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的一门学问。和自然地理相对并立,而且交光互影,有密切关系。自然地理有地貌、气候、水文和植物、土壤等分科,正如人文地理有人口、聚落、交通、产业等分科一样。

近 30 年来,尤其是英美两国,人文地理学经过计量革命,采用模型方法, 响应社会福利运动,在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大有改进和创新。同时更与新兴的环境科学、行为科学和生态科学相结合,以求解决世界性的社会福利问题。目前全球各国人口膨胀,城市扩展,自然灾害,资源耗竭,环境污染, 生态失去平衡等,都是人谋不臧之故。今若欲探究其中因果,明了其空间分布,分析其行为因素和追寻传播方式,以及预测未来趋势等,都是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因此这学科在近年来,风起云涌,成为研究世界问题的重要科研学术。

我国开国之初,沿袭苏联地理学的观点,将地理学分成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大分支,各自独立成科,而将地面上复杂的人文现象限制于狭窄的经济生产配置范围之内。60 年代的苏联地理学界,体识到非经济社会现象的重要性,如人口的组成和迁移、聚落的形式和分布,习俗的产生和演变等现象, 都应加以描述和解释,更值得研究和重视,因此将经济地理学的范围扩大, 包括非经济的社会现象,而改称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也就是西方的人文地理学。同‘时苏联地理学家重视规划和布局,因此主张应与自然地理学相结合,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故又称为“建设地理”。

自 1980 年以来,我国有不少地理学家,提议恢复并发展人文地理学,并且主张在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基础上,先发展人口地理、城市规划和旅游地理,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1981 年,作者幸获美国傅伯雷氏奖金(Fulbright Fellowship),前来祖国访问,为期一年,从事研究与讲学,此为首次中美文化交流节目,并蒙匹大当局允准休假一年,又承北京大学相邀,由林超教授主持在地理系作人文地理学十讲,其讲稿即为本书之胚胎,设若当年无此机缘,则本书之问世, 亦无可能,作者趁此机会,谨对各方之协助,深表谢忱。

作者早年,获当代声誉卓著之人文地理学家詹姆斯(Preston E.James) 教授,以及美籍英裔迭更生(Robert E. Dickinson)教授之教诲,启迪殊多。詹姆斯教授曾与哈佛大学之惠特莱西(Derwent Whittlesey)教授、芝加哥大学之罗伯特(Robert S. Platt)教授等合创“Sequent Occupance”学说, 作者译为“文化史层”,国内李旭旦教授译为“连续居住”,在欧美风行一时。詹氏的学说,一反自然环境控制说,而可说是“文化控制论者”。作者早年曾作台湾文化史层的探讨,颇为国际间所重视,饮水思源,实受吾师詹氏启发之赐。吾师迭更生教授,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其所著“City and Regions”(城市与区域)一书,实为目前城市地理之滥觞。而今两师均已作古,作者受教之余,无以为报,本书之作,或可为悼念与追崇两师之至意。

作者执教美国大学,数十年来,所授科目,均不出人文地理学范围,60 年代曾去英国任教一年,亦以人文地理为主,在此漫长教学期间,能有缘与英美地理学同行相互切磋,辩难之余,获益良多。本书内容,多采自西方人文地理学之研究精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因印刷困难,未完全列入。其所

附地图,则大多采自乔登与能特里(Terry G. Jordan and Lester Rowntree) 教授所著者,作者于此亦深表谢意。

妻子阚家蓂女士,早岁与作者为浙江大学同窗,亦习地理学,来美后再度共习于锡拉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获学位后,曾任教于美国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台湾大学及文化大学,本书撰写期间,多有建议与批评,改进之处甚多,亦一并致谢。

谢觉民一九九○年春

著者简介

我国旅美地理学家,现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地理学教授谢觉民博士,浙江上虞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曾任职于中国地理研究所及台湾师范大学。赴美后入锡拉丘兹大学(SuracuseUniversity),获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达特第斯学院(DartmouthCoeetgt)、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及天主教大学。1964 年应邀赴英国利兹大学(Univezsity of Leeds)讲学一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被聘为地理科第一届校外考试委员。1972 年获美国人文科学研究奖金(Nationae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 ties),並被任为香港大学地理学荣誉教授。 1968 年台湾科学委员会成立,被任为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並被选为台湾地学协会会长。1981 年获富布赖特研究奖金

(Fuebright Rescarck Fe-eeozoskip),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曾多次出席国际地理学会及太平洋科学会议。 1968 年参加在印度所举行的第 21 届国际地理学会时,被选为人口地理组副主席。谢氏著作丰富,其论文散见于英美各杂志。1964 年在英国出版之《台湾宝岛》一书,深获佳评,被美国“图书季刊”列为该年度最佳科学书藉之一。1967 年所出版之《中国的土地和人民》,为凡诺德政治地理丛书之一,各大学多选为教本。1973 年美国麦克乐公司 Mcgrau Book Company 出版之《中国地图集》,曾两次为《纽约时报》作为当代书刊推介,获国际间重视。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引 论 一 地理学发展史

地理学既有悠久历史又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因为它的研究方法不断发展,它的观念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演进和扩充。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讨论人文地理学之前先来谈谈地理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很早就注意并记载了地面各类现象,就是动物的行为似乎也表明它们具备了某些地理知识。举例来说,禽类中的鸿雁,春季由中国南方的沼泽地带飞往西伯利亚的草原度过夏季;秋天又由西伯利亚飞回华南越冬,很能适应不同地域的季节。兽类中的驯鹿,夏季到北极海岸的苔原带啮食地衣、苔藓类植物,冬天回到寒温带针叶林带寻觅食物,似乎明白地面上植物分布的情况。动物尚且有此类地理常识,何况人类?原始人类知道何处有水,何地觅食,更知何处可以放心睡觉。这种维持生存的能力,对于地理环境已经产生了粗浅的认识。

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也就逐渐扩大,地理知识也就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窄到宽地发展起来。人类要了解地面的起伏、江河湖海的分布、天气的阴晴变化、气候的寒暖干湿、土壤的贫瘠与肥沃、各种植物的分布;同时也注意到人口分布多寡不均,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不同以及风俗习惯、宗教、语言的差异,因此地理知识也就愈来愈丰富了。

从地理学的发展来看,可分为上古时期、中古复兴时期和近代时期三个阶段。

上古时期

中国远古的文献记载似乎表明当时已具备了地理学的幼苗。例如中国《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篇》所载:“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晋、陕、甘地区黄土高原的黄土侵蚀现象,说明当时已有研究地理的倾向。又《尚书·禹贡》中记载土壤有黄壤、白壤、黑壤;黑坟、白坟、赤埴坟、坟墟、涂泥及青黎等。真可以说已有了土壤分类知识。又如《礼记·王制》提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证明当时已有了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欧洲地理学始于希腊。最早的地理学家希腊人希罗多德(Herodotus, 484~425B.C.),被称为“地理学之父”,因为他不但详细地描述了地面的现象,而且还加以解释。比如他观察到尼罗河入海处形成三角形沉积区,他解释是河流带的泥沙所堆积形成的,他称之为三角洲,希腊文写成“△”。此意一直延续到今,为地理学界所肯定。希腊人又发现地球是圆形的。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276~196B.C.)计算出的地球圆周,与现在测得的数据很接近。他对地理学的重要贡献,是把地球划分出经纬度,然后把海、陆、山、河和城镇绘在图上,于是才正式有了地图。希腊人还了解到白天的长短、太阳的高低是和纬度有关的。他们把地球按纬度分成不同的带,因此有了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划分。他们在这些初步工作中描述地景、定位以及整理资料并加以解释等,都是地理学初具学术雏型的必经步骤。

在古罗马时代,希腊有两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一位是斯特拉波(Strabo, 54B.C.~25A.D.),其所著《地理》是一种类似词源式的书,专门描述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地方,希腊文称为“Oikoumenc”(Ecumence),它已是人文地理学上的专门名词。另一位是托勒密(Ptolemy,90~168A.D.),其主要贡

献是创制数理地图及地理定位。他的名著 《Imago Mundi》(Imageof the World)真可谓永垂千古。现在有一种历史地理杂志,就用它来命名。

中古时期或复兴时期

中古时期的欧洲完全笼罩在基督教教义之下,而无科学思想的自由。对自然界的见解都要符合《圣经》的解释才行。希腊人的科学思想受到压制, 世界变成了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圆盘。

可是在 8 世纪之后,在阿拉伯世界里,人们渴求知识。从波斯到西班牙, 伊斯兰教大学研究希腊的传统,而阿拉伯人远游各地,将所得地理知识与希腊的有关著作相比较,同时也与托勒密的地图相印证。其中最有名的伊斯兰教地理学者名为喀尔腾(Khaldum,1332~1406),他写了历史地理学方面的书,实际上这是社会科学的胚胎。他将灌溉区的定居生活与畜牧区的游牧生活相比较,并预言了伊斯兰教帝国的兴衰。他在地理学上的贡献是以自然环境来解释人文现象,并涉及到都市在区域经济上的地位。可惜他的著作未曾译成拉丁文或其他西欧文字,故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欧洲人重商主义的世界贸易活动,始于 15、16 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活动,其后荷兰人随即加入。结果发现了美洲大陆以及通往印度的东方贸易航线。于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由地中海一下子就扩大到世界各个角落。16 世纪后半叶,荷兰、法国和英国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而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角色。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支配着非洲、亚洲和南美的航线,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新兴国家开辟了欧亚大陆北部到东亚的东北航线以及绕过北美北部的西北航线,同时开始对新大陆移民。俄国也开始向东开辟西伯利亚。

经过诸多的探险与贸易活动,人们获得许多地区的宝贵知识。于是从事地理学书籍和地图的出版业以荷兰为中心蓬勃发展起来。此时希腊人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已不适用,代之而起的是墨卡托(Mercator)1569 年出的地图。其间瓦伦纽斯(Bernhardus Varenius)1650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本《通俗地理》,书中汇集了当时所有的地理知识。他把地理学分为两大类:一为世界地志,另一为特殊地志。前者是关于普及全球的自然现象,如陆界、气界和水界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等,可称为自然地理;后者则涉及各个地区人与地的关系,可称为区域地理。瓦伦纽斯的地理二分法或称二元论给予地理学一种科学信息。他将各类杂乱无章的地理知识加以编排整理,使之系统化,并试图以一些法则来说明。他的二元论,甚至沿用到现代。

近代时期

到了 19 世纪,近代地理学才有了坚实的基础。瓦伦纽斯使地理学有了科学气息,德国的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赋予地理学以哲学的根据。他认为世间所有的知识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系统科学,象生物学、天文学及地质学等;第二类为时间科学,是将各种现象通过时间来研究,是为历史学;第三类为地理科学,将事物从空间分布加以研究,是为地理学。可是到 19 世纪后期,非欧几何和相对论的兴起,康德的三分论逐步被淘汰而遗忘了。

康德为地理学奠定了明确的哲学基础,但是对地理学赋予真正科学基础的是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一位是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 1859),另一位是李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洪堡德继承了康德的哲学思想,认为地球是不可分离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所有的自然现象是相互依赖的,整个物理世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综合体。这个观念在他的著作

《宇宙》中表露无遗。他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经验的与归纳的,他的知识是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实可称为宇宙学家。在地理学上,他可称为奠基人。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面自然现象和生物情况。他的游迹甚广,曾至古巴和墨西哥。他常说经验知识是基于感官所显示现象的思维观察。他搜集各种植物、动物和岩石标本,并将其分类、解释起源及地理分布。他认为任何地区的现象,都不能脱离整体的联系,凡经验事物都可归纳出一般法则。他更注意到植物与温度及雨量的关系(见图 1)。他绘制了洲际的地形剖面图,研究植物与高度的关系,利用等温线来比较温度的差异。他不仅注重自然现象,也不忽略人文因素。诸如他注意到美洲缺少游牧民族,甚至比较亚洲和美洲文化的差异并加以解释。总之,洪堡德代表了当时德国的自然哲学思想。他的

《宇宙》一书代表了他自然界统一调和的世界观。在地理上,他将过去地理学上的二元论变成综合于地志的一元论。他把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统一,给地理学奠定了真正的科学基础。他是公认的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

李特尔为柏林大学的教授,他的旅行仅限于欧洲,远不能和洪堡德相比。他的主要贡献是在确立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建立比较地理学的世界地志。他为确保地理学应有的对象和任务,把地理学的研究仅限在地表。他所指的地表,不单指自然,还包括人类居住历史。这即是他所谓的“地上的填充”思想。他的概念是哲学的,方法是叙述的。他不要求因果律。他的意图是通过人类历史过程来探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人生主义。他的名著《迪·厄尔德孔德(Die Erdkunde)》

图 1 植物与温度及雨量的关系是一部世界志的区域地理。

总起来讲,洪堡德和李特尔是地理学的先驱。他们从凌乱无序的地理事实中开辟出一条新途径。洪堡德注重生物和地形,可说是自然地理的开山祖师;李特尔强调人文现象,可说是区域地理的开创者。

到了 19 世纪中叶,随着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进展,地理学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注重气候、植物和动物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地貌学的研究。当时的地理学家大都是地质学家出身,因而就追随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对“人” 这个因素便完全忽略了。

公元 1859 年,在地理学上是一个重要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洪堡德和李特尔都同时去世了,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这一年出版。这部书用优胜劣败、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来解释生物界现象。它大大地影响了地理学的发展, 竟变成地理学的指导思想。在此时期,德国产生了两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就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和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前者在自然地理学上有很大贡献,后者则在人文地理学上声名卓著。李希霍芬在《今日的地理学课题与方法》一文中,主张地理学是有关地表事物的组成方面的认识,提出地表是由部分空间所构成。对这种部分空间的研究,他称为“地志”,是地理学的中心。拉采尔则把人类活动当作研究对象,因而建立了他的地理学体系。他的《人类地理学》是人类社会的地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活动处处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他的学说在美洲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他有一个美国弟子森普尔教授在美国大大传播他的学说。 20 世纪初期,在美国有位与森普尔女士同样著名的地理学家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他的主要贡献在地貌学。他创立了侵蚀轮

回说,主张地貌的发育有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之分。他的研究很少涉及人文因素。

在欧洲,德国地理学者喜用“景观”一词,把地理现象作为复合体进行直接观察研究。法国地理学家则喜用“生活方式”一词把地理现象当作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来加以观察。前者以施吕特尔(Otto Schulüter, 1872~1952) 和帕萨格(Siegfried Passarge,1867~1958)为代表,后者则以白兰士(Paul De laBlache,1845~1918)和他的学生白吕纳(Jean Brunner,1869~1930) 为代表。前者被称为景观论的始祖,后者被称为或然论的创立者。

德国的赫特(Afred Heltnet)是李希霍芬的学生,发扬李氏之主张,认为地理学应以区域为中心。他把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与“地”的关系, 变成为区域的研究,在地理学上建立了体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哈特享

(Richard Hartshorne)深然其说,著有《地理学的本质》一书,详细讨论了区域研究,认为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心,地理学的最终目的是研究地面的区域差异性。哈氏的看法大大影响了 50 年代美国地理学界的思想。

综合来说,地理学的发展曾有下列几个阶段和学说:

  1. 地理学是自然生物科学——在 19 世纪后叶形成,着重自然现象, 地貌学、气候学即应运而生,完全摒除了“人”的活动。

  2. 地理学是人地关系的学说——此说是以人文地理为中心的课题,在美一直维持到 1920 年。

  3. 地理学是人类生态学——人类因其文化遗产与技术进步,有不同方式适应自然环境。

  4. 地理学是地景学——认为自然界是被动的,人类社会是主动的,它着重于描写地景时应有解释,并阐述现象。

  5. 地理学是分布的学说——着重于各种现象的分布形式,其口号是“ 何物在何处”。

在上述各种观点中,区域地理大行其道,认为地理学与其他科学不同, 主要有下列数点:

  1. 地理学并没有一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不象地质学对岩石、植物学对花草、社会学对人群组织那样,地理学是研究一个区域内各种现象的综合体, 表现区域特色。

  2. 地理学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是研究特定区域内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相互影响关联的学问,它是自然的、生物的、社会的和人文的综合研究(见图 2)。

  3. 地理学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系统的,着重于某一种现象,如地貌、气候、人口、农业等;一种是区域的,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其区域特色。

  4. 地理学与历史学有极多相似之处:历史学是以时间为中心,研究某时代内各种现象的因果关系;地理学则以空间为中心,研究某一区域内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研究某区域特色及各区域间的差异。有了这种区域观念, 地理学才有了重心,不致为其他科学所吞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一种学问。但时至今日,地理学家究竟对地球表面有多少研究,颇值检讨。今天人类历史已进入太空时代而步入月球,但人类对于自己的“家”——地球表面的许多现象尚不能了解。比如说我们没有一张表现全球地形坡度的地图,也没有人口年龄组成的分布图,没有全球

