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宋元统帅
赵匡胤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开封大街小巷沉浸在节日气氛中,没有人会想到即将发生重大历史事件。赵匡胤就在这一天指使人向朝廷谎报军情,说北方的契丹和北汉联合出兵,正在向开封进军。宰相范质、王溥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这是圈套,立即命令赵匡胤北上迎敌,以保卫开封。
正月初三,赵叵胤带领后周禁军到达开封的陈桥驿,便决定在这里兵变。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亲信召集禁军将领们开会,说皇帝年纪小,大家如要“长保富贵”,就应当立赵匡胤为天子。正月初四,赵匡胤假装喝醉躺在床上,他的弟弟赵匡义和幕僚赵普将皇袍加盖在赵匡胤身上。众将立即下拜,齐声高呼“万岁”。这次政变,完全是赵匡胤跟他的亲信一手策划的,可是,他却假意推让一番。众将哪里肯答应,赵匡胤乘机在此时就宜布了自己当皇帝的要求和军队的纪律,马上领军回开封,开封城内早已有人暗中接应。后周的大臣韩通,听说赵匡胤发动政变,想组织力量进行抵抗,被王彦升当场杀死。范质、王溥听到赵匡胤回师开封,方知上当,被迫同意赵匡胤当皇帝,并率领百官朝拜赵匡胤。正月初五下午,赵匡胤举行做皇帝的仪式。崇元殿上,聚集了文武百官。一位官员拿着事先以柴宗训的名义写的诏书,宣布把皇位禅让给赵匡胤。赵匡胤正式登上了皇位,接受群臣的拜贺。
由于赵匡胤原来担任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因此,他把国号定为“宋”,仍旧把开封作都城,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这次政变,称为“陈桥兵变”。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王朝——北宋,从此开始了。
宋太祖在宋朝统治稳定之后,随即开始实行收兵权的措施。
通过“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虽然初步巩固了内部,但他并不能高枕无忧。宋太祖自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全中国,当整个国家的皇帝。在原有的基础上,他处心积虑,制定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决心先消灭南方诸小国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北方强大的辽国,以及辽国的附庸山西的北汉。
乾德元年(963)正月初,宋太祖一声令下,慕容延钊兵会襄阳(今湖北襄樊),直指潭州(今湖南长沙)。潭州张文表战败被俘。荆南四面楚歌,在宋军奇袭江陵后俯首降宋,首战告捷。第二年十一月,宋太祖决定挥师向西,吃掉四川后蜀。王全斌率骑步兵6万,分南北两路进川。成都后蜀主孟昶见大势不好,于次年正月向王全斌行“亡国之礼”后投降,天府之国四川尽为宋朝所有。
开宝一年(970)九月,宋太祖指示潘美率军从湖南郴州出发,向南汉进军。南汉派出训练过的大象,与宋军对阵。经过一番拉锯战,南汉被消灭,岭南地区为宋版图。
开宝七年(974)九月,宋太祖目光盯向东南,于次年二月兵临金陵(今江苏卤京)。金陵南唐国主李煜走投无路,率领众屯向宋投降。江苏、江西等地又入宋朝版图。
宋太祖南征北战,西征东讨,势如破竹。浙江吴越钱坐卧不安,于九年二月亲自到开封拜见宋太祖,实际上归顺了宋朝。福建的陈洪进则先走一步,早就向宋朝俯首称臣。10多年时间,在历史上不过是弹指一瞬间,宋太祖却基本统一了大江南北,从而结束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大分裂局面。
宋太祖立国,尤其是统一江南后,百废待兴。他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进行大胆的整顿改革。宋太祖一反五代以来军政不分的旧制度,改为军政分离,军不代政,明确规定军人不允许参加或干预中央及地方政府行政经济事务。
此外,宋太祖还曾废除苛捐杂税,奖励开荒种田,注重兴修水利,号召植树造林等等,使宋朝的农业生产得以很快恢复和发展。就其影响而言,宋太祖的改革不仅保证了宋朝300年的发展和生存,而且大多为明清等后来者借鉴效法。
开宝九年(976),宋太祖驾崩了,时年50岁。对于宋太祖突然死亡的原因,由于历史记载不详,至今尚未弄清,成了千古之谜。宋代有一个叫文莹的山林老僧在《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赵匡胤之死: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已经卧病的宋太祖,召其弟赵光义来到寝宫,把宦官宫妾全部屏退,二人对饮。有太监远望去,只见烛光之下,赵光义有时做出避席的姿态,像是有难忍之状。三更鼓响过,二人方饮罢。此时殿前的落雪已有几寸深了,太祖赵匡胤用柱斧戳着雪地,盯着赵光义说:“好做!好做!”便回殿解衣入睡,鼾声如雷。这天夜里赵光义也留宿于禁中。没到五更,宋太祖赵匡胤就毫无声息了,内侍一看,已经归天了。宋太祖刚死,赵光义抢先赶到太祖床前,并宣布自己是遵先皇遗嘱继任皇帝,史称宋太宗。
杨业
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深入人心。杨业就是杨家将故事中最主要的真实人物。
杨业原名杨崇贵,他的生年没有记载。《宋史·杨业传》上说,杨业入北汉时为弱冠之年。《礼记》上解释,男人满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弱冠是不足二十岁。杨业入北汉是乾佑四年(951),向上推二十年,为五代的后唐长兴三年(932),这一年大约就是杨业的生年。他的卒年是北宋雍熙三年(968)。所以,杨业一生大约活了五十五岁。山西代县的杨业后裔说他享年五十九岁。若按此说,杨业则生于后唐天成三年(928)。
杨业是哪儿人,史传记载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地方: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北)、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和保德火山(今山西河曲南)。一个人的籍贯怎么有三个地方,究竟哪儿是杨业的故乡呢?清朝乾隆年间的《保德州志》上记载:“杨业,旧志(指以前修的《保德州志》)谓即本州人。”旧的《保德州志》虽然不是杨业时修撰的,但保德人记载本州的名人,总不能把不是本州的人硬当作保德州人来写。而且,民间传说杨业的父亲杨信是“火山王”、“火山刺史”、“火山节度使”。火山是个地名,属于唐朝岚州宜芳县,紧靠黄河东岸,宋朝时曾设火山军、火山县。五代时候,契丹进扰到保德州,杨信就在家乡聚众结堡,当了一支武装力量的首领。“火山王”大约就是杨信的自号或是乡人对他的称呼。明朝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里,也讲到杨信起兵火山地区。还说他亲自去过这个地方,看到杨信屯兵的一座城堡遗址,当地居民称之为“杨家城”。至今,河曲旧城东数十里仍有“杨家城”、“杨家寨”等村寨多处。又据清朝初年杨业山西不康基田讲,在河曲附近的岢岚州(今山西岢岚县),出土了杨氏墓碑,上面写着杨业夫人折太君的事。还有,晚清人李慈铭的《荀爽斋日志》说:“今山西保德州折窝村,有大中祥符三年折太君碑,即杨业妻也。”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是宋真宗统治的年代。所以,说杨业是保德人,不仅有文字记载,而且有出土文物可以为证。
说杨家是麟州新秦人,见于欧阳修的《杨琪墓志》。墓志中说:“杨君琪,字宝臣,麟州新秦人也。”杨琪是杨信的重孙,杨业的侄孙。所以,后人根据这个墓志,就说杨家是麟州新秦人。还有,北宋曾巩著的《隆平集·杨业传》以及《资治通鉴》上也都说杨业是麟州人,那是因为杨信在后汉时担任过麟州刺史,当时全家迁居麟州。杨信后来死于麟州,由于长子杨业不在身边,麟州刺史一职就由次子杨崇训继承。杨琪是杨崇训的孙子,欧阳修称杨琪为麟州新秦人,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杨琪的曾祖父就已移居麟州了。当然如果论原籍,杨琪还应当说是保德人。
《宋史》上说杨业是并州太原人。杨业于后周初年,应北汉皇帝刘崇之召,赴太原任职。他在北汉供职二十九年,长期居住太原,所以《宋史》上说他是并州太原人。实际上,杨业无论祖籍还是他自己的出生地,都是保德,说他是并州太原人就不太合理了。
杨业出生的时代,中国正处在五代十国的动乱岁月。黄河流域先后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五个朝代统治着。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建立了前蜀、吴、闽、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五代十国时期,藩镇林立,混战不已。北方生活在辽河地区的少数民族契丹,逐步强大起来。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于神册元年(916)建立契丹国。契丹贵族乘中原地区动乱,时常向今天山西、河北北部一带出兵,掳掠人口和牲畜。杨业的家乡保德州火山,正是契丹经常骚扰的地方了。他率领当地百姓结成堡寨,组织“士兵”,抵抗契丹。到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统治的时候,后唐的藩镇石敬瑭想做皇帝,就以割地称臣为条件,乞求契丹出兵。后唐清泰三年(936),辽太守乘势率大军入山西,第二年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出兵帮助石敬瑭灭亡了后唐。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割给契丹,还向辽太宗自称儿皇帝。杨信对石敬瑭的卖国行为十分愤恨,就自树旗帜,起兵抗辽,转战于山西西北部,从石敬瑭手中攻取了保德、离石等地。他还同黄河西岸的府州(今府谷)折从阮、折德父子结为同盟,共同抵御契丹。那时杨业大约只有五岁。
石敬瑭死了以后,他的侄子石重贵即位,对契丹不再那么恭顺。耶律德光以此为借口,于契丹会同九年(946)大举出兵南下灭掉后晋。第二年耶律德光进入开封,改国号为辽。他纵兵大肆掳掠,中原人民纷纷武装反抗,耶律德光被迫退出开封北归,途中病死。杨信带领儿子杨业,在耶律德光攻入开封之时,联合府州的折氏父子,共渡黄河北上,攻克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自为州主。这时杨业已有十八九岁。
山西自古出良将,民间谚语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杨业出生在这样的地方,父辈又是地方武装力量的领袖,加之生长在烽火连天的时代,所以他自幼就善骑射,好打猎。每次出猎,他的猎获物总是比别人多,他还常对伙伴说:“我当了大将带兵,会像老鹰、猎犬追逐兔子一样。”十五六岁的时候,杨业已跟随父亲出入沙场了。
杨业同折德的女儿折太君结婚,折太君就是民间传说的“杨门女将”的主帅佘太君。折作为姓氏读shé,与佘同音,以折为姓的极少见,所以民间就把折作佘,折太君也就变成了佘太君。
折氏世居今天陕西府谷一带,是当地的豪族。折太君的高祖,是唐朝后期的地方武将,祖先折从阮在后梁时为府州刺史。后晋时,契丹入掠,他同杨信联合共同举兵抵抗。后来,他俩共同辅佐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做了后汉皇帝。折德是折从阮的长子,行伍出身,一直跟从父亲参加抗辽斗争,后汉时为府州团练使。折太君生长在军人家庭,经常耳闻战马嘶鸣,婚后的公公、丈夫,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所以,她也“善骑射”,“尝佐业立战功”,连她的侍女、仆从也个个武艺过人。她和杨业的婚姻可说是门当户对的美满姻缘。至今,山西临县、离石的人民还流传着杨业在当地的七里庙迎娶折太君的故事。
后周广顺元年(951),后周灭后汉。后汉的河东留守刘崇据河东称帝,史称北汉。在麟州任刺史的杨信,应刘崇之召,派长子杨业到太原见刘崇,留在刘崇的军中任保卫指挥使。刘崇为表示对他的爱重,赐杨业姓刘,改名为继业。那时,他大约还不到二十岁。
