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再樊高峰

  • 高火山时常对人说:“只要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多做工作,多发射几颗长寿命、高可靠卫星,我就是拼了命也值得。”
  • 晚上,唐祖贵给站领导发了条短信说:“天灾没有办法,我以试验任务为重,你们不用做我的思想工作,我能想得开。”
  • 专家们说:“打个比方,‘风云1号’D呈现出的是黑白画面,而‘风云3号’呈现的画面不仅是彩色的,还是立体的。”

攻关研制风云三号卫星

2000年,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3号”上马。高火山开始担任“风云3号”卫星总指挥。

“风云3号”卫星是当时我国对地观测卫星中装载有效载荷最多的一颗卫星,卫星精度要求高,技术复杂,研制工作困难重重。

高火山毫不畏惧,以“一生钟爱“风云卫星”,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率领“风云3号”卫星研制人员豪情满怀地向又一颗卫星发起进攻。

高火山曾参加了“风云1号”卫星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与试验,并出色地完成了这个项目。

1998年,“风云1号”A星、B星没有达到设计寿命而遇到挫折。

面对挫折,面对国内外的压力,卫星行政总指挥高火山要求研制人员知难而进。

高火山冷静而理性分析说:

“风云1号”卫星填补了国内空白,属于高科技领域,在它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失利在科技领域并不罕见,重要的是如何从失利中吸取教训,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从而获得成功。

高火山和同事们围绕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反思,采取了一系列保证卫星质量的措施,并逐项予以落实。

在研制“风云1号”C星时,科技人员憋足劲,一心想打翻身仗。

高火山当时作为院主管卫星型号的科研三部副部长,不仅要协助型号“两总”提高设计质量、把住源头关,而且要针对型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敦促有关方面制定规范,消除管理隐患。

高火山经常深入厂所,协助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认真整改。

在“风云1号”C星临出厂前的一段日子里,他常常工作到23时才想起回家。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感到体力严重透支的高火山饭吃不下去,觉也睡不香。累了,他就买来西洋参含片,放入口中强提精神,坚持工作。

卫星终于出厂了,稍松口气的他又跟随“风云1号”C星试验队赶赴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

试验队出发前,高火山发现自己咽部时常有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他简单地吃点药,就上了去发射场的专列。

没想到,一天后,高火山咽部灼热、发痒、刺痛,并时有声音嘶哑。他用足气力讲话但声音却很轻,而且吞咽困难。

在专列上开会时,高火山把自己讲话声音调节到最高,尽量使声音洪亮,以便让坐在最后排的队员都能听到。

到了发射场后,高火山克服咽炎病痛指挥队员们做发射前的准备工作。领导劝他去医院治病,他顾不上,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

在卫星即将发射的前夕,高火山急性咽炎发展成了慢性咽炎,光吃药打针已不起作用了。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后,高火山欣喜若狂。

回到上海后,医生告诉他,急性咽炎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展成为慢性咽炎,还会以此为突破口,损坏声带,引起其他呼吸器官发炎,甚至爆发全身疾病。

针对高火山慢性咽炎的严重程度,多家医院的医生不约而同地开出了长病假单子,建议他少讲话,卧床修养几个月。

可积劳成疾的高火山哪有时间休息,他还要负责“风云1号”D星及后续任务的工作。

高火山为治疗慢性咽炎前后花去两万多元,但始终无法根治,直到现在,他讲话时间稍长一些,咽部就会干痒,并引起干咳。

高火山时常对人说:

只要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多做工作,多发射几颗长寿命、高可靠卫星,我就是拼了命也值得。

2000年,高火山担任了“风云3号”卫星总指挥。开始了中国新一代气象卫星的研制工作。

由于我国电子工业基础薄弱,较长时期以来,我国部分电子元器件产品的质量始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而卫星使用的元器件,其质量要求极其苛刻。

为确保卫星长寿命、高可靠,必须首先确保元器件的高质量。

“风云1号”A星、B星升空不久相继“夭折”,深深地刺痛了科技人员的心。

他们在当时的卫星总指挥项家桢、总设计师孟执中带领下,从“风云1号”C星开始,始终把提高卫星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与性能指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元器件选择、单机应力筛选、环境试验、高温老炼试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他们剔除元器件中的早期失效产品,提前暴露产品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质量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卫星产品的可靠性。

尤其是在“风云1号”C星上首次提出了卫星出厂前进行整星通电老炼试验的概念,为以后其他卫星研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高火山自从接任“风云卫星”总指挥后,不仅继承发扬了前辈良好的工作作风,而且十分注重元器件质量管理,以此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卫星型号质量管理水平,使卫星元器件等产品质量在原有基础上大为提高。

