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引

本书汇集了 30 多则外国战争故事。这些故事不是描写战争全貌,而是勾勒一次重大战争或者典型战役的某个侧面,甚至只是撷取其中几个重要场景。每个故事都可独立成篇,且各具特性:或讲以少胜多,或述以弱敌强, 或谈以谋致胜,或说以正驱邪等等。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重点:有的着重表现英明统帅的战略决策,有的阐述杰出将帅的奇计良谋,有的专写骁将勇士的疆场角逐,有的反映普通兵卒的搏击献身。这些斗智斗勇的生动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谱奏出一曲曲战争的凯歌或哀调。至于这些故事,特别是其中的各色人物,或可歌可泣,或应诅应咒,读者自可赏析品评。

这本战争题材的读物,除供读者领略一下刀光剑影与枪炮轰鸣的特殊生活之外,还蕴含着一份用心,即想引导大家在和平时期不要淡忘了国防观念。人们酷爱和平,可是战争这个怪物,却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滋生与蔓长。从远古到如今,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永久和平”。在整个地球上, 此伏彼起的战争,规模或大或小,时间或长或短,几乎年年都在发生。据中外学者的研究和计算: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战争,截至 1982 年止,在大约 5560

年间,总计发生 14531 次。在中国历史上,从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到 1911

年清王朝灭亡,在大约 4500 年间,有纪录的战争发生 3791 次。就本世纪而

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 50 年内,世界各地爆发的局部战争和武

装冲突,总计已不下 200 次。事实一再告诫人们:对于战争问题,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正因为如此,人类从来没有忽视过对战争的探索与评析。学者们通过对战争史和社会发展史的研究认为:任何独立国家和强大民族,如果缺乏尚武精神和战争能力,那就必然受人欺凌和宰割,甚至招来亡国灭种的厄运。所以,孙子早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是死生之地和存亡之道。他们一再强调: 天下无事,不可废武;要居安思危,四时讲武;做到有备无患。西方哲人也提出:要想赢得和平,必须研究战争。因此,如何认识战争,增强国防意识, 实属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每个公民都责无旁贷,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读者阅读本书,一定会在这方面受到启示,而这正是作者深感荣幸的地方!

感谢外国史学家们为战争留下的大量史料和研究心得,感谢中国史学家们在外国战史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作者正是从中吸收了丰富的滋养, 得以撰写成篇。如有错讹,祈请读者指正。

程 金 明 1995 年春节

于军事科学院

前 言

这本漫谈战争的通俗读物,选编了 30 多则具有典型意义的外国战争故事,都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浏览一下这些生动的外国战争故事,可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增长知识,激发勇气,既可为读者带来精神愉快,又可丰富大家的历史知识。现将该书作为《旅途文化小丛书》之一,以飨读者。

旅途乘车乘船,生活枯燥,容易疲劳,需要一些内容健康而又生动活泼的读物,借以消闲解闷,增长知识,丰富旅途文化生活。为此,我们选编了这一套《旅途文化小丛书》,其中包括幽默笑话、奇闻趣事、佳联趣谈、成语故事、唐诗故事、宋词故事以及其他知识性读物等。这套丛书也可供广大读者茶余饭后阅读欣赏。希望它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丛书编者

1995 年 3 月

内容提要

本书选编了 30 多则具有典型意义的外国战争故事。每则故事独立成篇, 或写以少胜多,或述以弱敌强,或讲以谋致胜,或说以正驱邪,或记以强凌弱,斗智斗勇,妙趣横生。浏览一下这些生动的外国战争故事,可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增长知识,激发勇气。现将该书作为《旅途文化小丛书》之一,以飨读者。

外国战争故事 30 则

波斯兵败马拉松

——雅典军队以弱击强的杰作

公元前 6 世纪下半叶,在伊朗高原西南部,一个依靠军事征服而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崛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波斯帝国。它经过不断的扩张和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到公元前 5 世纪初,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奴隶制强国,其领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北到高加索山脉, 南达印度洋,地连欧亚非三个大洲。公元前 521 年,新国王大流士一世即位, 自称是“全部大陆的君主”。

大流士一世野心勃勃,继位以后征战不止,战绩斐然。但他染指爱琴海地区时,却遭到了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的强烈反抗。经过几次征剿,波斯以其强大的军力,镇压了小亚地区以米利都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的反波斯起义。米利都等城邦在起义过程中,曾得到希腊半岛上雅典等城邦的支援。因此,骄横跋扈的大流士一世在完全征服小亚地区以后,即把矛头指向了希腊本土,有意挑起了长达 43 年之久断断续续的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中发生过许多次重大会战。有的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有的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其中发生在公元前 490 年秋天的马拉松会战,就是西方古代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马拉松位于希腊本土雅典城的东北部,距城 40 余公里,是濒临爱琴海的一个小平原。雅典统帅米太亚德率领 1

万多名士兵在此打败了波斯约 5 万大军的进犯,从而使他自己和马拉松都扬名后世。

公元前 492 年春天,大流士一世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派出大批战舰和陆军,以其女婿马多牛斯为统帅,首次入侵希腊半岛本土,揭开了希波战争的序幕。但这次入侵夭折了。当波斯军水陆并进到色雷斯海岸时,舰队突然遭到了飓风的袭击。波斯军的 300 多艘舰船几乎全部沉入海底,约 2 万多名士兵葬身鱼腹。陆战也遭到了挫败,马多牛斯负伤,其残部丢盔弃甲,不战而退。

大流士一世不肯就此罢休,一方面重新备战,一方面改变策略。第二年春天,他派出大批使者分别前往希腊各城邦,名义上向他们索取“土和水”, 实际上是迫使他们称臣纳贡。有些城邦深畏波斯帝国的强大,立即奉献了“土和水”,表示臣服。但是一些大城邦,像雅典和斯巴达等,却没有那么驯服。雅典人把波斯使者从高山扔进了深渊;斯巴达人则把使者押到井边,指着水井说:“这里面有土又有水,你要多少就拿吧!”说罢也把使者扔到了井里。这种举动大大激怒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当即以此为借口,于公元前 490 年派遣大军第二次远征希腊,于是发生了马拉松会战。

当时,波斯军大将达提斯和阿达非尼斯,率领大军约 5 万人,其中有骑

兵 1 万,舰船约 600 艘,自小亚细亚岸边的萨摩斯岛起航,横渡爱琴海,直攻希腊。这次选择的进军路线,对波斯军来说是很有利的。舰船数量的优势使他们有着进行海上机动的自由;直线行动的迅速,又相对减少了希腊各城邦进行战备的时间。不过,波斯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主要进攻雅典,首先夺占这个对希腊半岛有着极大影响的主要城邦。

强敌压境,雅典城邦立即实行紧急动员,号召全体公民拿起武器参战, 甚至把一部分奴隶也编入了军队。但即使如此,编组起来的军队也不足万人。

城邦政府深知力量单薄,派出许多使者向周围城邦求援,并建议组织联军。派出的使者当中,有一位最善长跑的人,名叫斐力庇第斯。他被派往当时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斯巴达城邦。斐力庇第斯在两天内不辞辛苦地跑完了 254 公里路程,当他气喘嘘嘘地向斯巴达人告急时,得到的答复却是:“待月圆之时,再出兵助战。”望着天上的一弯新月,斐力庇第斯大失所望,只好跑回雅典。负责国家军事指挥的雅典十位将军,听到斐力庇第斯的报告后,更加意识到事态的极端严重性,而且必须依靠自己行动,再也不能迟疑和犹豫了。他们大多数人赞同米太亚德将军提出的作战方案:全体动员,出城迎敌。

米太亚德是一位屡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将领,在雅典公民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他和其他将军一起,毅然率军北上。临行之前,米太亚德鼓励将士们说:“公民们,考验的时刻到来了。雅典是带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远保持自由,关键就在你们的身上!勇敢地去战斗吧!”他激动人心的演说,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战斗决心和勇气。

雅典军队北上途中,获得了新的信息:波斯军在优卑亚岛上攻占并破坏了埃雷特里亚城邦后,继续南下,主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企图从那里出发, 与雅典城内反政府的反对派配合,攻占雅典城。将军们当即决定,把军队开向马拉松。米太亚德熟悉波斯统帅达提斯,也熟悉波斯军战法,知道他们擅长平原作战,惯用中央突破战术。他率雅典军抵达马拉松后,立即指挥部队在平原边缘的山坡上扎营筑寨,扼守住通往雅典的要道。这时,邻邦普拉提亚派出的 1000 名增援部队到达,使雅典方面的力量有所加强。但是,波斯大军并没有立即向刚刚到达、立足未稳的雅典军发动进攻,雅典军队也没有贸然行动。双方在紧张的对峙中度过了 8 天。米太亚德灵机突发,感到形势不对:如果波斯军此时退回船上,哪怕只退回一部分,由海路去攻击只有老弱妇孺防守的雅典城,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果断提出:立即向波斯大军发动进攻!

会战发生在 9 月 12 日(也有人推算是 9 月 21 日)。清晨,米太亚德指挥全军在平缓的山坡上一线展开,并将精锐的重装步兵置于战阵的两翼,摆出决战的态势。波斯人见此,随即列阵迎战。米太亚德决定先发制人,首先派出一支部队从高坡上猛冲下来,对波斯军的中央部位发动攻击。这是米太亚德故意采取的正面佯攻姿态。波斯军因遭到突如其来的攻击,曾一度惊慌失措。不过,他们很快就稳住了阵脚,顶住了雅典士兵的攻击,并随即开始反守为攻,在阵地中央对雅典军步兵逼进。

这一局势,正是米太亚德所预先设想和希望出现的。雅典军且战且退, 慢慢地使队形“凹”成弯弓状,而波斯军的长方形阵势,则在不断前进中“凸” 成长蛇阵。这样,雅典军退到一定距离以后,也就是快到山坡脚底时,突然左右两翼传出了雅典士兵撼天震地的喊杀声。原来,雅典的主力部队从左右两侧包围上来实行反击了。由于波斯的骑兵大部分尚未赶到作战地点,而雅典军的长枪密集方阵又有着凌厉的进攻实力,波斯军抵挡不住,突进的部队仓皇后退。这一后退引起大乱。后面跟进的人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 眼见前面的士兵败退下来,也就随之掉头而走,于是互相践踏,争相夺路, 登船逃命。雅典士兵则乘敌人慌乱之际勇猛追杀,有的还一直撵上敌船,杀死敌兵,抢夺舰船。

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杀,大约只有半天功夫就基本结束了。根据战后清点, 在这次会战中:波斯军死亡 6400 人,大部人马登舰逃跑了;雅典军共牺牲

192 人,还缴获了敌舰 7 艘。这一胜利,成了雅典在希波战争中不断取胜的开端,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在波斯军第三次入侵时奋起作战的热情,提高了他们战胜敌人的信心。

在战斗尚未结束而胜利已成定局之时,米太亚德为把喜讯尽快告诉雅典城内的人们,特地派出长跑能手斐力庇第斯跑步回城报信。斐力庇第斯从马拉松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向雅典城奔去。当他跑进雅典中央广场时,已是精疲力竭了。他拼着全部气力,很费劲地向聚集在那里的人群喊道:“我们胜利了!大家欢呼吧⋯⋯”还没说完,他便扑通一声倒下,永远没有起来。斐力庇第斯因此被人们尊为雅典英雄。

从马拉松撤出的波斯舰队,由于意想不到的惨败而士气沮丧,随后又获得消息,知道雅典城内的反政府派已被管制,眼看不可能进行里应外合作战, 自己单方面又难以进攻,只好灰溜溜地撤回本国。大流士一世对希腊的第二次入侵就此告终。

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并表彰斐力庇第斯的功绩,1896 年在雅典举行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规定了一个新的竞赛项目,即马拉松赛跑,其距离就是当年斐力庇第斯实际所跑的路程——42 公里又 195 米。马拉松赛跑,自此受到各国体育爱好者的喜爱,至今常盛不衰。

羊河口上摧敌舰

——莱桑德大败雅典海军

公元前 405 年,夏末一个晴朗的傍晚。在色雷斯的克索尼苏斯半岛南端, 羊河注入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的出口处,照例开始热闹起来。人声嘈杂,舰船碰撞,岸上海中,一片忙乱。原来,庞大的雅典舰队又返航了。它刚从海峡对岸拉姆普萨卡城前头的海域归来,一条条战舰纷纷抛锚, 定位驻泊,准备过夜。这已是连续第 5 个下午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拥有 180 艘舰船的雅典舰队,在著名海军将领柯隆统率下,从小亚细亚沿岸的以弗所海域,尾追斯巴达舰队而来。可是,斯巴达舰队抢先一步,攻占了海峡南岸原属雅典阵营的拉姆普萨卡城邦。被迫停驻在羊河口海域的雅典舰队,连续 5 天开到南岸去挑战。斯巴达海军统帅莱桑德拒不出击,一味地严守着拉姆普萨卡城及其前面的海域。任你羞辱怒骂,他也丝毫不动。今天,雅典人又是白白辛苦了,没有能够把斯巴达人赚出来迎战。官兵们清早出航,下午才归,非常疲惫。舰船驶返锚地,他们便一窝蜂地拥到岸上,有的到临时营房去休息,有的生火做饭,有的在岸边逛游,有的匆匆赶到离岸边颇远的城镇去购物或玩耍。劳累了好几天,一旦没有约束,人心自然涣散, 谁都想尽情地松弛一下,以致舰船上的许多值班人员也都任意离开岗位而自行休息。一阵嘈杂过后,只有一排排战舰安静地停泊在羊河口及其附近海面上,海水轻轻地拍打着船体,发出了有节奏的响声。

可就在雅典人尽情松弛的时候,突然之间,密集的斯巴达战舰在海面上出现了。它们一艘挨着一艘,船头高昂,劈波斩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羊河口冲来。斯巴达舰队终于发动进攻了。直到敌人的舰船几乎冲进锚泊地,雅典舰队司令柯隆才发觉形势不妙。他匆忙发出信号,命令部下登船迎敌,可为时已晚。毫无准备的雅典官兵,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许多人不知所措, 乱成一团,以致来不及登船,就眼睁睁地望着斯巴达人在呐喊声中攀上了自己的舰船。一排排的雅典战舰开始急剧摇晃,许多船上竟无一个作战的水兵。

“轰”、“轰”、“轰”⋯⋯巨响接连不断地传开,斯巴达战舰的铁冲角,已狠狠地撞击着一些刚要启动的雅典舰船,有的舷侧破洞,有的船板断裂,接着出现的是哗哗水柱。许多雅典舰船根本没有迎战就往海底沉没。在令人心惊胆颤的喊杀声中,一批批斯巴达战舰驶向雅典船舷侧面;转瞬之间, 斯巴达水兵将钩锚抛向敌船,钩住其横梁和木板,两船舷侧紧靠,牢牢贴在一起。随后,船上发生了激烈的肉搏战。斯巴达人不断跳上敌船,以多压少, 以强凌弱,逼得雅典人且战且退,或被赶到船头舰尾,或者惨遭杀戮,或者负伤躺倒舱中,或者被逼跳入大海。海滩上,河岸边,许多雅典士兵两手空空,根本来不及武装自己就被快速登陆的斯巴达人堵截追杀,几千人挤作一团,乖乖地做了俘虏。

夕阳已经西沉,夜幕悄然降下。整个羊河口战场,令人惨不忍睹。河岸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河道里,破碎的船体和水兵的遗骸堵塞了整个河道,鲜血把河水染成红色。晚风吹来,血腥味儿令人窒息。一场决定战争命运的拼搏,不到两个时辰就宣告结束了。

这一仗,一方是有备而来,勇气十足,攻势锐不可挡;一方则毫无警戒, 惊慌失措,几乎各自为战。结果胜负立判。这就是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中

最著名的羊河口海战。

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于公元前 431 年到前 404 年,是古希腊的一场大规模内战。战争的一方是以斯巴达城邦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另一方是以雅典城邦为首的提洛同盟。双方作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希腊的霸主地位。这场延续了 27 年的战争,最后以斯巴达大获全胜而结束。在战胜雅典的战争后期,斯巴达海军统帅莱桑德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指挥的羊河口海战, 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这场海战进行的时间虽短,但胜利得来并不轻易,它体现了莱桑德的精心策划和出色指挥。

公元前 407 年,莱桑德第一次接管斯巴达海军的指挥权。在此以前,称

雄于东地中海 70 多年的雅典帝国,虽然在战争的前期和中期在陆战中屡遭挫败,甚至在远征西西里岛时蒙受了全军覆灭的惨败,但它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并于公元前 411 年和 410 年,两次大败斯巴达海军,迫使斯巴达几次主动向雅典求和。雅典人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可以光荣地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可是,雅典当权派贪得无厌。他们不顾国家财力人力枯竭和陆战中多次失败的现实,不肯结束战争,从而给莱桑德创造了一个转败为胜的机会。

莱桑德上任后,率领舰残兵弱的斯巴达舰队开往小亚细亚沿岸,在以弗所港驻泊。强大的雅典舰队很快追踪而至,严密地封锁着港口,把斯巴达舰队围堵压挤在港湾之内。莱桑德身处困境,励志图强。他一方面努力改善与波斯帝国的同盟关系,千方百计地说服波斯官员加强合作,同心协力对付共同的强敌雅典,并以谦虚和顺的诚恳态度,结交波斯王子小居鲁士,争取到波斯帝国以地方财政拨付的大量军费援助;另一方面,在有了经济来源后, 即在现地赶造三列桨战舰,训练士卒,并以高薪从雅典海军中挖来了大批技术熟练的雇佣水手。仅仅几个月工夫,斯巴达海军便增添了 100 余艘新造舰船,大大提高了士气和战斗力。

在海军具有相当实力之后,莱桑德便开始寻找战机。那年秋天,他得悉雅典海军统帅阿尔基比尔德临时返回雅典去了,便立即把新编的舰队悄悄开出港口,并利用对方副将傲慢轻敌的心理,在诺提昂海角成功地袭击了雅典舰队。这次胜利虽小,却大振了斯巴达海军的威风,也提高了莱桑德的声誉。莱桑德利用波斯的财力支援,经过一年的努力经营,竟使双方在东地中海的实力差不多达到旗鼓相当的程度。

按照当时斯巴达的法律,每一位统帅只能任期 12 个月,而且不能两次出

任同一职务。公元前 406 年,莱桑德任期届满,交出海军指挥权回国。他把

自己苦心扩大和培训的海军,一支已有 140 艘三列桨战舰的舰队,移交给新

任总司令卡利克提达。卡利克提达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庸才,在当年 8 月发生

于阿吉纽西群岛附近的海战中,被雅典舰队打得大败,一下子就损失了 70 艘战舰,这位总司令自己也葬身鱼腹。这样,在以爱琴海为主要战场的海上搏斗中,斯巴达又重新陷入困境,前途岌岌可危。

由于举国公民的呼吁,特别是盟邦波斯王子的极力要求,斯巴达采取了一个变通办法,即委派莱桑德充当舰队司令的助理,名义上是秘书,实际上掌握统率斯巴达舰队的大权,代替海军统帅指挥作战。

公元前 405 年,莱桑德又坐船上任了。他到达西亚以后,波斯王子小居鲁士立即领他谒见了病重的波斯王大流士二世。当时,波斯王很希望抑制雅典势力的发展,决心大力支持斯巴达作战,因而竟把小亚地区的总督大权也交给了莱桑德,允许他在该地全权征税,用作造舰经费。有了这个优越条件,

莱桑德在短短几个月内,又使斯巴达舰队的舰只增加了一倍,达到近 200 艘的规模。同时,他依旧招聘和操练水手,进行紧张的战备工作。

机会终于来到。那年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莱桑德获悉马尔马拉海地区的某些雅典属国,正在为摆脱雅典的控制而斗争。而且,雅典舰队的新任统帅柯隆将军,到职后放松了对以弗所港口的监视,并一度率领舰队去镇压正为脱离雅典而闹独立的开俄斯岛。这正是一个好机会,莱桑德决心借此寻战。他率领舰队从以弗所港出海。为了迷惑敌军,舰队首先假意南航,扬言到罗得岛去,但在慢吞吞地航行几天之后,突然掉转航向,加速向北开进,紧贴着亚洲海岸线直抵赫勒斯滂海峡,并一举攻占了其南岸的拉姆普萨卡城。

莱桑德偷航到赫勒斯滂海的消息,使雅典官兵大为震惊。拉姆普萨卡被围的情报,更使柯隆极端愤怒。柯隆将军当时拥有 180 艘优良战舰,自认为实力雄厚且优于斯巴达海军。他立即率领舰队北上,追敌决战。他满以为胜券稳操,可是,当追到赫勒斯滂时,拉姆普萨卡城已经落入莱桑德手中。柯隆迟到一步,已不可能立即夺回拉姆普萨卡城港湾,便把庞大的舰队开往北岸色雷斯的羊河河口,与停泊在拉姆普萨卡港的斯巴达舰队隔海相峙。这就是羊河口海战前的基本态势。

莱桑德分析:柯隆依仗雅典海军的强大实力,必将率先向斯巴达舰队寻衅,以求迅速决战;而己方控制着良好的港湾,补给非常方便;敌军舰队驻泊于羊河河口,抛锚在沙滩边缘,部队必须上岸,只有到色士塔城才能购得补给品。于是,他决定采取以逸待劳、坐等时机、出奇制胜的策略。

果然不出所料。雅典舰队到达羊河口的次日,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 柯隆即把舰队排成密集队形,气势汹汹地向斯巴达舰队冲来。他们大喊大叫, 百般怒骂,企图激怒对方,逼使斯巴达舰队起锚应战。但莱桑德指挥若定。他早就严阵以待,命令水兵和浆手各自坚守岗位,陆军则在岸边布成战斗队形,就是决不出战。柯隆见此情势,也不敢贸然进攻,在叫喊大半天后便令舰队退返驻泊地。这样持续了几天,斯巴达人始终保持着高度战备状态,坚守在港湾之中。雅典士兵往返叫战,得不到响应,误以为敌人惧怕,暗中滋长了轻敌情绪,慢慢松懈了斗志。

熬到第 5 天,雅典人冲上来叫喊一阵后又缓缓折还对岸。这时,莱桑德派出一条侦察船,扮成敌舰模样,悄悄跟在敌舰后面驶向北岸。该船眼见敌军士兵陆续上岸,就在船头举起一个发光的盾牌,作为可以进攻的信号。莱桑德佇立指挥舰上,正在海上游弋等待,一看到侦察船上的信号,立即下令出击。这时,早已严阵以待的斯巴达舰队,井然有序地全部窜出,有如脱弦之箭,飞一样地射向北岸,并在行进中迅猛地突入敌军舰船的驻泊锚地,紧接着就发生了傍晚时分这场凌厉砍杀敌军的大海战。

庞大的雅典舰队,几乎是在顷刻之间就被彻底摧毁了。180 艘舰船只有 8

艘逃脱,其余全部被毁或被俘获。舰上士兵全部被消灭,连在岸上被俘的 3000 多人,最后也被全部处死,没有一人幸免。称雄了数十年的雅典海军,在羊河口惨败后也完全失去了恢复和重建的能力。莱桑德乘胜进击,从此夺得了东地中海的海上霸权,并牢牢掌握了通往黑海的通路,切断了雅典的海上物资供应。雅典海上实力的消失,也就最后决定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命运。第二年,在海上封锁和陆上围攻的恶劣形势下,雅典人无力继续战争,终于被迫投降。

白鹅示警救罗马

——高卢人围攻卡皮托利亚山之战

公元前 390 年夏天,一个月黑星稀的夜晚,半夜时分,一条黑糊糊的长龙,正缓慢地向卡皮托利亚山的悬崖之下蠕动。这是蛮族酋长布伦努斯统率下的一队高卢士兵,奉命实施偷袭。他们要从峭壁之下攀援而上,抢占卡皮托利亚山上的隘口,以便里应外合,最后攻克整个罗马城。

罗马城周围有 7 座山头。其中的卡皮托利亚山直接连着城墙,突入城中, 成了罗马城的制高点和重要屏障;山上的朱庇特神庙,更是罗马人的圣地。现在,这块圣地正受到严重的威胁。高卢士兵为什么要攻占罗马城呢?这个故事还必须从头说起。

大约在公元前 508 年,一个已传 7 位国王的城邦,即今天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城,改建成为罗马共和国,从此成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国王被废除以后,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叫执政官,最高权力机关称元老院,都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元老院选举产生,每届两人,任期一年。两位执政官有同等权力,但必须随时协商,共同施行政务;在国家危急时刻,他们根据需要, 可以任命一个独裁官,赋予绝对的权力,委派他负责作战指挥,统一领导军事行动。独裁官则可选任一个骑兵长官作为自己的助手。独裁官和他的助手, 都应在完成任务以后立即辞职,决不允许干预政务。

当初,罗马共和国只不过是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小城邦。它在发展过程中, 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到公元前 4 世纪前叶,罗马先后征服了北面的伊特鲁里亚地区和南面的拉丁地区,成为意大利中部最大的强国。许多城邦和部落,都尊罗马为盟主。由于获得一连串的胜利,罗马军队被人们称为“铁鹰”。

正在罗马日益强盛的时候,波河北面的高卢部落,也不断发展和强大起来。被称为蛮族的高卢人,逐步向南迁移,并开始入侵罗马北部的伊特鲁里亚地区,与罗马争夺地盘和属国。高卢人的进犯,严重威胁着伊特拉斯坎人的一些城邦,不过他们多年来并不就地长驻,而是掳掠足够财物后便撤军北去了。

公元前 390 年春,高卢人在其著名首领布伦努斯统率下,各部落组成联军,又一次浩浩荡荡地南下攻掠。他们侵入伊特鲁里亚,一路烧杀掳掠,最后围攻了克路西乌姆城邦。这个城邦位于罗马西北约 200 公里,早与罗马订有盟约,是罗马的一个重要附属国。克路西乌姆人在高卢军队逼近城邦之时, 即已派出使节向罗马告急,请求派兵援救。

罗马元老院对于高卢人抢掠其属国的行径,起初并不怎么重视,因为这已是近几十年来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以为,蛮族部落将像多年来那样,掠得一定数量的财物之后就会退走,不过在得到克路西乌姆人的求救报告后, 还是派出了一个由 3 位知名人士组成的外交使团,前往高卢军中求见蛮族首领布伦努斯,劝说他撤围退兵。

布伦努斯仗着自己拥有优势兵力,又对克路西乌姆城邦的顽强抵抗深为怒恼,并一心要想攻破城池,掠得所希望抢到的财物,因而拒绝了罗马人的劝说。

罗马使节眼看劝说无效,便不顾外交惯例,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克路西乌

姆军队进攻高卢军的作战。其中一位使节还在作战中奋勇显能,亲手砍杀了高卢一个部族的酋长。这一下闯出了大祸,布伦努斯等人非常气愤,立即派使者前往罗马,向元老院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把凶犯交给他们处置。

罗马元老院并不把蛮族人放在眼里,不仅拒绝了布伦努斯的要求,而且还把被高卢人看作凶犯的这位使节选为下一年度的保民官。罗马的保民官是一种特殊的官职,在位时人身不受侵犯,且权力极大,甚至可以否决执政官作出的决定。这个显然是针对高卢人而采取的作法,激起了所有高卢部族的极大愤慨。布伦努斯更加恼怒,认为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于是应酋长们的要求,改变过去不同罗马人直接交锋的惯例,决定对罗马开战,并率领大军 7 万人,浩浩荡荡直扑罗马城。

自以为强大无比的罗马军队,立即北上迎敌。然而,布伦努斯并不是一位平庸的蛮族首领,而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军事统帅。他探明了罗马军队的行踪,掌握了敌人的作战特点,在接近罗马本土时,故意徘徊缓进,并派出一些小部队分头袭扰乡镇和农村。表面上看,他似乎有些犹豫不决,像是不敢直接进攻罗马人,实际上,他已经亲率大军秘密进到阿里亚河岸边,设下埋伏,以待罗马军自投陷阱。阿里亚河系台伯河的一条支流,是从左岸注入台伯河的,两河汇流之处,离罗马城只有几十里路。这个地方河岸陡峭,山峦起伏,地势非常险要,特别有利于伏击作战。

这年 7 月 18 日,一向傲慢的罗马军,开到阿里亚河的沿岸地带,毫无警惕地进入了高卢军队的设伏圈内。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震惊整个罗马的激战。骁勇善战的高卢军,抱着复仇雪耻的决心,利用设伏待敌的优势,充分发挥大楯与长剑的威力,一下子就打垮了罗马军队。当时罗马军全部中了埋伏,在猝不及防的作战中仓促应敌,一部分被射死,一部分被撵到河中,一部分落荒窜入山谷,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狼狈逃回了罗马城。罗马军队自组建以来,从来没有遭到过如此严重的惨败。阿里亚河之战,成了古罗马历史上关系到国家存亡的一件大事,7 月 18 日也就成了罗马共和国的国耻纪念日。据传说,罗马溃军退入城中时,慌乱到了极点,以致连城门也忘了关闭。

随后,惊恐中的罗马居民,大多竞相逃命,纷纷从另外的城门奔出,疏散到邻近的城镇或农村去避难。只有一部分军队和一批年轻的元老,决心坚守内城,捍卫着建筑在城中卡皮托利亚山上的要塞,以待援兵来救。大约还有 100 位年迈的元老不愿意逃走,他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聚集到中心广场,决心以身殉城。这些元老们一个个端坐在华贵的象牙圈椅上,后来都被高卢人在广场上杀死了。

高卢军队乘胜追击,士兵们进抵罗马城时,眼见城门洞开,便毫不犹豫地冲杀进去。城中寂静异常,家家门户紧闭,像是一座死城。高卢士兵开始洗劫行动,见人就杀,抢后即烧,几天之内罗马城中许多地方都变成了瓦砾场。不过,高卢军尽管攻进了罗马城,并控制了古城周围 7 座山头中的 6 座, 但却始终未能全部占领罗马,因为城中的卡皮托利亚山及其上面的要塞和朱庇特神庙,仍旧由罗马军队占据着。他们凭险扼守,随时出击,严密地监视着高卢人的活动。

卡皮托利亚山地势险要,有些地段非常陡峭,从城内专门修有大道,可以直达山上,但在濒临城墙这边,却有一段全是悬崖峭壁,历来无人攀登。高卢人曾多次对上山隘口发起进攻,每次都被击退。布伦努斯为了彻底占据罗马城,不得不改变策略,下决心进行长期围困,严密隔绝山上守卫者与外

面的联系,企图用饥饿迫使罗马人投降。这样一来,便在围困期间发生了白鹅拯救罗马的奇事。

罗马城四周被围困以后,卡皮托利亚山一度成为孤山,无法与城外的罗马人进行联络。城外的罗马援军为了与山上的元老和守军取得联系,在情势危急之下被迫采取了一个冒险行动。他们挑选了一位勇敢而机灵的小伙子, 让他躲过敌军的巡逻兵,深夜潜入城中,然后冒着随时都可能坠崖的危险, 从山边的悬崖峭壁爬上山去。小伙子攀崖成功了,但他攀登的痕迹,也被高卢的巡逻兵发觉了。布伦努斯获悉后,立即挑选一批勇敢而敏捷的山地士兵组成突击队,命令他们当天晚上循着罗马人攀登的路线,偷偷爬上崖去;一旦上到崖顶,立即抢占隘口,夺取神庙,里应外合,一举攻占要塞。就这样, 高卢士兵的偷袭行动在夜间悄悄地开始了。

大地苍茫,夜色朦胧,山冈上一片沉寂,卡皮托利亚山上的罗马守军都已进入梦乡。而在这时,高卢士兵却缓缓地蠕动着,一个接着一个,紧紧贴着峭壁,几乎是鸦雀无声地进行攀登。他们充分显示了蛮族健卒的好身手, 终于比较顺利地攀上了峭壁。

严重的情况正威胁着山上的罗马军民,眼看高卢士兵快要爬上崖顶了。由于地处侧面,罗马人忽视了警戒,不要说是哨兵,就连守夜的看家之狗, 也没有发觉高卢人的偷偷来到。

突然,在万籁俱寂的夜空中,响起了“嘎!嘎!嘎——嘎——嘎⋯⋯⋯” 的鹅叫声。原来,饲养在朱庇特神庙中的几只白鹅听到了高卢士兵攀登崖壁的轻微响动。这些鹅,是罗马人奉献给神灵的祭品。山上的元老和守军虽然缺少食物,但仍旧养着它们。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鹅自然难以喂得很饱。它们由于饥饿而变得很不安静,也容易受惊,因而一听到高卢人攀崖逼近的轻微响声便突然惊叫起来。

白鹅的惊叫声音,唤醒了前执政官曼里乌斯,因为他的家正好住在神庙附近。曼里乌斯是一位颇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他一听到鹅叫声便警觉起来, 随即拿起武器,向悬崖边跑去;同时,还大声疾呼,有意识地唤醒守卫神庙的罗马士兵。当他跑到悬崖跟前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高卢兵刚刚爬上崖顶。就在那人猝不及防、而且疲倦乏力的当儿,曼里乌斯以盾牌推挡,奋力把高卢兵推落崖下;接着,又用剑猛刺另一个就要爬上来的高卢人。倒下去的高卢士兵坠落时,又接连撞落了好几个人。这样一来,罗马人抢得了时间。这时据守神庙的士兵纷纷赶到,他们用长矛、投枪和石块,把爬进崖顶和贴壁攀登的高卢人一个个打下了山谷。

白鹅的报警和曼里乌斯的及时杀敌,使布伦努斯的偷袭计划未能实现, 此后也就更加无力向卡皮托利亚山实施进攻了。因为这一功劳,曼里乌斯得到了在当时条件下极为珍贵的奖赏——酒和口粮,后来还获得了一个光荣的称号,被尊为“卡皮托利亚的曼里乌斯”。而在当夜负责警卫工作的队长, 则被判处死刑,被从悬崖之上扔了下去。

至于白鹅,从此在罗马人心目中变成了“圣物”。“白鹅拯救了罗马”, 成为人们经常说的谚语。后来,为了纪念白鹅的功勋,罗马人每年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抬着白鹅在城中游行,表示敬意。

高卢军攻占不了卡皮托利亚山,也就控制不了罗马城。布伦努斯只好继续实行围困战术,在罗马城及其周围地区寻敌作战,不断进行骚扰和抢劫, 前后延续达 7 个月之久。罗马军民尽管受到种种折磨,牺牲了不少生命,但

在白鹅报警保住神庙和要塞的奇迹鼓舞下,进一步振奋精神,重新组织抵抗。卡皮托利亚山上的要塞,始终由罗马士兵扼守着;罗马城外的军民,在执政官卡米鲁斯领导下,很快组建了新的军队,并不断进行反击。到后来,高卢军也难以长久坚持了。双方经过谈判,最后达成协议:罗马付出 1000 磅黄金作为赎金,高卢军撤出整个罗马地区。

但是,撤军并不是顺利实行的。据说,称量黄金时,罗马代表指出高卢人使用的称砣不够准确。但高卢的一位酋长不仅置若罔闻,而且还把自己的佩剑压在称盘上,并且威胁着说:被战败的人就是要吃苦头!罗马人只好默默地承受着屈辱。不过,高卢军后来并没有占到便宜。他们撤走时带着不少掳获物,意态骄纵,纪律松弛,疏于防卫。就在此时,罗马执政官卡米鲁斯调集了一支新练的军队,在险要地段袭击了高卢军队,把那 1000 磅黄金全部抢夺回来了。

经过阿里亚河的惨败,罗马人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几个月的敌军蹂躏, 使他们饱尝了异族抢掠的苦头。于是,他们重新训练军队,加修罗马城防, 大力进行军事改革,逐步完善了早期罗马的军事组织。这一切对于后来完成统一意大利的大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高加米拉决雌雄

——亚历山大灭亡古波斯帝国

公元前 332 年 7 月,在黎巴嫩境内提尔(又译推罗,今苏尔)要塞附近的希腊马其顿联军营地里,到处洋溢着兴高采烈的情绪。联军经过半年多苦战,终于攻克了这一由波斯军拼死抵抗的坚固城堡,将士们正为此大肆庆祝。这时,一辆华贵马车在卫士护送下进入军营,车上走下来一位穿着华丽的官员,他就是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特地派来的使节。这位使节请求谒见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专门递交国书;如有可能的话,他将代表波斯王进行初步的议和谈判。

原来,波斯王经过公元前 334 年 6 月和前 333 年 10 月两次大败,已经深知希腊联军的厉害。特别是他从伊苏斯战场上脱逃回来后,一提起母亲和妻女被俘,就心神不定;一闭上眼睛,就会想着当时情景,而且总是不寒而栗。那天,亚历山大一身白甲,银色头盔上面闪耀着华丽的羽毛,骑着高大的枣红马,手持长枪,勇猛地向他驻足的指挥帐篷奔来⋯⋯幸好,自己很快脱身了,不然的话,也许当了俘虏,也许一命呜呼。他当时没有看清楚马其顿国王的面貌,听说只有 24 岁,可却是连败希腊内部一些叛逆和波斯大军的精明统帅了。每每反躬自问,他感到这实在是一位难以对付的敌手。于是,决心派遣使节求和。他在求和信中提出:只要亚历山大愿意停止战争,波斯可以把幼发拉底河以西到爱琴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割让给马其顿,还拿出 1 万塔兰特黄金作为战争赔款,并将一个女儿嫁给亚历山大为妃。就当时的情况来说, 这样的求和条件是非常优厚的了。

希腊马其顿联军的高级将领们,无不为波斯国王的屈服求和而欣喜异常。他们以为,国王一定会接受这些条件,远征军即将胜利班师。然而,他们哪里知道年轻国王的雄心壮志,哪里知道他根本就不考虑同波斯王讲和罢战。亚历山大断然拒绝了波斯王的求和要求。国王周围的权贵们都对此疑惑不解。联军副统帅、亚历山大的得力助手、老将军帕曼尼昂,在议论谈和问题时,郑重地说道:“这些条件实在很不错了!如果我是亚历山大,一定会接受这些条件。”亚历山大听到这些话后,也向人们说道:“如果我是帕曼尼昂,我自然会接受这些条件。但我是亚历山大,不是帕曼尼昂,因此决不接受任何条件!”他亲自口授给大流士三世的回信,充满着自信和傲气。他说,当我能够得到整个波斯帝国时,决不希望只占领波斯的某一部分;我不需要金钱,如果需要的话,就决不只是 1 万塔兰特黄金;我如果想和大流士

三 世 25

的女儿结婚,也不需要任何人批准,因为波斯的两位公主都已作为俘虏在我的军营之中。最后,他不无霸气地说:作好准备吧,我们在战场上再见!