就在杨业赴太原上任不久,折德一家就归附了后周。折德归附后周是因为父亲折从阮在后汉时移镇邓州(今河南邓县),郭威建后周,加折从阮同平章事(宰相地位)。周世宗即位,又把折从阮召到朝中。后周如此厚待折从阮,当时任府州团练使的折德,自然要归附后周了。杨信初时因儿子杨业在刘崇身边,也就依附北汉,当折氏父子归附后周以后,他就处在孤立的地位,不得不归附了后周。从此,杨家父子分属两国。杨信归附后周的第二年,即后周广顺二年(952),病死麟州。长子杨业在北汉,次子杨崇训承袭了麟州刺史的职位。兄弟两人仍然分属两国。杨业的父亲、弟弟归后周以后,刘崇不但没有杀掉杨业,反而赐以刘姓,想通过杨业来争取杨信、杨崇训重新归附北汉。刘崇的做法的确没有落空,杨崇训因哥哥在北汉而几次背周归汉。但由于北汉的国力日衰,杨崇训处在麟州,悬隔黄河,得不到北汉的援助,在周世宗柴荣的招抚下,最后只得又归附了后周。
北汉的皇帝刘崇,原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后周夺了他家的皇位,他自然十分仇恨。刘崇一反过去抗辽的态度,转而投靠契丹,攻打后周。杨业是在抗辽斗争中长大的,对北汉向契丹纳贡称臣,当然很不满意,不过他作为臣下也无可奈何。由于北汉同契丹之间仍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契丹统治者不但逼北汉纳贡,而且还不时过境劫掠。北汉最高统治者虽然委曲求全,但在契丹进扰时,也不得不派人还击。到刘钧统治的时候,北汉同契丹的关系十分紧张,双方长期绝交,处于战争状态。杨业在北汉屡建战功,不断升迁,这时已任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建雄军节度使。代州是北汉与契丹相接的北部边境。杨业常驻代州,在那儿修筑许多堡寨防御契丹。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杨业就是前线的总指挥。后周和北汉之间,后来的北宋和北汉之间,先后爆发了几十次战争,从史书的记载看,杨业在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5),才在战场上出现。大约在这之前,他主要承担防御契丹的重任。《宋史》上说杨业在北汉“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这里所说的“屡立战功”、“所向克捷”,主要应是指对契丹的战斗。“国人号为‘无敌’”,也主要指北汉人民表彰他防御契丹的骁勇和功绩。
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夺了后周的皇位,建立宋朝。在北宋消灭各个割据政权统一南北的过程中,遇到的强劲对手,除契丹外,就要算北汉了。天会十二年(968),北汉皇帝刘钧死,最高统治集团爆发了争夺皇位的斗争。赵匡胤决定乘机发兵,灭掉北汉。杨业参加了这次抵抗宋军的战争,他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都虞侯,就是兼统北汉的中央部队。杨业和将领冯进珂领兵扼守太原城南的团柏谷。宋军的先锋何继筠夺下汾河桥,直逼太原城下。杨业打败宋军,迫使宋军退走。第二年初,宋太祖亲征北汉。杨业和将领冯进珂仍驻屯团柏谷。由于北汉牙将陈廷山投降宋军,杨、冯二将苦战失利,损伤千余人,退入太原城。北汉主刘继元解除了杨业的兵权。三月,赵匡胤亲至太原城东南,在太原城外布下四个军寨。杨业率骑兵几百人从城内冲出,直攻宋军东寨。东寨主帅挺身抵挡,北汉兵出援,杨业最后拽着城墙上垂下来的绳子,才进入城中。五月,宋军在围攻太原的同时,引汾水灌城,太原危急。北汉主命令杨业与司空郭无为等,领兵千余人乘夜出袭宋军。这天夜里正好下雨,汉军迷路,杨业马足受伤,只好中途返回城里。宋军久攻太原不下,其时值暑天多雨,将士腹泻的很多,恰好辽的援军到来,赵匡胤只好下令班师。杨业和诸将乘势追击,获粮三十余万斛,茶绢以万计。这些东西对衰败的北汉政权,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宋军退去以后,辽军还在太原城下。一贯抗辽的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说:“契丹贪利不讲信用,将来必然会攻破北汉。这次来的援兵盛气凌人,但对我没有防备,我愿去袭击他们,不仅可以缴获几万匹马,还可以把辽占领的河东之地要回来,使百姓免遭契丹的骚扰,您也可以从此长享富贵。”但北汉主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反而在辽军北还时,送给一份厚礼。广运三年(976)初,北汉主令杨业攻晋州(今山西临汾),杨业被宋军将领武守琦打败。这一年,赵匡胤已基本上统一南方,又决定进攻北汉。他派出五路大军围攻太原,又派兵分攻北汉其余各州。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各路都取得战果,北汉的太原也即将攻下。辽又派兵出援北汉,恰好这时赵匡胤突然死去,宋军只得撤兵。
杨业在抗宋的战争中,从史书记载上看,大都打了败仗。宋军并不骁勇,只是数量上远远超过北汉的军队。杨业同契丹作战,多是“所向克捷”,惟独与宋军对仗处于失败地位。这是由于史书作者的正统观念很强,写进史书的大都是有利于宋朝的事,但同时也说明杨业抗宋的斗志远不如抗辽那么足。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就是宋太宗。赵匡义即位后,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南方诸国都已削平,攻打北汉就成为完成统一的首要任务。这年二月,赵匡义集中兵力亲自伐汉。为了防止辽出兵救援北汉,赵匡义以一部分兵力先攻占太原以北的忻州(今山西忻县)石关岭一带。当契丹的几万援兵到了忻州,就被宋军击败。三月底宋军包围了太原。至五月初,太原附属的小城羊马,被宋军占领。北汉的统兵将领都指挥使郭万超逾城投降,北汉军心瓦解。杨业对这次战争的形势是看得很清楚的。宋朝集中军事主力来对付北汉,而当时的北汉只剩下十来个州的土地和三万五千多户居民,同宋朝的实力相差太大。所以,在宋军围攻太原时,杨业从北汉主的出路和河东百姓的利益出发,劝刘继元降宋。刘继元拒不接受投降。后来,北汉都指挥使投降宋军,刘继元的亲信大臣也都纷纷逃散,城中危急,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奉表出降,北汉至此灭亡。赵匡义早已听说杨业骁勇无敌,曾派人收买他,杨业不从。北汉主投降以后,赵匡义召见杨业,杨业在北汉二十九年,很受北汉王的重用,他为感激知遇之恩,向北叩拜,大哭一场,算是告别北汉,然后解甲来见赵匡义。赵匡义大喜,赏给他许多东西,让他恢复原来的姓氏,单名一个业字,在自己的身边担任散职,做右领军卫大将军。杨业降宋,立即受到封赏,这不仅是由于宋太宗赏识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曾劝说北汉主降宋,宋太宗授予杨业官职时的诏令,即表彰他“定策乞降”,为宋朝立下了大功。一些史书记载,杨业在降宋之前,仍然据城苦战。那是因为,杨业虽然向北汉主提出了降宋的建议,但在这个主张实现以前,他认为必须继续忠于职守,这同他的建议并不矛盾。杨业从抗宋到降宋,表明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也是一个很有见识的将领。
北宋灭北汉时,击败了辽大将耶律沙的几万援军,斩杀了五员敌将和上万士卒,这就使宋太宗增长了伐辽的勇气。不过,宋军将士出征日久,加之在北汉掳掠许多财物,所以,人人思归,不想伐辽。太平兴国四年(979)六地位高的就称“驻泊兵马都部署”,杨业以“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兼代州知州,具体地说,就是统辖并州路的禁军和代州的地方军,同时兼管代州民政。代州的重要性在于雁门关。代州北边四十里就是重峦迭嶂的雁门山。雁门山的断崖峭壁间,有条崎岖曲折的路,号称天险,它就是著名的雁门关。自古以来这儿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出了雁门关就是辽国。代州称得上是宋朝的边防重地。宋太宗委任杨业担任这个职务,可以说是对他的很大信任。志在疆场的老将杨业,也很乐于担当起防守宋王朝北界的任务。杨业从宋朝中央领导的禁军,加上代州一州的厢军,不过几千人,而契丹从代州南下的军队,常有上万人,甚至十万人。杨业不畏艰难,在当地人民支持下,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经常打败入犯的辽军。他虽然不知书,但作战勇敢,又有智谋,平时注意将士的攻战训练,能与士卒同甘苦。代北冬天寒冷,当地人大多穿着皮衣,杨业只穿絮有棉絮的衣服。他的衙门也不生火,侍从都冻僵得倒了,他却丝毫不感到寒冷。他从政简易,关心属下,所以士卒都愿为他出力。
杨业赴任不到三个月,在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辽景宗就亲率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杨业命部将董思愿守住雁门关峡谷南口,自己亲率数百骑从西陉(雁门关峡谷西支),绕道至雁门关峡谷北口,猛攻辽军,杀了辽朝的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缴获无数马匹盔甲武器。杨业因功升为云州观察使,仍为代州刺史,并兼郑州防御使。从此,辽军望见杨业的旌旗,就自动退去。
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契丹分三路伐宋,中路三万人攻雁门。杨业在雁门关大败辽军,斩辽军将士三千,乘胜追逐到朔州(今山西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北马邑镇)和应州(今山西应县)等地,攻破辽军营垒三十六座,俘获辽军一万多人,得到牛马羊五万多头。
在杨业驻守代州的七八年里,辽军从未攻入过雁门关,河东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为此,河东人民世代传诵他英勇战斗的事迹。
杨业的战功,也遭到同僚的妒忌。和他一起戍边的主将还上书宋太宗,诽谤杨业。宋太宗看后就把这些奏疏封起来送给杨业,表示对杨业的信任,以此换取杨业对他的忠诚。但另一方面,宋太宗明知这些奏疏纯属诬陷之词,对上书者却不加追究,实际上是鼓励他们继续陷害忠良。因为,他需要一些人向他提供边将的情况,以便加以控制。
从宋太宗亲自率兵讨伐幽州(宋称辽的南京仍为幽州)以后,宋辽之间没有大的战争。太平兴国七年(982),辽景宗死,长子隆绪即位,就是辽圣宗。圣宗即位时只有十二岁,国事主要由母亲萧太后主持。宋朝的边臣纷纷上书宋太宗,乘辽朝主幼、太后专权、国人不服的机会,收取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自太平兴国征辽惨败之后,也一直耿耿于怀,想要灭亡辽国,挽回面子,因此,他同意臣下的意见,积极做北伐的准备。不过,当时的辽朝对边防并没放松,辽圣宗即位的当年,萧太后就命耶律休哥为燕京留守,总领南面事务。在宋朝“筑城河北,聚粮边境”的同时,耶律休哥也在“劝农桑,修武备”,加强边境的防备。
经过几年的准备,雍熙三年(986)三月,宋太宗出动三十万大军,向辽朝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次宋太宗虽然没到前线,但一切军事行动都由他亲自指挥。宋军分二路出兵,东路由曹彬、米信率领宋军主力,从雄州(今河北雄县)出击;中路由田重进率领,出飞孤(今河北浃源北);西路由潘美任主帅,杨业为副帅,出雁门。按照宋太宗的部署,计划以东路曹彬的军队攻打涿州(今河北涿县)吸引辽军主力,然后中路、西路绕道辽的南京北边,三路合围,攻取南京。
战争的初期,三路大军都捷报频传。曹彬的东路军取得固安、新城两县,然后攻克涿州,击败辽军。中路的田重进连克飞孤灵丘和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的战果尤为辉煌。杨业率军从西陉北出,先在雁门谷北口击败辽军,然后追击至寰州,寰州的辽朝守将赵彦章举城投降。杨业的儿子杨延昭进围朔州。朔州的辽兵守将赵希赞抵抗失败,也开门纳降。杨业父子转攻应州,辽的守将艾正等投降。云州(今山西大同),也被杨业父子收复。他们又进兵浑源广同田重进在恒山之下会师。代北居民听说宋军到来,纷纷前来欢迎,见了杨业的队伍,热泪盈眶。他们热情支持宋军,有的充当向导,有的供应军需,有的乘夜斩辽军首级来献,还有的参加宋军打仗。杨业下令征募壮士,成百上千的人前来应征。
