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 图1

附 录

注 释

  1. 十八世纪欧洲的军事理论中有一种倾向,认为会战不但是不必要的,

    而且是有害的,演习式的作战比决定胜负的会战有利。例如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劳埃德认为,掌握了数学和地形学等方面的知识就能够用几何学精确地计算出一切作战行动,战争中就不必进行实际的会战。普鲁士的军事理论家标洛则把会战称为“完全绝望中的补救手段”,他认为作战对象不应该是敌人的军队,只要对敌人的补给线造成威胁就能迫使敌人屈服。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之交,普鲁士的军事领导集团仍受这种思想的支配,畏惧会战而对演习式的作战评价过高。作者针对这些情况作了批判。这里提到的最近几次战争系指 1806—1815 年的拿破仑战争。——26 页

  2. 极端(das Ausserste)也可以译为“极限”、“顶点”、“最大限度”

    等等,日文译本译为“无限界性”。作者认为,在概念领域内一切事物都是完善的,都在追求绝对的顶点。例如抽象的战争就是这样。由于一方使用暴力,对方就不得不同样使用暴力,这样,双方暴力的使用就会达到最大的限度,双方都会追求最高的目标(打垮敌人或使敌人无力抵抗)和使用最大的力量。下文中所谓“追求极端”、“战争要素的自然趋向”、“沿战争的自然方向发展”等,都是指这种要求达到最大限度的趋向。——26 页

  3. 关于这个问题,克劳塞维茨在 1827 年 12 月 22

    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我们不应该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暴力和消灭敌人的行为,不应该根据这种简单的概念按逻辑推出一系列与现实现象不相符合的结论。我们必须认识到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它的规律不完全是自己决定的。它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工具本身不能活动,要靠手来操纵,而操纵这一工具的手就是政治⋯⋯。这样说明以后,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为什么存在着追求很小目标的战争,这种战争只是一种威胁行为,是一种武力谈判,而在某种联盟的场合,还存在着纯粹是装装样子的战争。但是,如果认为这种战争已同军事艺术无关,这也是不合理的。只要军事艺术不得不承认战争所追求的目标不一定是极端, 不一定是打垮敌人和消灭敌人、承认存在这样的战争是合乎情理的, 那么就必须根据各种不同政治利益的要求确定各种不同的战争。”(克劳塞维茨将军论防御的两封信,载德文《军事科学评论》1937 年特刊第 8 页。)——29 页

  4. 列宁在 1915

    年曾研究过《战争论》,并作了摘录和批注,他特别重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同政治的关系的一些思想。请参阅列宁《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书摘录和批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1960 年翻译出版。

关于战争同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克劳塞维茨在 1827 年 12 月 22

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战争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政治通过另一种不同的手段的继续,因此,所有大的战略计划中的主要方针绝大部分都是带有政治性的,而且这些主要方针越是涉及到整个战争和整个国家,它们的政治性也就越为明显。整个战争计划是直接根据交战双方的政治状态和它们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制定的。战局计划是根据战争计划制定的,当整个军事行动只是在一个战区内进行时,战局计划和战争计划是同一个计划。然而,战局的各个部分也都渗透着政治因素,很少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会战等)不受政治因素的某些影响的,根据上述观点,就根本不可能对一次战争的战略单纯从军事上作出评价,也根本不存在纯军事的战争计划,这种看法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只要看一看战史,用不着进一步说明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但是,人们还是往往把战略计划中的纯军事部分同政治部分割裂开来,并且把政治部分看作并不属于战争的某种东西,这一事实正好说明,上述观点至今尚未确立。战争无非是政治意图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整个战略的基础,并且深信,谁不承认这种看法是必要的,谁就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只有使用这一基本观点, 全部战史才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其中的一切就充满矛盾而不可理解了。”——43 页

  1. 关于这一点,克劳塞维茨在 1827 年 12 月 22

    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军事艺术的任务和权利主要在于不使政治提出违背战争性质的要求,在于防止政治使用这一工具时因不了解工具的效能而产生错误。”——44 页

  2. 关于这一点,克劳塞维茨在 1827 年 12 月 22

    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政治越是从整个民族及其生存的重大利益出发,问题越是关系到彼此的生死存亡,政治和仇恨感就越加一致,政治就越是融合在仇恨感中,战争就变得越加简单,就越是从暴力和消灭敌人的纯概念出发,就越符合根据这一概念按逻辑推出的要求,战争的各个部分就越有必然的联系。这样的战争看起来完全是非政治的,因此往往被认为是真正的战争。但是很显然,这样的战争同其他战争一样,也少不了政治因素,只是政治因素同暴力和消灭敌人的概念一致,因而人们看不出来罢了。”——44 页

  3. 七年战争(1756—1763)即第三次西里西业战争。战争的一方是普鲁士及

    其同盟者英国,另一方是奥国及其同盟者俄、法、萨克森、瑞典等国。普鲁士当时是一个小国(英国主要是以金钱支援普鲁士),在力量对比上处于 劣势。由于普王腓特烈二世(亦称大帝)有节制地使用力量,采取了持久作战的方法,使对方感到力量消耗过大而被迫签订和约,只得承认他对夺古的西里西亚的所有权。

查理十二(1682—1718)是瑞典国王(1697—1718),他在北方战争(1700—1721)中对俄、波,丹三国同盟作战,1700 年进攻丹麦, 迫使丹麦签订和约,随即于纳尔瓦会战中击溃俄军。后又击溃波兰军队而占领了波兰。由于没有慎重考虑本国力量,攻入乌克兰并向莫斯科进军,终于在 1709 年的波尔塔瓦会战中被俄皇彼得一世击败。—