亚历山大的回信,给波斯王送去了确切的信息:战争还要继续打下去, 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决定命运。从此,大流士三世积极扩军,加紧备战,决心以实力迎接决战时刻的到来。

然而,这个决战时刻竟又拖了一年多。亚历山大根本不把大流士三世放在眼里。他在攻克提尔以后,继续南下阿拉伯,接着进军埃及,直到完全征服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埃及,扫清了波斯西部的陆、海基地,并夺取了地中海东部的制海权以后,才在公元前 331 年初春回师北上,取道叙利亚,

正式向波斯腹地进军,准备同波斯军决战。

当年 9 月 25 日,亚历山大率领着希腊马其顿联军,前进到尼尼微附近, 在这个古亚述帝国的废都旁边停了下来。当时有人送来一名波斯俘虏。亚历山大审讯后得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统率的大军,正驻扎在离此约 50 公里的高加米拉村。他当即决定,军队停止前进,进一步弄清敌情。

大流士三世这一次的作战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也从波斯的 24 个民族和部族中征召了几十万步兵(有的说近百万),4.5 骑兵,以及 200 辆刀轮战车和 15 头战象。这支号称百万的大军,经过一年多的操练,威风凛凛,耀武扬威,大有必胜架势。大流士三世把前年伊苏斯会战的失败,归因于战场狭窄, 使波斯军数量大、骑兵多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一次,他在获悉亚历山大进军波斯腹地后,立即率军离开首都苏萨,进驻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企图拦路迎战。他特意在高加米拉附近选择了一块长宽各达 20 余里的平原作为战场,专门加以修筑,以利于波斯大军作战。为了发挥刀轮战车的威力,他还下令把平原上的小土包铲得平平整整。

相对来说,亚历山大的希腊马其顿联军少得多了。他的全部兵力不过 4

万步兵和 7000 骑兵,但马其顿军方阵的实力却依然不弱,作战经验则比前几年更加丰富了。亚历山大在尼尼微附近停了四天四夜,让部队充分休息,基本上解除了长途行军的疲劳。9 月 30 日,亚历山大率领的联军出发向波斯军靠拢,傍晚时分到达离高加米拉大约 10 里之外,敌军的营火已隐约可见。亚历山大又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以避免在异国进行夜战。随后,他率领少量骑兵亲临敌军阵前,对战场和敌人阵势作了仔细观察;回营后,马上召开将领会议,最后商讨行动计划,并详细规定了对付敌军刀轮战车和优势骑兵的战术。在会上作了有力的动员,强调这次作战是解决整个亚洲主权的关键一战。他要求每个将士遇到危险时要想到纪律,需要安静时做到鸦雀无声,必须欢呼时则要喊声震天。他还要求部队会后做好最后的准备,让战士们吃饱睡足, 好迎接明天的战斗。

当亚历山大从容不迫地进行部署时,波斯军官兵却在大吃苦头。9 月 30 日,大流士三世得知马其顿军已向自己靠拢,立即命令部队按原定计划摆好阵势。他把庞大的波斯军作两线配置。第一线的中央方阵为王族部队,是步兵、弓箭兵和骑兵的混合编队,由大流士本人直接指挥;方阵两侧安排了波斯所属的印度骑兵,阵前展开 50 辆刀轮战车和 15 头战象。左右两翼由主要

部族的近卫军和骑兵组成,以骑兵为骨干,左翼有 6 支,右翼有 9 支;其前

头都配有战车,左翼 100 辆,右翼 50 辆。第二线完全由步兵组成,他们都来自各个部族,战斗力较差。大流士计划:这次作战要充分发挥两翼优势骑兵和独有的刀轮战车的威力,迫使敌军无力招架,同时从两侧进行迂回攻击。波斯军摆好阵势后,由于没有堑壕掩护,结果暴露无遗。他们等了大半

天,没有看到敌人进攻。黄昏时候,亚历山大率少量骑兵亲到阵前侦察,引得大流士三世神经更加紧张。他害怕敌军夜间偷袭,便命令全部人马严阵以待。这样,全副武装的波斯军站了整整一夜,所有将士都被拖得精疲力竭, 对随后的作战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亚历山大观察了波斯军的阵势,也大体弄清了波斯王的意图,便根据自己的兵力和战地条件采取相应对策。他仍把马其顿方阵摆在中央,由自己指挥。他深信方阵的防御能力足以抵挡敌人的进攻。在方阵右边,配置马其顿的近卫步兵和近卫骑兵,左边则配置联军(主要是帖撒利亚和阿卡安)骑兵。

为了防止波斯军实行迂回或包围,他在右翼前面部署一支步兵,一支标枪兵和一支弓箭兵;在左翼前面部署一支弓箭兵。在左右两翼的侧面,各再布设一个侧翼:右侧翼有 4 支骑兵、一支弓箭兵和一支步兵;左侧翼有 4 支骑兵。为防止敌军绕到阵后袭击,他在一线方阵后设置了一个后方方阵。所有各支部队,人员数量较少,但都组织严密,便于灵活调动,有利于临阵机动,彼此支援。这样,亚历山大把自己的军队摆成了一个梯形阵势,其队列长度不及波斯军的一半,但厚度不薄,能够应付来自各方的袭击。

10 月 1 日清晨,当太阳刚刚升起、迷雾慢慢消散时,马其顿军开始行动了。不过,待到两军渐渐接近时,亚历山大却不像往常那样命令部队向前直攻,而是向右斜方移动,佯攻敌军左翼。大流士不知是计,也指挥部队向马其顿军右方挪动,结果使自己的部队几乎走出已经铲平之地。他一望战场外廓,意识到受骗上当,于是急令其左翼骑兵快速绕过马其顿军右翼,迫使他们不再向右延伸。亚历山大看出了大流士的意图,也派步兵迅速前去阻击, 但被对方压倒优势的骑兵击退了。亚历山大随即派出部分骑兵增援,而大流士则调来了更多骑兵,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骑兵混战。波斯军在数量上占有压倒优势,加上这些骑兵和马匹都有铠甲护身,使马其顿军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

尽管如此,马其顿骑兵还是挡住了波斯骑兵的冲杀。大流士见此情景, 急令左翼的战车出击,试图冲垮马其顿方阵。但在战车刚刚接近时,马其顿方阵前面的标枪手和弓箭手立即迎战。波斯军虽然人数众多,装甲完备,但冲击并未奏效。马其顿士兵用标枪和排箭截住战车,勇敢地冲上去,拖下车夫,刺死牲口。虽然有部分战车冲了过来,但整个战车的攻势却被挡住了。大流士见此,又把自己的方阵全部调了上来,同时命左翼骑兵拼全力绕过敌右翼而插向其后方,企图构成一个决定性的包围圈。此时,亚历山大一面派骑兵攻击已向右翼迂回的波斯骑兵,一面亲率突击部队推进,以纵深队形突向敌军,待机插进敌阵。

战机终于出现了。当波斯骑兵加速绕向马其顿军右翼时,其左翼与中央之间,忽然出现了空隙,形成一个缺口。亚历山大当机立断,即率精锐骑兵和一部分方阵步兵组成的突击队揳入敌阵,打开了突破口。士兵高声呐喊, 勇猛向前,展开了肉搏。亚历山大又是一马当先,领着精骑向敌人冲去,硬推硬挤,马蹄践踏在敌人身上,长矛直刺敌人面孔。紧随国王身后的近卫步兵,以密集队形快速推进,端着长矛像刺猬一样,滚球似地撞进波斯军阵中。这样一来,波斯军的方阵裂开了,溃乱了,许多士兵在惊恐之中争相逃命。

这一惊险场面,又一次使大流士三世吓破了胆。他在马其顿军巨大声势的震撼下,又一次丧魂落魄。他不顾自己肩负着指挥重任,丢下士兵和辎重, 拨转马头逃之夭夭。国王脱逃,群龙无首,伊苏斯会战时的情景再次重演。波斯军的中央和左翼很快形成了溃乱局面。马其顿军一旦得手,士兵越战越勇,经过多次冲锋,彻底冲垮了敌军中央方阵和左翼部队,基本上决定了胜局。

与此同时,希腊马其顿联军的左翼,也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拼杀。波斯军的右翼,当时仍占很大优势,而且并不知道国王脱逃和左翼部队大败的情况, 因而曾奋力夹击联军。不过,在亚历山大暂停追击逃敌而率领骑兵赶来支援后,波斯军的右翼也很快溃败了。整个会战以波斯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而结束。据记载,波斯人被杀被俘者甚多,仅仅战死的就有 30 万人,剩下一部分被俘,

大多数民族部队散逃而去。而马其顿方面,只不过损失战马千余,死亡人员数百而已。

高加米拉一战,实际上宣告了古波斯帝国的灭亡,因为大流士三世虽然率领 3000 骑兵和 6000 步兵逃出战场,但不久之后就被他的部下杀害了。亚历山大乘胜夺取了名城巴比伦,占领了波斯新都苏萨和旧都波斯波利斯,真正成了整个波斯帝国的统治者。他随后便把波斯与马其顿合并起来,组成为一个大国,自己被尊称为“大帝”。

得不偿失的胜利

——皮洛士远征罗马的战争

西方军事史上,长期流传着一个典故,叫做“皮洛士的胜利”,意思是“得不偿失”。这个典故来自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远征罗马的作战经历。皮洛士(公元前 319~前 272 年)出身于伊庇鲁斯王族,与马其顿王室有着亲戚关系。他少年罹难,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国家,逃亡到邻国伊利里亚,12 岁时,依仗姐夫的援助,带兵归国,夺得王位。但在他 17 岁一次出国时,政权

又被敌对势力夺走,直到 22 岁才又复国。他崇尚武功,有雄才大略,从小就以未来的亚历山大自居。18 岁那年,他参加了亚历山大诸部将为争夺权位而进行的伊普斯会战,初露锋芒,显示了良好的军事才华。他先后被埃及国王托勒密和西西里国王阿加托克利招为女婿,从此身价大增。公元前 295 年, 皮洛士应邀干预马其顿王国的王位继承权斗争,取得了一连串的重大胜利。因为武艺出众,箭法超群,战斗勇敢,办事果断,人们称赞他很像亚历山大, 以致名声大振。

公元前 3 世纪初,罗马日益强盛,相继征服了拉丁姆和中部意大利,进而向南部意大利进逼。南部意大利的希腊移民城邦和当地的路卡尼亚人,不甘心承受罗马的侵略,多次进行反抗,但根本不是罗马人的对手。公元前 281 年,罗马军队进攻希腊城邦塔兰托,塔兰托人便向北希腊的伊庇鲁斯王国求救。伊庇鲁斯王国的皮洛士国王,此刻正谋划着对外扩张,也就欣然接受邀请。皮洛士早就不满足于仅仅统治一个伊庇鲁斯,他图谋着正好借此机会先去远征意大利和西西里,然后再回师东进,征服巴尔干,真正像亚历山大那样建立一个囊括地中海的大帝国。但是,他没有亚历山大那样幸运,此次远征以得不偿失的胜利告终,使他最后铩羽而归,留下一个“皮洛士的胜利” 的笑柄。

公元前 280 年,皮洛士率领着 2 万名训练有素的步兵,3000 名帖撒利亚骑兵,2000 名弓箭手,500 名投枪手和 20 头战象,横渡亚得里亚海,来到了南意大利。这支远征军途中虽遇风暴,受到一些损失,但就当时来说,仍可称为一支劲旅。塔兰托城邦许诺,将其 5 万余步兵和 2 万骑兵交皮洛士统一指挥。他对塔兰托的人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后,便挥师奔赴战场。

为了迎击皮洛士,罗马首先派出了 4 个军团。罗马人当时处于不断扩张、军威日盛的发展时期,军队的战斗力很强,皮洛士对此也不免小心谨慎。但是,面对这位名声远扬的希腊统帅,罗马军队也未敢贸然攻击。随着皮洛士军队的开进,罗马人逐渐收缩,一直退到赫纳克里亚附近,才摆开战场。随后,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会战。

这次会战中,尽管塔兰托等盟军对罗马军畏之如虎,连战连退,给作战带来了不利影响,但皮洛士却非常沉着,冷静应敌,指挥若定。他不仅充分发挥了步兵的威力,还亲率骑兵冒险进犯,直接冲锋,并在关键时刻使战象起了巨大作用。罗马官兵同样训练有素,并且久经战阵,作战勇敢,但他们的战马从未见过战象,一与战象相遇,便吓得掉头狂奔。皮洛士也就趁机挥军掩杀,大败罗马军,抢占了罗马军营地。据说,在双方第一次会战中,罗马死伤 7000 人,被俘 2000 人,是他们近几十年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但

皮洛士为这个胜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官兵 4000 人,其中很多人是军

官和骨干。

赫纳克里亚会战后,皮洛士跟踪追击,挥师进军罗马本土,一直赶到距离罗马城几十里的地方,才停下来安营扎寨。这时,罗马城内也紧张备战, 败退下来的罗马军迅速进行了整顿,得到了补充,准备再战。罗马周围以及拉丁姆区,还有不少城邦如加普亚等,仍然站在罗马一边。皮洛士自料难以攻克罗马城,觉得与其做一件不可能的事,不如保持一个胜而不狂的美名, 于是,决定同罗马进行和平谈判。

他选派了一位帖撒利亚人作为使者。这人叫西尼阿斯,既善于辞令又具有外交手腕。西尼阿斯进入罗马城后,在罗马元老院里为皮洛士进行了非常出色的说项。他奉命提出:只要罗马承认塔兰托等城邦独立,退还在战争中掠去的东西,皮洛士就不要任何代价而放回 2000 名罗马俘虏,停止战争。元老院为此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正在犹豫不决时,盲人阿彼阿斯·克劳狄乌斯来到元老院,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鼓舞罗马人继续作战,提出只要皮洛士还在罗马,就拒绝与他谈判。这次和谈没有成功,不过还是相互释放了俘虏。这样,双方继续进行作战准备。

公元前 279 年 4 月,双方经过冬季休整以后,在阿斯库伦附近进行了第

二次会战。这次会战,罗马方面集结军队 7 万人,并为对付皮洛士的战象而专门制造了一种特殊的战车,车上装有烧红的炭火炉和长矛等物。罗马人对于战场的选择也颇费了一番心思,阿斯库伦附近地形起伏,沼泽很多,不利于皮洛士的骑兵特别是战象的行动。开始,皮洛士忙于跟踪敌人,来不及注意战场情况,所以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不能随心调动兵力,双方也未能决出胜负。皮洛士很快觉察到了形势的不妙,并当机立断采取了对策,因而使罗马人的计划也未能实现。

第二天作战中,皮洛士首先调整部署,抢占有利地形,巧妙地布设阵势, 使罗马人不能继续发挥优势。皮洛士的步兵方阵在强大骑兵和战象配合下, 又一次发挥出巨大威力,最后把具有数量优势的罗马军打败。在这次会战中, 罗马伤亡 6000 人;皮洛士军队伤亡 3550 人,伤亡的主要是伊庇鲁斯部队的精华,其中有皮洛士的一些主要将领和知心朋友,皮洛士深为胜利所付出的代价而痛心。会战结束时,有人向他表示祝贺,他却非常伤感地说:“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胜利,我就要变成没有军队的光杆司令了!”由于他的这句话,此后“皮洛士的胜利”便成了人们常用的词语,专门用来形容那些得不偿失的胜利。

皮洛士虽然两败罗马军,但他的处境并不好。当时的罗马处于发展时期, 又在本国作战,兵源充足,战败的军队能迅速得到补充,而且还有拉丁同盟的支援;皮洛士则远离自己的国家,兵源和补给都相继发生困难,他本人又非常骄横,对邀请他来助战的城邦很不尊重,并且不顾当地风俗习惯,以致很快激起了同盟者的不满,因而也失去了必要的支援。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刻,叙拉古等城邦派遣使者前来邀请他率军赶赴西西里岛,帮助他们攻打迦太基人;同时,巴尔干方面也有使者前来,请他回去争夺马其顿。皮洛士由此非常高兴,好似绝路逢生一样。他权衡了利弊,认为去西西里更有前程, 也符合出兵的初衷,于是,便于公元前 278 年率领自己的军队开进了西西里岛。

皮洛士进入西西里后,受到叙拉古等城邦的热烈欢迎,被尊为“国王和领袖”。他率军向迦太基人进攻,连战皆捷,所向披靡。迦太基人招架不了,

便乞求和谈,并表示支付大笔赔款。可是皮洛士的要价太高,并限令迦太基人全部撤离西西里岛,以致和谈最终破裂。后来,他又老毛病复发,由于辉煌胜利而骄横无比,粗暴地干涉叙拉古等城邦的内政,并公然杀害了邀请他来西西里的叙拉古首领塞浓,从而激起公愤,失去了当地城邦的支持,被人们唾骂为“忘恩负义”和“背信弃义”的人。“失道寡助”,后来许多人转而支持迦太基人。于是迦太基军乘机反攻,皮洛士孤立无援,后勤不济,最后遭到失败。真是无独有偶,就在这时,塔兰托城邦又因抵挡不住罗马的进攻,再次请他去援助。皮洛士也就顺着梯子下楼,以此为由放弃了同迦太基人的作战,率军东还,第二次前往意大利南部。

公元前 275 年春,皮洛士率领 110 艘战舰和许多运输船只离开西西里。

途中遭到海上强手迦太基人的袭击,损失战舰 70 艘,剩下的除 12 艘完整外, 其余都有损伤,兵力大大削弱。当年夏天,伊庇鲁斯军队到达塔兰托,不久就在贝尼温敦附近与罗马军队进行了会战。这次作战中,由于兵力和条件的转化,罗马人竟“第一次”把皮洛士打败了。从此,他已“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损兵折将的情势下,只好于当年秋天,带着残存的 8000 步兵和 500 骑兵返回伊庇鲁斯。

两年以后,即公元前 273 年,皮洛士又应斯巴达王室一位争权者的邀请, 率军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由于骄傲轻敌,行动迟缓,这回他又遭到了失败。次年,皮洛士再次被邀请进军阿尔戈斯,在谈判退兵问题时,被迫同人决斗, 不幸飞来横祸,遭到决斗者母亲的偷袭,受伤坠马,被刺身亡。

皮洛士戎马一生,骁勇善战,是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所写的战争艺术史,深受古人称赞。罗马的政治家西塞罗多次引用他的著作;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称他为仅次于亚历山大的战略家,自称是他的学生。皮洛士历经多次战争,打过很多胜仗。他善于指挥,长于布阵,巧于利用地形,能够发挥士兵的作用,确实可以称之为卓越的战术家。但是,他缺乏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运用谋略不能始终如一,所行政策缺乏稳定性;他骄横跋扈,往往失信于联盟者;他治军不严,放纵部属,容易遭人反对。因此,他虽然经常取得轰轰烈烈的战绩,但从未赢得一个持久性的胜利,最终还以悲剧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以少胜多战坎尼

——古代战争史上合围歼敌的范例

“奴隶主贵族纷纷走,汉尼拔已到城门口。”这是流行于欧洲的一个古老传说。它反映了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当年在意大利境内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显赫威风。在西方军事史上,汉尼拔是与亚历山大、恺撒和拿破仑齐名的四大名将之一,曾被称为杰出的军事天才,被尊之为“战略之父”。他在远征罗马的作战中,于小城坎尼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歼灭战,仅以 5 万人马,

围歼了 8 万罗马大军,使这次会战成为合围歼敌的一个范例。

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突尼斯的东北部。公元前 5 至前 2 世纪,这里是由中东地区腓尼基移民建立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商业非常发达,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垄断着地中海的航运和贸易。罗马统一意大利以后,开始向海外扩张。于是,迦太基和罗马这两个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强国,为了争夺地中海霸权, 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所谓布匿战争,是罗马人的称呼,因为迦太基是古代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而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所以把他们同迦太基进行的战争叫布匿战争。坎尼歼灭战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前期,是古罗马军队失败最惨的一次会战。

公元前 218 年,28 岁的汉尼拔率领一支大约 10 万人的多民族军队,开始实行对罗马帝国的远征,从而爆发了罗马和迦太基为争夺南欧与地中海的第二次布匿战争。那年春末,汉尼拔率领军队从西班牙出发,在 5 个月的长

途跋涉中,历经千难万险,遭受了巨大损失,原来的 10 万兵员和几十头战象,

只剩下 2 万步兵、6000 骑兵和 1 头战象。但他终于成功地越过了欧洲最高的阿尔卑斯山,征服了当时视作禁区的天险,突然地出现在罗马帝国的后院北意大利,在战略上开创了远距离奇袭的先例。

当年冬天,汉尼拔率军进入意大利北部,与山南高卢人结盟,获得了人马装备的补充,并在提契诺河与特雷比亚河地区首挫前来堵截的罗马军队, 站稳了脚跟。次年,他挥师南下,向意大利中部进军,并于 6 月在特拉西梅诺湖之战中以伏击战大败罗马军,进而威胁罗马首都,给罗马公民带来了极大的惊恐。

公元前 216 年春,即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年,汉尼拔放弃了对罗马首都的进攻,率军进到意大利南部,到处横行,不断抢掠,最后留驻在亚得里亚海岸边地带,占领了坎尼城。这一带是罗马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坎尼如果长期落入敌手,将使罗马面临极为艰难的困境。因此,罗马在这一年当选为执政官的两位统帅,即包路斯和瓦罗,上任伊始便谋划征战之策。他们在国人强烈的呼声之下,同时也在汉尼拔的计诱之下,率领步兵 8 万和骑兵 6000 余人, 向正在被迦太基军队骚扰的阿普利亚进发。坎尼城位于阿普利亚境内奥凡托河的下游,罗马人决心用全力夺回这个粮仓。这时,汉尼拔已在坎尼城外的平原上安营扎寨。他手里虽然只有 4 万步兵和 1 万骑兵,但心中早已筹划了彻底打垮敌人的策略。

这年 8 月 2 日,一场巨大规模的血腥屠杀在坎尼战场上展开了。清晨, 罗马的值班统帅瓦罗,不顾另一位统帅包路斯的反对,下令全军出击。他将所有军队开到奥凡托河北面的平原上,面对敌军排列阵势,把 8 万名步兵排

成纵深达 48 列的战斗队形,以密集的步兵对迦太基军战斗队形的中央实施强

攻,而在两翼只配备了力量薄弱的骑兵。而汉尼拔则针对敌军惯常部署的特点,预先摆好了一个特别的阵势。他把军队排成半月形,凸出的一面对着敌人,正中摆的只是战斗力弱的步兵,但前弱后强,两翼摆的则是战斗力很强的骑兵。这是汉尼拔的有意安排。

汉尼拔为了使自己的劣势兵力发挥最大效用,早就作了充分调查和精心谋算。他深知眼下的战场离海不过 5 公里,在这个季节,海面上每到正午便会刮起猛烈的东风,于是选择了一个背向东风的阵地。根据地形特点,他又在阵地左侧选好一片树林,在那里预先埋伏一支部队,命令他们在东风起时袭击敌人的后卫。他还选出 500 名强悍的步兵,命令他们每人多带一把短剑, 藏在贴身衣内,在作战中假装败状,先向敌军诈降,只交出手中的武器,而后按照信号行动,抽出短剑杀敌。

上午 8 点多钟,广阔的战场上响起了刺耳的军号声。紧接着,十几万人同时发出了震撼大地的呐喊。两军很快交锋,弓箭手开始齐射,标枪手和投石手随之抛出武器。罗马步兵以密集方阵向迦太基步兵的中心部位猛攻。正如汉尼拔所料,他的阵势中央的 2 万名步兵,抵挡不住进攻而逐渐向后退却。这样,半月形的阵势弯了进去,原来凸向罗马人的部分,渐渐变成凹进的态势。罗马军越是猛攻进来,迦太基军的队列就越是从两侧向内收缩,形成一个大“口袋”。

双方的步兵和骑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但罗马骑兵很快便出现混乱。汉尼拔敏锐地观察着,当罗马军大部分钻到“口袋”的一定深度时,便发出预定信号:一方面命精锐的步兵和骑兵开始挤压敌军的两翼,作包围之势;另一方面,通知准备诈降的 500 名步兵按计行事。这批步兵装出混乱不堪的败逃架势,不再继续后退,反而直向罗马人奔去。罗马人以为他们是来投降的, 收缴了他们的长剑和盾牌,当作俘虏安置在自己的后卫地域。

中午时分,海面上刮来了强劲的东风,扬起漫天尘土。正一个劲地往“口袋”里钻的罗马士兵,顿时被迷住了眼睛。由于睁眼困难,视物不清,罗马人彼此碰撞,自伤很多,因而阵势大乱。此时,迦太基人则因背对东风而占尽地利,趁势大量砍杀敌人。就在罗马军大乱之时,诈降的 500 名迦太基步兵立即抽出怀中短剑,突然地向就近的罗马人砍杀。埋伏在左侧树林中的迦太基部队,也乘机冲杀出来。

与此同时,迦太基骑兵已飞快地迂回到了敌阵后面,配合从树林中突然出现的部队封住了敌人的退路,最后完成了对整个罗马军的全面包围。罗马方面虽然兵力众多,但因前锋遇风受阻,无法再向前冲击,以致中间大队人马挤成一团,失去了行动的自由。这时,他们连挥动武器都发生了困难,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抵抗。罗马人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只能充当敌军标枪和投石器的靶子,而在受伤倒下以后就被自己人踩死。整个战斗最后变成为一场可怕的大屠杀。

战斗一直进行到黄昏以后,真正是杀得天昏地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罗马的 8 万多大军,有 5.4 万人战死,1.8 万人被俘;前执政官塞维利阿和

现执政官包路斯,元老院的 80 名元老,以及许多知名将校统统弃尸沙场。只有当日负责指挥的统帅瓦罗,因为指挥位置稍靠后边,而且见机较快,得以率领少量残兵突围逃脱。而迦太基军方面,总共损失仅 6000 人。

坎尼会战给了罗马人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惨败的消息传到首都后,再次引起罗马人的巨大震惊和恐惧,以致罗马元老院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为了

稳住公众情绪,禁止妇女在公共场所哭泣,禁止公开悼念阵亡将士;城内禁止使用“和平”字样,以追悼亡灵 30 天;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宣布 17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一律应征入伍;为了弥补兵源不足,由国家出钱从私人手中购买 8000 名奴隶组建 2 个军团;为了解决武器缺乏,把保存在神殿中的战利品也拿出来武装士兵。通过这次惨败的教训,罗马人终于接受了前独裁官费边提出的迁延战略,决心积蓄实力,避免重大牺牲,长期与敌周旋。这样,在尔后持续 10 多年的作战中,汉尼拔就再也没有得到过痛歼敌人的机会。

这次会战中,汉尼拔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成功地采取了诱敌就范、两翼包抄的战术。他以少击多,出奇制胜,使敌人全军覆灭,使罗马一度陷于极端严重的困境。从此,坎尼战便成了歼灭战的代名词。创造这一奇迹的汉尼拔,尽管没有最后打赢第二次布匿战争,但始终都是军人心中的英雄,成为军事家们效法的榜样。

未曾交战先想逃

——罗马两巨头的亚克兴海上决战

公元前 31 年 1 月,整个罗马上空,重又笼罩着厚厚的内战乌云。“后三头”执政的期限刚过,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利用自己的权柄,迫令供奉灶神的贞女交出了“后三头”中安东尼的遗嘱,并将其公布于众。人们谁也没有想到,安东尼竟然要求死后葬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并要把罗马帝国东方的大片领土,赠送给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公民们大为不满, 掀起了愤怒的浪潮。屋大维怂恿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开会,以侵吞罗马人民财产的罪名剥夺安东尼的一切权力,宣布他为“祖国之敌”,并向埃及女王宣战。

原来,自公元前 36 年屋大维借机剥夺了李必达的军权以后,“后三头” 中就只剩下他与安东尼,原来的三足鼎立变成了两雄对峙。坐镇意大利的屋大维,积极准备当新的恺撒;雄踞东方的安东尼,则梦想成为亚历山大第二。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结婚,自认为增加了与屋大维对抗的帮手和基地,因而加速了夺权斗争,以致在公元前 34 年远征亚美尼亚获胜时, 竟不回罗马而在亚历山大里亚举行完全埃及式的凯旋式。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罗马公众的不满和非议。屋大维正好利用这一机会,寻找出剪除安东尼的借口。在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的情况下,他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下手了。

屋大维迅速征调兵力,很快就把 8 万步兵、1.2 万骑兵和 400 艘战舰, 集结到了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港,同时委任罗马最优秀的海军将领阿格里帕统领军务,加紧修船练兵,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起航出击。

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安东尼,对于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指控,对于屋大维咄咄逼人的征讨架势,并不怎么介意。当时,他手中实力雄厚,拥有步兵 6 万,水兵 15 万,战舰 480 艘。这些兵力虽然散处东方各地,但很快就可以调集拢来;而且,他的一些舰船有 3~6 层桨座,每支巨桨的划手多达 8~ 9 人,其舰舷高达 3 米有余,两侧系着用铁索拴扎的方木,可防敌舰冲角撞击,舰上还装有可以旋转的巨大投石器。所以,不管是陆、海军的总人数还是装备的优劣程度,与屋大维相比,安东尼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不利条件就是政治上处于劣势。也正因为如此,他不敢主动出击,更不敢直接进军罗马本土,害怕那样会遭到举国一致的反击。他与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仔细商议,共同率军 10 万,战舰 500 余艘,直航希腊西海岸,将海军停泊于安布拉基亚湾,陆军驻扎在海湾以南地区,准备在罗马本土之外与屋大维一决雌雄。

公元前 31 年春,屋大维准备就绪,得知安东尼偕同埃及女王已航抵希腊西海岸,便立即下令出征。他在海军名将阿格里帕的协助下,率军横渡爱奥尼亚海,进占克拉基岛(今科孚岛)和南面的莱夫卡斯岛,并以陆军在距离阿克兴海角不远的北岸米齐里特齐登陆。由于双方旗鼓相当,实力不相上下, 谁也没有贸然出击,而是隔海对峙,互相监视,寻找战机。

但是,阿格里帕很快就发现了安东尼的致命弱点,即后勤补给线太长, 防卫无力,其全军的粮食供应等全都要从埃及经海路运来。安东尼也很快意识到了海运线路漫长所造成的困难,并开始采取措施。他沿希腊西海岸建立起一些中继补给站,以保障后勤运输的畅通和安全。阿格里帕当然不会对此

坐视,抓紧有利时机予以破坏。他派出半数战舰巡行海上,不断袭击安东尼的运输船队和中继站,并最终切断了对方的海上补给线,使安东尼陷入了不利的战略环境。

由于补给困难,安东尼的军队开始缺粮。尽管加紧了陆上运输线的建设, 但运力有限,杯水车薪,粮食根本无法满足全军需要,而且情况日益恶劣, 混乱的军营中已有疫病流行,厌战的士兵成批逃走。这时,两位资深的将领向安东尼建议:一、请克里奥帕特拉国王率领埃及舰队返回埃及,以振奋日益衰颓的士气;二、放弃舰队,离开眼前驻地,把部队带入马其顿平原,依靠久经战阵的老兵,同屋大维在陆上进行决战。然而,这一建议遭到了埃及女王的严词拒绝。

克里奥帕特拉极力主张同罗马人在海上进行决战。她认为海战最有把握,万一不济,也可暂时退兵,仍率舰队从海路退返埃及。这一想法与主帅“不谋而合”。安东尼强调:海上决战对自己有利,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从海上回师埃及,可以避免全军覆灭;回到埃及后可以立即重整旗鼓, 召集还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其他部队卷土重来。

安东尼决心马上行动,下令全军进行海上决战准备,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整个舰队分成四个编队,即左、右两翼,中央和预备队。左翼由马尔卡斯指挥,中央由索苏斯指挥。右翼由他亲自统率,包括实力最强的战舰 180 艘,

作为主要突击力量。预备队由克里奥帕特拉指挥,系由 60 艘埃及军舰编成, 随右翼后面开进。他还命令舰队将随军金库装船,并打破进行海战时只划桨不带帆的惯例,命舰船全部携带风帆以便在作战不利时能够扬帆疾驶,迅速撤走。这种在交战前就考虑逃走的指导思想,自然不会对战斗和士气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安东尼给留在岸上的陆军的命令,也是事先考虑到逃,叫他们在海战失利时赶快撤往马其顿。

9 月 2 日清晨,在安布拉基亚湾的出口处,阿克兴海角的海面上,风平

浪静。这时,安东尼率领着载有 4 万多步兵的 400 多艘战舰,匆匆驶出了港湾。他出航不久,很快就发现了远处林立的一片樯帆。原来,屋大维早已获得对方叛逃者的报告,知道了安东尼的作战部署,正严阵以待。就在这当儿, 突然间,鼓号齐鸣,杀声如雷,阿克兴海上大战的炮声打响了。

战斗一开始就打得非常激烈。阿格里帕率领主力舰队,朝着安东尼指挥的右翼直扑过来。巨石、弩箭、火把、投枪等等,如同雨点一样飞向对方。军舰互相撞击,发出了令人震颤的撕裂声。屋大维方面的战舰,船体要比安东尼的战舰小一些,但显得灵活,机动能力也要强一些。阿格里帕战前作了明确部署,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以几艘战舰同时攻击一艘敌舰, 使其难以逃避撞击,并用轮番撞击的办法,使敌舰尽快沉没。

面对敌舰的围攻战法,安东尼舰队仍采取习惯的作战方式,即充分利用己舰舷高,能远距离抛石的长处,尽量与敌舰保持较远距离,避免接舷战。每当敌舰抵近来不及实施撞击时,就用投石器迅速抛出巨石,打击对手。对于这种战法,阿格里帕事先早有了对策。他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新武器“钳子”。这是一根长达数米的包铁木块,一头布满锋利的铁钩,另一头以绳索相连。抵近敌舰时,不待敌舰的巨石抛到,就先用巨弩将“钳子”抛射出去。“钳子”落在敌舰上,就会将舰钩住,这时再拉紧绳索,就可使两舰迅速靠拢,进行接舷战。由于“钳子”较长而又包铁,敌人一时难以将它和相连的绳索砍断。所以突然用来十分有效。一当“钳子”将敌舰拖了过来,预先作

好准备的重装步兵,立即跳上对方甲板,用长矛、短剑和战斧猛刺猛砍,很快就使敌人血肉飞溅,鬼哭狼嚎。就这样,双方 800 多艘战舰在海上相互厮杀,一时难解难分。

战斗激烈地进行着。突然,安东尼发现局势有了变化。他急忙爬上瞭望台,环眺周围,不禁大惊失色,差一点儿从台上栽了下来。原来他已看到, 中央和左翼编队中的一些舰只阵前脱逃,已掉转船头驶向港湾。克里奥帕特拉正指挥预备队进行堵截,不准后退战舰回港。许多转舵返身的逃舰被堵回来后,非但没有重新加入战斗,反而驶向敌阵,举桨向屋大维投降了。

形势如此急转直下,令安东尼伤心长叹,他曾经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阵犹豫之后,他下令挂出信号旗,通知克里奥帕特拉,按事先的约定撤出战斗。埃及女王原本无心恋战,一见撤退信号,立刻命令她的旗舰挂起紫帆, 不顾一切地向大海深处驶去。埃军其他各舰,也都纷纷升起风帆,紧随女王之后迅速逃离战场。

安东尼舰队的余下战舰,眼见旗舰发出了信号,也都匆忙设法脱身。有些船挂起了风帆,有些船还为减轻重量提高航速而扔掉了投石器。面对这种情况,屋大维和阿格里帕似乎早有准备。他们任凭埃及舰队逃之夭夭,却指挥整个舰队把安东尼的主力舰群死死缠住,使之无法脱逃。由于埃及舰队已逃脱,部分舰只已投降,安东尼舰队在数量上已经处于劣势。阿格里帕抓住战机,指挥舰队猛烈围攻。

在脱逃无路的情况下,安东尼的战舰被逼得只好作困兽之斗,抵抗反而更加顽强了。它们发挥己舰体大舷高的优势,利用投石器向冲撞而来的敌舰抛射巨石,同踏上甲板的步兵进行肉搏拼杀,使屋大维的舰队遭到了相当大的损失。

围歼战斗一直打到黄昏,安东尼舰队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突然间,阿格里帕指挥舰队往后撤退。安东尼莫名其妙,似乎松下一口气来。可是,在他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时,敌方战舰又重新围拢过来。就在这当儿, 海面上突然爆发亮光,千万支火箭一齐射到。原来,阿格里帕刚才的后撤, 正是为了实行火攻而作准备,以免殃及自身。安东尼舰队对此毫无戒备,许多战舰躲闪不及,中箭燃烧,变成了一只只浮游海上的大火堆。烈焰映红了海水,海面变成了灯市,喊杀之声震天,着火的战舰完全陷入了绝望境地。面对这种形势,安东尼无可奈何,决心孤注一掷。他下令冒死突围,并以旗舰当先开路。最后,借着夜幕的掩护,他终于杀开了一条血路,领着残存的战舰冲出了重围,急匆匆地驶向埃及,追赶那早已逃离战场的克里奥帕特拉女王。

作为恺撒手下的名将,安东尼一生征战,功绩斐然,以前从未遭到过像今天在亚克兴海面上这样的惨败。追兵已经摆脱了。他站在瞭望台上,回望着天边的火光,一向高昂的头颅终于低了下来,痛苦地进行思索:一支庞大的舰队,400 多艘装备优良的战舰,许多跟随他东征西讨的英勇战士、水兵⋯⋯现在只剩下 100 多艘破船了,一些得力的战将牺牲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行吗?!想着想着,他只能情不自禁地哀叹:唉!输了! 输了!

屋大维当然不会给安东尼以东山再起的机会。公元前 30 年夏天,他率领着罗马大军在埃及登陆。比一年前更加强大的罗马军团,逼得敌人接连败退。已经无力振作的安东尼,眼见大势已去,走投无路,伏剑自刎。埃及女王克

里奥帕特拉七世,这位曾经迷住恺撒又哄骗了安东尼的艳妇,被屋大维生擒。她又打算重演故伎,但屋大维再不上当,决定把她带回罗马,作为战利品参加凯旋式。女王得知后,羞于受辱,终于绝望自尽。埃及从此并入了罗马版图。安东尼之死,标志着罗马内战的结束,也宣告了古老罗马共和国的终止。此后,屋大维集所有大权于一身,成为终生执政的独裁者。一个强大的、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便在古老共和国的废墟上诞生了!

先防后攻奏凯歌

——法兰克宫相阻遏阿拉伯人的进攻

公元 731 年,在法国西南部的波亚迭地区,法兰克王国境内阿奎丹公爵领地上,高举弯刀的阿拉伯人和崇奉十字架的基督徒之间,发生了一场世界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会战,史称都尔会战或波亚迭之战。这场会战,对于捍卫法兰克王国的独立发展,阻止阿拉伯人向西欧的继续扩张,起了重大作用。 7~8 世纪之间,阿拉伯人的扩张势头锐不可挡。公元 610 年,穆罕默德

在麦加城创建伊斯兰教,随后缔造了麦地那国家。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在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的努力下,用“前面就是天堂,后面就是地狱”作口号,带领“服从者”穆斯林东征西伐,很快地统一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地区。

公元 711 年,阿拉伯人在征服了整个西亚和北非地区以后,挥师渡过地中海,灭掉了西哥特王国,进占西班牙地区,从而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封建大帝国。但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征服整个基督教世界,消灭拜占廷, 打垮法兰克,把整个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湖,才是阿拉伯帝国的战略目标。720 年,以西班牙为基地的阿拉伯人,进而越过比利牛斯山,夺取了纳尔榜地区,随后又继续向北窥视,准备进军阿奎丹,逐步征服法兰克和日耳曼民族。他们与法兰克王国之间的战争,成了迟早必不可免的趋势。

法兰克王国是当时西方基督教世界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公元 715 年, 查理·马特继任宫相,开始集大权于一身,不仅总管宫廷事务,掌理财务和宫廷地产,还代替国王主持王室法庭,统率军队,经管官员任免和土地封赏等等工作,完全成了实际上的王国统治者。他为了长治久安,在国内政策上进行重大改革,特别是推行采邑制,重点解决土地占有关系和兵源问题,建立起一支职业性的重装骑兵,为骑士制度的发展奠立了基础,也为击败阿拉伯人的侵略准备了条件。

公元 731 年,阿拉伯帝国的西班牙总督阿布德,发兵数万入侵法兰克王国。阿拉伯军队从纳尔榜出发,很快进入阿奎丹,一路烧杀掳掠,长驱直入地推进到了波亚迭。阿奎丹公爵欧多,无力阻挡敌军推进,被迫节节后退。阿奎丹陷入了沦亡险境。阿拉伯人入侵的消息,惊动了法兰克王国宫廷。就在阿拉伯人大举北上之时,宫相查理已率军南下,准备迎击敌人。

查理所率的军队,是在他推行采邑制、进行军事改革的基础上新建起来的,兼有骑兵和步兵,已成为王国的劲旅。他的骑兵是贵族化的重装骑士部队,身穿甲胄,行动虽然不如阿拉伯轻骑兵那样灵活,但却能攻善防,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步兵也身着盔甲,不易受到标枪刀剑的伤害,且每个步兵都手持防盾,当他们面对骑兵进攻时,可用防盾组成铜墙铁壁似的盾墙,其武器有刀剑、匕首、标枪和两种不同用途的战斧,一种是舞动的,一种是投掷的,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特别是能对轻骑兵构成极大的威胁。查理率领着这支军队,并不急速开进,而是缓缓前行。他已下定决心,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战术,用后发制人的手段,一举击败能征善战而又骄横无比的阿拉伯侵略军。

为了统一各军行动,更有效地打击敌人,查理在南下途中特意给阿奎丹的欧多公爵写了一封详细的指示信。他指出:现在最好不要阻止阿拉伯人前

进,不宜过早地发动进攻。因为阿拉伯人正处于狂热之中,他们那无限的贪欲和对自己胜利的信心,使他们鼓足了勇气,而勇气要比兵器和人数更为厉害。因此,要暂时忍耐,要等他们满载而归的时候再行进攻。那时他们发了财,就会丧失斗志,等他们不愿意作战时去打击他们,肯定能够取得胜利。他还分析说:阿拉伯军队的主力是轻骑兵,非常强悍勇猛,惯于使用枪和剑, 很少使用弓箭,也基本不穿甲胄,机动性很强,来如天坠,行如疾风,实行一套旋风式的战略战术,是一支纯攻击性的部队。因此,抓住他们不善于防御的弱点,才是克敌致胜之道。

阿奎丹公爵欧多,本来对法兰克王国宫廷闹着独立性,但面对阿拉伯人的大举进攻,深感处境险恶,只好放弃独立,表示投到查理麾下,协同抵御共同敌人。他因军力有限而根本不能单独取胜,所以也听从指挥,决不过早行动。

当年 10 月,查理率军开到都尔地区,不再继续前进了。果然不出查理所料,法兰克军队的突然出现,竟使阿拉伯人大为震惊。他们已经掠夺大量财物,再也不想作战拼命;满载战利品的骡马,已经累得不堪重负,哪里还能快速机动!为了迎击法兰克军队,阿布德曾打算放弃掠夺的战利品,但部下不干。于是,在罗亚尔河之南、从都尔到波亚迭之间的原野上,双方都展开了军事行动。在最初对峙的 7 天中,只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战斗。这时的查理, 还在待机,选择战场,而阿布德则仍想向潘提尔斯退走。当阿布德发觉掠夺的财物不可能运出作战区时,便又停止下来接受会战。

查理把战场选在都尔附近。他将军队排成一个坚强的方阵,步兵在前, 骑兵在后,其核心是法兰克的亲信部队,即来自奥斯特拉西亚中小地主的重装骑兵。他恪守后发制人策略,一心等待敌人来攻。会战开始了。阿布德这位阿拉伯名将,照例是抢先发动进攻。他驱使勇猛快速的轻骑兵,向法兰克方阵发起猛烈冲击。这些阿拉伯骑兵,有如惊涛骇浪,一波又一波地压向对方阵地。然而,法兰克的阵势却稳如磐石,阵容丝毫未动。那些身材魁梧的法兰克士兵,手臂粗壮,手掌如铁,不仅用盾墙挡住了阿拉伯人冲击的洪涛巨浪,而且每一次都用刀剑和战斧砍杀了许多来犯的阿拉伯人。

战斗进行得难解难分,阿拉伯人牺牲惨重。黄昏临近的时候,欧多公爵率领的阿奎丹部队加入了战斗。按照查理的约定,欧多部队没有实行正面进攻,而是绕过阿拉伯军的侧翼,突然袭击阿布德的营地。营地里堆放着抢劫来的无数财宝,阿拉伯人一听营地被劫,立即退出战斗,朝营地奔去。但是已经晚了,营地早被欧多部队占领。查理在敌人撤退之时,立即组织法兰克军跟踪追击。阿拉伯人前后受压,队伍大乱。阿布德在混战中受伤,倒地后身亡。统帅既死,败局已定。夜幕降落后,阿拉伯军再也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他们大都纵马奔逃,脱离战场。这是阿拉伯人进占西班牙以来所遭到的最重大的失败。

会战次日,查理又在战场上排好阵势,准备抗击阿拉伯军队新的进攻。可是侦察部队回来报告,敌人已于昨夜快速南逃。查理没有组织追击。他深知敌军的轻骑兵行动迅速,自己的重装骑兵不可能追到,就让阿拉伯人留在南边的纳尔榜。在查理看来,这对牵制不大听话的欧多公爵还有好处。