面对宋朝的全面进攻,辽朝忙调集各路军队,令耶律休哥抵御宋军主力曹彬的军队,派耶律斜轸抵御潘美、杨业。萧太后和辽圣宗亲至南京督战。宋军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因兵力分散,相互不能很好地配合,加之粮草供应不及时,给辽军的反击提供了条件。四月,曹彬在涿州遇到耶律休哥的军队,粮食不继,萧太后和辽圣宗的援军已到了涿州东。辽军两边夹击,曹彬从涿州败退。五月,曹彬和辽军在涿州西南四十里的岐沟关大战。宋军败退,夜渡拒马河,耶律休哥引精兵追击,宋军掉到河里淹死的不计其数。曹彬退到易州,在州东沙河驻营,听说耶律休哥领兵来了,宋军争渡沙河,死亡过半,史书上记载“沙河为之不流”,曹彬的主力军全部溃败。宋太宗得悉东路军溃败,伐辽的勇气一下全没了,急忙下令让中路、西路兵马撤退:令田重进屯定州,潘美、杨业退守代州,徙云、应、朔、寰四州吏民入雁门关,分别安置在河东和京西。
那时候,辽大将耶律斜轸率十万大军直奔宋朝西路军而来,先攻陷蔚州,潘美率师去救,同辽军战于飞孤,宋军败。原来已为宋占领的浑源、应州守将都弃城而逃。六月底七月初,耶律斜轸乘胜进入寰州。杨业按照宋太宗的命令率兵护卫云、应、寰、朔四州的官吏百姓向内地迁徙。那时曹彬、田重进的两路宋军都已撤回,辽军集中近二十万人的兵力,攻击代北的宋军。在辽军的优势兵力面前,杨业向潘美建议,不要正面同辽军作战,可以领兵出大石路,向北奔应州,虚张声势,将辽军的主力引向应州的西边。同时派人密告云州、朔州等地的守将,等宋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官吏、百姓先出来,这就不怕辽军前来追击了。而位于寰州的辽军怕被宋军切断后路,就会转向应州,这样在寰州西侧的朔州军民也可乘势南出石碣谷(今朔县城南之上、下石峡谷),避开辽军的袭击危险。再在谷口安排三千弓弩手,派骑兵在中路支援,这样三州的官吏、百姓可以万全,陷入敌后的宋军也能安全撤退。杨业的这个“示形于东,而务于西”的计策,在兵少而又要完成护卫几州百姓撤退任务的情况下,是切实可行的。但是,监军王竭力反对杨业的建议,提出了一个不顾客观条件而蛮干的建议。他说:“我们领数万精兵,怎能如此怯懦?”他主张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到马邑(当时是寰州城的所在地)。另一将领刘文裕赞成王的办法。杨业忙说:“不可,这样势必大败。”王倪嘲笑杨业说:“君素号‘无敌’,今遇敌军不战,是不是另有什么打算(暗指杨业是否要去投靠辽朝)?”杨业听了这话十分气愤,他对潘美、王等人说:“现在的形势对我军不利,按你们的主张去做,不是白白让士卒送命吗?你们说我怕死,我可以为你们打头阵。”当时作为西路军主帅的潘美,也要杨业执行王的方案。临行,杨业哭着对潘美说:“这次去必然会失败,我原是北汉的降将,早就应当死的。太宗没有杀我,而且委为将帅,授予兵权。我并非纵敌不打,只是想等候时机,杀敌立功,报答国家的恩典。今天各位责备我避敌,我当先去战死。”他说着用手指着陈家谷口(今朔县西南陈家沟)的方向说:“诸位在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等我转战到这里,就以步兵夹击相救,不然就会全军覆没。”杨业说完就率领儿子杨延玉和老将王贵等,自石碣谷奔向寰州前线。
辽军统帅耶律斜轸听说杨业领兵前来,命先锋萧达揽在路上埋下伏兵。第二天早上,杨业与耶律斜轸在朔州东边相遇,双方交战,耶律斜轸假装战败,且战且退。待杨业进入萧达揽的埋伏圈,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回师再战,把杨业包围起来。杨业率众突围,苦战到下午,箭尽力竭,拼力杀出重围,到达陈家谷口时天色已近黄昏。杨业见两边静悄悄的,连个人影也没有。原来潘美、王等在这儿等到上午,不见杨业到来。王以为辽兵败了,怕杨业独占功劳,就领兵离开了陈家谷口。潘美也沿交河西南走了二十里。一会儿,潘美听说杨业兵败,但没去接应,反而带兵逃走。杨业气得拍着胸口大哭,只好率领士卒力战。那时跟随他的将士只剩下百余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都各有父母妻子,同我一起死在那里没什么好处,你们跑回去还可以报告天子。”将士都感动得泪流满面,谁也不肯离去。老将王贵杀死几十个辽兵,弓箭用完了,自己也被杀死。其余士卒全部战死,没有一个生还。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剩下杨业一人,他身受几十处伤,还用刀砍杀了几百个辽兵,杨业的马也受了重伤,不能再行进。他躲到树林里,辽兵耶律奚达望见他的袍影,射了一箭,杨业从马上摔下来,被捉住了。
杨业被俘后,送到辽军统帅耶律斜轸处,耶律斜轸责备杨业说:“你同我国决胜三十多年,今天何面目同我相见!”不过,耶律斜轸对杨业的骁勇也很敬佩,想招降他,但是遭到了杨业的坚决拒绝。萧太后和辽圣宗事先下有密令,要耶律斜轸切勿用暗箭伤害杨业,务必活抓。辽将耶律奚达虽然捉住了杨业,但因他是用暗箭射伤再捉住的,而且又没能劝降杨业,萧太后非但没有嘉奖他,反而处分了他。由此可见辽朝统治者对杨业是何等钦佩和重视。杨业一生抗辽,自然不肯降辽。他被俘后叹息说:“宋太宗待我甚厚,我总盼望打败辽军,捍卫边疆以报国家。没想到却被奸臣嫉妒;逼着我去送死,落得全军覆没,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呢?”他在辽营绝食三天就牺牲了。杨业死时是雍熙三年(986)七月。
造成杨业之死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多数认为潘美应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是西路军的统兵主帅。他不采纳杨业的正确建议,而听从王侥的错误主张,以致造成杨业兵败至陈家谷口;而潘、王又没有按事先的约定在那儿接应,却违约撤兵,这自然就导致杨业被俘。少数人认为,王和刘文裕应负主要责任。当时监军权力很大,潘美不敢不听他的,不过,持这种见解的人,也不否认潘美对杨业的死负有责任,即他没有坚决反对王的主张,又在关键时刻违约撤兵。总之,杨业的死是王、潘美等人造成的。
杨业一生抗辽,从北汉时起,就在雁门地区抵御辽兵南下,一直到归宋以后,前后三十多年。辽兵南下掳掠,对当时北汉和后来的宋朝百姓来说,都是个很大的威胁,所以杨业抗辽就受到宋朝和宋以后历代人民的称颂。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杨业、杨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乡里儿童村夫),皆能道之(都能讲出他们智勇无敌的事迹)。”杨家将故事的流传也就从此开始。北宋的杂剧中,就有杨家将的故事。南宋时,说书人也纷纷讲述杨家将的故事。据记载,那时说书人的话本里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等。元曲中的杨家将故事就更加多了。元曲大作家关汉卿,就写过杨家将的剧本,题为《孟良盗骨》。到了明代,已有了杨家将内容的长篇小说,题为《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有关杨家将的戏曲、小说一直流传到今天。宋朝人还为杨业修了几座祠庙,在山西代县有杨业的家庙,在苏州也有杨业家庙,在北京密云古北口有杨无敌庙,古北口的庙至今犹存。
宗泽
(1059~1128)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宋哲宗元六年(1091)同进士出身。从元八年起,他先后任大名府馆陶县尉、衢州龙游县(今浙江衢州东)令、晋州赵城县(今山西洪洞县北)令、知莱州掖县、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巴州(今四川巴中)通判等地方官。
靖康元年(1126)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再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出击,获得一些战果,使磁州军势声震河朔。其时,宋钦宗赵桓依然想用屈膝求和的办法求得金兵再次后撤,派康王赵构出使金营。当赵构一行到达磁州时,宗泽劝阻赵构使金,使他得以免被金兵俘虏。金兵再围开封后,宋钦宗任命宗泽为河北兵马副元帅,协同兵马大元帅赵构等人救援京城。他力主向开封进军,并不顾元帅府中赵构、汪伯彦等人的阻挠,率兵奋战,多次挫败金兵,虽然由于势孤力单,未能解京师之围,但却打击了金兵的气焰。
南宋政权建立,宗泽因坚持抗金,反对投降活动,遭到排斥。由于李纲的推荐,于建炎元年(1127)六月任知开封府,后又升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
宗泽在开封修建防御设施,加强治安,整顿秩序,同时联络北方抗金义军。各地农民起义军,还有若干支溃兵游勇,在金军南侵的情况下,也都先后归附宗泽,共同抗金。因此,宗泽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开封这个经过金兵洗劫,残破不堪的城市,整顿成抗金前线的坚强堡垒,击退金完颜宗翰等发动的猛烈进攻。为了收复河东、河北失地,宗泽在巩固开封防务的同时,还积极作渡河准备。他先后给宋高宗赵构上了二十四份奏疏,恳求他“回銮”开封,向宋朝军民表示坚决抗金的决心,并以开封为中心,号令全国军民进行抗金斗争。
宗泽对宋朝的一片忠心,丝毫未能改变宋高宗等人屈膝投降的立场。宋高宗等不仅不支持宗泽的抗金部署,还一再加以破坏。建炎二年,宗泽终于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他勉励诸将:“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诸将出,宗泽悲愤地吟诵杜诗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呼三声“过河”,遂于七月与世长辞。谥忠简,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李纲
(1083~1140)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福建邵武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及第。五年,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宣和元年(1119),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宋徽宗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宣和七年七月,李纲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斡离不)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赵桓(宋钦宗)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他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二月撤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
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五月,宋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李纲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抚使徒具空名,无节制军队之权。李纲被迫于九月辞职,旋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谪夔州(今四川奉节)。
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北宋已经灭亡。
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为利用李纲的声望,起用他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其时,李纲正在赴开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赶到南京,竭尽思虑,为高宗筹划重整朝纲,组织抗金,并同高宗周围的汪伯彦、黄潜善等投降派展开尖锐斗争。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士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并推荐张所和傅亮分别任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副使。他还针对北宋以来军政腐败,赏罚不明等情况,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
