄姿和碑座上那栩栩如生、奋力反抗的人物塑像及战斗场面,反映出古巴人民不畏强暴,渴望独立的坚强意志。
古巴民族英雄马赛奥的纪念碑,坐落在海滨大道最繁华的中段,周围是一个有喷泉的公园和一个演出广场。在高高的碑座上,这位黑人将军骑着前蹄腾空的战马,挥舞战刀,正呼唤着千军万马勇敢地冲向敌人。碑座的前部,雕塑着英雄母亲的形象。她曾带领孩子们宣誓,要为祖国独立流尽最后一滴血。马赛奥实现了这一誓言,鏖战半生,多次负伤,最后战死在哈瓦那城下。他是古巴人民最敬仰的民族英雄。纪念碑的建造也有独特之处:英雄的战马面向古巴大地,屁股对着海洋。有人说这表明了对美国的蔑视。也有人说这表示英雄永远注视着他无限热爱和终生为之战斗的祖国大地。
明威故居
维希亚小庄园是海明威在哈瓦那的住处,现在已成为著名的博物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维希亚庄园里种满了树,阳光只能从树的缝隙中挤进一丝身影。
维希亚庄园有三座主要建筑,正中是一座两层的别墅,底楼是海明威的起居室,二楼是卧室,所有的摆设全都忠于原貌。墙上挂着不少鹿角、狗头,都是海明威当年亲手猎获的。
尽管主楼里也有书房,但海明威从不在那里写东西。他的创作有“专属领地”——左首一幢四层的眺望楼。循着狭小的转角铁梯走上三楼,有间很小的屋子,除了一张大写字桌外,再没有像样的家什。桌下铺着一块巨大的兽皮。墙上挂着狰狞的兽头。这里是海明威真正的世界。从窗口向外望去,是见不到头的绿海——最典型的热带丛林。
主楼的另一侧是海明威的酒吧兼图书馆,那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酒瓶。主楼后面停着游艇“里程碑”号,船并不大。当年海明威就坐着它垂钓、观海,甚至在海上忘情写作。
站在这片庄园里,吹着加勒比海风,不由使人想起海明威的一句话:“我热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人感觉像在家里一样的地方,除了他出生的故乡,就是他命运归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