房屋形式图,更没有经济收入的分布图。说来奇怪,人类在地球上居住了这么久,许多地球表面的资料尚付阙如。

一门科学的发展,一定与其他某些科学相辅相成。在近 50 年来,整个科学上的进步是非常突出的。举其要者:相对论的

创立、原子粒的分解、遗传学上以生物化学为基础的发现,以及人类步入太空的活动等等,这实在是人类史上极有收获的时代。但各门科学的进展互有差异。据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Edward Ackerman)的意见,1910~1940 年间物理学与数学上的成就非常惊人,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则不及。社会科学方面,人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颇有特殊贡献。地理学却很有限。阿克曼认为,因地理学与历史学和地质学关系密切,地理学进展不快是与上述二学科发展情况有因果关系的。

1960 年以后,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大有进展,形成了现代地理学。

二 现代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可说是从 1960 年开始的。因为自那时起,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极大的改变,同时也使研究的范围大为扩大。这个大改变包括地理学上的定量化和统计学的大量应用,模式应用也已开始,体系分析的首次运用以及理论地理的发展。以上种种,可说是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地理学上的一次大革命。其中大部分对人文地理学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早在 1952 年,哈格斯兰特(Hagerstrand)就开始了模式的研究,他开创了“波浪模式”。这是他为研究某一问题,采用一些物理学上的公式而创立的。到了 1960 年,地理学家们逐渐采纳了模式研究方法。1967 年英国的哈格特(Haggett)和乔利(Chorley)出版了《地理的模式》一书,它系统地介绍了模式研究在地理学上的应用。

随着模式研究和定量化的迅速发展,理论地理学也跟着出现。它的代表作是 1962 年出版的邦奇(W.Bunge)的《理论地理》。1968 年有关理论地理学的文章也在美国地理学会刊物《现代地理学》上出现。

由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所改进,以致地理学本身和内容也起了变化。综合起来,这些变化表现在下列三方面:

  1. 现代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因为地理学有了更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改变了以前只注重描述及主观性较大的预测。

  2. 应用地理的广泛应用。地理学也提供准确的区域和空间位置的选择,因此在许多领域内地理学已成为一门不可缺少的知识了。

  3. 因为有了新的研究方法,使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如与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关系密切。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是定量化并应用统计学,第二是体系分析, 第三是模式应用。

  1. 在地理学研究上采用定量化,有以下几方面优越性:

    1. 增加了准确性——统计学的应用,使地理资料的分析和描述更为精细,减少了主观性和模棱两可的弊病。以聚落研究为例,以往只有定性描述, 某地为聚集聚落,某地为分散聚落,没有明确的标准。而现代地理学则有数

字依据,采用某种统计分析,如近邻分析方法,就能表示出某一地区实际聚落的分布情况,并能按明确的标准划分出聚集区或分散区,从而达到定量化。

  1. 计算机的利用——地理学的资料繁杂,数量庞大,因此贮存和分析资料的工作十分困难,计算机的利用,解决了这些困难。目前在地理研究上应用计算机已十分普遍并日趋重要,有许多地图已用计算机绘制。(3)科学预测——以往的地理学多为描述上的定性工作,对于某一地区未来发展的预测,也多为个人主观看法,缺少科学依据。定量化及统计学的应用,就可以依据某地的发展趋势来预测今后的情况。这增加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促进应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体系分析

所谓体系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该体系内相互有关的分子。因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组合和空间相互作用,因而体系分析在地理研究上十分重要。

一个体系的分析,不光是要明白各个组成分子的情况,而且要了解所有相互关联的组成分子的总体。因为一个体系内任何一个组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的组分,同时组分属于不同的类型,因而也涉及到各门学科。例如要研究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就把它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其组分包括城市由地貌起伏、气候变化、车辆多少、人口密度、房屋形式甚至居民的收入等,每一组分都与交通问题有关。因为地理学本身组分甚多,所以体系分析对地理学尤其合适。

模式运用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现象,十分错综复杂,不易了解。所以需要以特别的方法将这些现象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就是模式。可以说模式是从观察到结论之间的桥梁,即是从现象到实质的一种分析过程。一个成功的模式可以变成定律或一种学说。因此模式也是在实验阶段中必备的条件。

模式有各种类型,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 比例模式——如等高线模型。这种模式是尽量和真实情况相符合, 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多应用于自然地理方面。地貌图是这类模型的一种。

  2. 决定性模式——基于数学上的必然性,把各种变数用数学方式表示出来而加以分析。计算所得的结果若和实际相符合,则此模式即可成立。重力模式就是这类模式的例子。

  3. 变异性模式——这是根据统计学方法创建出来的。同是用数学方法来分析,但它和决定性模式不同。它以几率为主,所显示的结果不是确切一定的,而是有各个可能性,只是它们发生的概率不同。这种模式多用于人文地理的研究。因为人类活动包括了人类行为,它是不能作肯定结论的。著名的例子是“芒特—卡洛模仿”(Monte—Carlo Simulation),是研究人口从一个中心向各方面散播的可能情形的模式。哈格斯兰特的“发展波浪模式” 也是一个例子,它是研究空间发展形式的。

  4. 理论性或概念性模式——这类模式不一定用数学形式来表达,可用地图及表格,尤其是地表上聚落分布的情形,就可以做成理论性或概念性模式。例如克里斯特勒(W. Christaller)的“中地学说”和图恩(von Thünen) 的“孤立国”等。

总而言之,创立模式主要看多个变数的情况而定。从一个模式可以找出各个变数的相互关系,在找到结果以后再与事实比较,看它是否适合。因此

我们不能说一个模式是正确还是错误,而只能说是否适合或者重要。

现代地理学也包括行为地理学。人类生活在地表环境中,周围环境对人类有各种影响,而人类也有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不但包括感觉,也包括评价的态度。研究人类这种对不同地区的反应特性、形成过程和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感应地理。

人类对地理环境产生感应后,要做出选择,也要做出判断,然后决定自己的行为。行为是人类在一连串可能的情况下所做出选择的行为。每一个人的行为自然有主观的成分,可是对于具有某种文化传统的居民来说,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客观表现。这就可以作为系统研究的对象,这种研究不同文化的人群在不同地理环境的行为,即为行为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着重点是人们对空间关系的行为。这里所说的空间并不是抽象的物理空间,而是具体的地理空间。

人文地理学以社会文化环境为研究对象。感应地理和行为地理是现代人文地理学上一个综合研究分支,它把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感应和行为引入地理学,试图在研究人与地的关系上另辟蹊径。

现代地理学以数学为基础发展观念与学说,追求因果律甚至可以预告, 是一种纯粹科学的学问。其方法主要是利用大量的资料,用计算机进行各系统的关联分析。

这种以数学统计为工具来分析空间关系的系统学科,是地理学上的一大进步。有人认为对地球表面的复杂现象,没有办法系统地理出法规。可是我们要知道,在牛顿以前,人类是无法了解繁复的星体运行规律的,也不知道苹果落地与月亮的运行是同一道理。然而过度的数学化也有它危险的地方。因为地表现象是经过长期演变的,每一地表现象有其本身独立的真实特征, 即所谓区域性。仅由数学排演成的分布现象,不足以代表地球表面各类现象的真实特性,因为地表现象的排列,不是简单的机械排列,也不象钟表那样由内部机器机械操纵。地表现象有它的综合个性:比如由理论形式来讨论城市的分布与农业区划,往往会忽视其真实性。此外,它需有大量的资料以供利用,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资料比较缺乏,这种方法就无法进行。

理论地理学之所以轻视区域地理,是因为区域地理只注重“描述”而少科学化。但问题是“描述”是不是不科学,“描述”是不是只有地理学上才使用?地球上有无数的现象与事实,地理学描述某现象或某事实时,无形中一定会有所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一定有一种理论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描述”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而在其他各种科学上都有所应用。同时区域地理也可做理论地理的实验室,正如理论物理学家一定要把他的理论送到实验室一样。

美国大学里地理教学的课程,一般采取综合各种分支分为三类而开设下列课目。

现象 ←→ 学说 ←→ 工具

区域地理

系统地理学

实用地理学

亚洲地理

地貌学

统计学

北美地理

人口地理

地图学

欧洲地理

气候学

航空摄影

中国地理

交通地理

计算机

加州地理 行为地理 野外实习

综上所述,着重于分类的区域地理和着重于数学的理论地理,应该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

三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学说

要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地理学。然而给地理学下一个定义,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从上面所述的地理学发展史中,可以说地理学有三方面的含义:

  1. 地理学是地球表面上现象的描述和记录;

  2. 地理学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3. 地理学要了解的是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

有了这些认识,地理学就可以与其他科学分立,因为它是着重“空间” 问题的。在这大前提之下,就易于区别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因为前者着重在人文现象而后者侧重于自然现象。有人认为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间有着“中间”地带。这地带十分重要,因为它正是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因此地理学者面临抉择:不能完全放弃自然,也不能摒绝人文,应该将二者融和沟通起来。这可能是地理学的未来使命。美国地理学家詹姆斯( Preston E.James,1899~1985)曾说:“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分,模糊了而不是澄清了地理学的真正性质。”综上所述可知,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扩展、传播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学问。它以人地关系为基础,而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进化而连续变化。

在人文地理学上,可推李特尔为创始人。他用比较法来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自 1817 年出版第一部书后,陆续出版了 18 部书。虽然他曾在某些方面把人地关系归于“神”的意旨而变成唯心的“目的论”, 但他划出了人文地理学的轮廓。他提出人文地理的主旨是研究人与地的关系。在这个大宗旨之下,人文地理学有了各种论说。

环境决定论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被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倡导者。他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教授,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他原来是研究生物学的,在他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把人当作生物进化的最后胜利者,并以此来研究人类在自然支配下如何生活,如何分布。他也把国家视为一个生物有机体来说明国家的盛衰,想由此建立一般法则。他的中心思想是“地理学是研究自然与人类之间,舞台与历史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他把人文地理学当作生物地理学,因而历史便成为无生命的机械运动,而完全忽视了人类能够创造、改变自然的积极一面。他又提出“空间”和“位置”的概念。他在空间分析中提出“生存空间”的生态学概念。同时认为“位置” 是随历史变化的。这二者是他为说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论据。因此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就变成拉氏的“空间竞争”。他认为空间竞争可见于民族移动的现象中。在同一民族之中,又有职业分化现象。这些就成为社会体制进化的力量。换句话说,他认为人和其他生物一样,他的活动、发展和分布,无一不受自然环境的严格限制。他的论调太死板且极有成见,可是地理学教授迭更生(Robert E.Dickinson,1905~1980)却认为拉采尔是“第一个系统

地说明文化景观概念的人”,因而是“所有对人文地理学有贡献的人中最伟大的一位”。

拉氏的学说在美国也曾盛行。这主要是他的美国学生森普尔的缘故。森普尔女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克拉克大学,她的名著《美国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在美国风行一时。锡拉兹大学的詹姆斯和葛德石(George B.Cressey)两位著名的地理学教授均为其门生。前者专长于人文地理学而熟知拉丁美洲;后者专长于自然地理而熟知亚洲。然而他们并不同意森普尔的学说。另有两位地理学家赞同森普尔的环境论。一位是耶鲁大学的亨廷顿(Ellsworth Huntington,1876~1947),在他的《气候与文明》一书中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还有一位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泰勒(Griffith Tayler)教授。他们二位所写的教科书大大影响了北美洲的地理学界。

或然论

法国的地理学前驱白兰士受到李特尔区域地志的影响,认为人文地理的重要课题是研究人类如何适应自然环境。人是一个积极因素,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类事实。在他的《人文地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及单纯的地理条件(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影响人类的。必须要通过社会的要素才能对人类起作用。在人地关系上,他认为人类除了生理机能影响自然外,同时还通过社会的生产过程(技术)而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社会的生产过程符合历史发展原则,那么就可以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同时自然条件的具体内容在历史上是受到限制的。他又提出人类的生活方式即为社会、历史、心理等要素的复合体。他把动植物生态学中的生活形式导入人文地理的研究中。白氏认为创造社会历史的人类才具有选择自由的可能性。自然环境本来就受到社会的、历史的限制。由于这个思想的发展,才摆脱了拉采尔的有机自然观而克服了自然环境论的思想。在这方面,白氏的功绩是很高的,他把人文地理学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认为人类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社会、历史、心理等)的揉合体。同样的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只提供可能性, 它的被利用要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适应能力。因此他的说法被称为或然论。白氏重视综合性的区域研究,他是法国区域地理研究的创始人。

白吕纳是白兰士的学生,他于 1907 年在洛桑大学开设了西方国家第一个人文地理学讲座。他所著的《人地学原理》把人文地理学内容分为三纲六目, 即:

  1. 地面上不能生产者——房屋和道路;

  2. 动植物的利用事业——耕种和畜牧;

  3. 经济上的掠夺事业——开矿、渔猎和林业。

他在书中举了几个小区域作为例子来阐明人地相关原理的具体应用。他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

生态论

美国地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巴罗斯(H. H. Barrows,1877~1960) 创议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态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应称为“人类生态学”。他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探究环境本身的特点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应该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一切其他现象只有当它们涉及到人对其反应时,才需加以说明阐述。他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

上的关系,地理学则着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他提出地理学的中心应从极端的自然方面转移到人文方面,而在人文方面则应该详细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反应:既不是人类完全受自然的控制,也不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因此应称为生态论。

文化景观论

美国地理学者,加科福尼亚大学教授索尔(GarlO. Saner,1889~1975) 在 1925 年发表《景观的形态》一文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地理特征。他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以及它们在各地区差异的学科。他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景观一词把自然与人文兼收并蓄,体现了地理学的整体性,景观论在苏联受到重视。

文化史层说

文化史层一词(Sequent Occupance)是美国地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惠特莱西(Derwent Whittlesey)、锡拉兹大学的詹姆斯(Preston E.James)和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Robert Platt)等人一起创造的(作者译为“文化史层”,国内李旭旦教授译为“连续居住”)。他们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是解释人类受自然环境的控制,也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而应该是了解一地区的文化史层。所谓文化史层是指自然环境对各民族都是中立的。地面现象的差异完全是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能力、态度而改变的。在同一环境的地区内,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居住,就在地面上遗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迹。因为文化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法、不同的聚落形式和经济生活。此即称为文化史层。文化史层是美国地理学上重要的观念,在欧美已十分普遍。这种观念刚好与环境决定论相反。它认为人类的文化决定地面上的一切,可称之为“文化决定论”了。这种论述认为地面现象都受人类文化的影响。举例来说,煤在地上的分布本不重要。可是人类发明了蒸汽机,煤的分布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同样石油也是如此,一有了飞机,石油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了。没有原子弹以及核的其他利用,则铀在地上的分布毫无意义。可见地面上的许多现象,由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赋予新的意义。再举例来说,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地广人稀、作物有限,原始居民过着简陋的生活。在阿拉伯人侵入以后,地面就起了变化。首先阿拉伯人带来了枣子,可在本地种植又带来了骆驼,成为“沙漠之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其后法国人来到其地,地面再度发生变化。首先,将枣子商业化,远销至其他地区; 其次,开挖井水,水源增加而使人口增长。换句话说,撒哈拉地区因为在历史上曾被原始居民和阿拉伯人以及欧洲人连续占有和改造,遗留下不同的地面现象和不同民族的文化遗址。因此,文化史层是地理学上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 人文地理学的内容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人文现象的分布、传播、演变以及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学问。人文现象有经济方面的,社会方面的,政治方面的和历史方面的。相应的人文地理有下列四大分支:

经济地理

这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以物质生产分布的地域体系为中心,以人类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然而经济地理与经济学有何不同呢?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为满足其物质和服务的需要、欲望而所做努力的现象。无论是物质或是服务,总要通过人去生产、交换和消费。因此经济学和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对象是一样的,即人类的经济活动。所不同的是研究方法和侧重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经济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而经济地理则专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以及人文环境的关系。自然和人文环境是有区域差异的,所以人类经济活动也有区域差异。中国华北平原的农业不同于美国中西部平原的农业,重要的原因即是二者自然环境不同,如气候、土壤的不同。但是自然环境相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活动。美国的草原区和阿根廷的草原区,自然环境没有什么两样,而前者成为重要的小麦区和玉米区,而后者却成为放牧区。这种区域性的差异,都属于经济地理的研究范围。因此可以说,经济地理是研究地表人类的物质生产、交换、消费及服务等的差异之学;也可以认为经济地理是介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两门学科之间的学问。地理学家认为它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而经济学家也把它看成为经济学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经济地理是介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在理论上,西方国家对经济地理有三种看法,有的认为经济地理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其关系的规律性;有的则认为经济地理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所创建的区域布局,它的任务是说明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布局特点;还有的认为经济地理是研究生产力的分布和发展,它的任务是阐明生产力与有关区域因素的相互作用。