李纲整顿军政的设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撑局面,尚能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投降活动,却为宋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因此,他们又设法驱逐李纲。首先,调李纲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另委黄潜善接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牵制李纲。接着,又罢免张所、傅亮,撤销河北招抚司及河东经制司,蓄意破坏李纲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纲辞职。李纲任宰相仅七十五天,就被驱逐出朝,不久贬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继又流放到海南岛的万安军(今广东儋县东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获自由。
建炎四年,李纲回到邵武居住。此后,于绍兴二年(1132)二月至绍兴三年,任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后改湖南安抚使),又于绍兴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虽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关心国事,一再上疏陈述政见,继续反对屈辱投降,支持岳飞抗金斗争。绍兴十年正月卒。
李纲一生著述甚多,其遗文由其诸子编成《梁豁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于世。其中《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系李纲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时的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的记录,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宝贵资料。
韩世忠
(1089~1151)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幼年家贫,年十八,应募入伍,性格粗犷、豪爽,嗜酒使气,人呼为韩泼五。能挽强弓,勇冠三军,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宣和三年(1121),以偏将身份随王渊镇压方腊起义。宋金战争爆发后,韩世忠率部转战睿州(今河南浚县东南)、庆源府(今河北赵县)、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等地,以少击众,是北宋末年官军中少见的一支劲旅。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赵构即位,韩世忠任御营左军统制。建炎三年,以镇压临安苗傅、刘正彦政变有功,驻守镇江。金完颜宗弼率军渡江南侵,韩世忠退保长江口一带,在金兵北归时,以水军八千人,重返镇江江面,进兵邀击,将金军逼进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又尾追至建康(今南京),前后战斗四十日,给金军以巨大的打击。岳飞收复襄阳等地后,金与伪齐联合向两淮地区反扑。绍兴四年(1134),韩世忠伏兵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击败敌军。此后,韩世忠移屯楚州(今江苏淮安),积极发展生产,联合山东义军,以不足三万人的兵力,使淮东成为保卫东南的重要屏障。在宋廷对金乞和的岁月里,韩世忠多次上书,揭露金之阴谋,坚决请战,与秦桧进行多次斗争。绍兴十年,在岳飞北伐的同时,韩世忠连克海州等地,十一年,奉命救援淮西,后被宋廷调回,任枢密使,解除兵权。秦桧迫害岳飞,举朝无敢言者,独韩世忠面诘秦桧误国,为岳飞伸张。绍兴和议后,他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表示思念沦于金朝统治的故土。绍兴二十一年病逝,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萧绰萧绰是辽朝北枢密院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容貌秀丽,才智过人。十七岁时被选为景宗贵妃,极得宠信,不久即被册为皇后。耶律贤自幼健康状况不佳,所以辽朝的军国大事,多假手于萧绰。萧绰辅佐他施行新政,重用具有先进封建文化知识的汉族官吏,扭转了局势,稳定了统治。使辽朝开始步入“中兴”的鼎盛时期。
乾亨元年(公元979年)二月,宋太宗赵光义率军进攻受辽保护的北汉政权,刘继元于五月间被迫降宋,北汉政权灭亡。至此,宋王朝削平各割据势力的战争,以全胜而告结束;但作为统一战争来说,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任务尚未完成。因而,宋、辽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双方的战争,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赵光义挟灭汉之威,企图乘势收复燕云地区,遂由太原东进,越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进攻辽的南京(宋称幽州,即今北京)。
辽军在保卫南京的战役中,一举击溃了二十年来所向无敌的宋精锐禁军主力,对辽、宋双方战略形势的发展,影响至巨。
九月,耶律贤及萧绰开始进行战略反击派军进攻宋境。但在满城被宋军击败;次年(公元980年)三月,再派大军十万攻宋雁门关,又被宋守将杨业击败,甚至造成“契丹畏业,每望见旌旗即引去”的局面;当年十月,耶律贤及萧绰为扭转局势,亲率大军攻宋瓦桥关,阵斩宋守军张师,大败宋军。但因赵光义也亲自率军来援,进至大名,耶律贤及萧绰恐遭宋军夹击,主动撤回。乾亨四年(公元982年)夏天,耶律贤及萧绰再次率军亲征,分三路南下攻宋,但三路大军分别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均被宋军击败。
耶律贤于辽军三路攻宋失败后,在当年九月病死,他和萧绰所生幼子耶律隆绪嗣位为圣宗。当时隆绪仅十二岁,根据耶律贤“军国大事听皇后命”的遗诏,由萧绰临朝称制,成为辽朝的最高统治者。次年六月,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并改元为统和。统和二年(公元984年)又改国号为“大契丹国”(公元1066年再改为辽)。
宋王朝经过数年准备后,于统和四年(公元986年)三月,集中二十万兵力,向契丹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进攻。
萧绰得知宋军发动进攻的报告后,亲自指挥耶律休哥及耶律末只两兵团,企图以钳击歼灭宋军东路主力于涿州。曹彬侦知萧绰已亲临前线情况后,发现处境险恶,仓惶放弃涿州,冒雨向南撤退。五月三日退至岐沟关,为契丹军追及,在契丹骑兵集团冲击下,大败溃逃;途中在巨马河及其以南地区,又连续遭到契丹骑兵追击部队的攻击,“死者数万,弃戈甲若丘陵”,几乎全军覆没,残部撤至高阳。
萧绰在歼灭宋东路军后,速至南京,立即转用兵力于西,命御帐亲军中的四个军、宫卫骑军的弘义宫军以及耶律休哥的手军等,配属于耶律斜轸,在西线发动反攻。赵光义得知东路失败后,立即令中、西两路南撤。田重进行动迅速,很快退回宋境,所占契丹城镇,全部为耶律斜轸收复;潘美一路,为掩护居民南迁,令大将杨业出击,在陈家谷(山西朔县南)中伏负伤被俘死,所部全部被歼。至此,赵光义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被萧绰指挥的契丹军彻底击败。
萧绰雄心勃勃,企图进一步向南发展,以扩大契丹统治区。她一方面拉拢与培植党项中的反宋势力,封李继迁为节度使并妻以宗室耶律襄的女儿义成公主,使其与宋对抗,从西方牵制宋军;一方面派军进攻高丽,迫其称臣入贡,防止其与宋策应,以巩固东部边境,解除南进时的后顾之忧;同时加紧向宋境进行掠夺性的进攻。从岐沟关之战的当年至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003年)的十七年间,她共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进攻。有三次是她亲自率军实施的。所以契丹军在连年进攻中,虽然胜多败少,但每次都不得不在掠夺后退回。
战争是敌对双方的力量较量,从力量对比上来看,契丹王朝除了在军事实力方面优于宋王朝外,在政治、经济、疆域、人口等战争潜力方面,都还不如宋王朝。通过多年的较量,又吸收了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占大梁(河南开封)而又不得不撤回的教训,萧绰已认识到没有力量消灭宋朝,也没有能力统治封建经济、文化已高度发展的广大中原地区,若长期战争下去,对契丹并不有利。她针对宋统治者多次求和、不愿作战的妥协心理,根据宋军分守据点,缺乏统一指挥,无法组织大规模反击的实际情况,决心发动一次大的进攻行动,用战争来结束战争。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最大的可能,不外乎两种:一是进攻胜利,给宋军以更沉重的打击,迫其屈膝投降;一是进攻不利,谈和撤军,停止战争。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对契丹有利。
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闰九月,萧绰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同时开始了她的攻势。一方面放出和谈信息,利用宋降将王继忠,通过宋莫州(河北任丘)守将石普,写信使宋统治者知道,如果宋方主动提出请和,和议就可能达成。一方面亲率二十万大军,向河北进攻。军事行动进展并不顺利,虽然曾攻下了祁州(河北安国)、沼州(河北永年)两个据点,但宋的主要军事重镇,如定州、保州、莫州等均未攻下。攻瀛州(河北河间)时,萧绰亲自擂鼓指挥,强攻了十余日,死伤近三万人,仍未能攻破。萧绰于是不攻大城,避开大名等重镇,从间隙中长驱南下,于十一月间破德清军(河南清丰西北)后,进出至澶州(河南濮阳)城下。
宋真宗赵桓,接到王继忠的和议信息后,曾亲笔写信同意由他提出请和,但契丹军并未停止南进。在宰相寇准的力请下,赵桓亲自率兵迎战辽军。当赵桓到达澶州前线后,大大鼓舞了宋军抗战的士气,将士欢呼,“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而萧绰则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两个多月的连续行军战斗,军队已感疲惫;先锋大将萧挞凛,又在勘察地形时中宋军伏弩而死,或多或少地也影响了士气;而且孤军深人敌境千余里,前有敌军数十万,后有敌城数十座,不论前进决战还是后退撤军都有一定的风险。但萧绰并未为此担心,正如她考虑的那样,赵桓不愿作战,按照王继忠的提示,首先派人到契丹营中请和。经过几次交涉,终于签订了盟约,规定双方维持目前实际控制疆界线,约为兄弟之国,耶律隆绪称赵桓为兄,赵桓称萧绰为叔母;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守边界,互不侵犯,并送还越界逃亡之人;沿边城市,只能修缮,不得增筑,也不得另外开挖河道等。历史上将这次和议称为“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七年冬,萧绰病逝于南京,终年五十七岁。
元昊
元昊的先人拓跋思恭,原是党项羌族中的一位首领,唐末时据宥州(陕西靖边西),自称刺史。因参加镇压黄巢农民军有功被升为夏州节度使,(因夏州地区为定难军,故亦称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遂成为世代相袭的藩镇性政权。五代时,李氏对统治中原的政权,一律保持臣属地位。因而,不仅保全了实力,而且由于未曾卷入混战更有所增强。宋王朝建立后,新袭职的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主动献出所统治的银(陕西米脂西北)、夏(陕西靖边北)、绥(陕西绥德)、宥四州,愿意留居京城。但元昊的祖父、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坚决反对。聚众起兵,反对宋朝。他利用宋与契丹的矛盾,向契丹称臣,先后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王,经常攻扰宋境州县。曾一度降宋,被封为银州观察使,改姓名为赵保吉。元昊的父亲李德明袭职后,与宋议和,在接受契丹两平王封号的同时,也接受了宋王朝定难军节度使和西平王的职位封号。契丹称其为李德明,宋则称其为赵德明。所以元昊也有李元昊和赵元昊的两种称法。完全依靠武力保持藩镇割据地位的军阀贵族家世,对少年时期的元昊,有极大影响。