高火山和科技人员一起,在“风云1号”卫星研制过程中始终以长寿命、高可靠为目标,设计中充分分析影响卫星可靠性的各种因素,找出薄弱环节,采取各种可靠性设计手段,有效地提高星上各系统和单机的可靠性。

其中,重点是提高接口的可靠性,消除关键部位的单点失效故障。

为此,科技人员对元器件质量、防环境污染、抗空间粒子辐照效应、电磁兼容性等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并进行充分的地面验证和可靠性增长试验,从而提高了卫星的寿命和可靠性。

“风云1号”卫星首次实行的卫星出厂前一个月进行整星通电老炼试验,对提高卫星质量、不带问题出厂起到了重要作用。

“风云1号”C星在整星老炼试验的第一个星期,就暴露出了两个质量问题,如不及时排除,卫星上天后就不能正常工作。

高火山他们及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并按“双五条”要求进行归零,终于排除了故障,确保了卫星的可靠性。

高火山十分注重发挥老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

前几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某研究所一位从事元器件专职工作几十年的老专家退休了,高火山慧眼识宝,聘请他为“风云3号”卫星元器件质量管理员,协助处理元器件质量问题,把好元器件质量关。

这在当时八院多个卫星型号中是没有过的。这位老专家兢兢业业地工作,做到了守土有责,为提高“风云3号”卫星研制质量做出了贡献。

与高火山一起工作的科技人员说:“高火山工作风格有‘三实’,即朴实、务实、扎实。”

高火山讲话从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讲出问题的实质,看似不给人面子,其实是帮助人家找准问题,早点解决问题,并且确保以后不出类似差错。

高火山平均每周至少有4天以上时间是在研制现场度过的。50多岁的人了,干起工作来不分白天和黑夜,真有一股子拼命三郎的精神,许多年轻人都难以跟上他的工作节奏,也难以承受他那样的工作强度和压力。

作为“风云3号”卫星总指挥,高火山从不以专家和领导自居,处处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他把自己置身于科技人员之中,不时地从科技人员中汲取营养。

他总是说:“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在第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比我更有发言权。”

他非常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研制第一线,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发扬民主,耐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高火山遇到不懂的问题,总会谦虚地向别人请教。别人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耐心地予以解答。人们有问题愿意向他请教,有话愿意同他说。

“风云3号”项目办编制了型号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文件,当文件草稿送给高火山审阅时,他戴上眼镜,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还不时地找有关人员共同探讨,在草稿空白处认真修改,填上具体的修改意见。项目办人员没有想到,高火山修改的文字竟然比草稿本身文字还要多。

高火山对青年人更是倾注了老科技人员的拳拳之心。个别青年骨干由于收入偏低等问题,准备跳槽外出谋高薪工作。

高火山获悉后,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这些青年都是型号研制的主力,如离职势必给“风云3号”卫星的研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和影响。

高火山找他们一一谈心,了解情况,并开导他们说:能参与国内当时技术创新最为集中的风云系列卫星的研制,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为这颗卫星做出青年人的贡献,更是一生中值得自豪的事,航天人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高火山还找到他们所在部门的领导,如实反映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和后顾之忧,并协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稳定了队伍,保证了型号任务的顺利进行。

高火山还注重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总会提供条件,让青年人多学习知识,多掌握技术本领。“风云3号”项目办有一名青年调度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工作热情很高,但缺乏系统管理培训。

在任务繁忙的情况下,高火山通过合理安排,选派他到北京参加了为期1个月的项目管理师培训,这名青年调度不负厚望,认真学习,勤于思考,顺利地拿到了结业证书。

后来,在高火山的关照下,他还参加了国防科技工业项目管理高级论坛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获益匪浅。

高火山尊重科技人员,他把孟执中总设计师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工作中经常与他交换意见,听取技术见解。

早在“风云1号”卫星研制初期,孟执中与原先的总指挥项家桢就形成了“黄金搭档”。

后项总因病不幸去世,高火山临危受命,走马上任,担任“风云1号”D星总指挥。

孟执中说,由于高火山是从卫星总体所的技术员一步步走上卫星型号总指挥岗位的,他对基层单位的基础质量管理、计划落实的瓶颈等问题比较了解,甚至比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人员还要了解得多、了解得深,因而容易从技术、质量、进度、经费等方面找准薄弱环节,抓问题能抓到关键,解决问题能出高招。

经过几年的搭档,孟总高兴地说:

高火山工作主动性很强,工作安排有条有理,考虑问题周到细致,是一名称职的卫星总指挥。

在研制“风云3号”卫星的几年中,高火山与全体科技人员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题,2002年底,完成了“风云3号”卫星方案的研制,2005年11月,完成了“风云3号”卫星初样研制,2005年12月,“风云3号”卫星顺利转入正样研制。

就这样,在高火山的带领下,中国的“风云3号”卫星日渐成形,它离发射场也越来越近了。

积极准备发射风云三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太原发射中心,正和同事一起执行“风云3号”任务第一次火箭推进剂加注演练的加注手田华,突然感觉全世界都在晃动,很少地震体验的他还以为自己感觉出了问题,再加上任务演练十分紧张,不敢有丝毫马虎,所以他并没有多想。

在傍晚,完成演练任务回到宿舍,田华打开电视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第一条新闻就让他惊呆了。

地震,大地震,竟然就发生在自己老家!他顾不得多想,赶紧给家里打电话,不通。

然后他又挨个给亲朋好友打,还是不通,田华迅速向上级报告。

这时基地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看电视,望着电视画面中山崩地裂、楼房塌陷、众生悲鸣的惨不忍睹的场景,许多人整夜未眠,他们像田华一样不停地给家里拨电话,可情况都是不通。

音信阻隔的背后,是他们对家人生死未卜的揪心、忧心与担心!

情况很快汇集。和田华一样家住地震灾区的参试人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共有173人。

几天后收集的情况表明,这173人家中房屋在地震中都有不同程度损坏,处于重灾区的有27人,其中有4人与家人失去联络。

与此同时,另一份报告也呈到了中心领导案头,173名家中受灾人员中,有147人定位在发射任务一线,其中59人是重要、特殊岗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这173名发射人员左右为难,一方面家乡遭受地震灾害,家人生死未卜,急需回家探望,另一方面“风云3号”任务箭在弦上,更需坚守岗位。两难面前,如何抉择。

中心党委更是非常着急,“风云3号”发射任务当前,必须尽快稳定人心,确保发射不受影响。

然而灾情确实严重,并且直接关系到众多发射人员的家庭。因此必须尽快拿出有效措施,帮扶家中受灾人员,全力支援灾区。竭尽所能,支援受灾人员,支援抗震救灾,给受灾人员提供坚强的精神依托、心理依靠和物质支撑。

最后中心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决定,各单位迅疾开通“灾情专线”,向灾区政府了解地震灾害情况,为家庭受灾人员提供灾情通报,防止因信息不畅导致他们担心和焦虑。

各级骨干与家庭受灾人员结成“对子”,通过谈心、聊天等方式“一对一”地做好思想工作。

爱心捐款活动迅速展开。一天不到,中心就收到了现金130多万元。

随后,中心广大党员还掀起缴纳“特殊党费”的热潮,交纳钱款386万余元。

在用好上级下拨救助金的同时,有的单位还自筹资金对家中受灾人员进行了补贴。

同时,中心还组织医疗队奔赴灾区,用心灵抚慰伤残者的心灵,用生命营救危难者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给灾区以支持和帮助。

中心还充分运用各新闻媒体关于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开展教育,让大家深切感受党的坚强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和灾区人民的奋力拼搏,进一步增强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之中显大爱。

地震灾害中,房屋倒塌、父母被埋4天后才被救起的光缆专业负责人唐祖贵动情地说:

我一定牢记党和人民的恩情,用干好本职的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

唐祖贵,是闻名全国的四川北川县曲山镇大水村支部书记唐祖华的弟弟,在地震中失去20多位亲人,父母埋在泥石流下4天后才被救起。他的哥哥带领全村人抗震救灾感动了全国人,他本人在灾祸面前,仍坚守岗位,感动了所有参试人员。

唐祖贵说:

听到地震后,我第一反应是想知道家里情况,连续给家里打电话,但一直打不通,心里七上八下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晚上,接到我哥电话说,咱爸妈可能不在了。我还没讲啥,电话就断了。脑子一片空白,眼泪流了下来,一宿没有睡着……

但是第二天,一宿没睡的唐祖贵两眼布满血丝,按时到岗查线,领导和同事都来安慰他。

晚上,唐祖贵给站领导发了条短信说:

天灾没有办法,我以试验任务为重,你们不用做我的思想工作,我能想得开。

一天深夜,光端设备告警显示,某机房地下室光缆接口出现故障。

唐祖贵接到通知后,二话没说,立即赶赴现场。虽是初夏,但晋西北高原依然冷气逼人,阴冷潮湿的地下室温度都在零下5度左右,冻得人瑟瑟发抖,加之空间狭小,气味难闻,排障操作十分困难。