—55 页

  1. 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曾谈到这一点,他写道:“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对于是否应当使用军事学术或军事科学这一名称的问题,答案是:战争最象贸易,战争中的会战就等于贸易中的现金支付:尽管它实际上很少发生,但一切仍以它为目的,而且它最后必将发生,并起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第 244 页。)——60 页

  2. 这句话原文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但机器也通过了”,意思是说统帅坚强的意志可以使军队克服阻力(法文译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当然机器也一起被粉碎了”(英、日、俄文译本是这样译的)。根据我们的理解,机器是指军队,所以前一种理解在意思上说较为合理,但从原文文法上看,后一种理解较为合理。

——96 页

10“die Ausrustung”这个词在十九世纪欧洲军队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包括武器弹药、服装装具和其他一切军需品在内, 译为“装备”较合适。狭义的则指随身携带的用品(如背包、子弹盒、饭盒、水壶、土木工具等),译为“装具”较合适。——101 页

  1. 野营(das

    Lager)——指军队野外宿营,包括幕营(在帐篷内)、露营(在露天)、厂营(在草棚等掩蔽物下)。在拿破仑战争以前, 欧洲各国军队大多用帐篷野营。冬季除舍营外军队有时也在野营中过冬。长期固定的野营地筑有野战工事(堑壕、土墙等),称为营垒,军队有时在此进行防御。——105 页

  2. 攻城术又称围攻法,即围攻要塞和城堡的方法。在欧洲很早就出现了攻城术,到十七世纪形成了一套正规的围攻法。攻城时先挖掘与要塞外廓平行的壕沟(所以叫平行壕),攻城炮兵在这里构筑炮台以压制要塞的炮火。然后向要塞挖掘锯内形的接近壕,逐渐向要塞接近,并挖掘第二道和第三道平行壕,最后挖掘坑道进行爆破,然后向要塞内部发起强攻。守备部队为了阻止攻城部队向要塞接近,

    针对接近壕挖的壕沟则称为反接近壕。——111 页

  3. 在十八世纪,欧洲军队中盛行线式战术。军队的战斗队形主要是横队,作战时要求全队同时推进,动作整齐一致,不顾敌人的火力,

    象机械一样地听命令行动。因此,战斗队形各部分的组成、行列和间隔距离,战斗中队形的变换、步法、步幅和步速,使用武器的动作,以及其他一切行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军队即以严格的纪律和机械一样的行动闻名欧洲。甚至在百余年以后,这种机械规定在军队的训练中仍有明显的影响。——112 页

  4. 数量上的优势即兵力优势。当时,普鲁士军事理比家标洛(1757—

1807),奥地利军事家卡尔大公(1771—1847)以及法国军事理论家约米尼(1779—1869)等都强调数量上的优势。卡尔大公认为,

军事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说明,如何在决定性方向上巧妙地集中和运用数量占优势的兵力。约米尼认为,在决战方向上集中数量占优势的兵力和使用这些兵力投入会战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标洛认为,应该集中主力去对付主要的对象,并且造成对敌人的优势兵力。—— 113 页

  1. 当时,标洛和维利森(1790—1879)等都很强调给养的作用。标洛认为,仓库——给养的来源好比人的心脏,心脏一出问题,“集体人”(军队)就完了。维利森认为,军队是由人和马匹组成的,粮秣给养是军队作战的基础。——113

  2. 这里可能是指标洛的理论。标洛在《新军事体系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作战的目标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敌人的补给线或基地。所谓基地即设有各种补给仓库的设防地区或要塞。标洛认为,从基地两端向进攻目标引两条直线即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基地底边所对的顶角称为作战角,一般说这个角不应小于六十度,进攻军队前进的距离不应超过三天的行程,只有建立新的基地之后方可继续前进。克劳塞维茨早在

    1805 年就曾以《评标洛的纯粹和实用战略》为题, 撰文批判过标洛的这种观点。——114 页

  3. 这里的包围一词原文为“die umfassende

    Form”,按词义可作两种理解。森林太郎的日文译本译为“概括一切的形式”(俄文译本也可作这样的理解),其他译本大多译为“包围形式”。我们认为这里是批判标洛的理论,标洛强调进攻时应以敌人的补给线为目标, 因而也强调包围的作用,所以译为“包围”。——114 页

  4. 这里可能指约米尼所强调的内线作战的理论。约米尼认为,内线作战总比外线作战优越,因为军队处于内线既便于集中又便于实施机动,而且容易各个击破敌人。——114

  5. 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兴起,军队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新的军队由大批雇佣兵组成。在意大利,佣兵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佣乒的首领称为“佣兵队长”。每个佣兵集团的武器装备为佣兵队长所有,给养和薪饷由佣兵队长负责。佣兵队长可以将自己的集团出雇于任何国家。因此,战争是佣兵队长的职业,军事艺术就好象是他的手艺。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不是战争本身的原因决定的,

    而是社会状况等外在原因决定的。——135 页

  6. 斜形战斗队形原为占希腊著名统帅艾帕米农达所发明。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把它运用于线式(横队)战术,作战时将军队排成横队,但不与敌军平行对阵,而是偏斜地以一翼及中央的一部分兵力先攻击敌人的一翼。中央及另一翼则不与敌人接触,只牵制敌人,使他不能加强被攻击的一翼。先攻击的一翼以优势乓力击溃敌人一翼后,