这次会战结果,法兰克只损失 1500 多人,而阿拉伯军的死亡人数高达几万。查理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它使整个欧洲特别是西欧,终于避免了当时来势汹汹的伊斯兰化,从而使西方文化得以在基督教的外壳下保

存和发展;同时,这一胜利也为查理曼帝国的诞生准备了条件。这两件大事, 对于欧洲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公元 735 年,欧多公爵去世。查理进军阿奎丹,强迫欧多的两个儿子完

全臣服于他。在以后的 4 年中,又多次与阿拉伯人交战,迫使阿拉伯人最后撤出纳尔榜,退回到比利牛斯山以南地区。从此,伊斯兰教徒征服欧洲,并把地中海变成阿拉伯帝国内湖的图谋,终于化为泡影。

埃及苏丹入圣城

——萨拉丁灭亡耶路撒冷王国之战

萨拉丁·优素福·伊本·阿尤布,原是出身于库尔德族的一位叙利亚军官,曾随叔父多次远征埃及,1169 年成为驻埃及的军事长官和行政大臣;1171年,在近卫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阿拉伯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迪德, 自立为苏丹,在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他笃信伊斯兰教,为了宗教事业, 对十字军进行了长期的圣战。在 1187 年的海廷会战中,他采取围困和分割歼

灭战法,一举歼灭十字军约 2 万人,随后进占耶路撒冷,灭亡了十字军东侵后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彻底挫败了十字军想长期奴役近中东人民的企图, 为阿拉伯反抗外来侵略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字军东侵,是指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对地中海东岸诸国,主要是对伊斯兰教国家发动的军事远征。他们在反对异教、维护基督教的宗教旗帜掩护下,进行着劫掠财富和侵夺领土的勾当。由于参加出征的人都在衣服上缝有红十字作标记,故称十字军。从 1096 年到 1270 年,十字军

先后东侵 8 次。

十字军的第一次东侵,开始于 1096 年,经过 3 年征战,于 1099 年 7 月攻占耶路撒冷。接着,他们按欧洲封建国家的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 建立起几个封建国家,其中主要是耶路撒冷王国,还有附属于它的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和埃德萨伯国。这些国家一经建立,十字军就肆无忌惮, 更加横征暴敛,使得当地人民深受压迫和剥削,被迫起来反抗。

萨拉丁登上埃及苏丹宝座时,十字军国家的政局早已开始动荡。1147~ 1149 年的第二次十字军东侵,没有达到目的而以失败告终。尽管罗马教皇又

批准组建了各种骑士团,不断将他们派来东方 4 国,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历经几十年动乱后,伊斯兰国家也已开始联合,逐步夺回被十字军侵占的领土。因此,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随之日益发展。1187 年的海廷会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1186 年末,耶路撒冷王国的一个军事首领理纳德,又一次劫掠了从开罗到大马士革的埃及商队。萨拉丁向耶路撒冷国王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埃及商人和归还所劫货物。但理纳德置之不理,并狂妄地宣称:“在我的堡垒里,我理纳德是主人,可以为所欲为。萨拉丁要东西嘛,到穆罕默德那里去取吧!”萨拉丁听了这些狂言,怒不可遏,发誓要把理纳德这个无赖亲手杀掉,并宣布要同基督教徒们再进行一次圣战。

1187 年 6 月,萨拉丁宣告发兵。他亲率轻骑兵数万人,于下旬从埃及出发,很快便包围了隶属于耶路撒冷王国的提比莱斯城。萨拉丁把目标选在此地,用意在于围城打援,他想把十字军的主力部队诱出耶路撒冷,以便在其进军途中予以歼灭。当时,提比莱斯的驻军首领是的黎波里伯爵夫人艾希发, 而她的丈夫、伯爵本人雷蒙德,正好留在耶路撒冷城中。艾希发自知不是萨拉丁的对手,火速派人向国王求救。国王乔弗利立即召开大臣会议,商讨对策。会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以雷蒙德为首的一部分大臣认为,应当按兵不动, 以免中了萨拉丁的圈套;以理纳德为首的另一部分大臣,极力主张发兵赴援, 并痛斥雷蒙德为奸贼,连自己的家室也不顾。国王倾向理纳德等人的意见, 立即调兵遣将,下令各军向希弗里亚集中。久未作战的十字军,仍然骑士精

神十足,听到出发打仗的消息,以为又有发财机会,无不欢欣鼓舞,个个喊着“快救伯爵夫人”的口号,迅速奔向集结地点。

王国的军队很快集中起来了,总计约有骑士 1200 名,本地轻骑兵 2000

名,步兵约 1 万名。就在即将出发的前夜,雷蒙德再一次向国王建议,不要涉险行军,不要匆忙赴救,而应坐待战事发展,以求应付良策。他深恐大军行进于茫茫沙海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国王听了雷蒙德的分析,决定暂停进军。可是,第二天中午,理纳德的同伙吉纳德又乘机再进谗言,国王随即又改变主意,决定按原计划行动,并令雷蒙德率领前卫部队先行开路。

7 月 3 日拂晓,十字军从希弗里亚出发,向东南开进。他们很快进入了杰贝尔屠南山区,开始感到供应不便。这个地方离提比莱斯城还有很长的路程,前面又多是杂乱的石砾和干旱的沙漠,基本上没有草木,没有鸟兽,更没有可供大批人畜饮用的水源,几乎就是死亡之地。就在这种地形上行军, 一贯骄纵的十字军,仍然大摇大摆,慢吞吞地推进,俨然是凯旋之师,还不时地为饮水不足发脾气,埋怨先行部队没有为他们准备好宿营的条件,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向死亡逼近。

萨拉丁得到十字军出征的消息,高兴得大声欢呼,一再“感谢万能的真主”,认为是“天从人愿”。他立即派出一支轻骑兵,利用地形熟悉的条件, 间道前去骚扰十字军,使其惊魂不定。同时,命令主力部队绕开敌人的前卫, 突然靠近和攻击敌人国王统率的主力。他安排部队携带充分的给养,特别是足够的饮水,采取先围后打战法,力争在沙漠之中困死敌人。

十字军开路先锋雷蒙德,已感到无法正常行进,因为部队不时遭到回教徒的袭击,而干渴的折磨更使人心神不宁。他回马飞奔到国王面前,催促国王指挥主力部队快速前进,并警告说:“如果不尽快抵达前面河谷,就会得不到饮水,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但是,他的警告没有作用,因为开始意识到前途艰险的国王,这时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由于埃及军队的骚扰,十字军的行军速度更加迟缓了,而且后卫部队被埃军弓箭手挡住了进路,已经跟不上来了。为了等待后卫靠拢,国王被迫停留下来,在一个村落的废墟上暂过一夜。第二天,十字军走走停停,艰难地向前移动,最后到达了海廷村。海廷村是坐落在海廷山脚下的一个小小农村。爬上了山坡斜面的主力部队,大多数人一整天滴水未进,个个喉干舌燥,精疲力竭,无法继续前进。眼看天色快黑,国王只好下令在此露营。然而,疲劳加干渴,苦苦地折磨着人们,士兵们哪里能够入睡。更何况敌军还不时地前来袭扰。

而萨拉丁这时已经做好圈套,准备下手了。第二天上午,他的 70 匹骆驼运来大量箭矢,补充了骑马弓箭手的作战物资。但他仍然围而不攻,挡而不冲,避免迎战,只是充分发挥弓箭手的远距离杀伤作用,力求消耗敌人的战斗力量。十字军的勇将雷蒙德为了摆脱困境,率领着前卫继续前进,可国王却无法开动了。为了减少伤亡,对付埃及人的袭击,国王把步兵调到中央, 命令骑士向萨拉丁的弓箭手冲杀。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因为队伍一动,立即发生混乱,步兵在一片恐怖声中纷纷向海廷山上爬去。国王立即把随身携带的护身符——“真十字架”高高树起,希望给慌乱的士兵一个精神支柱。这一手果然起了暂时的作用,对基督教十分虔诚的步兵、骑士和弓箭手们,立即围在“真十字架”周围,局面趋于好转。可是好景不长,后卫部队这时又如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地拥挤上来,秩序比刚才更加混乱了。没过多久,雷

蒙德的前卫部队也被埃及人赶了回来。这样,乔弗利国王统率的十字军近 2万人,便完全猬集到了海廷山岗及斜坡边上,被伊斯兰教徒们紧紧包围着。一场空前的大血战开幕了。回教徒们身强力壮,经过充分休息,更加精

神振奋。他们先用箭射,而后举起弯刀,奔上山来砍杀。十字军骑士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无奈饥渴过度,体力不支,哪里是埃及士兵的对手!更何况许多人早已魂飞魄散,斗志全消,只是呆呆地举着手中武器,向“真十字架”祈祷,渴望出现奇迹,把他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奇迹始终没有出现。国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又命雷蒙德率领一支骑士部队去拚杀,希望杀开一条血路使十字军突出重围。

雷蒙德果是骁将,他的骑士也个个如狼似虎,凶猛异常,跟着他拼命向外冲杀。也许出于怜惜,也许知道其余部队根本无力突围,萨拉丁的侄子阿马尔,下令士兵放开一条生路,放走了雷蒙德一行人。然而,回教徒遍地都是,这些冲杀出去的十字军,没有多久又被包围起来了。只有雷蒙德本人, 终于率领着少数骑士突围而去。

被困在海廷山上的十字军,一个个苟延残喘,绝望地坐以待毙。萨拉丁只令士兵围而不攻,同时在四周点起火来。干渴的折磨和只能等死的处境,终于迫使十字军选择了投降之路。最后,“真十字架”倒下来了!国王的帐幕也倒下来了!国王乔弗利,他的弟弟阿奈特亲王,神庙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的首领,以及包括所有将领在内的残存十字军,统统成了萨拉丁的俘虏。会战结束了。萨拉丁在自己的帐幕里接见了几个特殊的高级俘虏,除了

对罪魁祸首理纳德宣布严惩而当场处死之外,对其他人一律予以宽容,并声言决不杀害一个国家的国王。随后不久,提比莱斯守军开城投降。萨拉丁很钦佩固守城池的伯爵夫人,对她格外施恩,准她自由地返回的黎波里,去同丈夫雷蒙德伯爵团聚。不过,由于忧愤过度,雷蒙德伯爵不久便死了。

海廷山惨败和国王被俘的消息,震撼了整个耶路撒冷王国。萨拉丁乘胜进军,于 9 月 20 日兵临耶路撒冷城下。为使圣城免遭破坏,他希望不动干戈, 争取城里的十字军和平投降。因此,仍然采取围而不打的政策。起初,守城的十字军不肯就范,但终于抗不过大势已去的危局,熬不过饥饿的威胁,最后还是主动请降。

萨拉丁没有按照传统的做法把投降者一律当作奴隶,然后拿去拍卖,而是提出了用金钱赎回自由的条件:每个男子只要交纳 10 块金子即可获得自

由,两个妇女和 10 个儿童折作一个男子计算;没有黄金的穷人(估计可能约

7000 人),只要凑足 3 万拜占廷铜币,就可获得自由。十字军欣然接受了这

个和平条件,并于 10 月 2 日签订了降约。当天,萨拉丁率军入城。

萨拉丁进城后,严禁埃及军队扰乱秩序,命令开放耶路撒冷市场,以便让市民出售物品,筹钱赎买自由。但是几天过后,仍有几千穷人交不出赎身钱。于是,萨拉丁的弟弟赛弗,第一个请求萨拉丁让他从穷人中挑选 1000 人作他的奴隶,萨拉丁允许了他的请求。赛弗挑足人选之后,马上就把他们释放了。接着,大主教也以同样的方式释放了另外 1000 人。最后,萨拉丁对大家说:现在该轮到我了。

他派人分赴耶路撒冷的各条街道,向过路人通报:埃及苏丹宣布,所有交不起赎金的人,从现在开始,都可以自由地离开圣城!消息迅速传开,一批又一批的穷人很快上路。他们通过圣拉查鲁斯门,愉快地走出了圣城。直到太阳落山,人流方才终止。萨拉丁这个壮举,如果与 1099 年十字军攻占耶

路撒冷时屠杀 7 万平民的事实相比较,真正是一个在天之上,一个在地之下了!正因为如此,萨拉丁打败十字军的战争,灭亡耶路撒冷王国,不仅为阿拉伯人民所赞扬,也为世界人民所称颂。

长弓利箭穿铠甲

——法国骑士在克雷西会战中的惨败

1346 年 8 月 27 日上午,火辣辣的阳光洒在克雷西战场上。前面克里克斯谷地里,散发着一股股浓烈的血腥气味,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微弱的呻吟。抬头眺望,只见尸横遍地,血流成溪。一副惨不忍睹的恐怖景象,强烈地刺激着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神经。

从头天黄昏到次日拂晓,英军已经打退了法国骑士和步兵的连续进攻。法军的冲锋,已多达 15 次,其猛烈程度是开战 9 年来前所未有的。那些一向傲慢的法国骑士,前仆后继,不顾一切地猛扑,但在英军弓箭手的排箭猛射下,被打得人仰马翻,彼此践踏,一波一波地败退。作为英国的国王,爱德华是有备而来的;对于这场会战,他也作了精心的策划。眼前的情景说明: 法国人失败了,他胜利了!

法国军队早在半夜里就已溃退,在法王腓力六世因头部箭伤而离开战场后,即已逃之夭夭。但爱德华国王并不放心,一直控制着阵列,通宵严阵以待。一直等到红日高挂,侦察人员报告,战场附近已根本没有敌人的踪影。这时,爱德华才终于松下一口气来,下令解散阵列,准许部下搜索战场,让士兵们去搜刮死人身上的财物。初步统计的战果,令人非常惊讶:法军死亡惨重,摆在阵地前面的死尸中,有波希米亚国王,洛林公爵,法兰德的 10

位伯爵,以及 1542 名骑士,数千名普通士兵。根据法军的现有实力,这场惨败意味着他们绝对无力再战了。

这就是 14~15 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克雷西会战。它基本上决定了战争第一阶段的结局,在欧洲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这次会战中,英军以少胜多,用大约 8500 人(弓箭手 5200 人、骑士 2300 人、普通士

兵约 1000 人)的兵力,打败了法军约 1.2 万人(骑士 8000 人、弓箭手和普

通士兵约 4000 人)的连续进攻。会战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法国在以后作战中的不断失败,使英军在欧洲大陆取得了军事优势,并为英国陆军赢得了善于防御作战的美名。克雷西会战中,英军以长弓利箭射穿了法国骑士的铠甲,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那种骑士大显威风的交战局面。开明的国王和王公们从此开始认识到:单靠骑士制度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要想维持强大的军事实力,必须仿效英国人,在军事制度、组织形式和兵器装备等方面进行改革。

爱德华三世取得克雷西会战的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政局比较稳定和经济较快发展,为他提供了取胜的基础,而军事上的改革则是直接的条件。

首先,改革军制,召募了一支精兵。英王爱德华三世颇具战略眼光,深知优秀的军队是作战取胜的基本工具。英法战争是他为争夺法国王位于 1337

年主动挑起的,虽然已在 1340 年的海战中取得重大胜利,但法国陆地广大,

人口多达 2000 万,地小人少的英国在战略上处于明显劣势,单靠过去封建式

的民兵是不可能在欧洲大陆上取胜的。因此,他于 1340 年海战取胜以后,即着手改革军制,采取所谓“配赋制”方式召募精兵。其办法是由地方官和募兵委员共同负责,首先造出地主清册,然后按地租收入由地主们供应兵员: 凡地租收入达 5 英镑者,应负担 1 名弓箭手;10 镑者,应负担 1 名骑马步兵;

20 镑者,应负担 1 名骑士(或称甲士);所有大封建主,则应负担整队的军

事人员。例如,理查德曾负担 14 名骑士、60 名骑马步兵和 82 名弓箭手;牛

津公爵则负担 23 名骑士、44 名骑马步兵和 63 名弓箭手。要是交不出兵员,

就处以罚金。罚金规定:弓箭手为 1 镑,骑马步兵为 3 镑 6 先令 8 便士,骑

士为 6 镑 13 先令 4 便士。这样召募来的兵员,都经过严格挑选,由国王发给薪饷,认真加以训练,从而成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精干部队,其战斗力自然要比过去的民兵强多了。

其次,改进武器,使用了长弓利箭。英国自从被诺曼征服后,即以射箭当作“国技”。几百年来,所有自由农民,即国家的常备性民兵,都备有自己的弓箭。战斗中,弓箭手以排箭掩护骑士进攻,往往获得胜利。13 世纪末, 爱德华一世从南威尔士引进一种“长弓”,比短弓更具威力。这种“长弓”, 使用 6 呎长的榆树制作,箭长达到 3 呎,射程可达 350 米,杀伤力强,命中率高,箭头能够穿透两层锁子甲。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爱德华三世命令他的军队普遍使用这种长弓利箭,以致在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几乎由它完全支配了法兰西战场。直到阿金考特会战以后,长弓利箭的作用才很快消失并被淘汰。顺便谈谈另外一件事:据说,爱德华三世当时已拥有 3 门火炮,作战时总是把它们同弓箭手配置在一起,借以发挥一定的威慑作用。

第三,讲求战术,惯以防御作战消耗敌军。爱德华三世是一位长于防御作战而又能及时反击的战术家。他善于发挥骑士和弓箭手的特长。在他那个时代,骑兵通常都是担任决定性任务的,爱德华每次作战中,总是首先命令他的骑士大部分下马,将其组成方阵,以抗拒敌人的骑兵冲击,并保护自己的弓箭手。这样,他的正常阵形通常都是区分为三个部分:前面并列摆两个部分,由下马的骑士组成,中间隔一个间隔,后面摆一个部分,由骑士或骑马步兵组成,作为预备队。这样,实际上形成一个倒三角的“V”字阵形。弓箭手配置在前面两个部分的侧翼上,成一定的角度伸出去,但是这个外翼, 通常都要依托在一个障碍上,如森林、河川或村落等。为了自卫,弓箭手都就地挖掘堑壕,在阵地前面设置栅栏。在克雷西会战中,爱德华三世率军首先到达战场,对地形作了认真勘察,选择了有利阵地,并在阵地前面挖掘了堑壕。英军由于先行到达,摆好阵势以后得以吃饭和休息,使体力和精神得到了恢复。这些对后来抗击法军的连续进攻,都产生了有利作用。

英军的胜利与法军无能有着极大的关系。法王腓力六世率领他的优势军队追踪英军时,一直未能摸准对方的行踪。8 月 26 日下午,当前锋接近克雷西战场时,鉴于时间不早,敌情不明,腓力六世本拟暂停前进,宿营过夜。可是,由于传令不清,后续部队不断推进,迫使前锋部队无法停止下来,因而在黄昏时候进抵到了英军阵前。当时,法国的雇佣兵即热那亚弓箭手队伍大乱。而其本队,即阿仑森伯爵和法兰德伯爵率领的兵力,又在秩序混乱时赶到,于是,法军顾不得大雨刚过、天近黄昏的不利条件,像狂蜂一样向英军阵地乱冲乱撞,结果遭到了英军箭雨的射杀。当时,法军还是沿用过去哥特人的战术,从始至终都是以冲锋为主,一次又一次地向前冲撞,而每冲一次,秩序比前一次更加混乱。对法军当时的那种混乱局面,目击者有过一段描述:英军的“弓箭手就把箭向着他们中间射去,几乎不需瞄准,就可以箭不虚发,每一箭都可以射中人或马,射透他们的头或臂或腿。这样,战马发狂了,有的站立不动,有的向两边冲,有的回过头来跑。于是秩序大乱。所

以,第一批冲击的法国骑士都溃散了,或死或逃,甚至于根本没有看见杀戮他们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法军指挥不力,进攻没有计划,自始至终混战一场。这也为爱德华三世赢得克雷西会战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千年帝国一战亡

——记君士坦丁堡围攻战

公元 1453 年 4 月 6 日至 5 月 29 日,在欧亚两个大陆交界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奥斯曼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之间,进行了一次典型的要塞攻防战, 这就是土耳其军队对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围攻战。对这次围攻战, 军事家和历史家们历来都很重视,因为它不仅标志着一个千年古国的灭亡, 而且鲜明地反映了中世纪要塞攻防作战的若干特色。

君士坦丁堡,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它本来是古希腊的一个移民城市,叫拜占廷,始建于公元前 658 年。公元 330 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为避免北方蛮族的侵扰,把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廷,并将它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于 395 年正式分裂为西罗马和东罗马两个国家。东罗马帝国继续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因为它原名拜占廷,所以人们又把东罗马帝国称之为拜占廷帝国。

东罗马帝国在人类发展史上存在了一千余年,经历了由盛到衰、由侵略别国到自身防卫的漫长岁月。它创造过璀璨的拜占廷文化,对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过“金桥”作用。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是举世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名城。它扼黑海出入门户,是欧亚水陆交通要冲,是国际贸易的集散都会,还是古代著名“丝绸之路”的终点。因此,工商业非常发达,城池设防也极为坚固,以致成为国家繁荣和实力的象征。这样一座名城自然也会成为侵略者觊觎的对象,因而多次遭受外族人的入侵。

从 14 世纪开始,由于土耳其境内奥斯曼帝国的日益兴盛和发展,东罗马

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老大帝国,不断受到挤压和侵犯;到 15 世纪初,它已衰败不堪了。多次被侵的结果,其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巴尔干半岛南端一隅,即伯罗奔尼撒地区。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实际上成了一座孤城。谁能攻占这座孤城,就等于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不过,这座孤城却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它的坚固城池和组织严密的防御,曾经挫败过不少强悍的入侵者。这也正是古老帝国得以长期生存下来的重要因素。

灭亡近在咫尺的东罗马,是奥斯曼帝国历代统治者的宿愿。他们为此作过多次尝试,但都没有成功。一直等到 15 世纪 50 年代,在 21 岁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以后,才把这项用武力吞并邻邦的国策,又一次付诸行动。穆罕默德二世经过两年多的充分准备,于 1453 年发动了对自己邻邦的大举进攻;而四面围攻君士坦丁堡,则成了这次战争的唯一形式。

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南口。从军事上说,其地理形势极为良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屹立在突入海中的岬角之上,经过历代长期修建和不断改造,成了非常独特的要塞式城堡。整个城堡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湾,南面为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全都筑有护卫的城墙,海墙为单层建筑,长约 15 公里;金角湾的入口处,还有铁链封锁,这使城堡的南北两面都易守难攻。城堡的西面为陆地,是三角形海岬的底部,自古以来修有城墙和深沟加以卫护。陆上城墙长约 6~7 公里,共分三层:一是内层墙,高约 12 米,设有 112 个碉堡;二是外层墙,高约 7~8 米,配备一些碉楼;三是矮胸

墙,实为护城河的内壁;护城河宽约 20 公尺,水深约 5 公尺。内外两层城墙

之间,隔着约 18 米宽的空地。整个城堡就是一个大要塞,有着严密的防御体

系,可谓“固若金汤”。然而,土耳其军队只用 54 天就把这座大城堡攻克了。这样的战例在中世纪是不多见的。

当时,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为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洛古斯。他深知土耳其人的入侵必不可免,在 1448 年继位后,即开始备战工作,而在侦知土耳其新苏丹将举兵进犯时,更是抢时间、争速度地修补工事,加固城防,并尽力增加作战物资储备。但是,国政民风的腐败和人力物力的匮乏,使他心愿难酬。帝国虽然还有近 100 万的城镇居民,不下 25 万适合服兵役年龄的男子,

但应召服现役的士兵竟不足 5000 人,加上外籍军人,也只能组成一支约 9000

人的守城部队;能够用来进行海上防卫的舰队,只有 20 多艘大帆船,没有真正的战舰。不过,这位皇帝奋发图强,还是竭尽全力作了许多应战工作。敌人进攻时,他没有听从臣属们弃城外逃的劝告,而是认真选将点兵,组织了顽强的城市防御战斗。

1453 年 4 月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着拥有步兵 7 万、骑兵 2

万、战舰 320 艘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抵君士坦丁堡城下,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古城的包围。4 月 6 日,土耳其军队从城西陆地发起猛攻。他们使用火炮、撞城锤和投石器等破击城墙,并随之填平壕沟,架设云梯,实行强攻。君士坦丁堡的军民,在皇帝亲临战地的鼓舞下,依靠城防总司令吉斯提尼果断灵活的指挥,顺利地打退了敌军的第一次大攻击。4 月 15~18 日,土耳其舰队把所有的火炮推到君士坦丁堡的护城河边,持续进行 4 天轰击,但没有奏效。城墙上被打破的缺口,很快就被守城军民修补好了。此后,土耳其方面不断地展开猛烈炮击,并在 5 月 7 日和 12 日分别以 3 万人和 5 万人的兵力, 猛烈攻击圣罗马拉斯门附近的城墙,但又被吉斯提尼率兵击退,土军死伤无数。

穆罕默德二世眼看硬攻不成,便试用新的手段,同时采取坑道爆破战法。他选择了两个比较有利的地段,派出大量军队在城墙下面挖掘坑道,企图炸开城墙。可是,这个方法同样归于失败。吉斯提尼识破了敌人的企图,采取了有效的对付手段,使土军作业士兵不是被炸死、杀死,就是被闷死或淹死。这时,土耳其军的后备部队继续源源开到,但后勤补给却成了严重问题。

苏丹估量了新的形势,决心改变进攻策略。他收买了贪得无厌的热那亚商人,在他们控制的加拉太地区,借用一条通道潜入君士坦丁堡北面的金角湾内,以便进行水陆夹攻。为此,苏丹紧急调集一支达 5 万人的部队,在博

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起一条长约 1.5 公里的圆木滑行道,并在

木轨上涂上黄油。然后,用一个夜晚时间,将 70 多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峡岸边, 由人力、畜力和滑车拉过山头,再从斜坡上滑进金角湾的浅水之中。同时, 又在金角湾的最狭窄处架起一座浮桥,把火炮配置在桥头上。一切完成之后, 苏丹于 5 月 26 日召开作战会议,决定 5 月 29 日从陆海两个方面同时发起总攻击。

这是一次陆海军的联合作战行动。按计划,要采取不分昼夜的连续进攻, 适时投入后备力量,不准以任何理由中断或暂停战斗,目的在于不断消耗和牵制罗马守军,使其不能相互支援,待他们精疲力竭之后,发动最后的强大突击,一举拿下敌城。为此,土耳其军队立即加紧准备,筹集充足的作战物资。据说,云梯就有 2000 架,铁钩难以数计,填充壕沟的束薪等等堆积如山。

29 日凌晨一点半钟,号声、鼓声和呐喊声突然爆发,土耳其军队对君士坦丁堡的总进攻再一次打响了。在金角湾里,海军发挥火炮威力,轰击港内敌船,破坏城墙防御工事;在城西陆地,陆军发起猛烈攻击,不停地填壕攻城。双方展开了殊死拼搏。但是,兵力的众寡早已预示了战斗的结局。土耳其的数万军队愈战愈勇,尽管伤亡惨重,但在穆罕默德二世亲自督战下,各部都不示弱,终于在多处打开了缺口,突进了城堡。随后,土军便源源不断地冲入城中。君士坦丁堡的守城部队,这时由于连续作战已减员到不足 4000 人。城破之后,守城部队虽明知寡不敌众,却仍浴血苦战。他们在城防总司令吉斯提尼和皇帝本人相继阵亡的情况下,仍继续各自为战,直到弹尽剑折时,也宁肯前仆而死,决不后退投降。

蜂拥而入的土耳其军队,在君士坦丁堡城中展开了大屠杀,一连洗劫三天三夜。教堂被夷为平地,房屋被抢掠一空,居民约有 4 万余人被杀,约有

6 万多人被卖为奴。在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的东罗马帝国,从此不复存在。不过,君士坦丁堡的守军和人民在这场防御作战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却永远载入了史册。拜占廷的古老文化,也并不因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对世界历史和各国人民的生活仍然产生着强烈的影响。

穆罕默德二世付出极大的牺牲,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把千古名城君士坦丁堡夺取到手。他随后颁布命令,将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并以它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

铁甲龟船破倭军

——朝鲜壬辰战争中的露梁海战

1592 年 4 月至 1593 年 3 月,1597 年 3 月至 1598 年 11 月,朝鲜在中国的支援下,进行了一场反抗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这次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李舜臣,与中国水师并肩作战,取得了露梁海战的决定性胜利,彻底摧毁了入侵的日本舰队,在世界海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场战争是日本关白(总揽政务大权官员)、著名武将丰臣秀吉蓄谋发动的,目的是对内镇压异己势力,对外进行扩张和掠夺。丰臣为此进行了长期周密的准备,他的总设想是首先征服朝鲜,进而入侵中国和称霸东亚。战争初起时,日本发兵 15 万,利用朝鲜李氏王朝内讧不已、朝纲紊乱、武备松弛、抗战无力的条件,长驱直入,不到三个月时间便攻陷了京城(今汉城)、开城、西京(今平壤)等都市。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大片沦入敌手,国家危亡只在旦夕。国王李昖逃到了鸭绿江边的义州,被迫募兵抗倭,同时请求中国援助。这就是朝鲜史称的“壬辰倭乱”。中国和朝鲜史书,都把日本侵略者称之为“倭寇”、“倭军”。

战争紧急关头,身任朝鲜全罗道左水使的李舜臣,率领着他所指挥的全道水师,驰骋海疆,接连重创侵略军,极大地鼓舞了朝鲜人民的抗战信心, 带动了举国上下的抗倭运动,对扭转战局起了重大作用。当时,他率领所属舰队主动出击,曾“四次赴敌,十度接战”,屡战屡胜,连获玉浦大捷、泗川大捷、闲山大捷、釜山大捷等辉煌胜利,给了日本侵朝海军以毁灭性打击, 最后夺回了一度丧失的朝鲜海峡制海权,以致日本海军后来对他望风逃跑而不敢与之接战。

李舜臣在海战中节节胜利,除了由于统驭有法、指挥有方和英勇善战外, 主要得力于他精心改造的坚兵利器即铁甲龟船,以及他所专门训练的龟船队。李舜臣是在战争爆发前不久才被擢升为全罗道左水使的。上任伊始,他看到日本咄咄逼人,就深知战争危机已近,于是积极备战,整饬水师。他看清了日本海军已广泛使用火枪和小口径火炮,就着意对现有战舰加以改进。

据记载,李舜臣亲自设计、监造的龟船,长 10 多丈,宽 1 丈多,船舷较低,甲板上覆以坚固的木制外壳,外壳再包镶鳞状铁甲,整个船形很像伏龟, 故名龟船。这种龟船,首部设龙头,长 4 尺 3 寸,宽 3 尺,内装硫磺焰硝,

能从龙口喷吐焰火烟雾;船身四周共开 72 个炮眼,便于发扬火力;舷板上装

有锥刀,使敌人难以接舷近战;两侧各安巨桨 10 支,因而行驶迅速,转向灵活。由于船体较大而又结实,可以装载较多的弹药、食品和饮水,能在海上较长时间航行和作战。在当时来说,它远远优于其他国家的战船,可以称之为亚洲最早的装甲舰。

由于李舜臣连战皆捷,加上中国明朝派大将李如松率领 4.6 万大军于

1593 年 1 月赴朝增援,进击倭军,朝鲜战局迅速好转。朝中军队很快收复了西京、开城、京城等地,迫使倭军退守釜山沿海,凭险顽抗。这时,李舜臣因功受封,成为二品正宪大夫,升任全罗、庆尚、忠清三道水军统制使,负责指挥朝鲜水师。李舜臣受任后,在闲山岛设立水师大本营,一面扩充兵员, 加紧训练,一面赶造龟船、枪炮,准备在不久的将来收复失地,剿灭倭贼。

然而,风云多变,事有不测。日军惨败以后,丰臣秀吉巧施诡计,为争

喘息时间而于 1593 年 3 月假意求和,随后便同李氏王朝中的主和派谈判,周

旋竟长达 4 年之久。在此期间,丰臣秣马厉兵,全面备战,同时还施离间手段,利用李氏王朝对李舜臣的疑忌和嫉妒,促使李舜臣丢官卸职,被贬为普通士兵。阴谋得逞以后,丰臣秀吉便于 1597 年 3 月恢复战事,又派 14 万大军入侵朝鲜。形势骤然剧变,朝鲜再次陷入危局。

李舜臣被解职以后,朝鲜水师的统制权落入庸将手中,随之军备不振, 纪律松弛,战斗力大大下降,以致倭军再犯之时竟屡战皆败,损失惨重,最后闲山基地也陷落了。日本海军重新控制了朝鲜海域,保障了倭寇水陆两路的顺利进军。

1597 年冬,日本侵略军再次进抵京城附近,李氏王朝已岌岌可危。当此紧急关头,国王迫于危局和朝野人士的压力,不得已启用李舜臣,恢复其三道水军统制使职务。李舜臣复职时,几年前威武庞大的水军舰队,仅仅剩下战船 12 艘,水兵 120 人。凭着高度的爱国抗倭精神,李舜臣立即全力以赴,

重振水师。他在抓紧扩军造舰的同时,毅然率领仅由 12 艘战船组成的小舰队出征击贼,照旧不断取胜,屡创日本舰队。不久,朝鲜水师便恢复了昔日的雄风,舰队又频频出战,并于 1598 年 2 月在今古岛上建立了巩固的海军基地, 随后又夺回了朝鲜海域的制海权。

在海战得手时刻,朝鲜陆军也与重新入朝增援的中国军队密切配合,不断取得了反击作战的胜利。日本侵略军节节败退,重又龟缩到朝鲜南端沿海的几个孤立据点,企图继续顽抗。这些据点,倭寇苦心经营了多年,凭险设障,攻克颇不容易。但朝中大军乘胜追击,决心要把倭军彻底消灭。因此, 当陆军围攻据点时,朝中两国水师积极配合。由李舜臣和陈璘、邓子龙统领的朝中联合舰队,有力地封锁了侵略军的海上交通线,使固守孤城的倭寇补给困难,成为瓮中之鳖。

1598 年 11 月初,困守顺天城据点的日军被朝中大军围攻而难以坚持, 守将小西行长急向泗川港倭军求救,企图由海路逃走。11 月 17 日,日本将领岛津义弘,率领停泊在泗川港内的各类舰船 500 余艘,满载近万名官兵和武器装备,急速驶向顺天港,接应小西行长,撤走顺天守军。朝中水师获悉了日本舰队的海上行动情报,预先布设了歼敌圈套。

11 月 17 日夜间,李舜臣和陈璘、邓子龙率领的朝中联合舰队,悄悄地驶进朝鲜庆尚南道西南的露梁海面,利用礁岛掩蔽,隐伏待敌。18 日,夜幕刚刚降临,露梁海面突然开始喧闹。当日本舰队匆匆驶入朝中舰队的设伏海域时,快速逼近的朝中战舰突然开炮,以猛烈、密集的炮火轰击敌人,打响了在世界海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露梁海战。

战局一开始就对倭军不利。炮声隆隆响起,炮弹雨点般洒落在倭军舰船上。十几艘日舰立即火光熊熊,浓烟腾起,血肉横飞。倭军官兵本已困倦疲惫,突遭袭击,仓促应战,顿时陷入被动惊恐之中。但是,倭军虽然受挫, 也未完全溃乱,其庞大的舰队仍有实力。他们在慌乱中立即还击。不过,朝中舰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有优势,致使日本舰船的损伤不断增加。岛津义弘眼看情势不妙,急忙指挥舰队调整队形,企图且战且退,利用夜幕掩护逃出包围圈。

朝中舰队的统帅,早有全歼敌军舰队的决心。他 们判明敌人逃跑企图后, 立即向日本舰队进行直接冲击,力图将其舰队冲散,以便各个击沉。这时, 李舜臣奋勇当先,亲率旗舰杀入敌人舰队之中。倭军看着李舜臣的大旗,纷

纷躲避,不敢与之接战。李舜臣的旗舰如入无人之境,几度往来,反复冲杀。这时,中国水师副将邓子龙,也指挥千余水兵分乘数艘巨舰,直接插进敌阵。邓老将军年逾 70 岁,犹如出海蛟龙,周旋于敌舰左右。他先是指挥水兵大量施放火箭“喷筒”,使大批敌舰起火燃烧,十数艘被焚沉没;然后又命军卒搭靠敌舰,亲自挥刀上阵,与倭军进行接舷战,砍得敌人鬼哭狼嚎。主帅上阵,将士奋勇。在朝中官兵的冲撞、砍杀下,日本舰队的编队终于被彻底打散,一片混乱。夜半过后,海面上大风骤起。双方的大炮不断喷吐火焰,火箭如流星般划过夜空,使露梁海上空呈现出无比壮观的奇景。

经过整夜激战,日本舰从损伤惨重,40 余艘被击沉,100 余艘受重创, 其他舰船都有程度不同的人员伤亡。岛津义弘深感厄运将到,勉强收拢残余战舰,下令拼死突围。19 日拂晓,日本舰队利用浓雾升起之机,开始冲出重围。胜利在握的朝中舰队,立即跟踪追上,再将敌舰围住,发起猛攻。倭军困兽犹斗,双方拼杀得非常激烈。

邓子龙再次当先,率舰冲入敌阵。当他正指挥水兵进攻时,不幸所乘军舰被友军火箭误伤,舰上起火,火借风势蔓延,全船被烈焰笼罩。倭军见状, 冒死反击,乘机蜂拥而至,将邓子龙的战舰团团围住。李舜臣发现邓老将军处于危急之中,立即不顾一切地赶来增援。李舜臣也是单舰插入敌阵,当与倭军接战之时,突然一颗流弹飞来,将他击倒在甲板上。部属赶来抢救,李舜臣将帅旗交给侄子李莞,叮嘱说:“战斗紧急,不要说我死⋯⋯”随即闭上了眼睛。差不多是在同时,邓子龙也在战斗中壮烈捐躯。

李舜臣和邓子龙的牺牲,使水师官兵的复仇怒火更加炽烈。他们个个奋起,誓死必歼眼前的倭寇。于是,朝中舰队死盯着奔逃的敌舰,再次发起猛烈攻击。就在这时,中国水师副将陈蚕等,率领增援舰队赶到战场。日本舰队虽然还在拼死顽抗,但已每况愈下,终遭四面合围,所有战舰都被一一击沉。中午时分,露梁海上的枪炮声音渐渐停息,海战以朝中联合舰队的辉煌胜利宣告结束。李舜臣和邓子龙的英勇献身,给中朝友好的历史留下了共同抗敌的光辉篇章!

这次海战胜利对结束日本侵朝战争有着决定性意义。岛津义弘统率的日本舰队终于全军覆灭,日本赖以发动和支援侵朝战争的海军力量,从此不复存在。此战以后,困守据点的倭军完全陷入孤立境地,只好狼狈地滚回日本列岛。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丰臣秀吉,也因屡屡失败而积郁死去。

驰援千里救邻邦

——索别斯基阻遏土耳其人的扩张

今天,来到华沙城的波兰人,对于那座雄伟的英雄纪念碑,无不肃然起敬。他们永远怀念着自己的民族英雄,谈起 17 世纪末叶的国王扬·索别斯基, 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然而,游人一到奥地利,在维也纳城里,居然也看到了波兰英雄索别斯基的雕像;奥地利人同波兰人一样,也对他怀着永远的崇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扬·索别斯基曾经千里奔波,领兵救难,解救了被围的维也纳,是奥地利(当时叫做神圣罗马帝国)的救命恩人。

事情发生在 1683 年 9 月。雄踞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虽然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但它余威犹在,仍然是东欧和中欧各国最强大的敌人。穆罕默德四世嗣位以后,在位日久,国内比较稳定,为了挽救衰颓,又开始不断地实行侵略,连年对欧洲发动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军队,继承着强悍勇猛的传统,仍然有着蔑视群邦的虎虎雄风。穆罕默德四世的多次入侵,严重地蹂躏着中欧和东欧广大地区,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迫使欧洲各国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土耳其人的入侵。

当时,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和东欧的波兰王国,都有着比较雄厚的实力, 成了奥斯曼帝国进一步扩张的主要障碍。为了扫清障碍,穆罕默德四世首先选定的目标是紧邻国家奥地利。1683 年,他再次挑起战争,发兵 17.5 万, 气势汹汹地向维也纳进攻,企图一举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的都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顿时慌了手脚,匆忙派出皇家军队予以迎击,希望能够阻住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进犯,以等待周围邻国的援救,但结果却是屡战屡败,根本无力遏止土耳其人的强大攻势。前线战败的消息每日传到,首都维也纳全城震动,臣民上下万分惊恐,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束手无策,终日忧心忡忡。

当年 7 月上旬,奥斯曼大军已经逼近了维也纳,首都局势万分严重。利奥波德一世根本没有组织抵抗的胆略和决心,“三十六计走为上”。在敌军离城还有相当距离的时候,他便匆匆忙忙地带着宫廷眷属和达官显贵逃离首都,把一个经营了几百年的都城留给了冯·施塔海姆贝格伯爵去防守。

7 月 14 日,奥斯曼军队分路开进,最后合围维也纳城。土耳其人多达 17

万有余;而施塔海姆贝格的守城部队只有 1.3 万人,加上由市民、学生和奴

隶组成的准军事人员 5000 人,也达不到 2 万。围城者兵强马壮,粮丰草足, 大有铁锤击卵之势;守城者装备极差,武器不足,仓促上阵,力量对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幸好维也纳的城墙极为坚固,使守卫者仍有最后一个可靠的依托。

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军队,眼看利奥波德一世放弃维也纳并仓促逃命,以为微不足道的守城部队一定会在土耳其的铁蹄声中不攻自破,甚至开门投降;即使抵抗,也是不堪一击,所以兵临城下之后并不急于攻打,而是在四周安营扎寨,安然进行休整。10 天过后,到 7 月 25 日,奥斯曼军队才开始正式进攻。但他们的攻城战斗,很快就被严阵以待的维也纳军民击退了。维也纳的守城军民,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守城战斗中表现得非常顽强和英勇。土耳其人尽管接连不断地发动进攻,但都未能得逞,一次又一次遭受了挫折。在相继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战事出现了胶着状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维也纳城中出现了危机,军民的食品供应遇到

了严重困难。虽然,在奥斯曼大军围城之前,维也纳当局已经预料到战事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尽量储备了食品,甚至将城外的大批牲畜都赶进城里来了。但这种临时进行的应急储备毕竟数量有限,到了 8 月下旬,城内的给养和各种供应开始枯竭,以后就终于断绝了。9 月开始,饥饿已严重地威胁着维也纳城里的军民,有些人已经靠捕捉老鼠充饥。最后,城内饮水也开始发生困难。军民艰苦奋战的信心开始动摇,谁也不知四面受敌的危城还能保持多久。

与此同时,奥斯曼军队的进攻却越来越凶猛。土耳其人不仅调来了大炮轰城,而且在几处城墙底下挖洞,企图进行火药爆破。饥饿不堪、武器不足的守城军民仍在顽强抵抗,使用仅有的步枪和手榴弹,一次次打退爬上城墙的敌人,但抵抗力终归越来越弱了。他们眼看着很快就会弹尽粮绝,战死的时刻随时可能降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已经绝望的维也纳军民,突然发现城外远处的高地上飘扬着一面醒目的大旗。原来,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统率大军,赶到了维也纳城下。维也纳人立即欢呼起来,真正是久旱逢甘雨,绝处又逢生。守城指挥官施塔海姆贝格伯爵立即派人突出重围,向索别斯基报告城里的艰难境况,信中请求他加速解围:“刻不容缓!”