苏联的经济地理以生产的地理配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配置,经济区划以及资源的理论评价和实践问题。

中国因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以及历史上遗留下的生产分布不合理、不平衡等,对生产地域布局十分注意。生产配置的理论和实践是多方面的,经济地理只能负担这类任务的一部分,即着重研讨其地理布局、分析生产布局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有关条件的类型以及区划特点和发展规律。

传统上,经济地理又可分为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和交通地理三类。

  1. 农业地理——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生产事业。农业地理是要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形成条件、地域类型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的实际任务是了解有关农业生产的各种条件、资源的评价及合理利用。目的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发挥地区生产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的合理地域分布和布局。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以及生物生长过程的必要条件,如光、热、水、土等,因此农业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关系特别密切。

  2.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是研究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的学问,它着重研讨各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特点,以及不同类型工业地区组合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工业是有一定科技基础的大规模的生产,同时又是各种条件如原料、能源、交通等相互关联的集中性生产,更是有高效率管理的社会组织形式。所以它的研究方法是对各种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使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 交通地理——交通运输是工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交通地理和工业地理、农业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主要研究运输业的

地域布局,交通枢纽的特点,货流的形成及其流向,交通枢纽与腹地的关系, 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它的任务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法,使点(如场、港、站等)、线(铁道、航道、管道等)互相协调,促进综合运输能力。

社会地理

社会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各种不同社会集团的形成,人种的来源,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各种文化的空间分布。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上,社会地理重视社会条件,强调社会因素对形成地区特征的作用。法国的人文地理学家白兰士在本世纪初期提出了由于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才使各地区表现出不同特色的观点;不象环境论那样,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的活动,因之称他的学说为“或然论”。他为社会地理建立了初步的理论基础。社会地理新近的发展趋势是侧重于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诸如重订人口政策、考察农村人口的文化背景、追踪语言和宗教的发源地和发展, 并涉及种族歧视、贫富不均、饥饿、犯罪问题以及社会福利等。

社会地理也可再分为人口地理、都市地理、聚落地理(专限于农村,目前尚未发展起来)、宗教地理,甚至旅游地理。在北美洲则还有文化地理, 专门研究各种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1. 人口地理——这是社会地理中一门较新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人口。凡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组成、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和密度以及人口移动等,都是它探讨的项目。它的任务是探讨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从而制订人口政策、区域规划以及作为国内外移民政策的科学依据。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应该是聚落地理的一部分。可是城市聚落的形成、发展的经济基础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与乡村聚落迥然不同。同时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全球的都市又日益增加,因而城市地理研究得多,成果也多,它的发展远远超过乡村地理(即一般所谓的聚落地理), 而变成社会地理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3.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分支学科。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以及观念、价值意识等。社会文化有历史的延续性,也有地面上的区域性,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地理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问题。文化地理在研究文化发源地,如美索不达米亚(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黄河渭河谷地,美洲墨西哥高原的雅玛文化和阿兹德克文化,安第斯山中部的印加文化等的历史演变很有贡献。文化地理涉及文化景观,是文化在地面上的印记,是人类活动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形态。文化地理研究中划分出了文化区,这是一个重要概念。世界上的文化大区有中国区,西南亚、北非、阿拉伯文化区,欧洲文化区,南北美洲文化区和印度区等。

  4. 旅游地理——旅游地理是有关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新兴学科。它研究旅游起源及地理背景、旅游的季节分布和移动规律。它的任务包括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旅游路线的设计以及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域经济的综合形成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旅游地理是一种应用地理。

政治地理

政治地理是综合人文地理学和应用政治学的一门学科。它以研究国家类型以及各种领土内政治活动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空间布局为主要内容。它分析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和地理因素的关系;它也寻求有关国际关系,测定领

土、领空和领海的范围和国际界线。它的任务是分析比较各类国际性组织的相互关系,预测未来世界形态,并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政治地理学者, 如德国的拉采尔,瑞典的谢伦(Rudolf Kjellen),英国的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以及美国的鲍曼(I.Bowman)等都曾对全球战略和国际政治地理提出过重要论述,如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说,谢伦的民族个性说,麦金德的大陆腹地说以及鲍曼的民族自决论等。

目前政治地理学的新趋势是注重政治区域的演变、结构和功能;国际政治集团的组合与作用;政治疆界尤其是领海的分析与划定,沿海捕鱼权的立法以及南极洲领土的划分等。

军事地理和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的两个分支。军事地理研究战区各种地理因素与战争的关系及其对战备和作战行动的影响。军事地理随着兵器、技术、战争规模及作战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充实。一个历史上有军事成就的人曾说:“地理知识对于军事学家,正如数学公式对于几何学家一样的重要”。有人已把“地理要素”作为“战略要素”来考虑。在现代战争中,军事地理已普遍受到各国国防部门的重视。

地缘政治学源于 20 世纪初叶。那时德国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说,瑞典的谢伦主张用生物学方法即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生物消长理论应用到国家的成长和发展上去。这些理论为纳粹主义的侵略扩张提供了借口。30 年代德国的豪斯浩弗(Karl Haushofer)提出了“生存空间论”,他认为德意志民族至上但领土有限,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办法。地缘政治学结合了民族优越论和大区域观念论,国家有机体说和生存空间论,在 30 年代曾为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所利用,一度在德国和日本盛行。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论说已被人们所摈弃。不过最近在国际上又有犹太复国主义和南非种族主义兴起,应该加以批判,不使其在国际上有所影响。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它不但要把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复原”,还要寻找这类现象发展演变的规律。人类的生活环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不会一成不变。自然环境如此,人为景观也不例外。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地理环境,乃是从过去的地理环境发展演变而来的。然而在这发展演变过程中,人类的活动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地理环境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水、风、冰川、海浪、地下水等营力的侵蚀,才成为目前的地貌。而人为力量也是地面上的一种重要“营力”。在改造自然环境的斗争中,人们的智能和努力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本书将历史地理归于人文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有二个分支:文化史层历史地图学和方志学。历史地图学是将历史上的人为现象,用地图表示出来。

方志学在欧洲和中国都十分发达,因为文化古国都保存了大批地方史料,都在研究人类活动的嬗递之迹。这类文献十分珍贵。尤其在中国,方志中保存了至为珍贵的区域地理资料。方志即是地方之志,有别于国史。依中国惯例,记述中央的谓之史,记述地方的谓之志,因而“志”也就是“史”。某省志,即某省史;某县志,即某县史。换句话说,方志就是记载研究某一地方人类进化现象的史料。在方志中可以找到社会制度的沿革、地方经济状况、工商各业的物产物价的变化。同时遗文佚事,赖方志保存甚多。从其中建置兴废现象,可了解区域文化升降之迹。古迹金石项中可补充正史及文字

之遗缺、氏族之分合、门第之隆衰,可和它史相互印证。这些都说明方志学在研究小区域中的历史演变上的重要性。

第二章 人口消长

一 人口地理和人类的增加

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空间分布和排列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不但包括人口的数目、人口的特点、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移动,同时更要了解人口的空间差异性。人口地理和人口学有所不同。人口学是人口的生命统计之学,它着重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寿命变化及婚姻状态等。它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分类、统计和分析上述人口资料,其主要研究工具是统计学。西方人口学家大都服务于政府部门以及人寿保险公司。人口地理着重于探讨各区域的人口特征、人口变动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预告未来的趋势。它的实用价值是为国家制订人口政策、从事区域规划以及国内人口移动计划等项目提供资料, 以作为各种计划的科学依据。人口地理研究的主要工具是地图学。它可以借助于人口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正如生物地理借助于生物学,地貌学借助于地质学一样。

人口地理是人文地理学中一门较新的分支学科。早年的地理学着重于研讨自然环境,地貌学与气候学等都是早年地理学的基础学科。19 世纪末叶, 人的活动方面的研讨在地理学中渐占重要地位,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就涉及了人口地理。法国地理学家更加注意人口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性。如白兰士的名著《人文地理学原理》、白吕纳的《人文地理》以及梭尔的《人文地理》都将人口地理列为重要的项目,给予详细地论述。他们都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创始者。现代法国女地理学家安邺( Beaujeu Garnier) 的著作《人口地理》更是蜚声国际。

在美国,人口地理的研讨发展较晚。1953 年威斯康辛大学屈里瓦撒

(G.T.Trewartha)教授在美国学者协会年会主席讲演词中提及“人口的数目、密度和特征是一切地理学的基础”。他的著作《人口地理——世界分布形式》可以说是美国地理学中第一本有关人口地理的著作。英国地理学家胡森(DavidHooson)更进了一步,他说“地理学的本质,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分布不均的问题”。他认为“人类在地球上不均匀的分布是造成各区域间差别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始,北美洲人口地理的研究渐渐兴起,形成一个新的科学分支。

中国曾于 1953 年、1964 年和 1982 年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工作,这对于人口地理的研究提供了真实资料。有些大学还设置了人口研究室,人口地理在中国具备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全球人口的增长,在古代是很缓慢的。愈到近代,增加得愈快。据考古学研究,冰川时期的末期(大约是公元前 1 万年)人类疏落地分布在地球上,

从事采集业。其间经过新石器时期、青铜器时期和铁器时期。直到公元前 8000

年,因为农业发展,世界人口数目达到 1000 万人。到基督教时代开始,人口

增加到 2.8 亿人。从第 3 世纪到 14 世纪,因受腺鼠瘟疫的传染,大批欧洲人

和北非人死亡,人口稍减。后来一直到 1830 年,人口才达到 10 亿。而到了

1975 年,全世界人口已有 40 亿。目前,全世界每天要增加 20 万人,每个月

增加 600 万人,每年则增加 8000 万人。有人认为,世界人口按这种趋势增长, 无疑会引起人口大爆炸(见图 3)。现在人口的发展,有如燃烧着的导火线, 随着人口的增加,导火线慢慢燃烧。最后因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引起大爆炸。

究其因,此种爆炸乃是现代科学发展、工业革命、农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及医学发达等因素引起的。下面数字可以看出 1830~1930 年,人口自 10 亿增加到 20 亿;1930~196O 年,人口自 20 亿增加到 30 亿;从 1960~1975 年, 人口自 30 亿增加到 40 亿。换句话说,全世界人口增加 10 亿,起先需要 100

年(1830~1930),稍后仅需 30 年(1930~1960),更后只需 15 年。从另

一方面来说,直到 1650 年前后,全球人口才有一个较完整的数字,大约 5

亿人。到了 1850 年,经过 200 年,人口增加 2 倍约 11 亿。可是到了 1950

年,只经过 100 年,人口又增加 2 倍约 22 亿。1975 年,仅仅 25 年,人口再

次增加 2 倍,达 40 亿人了。

人类的寿命在史前时期只有 18 岁,罗马时期达到 25 岁,中古时期 35

岁,到新英格兰时期即 1789 年则达 38 岁。以美国来讲,1900 年其平均寿命

49 岁,1950 年达到 74 岁,至 1980 年,已为 78 岁了。

二 人口的分布

在一定区域内,居民的空间分布是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又一重要课题。目前全球 44 亿人口,其分布是极不平均的。以洲别而论,亚洲人最多。1980

年亚洲人口 25 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 58.6%;欧洲人口为 6.44 亿,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4.5%,即是说,亚、欧两洲的人口数就占了全世界总人口数的 73%。15 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美洲。1650 年北美洲只有 100 万人,占当时世界 5 亿总人口数的 0.2%,1850 年增加到 2300 万;1980 年达到

2.44 亿,占同年全世界总人口数的 5.5%。拉丁美洲在 1650 年有 600 万人, 占当时全世界人口的 6%,到 1980 年就有 3.6 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8.39%。因此,两洲合

起来的人口数也只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15%。1980 年非洲人口总数为 4.73 亿, 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10%。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太平洋诸岛) 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6%,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0.5%,因此它既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小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

人口分布与纬度的关系

全球人口分布,在纬度上也是极不平均的。南半球的三块陆地,即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人口总和只占全球人口的 10%,而 90%的人都聚居在北半球。在北半球,从赤道到北纬 20°,居住人口为全世界总人口的 10%。可是从北纬 20~40°,居住人口竟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从北纬 40~60°, 人口占 30%;北纬 60°以上,仅占 1.5%。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在北纬 20~ 60°之间,居住了全世界总人口的 4/5,而这个地区还包括北半球的沙漠和喜马拉雅高大山系。人口分布的不均可想而知。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 4 个,依次是中国(11 亿)、印度(7.3 亿)、苏联(2.6 亿)和美国(2.2 亿)。还有 3 个国家人口在 1 亿以上,即印度尼西亚(1.4 亿)、巴西(1.2 亿)和日本(1.l 亿)。上述人口最多的国家中, 有 3 个位于北纬 20~60°之间。

在这个区域内,还有两个人类居住集中的地方。一个是亚洲东部,它拥有近全球人口一半的人,而其可耕地面积仅占全球可耕地面积的 1/10。另一个是西部欧洲,它拥有世界人口的 1/5,其可耕地面积占全球可耕地面积的1/12。

人口分布与陆、海的关系

人口分布与陆地、海洋也有密切关系。据统计,3/4 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沿海 600 英里的范围内;有 2/3 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沿海 500 英里的范围内。由此可看出,人类愿意居住在沿海地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带的气候受海洋调节,冬暖夏凉,湿润温和,较适人类生活;同时沿海有航运之便,利于商业活动。如英伦二岛、日本四大州、印尼群岛、菲律宾、中国台湾、西印度群岛等都是有名的人口聚集区。

大陆的面积和形状也影响人口的分布,尤其是在高纬度区。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面积虽然广大,可是少有海洋深入,人口自然稀少。在南半球也是同样情形,大陆面积向高纬度逐渐减少,人口不多。此外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和非洲部分虽然有大片陆地,但不是沙漠就是热带雨林地带,显而易见不适合人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分布也无规则可循。如岩石裸露、山地兀立的西印度群岛,因为地理位置适中,有良好港湾而成为人口聚居之所; 可是地中海沿岸,同样有良好的港湾,却因为中古时代掠夺横行,人们远去, 人口反而不易集中。同样情形在非洲部分沿海地区,贩卖黑奴时代,人口大量减少。同时还有一些反常现象,比如位于内陆的卢旺达、布隆迪、莫斯科盆地和我国的四川盆地均为人口众多地区,而沿海的塔斯马尼亚岛却又人口稀少。可见人口分布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人口分布与高度的关系

据波兰地理学家史塔兹丝克(Staszewski)的分析,人口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来说,全世界总人口的 56.2%住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高度,而此高度的陆地面积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27.8%,且其密度两倍于全球人口密度。大约 4/5 的全世界总人口居住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地区,而此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球的 57.3%。特别在英国,全国 4/5 的人都住在海拔 100 米以下。他统计了各大洲人口分布与高度的关系。如非洲,人口分布到海拔375 米就急剧递减;北美洲的人口分布到 750 米就急速减少。特殊的例子是

南美洲,人口分布随海拔增加而递减,然而到 1250 米高度后,反而增加,及

至到海拔 1750 米,增加得特别快。他也计算了全球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有如下表:

洲别

平均高度(米)

南美洲

644

非洲

590

北美洲

430

亚洲

319

欧洲

168

大洋洲

95

全球平均

320

高度对人类的垂直分布有所限制。因为在高山或高原区,气压降低,氧气减少。人类不易适应这种生活环境。据目前了解,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和拉丁美洲的安第斯山,人类居住的高度极限可以到 4500 米。在此高度之上, 人类不能长久居住。人类的垂直分布与高度的关系,也因所处的纬度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在中纬度区或高纬度区,高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少。如中纬度的英国波克斯顿只有海拔 300 米,它已是全英国高度最大的城市了。可是在低纬度地区,海拔高反而变成人类居住的有利条件了,因为气候可得

以调剂。举例来说,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首都是全国的农业中心,它的高度竟在 2400 米以上。在拉丁美洲的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多聚居在高原、山区而不是平原区。很多重要城市甚至首都,都位于高度甚大的高原区。如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位于 3660 米的高地,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位于 2850 米的高度,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为 2650 米,墨西哥城为 2360 米。中国西南的昆明与墨西哥城,都位于低纬度区(大约 21°左右)内的高原上。在那里冬季因为纬度低不会太冷,在夏季因为地势高不会太热。因而成为四季如春、最适人居住的“春城”了。

人口分布现状

以上所述是人类在地面上分布的普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其分布是极不平均的。有人估计过,假使把全世界的人口都集中起来,其所占面积不会超过 500 平方公里。可是目前全球人口的分布是东一丛西一块,零零乱乱极不规则。2/3 的人口聚居在地球 l/7 的地面上,而且 9/10 居住在北半球。这种分布状况,有如把油泼在台布上,着油处成点成块集合在一起,其外便是空白一片。目前世界人口分布便是如此,除四大密集区外,其余便是人稀地带及空白区了。