    即从翼侧包围敌人,随即全线攻击,以便击败敌人。——142 页

  7. 1806 年 10

    月普鲁士军队分三路集中在耶纳、魏马一带,不伦瑞克总司令亲率中路,吕歇尔率右翼,霍亨洛黑率左翼,准备进攻法军。拿破仑先敌出击,1O 月 10 日于扎耳费耳特击溃路易亲王所部。不伦瑞克率主力北撤,霍亨洛黑的军队留在耶纳掩护,10 月 14 日遭到拿破仑主力的攻击,所部陶恩青师和格腊韦尔特师分别于多伦山和卡佩伦多夫被击溃。吕歇尔从魏马前来支援,在卡佩伦多夫后面亦被

击溃。霍亨洛黑所部在此役几乎全军覆没。同日,拿破仑部下达乌的军队在奥尔施塔特击溃不伦瑞克的主力。在追击中,普军纷纷投降。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歼灭战——耶纳会战。——143 页

  1. 1797 年 2 月拿破仑在北意大利攻陷芒托瓦(见注

    27)后,奥地利企图挽救北意大利,准备与拿破仑决战。3 月,奥军总司令卡尔大公先赴前线,命先遣部队于皮亚韦河警戒,主力于塔里亚曼托河设防, 等待从莱茵地区开来的援军到达后向法军进攻。3 月 16 日,拿破仑击退奥军先遣部队后,向塔里亚曼托河的卡尔大公进攻。卡尔大公因兵力相差悬殊,略作抵抗后即向萨瓦河、德拉瓦河撤退。3 月 28 日法军进入奥地利国境,4 月 7 日先头部队到达累欧本。18 日双方签订累欧本停战协定,同年 10 月 17 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见注 24、25)。——149 页

  2. 1795 年 8 月 22

    日法国通过了一个新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为上下两院,上院称元老院,下院称五百人院,最高行政机构为督政府, 由两院选举产生。1795 年 11 月第一届督政府宣告成立。督政府更换过三届,至 1799 年被拿破仑推翻。——15O 页

  3. 1797 年 4 月,拿破仑的军队向维也纳进逼,4 月 7

    日先头部队到达累欧本,奥国政府被迫求和。4 月 18 日双方于累欧本签订停战协定, 并决定进一步议订和约(见注 25)。——150 页

  4. 1797 年 10 月 17

    日,法国和奥地利在意大利坎波福米奥村(在乌迪内西南)根据累欧本停战协定签订和约,奥地利根据和约虽然丢失了尼德兰和伦巴第,但得到了威尼斯,不仅与本土连成一片,而且控制一部分亚德里亚海。因此,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个和约并没有要奥地利作出很大的牺牲。——151 页

  5. 1812 年 6 月 6

    日,拿破仑率四十五万大军从维斯拉河进攻俄国,俄军步步后退,8 月 17 日法军进至斯摩棱斯克。8 月 29 日俄皇撤换巴尔克来,任库图佐夫为总司令。9 月 4 日俄军十三万(火炮五百门) 于博罗迪诺设防,准备与法军决战。9 月 7 日,拿破仑率仅有的十二万五千军队发起进攻,经过激战,双方都有很大损失。9 月 8 日,库图佐夫向莫斯科撤退,后又撤出莫斯科。9 月 15 日拿破仑进占莫斯科。严寒和饥饿使法军不能久占。10 月 19 日拿破仑率十一万军队携六百门火炮从莫斯科撤退,俄军到处追击法军。11 月 9 日法军到达斯摩棱斯克,只剩三万五千人。1813 年 1 月,俄军追至维斯拉河。

——152 页

  1. 1796 年 4 月法国督政府派拿破仑攻入北意大利,奥军节节败退,至6

    月,除芒托瓦要塞未被法军攻克外,奥军基本上全部撤至国境附近。7 月 5 日法军包围芒托瓦。此时,奥地利任乌尔姆塞尔将军为司令接替伯奥流,率军队六万准备与芒托瓦守军呼应,火击法军。乌尔姆塞尔把军队分为两路,沿加尔达湖东西两侧南进。7 月 31 日拿破仑决定放弃对芒托瓦的围攻,集中兵力迎击奥军。8 月 3 日于萨洛及其东南地区击退奥军西路。8 月 4 日回头向东路奥军前进。当拿破仑北上时,乌尔姆塞尔已进入芒托瓦,但得悉西路军被法军击败后, 便离开芒托瓦渡明乔河,准备与西路会合,8 月 5 日与法军相遇,被拿破仑击败,向本国撤退。法军重新围攻芒托瓦。

同年 9 月乌尔姆塞尔又来解围,未成,被围于芒托瓦。同年 11 月和 1797 年 l 月奥地利阿耳文齐将军又两次前来解围,都被拿破仑以同样的方法所击败。1797 年 2 月 2 日,芒托瓦被法军攻陷。——

153 页 28 围攻要塞的军队为了抗击敌人援军或解围的部队而在围攻圈(攻城阵地)外围构筑的防御工事称为围攻防卫圈。围攻的军队有了这种工事,就可以一面进行围攻,一面抗击前来解围的敌人部队。——153 页

