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之战(法国)
日俄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争斗越来越激烈,都把欧洲做为它们争夺的重点。在日益激烈复杂的角逐中,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集团:英国、法国、俄国等国为一方,称为“协约国”;德国、奥匈帝国等国为另一方, 称为“同盟国”。1914 年 7 月底,两大集团在欧洲兵戎相见,战火很快扩展到非洲、亚洲和其他地区,发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一开始,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就在西线对法国发起猛攻。法军总司令霞飞率英法联军顽强抵抗,在马恩河会战中击退德军,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由于进攻受挫,小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德军又将进攻重点转到了东面的俄国。经过半年多的激战,德国也未能击败俄国,到 1915 年 11 月,双方在东线也进入了对峙状态。继任德国军队总参谋长的法尔肯汉认为,俄国地广人多,不易对付,必须停止对俄国的进攻行动。应该把主要进攻对象指向英法军队。只要能迫使英法军投降,俄国就会因失去西方财政和军火工业的支持而失败。英法比较,主要敌人是英国。英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因隔着大海无法直接干预。法国是英国的一把“利剑”,打败英国必先击败法国。所以,法尔肯汉经过一番盘算,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一个进攻法国的新计划, 把突击的目标选择在凡尔登。
为使进攻法国凡尔登的新计划早日被德皇批准,法尔肯汉曾几次进见威廉二世,陈述自己制定的计划的可行性:“陛下,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军事重镇和最大的要塞,是巴黎的西北之口;又是协约国西线的突出部位,是法国战线东翼的支点;另外它离我们的铁路干线只有 12 英里。它的战略价值是显尔易见的。如果凡尔登失守,不仅会破坏法国的防御系统,敞开通往法国集团军和巴黎的大门,而且还将会给法国军民士气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 如果我们对它发动进攻,法国人必然会投入全部力量保卫它。这样,我们就可以变凡尔登为‘碾碎法军的磨盘’,使法国把血流尽,以此争取西线的胜利。”
不久,德皇就批准了这个计划。法尔肯汉将它命名为“处决地”行动, 预定 1916 年 2 月 21 日开始。
为了进攻凡尔登,德军从 1915 年冬季开始,就着手进行准备。先是惊人地把大炮从俄国、巴尔干半岛和克虏伯工厂等处集中起来。排列在进攻现场周围的,有 542 个掷雷器,每个掷雷器能发射装有 100 多磅高爆炸药和金属
碎片的榴霰弹。另一种可怕武器是 130 毫米的“小口径高速炮”,它以步枪子弹的速度发射榴霰弹。除此之外,还配置了喷火器。这样连同翼侧的武器, 有 140O 多门大炮排列在不到八英里长的战线上。进攻的兵力有 10 个师 27
万人,将近防守凡尔登法军的 3 倍。
德军围绕凡尔登所进行的精心准备,法军不是没有发觉。法军情报人员多次侦察并向统帅部提出德军的攻势已在眼前的警讯,却被法军总司令霞飞所忽视。他认为,凡尔登要塞在军事上的用处已经过时,必须尽可能集中所有守备部队加强野战部队。1915 年 8 月,法国政府决定废弃凡尔登等一些要塞,代之以战壕、掩体、土木障碍和铁丝网等野战工事,而将其炮台弃置不用,有 4 000 多门火炮撤离炮台,有 2 000 余门大口径火炮从炮塔上拆下来。
直到 1916 年 1 月,大炮还陆续从炮塔上拆下来,用于另外地方。陆军委员一个代表团访问了月尔登以后,曾起草一份报告,建议陆军部立即采取加强措
施,保卫凡尔登要塞。这些建议却遭到了霞飞的指责。面对德军咄咄逼近凡尔登要塞之际,霞飞却轻蔑地笑道:“德国人曾经到过离巴黎仅 15 千米的地
方,后来还是被我们打了回去。凡尔登离巴黎 200 多千米,怕什么!”
1916 年 2 月 21 日清晨 7 点 15 分,德军的“处决地”行动开始了。随着一串闪光的信号弹在高空爆炸,隐蔽的德国炮群惊天动地般地怒吼起来,以每小时 10 万发的速度将炮弹倾泻到以凡尔登、布拉邦特和奥尔内的村庄为界
的 14 英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区中,炮击直到下午 4 点 45 分。两百多万发炮弹铺天盖地袭来,把法军的战壕完全摧毁,碉堡被炸平,森林炸成碎片,山头削平,整个法军防线笼罩在滚滚浓烟烈火之中。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之后,德军步兵开始进攻。法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士兵们仍然奋勇抵抗。激战又持续了几天。由于德军在火力和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终于突破了法军防线,攻占了杜奥蒙炮台。
德军的行动迫使法军统帅部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凡尔登的措施。2 月 24 日,霞飞命令总参谋长卡斯得诺将军亲自到凡尔登传达他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将敌人拦阻在马斯河右岸。
2 月 25 日,霞飞决定委任贝当将军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官,并增派大批援军去解凡尔登之围。当天夜里,贝当就赶到前线。他立即组织军民抢修公路。紧接着,几十万援兵通过修复的公路迅速赶到了凡尔登;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到。贝当还把前线分成若干防区,将增援部队、新调来的重炮和装备分配给各防区。法军的士气逐渐得到恢复。他们坚持防御,死守要地,不肯退让。德军为攻占凡尔登,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阵地上,双方反复冲杀争夺。德军的进攻虽然取得了一点进展,但是离德军参谋部的计划还相差很大。由于法军兵力不断增强,德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很大代价。这时,法军设在马斯河西岸的炮兵也从侧翼进行轰击,使德军各突击军陷于炮火的威逼之中,伤亡惨重。德军的攻势日益减退。
此时,法军总司令霞飞正积极准备在另一个战场——索姆河战线发动大攻势。这一进攻计划早在凡尔登战役之前就已制定出来了,但现在显得更加必要了。因为它可以吸引大量的德军兵力,减轻凡尔登战场的压力。
6 月 24 日,英法联军的庞大炮群开始向索姆河畔德军防线进行轰炸,俄军也在西南战线发起大规模的战役。协约国所采取的联合行动,使德军统帅部不仅无法向凡尔登增兵,反而不得不从凡尔登抽出兵力调往俄国战线和索姆河地区。这样,德军在凡尔登再无法组织攻势了,一部分已占领的要塞也被迫放弃,而凡尔登本身已失去原来的战略意义。12 月 18 日,法军停止对凡尔登的进攻。至此,历时近 10 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结束。
凡尔登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战役。在整个战役中,德军共投入了 46 个师,法军全部兵力 70 个师中有 66 个师投入战斗。
交战结果,法军死伤、被俘和失踪的人数约 40 余万人,德军死伤 30 余万人。由于双方伤亡人数众多,因此,这场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战事还未结束,德皇就已明白:法尔肯汉的计划不仅是“使法国把血流尽”,而且也使德国把血流尽,因而撤消了法尔肯汉总参谋长的职务。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军因遭受到无法弥补的兵力、物力的巨大损失,使之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之中,德军士气大为低落, 开始走下坡路。主动权逐渐转移到了协约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