四大密集区:亚洲有两个■区。一个是亚洲的东部,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该区■人口约■一个是亚洲南部,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 共有人口约 8.3 亿。另外两个人口密集区,一个是西欧,一个是北美。西欧

区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大约有 4 亿多人口。北美区主要指美国

的东北部和加拿大的东南部。在这一角落里聚居了 1 亿人口。

人稀地带:北纬 62°以北的寒带,可说是无人地带。东起西伯利亚北部, 经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冰岛、加拿大北部以至阿拉斯加,在如此绵长的地带, 居民只不过数十万。在北温带辽阔的沙漠和草原上,人迹罕见。至于在南温带,则因陆地狭窄,居民总数亦不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面甚广,但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一方面有东南亚的密集区,另一方面在热带沙漠和赤道雨林带,却是广大的空白区。

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人口在地面上的分布,受到相当多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看,主要是自然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历史演化的影响为最大。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

  1. 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在地面求生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尤其是气候,其影响更为显著。空气稀薄的高山,终年冰雪的极区,干热的热带沙漠和林木浓郁、蚊蚁孳生的赤道雨林,都是自然条件过度恶劣,实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即使能勉强生存,也不易繁衍。但是自然环境也并不是绝对的控制因素。美国地理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等人声称“气候是人类文化的原动力,人口移动的主因,能源的主宰以及区别国家特性的重要因素”,就过分地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学上把这批人称为环境论者,他们把一切地面人文景观的解释都归因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然而也必须承认自然因素在人口分布上的重大影响。地面上有许多地区,不是太冷,就是太热,使人类不适居住。太冷则不能生长谷物,人类无以为食。即使象爱斯基摩人靠水生动物为食,也仅能维持极少数人的生存,人口亦得不到繁衍和发展。太热对人类生存并不怎么可怕,可是又受到雨量的限制。土地由于雨量太少就会变成“不毛之地”。全世界沙漠地区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 1/5,但居住在沙漠

地区的人口只是全世界人口的 1/25。有的地区太湿,太湿则使蚊蚁繁生而威胁人类居住。如南美洲的白蚁、非洲的黑蚁,迫使大量村庄迁往他处。从地貌上讲,地面太高,则空气稀薄;地面太陡,则不易耕种。这些都影响人类聚居。土壤的种类,对人类居住更有影响。象冲积土壤,在东南亚地区江河的下游河谷及埃及尼罗河下游,都聚居了众多的农民。中亚草原、美国草原及中国东北地区发育的黑土,印尼的火山喷发而成的土壤,有益于人类居住。森林区的棕壤适于某些作物生长,亦可引集居民。可是反过来说,有些种类的土壤,如过滤性土壤、灰壤,经过改良也可引集农民。在加拿大,粘土地带和灰壤区,人口密度是明显不同的。同样,热带赤道区的红壤只能生长灌木丛,因此也人口稀少。此外土壤的肥力与冲蚀情况对人口的分布同样有影响,如新西兰有 1/4 的土地受到土壤侵蚀,自然会影响该地人口的分布。

人口的分布也与生物界有关联。森林、草原、水草地,有助于人类的聚集。反之,苔原、沙漠和灌木阻碍人类的聚集。大草原给印第安人和小麦耕种者提供不同的地源,亚马逊河的赤道雨林与马来西亚居住着不同的居民, 有的靠食物采集为生,有的靠农业耕种或橡胶栽培采集为生。地中海沿岸沼泽地,从前曾是疟疫盛行的荒地,经改造现已有人聚居。动物类象大草原的舌蝇(采采蝇)、沙漠区的蝗虫、澳大利亚的野兔、赤道沼泽地的蚊虫,都阻碍了人口的聚居。

人类选择居住地是十分苛求的。既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不能太湿, 又不能太干;不能太高也不宜太陡;土壤不能太贫瘠,侵蚀也不能太严重; 且居住地又不能太偏僻。可是恰好地球陆地上,到处都有这个“太”字,而没有“太”字的地区实在很少。它们限制、影响了人类的居住,造成现在这种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的状况。

  1. 经济活动的影响

前已述及,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人类的经济活动也会影响人口分布。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它的气温、雨量、土壤、植物和南洋群岛大致相同,可是前者如同荒漠,罕有人迹;而后者则人烟稠密,成为人口密集区。同样位于中纬温带区的中国长江流域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两者的气候、地貌、土壤、植物没有什么不同。可是长江流域人口密集, 每平方公里 500 人,而密西西比河流域人口较稀,每平方公里只有 50 人。又如印度的恒河流域和新几内亚自然环境十分相似,可是前者每平方公里达450 人,而后者还不到 25 人。这些例子说明,在相近或相同的自然环境下, 由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而导致人口分布的差异。

在亚洲,人口的聚集区大都在大河的下游。如中国的北京、天津位于永定河、海河的下游冲积地上,上海、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广州、深圳位于珠江下游。河内在红河下游,曼谷在湄公河下游,仰光在依洛瓦底河下游,加尔各答在恒河下游,卡拉奇在印度河下游。在这类东南亚季风区地域内,夏季气温高而湿润,又有肥沃的冲积土壤,最适于农作物生长,尤其是稻米。而且亚洲人口有 80%以农为主。因而上述这些地区自然成为人口密集区,以至成为农业重镇、经济中心,甚至是国都的所在地了。

再来看看欧洲的情况。欧洲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支配,一种是矿产所在地,特别是煤矿;另一种是交通路线,尤其是铁路。因为欧洲人大都从事工商业,矿产所在地如大煤矿、大铁矿及交通要道,如铁路沿线、莱茵河两岸都成为人口的密集区或通都大邑了。

  1. 历史演化的影响

历史演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指的是由于历史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后果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事件,另一个是人类科学技术水平、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对前者,这是很明显的。某地目前人口的分布必然与该地过去人口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而它将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多取决于目前人口分布状况。如伊拉克人口稀少,正是它过去受到外来侵略的结果。同样都是白人,欧洲的人口密度就比北美洲高,北美洲又比南非洲高,南非洲又比澳洲高,这就是因为各地区历史发展有长短不同的关系。再如西部非洲是昔日黑奴交易的场所,数百万的黑奴被运走。至今仍是人口稀少之区。北非阿尔及利亚东部山区,曾是平原居民在遭受外来游牧民族侵扰时的避难所,至今山中的人口密度还比山下平原的为大。美国东北隅各州, 曾为欧洲各国移民的“桥头镇”,现在便成为北美的人口密集区。

对人口分布具有更普遍、更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人类科学技术水平、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利用空间的智慧和力量。智慧低、力量弱,虽拥有广大而肥沃的土地,人口也不易繁盛密集。反之,地面虽窄, 土地虽瘠,若能改良土壤,选种施肥,勤于灌溉,即可养育更多的人口。这仅就农业技术而言。至于地下资源的开发、工商业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开拓,更能在人口分布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如英国的粮产,只能供应其 5300

万人口 4 个月所需,西德鲁尔区 7000 平方公里范围内 700 万居民的口粮中至少 3/4 是从外地输入的。但由于工商业及运输业的发展,上述地区早已成为轴轳千里,都市连连的人口密集之区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面上人口的分布,是诸多因素造成的。要了解其分布疏密的原因,不但要分析该地地貌的特点、气候特征、土壤肥瘠情况及动植物类型等自然条件,也要分析其经济、社会状况,研讨其发展历史过程等。人口分布是人文地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而有意义的题目。

三 人口的动态

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疏疏密密,极不均匀。在面积相同的地域,其居民人数可能有很大差异。为了比较这疏密程度,采用了人口密度这个术语,它表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目。可以通过人口密度来比较不同地区的人口差异性(见图 4)。但是,人口密度只是静止的状态,它不能显示人口经常的变动,也无法表现人口的增长,更不能告知人口的迁徙。因此,为了了解人口的动态,就须探讨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即所谓人口的自然变动;也要研究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即所谓人口的机械变动。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就是某一区域内每 1000 人中在 1 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它与人口密度一样,世界各国家、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是不同的(见图 5)。世界上各国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密度分布也是不一致的,即是说,人口出生率高的国家,不一定是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反之亦然。大体来说,许多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出生率却十分低落,象西欧和日本;而人口稀少的地区,往往有较高的出生率,如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中部。就整个趋势而言,高的人口出生率(大于或等于 0.4%,即每 1000 人中 1 年内出生 4 人以

上)多集中在低纬度地区,尤其是赤道地区。而在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人口出生率就很低。从经济角度来看,在非工业化或没有城市化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就高,反之,在工业高度发达或者城市化地区,人口出生率就比较低。人口地理学家常把人口出生率作为“开发区”或“未开发区”的一个指标。从历史上来看,人口出生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改变。如将 19 世纪欧洲人口图和 20 世纪的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们迥然不同。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虽然有大批的欧洲人移居新世界——即当时尚未开发的地区,如

美洲、澳洲等,可是欧洲的人口并没有减少。从 1840 年的 1.94 亿增加到 1930

年的 4.63 亿,其人口增加率差不多是全球人口的平均人口增加率的两倍。然而在近代,情形恰好相反。欧洲和欧洲人移殖的地区,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均为出生率低的地区,而亚洲人口却迅速增长。假使欧洲人不移民外地,到 1970 年它的人口将是 10 亿而不是现在的 6.5 亿了。

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就是某一区域内每 1000 人中在 1 年内的死亡人数。全球死亡率的分布(见图 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死亡率最高的地区集中在非洲的赤道带。在那里百病丛生,加之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故死亡率很高。在都市化和工业化地区,其死亡率则降低,出生率也较低。可是也有例外, 泰国、土耳其、厄瓜多尔等国家均未工业化,都市集中现象也少,但这些国家的出生率不高,死亡率也偏低。

人口死亡的原因是相当多的。西方国家医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口死亡率。在 20 世纪,殖民政府和传教士等将医药技术逐步传播到全世界, 因而医疗水平成为影响人口死亡率的最大因素。虽然这种殖民政策和传教使命并不一定造福异域。

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加上人口移入和迁出的差值。目前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重要的工业发达地区,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则为南亚、东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见图 7)。但在 19 世纪则不同。若将 1800 年人口增长率的地图和现在的相比,就会发现那时欧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增长率是很高的。

前面已提到,越到近代,人口增加得越快。在远古,据估计人口增长率仅为 0.02%,亦即每年 10 万人中增加 20 人。自公元以后,人口迅速增加,

而且越来越快,致使人类每 500 年增加 1 倍。目前全球每年增加的人口数竟

达 8000 万人。

人口迅速增长,就会产生人口过剩问题。通常认为人口过剩只发生在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可是事实上并不尽然。如巴西属于不发达国家,可是它并没有人口过剩现象。人口过剩现象也与资源消耗有关。印度人口过剩百万, 并不一定比美国人口过剩 10 万更严重,因为印度是农业社会,消耗资源甚小;而美国则为工商业发达的国家,其消耗资源量是相当惊人的,平均每个美国人所消耗的粮食和能源 10 倍于农业型的亚洲国家每人所耗。因此有的学者提出:“人口过剩问题不单是印度的;也属于美国等国家。这个问题的解

决,不光是少生婴儿,还在于如何开发资源和节省资源”。

图 8 为 1925~2075 年内全球各地区的人口增长实际和预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和东亚为人口增长迅速的地区,欧洲、北美和苏联人口增长并不显著。

自 18 世纪以来,若干欧洲国家,如英国和法国,经历过“人口的变迁”。

这些国家由于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口的变化(见图 9)。在未工业化的 1800 年以前,这些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人口并无增长,属于稳定时期。工业化开始后,由于医药进步、食品改良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故而死亡率降低、寿命延长,而出生率却保持原来状况,致人口增长率大大增加,此为人口增长第 2 阶段。此阶段欧洲人口大增。第 3 阶段,生出率仍保持原来水平,

而死亡率继续降低。因而人口仍旧增加。至第 4 阶段,即全部工业化以后,

出生率大大降低,死亡率也持续降低,总人口数目减少。第 5 阶段即工业化全部完成后,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故人口不增加,保持一段稳定时期, 如目前的英国和法国即处于这一阶段。英国从 1750~1900 年,其人口自 650 万增至 3500 万。可是自 20 世纪初叶以来,其人口增长率大大降低,仅为 0.3

%,达到人口稳定状态。

从上述欧洲人口变迁图式来看,人口膨胀只是一种短暂现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人口增长率即会下降而终至人口到达稳定状态。以欧洲为例, 相信全球各国,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人口问题会得到解决。

目前工业化国家如日本和美国,其人口出生率大都降低,这要归功于人口控制技术的方法,如避孕,以及打胎合法、养老措施、法律保护妇女职业等,其中最重要降低出生率的方法是“迟婚”。这种心理因素,使人相信小家庭可增加个人幸福,并不单是为了顾及全世界的人口膨胀问题。

四 人口的组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组成,主要指其男女人口的比例关系和各级年龄组的比例关系。有的地区男女比例十分悬殊,如边缘地区,男性多于女性。在各级年龄的组成上,有的国家人口十分年轻,象印度和墨西哥就是例子, 在墨西哥有一半的人口是 1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南美、非洲、亚洲的热带国家和地区,都属于年轻的类型。可是有的国家尤其是西方工业化的国家,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却大于年轻人,如瑞典和西德等就是例子。

图 10 所示是人口年龄的金字塔图。这是一种很有用的图表,用来表示某一地区的人口组成。在这种图上,男性和女性分列左右,横轴为男、女所占同年龄段的百分比,纵轴表示人口的年龄,0~80 岁,每 5 岁为 1 单位段。年龄金字塔主要有两种形式:

  1. 三角形——其主要特征是底宽顶窄。表明年龄小的人口所占比例大于年龄大的,是标准的年轻型社会;生育率高,一般经济落后。如墨西哥, 15 岁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48%。

  2. 长方形——一般是底部、中部和顶部的宽度相差不悬殊,有的甚至象矩形。这种形式的国家或地区,是一种老年型社会,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

这种社会生育率和死亡率都低。一般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其人口金字塔即为此种类型。西欧国家大都属于此类,如瑞典:15 岁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21%; 60 岁以上的人口多,而且男性少于女性。

  1. 中间型——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组成,既不是三角形,也不是长方形,而是不规则的形式。图 11 是比较美国、西德、墨西哥和印度 4 个国家人口年龄组成的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德的人口组成图呈长方形,显示其人口渐趋稳定;墨西哥呈三角形,显示其出生率高,标准的人口爆炸型; 美国为不规则形,底部较窄,显示近期出生率显著降低;印度为典型的金字塔式的三角形,其基底幼年人口数目的减少,说明它近年来人口控制的成功。

这种人口年龄组成和类型的研究,不但能了解过去人口状况及人口控制的成败,还能预测未来人口发展的前景。另外,这类人口年龄图表还可表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男女比例。如前面提到的瑞典,15 岁以下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 21%,且老年人口增多,男性少于女性,这就意味着此国家寡妇特别多。大部分国家男女之比是相差不多的,可有些国家在一段历史上是有差异的,比如长期经受战争的国家,男性人口要少于女性人口。

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年龄比例也会是不同的。如在美国,农村人口的年龄往往比城市人口的年龄要老些。这是因为大部农村的年轻人涌向城市,使农村中的居民年龄大都在 45 岁以上,从而改变了城乡两地的人口年龄组成。而在美国南部气候温暖的地方,如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大都是中年以上的居民。又如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附近的日光城,它规定只有年老的人才有资格居住在那里。这就影响到这些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

一个地区内,男女性别比例有时也很不同。如美国阿拉斯加及加拿大北部,男性往往多于女性,阿拉斯加 16 岁以上的男性竟占了 56%。在经济衰退地区男性往往少于女性,如美国密西西比州只有 47%为男性,因为许多青年男性都移往它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是如此,许多成年男性都移往法国和西德。城乡差异和就业机会也会改变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如非洲坦桑尼亚首都坦噶尼克,由于市内求职机会多,待遇优厚,吸引了农村大批男性涌入该市,致市里居民中男性占了 54%,而在农村中,只有 48.5%是男性。

图 12 是美国几个时期的人口年龄组成的比较。1900 年其年龄分布为标准的三角形,表明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平均寿命不到 60 岁,1/3 的人口年龄在 15 岁以下。这很象是印度 1950 年的情形。1970 年的年龄组成底部和中部均削进,这是因为 30 年代美国不景气时期出生率降低引起的。而 10~ 14 岁的人口猛增,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率大增造成的。2000 年图预测的,其年龄分布为生育率稳定型。1970 年 5~19 岁的青少年在 2000 年时已到 30~40 多岁,可产生第三次人口膨胀,即人口组成图形的中、下部又会扩展。图 12 表明美国的最后休止期。到此时期,人口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将不再发生较大变化,保持稳定状态。其年龄分布,1/3 为 25 岁以下的青年和儿童,1/3 为 25~50 岁的中、青年,1/3 为 50 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女性寿命平均要比男性高,故老年人口中女性要比男性占较大比例。

