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
北京潭柘寺位于层峦叠翠,九峰环抱的潭柘山中,距城约 40 公里。因其风景秀丽,每逢假日游人如云。
据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265—316),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老北京的俗话说“先有潭柘,后有幽州。”可见潭柘寺在北京是历史最悠久的寺庙。它原名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金代又铭万寿寺,到明代恢复原名称嘉福寺,清代再改名为岫云寺,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的云禅寺” 匾额至今仍保国在潭柘寺的山门之上,这座古寺名称虽多次变更,但由于寺后有龙潭,寺前有柘树,“潭柘寺”之名却千古传留,远近闻名。
潭柘寺坐北朝南,建在潭柘山半山腰上,背靠宝珠峰,周围九峰罗列, 苍松翠柏,泉水淙淙,自然环境清静幽深。寺内殿宇依山而建,层层高升, 排列有序,琉甍朱墙,飞阁流丹,气势雄伟壮观。全寺主要建筑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
(今已无存),直到最后的毗卢阁。东路有行宫院、方丈院、舍利塔。行宫院内建有华美的万岁宫、太后宫和流杯亭。西路有楞严坛、戒台、观音殿等。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重建。
经排楼,进入山门,迎面便是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一尊弥勒佛坐像。在佛像前两侧的往上,原挂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在弥勒佛背后有手持降魔杵的韦驮立像。殿内两旁有四大天王像,天王脚踏八大怪,神态威严,形体雄壮。
天王殿前存一口大铜锅,口径 1.85 米,深 1.1 米,据说是和尚炒菜所用。
原来在寺内还有一口比这个更大的铜锅,口径约 3 米,深约 2 米,是寺僧煮
粥用的,一次要用一石二斗小米,煮 16 小时。由于锅大底厚,文火长熬,粥稠米香。传说因为锅大粥多,所以潭柘寺一直有“添人不添米”和“来僧不撵,去僧不留”的说法。这口铜锅煮粥还有“漏沙不漏米”的方法,在锅底有一凹陷坑,人们称之为“容沙坠”。煮粥时,锅内周围的水与米向上滚动, 再往中间下沉,由于沙重米轻,沙粒便落入容沙坠中,粥就无沙了。小和尚在刷这口锅时要借助木梯上下,游人也要登梯参观。这口大锅在解放前后便不知去向。
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建筑雄伟,五开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殿脊两端有高 2.9 米的饰有云龙图案的绿琉璃鸱吻,色彩鲜艳,造型美观,据知为金元遗物。鸱吻各装有两条鎏金剑光鸱带,相传潭柘寺地基原是一个水潭,潭内有龙。这条龙每日都来听华严法师讲经,过了一段时间,华严法师要辟山建寺,青龙便离去了。一日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潭变成了平地,并且出现了两个鸱吻,后来把它们安置在大雄宝殿的殿脊两端。清代康熙皇帝到潭拓寺游览,在马上忽见鸱吻跃然欲动,有腾空飞去之势,于是急命大臣制造金链将鸱吻锁住,以免逃去。这一生动的传说给潭柘寺增添了神秘离奇的色彩。大雄宝殿内正面供奉释迦车尼佛像,左右为其弟子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
过大雄宝殿,在原三圣殿的庭院内,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东边的一棵植于辽代,距今已有千年,树高达 30 多米,直径 4 米,需 7 个人才能合围。传说这棵古老的银杏树很奇妙,在清王朝统治时代,每当一位皇帝即位时, 树便自根部发一技新干,日久与老干相合。当然,这只是附会之言,并不足
信。但是由于它的树冠异常之大,遮天蔽日,甚是壮观,早在乾隆皇帝时就被赐名为“帝王树”。西边的一棵银杏树,种植较晚,枝干也较小,名为“配王树”。银杏树是雌雄异株。这两棵古树全是雄性,所以只见核繁叶茂,并不见果实累累。从庭院往北,拾级而上即到毗卢阁。它是中路最后一座建筑, 双层楼台,硬山木结构,飞檐长廊,雕梁画栋,高 15 米,造型别致。阁内下层原供奉有毗卢佛,上层供奉三世佛。登阁可以俯视全寺景色。
