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士·莱伊尔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地质学渐进论和“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方法的奠基人,在地质学发展史上, 曾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恩格斯高度评价他“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

一、跨进地质学的大门

1797 年 9 月 14 日,莱伊尔生于英国苏格兰法佛夏地区的一个叫金诺第的村镇,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富豪。老莱伊尔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喜爱文学和自然科学,曾从事过植物学和昆虫学的研究工作。他还研究过但丁的古诗, 喜爱去野外旅行。家里的私人图书室里,藏有大量图书和动植物标本。

母亲玛丽十分贤惠,意志坚强,热心于教养子女。莱伊尔有两个弟弟, 七个妹妹,彼此都很相敬相爱,莱伊尔在弟弟、妹妹中间是深受尊敬的兄长。莱伊尔就是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成长的。

莱伊尔自幼就对博物学发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受父亲爱好的影响,他喜欢捕捉蝴蝶和昆虫,常常把采集的植物标本收藏起来。

莱伊尔从小还喜欢到野外游玩,常和小伙伴们到家乡附近的山坡断层旁去拣取水晶、玉髓、奇特的怪石等等。五光十色、形状万千的山石,经常引起莱伊尔对自然界的奥秘的沉思与憧憬,并在那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若干难解的疑团。

小莱伊尔聪明好学,记忆力很强。8 岁开始学习作文,10 岁时学习拉丁文,13 岁学习法文。1814 年,刚刚满 I7 岁的莱伊尔就进入牛津大学,开始学习古典文学和数学,并选修了当时著名科学家格尔登讲授的昆虫学课程。两年大学生生活大大开阔了莱伊尔的眼界,他接触了许多新的知识领

域,知识兴趣也随之广泛起来。1816 年,他将满 19 岁时,秉承父命,在牛津大学改学法律。莱伊尔的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律师,以继承家业。为此,在 1821 年,他再次进林肯法学院,专门攻读法律。但莱伊尔本人却早已被大自然的奥秘所吸引,向往去通过探索,解开那埋在心坎上多年的疑团。

在牛津大学学习时期,有一次,莱伊尔在他父亲的私人图书室里发现了当时著名地质学家贝克威尔著的《地质学引论》,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的地质学系统知识,它引起了莱伊尔的浓厚兴趣。书中描述的那些奇特的岩石,各种不同结构的矿物,变化多端的海陆沧桑,⋯⋯ 正是他幼年时埋藏在内心里的未解之谜。书中对岩石、矿物的成因、演化以及成分等做了较详细的解答,因而他手不释卷,读了多遍。这本书成为莱伊尔走向地质事业的向导。

在大学里,莱伊尔还选修了当时著名地质学家贝克兰(1784—1856)讲授的地质课程,参加了牛津大学地质学小组的课外考察和采化石标本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认识了许多岩石和矿物,识别了一些化石种属,受到了地质学的基本训练,为他以后专门从事地质事业奠定了实践基础。

牛津大学内设有爱许莫林博物馆,陈列着大量丰富的岩矿及化石标本供人们研究。地质学讲座的教室,就设在这个博物馆的地下室内,虽然条件较差,光线暗淡,但是英国许多著名地质学家都是在这里培养出来的,莱伊尔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莱伊尔非常喜欢读英国自然科学家普雷菲尔(748—1819)写的《关于“郝屯地球论”的说明》一书,这本书对莱伊尔地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很深。普雷菲尔是郝屯的挚友,著名的数学家,在当时浓厚的学术气氛影响下,他基于对郝屯理论的了解,通达郝屯理论观点,在郝屯死后 5 年写成此书,全书论述简明,文字优美,是一本哄动一时的优秀作品。

1818 年,莱伊尔随父母去法国、瑞士、意大利旅行,有机会穿越了阿尔卑斯山。沿途,他对地层、峡谷、瀑布、石流、冰川以及岩层褶曲等地质现象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采集了一些标本和化石。到巴黎时,他还特意参观了当时法国大自然科学家居维叶的化石标本陈列室,那里有各地区的、各类型的生物和化石标本,这大大开阔了莱伊尔的眼界,增长了地质古生物知识,为他决心从事地质事业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1819 年,莱伊尔在牛津大学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并被吸收为伦敦地质

学会会员和林耐学会会员。伦敦地质学会于 1807 年成立,是由当时化学家、矿物学家联合自然哲学家及地质学家组成的,是世界各国地质学会中最早的一个,享有很高的声望。会章中规定:“本会设立的目的,是为联络地质学家之感情,鼓励他们研究之热忱,采用统一之学术名词,推广新发现,促进地质学之进步,尤其为不列颠矿物知识之普及。”莱伊尔成为地质学会会员, 表明他已具备了进入地质学家行列的基本条件。

19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已十分巩固,由于日益扩大的工业生产的需要,地质科学也在飞速地发展,地质科学的各种理论、学说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学说之间的争论更是十分活跃。在当时,地质学已成为一门颇具魅力的学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刚刚走出校门的莱伊尔, 就是在这样的科学发展背景下,跨进了地质学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