扬·索别斯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率军来到维也纳呢?原来,早在奥斯曼帝国准备进攻神圣罗马帝国之前,索别斯基就明确意识到,如果奥地利被土耳其人占领,那么唇亡齿寒,波兰随后就要受到直接威胁。于是,他决定与利奥波德一世和中欧一些小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土耳其人。

1683 年初,波兰和奥地利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不管是维也纳还是克拉科夫(当时的波兰首都),只要受到敌人的直接威胁,缔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适当行动,帮助另一方抗击侵略。因此,索别斯基在得到维也纳被围困的消息后,立即率领波兰和乌克兰哥萨克所组成的 2.5 万大军,迅速驰援维也纳。9 月初,索别斯基的队伍抵近维也纳。在这里,他汇合了由皇家陆军中将洛林率领的奥地利军队,以及来自德意志各诸侯国的军队,组成联军,并由他统一指挥。

1683 年 9 月 12 日,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刻,联军发起的维也纳解围战打

响了。他们的统帅扬·索别斯基,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卓越指挥官。早在 10

年以前的 1673 年,他就率领波兰军队打败过奥斯曼军队,对土耳其人的战法非常熟悉。这一次,他将联军布置成弧形阵线,以奥方陆军中将洛林和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统率各自的军队组成右翼,索别斯基亲率波兰军队组成左翼,其余联军置于中央。波兰国王首先命令联军左翼发起进攻,奥斯曼军队马上应战。由于联军的进攻非常猛烈,奥斯曼军统帅卡拉·穆斯塔法害怕阵地被突破,便将其大量兵力调至联军左翼,展开硬对硬的肉搏战。双方拼死厮杀,一时胜负难分。

战斗延续到中午,索别斯基敏锐地发现土耳其人的左翼兵力在不断减弱。机会已到了,他立即命令联军的中央和右翼全部投入战斗,向奥斯曼军队展开强有力的冲击。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大举进攻,土耳其人招架不住, 防线很快就被联军攻破。当时,年近花甲的索别斯基,跃马挥剑,身先士卒, 率领着波兰的重装骑兵,直接向奥斯曼军的大本营猛扑过去。在统帅亲犯矢石的表率作用下,联军士兵个个奋勇,接连闯过了土耳其人的几道防线,一贯耀武扬威的奥斯曼军队,终于渐渐不支而节节败退。

战斗进行到日落时分,土耳其人的战斗力急剧下降,有些人开始脱逃, 继续拖延下去,奥斯曼军队有被包围聚歼的危险。眼见失败已成定局,卡拉·穆斯塔法只好发出“全军撤退”的命令。千载难逢的杀敌战机,又被索别斯基及时地抓住了。他也立即下令:联军全线出击。在联军乘胜穷追猛打之下, 敌人很快溃不成军,一个个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以致败势愈演愈烈,根本无法收拾。

维也纳解围战中,联军大获全胜,奥斯曼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总计死亡 2000 余人,损失火炮 300 余门,十几万大军从战场溃散而去。据当时宣布,联军的损失甚微。9 月 13 日,索别斯基在土耳其统帅遗弃的大本营帐幕中给王妃写信,通报他的作战结果,说:“所有的大炮,所有的营帐, 数不清的财富,都已落到我的手里。土耳其人遗尸遍野,狼狈溃逃。丢弃下来的骆驼、驴子、绵羊和其他牲口,正等待我们的士兵去收拾。”

扬·索别斯基率联军取得的这一伟大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土耳其人几个世纪以来横行欧洲战场的赫赫威风,有力地阻遏了穆罕默德四世的扩张侵略势头,使他从此不敢再对中欧和东欧各国轻举妄动。正是这一辉煌胜利,使长期笼罩在奥斯曼帝国侵略战争阴影之下的欧洲陡然振奋起来,极大地鼓舞了欧洲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土耳其人侵略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东欧人民起来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摆脱其奴役的解放斗争。扬·索别斯基不仅是波兰历史上的英雄,也是欧洲社会发展的伟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欧洲人民的怀念和崇敬。

波尔塔瓦大决战

——俄瑞北方战争的转折点

1709 年 7 月,在基辅举行的感恩祈祷仪式上,大主教普罗科波维奇为庆祝沙皇彼得一世取得波尔塔瓦大捷,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颂词,其中有这么两句话:“瑞典的陆军和瑞典的权力,所冒险侵入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巨大的海洋。他们进去,就失去了踪迹,好像铁块被水吞没了一样。” 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很中肯地描述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俄国境内所遭到的惨败。

波尔塔瓦之战,是北方战争中俄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它的胜利,最终动摇了瑞典的军事强国地位,打破了查理十二世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对后世欧洲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军事史上理应占有重要的一页。

发生于 1700~1721 年的俄瑞战争,史称北方战争。这场战争是俄国为了争夺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而同瑞典进行的。当时的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军事强国,长期以来一直称霸波罗的海。17 世纪末,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完成了对欧洲的学习和考察,基本认清了欧洲的政治形势,决定改变俄国传统的南下战略,调转矛头向西,力图尽快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以摆脱俄国的闭锁状态。这样,俄国同瑞典之间争夺领土的战争势不可免。俄国当时力量较弱, 为了对付强邻,它与丹麦、波兰结成了“北方同盟”,并于 1700 年春夏分别向瑞典宣战。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当年只有 18 岁,英勇无畏,卓具战术奇才。他率军出征,各个击破,首先打败了丹麦,然后回师东进,在纳瓦尔会战中,仅以八千之众击败了彼得一世统率的四万大军。俄军大败,阵亡溺死 6000 余

人,丧失了 150 门火炮和全部炮兵部队,牺牲了几乎所有的高级军官。彼得一世退回国内,认真总结教训,大力进行军事改革,同时秣马厉兵,决心东山再起。

查理十二世取得纳尔瓦大捷以后,认为俄军无力再战,便于 1701 年率瑞军主力进军波兰。在瑞典军转战波兰之际,彼得一世再次对波罗的海沿岸发动进攻。1702 年,他相继夺得了诺特堡、尼延尚茨、扬堡和科波巴耶等地, 在涅瓦河上修建了喀琅施塔特要塞和圣彼得堡;1704 年,又攻占了多尔帕特、纳尔瓦和伊万哥罗德;1705 年,派遣部分俄军进入波兰。俄军的扩张势力,几年时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

面对彼得一世的军事扩张,查理十二世早已怒火万丈。但是直到 1706 年,他攻占了萨克森,打垮与俄国结盟的奥古斯特二世,另立了亲瑞典的列什钦斯基为波兰国王,才得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俄国。1707 年 8 月,瑞典国王率军 4.4 万(步兵 2 万,骑兵 2.4 万),从波兰出发,开始向俄国进军。他一踏上俄国领土,首先便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瑞典军人队伍雄壮, 装备齐整,士气高昂,威风凛凛!国王这时 25 岁,已经辗转作战多年,屡获胜利,经验更加丰富。他站在检阅台上,高高举起乎臂,以咄咄逼人的口气喊着:“我们这次远征,一定要彻底打败俄国!一定能彻底打败俄国!士兵们,前进!永远前进!”随后,瑞典军于 1708 年初进抵格罗德诺;6 月强渡别列津纳河;7 月,在戈洛夫钦附近歼灭俄军一部;紧接着,收降了莫吉廖夫城的俄国守军。他们浩浩荡荡地进军,好像是深入无人之境。

然而,这看似非常顺利的进军,却与在丹麦和波兰的情况大不相同。1707 年秋,比查理年长 10 岁的彼得一世,已经总结了几年来作战的经验教训。他获悉查理十二世犯境的消息后,立即撤回了派到波兰的部队,并在莫斯科大力进行迎战准备。但是,彼得一世并未急于同敌人决战,他采取的是诱敌深入之策,让瑞典军长途跋涉,艰苦行军,以逐步消耗其实力。

为了彻底疲惫敌人,彼得一世下令在瑞典人进军路线上,坚决实行坚壁清野,毁掉一切可供吃用的东西。这样,瑞典军队在辽阔的俄罗斯土地上, 得不到给养,备尝苦痛,历尽艰辛。无论是在平原或崎岖山道上,还是在寂静的山村和空无人迹的小镇中,瑞典军总是被动挨打,疲于应付,结果实力逐渐下降,兵力不断减少。

当年 10 月,彼得一世集中俄国军队在列斯纳亚村成功地阻截了来自瑞典国内的一支援军。1.6 万人的大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只有几千人逃出重围,南去同查理十二世会合。他们携带的满装着粮食和弹药的 7000 辆大车,完全被俄军缴获。这一沉重打击,迫使查理十二世不得不改变原想进攻莫斯科的作战方案,转而率军南下,挥师乌克兰,以便取得必要的补充给养,并期望获得反俄哥萨克统领马泽帕的军事配合。

可是,给养和配合这两个月的都落了空。这时冬季已经来临,天气奇寒, 瑞典人由于没有足够的给养,军中疾病流行,处境非常困难。一位法国外交官曾目击当时情况,在回忆录中描写说:“军中饥饿与日俱增,再也没有乞丐的概念了。军队只能以稀粥充饥。不论是地窖里还是国王的餐桌上,都没有酒。国王、军官和士兵,一律喝水。”严峻的现实使饱受折磨的瑞典军损失惨重,光是冻死的就达 3000 人。

而在这个冬季里,彼得一世却作好了进行反击的充分准备。他信心十足地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1709 年 4 月,查理十二世率军进抵波尔塔瓦。这是一个战略要地,可又

是一座小城。那里的守军,原有正规俄军 4000 人,另加 2000 武装起来的民

兵。当时,查理十二世的总兵力仍有 3 万余人,但可用的火炮只有 4 门。瑞典军对波尔塔瓦的围困持续了两个多月,进行过十多次轮番攻击,8 次劝降, 但都没有成功。就在这时,彼得一世派遣的援军来到。沙皇认为,瑞典人经过长期的消耗,现在可以进行总决战了。

6 月 4 日,彼得一世亲率俄军主力到达波尔塔瓦前线,其正规军为 4.2

万人,火炮 72 门,另有哥萨克和加尔梅克人的部队。俄国大军一到,立即对包围波尔塔瓦城堡的瑞典军展开了反包围。彼得一世把大本营安扎在距离瑞典军队 5 公里的地方。这里地形平坦开阔,营地两侧都是枝繁叶茂的树林,

而大营前面却是宽广的田野。彼得一世命令部队在田野上修建起 6 座多面棱

堡,一字排开扼住了通道,而后又在通道上另筑 4 座棱堡,与横排的 6 座成“T”字形配置,迫使敌人在进攻时必须分开成左右两路并进,不能集中成一个拳头,以此分散敌人进攻的突击力量。

彼得一世占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这使查理十二世感到不安;而更加不幸的是,决战的前两天,瑞典国王在一次亲身侦察时竟被哥萨克兵打穿了右脚,伤到了连骑马也不可能的地步。可是,他仍然拒绝将领们的建议,不打算撤军折回波兰,而力求以进攻击败俄军。于是,一场惨烈的会战打响了。

6 月 27 日凌晨 1 时,查理十二世挥军向俄军营地跃进。他因为脚伤不能

骑马,只能坐在担架上指挥。由 1.2 万名士兵编成的瑞军纵队,借着黎明前

的夜色掩护,向俄军大营前的多面棱堡猛扑过去。俄国将军缅什科夫立即率领早已作好准备的骑兵从侧面潮涌而出。两军人马在拂晓前的黑暗中战成一团。官兵的怒吼声,战马的嘶鸣声,刀剑的撞击声,汇合一起,惊天动地。俄国人顽强抵抗,瑞典军一时很难通过多面棱堡防区。

面对这一情景,查理十二世果断命令全军紧密靠拢,从棱堡的北面直插进去,强行通过棱堡的阻击线。缅什科夫针锋相对,率领骑兵斜向穿插,有如一把利刃,直接插入敌军纵队之中,将其拦腰切断。但这并不能挡住瑞军的疯狂攻势。天色大亮,双方混战加剧。被激怒了的瑞典人顺势展开,仍以横队向前猛冲,终于突破了俄军的棱堡防线,进入田野平原。这时,瑞军立即调整部署,展开成战斗队形,直捣俄军大本营。

俄国人决不示弱,也同时排开阵势,和敌军一样,步兵居中央,骑兵配两翼,准备着最后一决雌雄。在这严峻时刻,彼得一世纵马军前,慷慨激昂地对士兵们喊道:“勇士们,决定祖国命运的时刻到了!千万不要认为你们是为彼得而战。不,你们是为委托给彼得的祖国而战!勇敢地战斗吧,消灭前面的敌人!”

上午 8 时半,在灼热的阳光下,瑞典人再次发起全线猛攻。俄军立即还击,72 门火炮同时轰响,一发发炮弹划着弧线在敌阵中炸开。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出一阵阵的哀号声,瑞典人死伤一片。查理十二世不顾俄军炮火猛烈,命令为他驮载担架的马车,冒死走在右翼队伍的前面。国王的勇敢精神,大大激发了瑞典官兵的战争狂热。他们迎着炮火,不顾死活地向前猛冲。俄国士兵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瑞典人不惜用大量的鲜血和生命作代价,突过了俄军炮火的封锁,直进到离俄军 53 米处才停止下来,并立即向俄军队列扫射。霎时间,密集的火力网把俄军压得抬不起头来;瑞典人乘机跃出,猛扑而至,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白刃战。肉体相搏,战马相冲,刀光剑影,杀声阵阵。经过一段时间的搏斗,瑞典人慢慢占了上风。他们似乎麻木了,失去了其他知觉,只知道一味地向前猛冲,猛冲,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踏着同伴的尸体,毫不犹豫地再前进,眼睁睁盯着不断靠拢了的俄军大营。

然而,瑞典人终于未能踏进俄军大营。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彼得一世亲自率领后援部队赶到前沿。瑞典的狙击手当即进行猛烈扫射,子弹嗖嗖地飞来,俄国士兵纷纷倒下。彼得的帽子被打飞了,马鞍被洞穿,一颗子弹打在他的左胸上,幸好被那个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挡住。他全然不顾,继续策马飞驰。哪里杀声最紧,他就向哪里奔去。

瑞典人的进攻势头虽然被遏制住了,但是他们却不肯后退半步。查理十二世端坐在担架上,在卫兵的环绕护卫下,异常镇静地指挥着战斗。有的骑兵,战马倒下了,就在地面上搏杀;有的步兵,兵器损坏了,就赤手空拳硬拼;甚至双方的伤员,也在地上滚在一起,手掐牙咬,直到同归于尽。查理十二世随身的 24 名卫兵,也被枪弹射死 21 个,只有 3 人还活着。

这场异常激烈残酷的搏斗,结果还是以具有优势兵力的俄军获胜。正当双方拼杀得难解难分时,行动不便的查理十二世从马驮担架上被摔下来了, 失去知觉,终被抬离了战场。在瑞典军失去指挥之际,俄军的优势骑兵又从右翼杀到。瑞典骑兵抵挡不住,开始后退。这一后退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变化, 步兵失去掩护,跟着往后退走。

瑞典军退到波尔塔瓦城下,才知他们的营帐已被俄军占领。形势对瑞典

人极为不利。他们失去了赖以安身和组织再战的营地,前面没有进路,后面又有追兵,顿时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失去了统一指挥的瑞军各自慌不择路, 沿着瓦尔克斯拉河逃窜,朝着第聂伯河方向奔去。后面紧追而来的俄军,好像赶鸭子一样,吆喝着掩杀上来。兵败如山倒,瑞典人死伤剧增。

整个会战结束,瑞典人总共被打死 9284 人,被俘 18994 人,只有 2000

多人跟随着查理十二世逃到了土耳其。俄军的伤亡,共为 4635 人。

波尔塔瓦会战改变了俄瑞战争的进程。此后战争虽然还延续了 12 年,但俄军从此掌握了主动权,在以后的陆海战斗中节节胜利。查理十二世经历此次惨败以后,一蹶不振,终于在 1718 年逝世,真是英年早逝。1721 年,两国在芬兰的尼施塔特签订和约,结束了战争。俄国通过战争夺得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兰、爱斯特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从此得以自由进出波罗的海。战后,俄国枢密院给彼得一世奉上“大帝”尊号,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一跃而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共和国催生礼炮

——法国大革命的瓦尔密之战

1792 年 9 月 21 日,法国革命军在瓦尔密取得空前胜利的喜讯传到巴黎, 由民众普选的国民公会正式开幕。会议大厅欢声雷动,代表们共同作出决议: 宣告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共和国。第二天,即 9 月 22 日,在万民欢呼、举国同庆的热烈气氛中,共和国正式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共和国的诞生,与瓦尔密的胜利有着直接关系,正是瓦尔密大捷对挽救法国革命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它是革命的法国反击欧洲反法联盟的第一次胜利。后人把瓦尔密的隆隆炮声,誉之为催动法兰西共和国诞生的礼炮。

1789 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如同暴风骤雨,席卷着整个法兰西大地,荡涤着一切封建罪恶,但是它并没有彻底扫除封建制度,还保留着象征封建制的君主。在一些革命的人们热衷于搞君主立宪的时候,不甘失去权力的国王路易十六世,暗地里向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和西班牙的封建君主们求救。这些封建专制的卫道士出于对革命的恐惧,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1791 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和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联合发表“皮尔尼兹宣言”,扬言要帮助法王路易十六世恢复权力,并商定组织联军。1792 年 7 月,由普鲁士元帅不伦瑞克公爵率领的普奥联军,越过边界侵入法国境内,企图用刺刀绞杀法国大革命。联军入境后,杀气腾腾,到处肆意侵凌。统帅不伦瑞克公然狂言:“如果法国国王、王后和王族的成员稍微受到侵犯,他们的安全、尊严和自由不能得到保证,那么,我们的两位陛下(指普奥君主),就要将巴黎夷为平地。”其势汹汹,大有摧垮法兰西的威势。

面对强敌入侵,法国的英雄儿女勇敢地接受了挑战。立法会议立即通过

《祖国在危急中》的决议,号召公民从军入伍,组成义勇军,保卫边疆,拱卫巴黎,捍卫祖国。“公民们,拿起武器!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干净!”这首《莱茵军歌》(后称《马赛曲》,并成为法国国歌)中的几句歌词,正是法国人民踊跃从军、英勇赴敌的写照。马赛人组成的一支义勇军,举着军旗,唱着这首军歌,步行 27 天,来到巴黎, 听从国家的调遣。

当时,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犹如郁积多时的火山岩浆,猛烈地喷发出来了。到达应征年龄的公民,纷纷报到入伍,不待起码的训练和装备齐全, 就毅然地奔赴前线。9 月 1 日,当义勇军队伍集合出征发出礼炮时,革命家丹东在议会里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慷慨激昂地指出:“大家所听到的,并不是告急的炮声,而是向祖国的敌人发起冲锋的号角。要想战胜敌人,我们必须勇敢,勇敢,再勇敢!只有这样,法国才能得救。”这就是法国革命军进行瓦尔密会战前的群情激愤的爱国情景。

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法国前线的战事却相当糟糕,每况愈下。普奥联军侵入国境后,前线还没有真正组织过像样的抵抗。8 月 19 日,法军前线指挥官拉法耶特,竟带领着一些军官逃到荷兰去了。色当前线的法国军队,处于无人指挥的状态,以致各部队各自为战,无法阻遏联军的进攻。8 月 20 日,联军攻克隆维;9 月初,夺取了凡尔登要塞。凡尔登是通往巴黎的

门户。联军打开这个门户,随后便能长驱直入,向巴黎推进。

在这关键时刻,革命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首先,任命迪穆里耶代替拉法耶特担任摩泽尔军团司令,立即赶赴前线,组织抵抗联军进攻;同时任命克勒曼接替吕内克的军职,负责指挥另一个军团,也立即赶赴梅斯收编整顿部队,协同抗敌。其次,将陆续赶到巴黎的各地义勇军派往前线,立即参加战斗。迪穆里耶接受前线指挥权后,日夜兼程赶到色当,召开军事会议。他正确分析了军事形势,鉴于凡尔登失守,巴黎门户洞开,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行动计划,即后撤到阿尔贡纳森林阻击敌军。

阿尔贡纳位于马恩省境内,森林地带有 4 个出口,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在凡尔登失守后,就成了通往巴黎的 4 个小门户,正是当前战局的咽喉要地。

当时,普奥联军正沿大道西进,离阿尔贡纳森林约 6 法里,而法军要南下抢

占路口,则需行走 12 法里,同时不能有丝毫暴露。迪穆里耶率领军团由小路疾行,扒开野草,砍倒灌木,一路强行军,终于抢在敌人之前占领了阵地。由于兵力不足(大约只有 2 万余人),主要抢占了两个路口,其余两个只得暂置少量部队守卫,以待援军到达。

普奥联军攻克凡尔登后,不伦瑞克将 4 万大军分成四路,沿着通往巴黎的大道,从容不迫地向西推进。联军到达阿尔贡纳森林区时,不伦瑞克发现, 法军已经抢先占领了主要路口,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位老奸巨猾的统帅,没有急于进攻,经过仔细观察和判断,决定不攻正面而从侧翼迂回前进。于是, 联军一举便穿过了法军防守非常薄弱的谢纳·波浦勒路口和克罗瓦·奥·布瓦路口。

联军绕弯而过,迪穆里耶的主力部队防守落空,且其后方受到了威胁。又是在关键时刻,迪穆里耶果断决策,大胆行动。他立即下令撤退,于 9 月

14 日晚出发,利用夜幕作掩护,悄悄地靠近埃纳河,把军团带到了圣墨尔本。

这样,不仅逃脱了联军的围击,而且得以于 17 日同贝农维尔和克勒曼率领的

援军会师。9 月 19 日,迪穆里耶统一指挥的法军增至 5 万余人,开到瓦尔密村附近,在联军前进的大道旁边占领了阵地,决心阻遏敌人的进军。

9 月 20 日,著名的瓦尔密炮战从清晨开始便打响了。当时,又气又恼的不伦瑞克公爵焦躁不安,但还是不把法军放在眼里,只想着速战速决,打开进军巴黎的通路。因此,他抢先动手。联军主力由于先一日已经绕过了法军正面阵地,所以他们首先从瓦尔密的西南方面展开猛烈的炮击。这里正是克勒曼将军指挥的防线,双方都以猛烈的炮火构成密集的火网,相互对射。一排排的炮弹倾泻在对方阵地附近,震耳欲聋,火光四溅,尘雾满天。上午 11 时,联军发起总攻。自入法国以来,联军所见的法军都是只顾防守,不敢冲锋肉搏,一旦逼近便转身逃命,所以联军从不把敌手放在眼中,而这一次, 他们却因此吃了大亏。

在炮击开始同时,克勒曼将军已经作了殊死杀敌的准备。他把所有的步兵都组成纵队,严令他们不要盲目射击,而要等敌人进到眼前展开白刃战。他手下的士兵们,大多数是青年志愿兵,还有许多自愿走上前线的义勇军, 个个士气高昂,顽强坚定,面对强敌毫无惧色。他们的服装各色各样,武器也五花八门,甚至只有绑在木棍上的一把刺刀,但都有着一颗杀敌保国的决心。这些士兵雄赳赳地屹立在阵地上,就如钢铁一样坚硬,一排排闪闪发亮的刺刀,在灼热的阳光下发出了逼人的寒光。

入侵的联军士兵,照例像以前各次进攻那样,昂首挺胸,端枪列队,傲

然向瓦尔密高地迈进。就在这时,克勒曼发出了“国民万岁”的口令。霎时间,阵地上的法国士兵同声高喊“国民万岁”,从高地上猛扑下来,各种兵器一齐刺向敌人。那些气焰嚣张的联军士兵,忽然听到对方的齐声呐喊,遇上勇猛的冲锋,这才傲气全消,陡然胆颤心惊,有的甚至双腿发软,吓得不敢前进。紧接着,阵地前面的肉搏战展开了。阳光下,刀光剑影,闪闪烁烁; 金属相击,铮铮有声;哭骂呐喊,乱作一团。法军越战越勇,步步紧逼;联军进攻,形势不利,只好边杀边退,扔下了一具具的尸体,退回到原来的进攻出发地区。

联军很快全线溃退。原来,在克勒曼防线前面的肉搏战打起来后,法军统帅迪穆里耶立即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派出沙佐将军率领 9 个步兵营和 8 个

骑兵连,迅速移动,从侧面支援受联军攻击最严重的阵地;同时还派出 12

个步兵营和 8 个骑兵连,直往敌军的左翼进行迂回,从侧面威胁敌人。联军统帅不伦瑞克发觉自己处于不利态势,立即下令停止冲击,以便调整部署。但是,撤退必然带来混乱。当联军乱哄哄地暴露在法军炮火射程内时,法军的火炮马上展开轰击,一发发炮弹呼啸着飞向敌群,形成一片火海,给联军以巨大的杀伤。入侵联军的进攻,第一次遭到了彻底的挫败。

联军的步骑兵进攻被打退了,但是炮火并没有停息。直到下午 5 时以前, 双方持续地进行着猛烈的炮战。众炮齐鸣,爆炸声此伏彼起,惊天动地,烟尘土屑漫天飞舞,蔽日遮天。双方各守防线,都紧张地注视着对手。

不伦瑞克很不甘心,在停止炮击以后,又组织了一次新的进攻,想借着夜色的掩护夺取法军的阵地。但是,这时联军的威风已失,士气低落,军心不振,其进攻没有多久又被打退了,而且伤亡严重。再次进攻失败,迫使不伦瑞克只得放弃继续进攻的念头,决心让部队退回到原来占领的阵地。这位昔日狂妄傲慢、目空一切的统帅,眼看着自己的士兵丢盔弃甲、意气消沉地走上归途,不禁发出了哀叹:“这次攻击失败了。我们要想到达巴黎的机会, 恐怕也要随之消失。”

敌军退走了。迪穆里耶却不敢稍有懈怠。9 月 20 日夜晚,他再度调整部署,命令部队占据更为有利的阵地,做好继续战斗的准备。但联军统帅不伦瑞克却犹豫不决,不敢再进攻。以后,一连 10 天相互对峙着,没有发生积极

的战斗行动。到 9 月 30 日,联军开始脱离战场,全线撤退,并于 10 月 5 日完全撤出了法国国境。

瓦尔密会战的胜利,是以“青年志愿兵”为主的法国革命军队第一次在气势上压倒敌人,革命士兵的高昂斗志和英勇搏斗起了决定性作用。迪穆里耶和克勒曼等指挥官在作战中指挥得力、处事灵活机动,各军团和部队在战斗中密切配合,以及组织良好的炮兵火力等,也都是取胜的重要因素。瓦尔密精神,以后成了法兰西人民永不忘怀的光荣传统。

翻越“天险”出奇兵

——拿破仑在马伦戈转败为胜

在欧洲,提起阿尔卑斯山上的圣伯纳德山口,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感到一股寒意。那里海拔 2740 米,其附近的勃朗峰,高达 4810 米。群山高耸,迭嶂层峦,终年积雪深厚;坚冰覆盖的峭壁悬崖,使人望而生畏;经常爆发的巨大雪崩,令人心惊魄动。因此,阿尔卑斯山上的大小圣伯纳德山口,历来被人们称为“天险”。

翻越“天险”,极为困难,一失足便粉身碎骨,骡马更是踟蹰不前。这样一条山径和隘口,要想让大炮、骏马和庞大的辎重车队通过,简直令人难以想像。古往今来的军事家们,无不视其为畏途。

然而,欧洲第一名将拿破仑,在他统率一支 4 万人的大军第二次远征北意大利时,却偏偏选择了大小圣伯纳德山口这条常人不敢问津的险道,而且获得了战略上的极大成功。也许有人会说,在欧洲战争史上,公元前 3 世纪

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公元前 1 世纪的罗马统帅恺撒,都曾经率军翻越过阿尔卑斯山,并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但他们当时的兵力毕竟有限,行军所花时间较长,而且没有作为近代重武器的火炮和沉重的弹药车辆,基本上只是人和马带着冷兵器行军;同时,他们所翻越的,也都不是最险峻的大小圣伯纳德山口。因此,近代军事家们仍然要把拿破仑率领整个军团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成是一个奇迹。其间有些事情,至今仍然传为佳话。

1800 年 5 月 14 日,拿破仑统率的军队开始从瑞士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实行攀登行军。登山不久,崎岖的小径就只容许单兵行进,人牵骡马也只能勉强通过,而巨大的炮车和弹药、辎重车辆,根本无法通行。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拿破仑采纳了深山村民的建议,就地采伐松树,将其切断并锯开成两半,从中间挖空,然后把卸下的炮管放置其中,重合起来用绳索捆扎牢固, 再以士兵组成小组,用绳子牵引拖曳,一个一个地把炮管拉过山去。至于炮车和弹药车等,也都化整为零,拆成许多部件,由士兵们扛在肩上背过山去。这样,保证了重型武器快速、安全的运输。

在下山的路上,当前卫部队进到狭窄的巴蒂亚河谷时,遭到了驻巴尔德堡奥地利守军的阻击。巴尔德堡居高临下,瞰视整个河谷,挡住了必经之路, 使法军的火炮不能通过。而火炮如果不随军前进,法军在即将来临的战斗中必然无法取胜;如果时间拖延下去,则奇袭式的进军势将失去意义。在此关键时刻,拿破仑又想出了绝招:他利用夜暗作掩护,命令士兵现地搜集大量的麦秸和畜粪,厚厚地铺垫在河谷旁边村子中唯一的一条道路上;同时,把炮车的轮子裹扎起来,使其在滚动时不发声音。这样,40 门大炮和 100 辆大车,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敌军眼皮底下悄悄地推过了村庄,躲过了来自碉堡的射击。后来,奥军驻守的碉堡,也在法军的夹击之下很快投降。

由于行动神速,出敌不意,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进军,起到了战略突袭的巨大作用。到 6 月 14 日,在意大利北部亚历山大里亚东南的马伦戈村, 便发生了一个以少胜多、转败为胜的著名会战,史称马伦戈之战。它在法国粉碎欧洲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战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是拿破仑战争史上的一大光荣,鲜明地反映了拿破仑的军事才华和统帅艺术。

马伦戈会战是在拿破仑执政以后的困难时期进行的。当拿破仑于 1798 年远征埃及时,英国联合俄国、奥地利、葡萄牙、那不勒斯和土耳其等国, 结成了第二次反法联盟。联盟军队在北意大利、荷兰与多瑙河上游等地区发动进攻,夺去了原被法国占领的许多地盘。拿破仑第一次远征意大利时所夺占的土地,差不多又被奥军全部夺走了。法国重新陷入了欧洲强国的围攻之中。当时,法国督政府软弱无能,面对联军的进攻和国内的抢劫、骚乱,简直一筹莫展。

拿破仑从埃及回国后,于 1799 年 11 月 9 日发动雾月政变,成立以他为第一执政的新政府,号称“执政府”。1800 年春,法国面临的外部形势越来越紧张,多瑙河上游和意大利北部的战事都对法国不利,热那亚被奥军长期围困,已到了山穷水尽、难以坚守的地步。此时,拿破仑一面大力整顿国内秩序,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面秘密练兵,组建一个新的军团,准备用武力打退敌军的进攻,借以解除敌人对法国本土的威胁。经过半年的努力,法国国内秩序大体上稳定,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地位也基本上巩固了。于是,他立即把注意力投向国外。拿破仑分析了各个战场的形势,决心再一次实行深入意大利北部的远征,首先把奥地利抢去的地盘重新夺回来。

1800 年 5 月下旬,拿破仑亲自统率他的预备军团,成功地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插进北意大利西部,直接深入到奥地利军队的后方。在那里,他等到了由莱茵军团调来增援的 1.5 万人马。两军会师后,立即开始战略行动。当时,法军困守的热那亚据点,已经弹尽粮绝,快要无力坚持了。但拿破仑并不率军南下去解热那亚之围,而东去抢夺战略要地,并于 6 月 2 日攻下米兰等城,切断奥军与本国联系的主要陆上通道。

这时,奥军统帅梅拉斯率领着约 10 万人的强大部队,驻防在亚历山大里亚西南一线,仍把眼光盯着法国进攻意大利的传统方向,完全没有料到拿破仑竟敢选择一条险峻的小山道实施进军。直到获悉拿破仑已经占领米兰的消息,梅拉斯才恍然有悟,觉得自己过于疏忽,让敌人钻了空子,于是匆匆忙忙地挥师北上,想要依仗兵力优势来消灭法军。然而,此时的拿破仑,在夺得了战略要地并取得充足的补给以后,也决心率军南下与奥军一决雌雄。

1800 年 6 月 13 日,法军开进到马伦戈村。马伦戈,它只不过是亚历山大里亚东面的一个小村庄,西依博尔米达河,东至斯特拉代拉丘陵,处于一片平原之中。弯曲的博尔米达河、丰塔农纳河,以及遍布整个平原的其他村落、农舍和葡萄园等,使军队在这里作战有着许多困难。当天,法军在这里与正在调动的奥军一部发生了遭遇战。奥军受挫,退还亚历山大里亚城。于是,法军留驻在现地过夜。次日,刚刚赶到亚历山大里亚城不几天的梅拉斯, 发现法军行踪,决心立即迎战。他率领主力 3 万余人、炮 100 余门,向马伦戈实施进攻。

当时,拿破仑本人不在马伦戈;而且,错误的情报导致了对敌情判断的错误:奥军并不希望进行会战,只是企图南逃。这一错误判断使他在迎战前作出了分散使用兵力的决策。待发觉奥军实行大规模进攻,拿破仑才果断地改变了决心,除急令现地的维克多军拼死抵抗、务保马伦戈外,立即派拉纳的部队从右翼驰援,克勒曼的重骑兵旅在左翼策应;同时发出紧急命令,派早上刚刚率军南下的德赛军长率领他的那个师火速回援。这样,在兵力部署上虽然作了紧急调整,但在马伦戈迎击奥军进攻的法军,一直没有超过 2.2

万人,火炮只有 5 门。在奥军优势兵力的猛烈攻击下,法军顽强抵抗,曾组

织 4 次反击,但都未能改变不利局面,损失非常严重。

正午过后,法军已经完全没有预备队可用,抵抗能力逐渐减弱。梅拉斯见此情景,决心加大打击力度,使用近万名骑兵进行右翼迂回。对于这些猛冲猛杀而来的骑兵,法军实在抵挡不住。拿破仑眼看着形势剧变,下令部队且战且退,准备自动撤出战场。此时,法军司令机关虽然也发生了惊恐,但各个部队并没有陷入混乱。拿破仑仍然镇定自若,坚守指挥岗位,从容部署作战行动。

奥军统帅梅拉斯此时欣喜若狂。他认为法军已彻底溃败,拿破仑已完蛋; 奥军已稳操胜券。梅拉斯竟然高兴得在此时离开战场,而只命令参谋长查哈率兵追击,自己却忙着发文向国王报捷。可是,查哈行动迟缓,许多部队斗志松懈,不再追击法军,擅自停止战斗,进行休息和用饭。有的部队还整整齐齐地打着军旗,奏着军乐,慢吞吞地像在大路上游行。这就给拿破仑造成了有利的战机,使他得以在喘息之余快速整顿部队。

下午 4 时左右,德赛军长率领着一个有 5000 人、10 门炮的精锐师回援, 来到战场。拿破仑果断地抓住战机,立即组织了向奥军的反击。由于反击出敌不意,加上炮火猛烈,奥军的追击部队措手不及,顿时惊慌不已,陷入混乱之中,以致不辨敌我,自相践踏,遭受大败。查哈不仅没有夺得胜利,反而率领残部 8000 人投降,导致奥军全线崩溃。拿破仑乘胜进攻,长驱追击, 把梅拉斯余部打得一败涂地,被迫求和。经此一战,奥军元气大伤,无力继续再战。于是,奥地利再次投降,重新签订《吕内维尔和约》,并使第二次反法联盟完全解体。

马伦戈会战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法军所以能够以少胜多,拿破仑的正确指挥是关键。他的沉着果敢精神和镇定自若态度,在困难时刻对稳定军心、保持高昂士气起了重要作用。正是他的坚强决心和应变部署,使法军得以在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下从容地且战且退,不仅没有形成溃逃之势,而且一旦得手,便能奇袭奏效。他那随机应变、以退求进、捕捉战机和力争主动的指挥艺术,是使会战转败为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法军能够做到且战且退,退而不乱,坚持有组织地抗击敌军进攻,没有高昂的士气和坚毅精神,也是办不到的。奥军统帅昏庸无能,奥军士兵缺少斗志,则是法军反败为胜的客观条件。

三皇会战谁是主

——拿破仑赢得“欧洲第一名将”称号

1805 年 12 月 2 日,在奥地利摩拉维亚境内的布尔诺以东地区,法军和俄奥联军进行了著名的奥斯特利茨会战。那天,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奥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都在战场上对所率部队进行指挥和督战。所以,人们把这次会战称为“三皇会战”。历史表明,这次会战是改变欧洲历史进程的一个转折点;而整个会战的进行,自始至终都是拿破仑蓄谋策划和操纵的。他是会战的主宰者。

当时,俄奥联军的总兵力为 8.7 万人,其中俄军 5 万余人,奥军 3 万余

人,共有火炮 350 门;法军的兵力在会战两天之前,不足 6 万人,到会战前

夕虽已增加到 7.3 万人,并使火炮达到 250 门,但与敌方相比,仍然居于明显劣势。然而,会战的结果却是法军大获全胜。从军事上说,它使俄奥联军损失官兵 2.7 万余人,其中打死打伤 1.2 万余人,被俘 1.5 万人,损失火炮

133 门,其他装备无以数计;而法军的伤亡竟不足 1 万人。从政治上说,会战标志着法奥俄战争的结束,导致了第三次反法联盟的破灭。战后,欧洲一大批领地并入法国版图,几十个附庸邦进而受到拿破仑的控制。拿破仑因此走向了欧洲无敌的颠峰。

在奥斯特利茨会战中,拿破仑又一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创造了“战略上的奇迹”,其光辉的胜利实为近代战争史上所罕见。许多军事家认为, 奥斯特利茨会战堪称拿破仑的军事杰作,“只要战争还存在,这次会战就不会被忘记”。西方各国的军政名流,因此而把拿破仑奉为“欧洲第一名将”, 恭称为“战争之神”。

拿破仑何以赢得奥斯特利茨会战的胜利?这个战略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只有深入了解拿破仑在进行这次会战前后的精密谋划和具体运作,才能略窥其政治权谋和统帅艺术,揭示其赖以成功的某些奥秘。

首先,全局在胸,果断决策。1805 年法奥俄战争的前期,北部战场上是以法军神速前进而展开的。从 9 月底开战起,到 11 月中旬,法军长驱直入,

先克乌尔姆,再占维也纳,尾追败逃的俄奥联军达 400 余公里,先锋部队于

11 月 14 日北渡多瑙河,进入摩拉维亚境内。不久,军事形势起了变化。深入敌人腹地的法军,由于不断分兵追敌和驻防占地,在战场上的突击部队已锐减到 4~5 万人,实力相对不足;而俄国增援部队的到达和会师,使联军机动部队达到 7~8 万人,明显地居于优势地位。而且,由于沙皇的有力外交, 开战前宣布中立的普鲁士,已同俄奥达成秘密协定,保证参加第三次反法联盟,并派出 10 万大军南下波希米亚;同时,普鲁士的使节正赶赴法国军营,

要向拿破仑提出最后通牒,限法军于 12 月 15 日前撤出奥地利,否则便立即参与对法作战。

这就是 1805 年 11 月下旬的战场形势。显然,这种形势对法军是很不利的。对此,拿破仑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赶到前线后,获悉联军骤增,普军快到西部奥境并有可能参战,立即作出决定:法军马上停止追击,选择有利阵地布防;根据形势的发展,再相机采取下一步行动。他深知,如果普军的精锐兵力参战,敌人将有两倍多的优势,而且后勤补给优裕;如果此时北意大利的奥军主力回攻维也纳,自己的退路就会被堵死,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两种情况只要出现一种,都必然使他丧失取胜的机会。面对如此形势,拿破仑没有惊慌失措,既不冒险前进,也不后退撤军,而是主动稳住阵势,在战略上以弱击强,设法诱敌来攻,在敌人各路兵马全部集结之前,用决战手段歼灭当面联军,争取以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结束战争。随后的会战表明,拿破仑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并由此摆脱了客观上业已形成的危局。