五 人口的移动

人类在地面上,无时不在移动:有的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有的是躲避政治或宗教的迫害;也有是为了追求财富;还有的是为了扬名异域和其他的原因。在古代,人类曾有过多次大规模迁移,如匈奴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及土耳其人的大迁移。在近代史上,国际间大规模移民共有 4 次,主要是欧洲人和非洲人移往新大陆和新开发区(见图 13)。

近代最大的国际间移民是从欧洲到北美洲。1830 年以前,从欧洲移到北美洲及其他地区的移民约为 3 亿人。1835~1935 年 100 年间欧洲向海外移民

达 8000 万人。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是南欧主要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移往中美

和南美大约有 2000 万人,可是现在该地的人口只有 5000 万人是欧洲的后裔。

第三次是欧洲人移往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约有 1700 万人,西北非洲, 大部为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所移往,南非则主要来自英国和荷兰,移往澳洲和新西兰则主要来自英国。第四次是非洲黑人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欧洲和亚洲。他们大多来自几内亚、安哥拉、莫桑比克,人数多达 2000 万,东非黑人则被运往中东。黑奴的解放最早是英国,1836 年,其次是法国,1848 年,美国是 1863 年,古巴是 1880 年,巴西是 1888 年,现在大部的黑人居住在美国的东南部,西印度群岛;哥伦比亚的西北部和巴西的东部。

除此之外,尚有两个人口密集,具有古代文明的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也有大量的人口移往海外。19 世纪英国将印度人作为契约劳工移往南非和东非地区以及亚洲的斯里兰卡及马来西亚、中美洲加勒比海国家如特立尼达、多巴哥和圭亚那

等。据估计在这一期间内印度移向海外的人口多达 1300 万。中国的移民

一向是从北往南的。到 19 世纪,中国向南亚的移民达到了高潮。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两个沿海省份,主要从事商业活动。自那以后,新加波、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缅甸都有大量的华人繁衍生息。

现代国际间的大规模移民也有多次,这首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互迁。1900 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 5 万人,到了 1948 年就有 75 万。自从成立了以色列国以后,犹太人从欧洲、非洲、南美、北美以及苏联陆继移入。但同时,也有 150~250 万的阿拉伯人从巴勒斯坦被放逐、驱逐境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外的德国人大都迁回,于是有 1550 万的德国人迁到联邦德国和西柏林,也有一小部分迁到奥地利。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后的1947~1948 年间,双方互迁人口达 1700 万人。

在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来中欧和北欧较南欧为佳。由于经济繁荣的国家可提供较高薪水,许多南欧人就迁往中欧和北欧。因此,德国工厂里就有不少意大利人,法国境内就有许多西班牙人、希腊人和阿尔及利亚人。在美国,早期移入的居民多为欧洲人。可是从 1965 年以后,从拉丁美洲移入的人口就超过了欧洲人。古巴人和墨西哥人大量移入美国南部。

国际间人口移动有自愿迁移和被迫迁移。自愿迁移主要为经济原因,目的是改善生活。被迫迁移主要是政治原因,为人所迫,如印度的契约劳工, 非洲被贩卖的黑奴,英国流放犯人到澳洲,纳粹时期的德国驱逐犹太人,以色列逐出阿拉伯人以及越南驱逐华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具有殖民性质

的移民。如葡萄牙人移往安哥拉,英国人迁往肯尼亚,比利时人移往刚果, 荷兰人移往印度尼西亚等。

除了国际间的移民之外,尚有国内不同地区间的移民。最显著的例子是美国。200 多年的美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移民开发史。特别是 19 世纪, 美国人从东部向中西部开拓,最后移向西部,形成巨大的移民潮。苏联的国内移民则是自西向东的,即从欧洲部分移向亚洲部分。19 世纪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约 100 万人。其后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移民不断向

东推进以抵远东。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部移民已达 500 万人。今天在乌

拉尔山以东地区的苏联居民已达 6000 万人,而在 19 世纪以前。这里是人口寥寥一片荒野。

中国关内人口向东北迁移,是著名的移民浪潮。在 18 世纪这种移民即已

开始。到 1923 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的迁移。从 1928~1930 年间,每年有 100 多万人自关内移往东北。由于历年移民,东北人口遂由 19 世纪末叶的 200~ 300 万人口增加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 4 千多万。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发边疆,提供文化技术和劳力,曾有计划地向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迁移了一些人口。

人口的自愿迁移,并不全是移向空旷地区,而是移向“较佳地区”。“较佳地区”有经济上的,如前所述南欧人移向中欧和北欧。也有政治或宗教上的,如美国黑人由南部移往北部,主要是南部种族歧视较北部强得多。印度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愿受印度教人的管制而有大迁移。目前美国人大量移往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是因为那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乡村青年向城市迁移,是为了寻找刺激。这种“较佳地区”多为大城市。乡村人口大批移往城市,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多居于大城市,就是所谓城市化。

在古代就有城市化现象。但因当时人口总数较少,尚未成为社会问题。到 19 世纪初期,由于大工厂和大矿场对劳动力的需要,才从乡间吸收大量劳工,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从19 世纪末就有大批乡村人口移入城市。人口过分集中于城市,不仅造成住房、交通、用地、用水和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困难,而且也使流行病、空气污染及犯罪都剧增。目前城市化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所面临的困扰。

本世纪 70 年代有 5 个国家城市化情况较为严重(见图 14),最突出的是澳大利亚,其城市化程度达 86%,即全国境内 8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次是以色列,为 84%。另外 3 个是瑞典、新西兰和丹麦,其城市化程度均在80%以上。这 5 个城市化严重的国家有其共同特点,那就是人民生活水平高、工业发达且都与欧洲有贸易关系。可是其间又有分别,澳大利亚的城市人口集中在数个城市中,而丹麦只集中在一个城市,即首都哥本哈根。

除上述 5 个国家外,城市化程度在 60~80%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和美洲,如英国、美国、墨西哥、智利等。亚洲仅日本 1 个。苏联的城市化程度

在 40~60%,因属社会主义国家,对城市人口采取控制。城市化程度在 30

%以下的国家,大都属于第三世界。如赞比亚为 30%,印度为 20%,而乌干达则只有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1949 年成立后,30 多年来城市人口增长近 6500 万,

但其中属于自然增长者为 5200 万。由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的数目仅占城市人口增加数的 20%。中国对城市人口采取控制,因而城市化过程较慢。1952

年全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11.2%,到 1983 年只增加到 23.5%。预计今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会有所上升。

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分析,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 1950 年为28.7

%,1960 年为 33.9%,1970 年为 37.5%,1979 年达 39.3%。即是说,目前全世界每 10 个人中就有 4 个人住在城市中了。据预测,到 1990 年,将有一半人住在城市,而至 2000 年,城市人口的比例可能上升到 70~80%。

从各个国家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开始在 19 世纪中叶,即从当时城市的 10%,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增加到现在超过 70%的水平。举例来说, 美国在 1950 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64%,到了 1980 年,上升到 82.7%。同时期西德由 70.9%上升到 80.4%,英国由 77.9%上升到 88.3%,法国由 55.4

%上升到 78.3%,日本由 35.8%上升到 63.3%,预计到本世纪之末,这些国家的城市人口将接近饱和状态。

中国据 1978 年统计,总人口数为 9.6 亿,城市人口为 1.2 亿,占总人口

数的 12.5%,城市人口比例很低。其中 50 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有 126 个,占全部城市人口的 27.6%;50~10O 万人口的城市有 36 个,占 22.35%; 100~ 200 万人口的城市有 19 个,占 21.39%;200 万以上的城市有 10 个,占 28.66

%。据统计,世界城市人口在过去 30 年中增加了 1 倍,达 18 亿,占世界总人口的 40%多,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流动时期”。这种趋势若继续下去,到 2000 年,城市人口将达 32 亿。在本世纪初,500 万人口以上的

大城市只有伦敦 1 个,到本世纪中期增加至 6 个,今天已有 26 个,到本世纪

末将会有 60 个。这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人口增加有后来居上之势。如

印度孟买,在 1950 年只有 300 万人口,按现在趋势发展,到 2000 年会达 1900

万;墨西哥城在同一时期,估计将从 300 万人增加到 3100 万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城市。用计算机显示世界人口密度、能源消耗量以及世界科技与资源合并示意图(见图 15、16、17)。

第三章 文化异同

一 人类文化和人种起源

人是有文化的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就众说纷纭了,有的说:“文化是复杂的现象,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也有人简括地说: “文化是人类由生活经验所获得的智慧”。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人类的文化活动千头万绪,五花八门,而其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错综复杂,头绪纷乱了。简单地说起来,人类的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质文明、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种文化活动,性质不同,演进的方式也不一样。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学习,并不十分困难,欧洲不少国家的人民,会说几种话,也会用二、三种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变换,物质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异。其中最不易改变的,要算是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了,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显著的地域差异性,也是人文地理学上最应着力的研究课题。世界可分为十一个文化区(见图 18)。

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凡是人类文化活动,表现在地面上的现象,都是它的研究题目,为了方便起见,人文地理学也可依照人类文化活动的分类,加以论述。本章的内容,先叙述人种的类别,次及语言的种类和分布,然后论宗教的派

别和传播,最后讲到人类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都以人类的本身为对象。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文字的发明,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这几

千年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讲,可有以下三种共识。第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换句话说,有史时代的许多文化,都渊源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活动,举例来说,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中国有史时代的文化,与史前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第二,各种人类的文化,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换,进退不一。史前有许多强盛的民族,早已灭亡,人类史上,也就没有独霸一方的民族。人文学家公认人类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 如果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步推进,创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类有共同进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残杀的卑劣天性。据人类学家的研究, 一切生物,除了蚂蚁和老鼠以外,都没有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人类却残酷成性,个人之间杀戮不够,还会结合亲族,进行械斗,甚至国族之间,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规模的战争。人类文化应该是相互提携,合作进展,为何会互相残杀呢?有位学者曾加以分析:人类是柔弱动物,从小要父母保护,成年后也无自卫力量,体力不够,指甲不硬,牙齿又受口小的限制,不会爬树, 也不会飞,可是从经验中,他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成群结队,才有生存希望,人类对家族、乡团、国家有热烈的忠心,就是这个原因。可是集团防卫,还不保险,更要利用脑力,制造武器,因此养成残酷杀戮的本领,有了杀人的武器,个人可以放胆劫杀,集团可以横行天下。人类历史的演进,体力越来越弱,而杀人武器却愈来愈凶,人弱器利,互为因果。更加上种族、

语言、宗教的分歧,以及民族主义和交通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不过有识之士和开明的人都相信,人类要和平共处,互相合作,才有光明的前途。

人们对人类来源的真正答案,只是 100 多年的事。因为化石提供了事实根据,化石是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部分遗体或活动的痕迹。找到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体质、智力和用具的发展水平。由化石发现的地点,可以知道古人类的地理分布及其所处的地质时代和生活环境。在各种化石中,头骨化石是最重要的。一般动物的面颅比脑颅大得多;人类则相反,脑颅要比面颅大得多。原始人和现代人比较,差别可以说主要就集中在头骨上。如原始人的头盖骨比现代人厚得多。正因为研究人类的头骨化石最能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特点和体质发展水平,因而人类学工作者,对于寻找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特别重视。完整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成就。100 多年以前,科学家已经注意到用人类化石为证据,来探讨人类进化的历史。

第四纪时代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最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古猿在这种环境中演变成能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的人类。劳动使肢骨发达,双手更能创造万物,口腔发展了语言,也就推动了脑的发达。人类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现, 与别的哺乳动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无语言迥然不同,而变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近数十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现人类化石,使人类科学家从而了解人类体质特征和文化发展。可是仍有不少疑问,如猿人变古人的过程如何? 古人变成新人的过程又如何?目前的发现尚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作完满的解说,这需要更多发现的事实继续补充。

世界上常发现的人类化石,几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称“真人”),其中最著名并为科学界所公认的是 1865 年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得特尔人属于“古人”,1868 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尼翁人属于“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认为人类的祖先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直到 1929 年,中国在周口店发

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祖先 40 万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壳,无时不在变动。从山地侵蚀下来的泥土和砂砾,最后沉积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广大的岩层。大海上升为陆地,高山侵蚀成平原, 大地上有生命的动植物,随时可被埋没在沉积层中,经过若干万年,变成化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遗骸,可以辨认地球各区域各时代生物演变的情形。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5 个时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质史实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开始,才发现有生物遗迹,不过完全是下等动物和初级植物。下等动物最多的是三叶虫,珊瑚、海绵、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虫最主要的时期,体形高大,且有铠甲作为保护。新生代是近代地质史上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大爬虫已一去不返,留下来的只有鳄鱼、龟、蛇和蜥蜴等,此时是哺乳类大为活跃的时代。

第四纪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内的地球史上,出现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因为这是人类的时代。同时第四纪也大大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明显地改变了动植物界。其次,第四纪有强大的冰川作用,并在

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地面上突然冰期来临,靠采取果实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 常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剥兽皮,以作衣服;寻觅洞穴,找栖息之地;钻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驱逐野兽。人类经过数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见进步。

远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时期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制工具简单而粗陋。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制作工具的技能不断改进,所以说劳动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石器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大都是猎人和采集者。他们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圆砾,初用打制法,后用磨制法。到了冰期终结时,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这时期完全用磨制的方法来制造石器,多凿有孔眼及环形的石器,种类繁多,有大斧、石刀、石凿等。这时期的陶器已很发达,农业工具也已开始,并有了原始的畜牧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大约公元前 4000~1000 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 2000 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古代的人类,究竟发源于何处?这是争议多年的问题。有的说是起源于亚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学家安德鲁斯(R.C.Andrews)和地理学家泰勒

(Griffit Taglei),就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中部,然后移向各洲。其理由是,中亚是人类牧养的家畜,如骆驼、犬、牛、羊、马等的起源地。既然适于高等动物的生存,依动植物为生的人类,也必发源于此。同时,中亚位置为各大洲之中,地势也最高。世界其他各洲平均海拔高度均在 700 米以下,

独亚洲大陆海拔平均在 1000 米以上,居高临下,可与各洲相连。故谓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在各洲,其势最顺,其理至当。可是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在副热带潮湿之区,对农业起源研究卓著的索尔教授(Carl Sauer)就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先发迹的地方。象泰国的考古发现及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迹的发现可以佐证。这类讨论,尚需更多的地下发现, 才能有完满的解释。

我们所了解的原始祖先,人数不多,疏落分散在一片土地上,以后人口增加,就向四周迁移发展。就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知识,地球表面有许多海峡, 阻断大陆间的交通。可是假如海平面降低 90 米,许多海峡就可变成陆桥,便利人类的交往。最著名的陆桥,包括沟通北美和亚洲的白令海峡,沟通英国和欧洲的多佛海峡,沟通亚洲和欧洲的达达尼尔海峡和沟通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的马六甲海峡。其他的还有沟通欧洲和非洲的西西里海峡,沟通朝鲜和日本的对马海峡,沟通苏门答腊和爪哇的巽他海峡,沟通新几内亚和澳洲的托雷斯海峡以及沟通南部澳洲和塔斯马尼亚的巴斯海峡。假如在第四纪,此类海峡在冰期后退,海平面降低而成为陆桥,使陆地相连,则有利于人类祖先的四方迁移。这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祖先经过陆桥向各方移动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的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型的发展,就分化出来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直接侵袭。长期居住在非洲赤道的人种变成黑种人,他们头发鬈曲、覆盖头部,是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的体型比热带居民要粗壮,肤色也较热带的人为浅白。古代人

类,交通不易,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各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各个隔离的地理区域内,在体质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适应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代代遗传, 以致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各种有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二 人种的分类

人种的类别,是根据人类的生物体质和遗传的性状而加以区别的,如肤色、体型、头型、眼色、发型、鼻状、血型以及性格和潜力等。它不象语言和宗教因时而异,是人类长成后所附加的。人种是与生俱来的。

人类学家在 18 世纪就开始研究人种的分类。1775 年德国的布鲁门巴哈

(Johann Friedrish Blamenbach)根据肤色、发型、身高等体质特征,把人类划分为 5 个人种:高加索人种,俗称白种;蒙古利亚人种,俗称黄种;尼格罗人种,俗称黑种;亚美利亚人种,俗称红种;马来亚人种,俗称棕种。这个划分,可以说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将人种作第一次的地理分类。其后1927 年,英国的泰勒发表了《环境与人种》的著作,详述了自然环境对人种