  1. 1814 年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军队深入法国国境,2 月 1

    日于拉罗提埃击败拿破仑后,施瓦尔岑堡率领联军主力沿塞纳河,布留赫尔率联军一部沿马恩河向巴黎进军。拿破仑得悉联军两路隔绝,便决定首先攻击布留赫尔军队,2 月 10 日于尚波贝尔击败其一部,2 月 11 日于蒙米赖击败另一部,2 月 14 日又于埃托日击败布留赫尔亲自率领的一部,布留赫尔退回夏龙。拿破仑没有继续追击布留赫尔,于 2 月 15—16 日连夜赶向塞纳河进攻施瓦尔岑堡。2 月 17 日于莫尔芒击败由俄国维特根施坦率领的军队(施瓦尔岑堡的右翼),18 日于蒙特罗击败符腾堡王太子率领的军队(施瓦尔岑堡的前卫)。施瓦尔岑堡急忙向东撤退。2 月 24 日拿破仑又回到特鲁瓦。——154 页

  2. 1814 年 3

    月初,布留赫尔休整完毕后向拉费尔特前进,准备同标洛将军会合进攻巴黎。拿破仑赶来将布留赫尔赶过安纳河,但在郎城进攻布留赫尔受挫。3 月 11 日拿破仑留一部兵力监视布留赫尔,自率主力东进,3 月 20 日于阿尔西与施瓦尔岑堡遭遇,因众寡悬殊战败。拿破仑于绝望中向维特里方向前进,企图威胁联军后方。此时布留赫尔已回到夏龙与施瓦尔岑堡靠拢。联军决定由施瓦尔岑堡和布留赫尔各率一路主力直取巴黎,由俄国沃东库尔将军率一万骑兵在后方掩护。3 月 26 日,拿破仑于圣迪济埃攻击联军,只见骑兵不见主力,急忙赶回巴黎,但联军早在 3 月 31 日进入巴黎。——156 页

  3. 在 1807 年第四次反法联盟战争中,俄国本尼格森将军所部于 6 月 13

    日退至弗利德兰。6 月 14 日拿破仑发起进攻,俄军大败,撤回涅曼河东岸。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被迫求和。7 月7—9 日于提尔西特签订和约,根据和约普鲁士丧失了大片领土(包括易北河以西全部领土),赔款一亿三千万法郎,常备军在十年内不得超过四万二千人。俄国同意参加大陆封锁,与法国结成同盟, 因而得到了过去属于普鲁士的比亚威斯托克。——160 页

  4. 1805 年法军从莱茵河、美茵河以及意大利进攻奥地利。1805 年 10

    月,拿破仑于乌耳姆歼灭奥军一部,11 月击退奥俄联军,11 月 13 日进占奥京维也纳,11 月 19 日渡过多瑙河,12 月 2 日于奥斯特利次战败奥俄联军。迫使奥皇于 12 月 26 日签订普累斯堡和约。和约规定:奥国将威尼斯、伊斯的利亚,达耳马戚亚割让给意大利王国, 并承认拿破仑为意大利王国国王,奥国赔款五千万法郎。

1808 年,法军进攻西班牙,1809 年初奥地利乘机向法国发动战争。4 月 22 日双方于勒根斯堡进行会战,5 月 21—22 日于阿斯波恩进行会战。7 月 5—6 日奥军在瓦格拉木会战中大败。7 月 11 日奥皇术和,10 月 14 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国将萨尔斯堡割

让给巴伐利亚王国,参加大陆封锁,常备军不得超过十五万,赔款八千五百万法郎。——160 页

  1. 恩格斯在 1858 年 1

    月所著《博罗迪诺会战》一文中写道:“如果当时拿破仑把近卫军投入战斗,那么,根据托尔将军的说法,俄国军队无疑是会被歼灭的。但是拿破仑不敢以其最后的预备队——他的军队的核心和支柱来冒险,可能因此而错过了在莫斯科签订和约的机会”。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第一卷第 340 页。——161 页

  2. 这里指的是香霍斯特所著《野战手册》,是他任汉诺威军事学校教官(1782—1792)时写的讲义。书中提出了许多野战行动的规则,

    并列举了许多史例。——167 页

  3. 《炮兵手册》共分四卷,香霍斯特生前只完成了三卷,第四卷没有出版,是后人在他的遗稿中找到的。第一卷谈炮兵理论和经验,第二卷谈火炮的结构,第三卷谈炮兵的训练和野战炮兵的作用。——

    167 页

  4. 崩策耳维次筑垒阵地在西里西亚的崩策耳维次附近,又称崩策耳维

次营垒,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于 1760 年命令构筑的野战筑城工事。在七年战争后期,他的军队曾数次借以抵抗俄国和奥地利的优势军队。——169 页

  1. 1797 年 1

    月,奥地利阿耳文齐将军率领军队分三路沿北意大利的加尔达湖东侧地区南下进攻法军,企图救援 1796 年被拿破仑围困在芒托瓦的乌尔姆塞尔军队(见注 27)。拿破仑前来迎击,1 月 14 日晨在利佛里进攻奥军中央纵队。最初,奥军两翼的两个纵队迂回拿破仑的部队,造成了对拿破仑不利的态势。但法国援军攻入东路奥军的后方,几乎全歼这一路奥军。奥军被迫全线北撤。15 日晨法军转入追击。奥军的解围企图被打破。

1809 年拿破仑占领奥京维也纳后,7 月初渡过多瑙河,5—6 日与卡尔大公的军队于瓦格拉木附近会战。第一日未分胜负。第二日卡尔大公进行两翼包围,右翼(约三分之一兵力)的推进使法军受到威胁。但由于中央兵力薄弱,被法军突破,左翼被法军包围,援军没有赶到,因而失败。奥地利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见注 32)。

——170 页

  1. 1796

    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北意大利,包围芒托瓦。奥地利几次派援军到北意大利都采用分进合击的办法,结果均被拿破仑各个击破(见注 27)。