其次,全面筹划,制造战机。在时机紧迫、敌优我劣的严峻形势下进行决定性会战,并要取得胜利,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拿破仑深知,此时的先决条件,不仅在于尽量集中己方兵力,构成局部优势,选择良好阵地,先以防御损耗敌军兵力,而且还在于必须做到诱敌来攻,并一定要抢在敌军全部集结之前进行会战,否则,就不可能各个歼敌以夺取胜利。而这一切的关键又在于创造战机。为此,拿破仑在外交活动、对敌宣传、战场选择和作战部署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为了诱使敌军前来进攻,他下令军队后撤,先与敌人脱离直接接触,退到布尔诺以东地区,只在奥斯特利茨以西一带进行仓促防御,装出逐次退走态势。同时,派出间谍大肆造谣放风,说法军疲惫不堪,装备耗损,难以长期苦战。这样故意示弱,给敌人造成法军可能趁机撤退的假象,致使沙皇及联军一批年轻将领急欲发动反攻,生怕拿破仑逃回维也纳。

为了加深敌人的怀疑和矛盾,他派出使节向沙皇假意求和,表示愿同沙皇单独会晤,密商和约,以此挑拨俄奥上层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利用沙皇特使来法国军营回访之机,故意布设法军秩序混乱的场面;接见使节时,拿破仑装出精力不济的模样,话语中隐含早日了结战事的愿望。这样,联军中的积极主战派被骗得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决心不等普军参战,而要使用现有实力狠狠打败法军。

为了不使普军卷入战斗,拿破仑在普王的特使豪格维茨来到军营时,命令外交大臣塔列朗先行周旋,借口军中不便,将使臣领到维也纳的皇宫里,郑重宣称皇帝要亲自接受国书,但拿破仑却迟迟不予会见。实际上是把豪格维茨软禁在皇宫里,叫他在那里慢慢等待。这样,表示法国还没有接到普鲁士进行武力调停的最后通牒,因而也就拖延着普鲁士保持中立的时间,剥夺了普军立即参战的借口,从而使法军在未来的会战中减少一个强劲的敌手。为了促使敌人早日发起进攻,拿破仑指令在奥斯特利茨附近组织防御的

法军故意放弃有利于防守的普拉岑高地,而把主要防御阵地选择在哥尔德巴赫河岸边一线。防御正面恰好对准普拉岑,但隐蔽条件良好,其第二线部队的配置情况,既不容易被敌人察觉,又为尔后会战时组织反攻准备了有利条件。

再次,全力调兵,志在必胜。既然诱敌来攻,随之就要决战。拿破仑深知,决战的关键是歼灭敌人的部队。怎样才能歼敌?他一贯坚持的原则是: 在必要的时间和必要的地点,集中比敌人在此时此地更为强大的兵力。这也就是在战术上“集中大于敌人的优势兵力”,或者按照他的说法,叫做“多兵之旅必获胜”。因此,在会战前,拿破仑主要策划如何尽快地调兵。他决心把所有能够调集拢来的部队统统集中起来,不惜远距离抽调援兵。

一经证实敌人已从驻地奥尔米茨向南开进,他即紧急下令:命贝尔纳多特率领第 1 军从驻防的布迭约维策东进,限两天之内赶到布尔诺附近,而把

那里监视敌军的任务移交给友邻巴伐利亚部队;命达乌率领第 3 军从驻防的布拉迪斯拉发北上,也限两天之内开到布尔诺前线,把保障大军右翼安全的

任务转交给驻守维也纳的第 8 军。这样,到会战前夕,法军可用来进行决战

的兵力,已不是敌人所估计的 5~6 万人,而达到 7.3 万人,并有火炮 250 门。拿破仑把左右两翼的警戒部队也调上前线,而且居然能在两天之内开上战场,这是联军将领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如此大胆地集中使用兵力,没有拿破仑的胆识和战略眼光,当然也是做不到的。

第四,改变战法,全新部署。战术灵活和战法新颖,是作战行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拿破仑认为:“任何出色的战争都是讲求方法的战争。”他在组织指挥战争以至大小会战时,无不重视作战方法的选择和战术样式的运用。这次会战中,为了以少击众,拿破仑从战场形势出发,对阵地选择、防御设置和兵力部署都作了精心谋划。根据从防御到反攻的设想,他把先放弃、后夺回普拉岑高地作为整个作战的关键。所谓先放弃,是要诱使敌人在适当时候把主要进攻方向南移;尔后再夺回,是为了相机发起反攻,彻底打乱敌军的布势。一旦敌军上了圈套,就可以挥军向南,居高临下地进攻,以扎钱湖及周围的沼泽地带为“铁砧”,以由北向南实施攻击的主力为“铁锤”, 将俄奥联军彻底聚歼于这一狭窄地区之内。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拿破仑决定:把所有部队展开在大约 10 公里的地带上,先以部分兵力进行顽强防御,留出相应的预备队进行反攻;防御北起布尔诺与奥斯特利茨之间的乡间大道,南至扎钱湖北缘的特尔尼兹村;整个防御分为南北两段,各有 5 公里正面;南段的任务是要顶住敌军的冲击,北段的部队则要在防御之后转入反攻。他为此所作的部署是:以第 5、第 1 军和骑兵军、近卫军置于防线北段,兵力近 6 万人,约占法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将第 4、第 3 军置于防线南段,兵力不到 2 万人。为了确保防御成功,拿破

仑不仅挑选了善于防守的第 4 军承担最艰难的防御任务,而且开战之前还特

地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军特别是第 4 军改变现行战术,采用新的战术序列进行防守作战,以专门对抗俄军密集纵队的进攻。

后来的会战证明,拿破仑成功地实现了他那个化总体劣势为局部优势的集兵原则,在战线南段只以不到 2 万人牵制了敌军 4 万多人,而在北段,则

以近 6 万人对付联军 4 万多人。这样形成的局部优势,对于赢得会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他那道改变战术序列和战法的命令,也对抗住俄军的冲击起了保障作用。

第五,全胜即收,稳摘战果。奥斯特利茨会战的进行,基本上是按照拿破仑的设想而推演和结束的。在一天的激战中,法军取得了大败优势敌军的光辉胜利。会战尚未结束,俄皇、奥帝都先后逃离了战场。12 月 3 日,拿破仑接见前来求和的奥国使节,并愉快地答应了奥国皇帝的议和请求。他不给敌人有相互串连的时间,当即商定第二天与奥皇会晤。次日,他与弗兰茨在奥斯特利茨附近的一座磨坊里见面,就议和的原则要求达成谅解。随后,两国的大法官在普雷斯堡会谈,商订和约的具体条款。会谈中,一方有权要求一切,另一方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因而很快达成了协议。这样,到 12 月 26 日,两国便在维也纳正式签署了《普雷斯堡和约》,宣告战争结束。拿破仑于当年 9 月 25 日离开巴黎走上前线,至战争结束正好是 3 个月。

拿破仑愉快地答应奥国皇帝的议和要求,并闪电式地完成和约签订,是有其深远战略眼光的。因为此时的法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作战,确实是疲惫不堪了。如果长驻敌国腹地,被迫继续打仗,其前途着实堪忧。更何况当时总的军事形势仍对法军有着严重威胁:10 万普鲁士军队已经开到了战场

附近,正在虎视眈眈;俄军虽有重大损伤,但并没有彻底溃败,仍有再战能力;奥地利在战前派往北意大利的 9 万多主力部队,正在回师维也纳途中。拿破仑深知,这些力量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他们继续联合作战,那怕单独一家坚持对抗,法军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正因为看到了前途的艰险,拿破仑与奥国谈和时,没有忘记采取稳住局势、拆散敌盟的外交手腕。他同奥皇见面并达成议和原则后,立即派使臣前往俄军大本营,就法奥皇帝会谈中涉及俄国方面的内容,向沙皇通报,争取并得到了沙皇的同意,从而在事实上拆散了俄奥结成的第三次反法联盟。他在谈和过程中,郑重地会见普王使节豪格维茨,借着军事胜利的神威,迫使豪格维茨再也不敢提交旨在宣战的国书。不仅如此,在拿破仑的威胁和劝说下,豪格维茨竟不顾后果,在没有得到国王和议院授权的情况下,自己作主同拿破仑签署了一个所谓维护两国和平的条约。这样一来,拿破仑不仅避免了 10 万普军可能进攻的威胁,而且使自己在尔后对普鲁士开战时占据了有利地位。所有这些外交活动的成功,奥斯特利茨会战的胜利,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把奥斯特利茨会战看成是拿破仑创造的“战略上的奇迹”, 是一点也不过誉的。正是他设计和导演了这场会战,是这场会战的真正主持人。无怪乎有人把他称之为“伟大的军事家”,把他的某些会战和作战行动当作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卓越范例”。

美国内战出转机

——南北战争中的葛底斯堡之战

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发展史上,1861~1865 年的国内战争,即通常所谓的南北战争,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以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奴隶制为宗旨的北部联邦军(北军),打败了制造分裂和坚持奴隶制的南部同盟军(南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这次战争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 1861~1862 年的第一阶段中,联邦军虽然在西部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但影响不大;而在东部主战场上,却由于军队素质不高特别是指挥不力而屡战屡败,以致首都华盛顿告急。当时,担任主力部队波托马克军团司令的格·麦克莱伦、亚·伯恩赛德和约·胡克等人, 名气虽都不小,但却先后败在南军名将罗伯特·李的手下。对北军来说,战争前景相当灰暗。直到 1863 年下半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形势才有好转。

当年 1 月 1 日,林肯总统正式发表《解放宣言》,宣布南部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均予解放,从而大大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特别是进一步激发了正在前线作战的 20 万黑人和 25 万后勤工作人员的参战热情;同时,国会通过、颁行了征兵法,使军队得到了源源不绝的补充;联邦政府还清洗了军队中暗藏的亲奴隶主分子,大胆提拔了一批进步军官。这样,联邦军在指挥和战斗力方面大有改善,开始以革命的方式进行战争,并使战争发展到新的阶段。

新任波托马克军团司令乔治·米德将军,对这一战争新阶段的到来,起了重大作用。他上任刚刚三天就组织指挥了著名的葛底斯堡会战,大获全胜, 给战争带来了根本性的转折。

1863 年 6 月,鉴于波托马克军团(12 万余人)连遭挫败,其司令胡克将军在北方告急之时仍然无所作为,林肯总统不得不对其作战计划进行干预, 并决心选拔其属下一位军长即米德将军取代胡克的职务。米德于 6 月 28 日临危受命,立即走马上任。到任后第二天,即果断地率领军队从弗里德里克出发,迅速向哈里斯堡附近推进;同时,派出一个骑兵师,先期占领哈里斯堡西南不远的小镇葛底斯堡。他决心向那里集结兵力,打算凭借葛底斯堡东南的萨斯奎哈纳河作依托,同深入北部的南军进行一次大战,以阻挡南军对华盛顿的进攻。

当时,南军弗吉尼亚军团(8 万余人)在罗伯特·李将军统率下,于 6 月初进入宾夕法尼亚州,在上中旬连续打败了胡克指挥的波托马克军团,已经抵近哈里斯堡,对华盛顿和费城构成了直接威胁。而在米德率领大队人马向葛底斯堡开来的时候,弗吉尼亚军团中由希尔将军统率的一个军,也正插向葛底斯堡。当时李将军也正想同北军进行一次大战,以便把联邦政府军彻底击垮。但李将军的情报失灵,他不仅不知道米德已取代胡克担任波托马克军团司令,而且忽然失去了北军去向的情报,只好暂时将主力部队集结到哈里斯堡以西地区待命。这样,双方将在葛底斯堡不期而遇,但却彼此互不知晓。

7 月 1~3 日,美国内战中最大的一次会战在葛底斯堡进行。头一天,南军希尔所部的一个旅,为了寻找据说已经运到的马靴和马具,突然闯进了葛底斯堡小镇,正好与先期进占这里的北军骑兵师相遇。北军发现敌军,立即

开火,并飞速报告米德司令。当时,正沿着北边山路策马徐行的李将军,亲耳听到了从镇子里传出的枪声。双方统帅都求战心切,得知发生战斗,各自立即调兵,于是,战场上的人员不断增加,战斗越打越激烈,一个意外的遭遇战变成了葛底斯堡大战的序幕。

第一天的战斗对北军不利。南军由于主力靠战场较近,战斗打响后,其第 1 军共四个师很快就赶到了葛底斯堡,兵力处于绝对优势,很快便把占领

该镇的北军骑兵师赶了出去。但在关键时刻,北军第 2 军军长温·汉考克将军率领一部援军来到,并根据米德的命令,迅速抢占了该镇附近的制高点公墓山。公墓山非常利于防守,地势由南向北,呈“鱼钩”形状,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包,南端的叫小圆顶,北端的叫卡尔普斯岭,其凸出的一面朝向西方和北方,恰好对着南军。这样又有利于从东面和南面赶来支援的北军,使他们得以凭借山势布设防御阵地。公墓山制高点,按理应当被南军占领,但当时南军理·爱威尔将军没有认真执行李将军的命令,行动迟缓,待他们到达时,制高点已为北军的汉考克部队捷足先登。随后的作战证明,夺得公墓山对于赢得这场会战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南军尽管采取了包围态势,并以几个师的兵力猛攻北军左翼,但北军据险扼守,南军根本无法攻克。这样,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南军的数量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过取得了一个葛底斯堡小镇,而这并无实际意义。

7 月 2 日,作战的第二天,李将军本拟上午发起进攻,但因意见不统一, 一直拖到下午才动手。起初,南军对公墓山北部的进攻似颇顺利,尤厄尔将军率领所部猛击北军右翼,曾经一度得手,几乎攻上了“鱼钩”北端的卡尔普斯岭,但因援军不继,攻击力逐步削弱。而北军竟在频频失利的情况下仍然顽强抵抗,奋勇反击,鏖战近一个小时,终于把南军打退,夺回了失去的阵地。在南部,詹·朗斯特里特中将所部对北军左翼的进攻,因为势头不猛, 速度缓慢,加上前进路上有大片麦地和桃园阻隔,以致长久未能得手。北军艰苦奋战了一天,打退敌人多次猛攻,保住了山头和有利的防御阵地。当天晚上,李将军再次召开军事会议,详细研究第二天的作战方案,目标是不惜任何代价夺取公墓山阵地,摧垮据山防御的北军。但是,在如何实施攻击上, 李将军与朗斯特里特之间仍然未能统一意见。

7 月 3 日凌晨,南军开始炮击。猛烈的炮火铺天盖地,使北军阵地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但是,南军并没有立刻发动强攻,致使北军有可能修复遭到严重破坏的阵地。午后,李将军决心孤注一掷,下令全线总攻。双方炮兵进行对射,一个多小时的炮火轰击,爆炸之声震耳欲聋。紧接着,李将军不顾朗斯特里特军长的反对,命令 1.5 万名精锐部队组成突击纵队,以 159 门火炮支援,直接向北军最坚固的中央阵地猛烈冲锋。这时,北军亨特将军指挥炮兵还击,严密的火力网有力地拦阻了勇猛前进的南军部队。

南军皮里特师长,亲自率领他的精锐士卒,冒着炮火的硝烟迷雾,穿过破片弹雨,付出牺牲一半人员的惨重代价,终于攀上了公墓山的脊峰。阵地上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格斗,双方都奋不顾身地拼搏。骑兵在马上砍杀,有的扭作一团;步兵在乱石中追逐,许多人滚在一块。人喊马嘶,兵器撞击,枪声阵阵,受伤的士兵依靠着石堆、土坎或人尸马体,发出绝望的呻吟。

肉搏战当中,一部分南军步兵冲进了北军的炮兵阵地,一阵勇猛的搏杀, 缺乏防卫能力的炮兵抵挡不住,使北军的火炮一时失去效用。可惜,南军增援部队未能利用这个间隙及时赶到格斗的阵地,而北军的增援部队却及时冲

了上来。结果,南军在北军阵地上竖起的旗帜没有多久就被北方的生力军砍倒了。南军牺牲惨重,人数毕竟少了许多,在 2 位旅长和 15 个团长相继阵亡之后,搏杀势头明显减弱,他们所占领的阵地,很快又被北军部队夺回去了。

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北军统帅米德将军飞马来到前沿。他只看到穿蓝色衣服的北军和穿灰色衣服的南军混战在一起,除此以外就根本无法分清敌我了。正当米德不知如何举措时,蓦然间,阵地上一片欢呼,原来敌军已被杀败。他长叹一声,大呼着:“谢天谢地!”南军第三天的进攻又被打退了。李将军见大势已去,再也不敢发动进攻,下决心撤退,但因夜间大雨滂沱, 波托马克河水猛涨,只得在原先营地里停驻一晚。次日水势稍缓,李将军即率残部迅速逃走了。

这次作战中,李将军的弗吉尼亚军团投入兵力 7.5 万人,伤亡达到 2.8 万。而米德的波托马克军团,以防御战抗击了南军的多次猛攻,先后投入兵力达 8.5 万人,以死伤 2.3 万人的代价,取得首次挫败南军的重大胜利。只是因为自己伤亡也重,已经无力追击,只好让败逃的南军从容退走。葛底斯堡会战的胜利,可以说是林肯政府在战争第二阶段执行革命政策的第一个重大成果。它不仅是美国内战时期规模最大、流血最多的一个战役,而且成了美国内战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南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进犯北部。而北军则趁机扩大战果,不断南进出击,节节胜利,终于在 1865 年 4 月攻陷了“南

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最后迫使南军全部投降,胜利地结束了历时 4 年多的国内战争。

葛底斯堡会战中北军的胜利,除了北方政治形势和军队素质的客观变化外,统帅所起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南军弗吉尼亚军团司令罗伯特·李将军是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和后来的校长,战争经验丰富,作战英勇,指挥果敢,曾经屡立战功。内战开始时,林肯总统曾打算委任他充当联邦军总司令, 可他却辞去政府军职,甘为“南部同盟”效劳。在内战第一阶段,他多次挫败北方联邦军,并乘胜率军深入北部,大有压倒北军的赫赫威风。可是,他为人十分傲慢,趾高气扬,刚愎自用,在葛底斯堡会战中,两次拒绝了属下军长朗斯特里特的合理建议,在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战斗中,都曾近乎蛮干地发起冒险冲锋,看不到北军士气和战斗力的变化,结果在北军的顽强防御面前吃了败仗。失败后,他曾引咎向“总统”戴维斯辞职,但没有获准。李将军以后虽继续领兵作战,但一直没有起色,最后在大势已去的形势下还是率领残余部队向北军投了降。

北军波托马克军团司令米德,性格刚毅,办事稳健果断,曾经担任过旅长、师长和军长,确是林肯选中的一位优秀指挥官。他于 6 月 28 日临危受命,

29 日即毅然率军出发,寻敌作战。本来,7 月 1 日战斗打响时,他已收到联邦军总司令的命令,叫他放弃葛底斯堡,将军队撤回到巴尔的摩和首都华盛顿附近组织防御和实施战斗。当天战斗结束后,他召集指挥官们举行军事会议,传达了总司令的命令。在讨论是执行命令撤退还是请求改变命令继续作战问题时,他精辟地分析了形势,果断地作出了决策。他指出:尽管葛底斯堡已经丢失,公墓山北部已被包围,但现在已经占有既利于防御也利于进攻的公墓山阵地(这是当天下午根据他的命令夺得的),南部山麓仍在我们手中,后勤供应和兵力机动都很方便,因而在此阻击敌军更为有利;但是,敌军部队素质较好,长于进攻作战,所以必须准备打顽强的防御战,进行拼死的搏杀。只要能固守阵地,后勤供应不济的敌军就无力长久坚持。因此,他

决定就在公墓山上与敌军进行一场大战。在连续三天的作战中,他根本没有合眼休息,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及时地给各军下达一道道重要命令,为会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位默默无闻的新秀打败了举国知名的老将,究竟因为什么?这是葛底斯堡会战给军人们提出的一个思考题目。

皇帝甘心做俘虏

——法军在 1870 年战争中的惨败

1870 年 9 月 1 日中午时分,在法国北部边境要塞城市色当,一座富丽堂皇的碉堡式楼房里,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听着满城轰鸣的炮声,垂着头不断地发出哀叹。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真正的作战行动还不到一个月,竟会使他落到如此难堪的境地。上午传来消息:军团司令麦克马洪元帅出巡时负了重伤,本来委托杜克罗特军长代行司令职务,可是,前天刚从巴黎赶来接任第 5 军军长的戴温普芬将军,匆匆赶到现场,掏出巴黎执政大臣巴里柯的授权书,抢着担任了代理军团司令,并立即下达了不准任何部队撤退的命令。一个 13 万余人的军团,正在四城应敌,一时间三易司令, 整个部队顿时失去了统一指挥。接着又有信息送到:仅在半天之内,官兵死伤已达 2.5 万人,军队一片混乱。如继续作战,只能死伤更惨。然而,此时城池四面被围,全军团都成了瓮中之鳖,就是插翅也难逃走了。

皇帝深深地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仅仅 10 几天前,他从东部前线偷偷逃到夏龙,本想赶快返回巴黎,却突然得到皇后和执政大臣的急电。电文措辞生硬,居然阻止他返回首都,逼迫他随同麦克马洪一起,率领新编的夏龙军团,再往东去以解梅斯要塞之围。他们强调,不把被围的巴赞及其所率的 17 万大军解救出来,战争必然失败,皇室前途堪忧。可是如今,他自己却要首先遭殃了。这个皇帝实在当得太窝囊!一向趾高气扬的拿破仑三世,此时此刻犹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他正想着要把军队指挥权拿过来,好让自己随心所欲地行动,至于后果将会如何,眼前已顾不得那么多了。

下午 1 时 30 分,自己抢到代理军团司令的戴温普芬将军,给皇帝送来一份签呈。上面写道:“陛下,我决定实行突围,而不愿意在色当城中做俘虏。我要求陛下加入到你的军人之中。这样,他们可以获得为你打开通路的荣誉而更加奋勇冲锋。”对于这份命令式的呈文,拿破仑三世把它丢在一边,连看都没看一眼。因为形势急剧恶化,皇帝早已被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隆隆炮声吓破了胆,正在心惊肉跳地想着:怎样才能再一次逃生?他埋怨皇后和巴里柯,是他们“劝告”他留在军中;他后悔没有趁早撤出色当城,等到如今已经来不及了;他认为突围不能成功,不长眼睛的枪子或炮弹有可能要了他的性命。想着想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作出决策:立即向普鲁士国王投降,他宁愿做俘虏,也不肯冒死去突围。

就这样,在下午 3 时,根据皇帝亲手敕令,在色当城中央的塔楼上,挂出了一面巨大的白旗。随后,一名法国军官在普军舍伦多夫上校陪同下,给普王威廉一世呈送了拿破仑三世亲手写的投降信。上面写着:“我亲爱的兄弟,因为我未能死在我的军中,所以只能把自己的佩剑献给陛下。我继续做陛下的好兄弟。”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以国王名义口授答复,表示接受拿破仑三世个人的投降,同时却要求法国方面立即任命一名军官前来谈判有关军队投降事宜。

好一个甘心充当俘虏的“好兄弟”!拿破仑三世苟且偷生的目的达到了, 而法军整个军团几万名官兵的命运却被他的投降书出卖了。9 月 2 日,太阳尚未出山,拿破仑三世骑马来到城郊的童雪里村,希望见到普王威廉一世本人,以争取投降后较为有利的条件。俾斯麦在路旁的一所农舍里会见法国皇

帝,他不允许法国方面在投降问题上提任何条件。经过艰难的谈判,法方代表文普芳将军终于在投降书上签了字。随后,拿破仑三世才在俾斯麦陪同下见到了普鲁士国王,进行简短交谈。双方达成协议:拿破仑三世经比利时前往卡塞尔附近的威廉斯赫埃,作为战俘在那儿一直呆到战斗结束。皇帝灰溜溜地坐着马车走了。麦克马洪元帅率领 39 位将军和 8 万余名法军官兵,正式向普军投降。这就是近代战争史上著名的色当会战的结局,普法战争中最令人瞩目的一幕。

色当会战是 1870~1871 年普法战争的转折点。从政治上说,普鲁士开始所进行的战争,是反抗法国入侵的防御性战争;此后所进行的战争,则变成了对法国人民实行掠夺的侵略战争。从军事上说,法国能进行机动作战的一个主力军团遭到歼灭,使法兰西的军事斗争从此陷于没有统一领导和组织计划的分散活动。普法战争从 7 月 19 日宣战开始,到 9 月 1 日色当会战,只不

过 44 天。法国本来是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开战时气势汹汹,为什么只经几个回合便一败涂地,以致出现色当投降这种悲剧呢?战争史上的奇事,事后看来往往并不稀奇。

法军主力军团在色当会战中覆灭,固然是军事上的无能,但主要还是政治上的腐败。拿破仑三世玩弄战争游戏,结果引火自焚。皇帝 7 月 19 日宣布对普鲁士开战时,法国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相反,法国的对手普鲁士,为了统一整个德意志,早就在进行战备活动,并且同时采取有效的外交活动, 促使法国皇帝匆忙宣战,好把发动战争的罪责加到拿破仑三世身上。

战争开始后,法军由拿破仑三世兼任总司令。这位不懂用兵原则的皇帝, 给法军的作战指挥造成了许多失误。他委派总参谋长勒布夫制订的战争计划,立足于争取先机,集中兵力迅速越过国界,向法兰克福突进,切断南北德意志之间的联系,首先逼南德意志诸邦保持中立,而后再集中全力把普鲁士打败。然而,这个计划却很难实施。因为法军的动员和集结,实际上非常缓慢。7 月 19 日宣战时,边境并没有多少军队。直到 7 月底,才把 8 个军约

22 万人调集到预定的作战出发地域。8 月初,法军正式编为 2 个军团,分别由麦克马洪元帅和巴赞元帅统率。此时,军队的后勤供应很差,部队缺少帐篷、水壶以至做饭的行军炊具等等,肉食有的已经腐烂了,面包常常是发了霉的。指挥和参谋人员竟缺乏出国作战的地图。这支几乎是临时集结的作战部队,实在谈不上有多高的战斗力。

普鲁士军队的情况与法军大不相同。普军的总司令虽然也是普王威廉一世,但整个军事部署和具体作战指挥,都由总参谋长毛奇和他领导的总参谋部直接负责。战争开始前,普鲁士早已确立了明确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务求把法军主力歼灭于普法边境,或者把它赶到法国北部,随后进攻巴黎。为此,普军总参谋部也早就拟订了实行总体动员和铁路输送的周密计划。只待法方宣战,计划立即付诸行动。到 7 月底,普

军的 3 个军团约 47 万人马,即装备齐全,并集结到了边境地区。

1870 年 8 月 2 日,法军首先越过国境,在萨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发起进攻, 但因准备过于仓促,并没有展开强有力的作战行动。8 月 4 日,普军开始反击,分路开出国境。法军立即陷入被动,只能在边境地区不利的阵地上迎击普军的进攻。因此,8 月 4 日的维桑堡会战、8 月 6 日的沃尔特会战和斯比克伦会战,都以法军败退结束。普军在兵力、装备和作战指挥上的优势,实战一周就充分显示出来了。法军初战连败,士气大受损伤。大本营里笼罩着惊

恐情绪。总司令和军团司令都表现得一筹莫展。拿破仑三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留下了一道命令,把前线指挥大权交给巴赞,自己偷偷地从梅斯出走, 坐马车逃往夏龙。另一军团司令麦克马洪,不顾战场全局,也在初战失利后率部逃往夏龙。

这样,坚持在东北部前线进行指挥的巴赞元帅,因初战不利而更加犹豫不决,一时想退向夏龙,去同麦克马洪会合;一时又想退到梅斯,凭借那里的坚固要塞进行防守。他的决心迟迟定不下来,结果退路也被普军切断了, 只好率领余部近 17 万人退入梅斯城,拖着法军一半多的兵力固守一座孤城, 使这支部队在随后的战争中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麦克马洪率军退到夏龙后,奉命组建了新的夏龙军团,兵力扩充到 13

万余人,有骑兵 100 个中队,火炮 380 余门。他原计划实行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把部队带到巴黎附近,利用筑垒工事,与普军进行决战。这一方针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可是,巴黎的帝国政府对此很是担心,深怕主力军继续退却会引起社会动荡或引发革命,因而不准麦克马洪后撤,严令他率军前往梅斯,去解救被围的巴赞军团。摄政的皇后和帝国政府执政大臣,还急电正在军中的拿破仑三世,劝他亲自监督麦克马洪的军事行动。这样,刚刚开始后撤的麦克马洪军团,被迫调转头来,向东面的梅斯要塞进发。

法军行军途中,传来一条从柏林发出的假消息,说普军除留下围攻梅斯的部队外,正以主力向巴黎挺进。实际上,普军第 3 军团一直紧紧盯着麦克马洪的部队,并没有向巴黎开去,只不过它的行军采取了大胆的迂回路线; 同时,普军还另组了一个新的第 4 军团,用以配合第 3 军团行动,对麦克马洪军团进行侧翼包围。

麦克马洪被迫东进,不敢沿正面大道直接行军,便临时决定向北绕道, 走迂回的路线去靠近梅斯城。但是,他的行踪已被普军总参谋部完全掌握。因此,当法军前进到色当要塞附近时,普军前堵后追,逼使麦克马洪的夏龙军团钻进了色当城。在普军两个军团 15 万大军的包围下,在 700 门火炮居高临下地猛轰下,法军实际上陷入了绝境。拿破仑三世走投无路,决定向普鲁士投降。

色当会战中,法军总计伤亡 1.7 万余人,被俘 10.3 万余人,交出军用车

1000 余辆,战马 6000 余匹。普军事先作了部署,主要利用色当城四周的高地进行炮击,因而在围攻战中没有多大的伤亡。

色当投降的消息传到巴黎,立即激起了强大的反响。法国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猛烈增长。9 月 4 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波拿巴家族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历史上王朝统治的时代从此结束了。

色当会战以后,普军乘胜南下,挺进法国腹地,于 9 月 19 日包围巴黎。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更加激起了法国人民的反抗。法国各地的游击活动,随之发展起来。可是,9 月 4 日成立的共和国“国防政府”, 害怕革命人民夺取政权,并不认真组织抗战。10 月 27 日,巴赞元帅向普军交出了梅斯要塞和被困的 17 万法军,使得法国的抵抗运动陷入了更加困难的

境地。随后,法国的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加快推行卖国政策,先在 1871

年 1 月 28 日同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签订了全面停战协定,后于 5 月 10 日正式签订了《法兰克福和约》。根据和约,法国交付巨额赔款,并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矿产丰富的省份。法国发动的普法战争,以法兰西帝国的崩溃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终。

万里劳师送炮灰

——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

1905 年 5 月 27~28 日,在朝鲜与日本之间的对马海峡和日本海内,发

生了近代战争史上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拥有战斗舰艇 38 艘的俄国太平洋第

2、第 3 分舰队,遭到日本联合舰队 99 艘舰艇的截击。日本舰队以逸待劳, 发挥舰艇在火力和速度上的优势,进行机动作战,把俄国舰队打得落花流水。结果,俄方舰艇被击沉 19 艘,被俘 5 艘,总吨位 20.5 万吨;6 艘逃入中立

国港口而被扣押;只有 2 艘驱逐舰和 1 艘巡洋舰逃进了海参崴(符拉迪沃斯

托克);舰队官兵总计伤亡 4830 人,被俘 5917 人(包括两位舰队司令);

整个舰队完全被消灭了。日本方面,只损失水雷艇 3 艘,另 10 余艘受创,死

117 人,伤 583 人,以很少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俄国舰队的覆灭,是意料中的事情,可覆灭得如此悲惨,却又有些出人意料。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是日本帝国和沙皇俄国为了重新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并进而争夺亚洲及太平洋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封建专制的沙俄,敌不过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大有发展的日本,这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明显的征候。从军事上看,俄国舰队兵力少,武器差,指挥很不得力。特别是太平洋第 2、第 3 分舰队从欧洲的波罗的海,来到远东北太平洋的日本海,航行 7 个多月,航程 1.8 万海里,如此劳师远征,以官兵疲惫不堪而又舰船破损、补给不济之师,去对抗早已养精蓄锐、严阵以待的优势之敌,哪有不败的道理。对俄国来说,对马海战实际上只是一场以弱敌强的取败之战。尽管如此,这场海战的发生过程和作战概况,在海战史上却有过重大意义,正是它导致了世界各海军强国的大舰巨炮主义竞赛。

1904 年 2 月 8 日夜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为东乡平八郎海军中将),突然袭击了驻泊于中国旅顺口(当时被俄国“租借”)港外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后称太平洋第 1 分舰队,司令为斯塔尔克海军中将),揭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俄国舰队畏敌如虎,屡吃败仗;3 月间,海军名将马卡罗夫受任新的分舰队司令后,作战颇有起色,曾使东乡平八郎深为忧虑。可是, 在 4 月 13 日的海战中,马卡罗夫因旗舰触水雷沉没而随之殉职。此后,优柔寡断的继任者再也不敢组织出击,而将舰队龟缩在旅顺口港内,被日本舰队封锁,丝毫无所作为。

鉴于日俄战场上的情势日益严重,沙皇政府决定由波罗的海舰队派出一支分舰队,称为太平洋第 2 分舰队,开赴远东,救援龟缩在旅顺口港内的太

平洋第 1 分舰队,并协同它支援陆军作战。当年 4 月,沙皇任命海军中将罗

热斯特温斯基为第 2 分舰队司令。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到 8 月下旬,这

支分舰队才终于组建和装备起来。它包括铁甲舰 8 艘(4 新 4 旧),巡洋舰 7

艘,辅助巡洋舰 5 艘,驱逐舰 9 艘,以及修理船 1 艘,医疗船 1 艘,运输船多艘。10 月 15 日,该舰队以新铁甲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为旗舰,从波罗的海的利耶帕亚港起航,向远东进军。

这支舰队从组建之日起就先天不足。舰队的舰船数量虽不少、吨位也很大,但除了 4 艘新建的铁甲舰外,大多数舰只老旧,技术性能参差不齐,航速差距很大,特别是缺乏具有经验的水兵和训练有素的炮手。据说,舰队航行途中进行多次演练,发射炮弹几百发,竟无一发命中。一些舰船管理很差,

士气低落,军心不稳,哗变、叛乱及各种恶性事故频频发生。由于航程漫长, 沿途的燃料、食品和淡水补给非常困难。因为一些中立国的港口都以各种借口阻止俄国舰队进入,致使舰队司令常常在睡梦中还发出“煤,煤,煤”的焦虑心声。起航不久,整个舰队就被重重的困难包围着。士兵们不断发牢骚, 说他们像是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人,进行着俄国海军史上没有补给港口的、空前艰苦的、前途可怕的漫漫远航。诚如一位水兵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所说: “这是一条壮丽的路,我们正沿着它走向死亡。”

1905 年 1 月 9 日,太平洋第 2 分舰队从摩洛哥丹吉尔港分路航行的两支编队,分别绕过了好望角,穿过了苏伊士运河,在印度洋中马达加斯加岛西北沿岸附近的贝岛会合。在贝岛港停留期间,罗热斯特温斯基得知旅顺口已经陷落,那里的太平洋第 1 分舰队全军覆灭,前去支援作战已无对象,因而踟蹰待命。可是,贪婪的俄国沙皇及其政府并不承认自己军队的腐败和作战指挥的无能,仍然抱着依靠海军舰队挽回败局并控制日本海的幻想,因而增编了太平洋第 3 分舰队(司令为涅博加托夫海军少将),并使之从波罗的海

起航,前来增援第 2 分舰队。于是,罗热斯特温斯基奉命继续东进,率领舰队尽快赶到远东,去打一场陆上败局已定的、丝毫没有取胜希望的战争。

1905 年 4 月 14 日,太平洋第 2 分舰队经过 20 天横渡印度洋的艰苦航行

后,到达中南半岛的金兰湾,奉命等待第 3 分舰队前来会师。

10 余天后,第 3 分舰队也赶到了这里,并编入第 2 分舰队,由罗热斯特温斯基统一指挥。5 月 14 日,会合后的俄国舰队离开中南半岛的槟绘湾,一路北上,驶向新的目的地海参崴。舰队要到海参崴,必须经过日本海,并有三条航路可供选择,即朝鲜海峡、拉比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和津轻海峡。罗热斯特温斯基反复权衡利弊,决定经由靠近日本联合舰队基地的朝鲜海峡驶向目的地。为了顺利到达海参崴,他于 5 月 21 日派出 2 艘辅助巡洋舰到日本以东的太平洋海域进行佯动,企图吸引日本海军兵力。22 日,又派出 2 艘辅助巡洋舰及辅助船去黄海游弋,希望能把日本舰队引向朝鲜西海岸,但这批舰船却于 25 日驶进了上海,并被日本谍报人员发现。这种本想迷惑敌人的部署,作得很不高明,不仅没能欺骗日本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轨迹, 因为东乡平八郎得知俄国运输船驶抵上海港后,自然能够判断出来:俄国舰队没有运输船队的伴随,肯定要取最短的航路驶向目的地,那就必然是通过朝鲜海峡。

日本联合舰队早就作好了对付俄国舰队的决战准备。年初攻陷旅顺口之后,东乡平八郎即率领海军返回日本,对舰队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彻底的修缮和严格的操练,通过苦练大大提高了舰炮的射击速度和精度。从 4 月下旬开始,东乡已在俄国舰队可能通过的各条航路上布置了严密的监视点,形成了一个纵深达 225 公里的庞大警戒网。他决心在半路上摧垮俄国舰队,而决不让它进入海参崴。5 月 25 日,东乡得知俄国运输船进抵上海,立即作出了在对马海峡截击俄国舰队的周密部署。这样,到 5 月 27 日,对马海战就以俄国医疗船违犯灯火管制命令首先被日舰发现而引发了。

27 日凌晨 2 时 45 分,日本侦察船发现俄舰队的医疗船,随即跟踪观察, 很快便掌握了俄国舰队的位置和动向,并及时向总司令发出电报。俄国军舰直到 7 时左右才发现日本的巡洋舰,并根据日方电台频繁工作的情况,推断

自己的舰队已被敌人发现,并匆忙采取应战措施。上午 9 时左右,双方开始零星炮击,并不断调整部署,抢占有利阵位。日舰利用其航速优势,从敌前

穿越航线,直接攻击俄方的运输船及其他护航战船。

13 时 30 分,双方的激烈炮战正式打响。当时,罗热斯特温斯基发现, 日本舰队居然从其右前方向左转,横越航线,即令己方战舰变成一路纵队迎敌。当东乡的旗舰“三笠”号在转向过程中行至俄国舰队前导舰约 38 链距离时 , 罗 热 斯 特 温 斯 基 命 令 旗 舰 145 “苏沃洛夫公爵”号开炮,其他俄舰也就随之射击。情势是惊险的,但只经过几分钟,日本舰队即基本完成了敌前转向这一重要战术动作,“三笠”号接着便开炮还击。这时,双方的距离只有 35 链。日方最前面的 4 艘铁甲舰,

集中射击“奥斯利亚比亚”号;另 2 艘铁甲巡洋舰,集中射击“苏沃洛夫公爵”号;6 艘铁甲巡洋舰集中射击“尼古拉一世”号。在日本舰炮的猛烈轰击下,俄国老式铁甲舰“奥斯利亚比亚”号首先受重创,丧失了战斗力,发生严重倾斜,于 14 时 50 分倾覆沉没。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的舵机遭击

受损,向右旋转,于 14 时 30 分离开了队列。由于该舰所有的桅桁都被炸断, 无法发出旗语信号,在其后面跟进的“亚历山大三世”号新铁甲舰不明实情, 开始时也跟着向右运动,致使整个舰队的队形都发生了混乱,经过相当时间之后才勉强恢复过来。

俄国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中弹颇多,站在舰桥上的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温斯基受了重伤,已不能进行指挥。于是,本来就没有什么作战预案的俄国舰队,因为失去集中指挥而立即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其所属各支队的舰只,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只得各自设法击退敌人的攻击,没有任何协同与支援配合,只不过相互尾随着朝海参崴方向突进。由于“苏沃洛夫公爵”号遭受重创,整个舰队都跟着减慢了航速,因而使得日本舰队的主力又快速运动到了它的前方,接着便再次发生了激烈的炮战。这时,俄国舰队由“亚历山大三世”号作为前导舰,它首先向北直航,受到日舰集中射击后,又转而向南以作规避。不久之后,再遭猛烈射击,终于失去了战斗力。接着,由“博罗季诺”号铁甲舰作为前导舰,引导舰队继续北进。15 时后,海上起了浓雾, 双方都看不见,航向已偏,失去目标,因而战斗一度中止。

天近黄昏,大约 17 时左右,受伤的罗热斯特温斯基及其司令部,由受创严重的“苏沃洛夫公爵”号转移到驱逐舰“风暴”号上,并将指挥权移交给第 3 分舰队司令涅博加托夫将军。舰队继续向北突进。恰在此时,积极追寻

敌踪的日本舰队第 1 支队,在东乡平八郎亲自率领下,又快速地追上来了。

东乡为了咬住敌舰,命令舰队采取平行航向急航,并从 32 链的距离上猛烈射

击。结果,丧失战斗力的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于 18 时 50 分被击沉;

“博罗季诺”号也于 19 时 10 分翻转沉没;接着,日本驱逐舰再次对受伤的“苏沃洛夫公爵”号射击,终于将它击沉。在激烈的炮战中,日本舰只也有多艘受伤。如东乡的旗舰“三笠”号就曾中弹 30 余发,舰桥已被击毁,有的

炮塔已被炸破,甲板上被穿不少破洞。但日方损失不重,只有“春日”号 1 艘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夜幕降临以后,东乡将其两支主力舰队撤出战斗,而派出数十艘驱逐舰和鱼雷艇,继续搜索堵截,利用黑暗进行鱼雷攻击。晚上 9 时左右,北进的

俄国舰队再次遭到拦截。其第 2 铁甲舰支队在抗击敌人进攻时打开了探照

灯,等于是自己给敌人提供了鱼雷射击的目标。结果,又有 1 艘铁甲舰被击

沉,3 艘被击伤;次日清晨,俄国人只好自己将 3 艘受伤的战舰炸沉。到 28 日上午,俄国人发现他们夜间未能脱逃出去,又被包围了。接掌了一个夜晚

指挥权的涅博加托夫将军,眼看着军无斗志,没有再组织反击,而是率领剩在身边的 4 艘铁甲舰向日本人投降。这样,俄国太平洋第 2、第 3 分舰队合

编的舰队,事实上就不存在了。除有 3 艘在夜间高速突围出去逃到海参崴港

外,另有 4 艘战舰和 2 艘运输船见机南返,后来分别逃向了上海和马尼拉。当天下午,载着舰队司令的“风暴”号驱逐舰被日舰追上,未加抵抗便向日本人投降,罗热斯特温斯基及其司令部的全体人员都作了俘虏。至此,海战完全结束。

俄国太平洋第 2、第 3 分舰队的覆灭,对整个日俄战争的结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从此以后,日本海军完全掌握了东北亚地区的太平洋制海权。紧接着,日军于 6 月下旬在朝鲜元山登陆,进取会宁;7 月,在萨哈林岛(库页岛)登陆,迫使守军投降。于是,沙俄政府不得不于 1905 年 8 月 10 日在

英国朴茨茅斯与日本举行和谈,并于 9 月 5 日签订了媾和条约。

万里劳师送炮灰,俄国海军在对马海战中的惨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百万大军战“屠场”

——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

1916 年 2~12 月,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第 3 个年头时,在法国东北部边境的凡尔登地区,德国和法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被人们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殊死决战。这就是一战中最著名的凡尔登战役。

在这场决定性的搏斗中,交战双方都被迫逐步增调兵力,到战役结束时, 德军先后动用了近 50 个师,大体上占其西线总兵力的一半;法军使用兵力更多,先后达到 71 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 2/3。在作战过程中,被打死、打伤和失踪的人员,法军在 55 万以上,德军在 45 万以上。可以说,两国为此都血流成河。但是比较起来,德国人败得更惨。德军在人力物力上遭此巨大损失后,根本无法弥补,从此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逐步走向了最后的失败。法国尽管损失惨重,但有着英、美等协约国的支援与合作,随后便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踏上了胜利的阶梯。

凡尔登战役对于法德双方来说,都是打得极为艰苦的,以致今天回顾当时的情景,人们仍不寒而栗。作战不到 10 个月,死伤却超过百万人;在凡尔

登这样一个比较狭小的区域里,双方倾泻的炮弹总数超过 4000 万发,这些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少有的。德军为了求得胜利,曾不惜使用毒气(光气), 出动大批飞机,滥施工程爆炸,并派出工兵长期挖掘地洞,装填大量爆炸力极强的地雷,以致炸出了一个有 10 层楼房深的大坑;法军针锋相对,不断加强防御工事,实行寸土必争,同样发射大量炮弹,全面轰击德军阵地。双方的狂轰滥炸,招来了“地狱”、“屠场”和“凡尔登绞肉机”的名称。

1916 年 2 月 25 日,夜色刚刚降临。几辆带着伪装的军车,绕着弹坑累累的公路,急速地开进了凡尔登城。这是法军新上任的凡尔登前线指挥官贝当将军,带着他的几位参谋和卫队走马上任来了。这位原法国第 2 集团军司令,受命于危难之中,身负非常之任,心情不免有些沉重。他知道,此时此刻,顶住敌人的进攻,保住凡尔登要塞,对于整个战争和全体法国人来说, 乃是至关重要的神圣任务。他肩上的担子实在不轻啊!