东路是庭院式建筑,有行宫院,名曰“松竹清泉”。院内的万岁官是清代乾隆皇帝来寺游览时的寝宫。流杯亭顾名思义,即流水传杯之亭。它是一座四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木结构,小巧玲珑的亭子,亭内正中地上用汉白玉石雕刻成一蜿蜒曲折的龙形水槽,宽约 10 厘米,将亭外泉水引入,把酒杯放在水面随之飘浮流动,坐在近处的人都可取杯饮酒。这是王公贵族饮酒作乐的地方,也是文人高僧附庸风雅的去处。流杯亭是沿袭古人“曲水流觞” 的习俗而建造的。古人每逢农历三月初三,聚会于环曲水渠之畔,置酒怀于上游,任其顺流而下,经谁的近处,谁可取饮。
在流杯亭的北面有一片名为“金丝桂绿”的竹林,因的“干金黄,竹节长有绿线,所以又称“金镶玉”。在流杯亭南面房后,还有一片名为“碧玉镶金”的竹林,与“金镶玉”相反,竹干翠绿,竹节长有似金色的线,故又名“玉镶金”。它们均为竹中名贵的品种,在北方更为稀有罕见。
行宫院后的白色舍利塔,又名金刚延寿塔,是明代越靖王瞻墉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为藏式白塔。在舍利塔后壁上有一古碑,立于金代明昌五年(1194),上刻存僧人重玉的诗:“一林黄吐万山秋,莺仗参倍结胜游。怪石斓谝蹲玉虎,老松盘屈卧苍虬。俯临绝壑安禅室,迅流危崖渴瀑流。堪笑红坐名利客,几人于此暂方休。”
西路是寺院建筑,有楞严坛、戒台和观音阁等。楞严坛已毁,它取名于佛经,为僧众讲授《楞严经》而建立。戒台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戒合上原来供奉释迎牟尼佛像,旁边放有十把椅子,像前三把是受戒时讲戒和尚的坐位,受戒者则左边坐三人,右边坐四人,称为三师七证的座位,佛教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县足戒。在这里受的是具足戒,受戒后男子成为比丘,俗称和尚,女子成为比丘尼,俗称尼姑。正式受戒的比丘有 250 条戒律;比丘尼有
348 条戒律,叫作具足戒。
观音殿处在西路建筑的顶端,为全寺的最高点。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像。相传这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拜佛的遗址。妙严公主到潭柘寺落发出家,十分虔诚,每日朝夕来观音殿顶礼膜拜,天长日久,手足之印深透入砖。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孝定太后将留有足痕的拜砖镶入花梨木匣中, 带回宫内,后又送还,成为寺内保存的珍贵文物之一。
从观音殿往西为龙王殿,在它的廊檐下有一条长 1.46 米,重约 150 公斤的石鱼。这鱼远看似铜,近看是石,击之清音悦耳,其实它是用一块含铜的陨石制成,为清代康熙年间的遗物,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可惜拜砖、石鱼均已无存,现所见均为复制品。
塔院和龙潭都在寺外。出山门沿山路南行使可见塔院。这里林木葱郁, 建有金、元、明、清历代的有名僧人墓塔 72 座。塔院分为上下两院:上增院都是藏式砖塔,安置的均是清代潭柘寺主持僧的墓塔,下塔院有金代以后的僧人墓塔,最旱的是金代天眷元年(1138)建的海云禅师塔。还有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建的通理禅师塔和大定十九年(1179)建的奈公长者塔,距
今都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在潭柘寺出家,圆寂以后也在这里建了塔,即著名的妙严大师之灵塔,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此塔已倾斜,现用砖柱支撑。这些墓塔由于修建年代的不同,塔形也各异, 对研究我国佛教建筑育一定的参考价值。
龙潭在潭柘寺外约 1.5 公里的山上,出行宫院东门,沿山路上行,过歇心亭、少师静室,路边有一蛙状巨石,称为海蟾石,石上刻有“海蟾石”三字。再西行经烟霞庵遗址,便可见围有石栏,方广约 4 平方米的水池,新用
12 块大青石雕成二条青龙,清泉从龙嘴流出,注入池中,这就是龙潭。龙潭旁边有一亭,内置石桌、石凳,为憩息好处所。亭前石碑刻有清代乾隆皇帝亲书的《岫云寺即亭之二》诗文。龙潭两边山涧清泉潺潺,巨石嶙峋,富有山林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