的影响以及各人种的区域分布,对人种地理学有极大的贡献。 1929 年,德国的伦丝(Bernhold Reusch)用“地理人种”来描述大区域的人种。其后又有人倡议“区域性种族”和“小种族”的名词,因为存在着虽分居在地球各大洲,而在体质上具有相似遗传特征的人群,或因隔绝,或因受习俗限制, 日久在各区域遗传性上变为有所差异的人种。1961 年美国加恩(Stauley M.Garn)采用以上分法加以综合,把全世界人类,划分为 9 大地理人种,32 个地域性人种。

数百年来,世界人类的分法,五花八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根据最流行的分类法,把全世界的人种分成下列 3 大类。

(1)高加索人种——又名白色人种或欧罗巴人种,发源于南欧北非和西南亚洲,体质特征是瘦长、鬈发、高鼻、蓝眼。高加索人种包括居住在北欧的波罗的海人种,南欧的地中海人种,东北欧的白海和波罗的海人种,西亚的巴尔干和高加索人种,中欧人种以及居住澳大利亚的白色人种。在 15 世纪以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南亚等地。目前该人种遍布全球,是南北美洲、欧洲和澳洲的主要人种。

  1. 蒙古利亚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发源于中亚和东亚的干旱草原和半沙漠地区。体质特征是中等身材,头发黑而直,面扁。在三大人种中,该人种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西伯利亚、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等地。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及北美洲的印第安人都属蒙古利亚人种。

  2. 尼格罗人种——又名黑人和赤道人种,发源于北非和欧洲接壤地区。体质特征是黑肤、发鬈而曲、宽鼻、厚唇。尼格罗人种包括居住南非的布西曼人种、中非的班图人种、西非的森林尼格罗人种、北非的苏丹人种和小黑人种。原来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太平洋岛屿,由于西方贩卖人口的殖民政策,该人种现已遍布南北美洲。

关于原住澳大利亚的人究竟属于何类人种,是争论很久的问题。英国的赫胥黎(Thomas H.Huxley)等学者,认为其是棕色人种,与以上三大人种并列成为全球四大人种。由于澳大利亚人种的肤色、眼色、唇型和鼻型等和尼格罗人种相似,因此法国的居维叶(George Cuvier)等主张将其与尼格罗人

种合并,统称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可是又有人如法国的白洛嘉(Paul Broca)根据发型、血型和人类化石遗骨的特征,认为澳大利亚人种应该归入高加索人种。澳大利亚人现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塔斯尼西亚等地。

以上三大人种,以高加索人种分布最广。仅欧洲一地,高加索人种又分为以下三个分支。

  1. 北欧型——体质特征为身材高大、蓝眼、头长、发鬈。主要分布在英国、瑞典、挪威、芬兰等地。

  2. 地中海型——体质特征为中等身材,发黑而鬈,棕眼、头长、肤呈棕色。性格多热情豪放,多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其主要分布于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地中海沿岸各地。在英国此类人居住在苏格兰、爱尔兰以及威尔士。这些人可总称为凯尔特,在历史上也曾居于伊比利亚半岛。

  3. 高山型——体质特征是身体短壮、黑发、棕眼、面宽。性情多保守, 工作勤奋。主要分布地为中欧和东欧的山地区域。

三 语言的种类

到现在为止无人能确切地说出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不过语言学家大都同意至少有 2500—3000 种,要知道,光是非洲有 1000 种以上,但是使用人

数超过 100 万的语言只有 134 种。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赖以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重要手段。这几千种语言在世界上错综复杂的分布、它们的特点、相互间的关系、空间的分布形式,都是人文地理学上的重要课题。

语言学家根据语言的发音特点、语法结构,可以把多种语言归并成类, 称为语系。举例来说,“母亲”一词英语称为“mother”,希腊语称为“meter”,而西班牙语称为“madre”,伊朗语称为“matar”,新加坡语称为“maoa”, 阿尔曼语称为“mair”,因此这几种语言都可归并为一类,属于印欧语系。用这种办法可以把全世界的语言分为 20 个语系。

语言的传播和自然环境

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史前人类的迁移或者目前人种的嬗变之迹。以印欧语系为例,它发源于前古时期的几种相关的地方语。使用这几种语言的古人们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参考的记载,但我们发现在他们的语言中有牛、羊、猪、农具和农作物的名字,因此可见他们是以农为生的人民,并且与中东地区有关。因为中东正是生产此类牲畜与作物的地方。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却没有发现地中海地区及赤道地区存在的动物,如象、驴、骆驼等,也没有藤本植物如葡萄、无花果等栽培植物;他们能炼铁和合金,也会制造斧头;他们知道鹅与鸭,可是不知道狮子和老虎;在他们的词汇中有冬天和冰雪,所以我们可以猜测,他们生活在温带地区而不是赤道热带地区,从他们也知道山毛榉、松树、苹果和橡树,由此可将他们的居住地区缩小到阿尔卑斯山脉和黑海以北的欧洲西北部。有的说是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地区,有的说是在德国平原上,也有的说是在多璃河的盆地。总而言之,是在欧洲的中部与东部。古代时,说印欧语的人们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开始向各方迁移,雅利安人挤人印度河谷地区,同时波斯人将自己的领土从爱琴海向四方扩展:东至印度, 西到撒哈拉沙漠。

平坦而广阔的平原自然有利于语言的传播,象德语盛行于北欧平原。自佛兰德一直延伸到波兰的边境,印度语广被印度河和恒河平原的人们使用, 却逐渐消失于喜马拉雅山和缅甸境内的高山峡谷中,语言也渐渐变得十分复杂了。蒙古的游牧民族游息于广大的中亚平原,因此他们的语言也很快的从蒙古传到匈牙利,甚至匈牙利以西的地区。同样,因为岛屿与岛屿之间容易接触,所以语言传播得也很快。马来亚语与玻利尼西亚语盛行于广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之间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在地势崎岖的山地,语言的传播就不那么容易了,象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地的南部,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与世隔绝,所以仍保存着他们自己的语言。又如柏林南部地区,人民仍沿用斯拉夫语,因为那里的水草地使他们不易与外界的德国互相交往。又如东南亚地区高山林立,峡谷纵横,语言的传播和交流就十分困难。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都有自己的语言,虽然语言大致相似,可是因高山之阻, 分支甚多而觉紊乱。中国也有相似之处,象华北平原一望无际,北京话盛行无阻,可是秦岭以南的华南地区,丘陵起伏,语言就变得复杂起来,分支也多了,有吴语、赣语、湘语、闽语及粤语等。

语言的分界经常与自然环境有关,如比利牛斯山是法语和西班牙语的界限;美国的格兰德河将美国英语与墨西哥语分隔开来;多璃河下游的沼泽地则成为保加利亚语和罗马尼亚语的分界;而阿尔卑斯地区又是法语和意大利语的会合之处;目前捷克语与德语的分界线大致是沿着波希米亚高地的边缘。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地貌与语言的分布是否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这个问题并不十分简单。仔细研究比利牛斯山附近的语言分布,人们可以发现语言的分界线并不是沿着山顶而延伸下去,说法语的格塔兰(Catalan)和说西班牙语的巴丝寇(Basque)在山的两边都在互相通用。又如美国的格兰德河的北岸住着移民来的墨西哥人,仍在用着西班牙语系的墨西哥语。至于捷克语与德语在波希米亚高地的分布的界限是受到政治的影响,那是由于在1945 年前,德军侵占该高地后,德语开始盛行,1945 年以后德军退出高地而捷克人返回,捷克语就沿着这条政治界限以内而盛行起来。

综上所述,语言的分布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山脉与河流,它们大都作为语言的分界线,可是语言的分布关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人类历史、自然环境、社会变迁等各种因素交叉影响的结果。从世界语系的分布图就能显示出人类迁移的史实。如印欧语系中的印度语,反映了古代移民曾取道西南亚洲,抵达伊朗而至印度。又如近代欧洲人向海外移民,就把印欧语系带到南北美洲、大洋洲、南非等地,而使英语成为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

语言与政治和军事

欧洲与美洲文化从本世纪以来,传播于全世界,大大影响了世界语言的形式。

英、法、荷、比、葡、西、美都有海外殖民地,因此也把印欧语系远播至热带、亚热带,以及亚洲东部地区、非洲南部和太平洋诸岛地区。殖民地目前虽已逐渐消失,可是语言却已生了根。因此英语流行于非洲大部地区、印度半岛、菲律宾、大洋洲以及其他太平洋群岛上。法语则普及于非洲的中、西、北部,马达加斯加、南洋群岛和玻利尼西亚。南美洲则以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为主。可以看出,语言的分布深受政治、军事的影响。远在 1494 年, 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地,结果签订了和约。此和约规定大致以经度 50°为界, 东部为葡萄牙管辖,西部属西班牙。因此至今,巴西人大都讲葡萄牙语,而

其余拉丁美洲国家都讲西班牙语。

历史上也存在由于军事上的征服,语言也随之传播的史实。基督教的十字军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的摩尔,阿拉伯语也随之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南部消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反攻德国,占领了德国东部 13 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驱逐了 1000 万德国人。在这 13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德语被波兰语和俄语所取代。1895 年日本侵占中国台湾,台湾人则被迫讲日语。1910 年日本侵占朝鲜,朝鲜人也被迫讲日语,1890 年美国占领了菲律宾,菲律宾人便开始使用英语。美国西部因白人的迁入,使本地的印第安人人数大减,语言消失。美国向非洲贩运黑奴时,也常将讲不同方言的黑人载在一条船上,以防止反抗,语言都不通,何能聚众反抗呢?

在欧洲,18 世纪国家的疆域常与语言的分布是一致的。

美国是各民族的大熔炉,可是在语言上,美国是压制少数民族的语言的。因而多数移入民族的语言都被英语所同化了。据统计,1910 年前后大约有 1/4的美国人除了讲英语外,还能讲另一种语言,可是到了 1970 年,因为其他语言并没有法律地位,不易传播而逐渐消失了,只有西班牙语系在美国仍有若干势力,这要归功于西班牙人后裔的艰苦努力,使他们的语言在美国占据了一席地位。

苏联在语言政策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16 个联邦的疆域是依语言的不同而划分的。国家的政策是要保存各联邦原有的语言,不过在苏联,俄罗斯语仍占重要的地位。

中国现有五个自治区,各有各自的语言。

语言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阿拉伯语从阿拉伯半岛开始,直至北非和西南亚洲,没有穆罕默德的宗教支持,是不会传播得这么远的。犹太教讲希伯来语,埃塞俄比亚讲阿姆哈拉语。而拉丁语之所以能保存下来,主要是天主教和梵蒂冈仍用它为仪式上的祈祷语。

经济力量可使语言地图改变,语言常随交通路线而延展。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道在本世纪初,把俄语向东延伸,直达太平洋岸边。北美的阿拉斯加公路经过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把英语深入到美国的印第安人的地区。目前巴西建造的公路到阿曼藏的偏僻地区,则本地的印第安语将渐被葡萄牙语所吞灭。

一国中多种语言的问题

世界上有的国家,如印度、瑞士、尼日利亚等国,在其国境内存在着多种的语言。其他象苏联、印度尼西亚、苏丹、危地马拉也都有多种语言。存在各种语言的国家里,每个人都想保护自己语言的权力,最怕有“统一”的语言。印度想把印地语变成国家语言而受到极大的反抗。苏联虽然鼓励俄语, 但仍有多种语言的存在,如立陶宛语和拉塔维语在西部,阿曼尼亚和高加索语在南部,乌拉尔和阿尔泰语则盛行于西南部。在尼日利亚有 3 种主要语言和其他小的分支。在印度,古老的特维亭语流行于印度半岛的南部,而北部则为印欧语系。今天的伊拉克、埃塞俄比亚、英国、菲律宾和美国的多种语言反映了文化的多样化,而多种文化就会产生复杂的问题。

双重语国家包括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加拿大的情形尤其特殊,50% 讲英语,30%讲法语,其余 20%讲各种欧洲语。英国人和法国人是加拿大的早期移民,英国人开发了加拿大的西部,法国人则集中在加拿大的中部,英

语在安大略地区流行而法语盛行于魁北克。两区语言文化完全不同,所以要想有一个统一的文化,在加拿大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比利时也是双重语的国家,北部为佛兰芒语,南部为互龙语,因此北部倾向于荷兰,而南部倾向法国。捷克的双重语的界限为南北向,西部讲捷克语,倾向于西欧,而东部讲斯洛伐克语,倾向苏联。

单一语的国家并不多,最显著的是巴西、澳洲和日本,其他象阿拉伯、埃及、利比亚、苏丹和阿尔及利亚。波兰也可说是单一语的国家。

可是象巴西,国境内仍有少数人讲本地的印第安语,日本也有少许讲北海道语及倭语的人。

  1. 语言的种类和分布(见图 19)

    1. 印欧语系

这是最多最大而且是分布最广的语言,全世界有一半的人都属于这个语系。它的地域笼括欧洲、苏联、南北美洲、大洋洲、西南亚洲一直到印度。它的分支有德语、拉丁语、斯拉夫语、印度语和伊朗语,可列表简述如下:

分支

所讲人数

分布地区

(百万)

德语

英语

310

英国、北美洲、大洋洲、南非、菲律宾、英属以前的非洲和

亚洲的英联邦国家

德语

95

德国、奥国、瑞士、卢森堡、法国南部、意大利北部

瑞典语

8.5

瑞典

拉丁语

西班牙语

320

西班牙、南美洲(巴西除外)、美国西南部

葡萄牙语

95

葡萄牙、巴西、非洲南部

法语

80

法国、比利时、海地、加拿大

意大利语

62

意大利、瑞士

斯拉夫语

俄语

150

苏联官方语

乌克兰语

47

乌克兰

波兰语

36

波兰

捷克语

15

捷克

印度语

印地语

180

印度

孟加拉语

100

孟加拉国、印度东部

伊朗语

波斯语

35

伊朗

在 20 世纪,英语、西班牙语及俄语为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伊朗语可能

成为第 4 个最通用的语言,这是因为石油贸易的关系。

  1. 海米闪族语

这是世界上第二大语系。闪族语与犹太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它的面积东起底格拉斯河—幼发拉底河河谷至阿拉伯半岛,从叙利亚到北非的撒哈拉,再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边。它的面积虽广,可是使用的人数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此间为大片沙漠,人烟稀少。在闪族语中,阿拉伯语的分布最广,人数也最多。大约有 11,500 万人。其次是希伯来语,但现在已近灭绝,仅在犹太教举行仪式时使用。自从以色列 1947 年成立以来, 希伯来语有恢复的现象,但这种古代语若要应用在现代文化,如电话、飞机、汽车等名词还需要重新创造。

闪族语流行于古代埃及,由于阿拉伯人的入侵,此语系已大大缩小而且分散。

  1. 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

从地域分布上来讲,此语系横越赤道各岛屿,西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大岛,经印度尼西亚群岛及太平洋小岛直到夏威夷诸岛以及东巽群岛,东西延及地区近全世界之半。而南北地区,北自夏威夷及中国台湾,南到新西兰。此语系人数虽只有 1 亿人,可是占据了广阔的海洋,各个岛屿通用着一种语言,以此也可见古代人类航海技术的精湛,他们的语言中已有风向、洋流等名词。

  1. 非洲语系

在 1000 多种语言中,可分为 5 个分支,其中最重要的是班图语。非洲中部的赤道区的居民都属于此语系。此语系的起源虽较西非地区的语言为迟, 可是西非是说的柯栅(Koisan)语,已被其兼并,正象欧洲的色尔特克

(Celtic)语为德语语系所兼并一样。

四 宗教的派别

  1. 宗教与地理

宗教是一种心灵之学,属于哲学范围,但它与地理又有何关联呢?