凡尔登位于法国东北部,是一个坚固的要塞城市。其周围有完善的堡垒体系对它加以拱卫,防区内炮台环列,工事坚固复杂,周围地势非常险要,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西距巴黎约 220 公里,是首都的东北要隘, 向有“法国东方门户”之称;其东面紧靠当时的法德边境,距离德国的主要铁路线只有 20 公里;而要塞本身则有 16 条铁路和公路交叉通过,因而成为法国前线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按照当时的作战态势,它又恰好处在法军战线中段的一个突出部位上,其战略地位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对于凡尔登这样一个要塞城市,法军统帅部当然是非常重视的。自开战以来,德军曾经多次发起攻势,但都未能突破防线。为了加强防御,法军已在要塞前面构筑起 4 道防线,纵深达 15~18 公里,前 3 道是野战阵地,第 4

道是由要塞的永久工事和 2 个堡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前线指挥官贝当一路驱车行来,只见烈火浓烟,断垣残壁,战壕几乎被填平,碉堡大多被摧毁, 树木已枯焦,山头被削掉,几乎寸草不留,到处堆着战车和装具的残骸,留下了数不清的尸体,城池附近成了一片破败不堪的“死亡带”。

这个惨剧的出现当然不是偶然的。原来,德军对凡尔登的又一次进攻,

早在四天前的 2 月 21 日便打响了。当天,从 7 时 15 分到 16 时 45 分,德军进行了持续的炮火准备,对准面前以凡尔登、布拉邦特和奥尔内村为界的三角形地区,整整倾泻了 200 多万发炮弹,以致把法军阵地上的堑壕和防御工

事,统统炸得精光。随后,在 24 日,德军为了攻占城外杜奥蒙堡,又持续向

那里发射了 12 万发炮弹,使整个炮台 151 全部毁坏。不过,德军采取“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战法并没有奏效,预期的作战目的也未能达到。他们连续猛轰 5 天,除了徒有破坏之外,只前进大约 5 公里,仅仅攻占了法军的第

3 道阵地和等于废墟的杜奥蒙堡。

贝当一进凡尔登城,尚未巡视各处阵地,就首先把几位师长召来,拿起防区部署图,划出一条防线,并下达一道死命令,要求各守卫部队无论如何都要顶住德军的进攻,决不允许退出最后的阵地。接着采取的第二个措施, 就是充分利用公路前调预备部队和抢运军需物资。他果断决定,立即组建一支由 9000 人编成的劳动大军,尽快抢修已被德军炸坏的公路运输线,同时调

集所有能够动用的 3900 余辆汽车,组成许多后勤运输车队,昼夜不停地在枪

林弹雨之下执行任务。从 2 月 27 日起的短短一周之内,居然经由巴勒杜克直

达凡尔登的一条小小公路,把 19 万军队、2.5 万吨军用物资和 17 万头牲畜,

及时送到了作战前线。当时,每昼夜开到凡尔登的汽车,平均达到 6000 辆,

差不多每隔 14 秒钟就有一辆汽车通过。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公路输送。无怪乎法国人当时就把这条支援前线的小公路,骄傲地称之为“神圣之路”。

贝当的到任,使凡尔登的防御力量很快得到加强,战线也随之日趋稳定。此后,双方不断加剧战斗力度,不断互拼消耗,用兵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彼此反复争夺的拉锯局面。从整个发展趋势上看,德军由主动趋于被动,法军则由被动向主动逐步转化。

这次战役本是德军总参谋部处心积虑地发动起来的。1915 年末,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海恩为了“使法国把血流尽”,选择凡尔登作为下一年度的进攻重点,企图把它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为此,他制定了周密的进攻计划,准备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夺取凡尔登,以“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战法突破法军防线,借此大量牵制和消耗法军的主要兵力,从而改变西线战场的战略态势。因此,德军在 2 月 21 日突然发起进攻时,针对法军的阵地构筑和

兵力部署情况,使用了自己的主力部队,即由皇太子威廉担任司令的第 5 集

团军。该集团军下辖 7 个军共 18 个师,总计约 22 万人,并有火炮 1400 余门,

飞机约 170 架。需要指出的是,德军当初虽然不惜大量消耗炮弹,但兵力上的优势并不很大,以致在第一轮激战中并没有达到预定目的而很快形成了反复争夺阵地的拉锯局面。

对于德军争夺凡尔登的进攻,法军统帅部预先并没有警觉,因而也就未能及早增强该区的防卫力量。当德军突然进攻时,法军负责守卫要塞的兵力, 只有要塞区指挥部所属的 3 个军共 11 个师,总计 10 万余人,火炮 600 余门; 兵力的部署也分散:5 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 个师防守以东和东南地区,另外 3 个师作为预备队留在凡尔登以南的马斯河西岸地区。这样的配置显然不够合理。如果说,当时所以能够比较有效地挡住了德军的进击,除了士兵的顽强战斗精神之外,主要是靠完善的堡垒体系。德军开始进攻后,法军总司令霞飞方才判明敌人的企图,看清眼前形势,并被迫下定决心于 25 日任命贝当担任凡尔登前线指挥官,往那里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陆、空军部

队,准备同德军决战。

战役随后的进程,基本上是各自增兵后互相炮轰,拼命屠杀,反复争夺和不顾一切地进行破坏。3 月初,德军又一次发动大规模攻势。他们把进攻范围扩展到马斯河西岸,企图消灭那里的法军炮兵,解除来自那个方向的火力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也在河东加强了对法军右翼的强攻。法军则顽强抗击,面对德军的步步进逼,坚决奋战,寸土不让。这样,战场上呈现了僵局。

4~5 月间,德军继续在马斯河两边大举进攻,但重点是在河西,并逐渐前进到 304 高地和 295 高地一线。其间,法军也开始实施小型反击。双方对每一个阵地都要反复争夺,一个阵地往往几经得失,彼此伤亡惨重。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几次突进的德军,向前推进的距离只有 6~7 公里。

这时,一个偶然的事件帮了法军的大忙。一次战斗中,法军的一发偏弹无意击中了德军隐藏在斯潘库尔森林中的秘密弹药库,引爆了贮藏在那里的45 万发大口径炮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爆炸,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令人不堪忍受,神经错乱。但它却对整个凡尔登战役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爆炸以后,德军许多大口径火炮无弹可发,成了哑巴,眼睁睁地看着被法军炮火摧毁。

6 月上旬,德军又在增兵之后拼命出击,发起了第三次进攻高潮。在一

次历经 7 个昼夜的激战中,德军终于夺得了法军右翼阵线上的重要据点沃堡,但至此德军已是精疲力竭,再也没有能力发展攻势了。6 月下旬和 7 月初,德军对苏维耶及其附近地区实行了两次猛攻。法军仍是奋力顽抗,保住了这个关系到凡尔登安危的要害地区。当时,德军不顾一切,发射了大量的窒息性毒剂炮弹,并一度推进到了距凡尔登只有 3 公里的地段,但终于没有成功,又一次被法军击退了。

根据协约国方面总的作战计划,英军和部分法军于当年 7 月 1 日在索姆河地区发起了一个新的进攻战役。从此,德军受到新的威胁,也就没有能力再向凡尔登地区投入新的兵力了。以后,德军虽仍在这里展开了多次进攻, 但力度已经大为减小,而且主要是配合性行动,目的也不过是为钳制当面的法军,使其不能直接支援索姆河的地面作战。这样,法军开始转守为攻,逐步取得了战场主动权。

8 月中旬和 9 月初,法军经过相当的准备,在凡尔登战场组织了两次反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仅仅夺回了个别阵地。不过,此时的德军情况,正在悄悄变化。由于始终未能攻占凡尔登和突破法军防线,法尔肯海恩于 8 月底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德军总参谋长由兴登堡继任。9 月 2 日,在兴登堡的请求下,德皇批准停止对凡尔登的进攻。该地区的战斗从此便逐渐缓解了。10 月 24 日,法军再一次实施反攻,夺回了杜奥蒙堡;随后,又于 11 月初收

复沃堡。12 月 5 日,法军以 8 个师的兵力展开进攻,经过 3 天激战,逐步向

前推进,最后收复了马斯河东岸自 2 月 25 日以来被德军占领的阵地。12 月

18 日,战役宣告结束。

被人们称为“地狱”、“屠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历时近 10 个月,以双方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收场。百万大军的伤亡,终于换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回顾这一历史惨剧,德军所以失败,主要是协约国在兵力兵器上已对德军形成总的优势,大量的消耗使德军难以补充,持久的对阵使兵员疲惫异常,而英法联军 7 月 1 日在索姆河地区开始发起的战役,更迫使

德军陷入多处挨打的境地。德军统帅部,特别是总参谋长法尔肯海恩,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对对手的力量估计不足,又产生了战略和战术运用上的错误。法军及时弥补过失,选将得当,士兵顽强苦战,始终坚守阵地,表现了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为赢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法军采取永备工事和野战筑城相结合的方法,也为顽强抗敌发挥了重大效用。

将计就计弱胜强

——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性转折

1942 年 6 月 4 日,是现代战争史上一个值得人们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发生的中途岛海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海军上将尼米兹率领航空母舰编队群(总兵力为航空母舰 3 艘、舰载机 230 多架,巡洋舰 8 艘,驱逐舰 14 艘,加上其他战

斗舰艇共 40 多艘),经过整整一天顽强而机智的战斗,打败了由联合舰队总

司令、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统率的日本进攻部队(总兵力为航空母舰 8 艘、

舰载机 400 多架,加上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等,共有战斗舰艇 120

多艘)。美军以损失 1 艘航空母舰、1 艘驱逐舰和 147 架飞机作代价,击沉

了日军 4 艘航空母舰和 1 艘重巡洋舰,摧毁了日军 332 架飞机,并使其数百名技术高超、作战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和机务人员毁于一旦。这是日本海军自 1894 年中日甲午海战以来所遭受的第一次惨败。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区开始失去战略主动权,被迫逐步转入战略防御,以至最后走向失败。

对于中途岛的进攻和防御,日美双方都曾煞费苦心。中途岛本是太平洋上的两个珊瑚岛屿,因位于连接亚洲与美洲的太平洋航线的正中而得名。对美方来说,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夏威夷,就在该岛以东 1136 海里处,因而它是美国西部海上至关重要的前哨和门户。如果该岛被日军夺走,并利用它作为进攻珍珠港的基地,那么夏威夷很难固守。而一旦珍珠港失守,就意味着日军彻底控制了太平洋,美国的西海岸将随时暴露在日本战舰的炮口之下。所以,在 1941 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军便立即加强了中途岛的防卫工作。对日方来说,要攻占珍珠港,控制太平洋,必须先占中途岛,而且海军名将山本确信,一旦中途岛遭到攻击,美太平洋舰队必然倾巢而出,不遗余力地拼死保卫。这样,日本舰队在攻占中途岛的同时,可以与美太平洋舰队进行决战, 并予以歼灭,从而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因此,日本人对中途岛作战的策划和准备,处心积虑,不惜血本。为此而组建的联合舰队共集结各类舰船 350

艘,总吨位达 150 万吨,其中燃料准备竟相当于日本海军一年的消耗量,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势。

然而,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多种因素。中途岛海战的结局,不仅是实力的搏斗,而且是智谋的较量。人们事后回顾,其得失似乎早在战前即已基本决定。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不到半年时间,企图故技重演偷袭中途岛。殊不知美军在珍珠港上当后,已经汲取教训,大大提高了警惕,并从密码电报的破译中,掌握了日军的下一步军事图谋。

早在 5 月 14 日,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就已得悉日军将在 6 月初对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同时发动进攻的计划。美军情报人员通过破译截获的日军电报,不仅查明了日军参加作战的部队和舰只,而且连各舰队的航线甚至舰长姓名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尼米兹为此决定:将计就计,先在中途岛建立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以求不败;然后在海上设置陷阱,相机歼敌, 务求必胜。于是,很快加派战斗机和轰炸机中队进驻中途岛,源源不断地向那里运去武器弹药和各类物资,加强岛上驻军的抗登陆演习。从 5 月 30 日起,

昼夜不停地派出侦察机,在距岛 700 海里的范围内进行警戒搜索,并令两艘

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于 28 日先期离开珍珠港,驶往中途

岛东北约 200 海里处的海域设伏,隐蔽待机。

日军根据偷袭中途岛的作战计划(“米号”计划),把联合舰队分编为5 个战术编队。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领机动打击部队(由“赤诚”、“加贺”、

“苍龙”、“飞龙”4 艘航空母舰及其他 17 艘舰艇编成,舰载机 260 多架), 任务是袭击中途岛,支援登陆部队登陆;海军中将近藤竹信率领登陆编队(由35 艘战斗舰艇、12 艘运输舰和陆军 5000 名编成),任务是夺占并固守中途

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亲率主力编队(由 1 艘航空母舰和 37 艘战斗

舰艇编成),在南云舰队后 600 海里跟进,任务是歼灭前来增援的美太平洋舰队。其他一支为潜艇部队,任务是设置侦察警戒线,搜索美太平洋舰队动向;另一支为北方部队,任务是对阿留申群岛发动进攻,以此迷惑和牵制美军。各编队分别于 5 月 25~28 日由本土的柱岛军港出发,向战区海域航渡。

6 月 3 日,日本联合舰队中的北方部队,向阿留申群岛发动进攻,由于

其企图早被美国人察知,故作战目的无法达到。同日上午 9 时,山本五十六收到近藤登陆编队发回的电报:“运输舰队已被美侦察机发现”。短短一纸电文,使山本总司令俨如掉进冰窟,身心一阵寒颤。他已意识到,对中途岛实行奇袭已不可能了。

美国人当然不会允许偷袭珍珠港的悲剧再次发生。他们正在严阵以待, 专等日本人跳下陷阱。这样,紧接着发生的激烈海空战,已不是日机对中途岛的突袭,而主要是南云舰队应接不暇地遭受美机的攻击。

  1. 月 4 日凌晨,南云舰队进抵中途岛西北 240 海里海域。4 时 30 分,从

“赤诚”号等 4 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 108 架轰炸机和战斗机,急速升空并向

中途岛扑去。蝗虫一般的日本机群,刚刚进入距中途岛 50 海里处的上空,就被美军侦察机发现了。6 时整,中途岛上响起了凄厉的战斗警报声,全部美机陆续升空。 6 时 45 分,日机飞临,早已等候多时的 26 架美军“野猫”式战斗机,马上迎去拦截。战斗是激烈的,日军轰炸机很快穿过美军的高射炮火网,全部飞临中途岛上空,开始狂轰滥炸。由于美军预有准备,日机轰炸效果不佳,虽然机场和跑道受到破坏,但美军军用飞机已经升空,有的在作战,有的已他往,有的躲藏避战。7 时整,日军轰炸机队开始返航,机队指挥官永友大尉只好向南云司令发报:“需要进行第二次攻击”。一句话的战报说明,第一次攻击失败了。

可是,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第二次攻击已经不可能进行了,因为美军飞机的报复性打击已接踵而至。当南云舰队进到设伏海域时,美国舰队即通过侦察机的不断监视而掌握了日本舰队的动向,并做好了一切准备,静候着发起进攻的时机。对南云舰队实施报复性打击的,首先是从中途岛起飞的美机, 其次便是从航空母舰起飞的舰载机。

  1. 时 10 分,美军 6 架鱼雷机和 4

    架轰炸机首次飞临日本舰队上空。在日舰防空火网和“零”式战斗机阻击下,轰击没有成功,10 架飞机被击落 7 架, 只有 3 架逃生。紧接着,美军 17 架“空中堡垒”式飞机飞来,它们只是存心

扰乱,在 6000 米以上的高空向日舰投掷了各自携带的 4 吨炸弹,扔完后立即离去。它们虽然只在日舰附近炸起如林水柱,却给了南云司令沉重的思想打击。8 时整,又有 16 架美机,再次冒死对日舰发动进攻,结果 8 架美机被打得喷烟坠海,而日舰仍安然无恙。

第一次对中途岛攻击不成功,美机不断对日舰队实行报复性打击,已使南云司令焦躁不安。接着,日军侦察机报告,在中途岛东北约 200 海里处,

发现有美国舰队,似乎还有 1 艘航空母舰。这一消息,更使南云心急如焚。他最担心的可怕情况终于出现了。8 时 30 分,南云忠一在再三踌躇和反复衡量之后,终于下令:立即空出飞行甲板,收回第一批出击的飞机;同时全力作好攻舰准备,从原拟进行第二批出击的飞机上摘下炸弹,换装鱼雷,准备2 小时后升空出击。

但是,日本人已经出击不了啦!差不多在此同时,从美军“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已经起飞 116 架各类飞机,从“约克敦”号航母上

也起飞了 35 架飞机,庞大的机群开始一批批地向南云舰队猛扑而来。美机出击的时机,真是选择得再恰当不过了:由中途岛返回的最后一架日本飞机, 在甲板上停落不过 5 分钟,美军的 15 架鱼雷轰炸机就逼近来了。

激烈的战斗再次开始。从 9 时 30 分到 10 时 24 分,美机三批共 41 架, 先后攻击了南云舰队。这些都是老式鱼雷机,在搜索日本舰队时失去了战斗机的护航,它们见到日舰以后,都不顾高射炮火网和“零”式飞机的拦截, 勇敢地掠近海面,冲向日本舰队。当然,悲剧也随之出现了:41 架美机竟有35 架冒烟坠海,而且没有一弹命中目标。这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但是,他们没有白白牺牲,为后来者创造了一个最佳的攻击机会。

10 时 24 分,从“企业”号上起飞的 37 架俯冲轰炸机,乘日舰护航的“零” 式飞机正拦截和追赶美鱼雷机而贴海低空飞行的机会,突然地呼啸着俯冲下来。它们分成两批,把一颗颗重磅炸弹投向敌舰。转瞬之间,南云中将的旗舰“赤诚”号航母连中两弹。一颗将该舰的升降机炸烂,另一颗落在飞行甲板的左后方,引爆了因转换装卸来不及收贮而堆放在甲板上的大批炸弹。仅仅几秒钟,大火便吞没了整个飞行甲板,“赤诚”号在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中东倒西歪,一下子丧失了作战能力。与此同时,附近的“加贺”号航空母舰也连中 4 枚炸弹,全舰烈火熊熊,舰长当即身亡。

10 对 30 分,从“约克敦”号起飞的第一批 17 架美机也到达日舰上空,

并立即进行俯冲攻击。于是,日“苍龙”号航母连中 3 颗重磅炸弹,整舰激烈爆炸,变成了一座燃烧着的活动地狱。由于受损惨重,15900 吨的“苍龙” 号于当日 19 时 13 分沉入海底;12 分钟以后,38200 吨的“加贺”号发出两声天崩地裂的爆炸,随之也翻转倾覆。

灭顶之灾使得南云中将呆若木鸡。但是,日本人没有忘记垂死挣扎。在“赤诚”号等 3 艘航母遭炸中弹后,“飞龙”号放出了 24 架轰炸机和战斗机,悄悄地跟随返航的美机,发现了美军“约克敦”号航空母舰,便快速地进行了俯冲攻击。日军虽然损失 16 架飞机,却使“约克敦”号连中 3 弹;稍后,

第二批飞来的日军鱼雷机,又使“约克敦”号中了 2 枚鱼雷。结果,“约克

敦”号损毁严重,像流浪汉一样在海上漂荡,最后于 6 月 6 日凌晨沉没。

南云舰队仅剩下的 1 艘“飞龙”号航空母舰,并没有逃脱美机的连续进

攻。4 月下午 5 时 3 分,由“企业”号起飞的 24 架美军轰炸机,背着太阳扑

向已无战斗机护航掩护的“飞龙”号,接连 3 弹击中了飞行甲板。随后,从“大黄蜂”号和中途岛起飞的轰炸机,也相继赶来助战。“飞龙”号先后遭到 79 架美机攻击,最后厄运难逃,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5 日凌晨,南云的旗舰“赤诚’号已无法航行,奉命于 5 时 10 分自沉;20 分钟以后,“飞龙”

号也被自己的鱼雷击中,带着舰长及 400 多名自愿殉舰者沉入海底。至此, 南云舰队的机动打击力量丧失殆尽。日军企图再次制造珍珠港事件的幻想, 终以自食恶果而破灭。

此时,还有大量战舰和巨炮的日本主力编队,已在总司令山本的率领下悄悄撤退了。原来,在得知“赤诚”号等起火时,山本已命令大型战列舰向战场靠拢,准备同美国舰队决战。但是,山本毕竟不是只知蛮干的赳赳武夫, 他深知没有空中掩护是难与美国舰队抗衡的,于是冷静下来,在 6 月 5 日 2

时 55 分作出决定:撤消“中途岛作战计划”,并自行炸沉受伤严重的“赤诚” 号和“飞龙”号航空母舰。这样,他终于为日本保存了相当巨大的海上实力, 以致在尔后两年多里,日美双方在太平洋战区的海空作战,仍然进行得非常激烈和残酷。当然,从此出现了有利于美军的战略转折。

苏军由此大反攻

——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俄国十月革命后,因为 1918 年斯大林曾在这里作战立功,后来因此而更名为斯大林格勒;斯大林逝世后,又于六十年代初更名为伏尔加格勒。这是一座沿伏尔加河西岸修建的狭长城市,南北长为50 公里,东西宽约 5 公里,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名城。苏联国内战争中的察里津保卫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在战争史上创造过奇迹,为这座城市夺得了历史殊荣。这里发生的战斗经历和英雄业绩,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1943 年 1 月 30 日,德国第 6 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作为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前线指挥官,躲在一家百货公司的地下室里,焦灼地等待着厄运降临。他已向德军统帅部发出急电,请求允许被围的德军残部投降,因为他已看到, “部队将于 24 小时内最后崩溃”。由于此前多次发了急电,恳求希特勒批准他率部突围,但都遭到否决。希特勒一再命令他坚守阵地,必须战斗到最后的一人一弹。他为这最后一次的请示电而惴惴不安,准备接受希特勒的最后一次训斥,也许会撤职查办。德军确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走投无路,在苏方的劝降之下,保卢斯已同意向苏军投降。

保卢斯很快收到德军统帅部的回电。出乎意外的是,希特勒对于保卢斯的请求避不回答,却发来一道嘉奖命令:晋升保卢斯为陆军元帅,其属下的117 名将军和军官,也都各升一级。希特勒为覆亡在即的将士加官晋爵,算得上一幕少有的滑稽剧。保卢斯接到嘉奖电令,真正是哭笑不得。他把电令一丢,瘫倒在行军床上,沮丧而又羞怯,连处理投降事宜的勇气也一点没有了。事过两天,到 2 月 2 日,他才命令参谋长施密特将军代他正式签署投降

书。至此,从 1942 年 7 月 17 日开始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最后以德军及其仆从军的彻底崩溃而结束了。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一个包括多次战役的作战过程,按照双方作战行动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苏军方面来说,前期主要是城市保卫战,后期是反击进攻战。

1942 年 7 月 17 日至 11 月 18 日为第一阶段:德军进攻,苏军防御。最

初,保卢斯上将指挥的德军第 6 集团军,受领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

集团军共辖 13 个师,约 27 万人,有火炮和迫击炮 3000 门,坦克 500 辆,空

中由德军第 4 航空队(作战飞机近 1200 架)负责支援。会战过程中,德军统

帅部不断向该方向增调兵力,先后调来参加会战的,还有第 2 集团军,坦克

第 4 集团军,匈牙利第 2 集团军,罗马尼亚第 3、第 4 集团军和意大利第 8 集团军。

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于 7 月 12 日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先辖第 62、第 63、第 64 和第 21 集团军,后有第 57、第 51 和坦克第1、第 4 集团军,空军第 8 集团军编入序列。但开始时承担保卫任务的,只有

12 个师约 16 万人,火炮和迫击炮 2200 门,坦克约 400 辆,飞机 454 架。会战过程中,苏军也逐渐增加兵力,后来参战的还有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沃罗涅什方面军左翼部队等。

苏军在防御阶段进行了两个战略性防御战役。第一个战役的时间是 7 月

17 日至 9 月 12 日,先是在斯大林格勒的远接近地、后是在接近地。当时, 苏军在远接近地构筑有两道防御地带,在接近地构筑有四道城市防御围廓。苏军依托这些预先构筑的防御工事阻击德军进攻,不断消耗着德军,迟滞其前进速度。第二个战役的时间是 9 月 13 日至 11 月 18 日,主要是在市区和城南实施防御交战,在城北采取局部的进攻行动。

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城市的任务,是由第 62 和第 64 集团军共同担负的。

由于德军不断增强兵力,争夺市区的战斗极为激烈。德军于 9 月 13 日攻入市

区,14 日攻占市中心的马马耶夫岗。在这关键时刻,苏军近卫第 13 师于 9

月 16 日夜间渡过伏尔加河,增援保卫城市的战斗,从而夺回了这个后来被人

们称为中流砥柱的要害高地。从此时起,到 1943 年 1 月底,市区的战斗一直没有停止,其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0 月 4 日,保卢斯发动了扫荡城市守军的第四次攻势。当时,苏军部队损失惨重,有的排只剩下两三个老兵,但他们仍然坚守战斗岗位,利用每一个地下室和每一条下水道,在井孔和弹坑里继续抵抗,有时竟能连续射倒几十个德军士兵而不被发现。这时的战斗,前进和后退的距离,不是以几百几十米计算,而是以倒地的尸体作为计算单位。

  1. 月 14 日这一天,德军发起了最激烈的一次进攻,目标是苏军第 62 集

团军司令部所在的“红十月”工厂地区。德军出动了 800 架轰炸机,支援 5

个新锐步兵师和 2 个坦克师向苏军只有 5 公里的狭长阵地猛扑。这狭长阵地以倒塌的厂房为主体,到处布着弯曲的铁轨和成山的煤堆。在该阵地上进行防守的,是新从西伯利亚调来增援的古尔特耶夫师。该师顽强坚守阵地,其中 1 个团与轮番来攻之敌厮杀 48 小时,几乎全部牺牲。第 62 集团军的司令

部里,也先后阵亡 61 人。到 11 月 18 日,德军先后向这个阵地进攻 117 次,

其中进攻最多的一天竟有 23 次。可是,德军却始终未能把阵地攻破。

双方对火车站的争夺也是极为激烈的。车站虽成断垣残壁,但反复易手却达 13 次之多。“一九广场”上的战斗,同样惊天动地。战士巴甫洛夫率领的小分队,奉命夺回能够瞰视和牵制整个广场的一座四层楼房,并在那里坚守了 58 个昼夜。该楼房虽然被炮弹和炸弹轰得百孔千疮,而巴甫洛夫的小分队却一直战斗不止,有力地阻挡着德军的进路。在两个多月的巷战中,双方逐街逐屋反复争夺,彼此都付出了极高昂的代价,作出了惨重牺牲。

希特勒原想采取速决战,不断猛增兵力,企图很快把斯大林格勒夺取到手,以割断苏方莫斯科与高加索之间的战略补给线。可是,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使德军逐渐陷入了困境。苏军在防御作战中,大量消耗了德军力量, 为苏军最高统帅部组建和前调预备队赢得了宝贵时间。在苏军顽强抵抗下, 德军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损耗日益严重,其后勤补给越来越困难。从 7 月到 11

月期间,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与斯大林格勒的交战中,累计损失官兵近 70

万人、坦克 1000 余辆、火炮和迫击炮 2000 余门,飞机约 1000 架。

到了 11 月中旬,作战地区开始降雪,伏尔加河河面上也浮起片片薄冰。德军士兵又一次面临着没有御寒衣物的厄运。士兵们不得不把一切可以弄到的衬衣和单衫统统套在身上,往冻得硬梆梆的人造革靴子里塞着干草。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士气低落,恐惧和厌战情绪与日俱增。这样,时机已经开始有利于苏军,苏军也正等待着反击的日子尽快到来。

1942 年 11 月 19 日至 1943 年 2 月 2 日为第二阶段:苏军反攻,德军溃

败。早在 1942 年 9 月,当德军刚刚攻进斯大林格勒市区时,苏军总参谋部即

奉命制定反攻计划。这个代号为“天王星”的反攻计划,于 11 月 13 日得到最高统帅部的批准。当时,由于国内人力物力资源的充分调动,加上盟国的援助,苏军在战场上的兵员、火炮、坦克、飞机数量,已全面超过了德军。在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城区的鏖战期间,苏军已在伏尔加河后面秘密地集结了 10 个集团军、1 个坦克集团军、4 个空军集团军,以及一些独立坦克军和骑兵军等部队,总共有 50 万步兵,230 个炮兵团、115 个喀秋莎火箭炮团, 15500 门火炮和迫击炮,1463 辆坦克(其中 T-34 坦克 900 辆)、1350 架作战飞机。这一重大军事情况,在前线忙着作战指挥的德军前线指挥官保卢斯上将并没有发现。

  1. 月 19 日和 20 日,苏军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从绥拉菲摩维奇和克

列茨卡亚一线,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萨尔帕湖一带,先后发起反攻。11 月 23

日,苏军两支反攻部队在卡拉奇以东的苏维埃茨基会师,合围了德军第 6 集

团军全部和坦克第 4 集团军一部,加上仆从国军队,共 22 个师、160 个独立

单位,总计约 33 万人。从此,会战进入最后的决定性阶段。

希特勒为援救被围德军集团,在科捷利尼科夫斯基和托尔莫辛临时组成 2 个突击集团,命它们立即北上和西进,以解第 6 集团军之围。12 月 12 日, 德军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集团沿铁路北上,途中遭到苏军的顽强阻击;22 日, 该集团进至梅什科瓦河,但此时其后方已受到严重威胁,被迫于次日南撤。24 日,苏军从梅什科瓦河一线发起进攻,德军的 2 个突击集团都被逼退。希特勒解救被围德军的计划宣告破产。

由于补给不继,弹快尽,粮已绝,被围德军司令官保卢斯多次发电告急, 请求希特勒允许他率部突围。希特勒一再固执己见,严令保卢斯“死守待援”, 不准放弃现有阵地。

1943 年 1 月 10 日,苏军正式开始歼灭被围德军的作战。总攻开始时,

5000 门火炮一齐轰击,德军的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苏军从四面发起冲击, 喊杀声惊天动地。被围德军节节败退。6 天之内,德军的阵地不断丢弃,合围圈缩小了一大半。1 月 24 日,在苏军南北对进的夹击下,德军又被分割, 成为两个孤立集团,最后龟缩在越来越小的“地狱”里。战斗到 2 月 2 日,

残存的德军 9 万余人,其中包括元帅 1 名、将军 24 名、军官 2500 名,终于缴械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结束。

这场会战中,德军和它的仆从军先后有 5 个集团军被消灭,累计为 66

个师约 150 万人,同时损失坦克约 3500 辆,各种火炮 2.4 万门,飞机 4300 余架,占当时整个苏德战场德方总兵力的 1/4 强。会战过程中,双方都竭尽全力投入兵力兵器,有时实际交锋的兵力在 200 万人以上。在此期间,德军

统帅部每日都要往前线补充大量新兵和技术兵器,有时一个月多达 25 万人。这样巨大的损失,对于已经持续作战多年的德军来说,是无法承受也无力弥补的。

苏联方面虽也牺牲大,负担重,但没有大伤元气,其战争经济和兵员后备,反而随着战争的进展增长起来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负,标志着苏德战争的转折:苏军从此夺得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德军则被迫收缩战线,逐步地从大举进攻转为节节防御,从此走上了不断挨打和最后溃败的道路。

战略反攻开新局

——1944 年的诺曼底登陆作战

1944 年 6 月 5 日夜间,英吉利海峡的海面上狂风呼啸,波浪滔滔。由 5000

多艘各种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载着 17.6 万名盟军登陆部队和 2 万余辆军用车,从英国本土南安普敦一线的海边启航,劈波斩浪地驶向海峡。夜色朦胧, 马达轰鸣,战舰如云,船楼高耸,颇似一座“钢铁大城”,浩浩荡荡地在海面上行进。与此同时,数百架重型轰炸机和战斗机,1100 架运输机和拖曳滑翔机,满载着 5200 吨炸弹和 2.3 万名伞兵与突击队员,分别从英国南部的

20 个机场起飞,黑箭一般地向苍穹射去。巨大的响声在万里云空滚动,但是转眼之间,一队队机群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舰艇和飞机,急匆匆地朝东方挺进。它们的目标:扑向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主要的任务:夺取一个巨大的战略登陆场,以便从欧洲西部向德国本土发起进攻。这就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一场登陆作战的开始情景。紧接着,从 6 月 6 日至 7 月 24 日,美、英、加等同盟国军队,正式执行“海王行动”计划,成功地进行了诺曼底登陆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并继续进攻,直捣法西斯德国老巢,为夺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在 1943 年 1 月,美英首脑即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商定:立即着手准备, 在西欧实施一场登陆作战,开辟一个新战场,直接向德国进攻。此后,成立了以英国陆军中将摩根为首的盟军最高参谋部,负责制定登陆作战计划。同年 12 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举行三国首脑会议。会上达成协

议:美英盟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日期,应不迟于 1944 年 5 月 1 日;届时, 苏军应向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以相配合。12 月 7 日,美、英任命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为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西欧的登陆作战。

1944 年上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作战态势急剧变化,对盟军在欧洲西部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极为有利。当时,苏德战场上,苏军开始将德国侵略者赶出苏联国境,全线转入战略进攻;地中海战场上,美英盟军迫使意大利投降后,已向意本土积极推进。西欧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正在走向高潮,使德国占领军疲于应付。这一大好形势,为盟军进行登陆准备提供了良好条件。

美英等国政府和军队,都为开辟第二战场而积极行动。其时,大西洋之战已经获胜,海路上的德国潜艇已被肃清;美洲的大批军队、武器和补给品正通过海路源源不断运往英国本土;盟国空军已将德国飞机赶出天空,赢得了战线上空宝贵的制空权,并炸毁了许多供应德国空军装备的工厂。到 1944

年 5 月,德军赖以运送部队的铁路线和公路网已被基本破坏;德国可以使用

的 2000 个火车头中,已有 1500 个被炸毁;占领区内的大量桥梁,包括法国

境内塞纳河上的 18 座大桥,卢瓦河上的大部分重要交通桥,都已被摧毁;许多交通枢纽、调车场和后勤基地设施,也遭到严重轰炸;德军在加来至格恩济岛这一带海岸所设置的全部雷达站基本被毁,无法发出预警。面对这种形势,德军统帅部当然预感到了厄运的来临。但盟军将于何时何地发起新的进攻,他们只能猜测而无法作出确切判断。

为了阻止盟军进攻,德军统帅部曾经作出相应部署,将防守法国、比利时与荷兰的军队统编为“B”、“G”两个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元帅统一

指挥。“G”集团军群下编 17 个师,驻防法国南部和西南部海岸;“B”集团

军群共辖 38 个师,驻防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海岸,由隆美尔元帅指挥。兵力部署说明,德军的防御重点,显然选在法国北部。法国北部加来地区, 距英国海岸最近,只有 20 海里,而诺曼底地区,距离却有 64.8 海里。德军统帅部判断:美英等同盟国如欲在西欧登陆,很可能选在加来地区。于是, 德军统帅部决定:把“B”集团军群的主要兵力,配置在加来地区及其南北约900 公里的海岸线上,并纠集一支由 50 万劳工组成的劳动大军,在沿岸海水底下和海滩上筑起大量混凝土障碍物,密布地雷;而在海岸上,则构筑许多隐蔽很深的炮台、反坦克陷阱、厚壁碉堡和掩体等,号称为“大西洋铁壁”。

由于把防御重点摆在加来地区及其南北一线,德军统帅部对诺曼底、科唐坦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的沿海防线,都只配置有限兵力。在诺曼底驻防的只有 6 个师,其中还包括 3 个海防师在内。当时,德军在欧洲西线已丧失了

海空优势。海军能用于抗登陆作战的兵力,仅有中、小水面舰艇 500 余艘,

以及驻泊在比斯开湾的 49 艘潜艇;空军能用的作战飞机,实际只剩下 160 架。

随着预定登陆日期的抵近,同盟国方面加快完成各项准备。到 5 月底,

盟军在不列颠岛集结的兵力已达 288 万人,作战飞机 1.3 万余架,各型舰艇

9000 余艘。所有地面部队,混合编成为 4 个集团军。针对德军的布防情况, 盟军总部早已作出决定:避实击虚,选择诺曼底作为登陆地域。为了便于作战,从科唐坦半岛南端起至奥思河河口止,区分成 5 个登陆地段:美军 2 个, 代号为“犹他”和“奥马哈”;英军(含英联邦国军)3 个,代号为“哥尔德”、“朱诺”和“斯沃德”。

登陆的战役准备非常充分。登陆前几个月,盟军一直对诺曼底地区进行空中和海上侦察,查明了德军的海岸防御配系、预备队集结地域和纵深内的交通枢纽、弹药库、军需库、军工生产基地的位置等等。登陆前 3 周内,盟军进而对诺曼底及其周边的德军机场和当地桥梁实施连续不断的狂轰滥炸, 使其中 85%的机场遭到破坏,塞纳河上 3/4 的桥梁被炸毁。登陆前 1 周,空军袭击了德军远程雷达站,使其大部分受到损坏。这样,盟军在登陆时,基本上没有遇到德国空军的有力抵抗。

6 月 1 日,盟军登陆部队开始在英国南部 15 个港口上船,各路舰船预定

在怀特岛东南海域会合。登陆时间,即人们不断猜测的“D 日”,原定于 6

月 5 日,但因天气恶劣,盟军总部将其推迟了一天。各登陆编队会合后,以

扫雷舰艇开辟航路,在火力支援舰和空军掩护下,沿 5 条航线向 5 个登陆地

段开进。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 5 日夜间的壮观情景。各登陆编队

通过英吉利海峡中心线后,其航道均由 1 条变成 2 条:1 条供快速舰艇使用,

1 条供慢速船只使用。

6 月 6 日凌晨,在诺曼底沿海和上空,奇迹般地出现了短暂的好天气。乌云已散,天空晴朗,海风虽强,已不呼啸。1 时左右,几处巡逻的德军士兵都发现,高空突然出现了无数个白点,正在大风中迅速飘落,于是迅即赶往降落地点,但却上了大当,原来只是一些假人从天而降。沮丧的德军士兵哭笑不得,懒洋洋地返回军营。而在他们重圆美梦之时,又一批白色伞篷冉冉飘落,其数量迅速增多,很快便布满了夜空。