唐祖贵带领骨干连续奋战3个小时,才将故障彻底排除。

他说:“其实,一到工作现场后,我就把一切烦恼丢开了。对父母亲的揪心的挂念也就稍稍轻松了一些。”

后来是天遂人愿,他的父母被解放军从泥石流下救出来了。

唐祖贵高兴地给站领导打电话说,我一定安心工作,坚决完成好任务。

另一位家中受灾人员说,虽然正遭受着一场严重的特大地震灾害,但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民族,这次非常时期的卫星照常发射和成功发射,就充分显示出中国人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他相信有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家乡的抗震救灾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173名家中受灾人员也都很快走出地震阴霾,他们为不影响这次重要的卫星发射任务,全部选择坚守本职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卫星发射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他们与同事们一道精心做好本职工作,使测试火箭、卫星的数万项技术指标全部符合发射要求,所有岗位和专业全部实现零故障、零隐患、零差错,为这次卫星发射成功做出重要贡献。

他们在危难面前表现出了一种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坚定如钢的优秀品质。

中心广大科技人员和勤务保障人员坚持弘扬抗震救灾精神,集智聚力、众志成城,以夺取卫星发射任务全胜的优异成绩支援灾区。

“风云3号”气象卫星发射需要火箭研制单位、卫星研制单位、气象用户和中心等“四方”合作,涉及发射、测控、通信、气象、勤务保障等5大系统的2000多个专业和岗位。

按照卫星任务的“竞争上岗”程序,各岗位各专业立足发射实战,从严、从难抓好针对性训练和发射任务战前考核,确保参试人员的定岗质量。

按照卫星发射技术与管理问题“双归零”标准,各专业人员反复进行岗位自查、专业互查,坚持做到不漏测一个数据、不忽略一个疑点、不放过一个隐患。

5月的发射场天气多变,供电安全存在诸多隐患。供电专业负责人梁建忠带领20多名骨干,连续10天奋战在巡线一线,对30余条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供电线路畅通无阻。

按照各单位、各系统、各专业“无缝对接”的要求,中心上下携手同力,先后7次进行联试联调,把所有问题和隐患都解决在卫星进入临射状态之前。

5月25日,组织各参试单位进行第一次模拟发射,中心所有岗位和专业全部实现零故障、零隐患、零差错,达到了“随时下达命令,当即便可发射”的要求。

面对地震,临危不惧,基地发射人员真正做到了处变不惊,他们期待着“风云”第三星的早日升天。

成功发射风云三号卫星

2008年5月27日上午,黄土高原上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天气并不好,阴沉沉的,空中扬起的一层黄色沙尘笼罩着紧张忙碌却井然有序的发射场,不时有几只喜鹊叽叽喳喳从头顶上飞过。

沐浴着透过沙尘的淡黄色阳光,“风云3号”气象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4号”丙星箭组合体高高耸立在晋西北高原的巍巍塔架上,倚天而立,蓄势待发。

“风云3号”卫星装有10余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探测仪器,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探测,在“风云1号”基础上实现了质的提高,并创造了诸多第一:

星载有效载荷数量第一。它采用新型卫星平台,装载着11台高性能的有效载荷探测仪器,在国内卫星上是首次。

单机活动部件数量第一。它的20台单机有活动部件35个,是国内卫星活动部件最多的。

气象卫星观测功能第一。它的遥感仪器观测谱段从真空紫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一直到微波频段样样齐全,既有光学遥感,又有微波遥感,能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与欧美新一代气象卫星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专家形象地说:

打个比方,“风云1号”D呈现出的是黑白画面,而“风云3号”呈现的画面不仅是彩色的,还是立体的。

“风云3号”卫星代表了当当世界气象卫星的最高水平的发展趋势。

“风云3号”卫星与当时在轨运行的静止气象卫星“风云2号”C星及D星一起,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

虽说天气不好,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做了充分准备,所以这根本影响不了发射。

一分钟准备……

20秒……

5、4、3、2、1

点火!起飞!