李德明执政后,立元昊为“太子”,次年又为他向契丹请婚。契丹兴宗耶律宗真妻以兴平公主,并封之为夏国公。从此,夏与契丹的政治联系开始加强。
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十月,李德明病死,元昊嗣位。宋王朝为贯彻其“姑务羁糜,以缓争战”的政策,授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契丹则封元昊为夏国王。元吴的雄心是称王称霸,独立自主,不愿受任何一方的控制。但衡量当时的形势,决定暂与契丹联合,首先摆脱对宋的臣属地位。遂于大庆三年(公元1038年)十月,更名曩霄,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诈,并于次年正月,进表宋王朝,宣布他已即皇帝之位,要求宋王朝予以正式承认。
元昊公开要求宋王朝承认他皇帝地位之事,大大激怒了宋统治集团。夏宋战争从此开始。至宋王朝屡吃败仗,被迫承认元昊为“夏国主”,双方订立和约时止,战争进行了三年。其中较大的战役,共有四次。元昊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获得了三次重大胜利。
元昊追求的是“王霸”,反对的是受人控制。以前接受契丹封号,主要是为了联合制宋,当反对宋王朝控制的斗争结束之后,他当然不会甘心于长期受契丹的控制,永远当臣属契丹地位的夏国王。特别是在夏宋战争的后期,契丹利用夏宋的矛盾,得到了宋王朝增加的岁币后,不仅不帮助西夏,反而向元昊施加压力,要他不要攻宋,这越发惹起了元昊的不满。居住于契丹境内的党项部落,经常叛逃至夏,当契丹派军镇压这些叛逃的党项部落时,元昊又支持党项部落击败契丹军,于是双方关系逐渐恶化。就在夏与宋订立和约的当年,契丹“夹山部落呆儿族(鞑靼族)八百户归元昊,兴宗责还,元昊不遣”,于是就引起了契丹攻夏的一场战争。
九月间,耶律宗真在九十九泉(内蒙卓资山)集结兵力,十月间分三路西进:耶律宗真自率骑兵十万出金肃城(内蒙准格尔旗西北),耶律重元率七千骑兵出南路,萧惠率军六万出北路。面对契丹的强大攻势,元昊将主力部署于贺兰山以北,以逸待劳,伺机破敌,而以一部兵力在河套地区监视及牵制契丹军的行动。耶律宗真进入河曲后,长驱直入四百里,未见夏军。元昊所率主力,在贺兰山以北与契丹北路军发生战争,夏军失利。元昊认识到契丹军不论在数量上还是战斗力上,都居于优势,不容轻视。遂以求和争取时间、加强战备。契丹不准,继续进攻。元昊于是采用“卷迹藏声,蓄盈待竭”的方针,下令部队后退,先后凡撤退三次,共约一百余里。每次撤退,都放火将沿途牧草烧光。契丹战马无草可食,耶律宗真不得不答应议和。但元昊却故意迁延时间,以进一步拖疲敌军。俟契丹军“马饥士疲”已极时,元昊突然发动进攻,契丹军大溃,人马自相践踏,死伤惨重。元昊乘胜追击,又攻破耶律宗真所在的大营,耶律宗真仅率少数从骑东逃。元昊为避免结仇太深,严留下将来谈和的余地,未令追击,纵其逃去。
贺兰山之战胜利之后,元昊立即遣使向契丹请和,表示愿意送还俘虏。同时还向宋王朝进献战利品,以显示夏军实力。契丹经过这次失败,不能不正视西夏的存在。只得同意谈和。元昊连续在与宋和契丹的战争中获得胜利,从而在政治上也就得到了与宋和契丹平等的地位。从此以后,虽然在形式上还没有完全消灭掉西夏依附于宋和契丹的痕迹,但实际上西夏已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军事强国,形成了宋、契丹、西夏三国鼎立的局面。元昊少年时希望“王霸”的雄心壮志,应当说已经达到了。
随着战争的胜利和个人地位、权势的加强,元昊也和大多数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样,越来越骄奢和专横,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贺兰山胜利后不久,就发生了宫廷事变,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公元1048年)正月初二,元昊被自己的儿子宁令哥刺杀于宫中,死时四十六岁。
岳飞
北宋末年,黄河北岸受到辽国统治者的蹂躏,百姓流离失所,刚满20岁的岳飞怀着满腔热情参军入伍,从此便开始了驰骋疆场的生涯。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国灭掉辽国后,南下攻宋,包围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大宋岌岌可危。岳飞怀着一腔热血,积极投入抗金战争。起初,他投军于赵构大元帅府抗金,因作战勇敢很快被提升为秉义郎。不久,他又转入副元帅宗泽麾下,在黄河南北屡败金军。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即帝位,准备将朝廷南迁。岳飞上书反对朝廷南迁,力请赵构北渡亲征,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不料被加上一个“越职”的罪名而革职。这时,岳飞毫不气馁,他又转投河北招讨使张所,北渡黄河抗金,在收复卫州、新乡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在转战太行山时还单枪匹马斩杀了金将黑风大王。公元1130年,金军大将完颜宗弼率兵大举南侵,宋兵诸军皆溃,时局异常危急。岳飞招集散兵游勇,自成一军,坚持抗战,转战于安徽、江苏等地,六战六捷,被人称为“岳爷爷”。不久,金军渡江北撤。岳飞率军在清水亭、千头山(均在今江苏江宁两南)、靖安镇(今南京西南)大败金军,一举收复建康、升通等重镇。岳飞公元1133年,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兵攻占襄阳等郡。岳飞提出先取襄阳六郡,再恢复中原的方略,被朝廷采纳。公元1134年4月,岳飞率兵出击,仅3个月,就将襄阳等六郡全部收复,打得金兵闻风丧胆。这一战,打开了连接川陕的通路,控制了长江中游,为反攻中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意义十分重大。公元1136年夏,岳飞再次率部北上,收复虢州、商州、伊阳、长水(均属今河南、陕西域邑)等地。黄河两岸直至太行山的百姓和义军纷纷找岳家军联系,准备配合他们的行动,岳飞随即上书朝廷,建议乘胜恢复中原。但这时,赵构已迷上江南的水光山色,决定在此安乐窝里长住下去,因此不许岳飞继续北进。此后两年,岳飞多次上书要求北伐,都被拒绝。公元1139年,宋金达成和议,以淮河为分界线,宋每年向金交纳贡银万万两、绢25万匹。公元1140年,金军撕毁和约,再度大举南侵,宋廷被迫命令各军抵抗。岳飞立即挥师北上,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相继收复了西京(今洛阳)及陈(今淮阳)、蔡(今汝阳)间的诸要地,形成东西并进威逼东京之势。特别是在郾城之战中,岳飞率军歼灭了由金军元帅率领的精锐王牌部队——15000名“铁塔兵”(人马都披挂铁甲,刀枪不入)。正当岳飞行将挥师渡河北上之时,赵构、秦桧却向金国摇尾乞和,并一天之内连下12道金牌,迫使岳飞回撤。公元1141年,秦桧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时年39岁。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生于斡难河畔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的父亲也速该是部落首领。当时,在我国兴安岭以西、大漠南北、阿尔泰山以东广大地区生活着大大小小许多互不统属的游牧部落,它们经常为争夺牧场、牛羊,为报仇雪耻而互相攻打,争战不已。铁木真9岁时,他的父亲被塔塔儿部落毒死,部众离散,铁木真家族骤然破落,一贫如洗。几年后,泰赤乌部落又突袭铁木真家族,把铁木真掠走,幸好他机敏逃脱。不久,铁木真的妻子又被篾儿乞部落掳走。接二连三的打击,使铁木真认识到,要想在弱肉强食的草原生存下去,就必须恢复家族地位,建立自己的武装。于是,铁木真一方面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后称王汗),尊他为父,开始招集离散的亲族和部众;另一方面又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兄弟),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几年后,在脱里和札木合的帮助下,铁木真击败了仇敌篾儿乞部,救出了妻子。金大定末年,铁木真移营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独立建帐,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了许多蒙古部众和乞颜氏贵族前来投奔,很快势力超过了他父亲在世时的盛况。公元1189年,27岁的铁木真被推举为可汗(部落酋长)。
此后,铁木真便开始了统一蒙古的战争。金大定末年,札木合担心铁木真威胁自己的地位,联合13个部落共3万多人向铁木真进攻。铁木真集中所属兵力共分为13翼迎战,因实力较弱失利退兵,史称十三翼之战。但铁木真善于争取人心,获胜的札木合反倒众叛亲离,他的部众纷纷投奔了铁木真。公元1196年,塔塔儿部落背叛金国。铁木真为趁机扩张势力,同时也为报杀父之仇,协助金军大破塔塔儿,被金朝封为部族官。公元1201年,他又击败成吉思汗札木合纠集的11部落联军的进攻。第二年,铁木真又大败乃蛮联军于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之野,并乘胜攻灭塔塔儿4部,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力量大增。王汗见铁木真逐渐强大,感到对自己不利,于公元1203年对铁木真发动突然袭击。铁木真取得首战胜利后,鉴于己寡敌众的不利态势,主动后撤至哈拉哈河中游一带,休整兵力。乘王汗骄怠不备之时,他率兵突然夜袭王汗大营,大败王汗军队。王汗只身败逃,被乃蛮人捕杀。第二年,铁木真又乘乃蛮部(蒙古西部最大的割据势力)来攻,巧布疑阵,擒杀乃蛮首领太阳汗,征服了乃蛮部众。这样,蒙古高原百余个大小部落先后败亡,塔塔儿、克烈、篾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都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之下。公元1206年,全蒙贵族在斡难河畔举行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号称成吉思汗(此号有“海洋”或“强大”的皇帝之义)。
第二阶段,是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后,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首先发起了历时22年的蒙夏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成吉思汗先后6次出兵西夏,其中4次是他亲自率兵出征。他采用“远程奔袭,深入腹地,分进合击,疲而困之”等战法,屡创夏军主力,迫使西夏国王拱手乞降,消除了金朝的西北屏障,为灭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又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人窝阔台汗在战略上善于利用金、宋、夏之间和金内部的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在战法上注重声东击西,多路出击,迂回包围,巧施诈术,突袭歼敌;在武器装备上善于利用当时的先进技术,如为适应攻城需要,建立“炮军”,为适应野战需要创立“箭速传骑”的通信联络。因此,蒙古军队始终掌握着战争主动权。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以西域花剌子模国杀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亲率大军20万,兵分四路西征。几年间,蒙古大军攻破数城,一直打到现今的里海、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伊朗、印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俄罗斯等地,公元1224年经里海北班师返回漠北。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正准备集中全力南下攻金,因伤病复发死在军中,终年65岁。临终前,他立下遗嘱,要利用宋、金矛盾,借道宋境,联宋灭金。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续向南、向西、向北扩张,先后攻灭金朝、南宋、中亚细亚各国和东欧诸国及俄罗斯等,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并追尊成吉思汗为元太祖。