1796 年法国对奥地利作战时,除拿破仑攻入北意大利外,另由朱尔丹和莫罗率两路军队攻入德意志地区。开始时进展顺利,后因两路军队相隔太远(相距达 140 公里),被奥地利卡尔大公在安堡各个击破,被迫退回莱茵河左岸。——17O 页

  1.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欧洲封建王朝争议夺利的战争。奥皇查理六世逝世后,由女儿玛利亚·特利莎继位。法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撤丁、瑞典等结成同盟,借口不承认玛利亚·特利莎的王位继承权发起战争。英国、荷兰和俄国答则支持奥地利。战争前后达八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西里

西亚的军事行动是这次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1748 年 10 月签订亚琛和约,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并放弃了在意大利的一些领地,玛利亚·特利莎的王位得到了承认。——173 页

  1.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是欧洲封建王朝争夺领地的战

争。 1700 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死后,法国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浦为西班牙王,遭到欧洲列强(英国、奥地利和荷兰等)的反对,引起了战争。最后双方签订乌德勒支和约(1713 年) 和拉什塔特和约。菲力浦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得到承认,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直布罗陀,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北美的许多属地,奥地利得到了西班牙在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属地。——173 页

  1.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初期,带刺刀的燧发枪虽然已经用来装备步

兵,但明火枪和长矛尚未完全废除。当时的燧发枪每分钟只能发射 1

—2 发子弹(整个会战中一个兵士只能发射 24—36 发子弹),明火

枪则每 2—3 分钟发射一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长予已完全废除,步兵武器完成了向火枪的过渡,以骑兵为主已过渡为以步兵为主,纵深队形已过渡为线式(横队)队形。——173 页

  1. 在中世纪,由骑士组成的骑兵在西欧一直是主要兵种。步兵由于没有甲胄和适当的战斗队形,只有剑、矛作武器,抵挡不住骑兵的冲杀,被人轻视而衰落。到十四和十五世纪,瑞士步乓使用了便于白刃格斗的短戟,后来又使用了弩、长矛和火器,他们善于利用地形,

    巧妙地机动和包围敌人,屡次击败了奥地利和勃艮第的骑士。衰落了数百年的步兵从此又得到复兴——173 页

  2. 布匿战争(前 264—前

    146)是古代两个最大的奴隶占有制国家(罗马和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的霸权、疆土和奴隶的战争,共分三次。第二次战争(前 218—前 201)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远征意大利开始。他在特拉西米诺湖战役和坎尼战役中屡败罗马军队。公元前211 年左右,罗马统帅西庇阿采取间接抵抗的办法,进军西班牙(当

时迦太基的领土)占据西班牙东南部,并于公元前 204 年攻入迦太

基本土。汉尼拔被迫从意大利回本土救援。公元前 202 年撒马战役中汉尼拔战败。次年缔结和约,迦太基丧失全部海外领土,交出舰船,不再是一强国。第三次布匿战争后,沦为罗马一行省,——173 页

  1. 1760 年战局是七年战争(见注

    7)中第五年进行的战局,它主要包括累格尼察会战和托尔高会战。1760 年 5 月,腓特烈二世率主力于萨克森与奥地利道恩元帅对峙。7 月,西里西亚告急,腓特烈二世企图去西里西亚救援,因遭道恩的阻截,遂返回萨克森围攻德累斯顿, 未克。8 月,西里西亚再次告急,腓特烈二世又去西里西亚,被奥军包围于累格尼察,发生累格尼察会战,腓特烈二世突围成功,获得胜利。10 月,奥俄军队进攻柏林腓特烈二世从西里西业回救柏林, 中途获悉联军已退出柏林,便进军萨克森,11 月于托尔高进行会战, 击败奥军。在这一年里,腓特烈二世以自己有限的兵力,频频进行机动和行军,与优势敌人周旋,保持了势均力敌的状态。因此,有人把 1760 年战局称为行军机动战局。——178 页

  2. 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先后征服波斯、腓尼基、埃及、印度等地,建立了古代最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在十八世纪初为了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和扩张领土,实行穷兵黩武政策,曾多次击败俄国、波兰、萨克森、丹麦等国。1718 年进攻挪威时,头部中弹身亡。——178 页

  1. 指 1760 年战局中腓特烈二世为了救援西里西亚而进行的两次行军

(见注 44)。第一次在 7 月初,当时奥地利的道恩率部抢先进入西里西亚准备阻击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于是突然回头袭击奥地利的拉西并围攻德累斯顿。第二次在 8 月,道恩接受上次教训,在腓特烈二世军队的右前方,几乎是平行行军,并派拉西在普军后面跟踪。腓特烈二世的这两次行军都是在随时可能与敌人遭遇的极困难情况下进行的。──180 页

  1. 1760 年腓特烈二世从萨克森第二次向西里西亚行军(见注 46)时,

    被奥军阻于累格尼察。腓特烈二世频频变换阵地,避免会战。8 月15 日,奥军准备对普军阵地进行包围攻击,劳东部围攻普军左翼, 不期腓特烈二世于 14 日夜间向东转移了阵地,所以劳东恰好与普军主力相遇,被腓特烈二世击败。普军突围成功,赢得了会战。── 180 页