德军士兵们终于被警报惊醒了。他们跑出军营,莫名其妙地望着天空, 有的还哇里哇拉地说笑,不知敌人搞的什么名堂。然而,这次降落下来的,

都是荷枪实弹、矫健敏捷的盟军空降兵和特种部队。德军士兵又一次上当了, 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抢先着陆的盟军伞兵用自动武器撂倒在地。

由于出敌意外,盟军这次登陆,初战颇为顺利。登陆前 4~5 小时,在空军密集突击的掩护下,美军空降第 82 师和第 101 师,以及英军第 6 师,分别在登陆地域的两翼实施空降,在距海岸 10~15 公里纵深内,占领了登陆地域近旁的交通枢纽和桥梁、渡口等要地。凌晨 5 时,盟军开始航空火力准备, 对德军整个防御阵地,实行全面猛烈轰炸。5 时 30 分,实施舰炮火力准备。6 时 30 分至 7 时 45 分,第一批登陆部队分别在 5 个登陆地段突击上陆。由于盟军掌握着制空权,德军抗登陆准备不足,盟军登陆部队在“犹他”、“哥尔德”、“朱诺”和“斯沃德”4 个登陆地段,没有遭遇德军的有力反击, 至 9 时,已基本突破德军的防御阵地,夺取并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立足点和滩头登陆场。

但是,在“奥马哈”地段的情况则不同。由于隆美尔在盟军登陆前曾下令加固该地段的防御工事,并调来第 352 师加强防守,登陆的美军在此遭到顽强抵抗,进展十分缓慢。那里曾激战一天,而且情况非常危急,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关键时刻,指挥此段进攻的美军第 1 步兵师师长许布纳将军, 作出了孤注一掷的决策。他冒着自己人有遭杀伤的危险,断然请求舰炮支援, 向德军炮兵阵地和火力点进行抵近射击。停在海面的驱逐舰,立即发挥了巨大威力。在炮火猛轰之下,德军士兵被迫举起双手从工事中走了出来。到下午 7 时许,盟军终于建立了奥马哈滩头阵地,并随即向纵深发展进攻。

6 月 6 日日落前,盟军共有 13.2 万余人登陆,夺取了 5 个纵深为 8~10公里的登陆场。但各登陆场彼此孤立,未能建立联系,只不过将德军的“大西洋铁壁”基本上予以分割打破。6 月 7 日,盟军第 21 集团军群司令蒙哥马利上将,首先在滩头阵地开设了“前进司令部”;各登陆部队开始扩大并建立联成一体的登陆场。这一任务直到 6 月 12 日才最终完成。这个统一的登陆场,正面宽约 80 公里,纵深 13~19 公里,为尔后的不断扩展打好了基础。德军为阻止盟军大批登陆和扩大登陆场,从 6 日开始紧急调来 4 个师的

增援兵力,先后投入战斗。但这有限的兵力不能扼阻盟军的登陆行动。盟军巩固和扩大登陆场的作战行动迅速发展,到 6 月 17 日,上陆人员已经达到

19 个师共 50 万人。18 日,美军登陆部队最后切断了科唐坦半岛,于 21 日向瑟堡发起进攻,29 日攻克该城。7 月 5 日,盟军上陆部队达到 100 万人。16 日,英军突入冈城拔除了登陆场最坚硬的据点。18 日,美军攻占了交通枢纽圣洛,从而分割了隆美尔所指挥的德军。到 24 日,盟军各部分别推进到卡昂、科蒙、圣洛、莱赛以南之线,形成一个正面 150 公里,纵深 13~35 公里的战略登陆场。至此,盟军完成了预定计划,诺曼底登陆作战宣告结束。

诺曼底登陆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登陆战役,盟军为此共伤亡 12.2 万人,其中美军 7.3 万人,英军和加拿大军 4.9

万人;德军损失为 11.4 万人。这次作战的有益经验,诸如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军事态势,明确制定联盟战略和实行联合作战,正确选择登陆方向和地段, 周密进行战役准备,采取巧妙的伪装措施,掌握切实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实行陆海空军的密切协同等等,对于研究现代战争,将具有长期的意义。

以军巧夺制空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漫议

1956 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以后,中东地区的局势并不宁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之间,矛盾不断扩大。为了摆脱各自困境,双方都积极扩军备战。他们分别得到美国和前苏联的财力、物力、军火和技术的支援,军事力量迅速增长,以致战争危机日益迫近。这样,到 1967 年 6 月 5 日,在以色列和埃及、约旦、叙利亚之间,终于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由于战争爆发于6 月 5 日,故又称“六五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美国和前苏联的怂恿、支持之下爆发的,实际上反映了美苏力量在中东地区的较量。较量结果,由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在战略上以少胜多,在战法上突然发难,一举打败了埃、约、叙三国,达到南取西奈半岛、北夺戈兰高地、东占耶路撒冷旧城和约旦河西岸的战略目的,大大改善了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实力地位。这次战争时间虽短,却有着明显的特色,主要是以色列方面先以突然袭击夺取了制空权,然后在空中掩护之下逐个击败了自己的对手。

1967 年 5 月,埃、约、叙三国共有军队约 33 万人,坦克 2300 辆,作战

飞机 570 架;以色列有军队 25 万人,坦克 1000 辆,作战飞机 286 架。从总体上看,埃、约、叙的实力强于以色列。但三国的武装力量分属于各国,虽然战略目标一致,但战役战术上却指挥分散,这是不利于统一作战的。以色列虽是一个地域和人口都很有限的小国,但相对说来,它的军事人员和军事技术都有较大的优势:士兵文化素质较高,经过了很好的训练,作战技能较好。特别是当年上半年,军队补充了由美国运去的 400 辆新式坦克和 250 架

新型飞机,空军部队还有着来自美国空军的 1000 多名“志愿人员”。这些兵力兵器优势,很快就在战争中显示了作用。

这次战争是由以色列空军发动突然袭击而打响的。6 月 5 日清晨,尼罗河三角洲空气清新湿润,弥漫大地的浓雾刚刚消散,金色的阳光洒向万物生灵,人们期待的美好一天开始了。然而,此时此刻,以色列空军的全部飞机, 已经按照作战计划升空了。他们要以自己军队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空袭,掀开痛击对手的战争帷幕。

以色列的机群,以 4 机为一个编队,首先快速地向西面的地中海飞去, 随后转向南飞,巧妙地利用朱希安山作屏障,躲过约旦雷达网的搜索;然后, 俯伏下航,在离海面不到 10 米的高度飞行;进入埃及领空以后,升到 20 米高度,以躲过埃及空军雷达的探测。但是,机群进入埃及后,仍然没有直接飞向攻击目标,而是飞越尼罗河三角洲的北部,然后才折转向南,从预定攻击目标的后方逼近目标。

6 月 5 日 7 时 45 分(开罗时间为 8 时 45 分),以色列的各个机群,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状况下,突然飞临到了埃及空军设在尼罗河三角洲、苏伊士运河区和西奈半岛上 10 个空军基地中的 9 个基地上空,并立即投下了第一批

炸弹;几分钟后,第 10 个空军基地也挨了轰炸。这些 4 机编队的飞机,在 7 分钟内分别投弹 1 次,用机枪扫射 3~4 次;第一波攻击过去 3 分钟后,第二波飞机准时飞到,接着又进行了 7 分钟攻击⋯⋯。这样,在连续 80 分钟内,

对总共 10 个基地目标都进行了 8 个波次的攻击。

埃及空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到狂轰滥炸,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仅仅在一个多小时的初战中,竟有 300 架飞机被炸塌在地面上;总共 350 名飞

行员中,竟有 100 名丧生。因此,埃及空军一蹶不振,几乎完全丧失作战能力。

以色列空军在埃及战场得手后,立即转移目标,从当天午后开始,又竭尽全力对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发起进攻,并很快炸毁了对方 25 个空军基地。这样,在头一天的作战中,以色列空军便夺得了这场战争的全部制空权。截至开战后 60 小时,以色列空军共击毁阿拉伯国家的飞机 450

架,其中埃及 336 架、叙利亚 60 架、约旦 29 架、伊拉克 25 架,而以色列方

面,仅仅损失 26 架。这真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随后的战争进程说明,以色列由此而掌握的绝对制空权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6 月 5 日,以色列在实施第一批空袭以后半小时,其地面部队 5 个师, 即以坦克师为前导,向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大举入侵埃及。由于没有空中掩护,上述地区很快落入以军手中。以军接着分兵三路,快速向苏伊士运河区进犯。到 8 日,以军几乎全歼了埃及驻防西奈半岛的 5 个师, 一直推进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仅仅三天时间,完全攻占了整个西奈半岛。埃军全线惨败,实际上已无还手之力。

在对埃及发动进攻后不久,以军同时开始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进击。它以9 个旅的兵力(其中 3 个装甲旅)对付约旦的 8 个步兵旅和 2 个装甲旅,经过两天激战,连破约军防线,先后攻克约军设在纳布卢斯、图勒卡尔姆、杰宁和耶路撒冷旧城等地的防御阵地,到 7 日午后,分别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

在这种形势下,双方于 7 日 20 时宣布接受联合国提出的停火协议。

6 月 9 日,以色列军队不顾已经答应的“立即实现停火”的协议,开始在北线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主要突击方向直指戈兰高地。对于这个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地给它以威胁的狭长山地,以军早就视之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必欲得之而后安。当时,叙利亚驻守高地的部队为 5 个步兵旅、1

个装甲旅和 1 个炮兵旅。以色列用来进攻的兵力为 6 个旅。由于依仗空中的支援和指挥得当,以军对戈兰高地的进攻同样连连得手,仅仅作战两天,到6 月 10 日晚,便控制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

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道。这样,到 6 月 11 日,叙利亚被迫退出战斗,宣布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整个战争到此结束。

在这场只打了 7 天的战争中,埃、约、叙三国遭受了严重损失,伤亡和

被俘达 6 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 983 人。以色列通过战争侵占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夺得了约旦河西岸地区、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占地面积共达 6.5 万平方公里。由于这场战争,又有大约 100 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被迫背井离乡,沦为难民,从此更加激化了中东地区的矛盾和斗争,并带来了大量的国际问题。直到今天这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获得比较满意的解决。

从军事上来说,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进行的战略空袭是非常成功的。它之所以成功,能够在战略上以少胜多,一举得手,在初战中即彻底打垮对方的空军,除了拥有比较先进的作战飞机和技能较好的飞行员这样两个基本条件外,在作战指挥方面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特色。

其一是进攻日期选得巧。以往战争中,成功的奇袭大多选在周末或星期

天开始,而以色列这次却打破惯例,选在星期一的早上开始袭击。这正是人们难以预料的日子。

其二是发起攻击的时间恰到好处。埃及军队为了防范敌军的袭击,一向把拂晓作为最危险的时刻。所以,埃及空军照例在每天拂晓时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每天 5 点钟,打开全部雷达,但到 7 点半钟即自动解除警报;而

且,按照埃军作息日程,正式上班时间是 9 点(开罗时间),而 8 点 45 分, 通常是空军雷达的交接班时间,也是巡逻机返航着陆时刻。这时,从交班、返航到上班,中间大约有 15 分钟的间隙,在这个间隙中,多数军官都在上班途中,因而有机可乘。

其三是充分利用能够利用的有利作战条件。从气象上看,开罗时间 8 点

45 分,在尼罗河三角洲和整个运河区,正是雾气消散时刻,空中能见度良好, 便于对地面进行攻击。

其四是巧妙的欺敌措施。前面已经谈到,以军飞机飞抵目标的接敌方法, 也是经过精心研究制定的,它躲过了敌方雷达的探测。

当然,任何外因都要通过内因才能最后发挥作用。埃、约、叙三国军事警戒方面的疏忽,是以色列军得以实现奇袭的客观条件。从总结经验教训出发,明确指出这些主客观因素,对于研究现代局部战争是有借鉴意义的。

坦克开进布拉格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以前苏联为首的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 5 个国家,在所谓“不能无视敌对势力使捷克斯洛伐克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借口下,于 1968 年 8 月 20~24 日,进犯自己的“大家庭”成员国捷克斯洛伐克,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入侵独立主权国家的恶劣先例,至今给人们留下了值得深思的课题。

这次入侵,起源于以杜布切克为第一书记的捷共中央对于莫斯科“命令” 的抵制与反抗,以及对华沙条约国组织最高领导人会议所发威胁信的反驳。1968 年 1 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解除了连续 12 年担任中央第一书记的诺沃提尼的职务,由杜布切克接任。3~4 月,杜布切克主持召开捷共中央全会,改组了捷共中央主席团秘书处,并讨论通过了进行改革的行动纲领,任命改革派切尔尼克出任政府总理。这次会议强调:捷克正处在“新的转折时刻”,要立即“着手建立一个新的、十分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提出要“进行试验,给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形式”。这一行动纲领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导致了后来被西方称之为所谓“布拉格之春”的到来。当年五一节,布拉格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一批一批的人群游行示威,自发地来到瓦茨拉夫广场,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们挂着充满幸福的微笑,欢欣鼓舞地向杜布切克发出欢呼,表露出自己对改革的良好愿望。

正当捷克人民为实行改革而分外高兴之时,突然从莫斯科发来一纸“电令”:杜布切克和切尔尼克等捷共领导人即往苏联。在克里姆林宫里,他们同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进行了 36 小时的紧急会谈。苏联领导人要求捷克放弃改革纲领,继续推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会谈没有结果。随后,苏联的党政要人和高级军事代表团纷纷前往布拉格,提出要在捷波两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企图迫使杜布切克等人让步和屈服。紧接着,苏、波、匈、保和民主德国等领导人在华沙举行高级会晤,共同起草了给捷克共产党的一封信,警告捷共不要进行什么新的改革,要取缔国内的“反革命” 活动,与那个由捷克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提出的“两千字声明”划清界限, 并威胁说:“捷克斯洛伐克只有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和主权。”

面对外来的威胁,捷共中央没有退缩,仍然全力推行他们的行动纲领, 改革的势头也未减慢。当然,许多思维敏锐的人已经预感到,外国干涉的可能性正在发展,产生悲剧的局面有可能出现;一些人还积极准备用武力来支持政府。对立的形势不断发展,最后终于爆发了以苏军为首的武装入侵事件。

1968 年 8 月 17 日,夜幕已经降临,捷共中央还在举行主席团会议。突然,苏联的一架民航专机飞抵布拉格鲁津机场。飞机降落后,苏联克格勃的一批高级官员匆匆走了下来,坐上等在机旁的专车,立即前往苏联驻捷大使馆。同时,经过严格挑选而被苏联人赏识的捷克国防部几位保安官员,也秘密进入了苏联大使馆。他们会晤的目的,是商讨下一步行动的保安措施,为即将实行的军事入侵作最后的准备工作。

8 月 20 日,夏日的布拉格仍然一片宁静。捷共中央主席团还在举行会议,

为 9 月召开党的十四大作最后准备。就在这时,苏军入侵的作战计划已付诸

行动。晚上 11 点钟,又一架从利沃夫飞来的苏联民航客机,突然飞临布拉格鲁津机场上空。它发出信号,声称飞机发生故障,要求紧急降落。请求得到了允许。飞机降落后,从舱门里走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旅客,而是 70 余名头戴钢盔、荷枪实弹的苏联突击队员。他们迅速抢占了机场的各个要害部门。紧接着,巨型的苏制 AN-12 型运输机,一批一批地接踵而至,每隔一分钟便降落一架。从飞机上走下来一队队空降部队,同时卸下了他们的装备,包括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等等。这些骤然来到的空降部队,立即开动他们的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源源地涌向布拉格街头。由于苏军已经串通了捷克国防部的某些官员,事先采取了准备措施,致使这些入侵部队得以大摇大摆地自由行动,没有遇到捷克军队有组织的抵抗。

在苏联空降部队和坦克、装甲车从鲁津机场开出的同时,华约部队参谋长巴甫洛夫斯基将军则指挥着苏、波、匈、保和民主德国的 23 个陆军师(其

中苏军师 18 个),约近 25 万人,在空降兵与航空兵的配合下,分别从苏、德、波、匈几个方向同时进入了捷境。随后,他们相继占领了布拉格、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全面封锁了捷克边境,切断了捷克地区和斯洛伐克地区的联系。

当苏军空降部队从鲁津机场开上布拉格街头和从德、波出发的坦克纵队隆隆驶向布拉格时,杜布切克等捷共领导人沉着、冷静。他们主持起草文告, 向全国人民通报苏联军队的入侵。于是,成千上万的捷克人拥向了黑夜笼罩的首都街头,愤怒地议论着可怕的消息,咒骂着可耻的入侵者。当然,他们是改变不了既成局面的。

8 月 21 日凌晨 4 点半钟,苏联军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完成了对捷共中央大厦的包围。端着冲锋枪的苏军士兵,封锁了大厦的所有出口。11 点过后,一个手持自动步枪的苏军少校,率领一支亲苏的捷克公安部队进入大厦,在捷共中央书记的办公室里,宣布对杜布切克、斯姆尔科夫斯基和克里格尔等人进行逮捕。然后把他们带上苏军装甲车,用重兵押送到鲁津机场,推进装运牲口的飞机,送往苏联的利沃夫。而在此时,塔斯社正好发出广播:“由于存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威胁”,“应捷克政府活动家的要求,苏联和其他盟国向捷克提供了武力的援助。”

这些所谓的“武力援助”,并不是对待什么反政府的武装,而是对准着捷克向往改革的和平人民,以及领导人民进行改革的捷共领导人。事件还在进一步发展。8 月 23 日下午 1 点钟,捷克的斯沃博达总统应苏联“邀请”飞

抵莫斯科伏努沃机场。而在 22 日深夜,苏联军人已把捷克的党政领导人杜布切克、斯姆尔科夫斯基、切尔尼克和克里格尔等人,从利沃夫押送到了莫斯科的一个秘密拘押地点。24 日凌晨,这些人都被带到了克里姆林宫,同斯沃博达总统一起,被强迫着同苏联人进行所谓的“谈判”。他们被迫在异国进行谈判的时刻,布拉格街头却充满了华约国家陆续开到的大批坦克。

据有关报道,截至 8 月 25 日,集结到布拉格市区及其郊区的华约军队坦

克,至少超过 400 辆。其中:在伏尔塔瓦河左岸,有 80 辆坦克停驻在伏契克公园里;50 多辆留在紧挨着内务部的特尔内公园里;一些较小的坦克分队, 分驻于总统府、外交部、什特法尼克步兵军营,以及苏联驻捷大使馆的附近; 另外 50 多辆坦克,停留在靠近国防部的广场和通往广场的大街上;在伏尔塔

瓦河右岸,有约 40 辆坦克停在火车站对面的公园里,约 30 辆坦克占据着瓦

茨拉夫广场。此外,还有 150 多辆坦克部署在河的右岸各地,分别监视着政府的各部机关、报社、捷共中央大厦,以及中心广场、交叉路口与河上桥梁等重要场所。这些不请而来、自己开进布拉格的坦克,就是苏联所谓应“捷克政治活动家”的要求提供“武力援助”的实际内容。

在莫斯科进行的苏捷谈判是复杂而艰难的。苏联领导人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按照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来改变自己的政治发展方向,宣布在捷克斯洛伐克出现过反革命,放弃捷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双方激烈争辩, 各不相让。然而,在政治和军事上无权的国家,终究只能处于无权的地位。在苏联巨大的威逼压迫和分化拉拢之下,捷克领导人最后只有妥协一途。

他们于 9 月 6 日发表了会议公报,捷克人被迫让步了。10 月 1 日,双方签署了苏军“暂时留驻”布拉格的协定,使苏军的入侵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待到次年 4 月,杜布切克的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被撤去,由胡萨克继任, 以改革为标志的捷共改革派最后失败了,所谓的“布拉格之春”被苏联的坦克彻底摧毁了。

赎罪日无暇赎罪

——漫谈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 年 10 月 6~24 日,在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爆发了

25 年来的第四次战争。10 月是伊斯兰教的斋月,而 10 月 6 日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所以,第四次中东战争被称为斋月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战争的一方以埃及和叙利亚为主,同时还有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少量部队参战;另一方是以色列国。

这次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和报仇雪恨而发动的。埃及只打算收复运河东岸的部分失地,为以后通过谈判要回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则企图夺回整个戈兰高地;以色列方面,当然是要击退敌军的进攻,力求保住已占地盘,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这次战争前后只打了 18 天,经历了急剧发展的三个阶段。10 月 6~9 日为第一阶段:埃、叙军队同时从西面和北面发起突然袭击,两线夹攻,迫使以军仓促应战而一度陷入被动地位。10 月 10~15 日为第二阶段:西线埃军在初步得手后随之调整部署,等到 13 日才再度进攻,但却没有收到积极效果;而北线的叙利亚军队,这一段则未能保住初胜成果。以军在稳住阵脚之后,先在北线实施反攻,前进到叙利亚腹地,威胁着叙首都大马士革的安全, 迫使叙军完全转入防御。第三阶段是 10 月 16~24 日:以军在北线获胜后, 旋即在西线转入反攻,并深入运河西岸,迫使埃军陷入严重的困境。此时在北线的叙以两军,继续维持对峙局面。战争打到此刻,双方均感难以持久作战,终于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干预下接受调停,于 24 日宣布正式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现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是规模较大的一次局部战争。这次战争中埃、叙、以三国总共投入兵力 110 万人,动用坦克 5500

辆,作战飞机 1500 余架。战争结果,以色列又一次获得了胜利,它虽然丢失

了大力构筑的巴列夫防线,但新占了运河西岸的埃及领土 1900 余平方公里,

并在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扩展占地 440 平方公里;埃及终于收复了运河东岸的一片领土,其纵深约 10~15 公里,南北长 192 公里,总算达到了开战的部分目的;叙利亚则惨遭失败,致使首都也受到威胁。但交战各方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阿拉伯国家共死亡约 2 万余人,被击毁坦克 2000 余辆,损失飞

机约 400 架;以色列军队死亡约 5000 余人,损失坦克 1000 多辆,飞机达 200 架。从军事上说,这次战争显示了现代化战争的一些重要特点。

首先,战争又一次以突然袭击开始。这次战争选择在斋月和赎罪日发难, 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在斋月,所有伊斯兰教徒每日从黎明至日落都被禁止饮食;而在赎罪日,凡 12 岁以上的犹太教徒,也要禁食,并进行认罪祷告。选择这样一个日子发动战争,一反两个宗教信徒们的习俗,正好给战争带来了极大的突然性。而且不仅如此,埃叙方面为了要报 1967 年遭受以色列突然空袭的大仇,还千方百计地在军事欺诈、战略战役伪装和保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巧妙措施。

1973 年 10 月 6 日,星期六,早晨 6 时,埃军最高司令部突然通令全军, 宣布解除已经旷日持久的戒备状态,允许半数以上军官休假,并发出公告, 批准一批高级军官到麦加去“朝圣”。军官们格外高兴,他们中的很多人早

就在向往着休假,好回家去同妻子儿女、女友和父母团聚。8 时,当这些军官离开营房时,都得到一个密封的小纸卷,并受命“必须在两小时以后准时拆阅”。10 时,刚刚踏上休假旅途的军官们,好奇地打开小纸卷,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立即归队”的绝密命令。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军官们尽管相当扫兴,但都毫不犹豫地返回了营地。他们只享受了两个小时的路途“休假”。这个史无前例的“休假”结束后,只过几小时,一场猛烈的突然进攻便开始了。

为了实现进攻的突然性,埃、叙两国曾经作了长期准备。例如,埃军在开战前的 9 个月中,故意对预备役人员进行反复的征召和复员,频繁地将部

队前调与后撤,但每次前调 1 个旅只后撤 1 个营,以此向运河沿岸集结起必要的兵力;埃军士兵在运河西岸装出一副懒洋洋的架势,稀稀拉拉地躺在河堤上,时而大嚼甘蔗,时而在运河里游泳。战前几个月中,埃、叙两军的战斗文书,一律用手抄写,不许打印,并严禁使用无线电台传递;直到 10 月 1 日以前,关于战争的发起时间,只有两国总统和国防部长等很少几个人知道; 作战命令一直拖到开战之日才下达,而且是 8 时传达到师长,12 时传达到连长。开战当天,埃及政府公开组织各国驻埃使节远离开罗,到外地参观访问。开战日的选择,还考虑了水文气象条件,那一天正是运河水流速度最有利于渡河的日子。同时,那一天又是以色列临近大选的日子,大选活动吸引了以色列举国上下的注意力。所有这些因素,保证了突然袭击的成功,促成了埃、叙两军在初战中的胜利。

其次,战场狭小,但双方却都动用了大量兵力兵器。截至开战前夕,埃及的总兵力达 31.5 万人,受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则有 50~80 万人,坦克 2200

辆,口径 100 毫米以上的火炮和迫击炮 1500 余门,反坦克导弹 850 部,反坦

克炮 1300 门;空军作战飞机约 600 架,各型苏式防空导弹发射架 880 部,萨

姆-7 导弹约 2000 枚;海军各型舰艇 109 艘。叙利亚的总兵力为 14 万人,预

备役人员约 50 万人,坦克约 1800 辆,口径 100 毫米以上的火炮和迫击炮 1000

门,反坦克导弹 350 部,反坦克火炮 900 门;空军作战飞机 270 余架,各型

苏式防空导弹发射架 360 部,萨姆-7 导弹 1000 枚;海军各型舰艇 24 艘。对

手以色列方面,在战前保持常备军 11.5 万人,战争爆发后可在 48 小时内动

员 48 万人,拥有坦克近 2000 辆,作战飞机 360 架,霍克防空导弹发射架 75

架,各型舰艇约 30 艘。双方的兵力兵器,都在几天之内急剧投入战场,使得战场的兵力密度空前增大,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第三,战斗行动空前激烈,而且发展迅猛。例如,在开战当天,埃军即顺利地突破了以军吹嘘的“最牢固的现代立体防线”,即“巴列夫防线”。谈起巴列夫防线,人们不会陌生。1967 年“六五战争”以后,以色列为了保住侵占的大片阿拉伯领土,在与阿拉伯人接触的地带普遍建起“安全边界”。这样,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筑起一条长达 123 公

里的巨大防线,并用当时以军参谋长巴列夫的名字命名。这条防线把原来 6

米高的运河东岸沙堤加高到 8.5 米,把朝运河的一面削直成 55 度的陡坡,坡上设置了绵密的蛇腹形铁丝网和地雷区,还安装了若干通向运河的汽油管, 一旦遭到攻击,可以立即向运河喷油,点燃汽油设置火障。而在防线后方, 以军定点修筑了若干机场,并布置了“霍克”防空导弹阵地。以军认为,这样一条防线完全称得上“固若金汤”,是对手无法攻克的。

然而,埃及人早已设计了克制办法。开战当天,埃及工兵在选定的渡河

点上,使用高压水龙头集中冲刷以军沿岸修建的沙堤,仅用 9 个小时,就在

沙堤上打开了 60 多个缺口,架设了 10 座浮桥和 50 个门桥渡场;地面部队

8000 余人在飞机和防空军的掩护下,乘水陆装甲车和橡皮舟,从坎塔腊、伊斯梅利亚、德维斯瓦、沙卢法和苏伊士城等地同时强渡了运河。在战斗打响后的 24 小时内,埃军 10 万人和 1020 辆坦克、1.35 万部车辆,也都全部到

达彼岸,随后即向以军纵深发起进攻,不到 3 天,便基本上控制了运河东岸10~15 公里的一个狭长地区。

战斗行动的激烈,还突出表现在坦克交战过程中。战斗开始之初,叙利亚军队在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时,曾顺利突破以军第 188 装甲旅的防线,随

后便在库奈特拉展开了围攻和反击交战。在延续近 48 小时的恶战中,双方使

用的坦克总计达 1500 辆,其中叙军约 1000 辆,以军 500 辆。在那块相当狭

窄的平原上,这些坦克相互对射,打得难解难分,以军第 188 装甲旅几乎全

部被歼,最后只剩下了 10 辆坦克,而叙军的损失也很重大。

10 月 14 日,即战争第二阶段快结束时,埃军为了策应叙军前线作战, 以助其挽回败局,曾动用了 3~4 个师的兵力,使用 1000 辆坦克作引导,向以军扼守的吉迪山口等地发动进攻。以军则投入 800 辆坦克进行反击,并使用战斗机和直升机实施反坦克作战,支援地面部队战斗。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以军虽然损失了坦克 50 辆,但仍保住了阵地;埃军损失坦克 200 余辆, 最后还是退回到原先的进攻出发地域。这种空前规模的坦克大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充分显示了现代作战的激烈程度。

第四,以色列在海战中显示了重大的技术优势。这次战争中,阿以双方在海上进行了 4 次较量,都是用导弹艇对付导弹艇,结果以色列海军 4 次告

捷。第 1 次是以、叙各以 5 艘导弹艇参战,以军用导弹和火炮将叙利亚的 5

艘全部击沉。第 2 次是埃及海军导弹艇 4 艘对以色列艇 6 艘,以海军将埃艇

3 艘击沉,1 艘击伤。第 3 次又是埃海军导弹艇 4 艘对以艇 6 艘,以海军又击

沉埃艇 3 艘。第 4 次以海军导弹艇 3 艘,对付驻泊于地拉塔基亚港内的叙海

军舰艇,结果叙海军又有 4 艘导弹艇被击沉。这 4 次海战中,以色列海军舰艇始终未受损伤。

第五,双方均因耗费巨大而无力持久作战。这场战争所以只打了 18 天便宣告结束,物资消耗过大是重要原因。据概略计算,双方的消耗和损失,总数都在 50 亿美元以上,平均每天耗资 3 亿多美元,每小时耗费 1000 余万美

元。为了补充弹药、器材和物资装备,美国曾向以色列紧急空运 35 万吨物资。

前苏联则向埃及和叙利亚紧急空运 10 余万吨物资。如果作战迁延时日,双方都将陷入财物匮乏而难以为继的境地。因此,都不得不考虑和接受停火的现实。

第四次中东战争很快结束了。埃、叙方面的进攻虽然最后受挫,但也达到了有限的目的,特别是终于打破了在前几次战争中形成的、似乎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以色列初战失利,毕竟反攻取胜了,保住了既得利益。双方在作战中都显示了优点和弱点,为各国军界研究现代化战争提供了极其有用的资料。

骚扰圣诞起枪声

——1979 年苏军进占喀布尔之战

1979 年 12 月下旬,在偏僻而宁静的高山之国阿富汗,当人们高高兴兴准备欢迎圣诞老人的时候,忽然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响声,接连不断地从首都上空传来,打破了内陆古城的沉寂,给人们带来了万分的惶恐。前苏联的大量武装力量,一支支荷枪实弹的队伍,那些头戴灰色大盖帽、被老百姓称作“灰熊”的大兵,竟然不宣而战地进犯邻邦,闯入其首都喀布尔,进驻军事要地,封锁交通枢纽。他们耀武扬威,横冲直撞,很快便完成了计划中的军事占领。消息传出,世界舆论为之大哗,爱好和平的人们禁不住瞠目结舌。世人哪能料到,这个一向标榜自己奉行国际主义的超级大国,居然不顾国际法准则而以强凌弱,对它的非“大家庭成员国”大动干戈。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

阿富汗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内陆国家,土地贫瘠,文化落后,物产不丰, 人民生活也不富裕。可是,它位处西亚的最东部,是中东通往亚洲东部和东南亚的陆上交通要冲,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在历史上一直成为世界强国和霸主们角逐的战场。公元前 4 世纪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前 3 世纪的印度

阿育王,前 1 世纪的大月支民族,公元 7 世纪的阿拉伯人,以及后来崛起的

蒙古人、波斯人等,都曾占领过这块土地。直到 1747 年,当时的普什图人首领亚赫麦特汗兴起,才在坎大哈自立为王,宣布建立独立的阿富汗国。

然而,独立以后的阿富汗,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却成为近代帝国主义列强觊觎和角逐之地。特别是它的最大邻邦沙俄帝国,在其寻找南下出海口的过程中,一直把阿富汗当作自己的猎取对象。沙俄帝王们为了夺得这块南下印度洋的跳板,曾经对阿富汗进行过多次掠夺,但由于大英帝国捷足先登,沙俄未能得手。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在列宁领导时期宣布放弃对邻国的兼并政策。不过,后来的形势又有了变化。苏联新一代的某些领导人, 重新拾起了沙俄南下印度洋的战略,因而总是念念不忘其祖宗的宏图大计, 老想着如何把阿富汗捏在自己的手里。

20 世纪的前几十年,苏联一直以“阿富汗人民真诚的朋友”自居,自 50 年代起,更开始以援助为名,不断向阿富汗实行渗透。它每年接受阿富汗大批留学生,通过他们在苏学习和回国设立“文化中心”等手段,培训一批批亲苏人物;同时还利用驻阿使馆等机构,训练大量特工人员。1956 年,苏联利用阿富汗国王查希尔与其堂兄、首相达乌德之间的矛盾,扶植达乌德,使他在阿富汗首次建立起政党;1973 年,苏联暗中支持达乌德发动政变,废除国王改行总统制,建立了亲苏政权。1978 年苏联又扶植塔拉基当上总统,取代了已不大听话的达乌德。此后,阿富汗人民党内部发生了派系争权,分裂成人民派和旗帜派。苏联又扶助旗帜派首领卡尔迈勒,用以对抗人民派首领塔拉基和阿明。阿明在争权斗争中击败了原由苏联支持的塔拉基。他上台后, 开始对苏联不满。

到阿明当权之时,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已经大有可观了。据报道,约有10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 5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实际上由苏联人控制经

管。在阿的苏联军事专家和技术专家已达 3000 余人,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阿富汗的若干主力部队。由于阿明对苏联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苏联的一

些领导人非常担心,害怕在阿经营 30 多年的利益毁于一旦,于是便决心赤膊上阵,首先干掉阿明,而把正在苏联学习受训的卡尔迈勒护送回国,组建新的政权班子,以便苏联人幕后操纵。这样,当 1979 年 10 月初塔拉基被杀后, 苏联进军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的作战计划,就随即制订完成并开始付诸实行了。

当年 11 月下旬,一个负责协调有关军区和各军种之间统一行动的所谓“前方指挥部”,在苏联边境城市捷尔梅兹正式组建,其总指挥为国防部的第一副部长索科洛夫元帅。同时,专门的指挥通信网和地面卫星站,在相应地区陆续开设,一批先遣电台相继潜入阿境。12 月中旬,苏联举行空军冬季演习,原来分属于白俄罗斯军区、南高加索军区和中亚军区的第 103、第 104

和第 105 空降师,在参演名义下被调到中亚军区的边境机场。一批正规的作战部队以援助阿政府军镇压叛乱为名,公然地进驻阿富汗军事基地巴格兰姆,随后并向兴都库什山脉的各重要山口推进。还有 1000 多名新的军事顾问

和专家,分别被派到阿军各重要单位。他们同原已在位的 3000 多名顾问和专家一起,“说服”阿军指挥官为准备冬训而检修军械,清点弹药。以此为名, 使得阿军大多数装甲部队的装备及一些通讯器材被拆卸,军火被封存,甚至一些指挥官也被调离部队。可以说,阿军某些部队的武装基本上被解除了, 丧失了战斗能力。

苏军入侵阿富汗,直接具体的行动是在 12 月 24 日开始的,这是圣诞节的前一天。当时,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姆专用机场上空,突然出现大批苏联运输机。机场塔台事先并未获得有飞机到港的信息,惊慌地发出询问, 回答说是运送援阿物资的机队,并不待塔台发出准降信号,第一架运输机即已冲进跑道,强行着陆。飞机停在跑道上,连发动机也不关闭;随即舱门大开,一群满负装具的士兵,急匆匆地走了下来;卸载完毕后,飞机立即飞去。紧接着便是另一架飞机降落,而后又卸载、起飞、降落⋯⋯这样,竟把整个机场弄得天翻地覆,日夜喧闹不宁。天空中,无数的飞机盘旋着,轰鸣着; 机坪上,蜜蜂一样的士兵奔跑着、忙碌着。他们还向机场上倾卸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其中有许多轻型装甲车辆,难以数计的弹药箱和粮食袋,以及散装的物资、私人用品等等,致使整个机场变成了巨大的军用仓库。

大规模的空运持续了 3 个昼夜。后来得知,苏联总共出动的运输机达 350 架次,分别从苏联境内 3 个地区出发,航行 1000~3500 公里,将 3 个空降师全部送到了阿境。其中,第 105 空降师在喀布尔国际机场着陆,随后便占领

了该机场及其周围要地;第 103 和第 104 空降师,在巴格兰姆空军基地着陆, 接着采取行动,配合以“援助”为名先期到达那里的苏军地面部队,控制了该基地,并进占了萨朗山口等要地。

入侵的 3 个空降师在完成抢占机场和重要山口任务后,接着转入了下一

步行动。12 月 27 日傍晚 7 时,集结在喀布尔机场的第 105 师,在先遣队和克格勃人员引导下,开始向首都市区挺进。它首先夺占了喀布尔电报大楼, 切断了首都与外界的联系。随后占领了总统府、广播电台,以及其他重要机关和据点。仅仅经过 3 个半小时并不激烈的战斗,就完全占领了喀布尔市区。

在开始进占市区的同时,由苏联克格勃头目、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帕普金将军率领的一支装甲部队,悄悄地从机场出发,扑向位于城外 10 公里处的达鲁拉曼宫,其任务是捕捉躲藏到了那里的阿富汗总统阿明。阿明是在得知形势剧变时,率领少数亲信卫兵乘坐 8 辆装甲车逃到那里的。7 时 30 分,孤零

零的达鲁拉曼宫被团团围住了,尽管王宫卫队进行了殊死的抵抗,终究抗不过训练有素的特种攻击部队的猛烈袭击。经过激战,王宫里的所有人员,包括阿明总统及其家人,无一幸免地倒在血泊之中。原来的喀布尔政权,由于不肯听从苏联人的指挥棒,随着阿明的死去而宣告结束。

喀布尔城完全处在苏军控制之下了。28 日清晨,刚刚被苏军占领的喀布尔广播电台宣布:以卡尔迈勒为首的“革命委员会”业已成立,刚刚组成了新政府;卡尔迈勒继任国家总统兼政府总理,并向苏联发出请求,要苏联伸出友好援助之手,来阿富汗帮助镇压叛乱,拯救国家。人们后来知道,大量苏军早在 3 天以前就已潮水般地涌向了阿境,所谓“革命委员会”的首脑卡尔迈勒,此时此刻根本不在喀布尔,而在莫斯科静静地等待着,直到苏军替他稳定了国内局势,他才坐上飞机回到自己的首都。

电台还宣布:前总统阿明已被政府抓获,经审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与此同时,早已集结在苏阿边境的苏军野战部队,在航空兵掩护下正大摇大摆地越过国界,分东、西两个突击集团,沿着东西两条战略公路,展开了高速度、大纵深的钳形攻势。到 1980 年 1 月 2 日,两个集团在阿境南部的主要城市坎大哈会师;3 日,各地面部队又分多路出击,分别占领了阿富汗毗连巴基斯坦和伊朗边境的主要通道和城镇;空降部队则以机降方式分别夺占了赫拉特和兴丹等地的机场。就这样,仅仅几天时间,整个阿富汗的重要大城市、交通要道、政府机构、邮电系统、公用设施和银行金库等等,全部受到苏军的监控。

苏军只用一个星期,便达到了完全占领邻国的预期战略目的。硝烟开始散去,喧闹却没有终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里,一队队头带灰色大盖帽的士兵,腰间别着短枪,以征服者的姿态在大街小巷里转游,洁白的雪地上铺满了他们那零乱不堪的靴印。被征服者默默无言,低下脑袋匆匆来去,把愤怒的目光偷偷射向那些“灰熊”。面对这种形势,全世界只能感到震惊。一些西方大国,似乎也都迫不得已,只好接受苏联人悍然侵占一个主权国家的既成事实,因为它已经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然而,在 20 世纪的今天,要想征服一个独立的民族又是谈何容易!愤怒的阿富汗人民很快就在炮火声中惊醒了,在外国大兵的监视下觉悟了。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由,扛起破旧枪支和武器,离开家园,走进深山, 决心要同“强大无比”的苏军部队斗争到底。10 年之后,阿富汗的爱国者们, 那些坚持为祖国独立而战的圣战者们,终于如愿以偿,苏联军队最后不得不撤离了这个国家。

占领军去而复返

——英阿马岛战争中的海空拼搏

1982 年 4 月 2 日至 6 月 14 日,在南大西洋爆发了一场规模颇大的现代有限战争,即英国与阿根廷进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之战。战争的目的是要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南桑德韦奇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战争历时 74 天,实际作战为一个半月。战争过程中, 某些现代化武器和新的电子系统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海战、空战和陆战交织在一起进行,从而比较充分地显示了现代化局部战争的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尔维纳斯群岛(以下简称马岛)由 346 个岛礁组成,面积近 1.2 万平

方公里,长期有人居住的岛屿 15 个,居民约 2000 人,多为英国人的后裔。群岛地处南大西洋的航道要冲,扼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必经通道,既是通往南极进行考察的重要中间站和补给基地,也是南大西洋的军事据点和南美大陆南部的海上前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关于马岛主权的争端是由来已久的。据称,英国人于 1690 年首先发现了群岛东西两大岛屿之间的海峡,并以当时海军司令福克兰子爵的名字加以命名,后来便称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18 世纪初,法国人陆续到达该岛,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1766 年,称霸海上的西班牙人插足到这里,先从法国人手里买得东福克兰岛,又于 1770 年赶走英国人而夺得西福克兰岛,并沿用法国人的叫法,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脱离西班牙的统治后, 于 1816 年声明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并将它划分为第 24 行省。当时,

英国也声称对马岛拥有主权,并于 1833 年对群岛进行武装占领。从此,英国的米字旗一直飘扬在马岛上空。但是,阿根廷从来没有放弃对马岛主权的要求,曾经不断地对英国占领马岛提出异议。