忽必烈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的正妻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是在蒙金战争中出生并长大的,自幼就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崇尚汉文化。
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继大汗位,成为大蒙古国的第四代大汗。由于忽必烈在蒙哥的诸弟中,是最大的一个,又十分贤能,于是被蒙哥委任主管漠南汉地的军国庶事。
1252年6月,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征大理。忽必烈忽必烈指挥蒙古大军,离开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刺(又译作塔拉,今甘肃迭郡县与四川若尔盖县交界处之达拉沟),然后兵分三路前进,进入大理境内。忽必烈此次奉命征大理,亲自统率三路大军由北而南,越过大波河、大雪山、金沙江,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是一大壮举。这年年底,他留兀良合台经略大理,自己班师回到金莲川。
1258年底,蒙哥主力进抵合州(今四川合川),遭到南宋合州守将王坚在钓鱼城的顽强抵抗。1259年,宋军炮石将蒙哥击中,回到营中逝去。
当蒙哥攻钓鱼城时,忽必烈自邢州向鄂州进发。八月初到达长江北岸。九月,他的异母弟末哥遣使者向他报告蒙哥去逝消息,于是便采纳幕僚郝经的建议,决定与南宋议和,班师北上;同时派一支军队去堵截蒙哥的灵车,收大汗印玺;遣使通知旭烈兀、阿里不哥、末哥诸士会丧和林;派官抚慰诸路,令王子真金驻守燕京(今北京)。忽必烈自己率轻骑迅速北上,于1259年底到达燕京。
此刻,阿里不哥派往漠南的脱里赤正在扩兵。忽必烈问他为什么扩兵,他却假托是按蒙哥遗言办的。忽必烈察知其中有诈,便将他扩充的兵力全部遣散。阿里不哥又通知忽必烈去漠北参加忽里台,会葬蒙哥;同时派亲信刘太平、霍里怀行尚书省事于京兆。忽必烈根本不予理睬,派廉希宪先到开平去摸清阿里不哥的动向。廉希宪说服了有实力的塔察儿拥戴忽必烈。
1260年三月,忽必烈到达开平,召集忽里台,在众人支持下,登上大汗宝座,后来改开平府为上都。
四月,阿里不哥得知忽必烈先发制人,抢先宣布继承汗位,于是便在阳林召集另一个忽里台,在另外一些支持他的诸王的拥戴下,也宣布继汗位。这样,一场汗位争夺的斗争,便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兄弟二人之间展开,为此爆发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1264年七月,走投无路的阿里不哥率领支持他的诸王,大臣到开平,向忽必烈投降。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战争,由于忽必烈依靠中原汉地人力、物力的支持,最后取得了胜利。它在实质上,是主张“附会汉法”的蒙古贵族对守旧派的胜利。忽必烈获胜的结果,使漠北与中原地区归于统一,从而奠定了忽必烈统一全国的基础。
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标志着大蒙古国开始向元王朝的嬗变。他建元“中统”,确立了“祖述变通”的建国方针。在即位诏中,明确表示要在不损害蒙古贵族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加强“文治”。换言之,就是以继承祖宗的陈规为前提,附会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大体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十路宣抚司,任汉人儒士为使。1262年二月,山东军阀李乘阿里不哥叛乱之机,在山东发动叛乱,攻占了益都和济南。忽必烈令诸王合必赤总督河南、河北、山东各地的蒙古军、汉军,迅速镇压了这次叛乱。但是,李叛乱,引起了忽必烈对汉人的猜忌,于是采取果断措施,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诸侯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忽必烈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对汉人的防范,同时在各级政权中,征用色目人分管事权,以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1264年八月,忽必烈又下诏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1271年十一月,下诏“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同年,又改中都(今北京)为大都,与上都相呼应,实行两京之制。至此,由大蒙古国向元王朝嬗变的过程基本完成。忽必烈以元王朝开国皇帝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1267年,忽必烈大规模举兵攻打南宋。1274年6月,忽必烈发布伐宋诏书,任命左丞相伯颜与平章政事阿术统率20万大军,水陆并进,大举伐宋。1276年初,攻下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1279年,最后消灭流亡到崖山的南宋朝廷的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从而奠定了我国疆域的规模,为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开拓了道路。
不过,忽必烈所建立的元王朝的大统一之中,仍然隐含着分裂的因素,那就是蒙古贵族之中守旧的西北藩王。他们仍以争夺汗位的名义,继续发动叛乱。其中以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的势力最大,作乱时期最长。忽必烈从1275年起,整整花了14年时间,才先后平定了西北诸王海都、笃哇等和东北诸王乃颜、哈丹等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忽必烈在灭南宋统一全国之后,本来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改革旧俗、附会汉法的积极因素逐渐减退,而保守、嗜利、黩武等消极因素却逐渐增长。当初投奔忽必烈,并在元王朝建立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汉人儒士、官僚,不是相继谢世,就是逐渐被冷落。回回人阿合马却受到重用,从主管财政,发展到1275年以后独揽朝政,引起汉人官僚的不满。忽必烈始终偏袒阿合马,终于在1282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重用卢世荣、桑哥理财,均以失败告终。这时忽必烈又热衷于征战,总想通过武力降服新的国家。于是,他把矛头指向日本、占城、安南、缅甸和爪哇,接二连三地派遣军队远征。这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不仅给邻国造成破坏,给邻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而且劳师费财,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因而受到人民的反对,最后无不以失败而告结束。就在忽必烈派出远征爪哇的军队无功而还后两年,即1294年,忽必烈病死在大都。
窝阔台
(1186~1241)大蒙古国第二代大汗,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所生第三子。又译兀窟、月古歹、月可台、月阔歹、斡歌歹等。从青年时代起,窝阔台便跟随成吉思汗征服漠北诸部,在与克烈部王汗的战争中,力战负伤。1211年,从成吉思汗伐金,领兵分掠云内、东胜、武、朔诸州。1213年蒙古军分三道南下,与术赤、察合台率右军,尽破太行山东西两侧诸州郡。成吉思汗分封诸子,窝阔台所得的封地在叶密立、霍博之地(今新疆额敏、和布克赛尔二县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窝阔台被确定为大汗继承人。西征中,成吉思汗命窝阔台与术赤、察合台围困讹答剌城。城破后,他领军赴撤麻耳干,与成吉思汗会合。在进攻玉龙杰赤城的战役中,成吉思汗派他调协其兄术赤与察合台两军,统一指挥,终于取胜。然后他至塔里寒与成吉思汗合军,进击札阑丁至于申河(印度河)。1227年,随成吉思汗征西夏。1229年,成吉思汗死后第三年,经蒙古诸王贵族的忽里台选举,窝阔台即大汗位。即位后,强化了国家机器,提高了大汗权威。始创朝仪,制定了皇族诸宗王见大汗时的跪拜礼节。再次颁行大札撒(法令),确定牧民赋额。始置仓廪,确立驿站制(见驿传)。任契丹人耶律楚材掌领汉人赋税,牙老瓦赤掌领西域赋税。1230年,在汉地设置十路征收课税使,推行丁税、地税法。赋税制度的推行征收得大批金帛,使窝阔台开始信任耶律楚材等儒士大夫,采用汉地传统制度,以改进统治。1231年,窝阔台与弟拖雷分道伐金,由西京(今山西大同)下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从白坡渡河,与顺汉水下绕至钧州(今河南禹县)的拖雷军会合。留兵围困汴京(今河南开封),然后北返。1233年,任宣差勘事官阿同葛等清查、登记中原户口。同年,又在燕京创立国子学,选派蒙古子弟学习汉文。1234年灭金后,窝阔台召集诸王贵族大会,进一步申明条令,对参加大会、宫禁出入、行军纪律及有关窃盗等方面都增加新的规定。命失吉忽秃忽担任中州断事官,负责清查、登记中原汉地人户。1235年再次召集大会,分遣诸王拔都及皇子贵由、蒙哥大举西征;皇子阔端与阔出分道攻南宋;唐古征高丽。窝阔台则留居蒙古本土,纵情享乐,创建和林城,建造万安宫。1236年,完成中原汉地的户口清查、登记工作,窝阔台把其中的大部分人户分赐诸王、贵戚、斡鲁朵为封户。用耶律楚材建议,行“五户丝制”(见科差),规定受封的诸王投下在所分封的州郡设达鲁花赤,但收租则由政府设官吏负责,再颁赐封主,非奉诏不得擅征兵赋。1238年,考试中原诸儒生,中试者编入儒户籍,其中部分人被任为本贯州县议事官。同年,又在漠北筑图苏湖城,作迎驾殿。1240年,废除了失盗的官物责令当地人民代偿的规定。当时地方官府和人民因应付上司的征敛急需,多向回回富商告贷,每年利息便相当于本金,名为“羊羔息”。窝阔台接受汉人官僚的建议,以官物代偿陈债;并规定利息累增,至相等于本金为止,不许超过。又检查、登记诸王大臣所俘男女。在窝阔台统治的十三年中,除了在军事上继续进行扩张之外,在政权建设、增颁法令、确定赋税、建立驿站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他开始在漠北建设城市,在缺水处凿井,都对草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他任命牙老瓦赤治理中亚地区,依靠耶律楚材等治理汉地,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元史》说在他的统治下,“量时度力,举无过事,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旅不赍粮,时称治平”。但在他的晚年,任命一些回回人统治汉地,奥都剌合蛮为提领诸路课税所官,牙老瓦赤主管汉民公事,耶律楚材等渐遭排挤,统治又趋混乱。窝阔台性喜奢豪,挥霍无度,嗜酒。1241年十一月,暴死。后追上庙号为太宗。因窝阔台在蒙古历史上首称合罕(qahan,大汗),故元代诏令、公文中“合罕”(又译哈罕、恒罕)一词习惯上便是他的专门称号。他有后妃多人,子七人。第二皇后脱列哥那,蔑里乞氏,在窝阔台死后称制,摄理国政(1242~1246)。