  2. 万第是法国西部的一个郡,1793 年,该地农民在反动教会和保皇分

子的唆使下进行了反革命暴动,暴动继续了三年,直至 1795 年才基本上被镇压下去。

瑞士人,指中世纪瑞士的自由农民和山区牧民组织起来的步兵,他们勇敢并善于利用地形,曾多次战胜勃民第和奥地利的贵族骑士。

美国人,指美国独立战争时的美国士兵,虽然未受正规训练, 但善于使用散兵队形作战,打败了英国殖民主义者。

西班牙人,指拿破仑占领下的西班牙人民,曾展开大规模的游击战争,给法国侵略者以严重的打击。

十七、八世纪奥地利统帅欧根和英国统帅马尔波罗公爵所指挥的军队,虽然都是一些杂乱的队伍,但能够经常获得胜利。—193 页

  1. 1756 年,奥地利和俄国集结军队,建造仓库,征集马匹,准备于 1757

    年春联合进攻普鲁士。腓特烈二世估计战争不可避免,乘奥地利和俄国尚未准备就绪,于 8 月 29 日突然先向萨克森进攻。—199 页

  2. 马拉松之战是古希腊对波斯战争(前 500—前 449)中的一次战役。公元前

    490 年,古希腊统帅米太雅德率步兵一万一千人于马拉松平原(在雅典东北)大败拥有十万步兵、一万骑兵(另有资料说为二十万步兵、一万骑兵)的波斯入侵者。——206 页

  3. 1757 年 8 月,腓特烈二世率部分军队向西迎击联军,10 月,奥军进

入柏林,腓特烈二世回师救援。当奥军退出柏林后,腓特烈二世又回到来比锡迎击联军。11 月 5 日于扎勒何岸的罗斯已赫进行会战。会战中,联军企图迂回普军左翼,腓特烈二世及时调转了正面,并派骑兵袭击联军,结果联军大败。

同年 12 月,腓特烈二世利用罗斯巴赫会战胜利的余威,率部救援西里西亚。12 月 5 日,在勒登向奥军进攻。会战中,腓特烈二世佯攻奥军右翼,实际上利用地形将主力转至奥军左翼,奥军被击陨。这是腓特烈二世用斜形战斗队形以少胜多的典型会战。——206 页

  1. 北方战争(17oo—1721)的初期,1700 年 11

    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率领八千人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小城纳尔瓦击败了四万俄国军队。—206 页

  2. 1813 年 8

    月,施瓦尔岑堡指挥的联军主力,趁拿破仑东击布留赫尔之际,进逼德累斯顿。拿破仑于 8 月 26 日急速赶回德累斯倾向联军反击。27 日法军用正面进攻结合两翼迂回的方法击败联军。——206 页

  3. 1757 年春普鲁士军队突然侵入波希米亚。5

    月,腓特烈二世率主力包围布拉格,但久攻未克。6 月中,道恩率奥军前来解围。腓特烈二世率一部军队迎击道恩,6 月 18 日于科林发生会战,腓特烈二世战败,率兵退守萨克森。—206 页

  4. 1813 年德累斯顿会战(见注

    53)后,法军处于被包围的状态,虽然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战法,但没有效果。10 月,终被联军包围于来比锡。10 月 16 日开始来比锡会战,1O 月 19 日晨,拿破仑向莱茵河撤退。——206 页

  5. 1793

    年第一次反法联盟对法作战时,普鲁士军队主要是在法国的孚日地区作战。普鲁士军官马森巴赫参加过这次战争,后来写了不少著作,如:《1793 年战局概观》、《1792—1794 年反法战争考察及1795 年战局的可能结果》、《莱茵河、那埃河、摩泽尔河战场情况说明及 1793—1794 年该区战事考察》等等。—207 页

  6. 在七年战争中,1761 年 7

    月,奥地利的劳东将军和俄国的布图尔林元帅企图在上西里西亚会师,然后共同与腓特烈二世决战。但腓特烈二世于 7 月 22 日进至尼斯附近的诺森,插在奥俄两军之间,致使

奥俄两军不得不改变计划,到 8 月 19 日才在下西里西亚会师。——

212 页

  1. 1760 年 6 月奥地利军队击败在西里西亚的普鲁士军队并包围格拉次要塞。7

    月,腓特烈二世为了救援西里西亚,从萨克森向西里西亚进军,受到道恩所率奥军的阻截(见注 46),于是在包岑突然回头袭击拉西所率的奥军,拉西退入德累斯顿,腓特烈二世又袭击德累斯

顿。两次袭击都没有得到好处。7 月 26 日格拉次要塞被奥军攻陷, 腓特烈二世的处境反而更为恶化。—212 页

  1. 指 1813 年 8—9 月拿破仑两次从德累斯顿出发向东攻击布留赫尔。第一次:8

    月中旬布留赫尔率普军西进,于累格尼察击败法国奈伊元帅,拿破仑于是在 20 日从德累斯顿出发攻击布留赫尔、但施瓦尔岑堡率联军主力北上,德累斯顿告急,拿破仑只好令麦克唐纳继续追击普军,自己星夜赶回德累斯顿主持防务(见注 53)。第二次,布留赫尔于 9 月第二次进逼包岑,拿破仑再度向东出击。布留赫尔主动后撤,拿破仑怕联军乘机再攻德累斯顿,只好退回德累斯顿。— 212 页

  2. 1813 年 8

    月,拿破仑从德累斯顿东征布留赫尔时,为了牵制波希米亚的施瓦尔岑堡指挥的联军,曾派波尼亚托大斯基将军从上劳西次的齐陶向波希米亚进行佯攻。但是,施瓦尔岑堡已越过埃尔次山向德累斯顿进军,法军的佯攻没有起作用。──212 页

  3. 指 1781—1791 年在布勒斯劳匿名出版的《一个奥地利老兵的自白—

—对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统治期间奥普之间微妙的政治关系和军事关系的考察》一书的作者。——212 页。