5月27日11时2分,随着发射场零号指挥员一声令下,那枚粗壮、结实、雄伟的火箭底部喷出巨大的桔红色火焰,在轰隆隆巨响声中托举着卫星扶摇直上九霄……

星箭点火升空约19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风云3号”气象卫星已成功进入太空预定太阳同步轨道。

进入预定轨道后,卫星将每天对全球扫描两次,扫描宽度为2900公里,无论白天黑夜,都能对地面上空30多公里的范围形成立体彩色图像,气象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度极高。不仅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还将使中国的中期数字化气象预报成为可能。

这是一次特殊的卫星发射,因为时值中国举国开展抗震救灾的非常时期。

这又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航天发射,中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就要从这里升空,它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服务,还要为中国今后抗灾救灾、防灾减灾提供更强的综合对地观测能力。

非常时期的发射任务获得成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参与卫星发射的科研与勤务保障人员虽不像以往欢呼雀跃,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纷纷表示,在全国上下全民动员开展抗震救灾的非常时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化悲痛为力量,确保卫星照常发射、成功发射,这也是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安慰地震灾区同胞、鼓舞全国人民。

2008年是中国的灾难之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刚过、汶川大地震又至,给灾区人民群众带来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无尽的伤痛。

被誉为“争气”星、“鼓劲”星、“奥运”星的“风云3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恰逢其时,一扫阴霾。

发射人员的辛勤劳动,终于取得了最好的回报,太阳照样升起,卫星照常升空。非常时期的中国选择坚强,没有放慢探索太空、科技强国的脚步,依然一路前行。

风云三号支援中国气象

2009年5月、6月,我国开始缓慢进入热带气旋的多发季。但2009年气象预报人员比往年有了更足的底气。

中科院空间中心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姜景山院士说:“现在我们坐在屋里就能清楚地‘看见’台风的形成和走向了。”

2008年的5月27日和6月4日,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8年5月27日,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3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8天后,星载微波湿度计等开机工作,开始正常运行。气象卫星本身是一个载体,具体执行探测任务的是载荷。微波湿度计就是“风云3号”卫星的主载荷之一。

姜景山说:

这是我国首台用于气象卫星探测大气湿度垂直分布的高频率毫米波辐射计,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的亮点。

由于以前国内短毫米波的一些关键技术没有解决,国内对于毫米波、短毫米波集成设备的研制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星载有效载荷的频率一直在低毫米波段以下,灵敏度较低。

而要想对复杂的天气一探究竟就需要高频率的毫米波辐射计。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在2000年“风云3号”卫星立项时,国内相关专家对接近亚毫米波的高频率辐射计并无信心,因此将微波辐射计的最高频率定在50吉赫到60吉赫的大气温度探测频段上。

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台风、暴雨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人财物损失巨大,要想提高灾害探测预报能力,仅有微波温度计是远远不够的,对微波湿度计的需求迫在眉睫。姜景山说:

183吉赫的微波湿度计与国际水平接轨,将使“风云3号”卫星的探测能力发生质的变化,提高我国在国际气象卫星组织的话语权。

但话好说,可做起来连专家们心里也不是很有底。虽然说“神舟4号”飞船已成功搭载了微波辐射计,但毕竟“风云3号”对微波湿度计的频段要求比微波辐射计高的多,技术难度也更大。

后来,在国家“863”项目以及中科院相关项目的支持下,姜景山带领中科院空间中心的研究人员做出了高频段微波湿度计的两台样机。

这一消息立即得到了国家气象局等有关单位的重视,并决定尝试在“风云3号”卫星上安装高频段微波湿度计。

2003年1月18日,空间中心的方案设计通过了项目评审。2004年4月20日,初样设计评审。

2005年5月17日,转正样评审。2005年10月28日,正样设计通过评审。

虽然样机在实验室连续运转了几年没有出现问题,但项目组研究人员一点也没有放松紧绷了5年的神经。毕竟上天的仪器和地面运行的仪器有很大的差异。

除了在地面进行了多次电测、力学、热循环、真空试验等一系列实验外,2007年9月21日至24日,项目组在青海湖进行了首次航空校飞试验。

此后的两个月间,又在敦煌和思茅进行了多架次的校飞试验。

眼看一切准备就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08年年初,研究人员需要将仪器送到上海进行相关试验。

当时我国南方正遭遇雪灾,运载仪器的车辆走到山东境内时,因为路滑遭遇车祸,仪器遭到损坏,随行的科研人员也受了伤。

没办法!只有从头再来!经过全体项目组人员的努力,微波湿度计按时交付。

2008年5月27日11时2分33秒,“风云3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

但直到6月4日仪器开机一分钟后接收到遥测数据,显示仪器工作正常后,姜景山和项目组人员才稍稍松了口气。

“风云3号”不负厚望,2008年7月下旬的第八号强台风“凤凰”、9月8日凌晨的第十三号热带气旋“森拉克”、9月24日早晨的强台风“黑格比”、9月24日晚的台风“蔷薇”,都能够通过微波湿度计图像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分布、形成及走势,从而为准确预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为减少灾害损失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