主要的宗教一定都有它的发源地、传播路线和目前的分布格局,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研究一地的宗教史,就不会了解一地的文化发展;同样,不探讨宗教的发源、传播及其分布,也不能建立起全面的人文地理学。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因此宗教中有求雨去干旱,歇地

震以及其他消除灾害的祈祷方式,同时也崇拜河流山脉、岩石森林等。例如, 对印度教的教徒来说,最神圣的是恒河;乔登河对基督教徒又有特殊的意义; 日本的神道教崇拜富士山,而墨西哥人崇拜火山。

麦加的穆斯林人将“黑石头”视为神圣,认为它是安拉自天上赐给人们的。

在基督教的仪式中,常青树作为一种象征永生的标志经常被种在墓地里。这是因为北欧的森林繁茂,人们从一种对森林崇拜的心理,逐渐演变成对常青树的特殊意义。佛教之于莲花(Lotus)和菩提树;日本神道教,对于针叶树都连带有经济影响。

人们对牛的崇拜可能和月亮有关,尤其是印度教,有人推论,这是因为牛角的形状,颇似新月形。因对牛的崇拜导致了人类祖先对牛的驯养。

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犹太人的新年是在秋季,这是因为此时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干旱已过,秋天雨季来临,新的一年的农作物刚刚开始生长。在北半球的三月间,人们庆祝复活节(Easter), 因为春天来临,万象更新,而“复活节”一词来源于“Ostar”,是德国人春天女神的名字。

自然界的灾害常使宗教有各种不同的祈祷形式。美国的大平原区的教堂,在干旱年代有求雨的仪式,以求甘霖。中国的华北地区常受蝗虫之害, 因此当地建了许多的猛王庙,有的地区竟多达 900 多座,以期蝗虫离去,保佑谷物丰收。

三个重要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是一神教。有些地理学家想从自然环境中解释其原因:这三种教都发源于中东的沙漠地区。在佛教分支中,最相近于一神教的喇嘛教也发源在中国西藏、蒙古的沙漠地区。这些希伯来人、阿拉伯人、中国西藏人、蒙古人整年整月放牧于单调的自然环境之中,茫茫沙漠,一片寂静,而月明星皎,种种肃穆容易使牧民相信万物为一人所主宰。20 世纪美国的著名女地理学家森普尔就写过,“在这种单调的沙漠环境里,自然而然地使人们产生了一神教”。这是不折不扣的环境决定论。

也有人认为一神教的起源应当从游牧民族的社会组织上去了解。沙漠上的游牧民组成了部落,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男子为其主宰,他是当权的独裁者。这种中东地区的部落组织,何尝不可导致人们信仰天地之间只有一个神才能主宰一切。

宗教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界的看法。自然界的灾害,包括水灾、风暴、干旱等。印度教和佛教认为这是天意,只有接受,无法反抗,也无法避免。而基督教则认为这是异常现象,可设法避免。有的宗教甚至认为这是上帝对人类罪恶的谴责,只有诚心的祈祷和反省,才可避免这些灾害。

美国地理学家曾经调查过美国西南部教徒对自然界的看法。大致说来, 大部分(72%)西班牙后裔的天主教徒认为人类应该归顺自然;摩门教(55

%)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寻求和谐,其方法是正常生活,不喝酒,不吸烟,而且努力工作;而一半盎格鲁后裔的得克萨斯的新教徒(48%)认为,人们控制自然界的能力是可以避免自然界的灾害的;2/3 的印第安人则认为人类应该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

宗教的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在国际政治中,印度与爱尔兰国内的分离,以色列的建立,以及德国、荷兰与加拿大法语地区少数民族的分歧,都和宗教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947 年,当英国允许印度独立后,印度马上就分裂为二,一为印度教的印度;一为穆斯林教的巴基斯坦,因两个宗教的教徒不能容忍对方的教义。以色列与爱尔兰成为独立的国家完全是宗教造成的。在以色列,只有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才能成为公民。在挪威,宪法上规定路德教是国教,因此路德教的牧师和官吏一样都是政府的雇员。有的国家教堂实际上统治国政,教皇就是统治者。这种政府可称为神权政治国家,象梵蒂冈占罗马城的一部分, 但又是独立的国家,为教皇所统治。希腊正教的主教实际上控制着塞浦路斯的政府。

在一国之内,两个对立的宗教可以使之分裂,甚至导致内战,英国对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对立无法和平调解。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上,

天主教徒和穆斯林就正式开过战。

除了政治,其他人类的典章制度、法律规范,无一不受宗教的影响。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而基督教只允许一夫一妻制,多数印度人则禁止寡妇再嫁。这样宗教对人们婚姻的看法就影响了家庭的大小,间接的也关系到人口的消长。

宗教崇拜和人类的经济生活尤其息息相关。例如,某种作物或牲畜的生产,与宗教上的需要有关。比如说在欧洲和美国的基督教集会中常有饮酒的仪式,象征酒是耶稣的血,而葡萄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这样就促使葡萄遍布于地中海的沿岸,不只限于阿尔卑斯山的南麓了。从 6~9 世纪,又移到德国莱茵河。同样,北美洲的天主教徒也将葡萄移种到西岸加利福尼亚州。事实上,酒与宗教的关系在基督教兴起以前就已非常明显。葡萄园的种植和酒的酿造在史前时期从地中海地区向西方发展与崇拜上帝是息息相关的。

宗教和牲畜的养殖关系可从直布罗陀海峡隔开的西班牙和摩洛哥两地看出来。在西班牙罗马天主教地区,猪的养殖极为普遍,可是在非洲这一边的伊斯兰教盛行的摩洛哥,就见不到猪的踪影了,因为伊斯兰教是禁食猪肉的。

犹太教和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因此在他们的家畜中不包括猪,这自然关系到他们的农业生产。很多学者对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禁食猪肉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这两个宗教认为猪有肠胃寄生虫或者说不干净,可是在医学尚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常识是不易获得的;也有的从生态与经济上来加以解释,禁食猪肉盛行于沙漠游牧民族间,因此认为猪与游牧的生活方式有关。游牧民族原先发源于古代中东农业区,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三河的下游,人口的繁殖迫使其远离河岸而丧失了灌溉技术,放弃了农作物的种植,成为以放牧牲畜为主的游牧民族,在以农业为主的环境中猪是重要的牲畜,但在沙漠地区的游牧生活里,猪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最重要的牲畜成为羊、牛、马、骆驼,而不是猪了。到了第七世纪,猪被正式禁食了(见图 20)。

信仰印度教的人对牛极为崇拜,不能宰杀作为食物,因此大批牛的存在妨碍了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宗教仪式通常选择在播种作物或者捕鱼的日子里举行,这种宗教假日或禁止某种食物自然影响到一地的经济发展。

罗马天主教徒在周五禁食肉类,因此大大地促进了渔业的生产。基督教对鱼是十分重视的,并在传统上崇拜渔夫,因此在天主教的国家里,捕鱼业极为发达,这也促进了鱼类的航业运输,从沿海运往内地。相反,印度教的信奉者是不吃鱼的。虽然印度经常缺乏食物,而其沿岸地区的鱼类极多,但并不能促进印度捕鱼业的发展。

伊斯兰教不准饮酒,可是基督教的各支派对禁酒各有看法,有的是可以通融的。在美国,象圣公会、美以美会、摩门会和安息会都是赞成禁酒的, 可是,罗马天主教、路德教以及其他支派允许饮酒。这种对酒的不同态度, 对于酒的销售影响极为明显。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居民,大都为天主教和路德教徒,酒的销售量极大,被称为“湿”区,而该州的南部多为圣公会和美以美会的信奉者,酒的销售量急剧减少,被称为“干”区。这种宗教与经济

的关系,在地域分布的比较之下是十分有趣的。

宗教对旅游、交通和贸易运输都有密切的影响。宗教的发源地常是信徒

朝拜进香的圣地,因此成为旅游中心。大量人口的流动,也促进了交通、贸易的兴隆发展,这在伊斯兰教、印度教、神道教和罗马天主教都不乏其例。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和麦地那,是穆斯林的朝拜圣地,麦加只是一个人口不足20 万的小城,可是 1968 年,从各地前来朝拜的人竟达 37.5 万。可以想象, 这种大批的朝圣者自然对交通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都有促进作用。为使朝圣者能顺利地到达圣地,阿拉伯沿岸的吉达,设立了直通东非、印尼、马来西亚及其他各地的航空和航海路线。在中世纪的欧洲,道路与桥梁的修建有许多是因为朝圣的缘故,僧侣往往帮助修建,并且建造旅馆。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圣·哥特哈得通道仍有许多旅舍的遗迹。朗特是一个位于法国南方的小镇,人口只有 1.6 万,可是每年有 2 万多罗马天主教徒前来朝圣,它的旅馆之多仅次于巴黎。印度的瓦拉纳西位于恒河沿岸,是印度教的朝拜圣地。日本的伊势则是神道教的圣地。加拿大的博普里则是罗马教徒的朝拜圣地。

宗教也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形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乡间大都是散村,这是受到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的影响。可是在宗教集团密集之区,就形成了集村聚落,因为聚集居住,便于宗教礼拜节日和其他活动。美国西部的大平原的村落大部是散村而摩门教徒聚集之地,就变成集村了。

宗教在地面建筑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教堂。各式教堂的面积、功用、式样、材料都各不相同,罗马天主教的教堂,被认为是上帝的居住地,一般说来,比较宽敞高大,装饰繁华,十分醒目。而新教的教堂被认为只是上帝前来访问的地方,并非是长住之地,因此比较狭小并少装饰。同样,在天主教及东正教的区域里多有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图像、十字架和神殿,以及各种各样的宗教标志,然而在新教区就没有这样的标志和殿堂了。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就没有基督教那么讲究的教堂。它的清真寺是不触目的建筑。在伊斯兰教区,尖顶建筑和尖塔是唯一的宗教地景。犹太教长期与基督教共存,教堂建筑也受其影响,比较高大而醒目。

各种宗教对死者的归宿方式也各不相同。印度教、佛教和神道教实行火葬而不用坟墓,让人死后不在地面上留下任何痕迹。然而埃及就用金字塔来埋葬他们的英雄,大都建造在不能耕种的土地上。基督教、伊斯兰教都用土葬并立墓碑。中国西藏的喇嘛教则实行“天葬”。将死者的尸体斩碎割裂, 和以面粉任由老鹰取食后,飞向天空,认为是最好的归宿。

主要的宗教(见图 21、22)

全世界的宗教,主要有三种,即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

基督教大约有 9~10 亿的信徒,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宗教。占有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菲律宾及苏联。

它有下列分支:

①罗马天主教——有 5.41 亿信徒,盛行于南欧、中南美洲及菲律宾。

②新教——有 3.28 亿信徒,大部分在西北欧洲、加拿大、美国、大洋洲及南非。

③东正教——有 8700 万信徒,分布在俄国及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有 5.38 亿信徒,盛行于北非、西南亚洲,也伸展到苏联、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以及菲律宾的南部。

佛教

佛教有 2.5 亿信徒,分布在印度、中国、东南亚洲以及日本。

基督教

不管是在地域的分布上,还是在信奉的人数上,基督教都是最具世界性的宗教。它发源于巴勒斯坦,早期先传到希腊,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它源出于犹太教的改革者,后为大部人民所信奉。它的成功基于三个原因:第一, 创始者耶稣,在犹太教的教义上,不囿于陈说,加以伦理道德,以及易于身体力行的范例,揉合在爱上帝、爱人类的哲理之中。第二,受希腊教育的保罗将基督教的教义加以深入浅出的注释,而且开始有组织的渗入于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之中。第三,在基督教 300 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敌视和压迫,

到了公元 4 世纪时,君士坦丁大帝才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才走入坦途,风行于罗马帝国,然后分布于全世界。

基督教在它的传播过程中,分化流衍,终于在公元 1054 年分成东西两大流派,即东正教和西正教。在早期基督教史上,地中海东部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较多的人口,而西部欧洲国家,只是罗马的属地,属半开放的区域。罗马帝国瓦解后的“黑暗时期”,欧洲东部才是基督教的中心所在。可是东正教不象西部的罗马天主教,是在教皇的名义下统一而有组织的,而权力始终是分散的。东正教在公元 3 世纪时,开始传到巴尔干半岛,到了 10 世纪才传入俄国。它传播的路线大致是沿着古代贸易的通道。到俄国是经黑海过来的。东正教有不少的支流,其中最大的分支是希腊正教和俄罗斯正教, 以及欧洲东南部国家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家的正教,颇富有国家主义的色彩。另有一支极具国家意识的正教是埃及正教,现留存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还有一支来自于 7 世纪的闪米特人的后裔,现存于黎巴嫩。

东正教的传播颇受伊斯兰教的阻扰。土耳其的阿德曼(Ottoman)在 1453 年占据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的传播自然大受影响。俄国沙皇时代,在莫斯科的教廷上东正教是极具权威的,可是到了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东正教就一蹶不振了。随着东欧居民的移民美国,东正教也随之传入美国,因有各国国家主义的色彩,而有各种不同的派别。

西正教也称罗马天主教。自中世纪罗马帝国瓦解以后,皇帝的权力就落入教皇的手中。起先罗马天主教只限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以后逐渐为德国人和英国的凯尔特族人所信仰,而将教区从西欧扩大到中欧。当罗马天主教向欧洲北部推进的时候,南部的伊比利亚基地却被伊斯兰教所侵占。时间自公元 700 年一直到 1500 年。以后天主教又在原地复兴,再次盛行,以后葡萄牙人又将天主基督教教义传到非洲沿岸,甚至传到印度。等到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殖民中南美洲,天主教也就随之传入,同时也传播到南亚和东亚。在菲律宾群岛上,西班牙的传教士努力工作,使其地成为天主教的基地。到了 19 世纪,天主教在非洲、南亚和东亚都十分活跃。

上面提及西正教或罗马天主教是统一而且有组织的,可是到了 12 世纪以后,欧洲社会的经济与政治都起着变化,旧的教义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变化, 各种运动与改革的呼声从各地传来,终于在 1500 年,西正教分裂成两大教派:即原来的罗马天主教和新产生的所谓新教。天主教仍旧是坚强的统一的,

而新教则四分五裂。在地域的分布上,新教限于莱茵河与多瑙河以北的地区, 包括英国、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及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地。

有人认为中产阶级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抬头有助于新教的建立。可是, 问题是何以新教盛行于南北欧洲,而不在法国或者意大利呢?这或许是因为边缘地区往往容易接受新观念和改革运动吧。而传统且有组织的社会中,旧习惯、旧思想是不易改变的。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和法国是西正教的发源地, 顽固势力强,不易动摇,属于旧的范围,而欧洲西北地区,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以北的地区,属于边缘地带,新范围和新的移民反而容易接受新思想,改革运动容易成功。又有人认为,欧洲西北地区新教之所以能盛行而没有被南部强大的罗马天主教所消灭,也有自然环境的因素。英吉利海峡、荷兰的沼泽地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都有阻碍和防护的作用。可是这些似乎是次要的原因。

新教建立以后,在教会的仪式中本国语代替了拉丁文,经典代替了圣经。同时新教分衍别支流传到各地,分为路德教盛行于德语语系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从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一直到波罗的海的彼岸。英国的清教徒在荷兰、苏格兰、瑞士的部分地方生了根。又有不少细支如浸礼会、公理会、教友会,以及以后的美以美会等,分布于各地。经英国、荷兰以及西北欧的海外移民也将新教传播到北美、中南美、南非、大洋洲等地。只有几个地方是例外的,那就是在加拿大法裔居住的圣劳伦斯河的沿岸,其次是盎格鲁撒克逊集居的地方,尽管在新教环绕的环境中,他们仍坚持信奉天主教义。这是非常特殊的。

在美国,基本上是以基督教为主。在地域的分布上则充分反映了基督教的零细分支和美国的移民史(见图 23)。

天主教盛行在与墨西哥交界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以及路易斯安那(州),此地为西班牙与墨西哥后裔居住的地方。从爱尔兰移来的罗马天主教徒,以及从中南欧洲移来的

天主教徒大部分居住在麻省、罗得岛、康涅狄格诸州。可是美国整个的工业区从伊利诺斯到威斯康辛都是天主教集中的地方。

在美国南部,却很少有天主教的踪迹。因为在工业化时期,南部对欧洲移民的吸引力不够强,另外少数天主教都集中于犹他州,此州为摩门教的中心。在夏威夷,尽管民族繁杂,可是有四分之一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同时东方的佛教在此地也极普遍,因为有大量来自东方的移民。

美国南部的大部分居民属于新教的分支浸礼会,相反,路德教则盛行于中西部的农业区。自威斯康辛州以西,沿明尼苏达直到达科他州,各类基督教分支纷然杂陈,然以美以美会为主要教会。

大致说来,美国宗教的地区分布,自东到西,可以分成三个带。南部除了天主教的地域外,是以新教为主,称为“圣经带”,主要是浸礼会和美以美会。中部则为末世圣徒教会(即摩门教),是十分特殊的宗教地带。北部则各教杂陈,但也可看出犹太教集中于大城市中,而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区, 则为天主教的领域,保守而严谨。

伊斯兰教

其意为“归顺真主”。该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生于公元 570 年一个富有的家庭,在城市环境长大,该城即伊斯兰的圣地麦加城,当时为阿拉伯南

部与叙利亚骆驼队来往的交通要道,也是各部落神殿的集中地。大约在公元600 年他开始传教。据传说,有一天他习惯在山间默祷的时候,忽听到一声“朗诵”的声音,以后他的语言就滔滔不绝,从不用思考。他的朗诵维持了十多年,一直到成了现在所有的《可兰经》。