  1. 1674 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率军参加神圣罗马帝国对法国的进攻, 1675

    年退回弗兰肯,获悉瑞典军队侵入马克,便率军队迅速赶回马克,突然袭击瑞典军队,占领了哈费耳河上的重要渡口,将瑞典军队击败。瑞典人不甘失败,于 1678 年侵入东普鲁士,大选帝侯率军队到达维斯拉河,把瑞典军队一直追到距离里加不远的地方。— 214 页

  2. 1800 年 5

    月中旬,拿破仑率领一支新组成的军队越过欧洲天险阿尔卑斯山,进军北意大利,突然出现在梅拉斯指挥的奥军的背后。6 月 14 日于马伦哥发生会战,奥军失败。梅拉斯同拿破仑达成协议, 奥军退至明乔河东岸。——214 页

  3. 德累斯顿会战(见注

    53)后,联军向埃尔次山方向退却。法国凡达姆将军奉命追击联军,8 月 29 日,将一支俄军追得几乎无路可逃。但 8 月 30 日凡达姆部却被俄、普、奥三支军队包围于库耳姆,凡达

姆本人彼俘,部队几乎全部被歼。一 229 页

  1. 1806 年普法战争(见注

    21)中,普鲁士国王将符腾堡欧根亲王指挥的萨克森部队(约二万人)作为预备队留在马克,并在东普鲁士、南普鲁士和西里西亚等地保留三十多个步兵营和五十多个骑兵连, 这些兵力在耶纳会战和奥尔施塔特会战中都没有用上。——231 页

  2. 1792 年普鲁士利奥地利的联军在反对法国革命的战争中曾到达法国

夏龙附近。以后,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就节节败退,到 1812 年,拿破仑率领法军曾到达莫斯科。——239 页

  1. 1806 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的军队按条约不得超过四万二千人。1813

    年战争开始前普鲁士通过建立后备军的办法,将军队增加到二十五万人。——241 页

  2. 1792 年 7 月,普奥联军在不伦瑞克统率下侵入法国,企图扼杀法国革命。9

    月 20 日,杜木里埃率法国革命军于瓦尔密与联军遥遥对峙, 双方进行了炮战,以后联军便退至莱茵河东岸。这次炮战的胜利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鼓舞了法国革命军和人民,他们终于把侵略军赶出法国,挽救了革命。——244 页

  3. 1758 年 10 月 14

    日,道恩率领奥军于包岑附近的霍赫基尔希村击败腓特烈二世。克劳塞维茨说这次会战是为了纪念女皇的诞辰而进行的。但奥国女皇玛利亚·特利莎诞生于 1717 年 5 月 13 日,即位于1740 年 10 月 20 日,如果说是为了纪念女皇登极而进行的,似乎更合理些。——244 页

  4. 1759 年 8 月 12

    日,腓特烈二世向库涅斯多夫的奥俄联军的坚固阵地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夺得了联军的左翼阵地。据说由于他不顾部下的反对,令疲惫不堪的士兵向敌人右翼阵地进攻,因而损失惨重而大败。——245 页

  5. 1762 年 10 月 29

    日,普鲁士亨利亲王于弗赖贝克战胜奥军。据说这是亨利亲王敢于进行的第一个会战。——245 页

  6. 指那纳会战(见注

    21)前普鲁士军队派缨夫林上尉在提林格山南弗兰肯地区进行的侦察活动。——245 页

73 在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1744—1745)中,1745 年 8 月,腓特烈二世侵入波希米亚,企图迫使奥地利签订和约。奥地利不听英国斡旋, 命令卡尔亲王率领军队迎击腓特烈二世。当时,普军处境非常困难, 给养急需补充,后方交通线受到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的威胁。9 月, 胖特烈二世决定从波希米亚撤退。9 月 30 日,在索尔附近突遭卡尔亲工优势兵力的袭击,腓特烈二世成功地组织了反击,取得了不大的胜利。到 10 月 6 日才撤到特劳滕瑙。——263 页

  1. 1745 年 11 月初,腓特烈二世获悉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准备进攻柏林,便于

    11 月中旬到西里西亚引诱卡尔亲王会战。11 月 23 日,于卡托利希一亨内斯多夫附近击败卡尔亲王的前卫——萨克森军,卡尔亲王退向波希米亚。——263 页

  2. 1745 年 11 月底,腓特烈二世从西里西亚向萨克森进军,同时命令安

哈尔特·德骚亲王从来比锡向德累斯顿前进,阻截鲁托夫斯基率领的萨克森军队。12 用 15 日,安哈尔特·德骚亲王于克塞耳斯多夫附近与萨克森军发生会战,萨克森军大败。这是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263 页

  1. 1745 年 12 月 25

    日,普奥双方签订了德累斯顿和约,结束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和约重申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时签订的布勒斯劳和约的内容,承认普鲁士占有西里西亚。——263 页

  2. 滑铁卢会战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次会战。1815

    年,英、奥、普、俄等国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6 月 16 日拿破仑在林尼会战中击败布留赫尔后,干 18 日向英军阵地进攻,遭到威灵顿的顽强抵抗。在会战紧急时刻,布留赫尔率普军突然来到滑铁卢战场,冲向拿破仑的右翼。联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法军在退却中迅速崩溃。6 月 22 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后被英国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263 页

  3. 这句话原文可以有两种理解。可以理解为:“那么,我们是无法恢复战斗的,当敌人已经恢复了战斗力,我们同样也是无法恢复这次战斗的”(日文译本是这样译的)。也可以理解为“那么,就同敌人已经恢复了作战能力的场合一样,我们是无法恢复这次战斗的”