术赤
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所生长子。又译拙赤、约直等。成吉思汗微时,蔑里乞部人以报仇袭击其家,将孛儿台掳走,配与其部人为妻。后因得王汗的帮助,孛儿台得救。她在回家的路上生术赤,因此,当时人对术赤的血统有所怀疑。成吉思汗建国后,以蒙古百姓分封子弟,术赤得分民九千户。1211年,随成吉思汗伐金,与察合台、窝阔台攻掠云内、东胜、武、朔等州。1213年,再次大举分道伐金,与察合台、窝阔台率右军残破太行山东西两侧诸州郡。1217年,吉利吉思部反抗蒙古征兵,术赤奉命出征,征服了吉利吉思及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西至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的森林中百姓诸部。成吉思汗便以西北诸部赐归他领有。1219年,从父西征,受命与察合台、窝阔台留军围讹答剌。城破后,术赤进至撒麻耳干与成吉思汗会合。成吉思汗又命他与察合台、窝阔台进攻花剌子模,围玉龙杰赤城。因与察合台素不和,各行其是,城久攻不下。成吉思汗乃命窝阔台总领军事,协调行动,终于取胜。玉龙杰赤城陷后,察合台与窝阔台前赴呼罗珊,与成吉思汗合军,术赤则径返其在也儿的石河旁辎重所在的驻地。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术赤作为长子,封地最西,所有海押立以西征服地区均属于他(见钦察汗国)。1223年,成吉思汗东还时,术赤称病,未入觐。有人告发他正在围猎,成吉思汗怀疑他背叛,准备发兵亲征。此时,传来术赤死讯。术赤死的确切日期不清。稍后的穆斯林作家说他先成吉思汗六个月去世。有子甚多,知名者十四人。次子拔都承袭汗位。
察合台
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所生第二子。又译察合带、察哈歹、茶合、茶合带。成吉思汗建国后,以蒙古军民分授子弟,察合台得四千户。1211年,随成吉思汗伐金,与术赤、窝阔台攻掠云内、东胜、武、朔诸州。1213年,再次大举分道伐金,与术赤、窝阔台率领大军,破太行山东西两侧诸州郡,大掠而还。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与术赤、窝阔台同攻讹答剌,城破后,进取别纳客忒等地,与成吉思汗大军会合于撒麻耳干。随后与术赤、窝阔台奉命进攻花剌子模,陷其首都五龙杰赤城。1222年夏,与成吉思汗合军,追击花剌子模算端札阑丁至申河。成吉思汗把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地区分封给他。他驻帐于阿力麻里附近之虎牙思。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察合台受命留守蒙古大斡耳朵。他与长兄术赤不和,与弟窝阔台相处较融洽。
成吉思汗逝世后,察合台遵照遗命拥戴窝阔台即大汗位,亲执臣属之礼;平时亦守臣下礼节,维护大汗尊严。他曾径自下令将作为汗国公产的河中地区一地给予另一人,窝阔台任命的河中行政长官牙老瓦赤向窝阔台告发,窝阔台责令察合台答复,他立即引咎自责。窝阔台大喜,便把此地赐给察合台,从此对其不再猜忌防范。察合台熟悉札撒(法令),执法严峻。窝阔台对察合台极尊重,汗国大事,必先遣使咨商,征得他的同意而后行。1241年5月,察合台先窝阔台七个月病逝。因窝阔台称他为阿哈(兄),以后历代大汗亦皆称其继承人为察合台阿哈。他有子八人。第二子抹土干原被定为继承人,因在西征中战死,便定抹土干第四子合剌旭烈为继承人。贵由即大汗位后,因与察合台第五子也速蒙哥友善,于是改命也速蒙哥嗣为察合台汗国可汗。
拖雷
(?~1233)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四子。常从成吉思汗征伐,成吉思汗视他为“那可儿”(伴当),人们又称他为也可那颜。1213年,成吉思汗分兵伐金,拖雷从成吉思汗率中路军,残破河北、山东诸郡县。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攻陷不花剌、撒麻耳干。1221年,分领一军进入呼罗珊境,陷马鲁、你沙不儿,降也里。按照蒙古习俗,幼子继承父业,而年长的诸子则分析外出,自营生计。故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了父亲所有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鲁朵、牧地及军队。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监国。1229年,在选举大汗的忽里台上,推窝阔台即大汗位。1231年,与窝阔台分道伐金,拖雷师出凤翔、宝鸡,入大散关。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经兴元(今陕西汉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在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光化(今属湖北光化北)一带,用皮囊渡过汉水,北上进入金境。1232年初,与金军在钧州(今河南禹县)遭遇,拖雷乘雪大败金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于三峰山,尽歼金军精锐,随后同从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见钧州三峰山之战)。同年北返,病逝途中,年四十余岁。后追谥为景襄皇帝,庙号睿宗。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克烈氏,生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唆鲁禾帖尼以聪明能干著称,拖雷去世后,她抚育诸子成长,统领并团结部众,周旋于诸王矛盾斗争之间,为其子蒙哥取得大汗位准备了条件。
蒙哥
(1209~1259)大蒙古国第四代大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母克烈氏唆鲁禾帖尼。“蒙哥”,蒙古语意为“长生”。1235年,奉窝阔台命,与拔都、贵由等西征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诸地。1237年春,攻破钦察部,追擒其部长八赤蛮于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中之一岛上。进伐斡罗思,克乌拉基米尔城;破薛儿客速人与阿速人。1240年与贵由奉旨东还。
贵由去世后,斡兀立海迷失皇后称制,诸宗王在汗位继承上发生争议。术赤子拔都以宗长身份在阿剌豁马黑(即《元史·宪宗纪》之阿剌脱忽剌兀)召集部分诸王开忽里台,首推蒙哥为大汗继承人。窝阔台系诸宗王没有参加这次大会,并以会议不是在蒙古本土举行为理由拒绝承认。于是拔都派弟别儿哥率军卫蒙哥东还,并定于来年在斡难河(蒙古鄂嫩河)、怯绿连河(蒙古克鲁伦河)召开大会。窝阔台系诸宗王一再拖延,拒不赴会。拔都不顾他们的抵制,于1251年夏,在阔帖兀阿阑(成吉思汗大斡耳朵所在地,今蒙古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与臣赫尔河会流处西)举行大会,拥蒙哥即大汗位。窝阔台之孙失烈门、脑忽等企图乘大会欢宴时进行武装偷袭,中途被鹰者克薛杰发觉告变,蒙哥命令将他们拘捕。从叛的按只、畅吉、爪难、合答曲怜、刚疙疸等以诱惑诸王为乱的罪名处死。为防止宗王也速蒙哥(察合台子)等为乱,派卜邻吉解率十万军队,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护堡子)与哈剌和林(和林)间的兀鲁黑塔黑(今科布多境内一大山)、杭海(蒙古杭爱山)及横相乙儿(今新疆青河东南)等地驻防,遣也客那颜(拉施都丁《史集》作末哥那颜)率两万人马到吉利吉思和谦谦州。次年夏,贵由妻斡兀立海迷失及失烈门之母哈答合赤,都以咒诅罪赐死,参加叛乱的诸宗王被流放。
蒙哥登大汗位,委其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宜,以牙老瓦赤、布智儿、赛典赤等任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讷怀、麻速忽等任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阿儿浑任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事。以察罕、也柳干统两淮等处蒙古军、汉军;和里解统土蕃等处蒙古军、汉军;僧海云掌佛教事;道士李志常掌道教事。又颁发政令,拘收前此朝廷及诸王所滥发之牌印、诏旨、宣命,限制诸王乘驿所征用的马匹数量,禁诸王擅招民户和以朝觐为名滥征人民财货,放免修筑和林城的工匠。1252年,命忽必烈征大理,诸王也古征高丽。又任诸臣分掌汗廷事务,忙哥撒儿任大断事官,帖哥纟,由、阔阔术等掌帑藏,孛兰合剌孙掌斡脱,阿忽察掌祭祀巫卜,只儿斡带掌驿传所需,孛鲁欢任必赤长,掌宣发诏令,朝觐贡献及内外官员上奏等事。1253年,遣弟旭烈兀西征,塔塔儿带撒里等征欣都思(印度)、怯失迷儿(克什米尔)等国。1256年诸王会议决定大举伐南宋。蒙哥以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诸王塔察儿(斡赤斤孙)率师出东路,攻荆襄,自率主力入四川。1257年冬,蒙哥渡漠南,次年十月渡嘉陵江至白水江,命汪德臣造浮桥以渡。十一月,拔长宁(今四川广元西南),顺流东下,至大获山(今四川苍溪东),宋将杨大渊率众降。因塔察儿所统东路军无功后撤,改命忽必烈统诸路蒙古军、汉军攻宋。1259年二月,蒙哥率全军渡鸡爪滩,至石子山,猛攻钓鱼山(今四川合川东),因宋将王坚恃险坚守,屡攻不克。天气暑湿,军中疫疠流行,兵士多病死,蒙哥亦染疾,七月卒于钓鱼山,在位九年。后追谥桓肃皇帝,庙号宪宗。
有子五人:班秃、阿速歹、玉龙答失、昔里吉、辨都。
拔都
(1208~1255)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钦察汗国的创建者。1227年术赤去世,拔都受诸兄弟推戴,继承父位,统领术赤兀鲁思。分所部军民为二,以一半属兄斡儿答,使领有兀鲁思东境,号为左翼;自领另一半,为右翼。1229年,率术赤系诸王赴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大斡耳朵参加忽里台,推举窝阔台为大汗。
术赤曾奉命攻取钦察等北方诸国,但他在世时,势力只达到钦察草原东部的押亦河(今俄罗斯乌拉尔河)。1235年,窝阔台召集忽里台大会,决定由各系宗王居长者统兵远征钦察、斡罗思、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以及这一方面所有未服之国。出征诸王有:以拔都为首的术赤诸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及其弟合丹,拖雷长子蒙哥及其弟拨绰,察合台长孙不里、子拜答儿,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等。以拔都为诸王之长,统率全军,以大将速不台为先锋,并命万户以下各级那颜皆遣长子从征。1236年秋,拔都与诸王、诸将之军会于不里阿耳边境,征服押亦河以北的巴只吉惕部落,并遣速不台率军进取不里阿耳等国。不里阿耳先降,后又整军备守,拔都怒,命速不台再攻,屠其都城(今俄罗斯卡玛河与伏尔加河汇流点南)。拔都命蒙哥率左翼军攻钦察、阿速,1237年春初,擒杀也的里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首领八赤蛮。随后,拔都率诸王军征服莫尔多瓦国。秋,拔都召集诸王大会,定议进兵斡罗思。冬,攻陷也烈赞(今俄罗斯梁赞附近)。1238年初,攻陷莫斯科,屠其城。遂进围弗拉基米尔,猛攻五日,城破。同时分兵攻取旁近诸城。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符谢沃洛多维奇退守昔赤河,孤立无援被歼。拔都军继续抄掠诺伏哥罗德、斯摩棱斯克、契尔尼果夫诸国,然后回驻也的里河下游。秋,蒙古诸王分兵攻取太和岭(今高加索山)、黑海以北钦察、阿速各部以及斡罗思诸国。1239年冬,贵由、蒙哥之军攻陷阿速国都蔑怯思城,分遣一军取铁门关(今俄罗斯杰尔宾特西)。1240年,拔都与贵由、不里发生争执,恰遇窝阔台患病,召贵由、蒙哥等回蒙古,留拔都继续征进。秋,拔都自统大军攻克乞瓦(今乌克兰基辅),又取伽里赤。至此,斡罗思诸国大部分被征服。