他的经文包括了阿拉伯人的信仰和风格,如一夫多妻制和崇拜石头等, 同时也结合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和伦理。他的教义主要信仰是“一神论”。安拉是唯一上帝。他也承认在他之前的许多先知者,亚伯拉罕、摩西以及耶稣曾受安拉的教诲和洗礼。但却坚持说只有他从安拉那里得到了绝对的真理,而这些真理都已载入可兰经。因此可兰经不但包含了宗教的教义和信奉的规范,也是对世界事物的评论、看法和声明,也可说是伊斯兰人的法律。每一个教徒都要经常背诵基本教义,日夜祈祷,一个月内从早到晚的禁食、施舍。如果可能,还要到麦加去朝拜。凡是能够坚持执行以上教礼的教徒,就可以算是伊斯兰世界的一员,不管他的肤色与出身。同时还有许多从犹太教和基督教转借来的许多规章制度,如不许人体和兽体同时照相,禁放高利贷和禁酒禁赌等。妇女的地位在伊斯兰里是很低的。这可能涉及到社会与经济的其他因素,宗教不是唯一的原因了。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实际上不是穆罕默德的生长地麦加,而是麦地那。因为他自 622 年逃离麦加,来到此地传教,622 年就变成伊斯兰日历上的开始年份。穆氏一生从事于传教,整个阿拉伯半岛在他的统治之下,然后经过阿拉伯伊斯兰的再度扩张,不到 100 年的时间,他们的势力从大西洋岸一直到印度的边境,包括了西班牙、北非、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在内的大片土地。除波斯以外,他们压制了大多数的基督教信徒以及零星的犹太教社团。在以后的整个世纪里,伊斯兰教扩张到了印度、中亚、东南亚、苏丹,以及东非的边境。从 11~18 世纪,伊斯兰徒自中亚入侵印度北部,这奠定了目前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基础。

伊斯兰教产生于沙漠,因而可兰经反映了干燥地区的环境,这也可解释为何干燥地区的居民,从北非直到中亚腹地容易接受伊斯兰教。有人甚至说20 英寸的等雨量线,也就是伊斯兰居地的界线,不过也不可忘记有一半的伊斯兰徒是居住在东非和南亚及东南亚的润温气候下的。我们似乎不能单纯地说伊斯兰的传播与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关于伊斯兰教在地域上的传播扩大,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由于交通路线的开辟,当年骆驼商队自中东经中亚到中国北部,或者自撒哈拉到苏丹,均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自海外发展而言,从阿拉伯到东非,或者到印度,甚至再到马拉加,或到爪哇甚至到中国都有利于伊斯兰教的发展,因为伊斯兰教商人是义不容辞的传教者。可是这其间还有别的因素,阿拉伯伊斯兰教徒在 8 世纪就到了东亚。但真正传到马来群岛是 1300 年,因为其时印度教和佛教大起冲突,伊斯兰乘虚而入。

可兰经可能并不是直接译自阿拉伯文,可是当时阿拉伯文在中东和北非极为盛行,这也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当土耳其在 1920 年将全国非宗教化时,政府用拉丁文代替了阿拉伯文,而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就引起了法律起诉。

伊斯兰教在目前的北非、阿拉伯半岛,以及中东,除了黎巴嫩、塞浦路斯和以色列外,仍是极有影响的宗教。此外,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是 32 个伊斯兰教国家中信奉伊斯兰教人数最多的一个。

佛教

释迦牟尼于公元前 6 世纪生于喜马拉雅山的尼泊尔,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恒河中游地区。据传说,他身为王子,有一天,他的儿子出生了,就听到婴儿的哭声,而当人死时,也是哭泣着死去的。他突然发觉人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苦难,而欲望则是苦难之源。要慈悲行善,普渡众生,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消灭欲望。而且他认为众生平等,为善为恶都是一念之差。他认为放下屠刀,便可以立地成佛。因此佛教的戒条是禁杀生与禁欲,普渡众生,即可登极乐世界。所以也有人认为佛教在本质上不是一种宗教,而只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治疗。一直到公元前 489 年释迦牟尼死,佛教已盛行于印度与斯里兰卡,

它的教徒竟多于印度教。然后到了 6 世纪,经过贸易路线,佛教传入中国的西藏,成为喇嘛教,然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今天的越南,同时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成为这些国的国教。在越南,佛教并没有国教的地位,可是全国有 70%的人信奉佛教。当第 7 世纪,佛教向外发展的同时,在印度本土已被印度教所侵占,到了 1200 年,佛教在印度已经全部绝迹了,只有在喜马拉雅山的居民和斯里兰卡岛上,还存在着一些佛教的信奉者。

五 生活的方式

自然界供给人类种种不同的资源,而人类生活环境,主要是植物的分布

(见图 24)。采集民族、渔猎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为求生存,各有一套技术,在许多资源中选取其最需要的加以利用。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称这套谋生之术为“生活方式”。再扩大一点来说,生活方式也包括人类的生活习惯。如以吃饭的工具来说,高加索人种大都用刀叉来进食,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是用手来进食,东方的中国、日本、朝鲜人用筷子等等。同时食品的种类不同,烹调方式也各异。凡此不同的求生技术、习惯行为大都不是原始的, 而是经过长期演进的结果。其中有的属于物质的,有的属于精神的,统统通过习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人群赖此以生存,宗教赖此以绵延。自然环境使人有所创造,而人类的创造也可改变自然环境。其间交互影

响的作用,是人文地理学要研究的对象。

地表各种居民的生活方式,约可分如下几个大类:

原始生活

低级文化民族,采集生果以充饥,不懂烹调。如非洲赤道雨林中的黑人、南美的处女林和火地以及大洋洲小岛上和澳洲沙漠上的土著,他们的生活以采集为主,一切食品取之于当地,种类繁多。比如澳洲土著整日要追寻食物, 龟蛋、鳄鱼蛋、蟋蟀、蜗牛、飞蛾及一些幼虫,都是目标。又如南美印第安人中有称为圭亚齐斯族的,在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之间的深林中过着流浪生活。林中的虫鱼鸟兽都是他们的食物。苦橙和野棕的浆汁就是他们的日常饮料。原始民族的食品每日不同,多采多食,少采少食,绝无储备,自然难免饥饿。到了无物可食时,就是“人食人”了。杀人而食的民族还可见于今日, 如澳洲的蛮景人和中非的蛮北图斯人,但为数毕竟不多了。

渔猎生活

极地的居民和赤道林区的居民用弓矢去打猎,用网罟捕鱼。这种生活方

式,只是掠夺自然而已。西伯利亚的朱古克特人以海产和驯鹿为食。雅库特人和奥斯第亚科人以食马和牛为生。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则主食海豚。夏猎冬渔的民族,夏天食兽,冬天吃鱼,季节不同而有不同的肉食。

游牧生活

游牧民族和草原地带息息相关。蒙古大草原,斜穿中亚、西亚、北非、西非撒哈拉而至大西洋岸,是地球上最广大的游牧世界。蒙古人、吉尔吉斯人、托亚勒人与大群牲畜逐水草而居。草的生长与季节及降雨有关,因此游牧民族的移动和路线也有一定的规律。他们的衣食住行均取于牲畜。牲畜是他们的财产,而且用以产乳和运输,因而他们对肉食是很节俭的。他们的食物以鲜乳、酥油和干酪三者为主。在这个横跨亚非的游牧区内,供应乳品的通常是绵羊和山羊,供应劳力和肉食的通常是骆驼、马和牛。他们不可缺少的茶,却是外来品,是与从事农耕的汉人交换来的。他们把茶混入乳、盐和麦粉,制成浓厚的酥油茶。其茶腥腻不堪,营养则甚高。

沙漠的定居生活

在沙漠地区,只有绿洲才可定居。绿洲有水,可供灌溉和食用。热带沙漠由阿拉伯人传入的椰枣,成为定居民族的主要食粮。法国人来到撒哈拉地区之后,改良了椰枣生产,椰枣竟成为外销食品了。阿拉伯人不但改变了此间的食物,同时因传入骆驼而改变了地面交通以及居民的空间观念。中国新疆沙漠的绿洲,则盛产米、麦、瓜果和棉花。

赤道雨林带的生活

此间霪雨绵绵且终年夏日炎炎,不适人居住,因而人口密度极低,可谓地广人稀。非洲刚果林区的黑人,以香蕉、芋头和树薯为主食。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内则树密林深,雨多而终年炎热,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其间居民以树薯为主食,其次是玉米。林中的果实也是重要的食品。6.亚洲季风区的居民生活

亚洲季风区从印度到日本,连绵 7000 多公里。此间居民的生活特点是人口稠密,以农业为主业,精耕细作,土地利用至为讲究。中国的华北平原地广土厚,是中国主要农耕区。主要作物有小麦、高粱和小米;牲畜以牛马为主;交通以车骑为主,少舟楫。秦岭以南的华中和华南地区则因港汊纵横而为标准的鱼米之乡。此间是米的王国,小麦和玉米已居次要地位。河多、湖多,均可通航,居民多会摇船撑舟。牲畜则牛马少,代之而兴的是猪、鸡、鸭、鹅等小牲畜。日本是“食鱼”的民族,此为环海盛产鱼虾所致。然居民的主食,仍是大米加以酱油和蔬菜。本区食米的人口,为数不下 7 亿。米的传播是先由伊斯兰教徒传入欧、非,再由欧洲传入美洲。茶是本区另一项重要产品,它不需要平坦而肥沃的冲积土,而需要容易排水的丘陵坡地。华南和日本不乏此类土地,因此变成茶的重要产区。饮茶的习惯先是由中亚的游牧民族传入欧洲,再由英国传至全世界的。

环地中海区的生活方式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有三种特色:即夏热冬暖、冬湿夏干、阳光充沛。夏季的苦旱,原不适于农耕,又兼河岸婉蜒,丘陵连绵而缺平原,更少农耕之地。但因可引水灌溉,又有充沛的阳光,故能生产花卉、瓜果以及麦类, 尤以葡萄、无花果、橄榄、橙桔等为多。因为夏季干旱,缺少牧草,故缺少牛乳、干酪、牛油。代之的是橄榄油,家家必备。牲畜也须适应夏天的干旱, 必须夏初入山寻觅牧草,秋后归来,即山牧季移方式,此方式成为地中海沿

岸人文地理上的特殊景观。

中欧和东欧的生活方式

本区传统的农业方式是复杂的农作制。麻、麦、肉、乳、酒、水果、皮毛等都尽可能自己提供。又为了保养地力,在同一地面上每年换种不同的作物,称为“轮耕”。但自新大陆的玉米和马铃薯传入后,本区的农业方式发生了变化。玉米和马铃薯可以代替休耕。本区需要工业原料,工业作物就应运而生,如甜菜、烟草和油类植物等。本区居民的食物就改为饮乳食酥了。斯拉夫人的食粮则有黑麦、燕麦、玉米、小米。日耳曼人的食品已进展到以面包为主食,但制面包的原料不是小麦而是黑麦,故亦称黑面包。他们的饮料是啤酒,这与斯拉夫人喜饮酸性清酒不同。

西欧的生活方式

本区的农业是精密式。象花卉的种植,使家家万紫千红,一派繁华景象。牛乳业尤其发达,鲜奶、牛酪、奶饼使人们营养大增。自中世纪才有的苹果酒,在法国诺曼第是出名的,成为布瑞颠尼居民的饮料是 19 世纪以后的事。西欧人的主食是大麦、燕麦和黑麦,蛋、牛羊猪肉都十分普遍。饮茶已成风尚,粮食和乳类消费量很大。此间海运便利,外贸发达,许多食品要靠海外输入。

美国的生活方式

采用美国式生产技术的新兴国家有加拿大、阿根廷及澳大利亚等。在这些国家中,传统的西欧生活方式已成为殖民时代的遗迹。代之而起的是崭新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美国的农民是农机商,也是企业家。他们进行规模庞大的专业化生产,而形成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酪农带等。农民运用机械, 精细分工,统一指挥。他们既是生产者,又兼收入丰盈的资本家,这和旧大陆农民仅为糊口而生产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美国人的食品有甜食、牛乳、牛油、蛋类和肉类,荤食和素食匀称,每日获热量中约有 40%来自动物质食品。美国人讲究营养,近年来的趋势是肉类和面包消费日减,果类和蔬菜日增,还有保健食品的出现,这都是重视营养的结果。随着近代交通的发达,食品也有显著变化,而美国尤其突出。其变化有三:一是大都市菜市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如热带鲜果香蕉、荔枝,现在人人可尝。二是以前蔬菜上市有一定时令,而今则任何食品皆可终年不断地供应。三是刺激品和嗜好品的消费日增。美国人逢餐必饮已是日常现象。

南美洲阿根廷人食肉最多,这并不是盎格鲁撒克逊的影响,而是土著习惯的遗传。同时阿根廷既是产肉最丰的国家,居民多吃肉也不足为怪了。食肉既多,居民便惯于喝玛丹茶,因为它是帮助消化的。

美国的学者,认为他们自己的文化有四个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了他们的地理行为。第一个特点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对家庭和社团尽量减少义务,这种人性在地理学上的表现是私有汽车众多而相对来讲没有发展大众交通设施,以及政府权力的分散、农村的散居形式。

第二个特点是变化大、流动性大。没有任何国家象美国人那样经常地迁移,同时追求快速和变革。

第三个特点是崇拜机械技术,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自然环境。

第四个特点是优越感。他们自认为美国的生活方式是最优越的,应该普

及全世界。19 世纪大批移民涌向西海岸,被认为开发荒野西部是上帝的旨意。

第四章 聚落形式 一 聚落的涵义和分类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要有生存场所以及各种活动的基地,有的是临时的和移动的,有的是固定的和永久的,因此有部落、墟落、聚落和村落等的名称,总之,聚落是指人类在地面上所建造的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人文地理学上重要的研究对象。凡是研究聚落的位置、形成、变化、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并预测其分布与发展的规律性,都称为聚落地理,也称为居住地理, 是人文地理学上的重要分支。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聚落地理的研究已风起云涌。而西欧国家的研究方法,又各具特色,如德国以景观论的论点,来研究聚落现象;英国重视聚落的历史演变;法国则注意社会发展对聚落的影响; 美国偏重于白人向西部开拓有关的居住问题,以及近年内黑人的移居现象; 我国则加强对聚落规划的研究,使聚落发展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控制规模, 使土地利用和各项用地布局有统一的安排。同时,从 70 年代起,各大学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等的地理系先后设置了侧重城市规划的聚落地理的专业,培养了大批地理学方面的城市规划人才,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在地理学史的发展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聚落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所以聚落地理也可以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地理学两大部分。

近代城市的蓬勃发展,城市地理学也一日千里的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在地理学上往往把聚落地理只看作是乡村的聚落地理。它的研究未见深入开展,方法也未达到量的分析,与城市地理研究成果相对照,真是相形见绌了。可是乡村聚落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规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上,对协调聚落和经济活动有直接的作用。例如,在特定区域内,村落用什么方式布置最为有利,服务设施设置在什么地方最为有效。在农业建设中,村落的分布规律如何去适应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发展。这些都是乡村聚落地理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中国的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大量利用了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是一个实际例子。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四个不同之处:

一、乡村聚落的居民利用植物和动物来满足衣食的自给自足,或以所获得的产品部分或全部供应市场,其中包括农牧渔三类。反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以服务为生,如商业、工业、交通、行政、教育、宗教、旅游等。衣食不能自给自足,必须从外地输入。

二、乡村聚落的居民点,房屋的建筑比较简陋,多数是用木、砖、土、草等建成,同时除了从事农业的有固定的住所外,另有一些人住所流动不定。可是城市聚落的住所都是固定的,而且建筑材料较好,包括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

三、乡村聚落的居民从事生产,大多数是体力劳动,包括耕种、采集、游牧,但也有少数象园艺,以及现代的热带栽培业。反之,都市聚落的居民从事的职业多数是脑力劳动,且分工较细。

四、乡村聚落的居民的生产大多数在房屋外的地面上进行,如农牧林等的活动,面积大于住所的面积很多倍,且多与住所直接联系,因此有人称为“土地依存职业”。反之,城市聚落居民的活动大多在室内,包括商业、工

业、交通、行政、教育、旅游等活动。因此被称为“位置依存职业”,且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大多数是分开的。

二 乡村聚落

这里称为乡村,是为了区别集镇和城市居民点的总称。它的主要特点是居民以农业活动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村落的形式,主要是作为村民的生活场所和生产活动的基地而存在的。一般说来没有服务设施,只有在中心村落有日常生活的必需服务存在。

按照乡村经济活动分类,有农村(农业种植)、山村(林业聚落)、渔村(捕鱼),在水乡,又有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牧村是季节性聚落或游牧的帐幕聚落。同时还有农牧渔并存的村落。在自然环境、经济特征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乡村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

按照乡村的分布形态来分,有以孤立的农舍为基础的点状聚落,称为散村。也有集合成块状的聚落,称为集村。也有成线状的聚落,称路村或街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