(俄文译本是这样汗的)。我们现在是参考日文译本翻译的。—— 272 页

  1. 1814 年 3 月初,拿破仑将布留赫尔赶过安纳河(见注

    27),布留赫尔退守郎城。3 月 9 日傍晚,马尔蒙率一部法军在郎城附近的阿提击败普军约克部,并攻占阿提。但在夜间遭到约克奇袭,马尔蒙败退。当时,布留赫尔正在患病,双目发炎,不能指挥,因而没有进行猛烈的追击。——273 页

  2. 1796 年 5

    月底,莱茵地区休战协定期满,卡尔大公正计划进攻阿尔萨斯地区。6 月,法军左翼军朱尔丹部渡莱茵河东进,被卡尔大公阻回。卡尔大公留一部兵力监视朱尔丹,自率主力溯莱茵河指向莫罗率领的法国中路军。但在莫罗优势兵力压迫下,卡尔大公只得东撤。8 月 11 日,卡尔大公于内雷斯海姆向莫罗发起攻击,未见显著效果, 仍继续向东退却。

卡尔大公在《就德国 1796 年战局论战略原则》一书中曾对自己的这次行动进行了批判,他写道,“⋯⋯难道只有通过会战才能达到目的(保障退却安全)吗?其实,进行一些佯动,争取几日行程的距离,或者,最多牺牲一个强人的后卫⋯⋯肯定可以达到目的的⋯⋯”。——281 页

  1. 腓特烈二世在《我的时代的历史》一书中曾提到他接受索尔会战的原因,他写道:“在英勇地抵抗以后被消灭,比在退却中被消灭要光荣得多⋯⋯”。——282

  2. 这句话原文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危险、劳累、艰难等能进一步激发胜利者的勇气”,也可以理解为“危险、劳累、艰难等能影响勇气的进一步增长”。日文译本和俄文译本作后一种理解,

    法文译本作前一种理解, 英文译本同原文一样可作不同理解。—— 291 页

  3. 1805

    年秋,奥军在莱茵河至提罗耳一线暂取守势,准备在俄军到达后共同进攻法军。斐迪南大公的参谋长马克却率六万军队前进到乌耳姆古领阵地。1805 年 8 月,拿破仑以一部兵力于正面牵制敌人, 另以优势兵力分成 若干纵队进行大规模的迂回。10 月 20 日,马克终于率兵二万五千余,火 炮六十门向拿破仑投降。——300 页

  4. 1757 年 12 月 5 日普奥两军在勒登进行的会战于下午 5 时左右结束, 奥军

    失败。腓特烈二世亲自率领三个近卫营追击奥军,结果驱逐了奥军后卫,扩大了战果。

在 1815 年 6 月 18 日的滑铁卢会战中,拿破仑于傍晚时投入最后一支预备队,但未能扭转败局。普军攻击法军右侧和背后,法军被迫向后退却。这时,普军标洛、格乃泽瑙立即进行猛烈追击,因而法军的退却变成了毫无秩序的溃退。——308 页

  1. 格尔申会战即柳岑会战。1813 年 5 月 2

    日,联军趁拿破仑向来比锡进军时,在大雾中渡过埃耳斯特尔河突然袭击法军的行军纵队。拿破仑急令前纵队和后纵队展开,夹击联军。联军向包岑退却,法军由于骑兵较少而未进行追击。——310 页

  2. 包岑会战。1813 年 5 月 18 日,拿破仑从德累斯顿向包岑进军。5 月

20 日,拿破仑命乌迪诺攻击联军左翼阵地,奈伊攻击联军右翼阵地, 自率主力从正面攻击。21 日联军大败,法军因骑兵不足而未进行追击。——310 页

  1. 1813 年 8 月 23

    日,乌迪诺率一部法军于格罗斯贝伦被伯纳陀特击败。拿破仑复命奈伊北征,9 月 6 日,于登纳维次也被伯纳陀特击败。在两次会战后,伯纳陀特都没有进行追击。有人认为,伯纳陀特所以没有进行追击,是因为他过于谨慎,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别有用心,不愿意得罪拿破仑。——310 页

  2. 1813 年 10

    月,来比锡会战后,拿破仑在退却途中于哈瑙遭到巴代利亚军的拦阻。10 月 30 日,拿破仑率剩下的三万五千余军队击败巴代利亚军,保证了退路的安全。——315 页

  3. 1809 年 4

    月,拿破仑率法军进攻南德意志。达乌攻勒根斯堡,马森纳攻奥格斯堡,拿破仑率主力居中策应。卡尔大公企图各个击破法军,命西勒率一部军队向兰次胡特迎击马森纳所率法军,自率主力向

勒根斯堡挺进。4 月 21 日西勒所率奥军于兰次胡特被法军击败。4 月22 日,拿破仑率主 力从兰次胡特向勒根斯堡方向卡尔大公的背后迂回,与达乌夹击奥军。卡尔大公大败,渡过多瑙河向维也纳退却。—

—316 页

  1. 1814 年 1 月 29 日,拿破仑于布里昂击败布留赫尔。此时,施瓦尔岑堡率

    联军主力逼近布里昂,2 月 1 日,于布里昂附近的拉罗提埃与拿破仑会战, 法军寡不敌众,退向特鲁瓦。联军不但没有猛烈追击, 反而分兵两路前进。 许多评论家认为,如果联军集中兵力挺进巴黎, 那么,拿破仑就无法挽回败局。——3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