1241年,拔都分军为两路继续西侵。一路由诸王拜答儿、大将孛栾台率领,攻入孛烈儿,于里格尼茨击溃孛烈儿、捏迷思(德意志)联军,即转兵南下与拔都会合;另一路由拔都兄弟和速不台统率,攻入马札儿,于郝宁河(今匈牙利东部索约河)畔击溃其王“怯怜”(匈牙利语“国王”)之军,遂进渡秃纳河(多瑙河),攻掠马茶(今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城。1242年冬,窝阔台死讯传到军中,拔都率师东返,次年春,抵也的里河大营。
这时,大蒙古国汗位空缺,由皇后乃马真氏摄政,召诸王来会,议立新汗。拔都与贵由不和,闻将立贵由,便托辞风疾,中道返回大营,只遣兄弟赴会。拔都是长支宗王的首领,由于他缺席,选汗大会推迟了三年。贵由即位后,谋发兵攻拔都。1248年初,伪称往叶密立养病,率护卫军西行。拖雷妻唆鲁禾帖尼得知贵由意图,密遣急使驰告拔都,拔都即整军东来迎敌。三月,贵由暴死于横相乙儿之地(今新疆青河东南),其妻斡兀立海迷失摄政。拔都遂以长兄身分召集诸王至其驻地阿剌脱忽剌兀(在术赤兀鲁思东境),商议选立新汗。蒙哥兄弟应召赴会,察合台、窝阔台两系诸王以大会应在蒙古本土举行为理由拒不与会,只派代表参加。术赤、拖雷两系诸王单方面举行大会,由拔都倡议,推举蒙哥为大怯,并决定来年在怯绿连河大斡耳朵重新召集大会,拥戴蒙哥正式登基。拔都遣其弟别儿哥等率领大军扈从蒙哥东还。1251年,蒙哥即位,从此大蒙古国汗位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拔都也因拥立有功,取得更大权力。
根据成吉思汗生前的分封范围,钦察草原、不里阿耳及阿速被征服后,即并入术赤兀鲁思,于是拔都在也的里河下游建立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附近),作为国都。斡罗思诸城邑名义上应为黄金家族的共有财产,由大汗管辖。因此,在贵由、蒙哥时代,大汗政府均曾派官检括斡罗思户口。1257年,蒙哥还任命驸马剌真之子乞为达鲁花赤,镇守斡罗思。但因为距离遥远,斡罗思地实际上受拔都统治。他以归附蒙古的斡罗思贵族担任各公国长官,并从中选任一人为全斡罗思大公,仍各置达鲁花赤监督。拥立蒙哥以后,拔都凭势将塔剌思及河中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蒙哥又将谷儿只(今格鲁吉亚)授与拔都弟别儿哥为分地。术赤兀鲁思成为大蒙古国中领土最大的宗藩之国,其境域东起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西包斡罗思诸公国。斡罗思人称拔都大营为“金帐”,穆斯林史家因拔都家族立国于钦察草原,称之为钦察兀鲁思,“金帐汗国”、“钦察汗国”之名即出于此。拔都对部下将卒颇宽厚,不吝赏赐,蒙古人称他为“赛因汗”(Sayinqan,意为好汗)。
木华黎
(1170~1223)蒙古国开国功臣。札剌亦儿部人。世代为蒙古孛儿只斤氏贵族的臣仆。其父孔温窟哇将他送给成吉思汗作奴仆。从此,木华黎追随成吉思汗,参与统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战争,累立战功。蒙古建国,木华黎被封为左手万户长。他同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号“掇里班·曲律”其子弟分任四怯薛之长。1211年后,随成吉思汗连年伐金,参与指挥野狐岭和浍河堡战役,大败金兵。1213年,蒙古军进逼中都(今北京),又分兵三道南下。木华黎随成吉思汗中军下山东,攻占滨、棣、益都等城。回师至霸州,招降史秉直、史天倪、史天泽父子和肖勃迭及其部众。1214年初,从成吉思汗围攻金中都,迫金主请和。同年冬,奉令率军征辽东,降高州。1215年春,攻陷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下利州、兴州、松州、义州、锦州等二十六城、五十四寨,又取广宁府及辽东之金、夏、海、盖等城。1217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封木华黎为国王,命他统率札剌亦儿、弘吉剌、亦乞列思、忙兀、兀鲁兀、汪古等部及契丹、女真、汉军专门征金,连年向河北、山东、山西发起进攻。在这时期的军事行动中,木华黎改变了以往蒙古军春去秋来、一味屠杀抄掠的办法,决意长期占领,以汉族地主武装史天倪、史天泽驻真定,张柔驻满城,招降严实所据东平等五十四州县。1221年,与西夏联军攻陕西。1222年秋,又南下攻占山西未下诸州,渡河围攻长安、凤翔,因金兵固守,未克。1223年3月,回师山西,卒于闻喜县。其子孛鲁袭爵,领军继续征金。木华黎后人世袭札剌亦儿部首领,称国王;另一支封东平王。四怯薛之一,恒由木华黎后人为长。他们之中任将相等高官者甚多。
耶律楚材
(1190~1244)13世纪蒙古国大臣。字晋卿。契丹人。辽太祖耶律亿九世孙。父耶律履,仕金,官至尚书右丞。楚材世居金中都(今北京),自幼就学,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章宗时曾任开州同知,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
1215年,蒙古军攻占中都。1218年,成吉思汗召耶律楚材至漠北,次年同行西征。耶律楚材追随成吉思汗多年,被当作书记官和占卜星相家使用,虽为亲近,但未能施展其才。成吉思汗去世,拖雷监国期间和窝阔台即位后,他日益受到重用。1231年,任掌汉文字的必阁赤长(汉人称为中书令或中书侍郎),于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原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在经济方面,楚材通过在中原设立十路课税所,每年为蒙古政权征收到大量财赋。他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企图;建议把汉族武装地主私占的奴隶、农奴和蒙古诸王大臣将校的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劝阻大规模屠城,保护了大量社会劳动力;反对蒙古贵族的苛征暴敛,反对西域商人对人民的高利贷剥削和汉、回商人的扑买课税剥削制度。他的主张有一部分得到实施,使多年来遭到战争破坏的中原汉地社会经济初步得到恢复。
在政治方面,楚材既反对蒙古诸王功臣“裂土分民”,又限制割据各地的汉族武装地主所掌握的军、政、司法、经济权力,制定和实行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定君臣礼、五户丝制(见科差)、军民分治制等。
在文化方面,楚材推行了保护、优待、任用儒士的政策。1230年,由他奏请后任用的十路课税正副使共二十员,都是儒士。1238年,奏请在中原诸路举行儒士考试,选取儒士四千零三十人,这些中选儒士有不少人后来成为元世祖时名臣。
在窝阔台晚年及去世之后,皇后乃马真氏宠信奥都剌合蛮等,耶律楚材渐被排挤。不久,抑郁而死。
耶律楚材的著作有诗文集《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及《庚午元历》等。
伯颜
(1236~1295)元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蒙古八邻部人。曾祖术律哥图、祖阿剌从成吉思汗征伐有功。父晓古台从宗王旭烈兀西征,因罪死。至元元年(1264),旭烈兀遣伯颜出使大汗廷,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留为侍臣。二年,拜中书左丞相。七年,任同知枢密院事。十一年,复拜左丞相,总襄阳兵大举攻南宋。十二月,下鄂州。命阿里海牙率军镇戍鄂州,分兵攻取湖南、广西等地,自与阿术率大军沿长江水陆东下,大败贾似道军于丁家洲,与取道淮西南下的合答、董文炳会合。十二年三月,下建康(今江苏南京)。伯颜以行中书省驻建康,阿塔海、董文炳以行枢密院驻镇江。五月,伯颜奉诏还朝商讨大计,然后还军。十一月,元军兵分三路,进军临安(今浙江杭州)。行省参政阿剌罕为右军,从建康出四安取独松关;董文炳、张弘范为左军,取海道经澉浦、华亭进击;伯颜和行省右丞阿塔海为中军节制诸道,从建康向常州进发。十三年正月,三路军会师于临安;三月,南宋幼主赵出降。同年,宗王昔里吉、玉木忽儿等自阿力麻里举兵叛乱,东犯和林,弘吉剌部只儿瓦合等起而响应,漠南北震动。十四年,忽必烈命伯颜率军北上,平定只儿瓦台叛乱,击败昔里吉于斡耳寒河(今蒙古鄂尔浑河)。十八年,从皇太子真金戍守漠北。二十二年,代诸王阿只吉总军西北。二十四年,东北的乃颜和诸王哈丹等发动叛乱,忽必烈命伯颜自别失八里移军驻守哈剌和林,阻止海都和乃颜军队会合。又派他亲至胜剌哈处,侦察敌情。二十六年,伯颜任知枢密院事,分院和林。二十九年,进讨依附海都的明里帖木儿(阿里不哥子),又获胜。因有人谗言伯颜驻,军北方,保守无功,忽必烈遣玉昔帖木儿代总其军,召居大同。
三十年,忽必烈病危,召伯颜人侍,与玉昔帖木儿,不忽木同受顾命。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去世。同年,在诸王大臣参加的忽里台上,伯颜、玉昔帖木儿推举铁穆耳即皇位。是年十二月,伯颜病逝。
伯颜
(?~1340)元朝大臣。蔑里乞氏。武宗时历任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平章政事。延三年(1316),为周王(武宗子和世琼)府常侍。其后历任行台御史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等职。致和元年(1328)秋,泰定帝卒于上都,伯颜与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协力拥立元文宗图贴睦尔。伯颜以拥立功大,历任御史大夫、中书左丞相。知枢密院事等要职,进封浚宁王。元统元年(1333)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即位,伯颜又以拥戴之功,历任中书右丞相,总领蒙古、钦察、斡罗思诸卫亲军都指挥使,进封太师、秦王。三年,中书左丞相唐其势与其弟塔剌海等阴谋废立,被伯颜一网打尽。其后伯颜任大丞相,专权自恣,无所忌惮,将诸卫精兵收为己用,任意出纳府库钱帛。为了打击异己,他罗织罪名,置郯王彻彻都、高昌王帖木儿不花于死地。他的官衔多达二百四十六字。伯颜还力主加强对汉人的压迫,曾提出要尽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至元六年(1340)二月,顺帝与伯颜之养子、御史大夫脱脱等合谋,黜伯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三月,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安置,途中病死于龙兴路(今江西南昌)驿舍。
脱脱
(1314~1355)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朝大臣。字大用,蒙古蔑里乞氏。幼养于伯父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年十五,为泰定帝皇太子怯怜口、怯薛官。元统二年(1334),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再迁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四年(1338),进御史大夫。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专权恣横,为顺帝所忌,脱脱恐受累,与顺帝近臣密谋除伯颜。六年二月,乘伯颜猎于柳林之机,受命将他逐出京师。至正元年(1341),任中书右丞相。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法,开马禁,减盐额,免旧欠赋税,号称“更化”。三年,主修《辽史》、《金史》、《宋史》,任都总裁官。四年,以疾辞相位。八年,为太傅,综理东宫事。九年,复为中书右丞相。十一年,为解决国库不足,采纳吏部尚书楔哲笃建议,变更钞法,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造成钞法混乱。同年,因黄河决白茅堤、金堤,冲坏盐场,用贾鲁治河,发河南北兵民十七万沿河筑堤,使复故道;时紧工迫,官吏舞弊,促使农民起义爆发。八月,治河工程完毕,以功赐世袭答剌罕号。十二年九月,率兵剿徐州芝麻李红巾军,屠城,以镇压起义之功封太师,仍为右丞相。十三年三月,领大司农事,屯田京畿,兴水利,立法佃种。十四年,总制诸王诸省军讨伐高邮(今属江苏)张士诚起义军。高邮未下,顺帝忌脱脱权力过重,用右丞哈麻等言,以“老师费财”为名,就军中削其官爵,元军大乱,被士诚击败。次年春,流徙云南,十二月,被毒死。二十二年,昭雪复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