1958 年,马岛归属问题被提交到了联合国。从 1965 年开始,联合国审

议了这个问题,并先后 4 次作出决议,要求双方进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由于各执一词,互不妥协,双方的谈判时断时续,没有结果。70 年代初的勘查表明,群岛南部海域储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可能成为未来的“新科威特”。这样一来,谈判的气氛急剧变化,双方的关系日趋紧张,谁也不肯让步。1982 年 2 月,双方的最后一轮谈判终于破裂。阿根廷方面意识到, 英国不可能自动放弃马岛,因而决定诉诸武力,采取军事行动以终止英国对马岛长达 149 年的统治。3 月 18 日,阿根廷派人登上南乔治亚岛,插上国旗。

英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3 月 28 日,阿根廷正式派遣陆海空军约 4000 人,

于 4 月 2 日和 3 日,先后在马岛首府阿根廷港和南乔治亚岛登陆,从而导致了战争。

马岛战争从阿军于 4 月 2 日登陆、迫使英国占领军投降开始,到 6 月 14 日英国军队打败阿根廷登陆部队、令其缴械为止。参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总共约为 10 万人,其中阿方 6.5 万人,英方 3.5 万人。阿方出动了海空军主力,

有各型舰艇 33 艘,内有作战舰艇 22 艘,总计 12 万吨;参战飞机 350 余架,

其中战斗机约 200 架;地面部队约 1.3 万余人。英方出动各型舰船 118 艘,

内有作战舰艇 50 余艘,总计 100 余万吨;各型飞机 340 余架,其中作战飞机

约 120 架;地面部队共 9000 余人。从数量上看,阿军在总兵力、地面部队和

空军数量上都占优势,英军则在海军实力上绝对领先。海上作战的地理条件和海空力量的实况,使这次战争以海空拼搏作为军事行动的重点。海空力量的强弱和战斗技能的优劣,成了胜败的关键。

根据战斗进程,整个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 月 2 日~29 日) 为阿军登陆马岛与英军实行战略展开。4 月 2 日,阿军 4000 人登陆,岛上英国占领军投降。3 日,阿军占领南乔治亚岛。英国迅速作出反应,于 5 日组成特混舰队开往南大西洋。25 日,英军攻占南乔治亚岛;29 日,英舰队主力抵达马岛水域。第二阶段(4 月 30 日~5 月 20 日)进行封锁与反封锁斗争。4 月 30 日,英军开始对马岛实行海上和空中封锁。5 月 2 日,英核动力攻击潜艇用鱼雷击沉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4 日,阿飞机以空对舰导弹击沉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阿军由于海上实力很弱,反封锁作战处于不利态势,英军基本上达到了封锁和削弱阿军的目的。第三阶段(5 月 21 日~ 6 月 14 日)进行登陆与抗登陆作战。5 月 21 日,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登陆,遭到了阿军的抵抗。作战中,阿军飞机先后炸沉了英护卫舰“热心”号、“羚羊”号和驱逐舰“考文垂”号,又以空对舰导弹(“飞鱼”导弹)击沉了“大西洋运输者”号直升机运输舰。但是,阿方进行抗登陆作战的陆海空三军, 战斗中不能很好地协调行动,空军飞机损失严重,主要的武器也供应困难, 因而阻挡不住英军的进攻。6 月 14 日,英军攻占了马岛首府斯坦利港,守岛阿军停止抵抗,宣布投降。战争以英军重占马岛告终。

整个战争进程表明,马岛战争的总目标虽是“夺占岛屿”,是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但主要战场在海上,因此,海军和空军成了作战的主要工具, 以致有人把这场战争称之为“大海战”或“大空战”。正是因为如此,作战中的一些海空战斗场面,的确是现代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壮观。

海军少将伍德沃德指挥的英国特混舰队,拥有包括 2 艘航空母舰在内的

50 余艘各型舰艇,以及临时征用的近 60 艘商船、油轮和客轮,总吨位达 100

余万吨,竟然在不断操练、演习的情况下昼夜兼程,历经两个星期,航行 13000 公里,由北而南地依次通过了温带、热带和寒带海域,安全地抵达作战海区, 并保持了较好的战斗能力。作战过程中,双方都有着英勇而精彩的战斗事迹。

5 月 2 日是战局剧变的开始。这是双方宣布实行海空封锁的第 3 天。英军的核潜艇“征服”号突然发现阿方的二号主力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正在 200 海里的“海上禁区”之外游弋。该舰原本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所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卓越的战功,在珍珠港事件中大难不死。它转手归阿根廷海军后,经过改装,配有 23 门 153 毫米和 127 毫米火炮,舰

上载有 2 架直升机,并装备有先进的“海猫”式舰对空导弹,因而对英国舰队构成了巨大威胁。但是,该舰当时并不在“海上禁区”之内,那么能否对它进行攻击呢?伍德沃德不敢贸然行事,立即急电伦敦,向大本营请示。坐镇在作战室里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当即回电:“一旦该舰驶近或驶入禁区,立即击沉。”下午 4 时,“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游弋到了“海上禁区”

以南 36 海里处,突然转舵,向阿根廷大陆返航。眼看快到嘴边的鸭子就要飞掉,伍德沃德不愿坐失良机,断然给“征服”号潜艇下令:“立即攻击!” 霎时间,“老虎鱼”式鱼雷如利箭射出,以每小时 80 公里的速度驰向目标。正在转舵返航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上的阿军官兵,以为即将脱离危险, 刚刚松下一口气来,蓦地一声巨响,把他们震得晕头转向。13600 吨的大型巡洋舰被鱼雷击中了,剧烈地抖动起来。于是,全舰一片纷乱,舰内随之漆

黑,到处浓烟滚滚,舰体缓缓下沉。仅仅 40 分钟,这条巨舰便被海水吞没,

沉入 4000 米深的海底。全舰官兵 1042 人中,死亡 20 人,失踪 307 人。同一

天,英军直升机还击沉了阿巡逻快艇 1 艘,击伤 1 艘。经此一战,阿方海军

被迫退守大陆海岸线。英国舰队则完全控制了马岛周围 200 海里以内的制海权。

5 月 4 日,又一次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战况。当天上午,英军 3 架鹞式飞

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马岛的达尔文港。就在此时,阿军 2 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从大陆的里奥加列戈斯机场升空,随即穿云渡海,向马岛上空飞去。“超级军旗”式飞机,是法国制造的超音速喷气战斗机,性能非常优越,机上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设备,可以发射导弹,也能携带核弹。飞向马岛的这 2 架飞机中,有 1 架携带了两枚“飞鱼”式空对舰导弹。这种导弹可以在紧贴海面 2~3 米的高度上飞向目标,其速度可达每秒 315 米,并使敌方雷达无法发现。阿军这 2 架飞机抵达预定区域时,立即发现了预期的目标,即英国海军引以自豪的那艘最新式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该舰当时正在马岛北部的封锁线上执行警戒巡航任务。于是,“超级军旗”急速降低高度,掠海低空飞行,以 1200 公里的时速从英舰的雷达盲区接近目

标。在距离“谢菲尔德”号大约 48 公里处,飞机突然腾空而起,射出两枚“飞鱼”导弹,然后调头全速返航。只见两枚“飞鱼”像两道白光,贴着水面向“谢菲尔德”号飞去。被英国人称为“闪光的谢菲”,尽管设备完善,武器先进,但它发现“飞鱼”时已经太晚,舰长那声“全舰注意隐蔽”的话音未落,只听一声巨响,“谢菲尔德”号便激烈地颤抖不停了。它的中部已被“飞鱼”击中,顷刻之间,舰上的照明、动力、消防设备等等,全都失去了效用。大火迅速蔓延开来,刺鼻的浓烟到处弥漫。这艘 1971 年才下水、耗资多达

2770 万英镑的现代化战舰,迅速开始下沉。舰长迫不得已下达了弃舰逃生的

命令。事后核查,全舰伤亡 87 人。噩耗传出,英伦三岛为之震惊;北约的军事专家们也对此感到心灰意冷。倍感奋战艰苦的阿根廷官兵,则因报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之仇而兴高采烈。

5 月 25 日是阿根廷的国庆节,对英国特混舰队来说,也成了一个永远难

忘的日子。这天下午,英国 1.8 万吨级的运输船“真正海上巨人”号和“大西洋运输者”号,在“考文垂”号驱逐舰的护卫下,向圣卡洛斯湾靠近,试图给登陆的英军提供弹药和补给。此时阿方雷达发现了它们。于是,阿军的2 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和 2 架“天鹰”式轰炸机立即起飞,穿云渡海急

速赶去。只见“超级军旗”又一次低空掠海直扑目标,当抵近到 50 公里时, 飞机猛然抬头,在升跃中发射出两枚“飞鱼”式导弹。转瞬之间,“大西洋运输者”号爆炸起火,随后很快沉没。就在此时,“天鹰”轰炸机也向“考文垂”号驱逐舰发动了攻击。这艘“考文垂”号,本是“谢菲尔德”号的姊妹舰,作为英国特混舰队的主力之一,几天来战绩卓著,已用导弹击落了阿军 5 架飞机,然而,此次却是自己遭逢厄运。当时,“天鹰”飞机如流星坠落一般,在飞掠该舰桅杆时投下了数枚炸弹。“考文垂”号中弹起火,不久就被熊熊烈火吞噬,当即死伤 50 余人。阿根廷空军的英勇飞行员,在战争中以自己出色的战果给阿国庆节献上了一份极珍贵的礼物。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阿根廷的国力和军力,与英国比较起来毕竟差了一些,马岛战争的结局,最后还是阿方失败了。作战当中,阿方损失严重,共阵亡 1000 余人,伤约 1300 人,被俘 11800 人,失踪数百人,被击沉舰船 5

艘,伤 6 艘,损失飞机 117 架,耗资约 10 亿美元。英军阵亡 255 人,伤 777

人,被俘 210 人,被击沉舰船 6 艘,伤 12 艘,损失飞机 34 架,耗资近 20 亿美元。

作为一场现代化战争,马岛战争最主要的特点是激烈的海空拼搏,是新式技术兵器和军事装备对夺取海空作战胜利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场战争表明:在现代条件下,精确制导武器具有相当大的战斗威力,对于海战样式的改变已经产生深远影响,但传统武器也还具有生命力;在使用新军舰和新飞机进行的现代海战和空战中,电子设备和电子斗争的意义明显增加了; 后勤保障的规模更大,组织保障的工作也更复杂。因此,战争决策、作战指挥、军队的战备水平和应变能力,对于战争的结局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以强凌弱换政权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之战

北大西洋西部的加勒比海地区,有一个小小的岛国叫做格林纳达。它的面积只有 344 平方公里,人口 11 万,主要是黑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多少世

纪以来,这里本不为人们所关注。可是,在 1983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2 日,

却发生了美军入侵这个独立小国的严重事件。在 20 世纪末叶的今天,美国对紧靠身边的拉美地区采取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明目张胆地以强凌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这次武装入侵,美国在名义上还纠集了其他 7 个加勒比

国家参加,但它们派出的武装人员总共只有 300 人,因而“联盟”云云,只不过是一种美国式的政治手段,并无军事上的实际意义。

美国为什么要入侵格林纳达呢?起因是格林纳达内部发生了危机,并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的利益。美国不能让一个已对自己不友善而亲苏亲古的政权长久存在,更不允许这个政权在自己的“后院”无拘无束地自由行事。

格林纳达有“香料之岛”的美称,其豆蔻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1/3,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岛国,其经济地位并不重要。然而,它地处东加勒比海的南部,其首都圣乔治,是西印度群岛最优良的海港之一,扼制着加勒比海通往大西洋的航道,如同直布罗陀和马六甲海峡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国际航运上说,加勒比海是南、北美洲之间许多航线的必经之地, 自巴拿马运河通航以后,更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最短航道的所在海区。从军事和经济意义上说,加勒比海地区既是美国的“南大门”,又是它的“后院”。美国近一半的对外贸易,2/3 的石油和半数以上的战略物资的进口,都有赖于这个海上通道。因此,从政治和军事上严格控制这一地区, 保证航道的畅通无阻,历来都是美国政府的国策。

格林纳达在历史上曾是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直到 1974 年才宣布独立, 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地。由英国控制的格林纳达政权,对美国的利益是不会有什么损害的。可是,到 1979 年,格林纳达国内的“新宝石运动”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发动政变,推翻了以埃里克·盖里为首的亲欧美政权,毕晓普自任总理,奉行亲苏联亲古巴的外交政策,效法苏、古,对毗邻的东加勒比海诸国“输出革命”,并在苏、古帮助下成立“人民革命军”,组建民兵队伍。1980 年,苏、古打着“经济援助”的旗子进入格岛,开始在西南部的萨林斯角“援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机场。这样,格林纳达实际上将成为苏联在中美洲对抗美国的一颗“钉子”,严重地威胁着美国石油运输线的安全。

面对如此威胁,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是决不能坐视不顾的。他们苦心筹谋,如何才能拔除这颗“钉子”。美国的里根总统自 1981 年上台以后,曾一再声称“要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教训格林纳达”,并且为扶植亲美势力制定了计划,采取着行动。他们终于等到了机会。

1983 年 10 月 13 日,格林纳达的政局发生了动乱,一阵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宁静的生活。以政府军司令奥斯汀和副总理科尔德为首的反对派,软禁了总理毕晓普。他们是“激进左派”,接管政权后更加靠拢古巴。19 日,毕晓普出逃,随后参加示威游行而走上了大街,结果又被奥斯汀的军队逮捕,并被立即处决。于是,格岛政局危机加深,举国上下一片混乱。

面对格岛政局的激变,东加勒比国家组织于 21 日开会,要求美国采取行动。22 日,美国副总统布什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初步决定出兵。次日, 正在休假的总统里根回到华盛顿,再次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听取国防部长温伯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维齐上将的准备工作汇报。同时,派出国务卿去欧洲游说,并同东加勒比诸国加紧联系,敦请它们也派出军队,哪怕只派几名警察也可,以此标榜美国出兵的合法性。10 月 24 日傍晚 6 时,里

根签署了代号为“暴怒行动”的作战计划,任命美军第 2 舰队(即特遣舰队) 司令梅特卡夫海军中将为登陆作战指挥官,立即采取进攻格林纳达的行动。

美军这次入侵,持续时间虽为 8 天,但实际上只打了 4 天,作战过程可称为现代条件下一场以强击弱的闪击战。当时,格林纳达的政府军总共只有1000 余人,编成 2 个步兵营,1 个野炮连和 1 个高炮连,没有空军和海军, 也没有坦克,只有少量已经落后的装甲输送车。此外,岛上还有驻格的古巴顾问和建筑工人 636 人,是一支准军事力量。他们统一由古巴人民军上校托

尔托洛指挥。然而,美国方面却动用了地面部队 7200 人(其中陆战队 1200

人,别动队 700 人,空降师部队 5000 人,加勒比 7 国共派兵 300 人),舰上

人员共约 1 万人,包括“关岛”号航空母舰在内的舰艇共 15 艘,舰载机 110 余架。在力量对比上,入侵者具有绝对的优势。

作战行动是在 10 月 25 日早晨 5 时突然开始的。美军首先采取“中心开花”战术,没有纠缠于海岸滩头的登陆战斗,而是实行大规模的空降作战。按照计划,美国早已集中停在巴巴多斯机场、海面舰上和国内基地 3 个待运点上的作战部队,分别乘直升机向格岛东北部的珍珠机场实施机降,乘运输机向西南部的萨林斯机场实施伞降,迅速抢占重要目标;随后,才派出陆战队上陆作战,支援和协同空降部队完成任务。

这次作战中,美军对于萨林斯机场的争夺可谓匠心独具。美军预计到了夺占这个新近峻工而仍由古巴人控制着的机场,可能并不容易。当时,美军首先出动一批舰载攻击机对机场的防空阵地进行了航空火力压制,不等守军喘过气来,便由武装直升机护送,掩护一批本身具有攻击能力的运输机进行空降。而在这里实施首批空降的,是特种部队的别动营。他们搭乘的是“大力神”运输机,从巴巴罗斯机场起飞,只有几十分钟的航程。第一批空降部队着陆后,果然与守护的古巴人发生了殊死的战斗。古巴人作战十分勇猛, 当他们从最初的攻击中缓过气来时,就立即组织了强有力的反击。美军遭到古巴人的反击,被迫退缩到机场边缘的一个角落,等待援军到来。但是,在古巴防空炮火的猛烈轰击下,美军的第 2、第 3 架“大力神”飞机无法在机场降落。形势对美军极为不利,紧缩在机场一隅的美军地面部队,一度惊险万分,几乎就要覆灭。

然而,就在最紧要的关头,美军的一架“大力神”竟不顾一切地迎着火网俯冲下来。起初,古巴人以为是美机中弹坠落,正想振臂欢呼。可是定睛一看,飞机腹下的枪管,却发出了炽烈的红光,打得机场上火星四溅,草木横飞。眨眼之间,“大力神”已经飞到近 200 米的超低空,古巴人的高射机枪几乎无法对它开火了。而此刻,美机还在下降,带着巨大的呼啸声扑向机场。当飞机降到 152.4 米的时候,机舱突然洞开,伞兵们一个接一个地猛跳下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军跳伞的最低高度。其情景是非常惊险的, 可以说,这不像是跳伞,而像是跳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曾经有过这样一次纪录,今天又重演了那次杰作。尽管有些伞兵还没有看到敌人就中

弹牺牲了,有的则因伞未来得及张开而摔死了,但大多数伞兵还是成功地降落到了地面,并迅速地抢占了有利地形。当天 7 时 15 分,美国伞兵基本上控制了萨林斯机场,并迅速清除了跑道上的障碍物,使后续部队和多国警察得以源源地向机场降落。

10 月 26 日,美军继续向格岛机降了 2 个营,使地面部队达 6000 余人,

形成了 3 倍于格军方面的优势。同时,美军出动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对机场外的格军驻点实施进攻;派出两支由“海豺”特种分队组成的秘密突击分队,插向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攻下了格军司令部所在地弗雷德里克堡,夺得了军事要地里奇蒙山监狱,随后又迅速占领了国家电台、发电厂等重要目标。28 日,突击分队在两栖登陆部队的协同下,控制了圣乔治城,占领了总督府,救出了被囚禁在那里的前总督斯库恩。29 日,格林纳达“激进左派” 人士、政府副总理科尔德和一名内阁部长被捕;30 日,格政府军司令奥斯汀被抓获。至此,岛上的主要战斗即已结束。此后几天,只是派出一些小分队对逃窜到中部和北部山区的古巴人和格军残部,进行分散扫荡。11 月 2 日, 战斗完全终止。

这次作战中,美军共死亡 18 人,伤 88 人,被击落直升机 7 架,损伤 11

架;格军死亡 40 余人,古巴死亡 69 人、伤 56 人,总共被俘近 600 人。美军控制格岛局势后,请出了由英国女王任命的格林纳达前总督斯库恩,由他重新组成了临时政府。入侵部队则从 10 月 28 日起即开始撤出;一待大局稳定, 其余部队也先后离开了格岛。美国这次突然袭击格林纳达,是典型的明火执仗的侵略战争,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野蛮干涉。这次入侵,虽然只是一次规模有限的岛屿作战,按照美军的理论,还是属于低强度的武装冲突,但它毕竟是在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对于探讨当前局部战争的特点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义事业”不正义

——美军入侵巴拿马散记

1989 年 12 月 20 日凌晨 1 点钟,在“世界桥梁”通道上的巴拿马城上空, 突然爆发了猛烈的炮火声和密集的机关枪扫射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居民。原来,长期驻守在巴拿马运河区的美国军队,集结了大约 1.3 万余人,在美军

“南方司令部”直接指挥下,分兵 5 路向巴拿马城及其周围目标,发起了突

然袭击。与此同时,位于巴拿马运河北端出口的巴拿马第 2 大城市科隆,以及托里霍斯国际机场和泛美大桥等,也遭到了美军的袭击。这些美军根据美国总统的命令,执行国防部制定的所谓“正义事业行动”计划,实行了猛烈的进攻。

美军的“正义事业行动”,实际上是很不正义的,因为它是向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进行的赤裸裸的侵略。对于美军的不宣而战和激烈进攻,巴拿马国防军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可毕竟寡不敌众,仅仅作战一天就彻底失败了。作为一个弱国,这种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时,巴拿马的国防军总共不到 1.2 万人,不仅分散在全国,而且其中还有一些部队并不完全忠诚于当权的曼纽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总统。诺列加本人确有不足之处。他当上总统以后, 过分贪婪,大量敛聚私人财产,并纵容和暗中支持哥伦比亚的毒品走私集团, 使巴拿马成了贩毒集团的重要转运站和避难所,从而招致了舆论的谴责和世人的怨恨,以致美国政府指控他“参与贩毒活动”而在美国迈阿密联邦法院对他提出正式起诉。这种指控也就成了美国公然入侵的借口。

侵巴战争一打响,美军便连连得手。作为先锋的特种部队,很快攻克了巴拿马城西南方向的里奥哈托镇,击溃了巴军驻防在那里的两个连;一支乘武装直升机的空降兵,也很快占领了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紧接着,进攻的各路美军,分别攻占了巴拿马中部的马登水坝和发电厂,封锁了重要的交通要道。激战持续到拂晓时分,胜败已成定局。巴拿马国防军的总司令部,基本上被美军的轻型坦克和火炮夷成了平地。其附近一带的高层建筑,完全被熊熊的烈火湮没了。作为国防军最高统帅的诺列加总统,已经不知去向。巴拿马军队实际上失去了指挥,一些部队被迫各自为战,零零星星地进行袭扰式的阻击。

然而,美军当局对此并不放心。根据他们的作战方案,进攻行动一开始, 从本土派出的增援部队已立即起程,此时正好处在南进途中。到当天日落之前,美军第 82 空降师和第 5 步兵师机械化营等后续部队,全都飞抵战场。这

样就使入侵巴拿马的总兵力骤增到 2.4 万余人。此外,还有约 1 万名官兵, 已分别从美国的东、西、南部几个军事基地起程,向巴拿马赶来,只不过这些军队后来都没有派上用场罢了。

经过一天的作战,巴拿马被迫投降。当天午夜时分,在美军基地,吉列尔莫·恩达拉·加利马尼和阿里亚斯·卡尔德隆宣布成立巴拿马新政府,分别就任巴拿马总统和副总统。这个由美国人策划和扶植的新政府,立即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承认。几天来一直坐镇在五角大楼作战室里的美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美国军方宣布: 巴拿马作战中的关键军事目标,已经实现,有组织的抵抗已被粉碎;整个局势虽未完全控制,但也没有失去控制。这场入侵战争随之便很快结束了。

美军入侵巴拿马,是美国自越南战争以后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美国政府把它派军队入侵独立主权国家的行径称之为“正义事业”,完全是欺世盗名、颠倒黑白。无怪乎它的入侵行动除了英、日少数几国表示支持外,立即遭到了全世界人民包括许多美国人在内的同声反对,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这是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历史背景说起。

巴拿马是连结南美和中美的桥梁,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巴拿马运河是美国根据 1903 年的《巴美条约》单独开凿成功的,它的通航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这条全长

81.3 公里、宽为 152~304 米、最高处高出海面约 26 米的船闸式运河,可以通过载重 6.5 万吨以下的船只;自 1914 年峻工、1920 年开放以来,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 1 万多公里;每年通过运河的船只约有 1.5 万艘, 其贸易货运量差不多占了全世界贸易货运总额的 5%。根据原来的《巴美条约》,美国不仅拥有对运河的单独管理权,而且对运河区有永久租让权。

所谓运河区,是指从运河中流线向两侧延伸而形成的总宽为 16.09 公里

的一条沿河地带,其总面积达 1432 平方公里。美国控制运河区,便是在巴拿马境内占据一块“殖民飞地”,在巴拿马国土中央形成了一个“国中之国”。这个运河区由美国总统任命总督进行管理,在那里升美国国旗,施行美国法律。美国长期驻军当地,专门设立了“美军南方司令部”,建有 14 个军事基地和各种军事学校,其军事用地占了运河区面积的 70%,差不多可以说,整个运河区几乎成了实际的军营。这就是美国所称的在巴利益。

巴拿马人民为了收回运河和运河区的主权,废除不平等的《巴美条约》, 在半个多世纪以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间,虽然迫使美国曾两度修改运河条约,但是在主权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直到 1977 年 9 月,巴美终于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两个新条约于 1978 年 6 月交换了批准书,从 1979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有效期

到 1999 年 12 月 31 日。新条约规定:条约生效后,巴拿马和美国共同保证巴拿马运河的永久中立,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都保证巴拿马运河的安全并对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巴拿马运河的管理,由美巴两国派官员组成运河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运河区的司法权,以及移民机构、海关和邮局等,逐步交由巴拿马政府管辖和经营。根据协议,新条约期满后,巴拿马将全部承担对运河的管理和防务,美军要全部撤离巴拿马。在新条约的执行过程中,巴拿马政府已于 1982 年接管了运河区的司法权,于 1984 年接管了设在运河区内的美国“美洲军事学校”。

随着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和运河区主权斗争的深入,美国对如何培植和控制巴拿马的亲美政权和代理人,也就感到越来越迫切了。诺列加政府上台后,在某些方面不肯听从美国的指挥,使得美巴的矛盾日益发展。美国政府蓄谋推翻诺列加,并扬言要将他缉拿问罪,并解到美国去进行审判,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于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就在几个月的策划和准备之后变成了事实。美国通过残暴的入侵,用践踏国际法准则的行径,又一次达到了扶植亲美政权的目的。

这场侵略战争很快就宣告结束了。据公开材料报道,巴拿马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巴军亡 314 人,伤 123 人,被俘 2969 人;平民亡 2000 多人,伤数百人,1.8 万人无家可归;巴拿马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20~25 亿美元;而美

国仅亡 27 人,伤 330 人,被击毁武装直升机 1 架,击伤运输机 14 架。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以强凌弱,虽然依仗兵力兵器上的优势很快取得了胜利,但完全控制局势却也花了一些时间。其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 那就是悬赏捉拿巴拿马总统。12 月 20 日,在华盛顿是一个天气奇寒、积雪满地的日子。当巴拿马的枪声响起以后,美国的白宫、国会大厦、五角大楼和国务院,都立即喧闹起来了。所有的军政首脑差不多全体出动,为入侵行径进行辩解,从早到晚忙了个不停。

原来,美国许多人翘首以待的最大目的,并不止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要把巴拿马总统诺列加捉来美国受审。他们认为,军事上取胜是理所当然的, 能不能把诺列加捉到,则谁也没有把握。当天早晨,巴国防军总司令部中弹起火,诺列加生死不明,活捉诺列加的愿望可能变成泡影。这使得某些首脑惴惴不安。晚上 8 时左右,巴国家电台突然播出了诺列加本人的讲话,而且语气平静。这说明诺列加安然活着,并没有离开巴拿马城。出现这一情况, 美国的首脑们感到高兴。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立即下令:悬赏 100 万美元,活捉诺列加总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挨家挨户搜查,一定要把他追捕到手,并直接解送美国。这一行动几乎把整个巴拿马城闹得天翻地覆, 胜过了战火的骚扰和破坏,因为它使该城 70%的商店,包括一些有名的超级市场都遭到了严重的洗劫。居民们无可奈何,一连好些日子都在焦急地等待, 盼望搜捕风暴快点过去。最后,诺列加迫于形势,才于 1990 年 1 月 3 日从梵蒂冈使馆走出来,表示“自愿投降”。他立即被美军逮捕,押往美国。不久之后,这位巴拿马的国家元首竟被美国法院判处 145 年监禁。

美军入侵巴拿马,在作战行动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特点,可就美国的军事发展史来说,却开创了女兵参战的先河。当时,参战的 2 万多名官兵

中,约有妇女 600 人。根据美利坚合众国的联邦宪法,妇女只能在非作战部队服役,不允许直接加入到前线作战单位中去。而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由于作战需要,女兵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战斗开始时,一位名叫琳达·布雷的女上尉,年纪只有 29 岁,却率领一支仅有 30 人的小分队向巴拿马城边

一个有 40 名巴国防军驻防的堡垒发起了进攻。经过 3 小时的战斗,她们击毙

了巴国防军 3 名士兵,赶走了驻防的巴军,攻占了对方的堡垒,缴获了一批

武器。又据报道,在进攻巴国防军总司令部的激烈战斗中,曾有 3 名女军人对克敌制胜起了关键作用。

那么,这次战争为何会有女兵参战呢?据五角大楼后来的解释,主要是因为实际作战需要。现代战争已经把作战线搞得模糊不清了。当时在巴拿马作战,是同时在几个地域和地区进行的,前方和后方难以准确划分,于是, 作为护士的军中妇女,不能不直接走上作战前线,因而女兵参战也就自然而然了。这次作战以后,美军部队中的女兵人数一直在持续增多,发展惊人。到 1991 年 1 月爆发海湾战争时,美国派往中东作战的约 50 万大军中,竟有1/10 是女性,美国女兵终于在军队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多国部队反入侵

——海湾战争中的高新技术较量

1991 年 1 月 17 日至 2 月 28 日,以美国为首的反伊拉克联盟组成的多国部队,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反对伊拉克侵吞邻国科威特,在亚洲西部的波斯湾及其西岸地区,进行了一场国际性战争,史学家们通称为海湾战争。

战争主要是由于伊拉克兼吞科威特而引起的。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的小霸主,早有吞并科威特的野心和历史根由。海湾地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伊拉克和科威特历史上均属阿拔斯王朝统治,本世纪初,曾由大英帝国进行委任统治和“保护”,分别于 1921 年和 1961 年获得独立。可是,科威特于

1961 年 6 月宣布独立时,伊拉克却拒不承认,后来还是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才不得不于 1963 年表示认可。此后,两国经常发生边界纠纷和冲突。80 年代后期,伊拉克因与伊朗长期作战而耗资巨大,经济上面临困难,政治上愈益孤立,于是便处心积虑地寻求新的出路。伊拉克人首先想出的办法是赖债, 第一个要打击的对象就是科威特。

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累计欠债 800 亿美元,其中欠海湾国家 450 亿,欠

科威特 150 亿。伊总统萨达姆认为,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为阿拉伯民族作出了牺牲,因而希望海湾国家有所报答,特别是对科威特,曾要求它一笔勾销所欠的债款。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科威特,当然坚决拒绝。伊拉克赖债不成,紧接着便向科威特提出“指控”,说什么科威特在近 10 年来“偷采”了伊拉克边境的石油,要求赔偿 24 亿美元的损失。科威

特对于这种挑衅,自然也是置之不理。于是,伊拉克人铤而走险,在 1990

年 8 月 2 日悍然出兵,占领科威特全境,随即在 8 日宣布,把科威特改为伊

拉克的第 19 个省。

伊拉克的侵略行为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也为一些西方国家插手海湾事务提供了机会。美国为控制波斯湾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维护本国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利益,并控制英、法、日等缺油国的经济,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决定出兵波斯湾。因此,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天,布什总统就命令“独立”号航空母舰驶往波斯湾,8 月 6 日,又下令迅速向海湾地区调兵。

为了惩治入侵者,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并在此之前对伊拉克实行贸易禁运。美国借着执行联合国决议的名义, 倡导建立反伊拉克联盟,得到广泛响应。随后,英、法等 38 个国家相继派出

20 余万部队,准备参战;沙特阿拉伯、日本、德国等 10 余个国家,出资 540 亿美元,帮助美国支付战争开支。

1990 年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进而通过第 678 号决议,要求伊拉克

在 1991 年 1 月 15 日以前将占领军完全撤出科威特,否则,联合国成员国有权动用武力将其逐出。伊拉克针锋相对,采取强硬态度,根本不打算撤军, 反而加紧扩军备战,不断加强第一线的军事部署。规定期限已到,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决议。于是,多国部队正式执行由美国早就制定的“沙漠风暴” 作战计划,海湾战争正式爆发。

开战前夕,由美国、沙特、英、法、阿联酋、巴林、卡塔尔、阿曼、叙

利亚、埃及、科威特、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已在海湾地区集结完毕,总共有 69 万人(美军 45 万人),坦克 3500 辆(美军 2000 余

辆),装甲车 3000 余辆(美军 2200 余辆),作战飞机 5000 余架(美军 2000

余架),舰艇 250 余艘(美军 140 艘)。地面部队编成 5 个进攻集团,即阿

拉伯东线联合部队,美第 1 陆战远征部队,阿拉伯北线联合部队,美第 7 军,

美第 18 空降军。各集团从东向西,依次部署在沙科和沙伊边界以南地区。航空兵部署在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土耳其和美军在迪戈加西亚的空军基地。海军舰队部署在波斯湾、阿曼湾、红海和地中海,其中在红海和波斯湾各有 3 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多国部队的总指挥为美国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可普夫上将,沙特阿拉伯陆军中将苏尔坦担任阿拉伯联合部队司令。多国部队的作战企图是:以高强度空袭摧毁伊拉克的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破坏其防御体系,重创其作战部队,然后出其不意地发动地面进攻,围歼伊军主力于科威特北部与伊拉克南部地区,迫使伊拉克接受联合国的有关决议。

伊拉克战前总兵力为 120 万人,作战飞机 770 余架,坦克 5800 余辆,装

甲车 5100 余辆,火炮 3.8 万余门,地对地导弹 800 余枚;重点部署在科伊边境的南部地区。整个武装力量的总指挥为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伊军在地面部队和坦克、装甲车方面虽占有优势,但在作战飞机和海军力量方面却远远不如对方。因此,他们制定的战略企图是:以藏避炸,保存实力;以有限的反击拖住对方,用导弹袭击以色列,逼其卷入战争,借以分化瓦解反伊联盟; 力求尽早把多国部队拖入地面作战,依托既设阵地,发挥兵力数量优势,使战争长期化、复杂化,最终迫敌撤出海湾,永久占领科威特。

这次作战过程,按多国部队的行动性质,可分为高强度空袭阶段和地面进攻阶段。前者持续了 38 天,后者只有 100 个小时,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多国部队手里。

  1. 月 17 日至 2 月 23 日为高强度空袭阶段。17 日凌晨 1 时 30 分,美国战舰向巴格达的目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 时 38 分,直升机发射“狱火” 导弹;3 时,F—117A 隐形战斗机对巴格达投下首批具有穿甲能力的激光制导炸弹。多国部队的大规模空袭,起初的重点是战略性目标,然后逐步转为夺取科威特的制空权,并为地面进攻作战场准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各种新式空袭兵器对已查明的伊拉克战略防空系统、战略指挥机关、通信和交通系统、核生化武器与设施、机场、部队驻地等等,进行了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持续不断的空袭。在此同时,还散发了大量传单,对伊拉克军民展开了心理战。

伊军一开始便实行消极防御,其多数兵力兵器都隐蔽于地下,只以很少量的部队进行有限还击,如出动少数比较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导弹艇,试图予以反抗,但都遭失败。其间,伊军于 29 日曾以小股地面部队袭击并占领了沙特阿拉伯一个未设防的边境城市海夫吉,但两天以后该城即被多国部队收复。在完全被动的情况下,伊军开始在海上倾泄石油,在地面点燃科威特的许多油井,企图以此阻滞多国部队的行动,但也无济于事。2 月 2 日,伊拉克海军被歼。到 2 月 23 日,伊军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基本上被摧毁了,有些军、师、旅已与总部失去联系,从本土支援科威特战区的装备与补给品被炸毁, 通往前线的道路和桥梁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补给不济、挨打被炸,伊军士气沮丧,出现大批逃亡,以致前线作战师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1. 月 24 日至 28 日为地面进攻阶段。24 日凌晨开始,多国部队 5 个进攻

集团,先后在科沙、伊沙边界约 500 公里宽的战线上发起进攻。由 2 个陆战

师、1 个陆战远征旅和 1 个陆战航空联队编成的美第 1 陆战远征部队,首先

从科沙边界肘部向北发起进攻;由 3 个美军师和 1 个法军师编成的美第 18

空降军,从伊沙边界向东北方面发起进攻;由海湾 6 国机械化步兵编成的阿拉伯东线联合部队,沿海岸向北发起进攻;由埃及、叙利亚、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参战部队编成的阿拉伯北线联合部队,从西部科沙边界向阿里塞米姆机场方向发起进攻。由 4 个美军师、1 个英军师和 1 个美军装甲骑兵团

编成的美第 7 军,受命担任主攻,原计划于 25 日发动进攻。由于各集团进展

顺利,加之伊军有从科威特撤出的迹象,该军便提前于 24 日午后发起了进攻。多国部队的各进攻集团,都只遇到伊军的轻微抵抗,因而进展迅速。例如,美第 18 空降军 24 日突破伊军防御后,迅速挺进,深入伊境 120~270

公里,切断了 8 号公路。事实上,到 25 日日终时,伊军的一线部队已基本丧失战斗力。此时,萨达姆下令伊军撤出科威特。

2 月 26 日,美第 18 空降军切断了伊军幼发拉底河河谷的交通线,阻止了伊军向科威特战区的增援,完成了对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内伊军部队的包围。美第 7 军在空军支援下,已向伊境内推进了 100 余公里,并继续向东

发展进攻。其他 3 个集团,同样顺利地向预定目标推进。面对多国部队的迅

猛进攻,萨达姆于 26 日宣布:正式接受停火,在一天之内从科威特撤出伊军,

科威特不再是伊拉克的第 19 省。27 日,美第 7 军在第 18 空降军协同下,在

巴士拉以南地区围住了伊拉克的王牌军,约 10 万名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被歼; 阿拉伯联合部队正式进入科威特城区。28 日 8 时,多国部队停止进攻,作战行动宣告结束。

这次战争历时 42 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把伊拉克侵略军赶出了科

威特。在战争中,伊拉克伤亡约 10 万人,被俘 17.5 万人,损失坦克 3874

辆、装甲车 2400 辆、火炮 2917 门、飞机 243 架(不含被伊朗扣留的 147 架); 国内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的研制与生产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总共耗资约2000 亿美元,大抵相当于伊 10 年的石油收入。科威特被伊掠走黄金合 10 亿

美元、外汇 10 亿美元、珠宝 20 亿美元、汽车 50 万辆,房产和基础设施损失

折合 150 亿美元,油井、炼油厂和输油管受损约 100 亿美元,有 600 多口油

井被伊军点燃;如若恢复和重建,预计耗资将达 725 亿美元。美军阵亡 390

人,伤 3336 人,被俘和失踪 66 人,损失坦克 35 辆、飞机 56 架,伤损舰只

2 艘;总共耗资大抵为 600 亿美元。其他参战国家都只有轻微的损失。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现代化战争。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可以确切地说,作战胜负早已预决。但是,它毕竟发生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条件下,因而成了现代高新技术兵器的大检阅和大较量。例如,在战争中使用的“爱国者”地空导弹、“飞毛腿”B 型导弹、“战斧”巡航导弹、F—117A 隐形战斗轰炸机、F—15E 战斗轰炸机、B—52 远程战略轰炸机、E—3 型空中预警和指挥机、EF—111A 型和 EA—6B 型电子干扰机、M1A1 坦克、T—72 坦克和其他先进技术装备等等,都充分显露了各自的优点或缺点。

战争中技术大较量的优劣,在开战第一天即已显见分晓。当时,多国部队首批出动 700 架飞机进行第一轮轰炸,结果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全部返航而无一损伤。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其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首先使用能够躲

避雷达的 F—117A 隐形战斗轰炸机作为攻击的先头机群,它们准确地敲掉了伊军的通信系统,使伊军丧失了有效的指挥;二是 EF—111A 型和 EA—6B 型电子干扰机使用了大功率的电子干扰器,成功地压制了伊军的战略防御雷达体系。同时,飞机还撒放了大量的金属干扰片,诱使伊军防空导弹部队打开雷达,然后由 F—4G 型鬼怪式战斗机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予以摧毁,或迫其持续关机,使伊军无法实行反击;三是由 E—3 型空中预警和指挥机在高空盘旋,有效地指挥和控制着整个轰炸活动。由于多国部队大量使用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伊军地面指挥中心受到严重干扰,地空通讯联络几乎难以进行,伊军的地面飞机不敢升空迎战,即使升空也不能作战。这样, 伊拉克空军的 100 多架飞机,在欲战不能、入地无门的情况下,不得不起飞出逃,竟然飞往原先的敌国伊朗去避难,结果被伊朗扣住。

据事后公布的材料,多国部队在空袭第一天共出动飞机 1000 多架次,在

巴格达上空倾泄炸弹 1.8 万吨,总爆炸力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广岛投掷的那颗原子弹。此后,在连续一个多月的高强度轰炸中,多国部队总共出动飞机近 10 万架次,共投炸弹 8.85 万吨,比越南战争 10 年中所投炸弹的总量还多 50%。狂轰滥炸造成了伊拉克军事机器的严重瘫痪,使伊军前线部队50%以上的战斗力受到摧毁。而战略轰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新技术兵器的大量使用。

此外,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美军“爱国者”导弹对伊军“飞毛腿”B 型导弹的制服。苏制“飞毛腿”是具有高度机动性的中程地地导弹,采用头体分离、车载越野和机动方式进行发射,是一个流动性极强的导弹系统,B 型的射程为 280 公里。它曾是伊军赖以耀武扬威的杀手锏之一。萨达姆对它寄

予了莫大的希望。可是,这一次却相形见绌而出了丑。开战第二天,1 月 18 日凌晨,伊军对准沙特境内的宰赫兰机场发射出两枚“飞毛腿”导弹。在机场响起的防空警报声中,“飞毛腿”呼啸而来,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处于待发状态的美陆军“爱国者”导弹,立即腾空而起,以超过 5 倍音速的速度迎将上去。霎时间,一声巨响,一枚“飞毛腿”导弹的弹头在空中爆炸了。自此以后,伊军的“飞毛腿”奔向哪里,美军的“爱国者”就在哪里恭候。这不仅给“飞毛腿”的作战效能罩上了阴影,而且引起了军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实战表明,美国雷锡恩公司研制的“爱国者”地空导弹,作为一种具有全空域、多功能的新一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虽然最大射程只有 80 公里,却有着良好的防卫效能。它的主要特点是,操作维修自动化,反应快, 威力大,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导弹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车载机动发射。它与“飞毛腿”导弹比较,优劣自明。

海湾战争中高新军事技术的较量,对研究未来战争给予了很多重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