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条路走
生活中或许有很多路走不通,
但你只要换一条路走,
就可能通向天涯海角。
一封感谢信
一个年轻人寄了许多份履历表到一些广告公司应聘。其中有一家公司写了一封信给他:“虽然你自认为文采很好,但是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你在文法上有许多错误,甚至有一些错别字。”他非常生气,但转念又一想:“对方可能说得对,或许自己在文法及用词上犯了错误,却一直不知道。”
于是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个公司。几天后,他再次收到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录用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时刻注意学习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令别人尊敬;反之,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人,别人便会敬而远之。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无论如何,谦虚都是你必不可少的条件。
探险恐怖角
迈克·英泰尔37岁那年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他薪水优厚的记者工作,把身上仅有的三块多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决定由阳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亚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好心,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岸北卡罗莱纳州的“恐怖角”(CapFear)。
这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美丽的同居女友、亲友,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
他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间,他选择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他检讨自己,很诚实地为他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打从小时候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似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这个懦弱的37岁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奶奶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杀掉。”但他成功了,4000多里路,78顿餐,仰赖82个陌生人的好心。
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破碎家庭,碰到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会觉得“无聊”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16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仙女角),被讹写为“CapeFear”(恐怖角),只是一个失误。
每个人内心都有所害怕的人或事,其实,所谓的恐惧,无非是死亡。人生一旦把生或死看淡了,那也就无所谓了。
一辈子只做一碗汤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多半碗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
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然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以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也排起了长队。我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仍是以前的口感。
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我笑着问他:“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可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用肉、骨头,配上调料,经过几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
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要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的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
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一招鲜,吃遍天”,你只有把一门技艺学精通了,才能有与别人竞争的优势。
只赚一分钱
前不久,绍兴市政府在诸暨召开的“发展民营经济经验交流会”上,道出了当地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三块五毛钱一双的高档精纺袜,只赚一分钱就卖!只赚一分钱,这令不少与会的见多识广的专家吃惊不小,很多企业主更是不敢相信。
然而,就是这毫不起眼的一分钱利润,培育出了数不清的百万富翁。他们给与会者算了一笔账:一双袜子赚一分钱,一个普通摊位每个月要是销出70万到80万双袜子,也就有700元到8000元的利润,一年下来就有将近10万元。
如今,在诸暨大唐镇,大唐袜业市场拥有1600间摊位。去年,这里销出了超过70亿双袜子。同样在绍兴市,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浙江某集团,除了在全国各地的大商场内和商业街上开柜台和专卖店外,还做着一项鲜为人知的生意:在超市里卖三四十元一条的西裤。
面对疑问,该集团董事长解释:“尽管超市西裤价格比较低,利润不大,但是3个月就结一次款,资金可以马上回笼,没有积压的风险。你不要看不起那一点点的利润,积少成多,去年我们在上海几个大超市,一年就做了1000多万元的生意。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说的是深圳一个半文盲的妇女,起初她给人家当保姆,后来在拥挤的街头摆小摊卖胶卷。她认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一毛钱。市场上的柯达胶卷卖22元时。她只卖15.1元,不想,后来批发量却大得惊人,生意也越做越大。
现在,在深圳,她的摄影器材店,可以说搞摄影的无人不晓。
在深圳这块人精成堆的地方,一个农村妇女用她简单的“只赚一毛钱”的真诚打败了复杂的东西。不由得你不信,有些人的成功注定让你一辈子刮目相看,那一分钱的利润,那一毛钱的真诚,就是成功的真谛。
老天爱笨小孩
上学时考试常常不及格的小张成了私立学校的校长,一向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大刘当上了外企销售主管,在厂里干什么都不行的二楞下岗后做代理商发了财……
“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发财了呢?”于是,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诧异。这固然有心理不平衡的因素,也确实反映了许多人对于成功的困惑:为什么有些素质很差的人能获得让人大跌眼镜的成功,而那些聪明勤奋的人却常常只能是个优秀的小职员?
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了一个绝妙的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它们的智力的差异,才导致聪明的蜜蜂灭亡了。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韦克总结到:“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老天往往爱笨小孩,当所有人都嘲笑笨小孩是在做蠢事,注定一事无成时,他们很快有了自己的汽车、洋房,他们用成功让那些嘲笑变成了羡慕、嫉妒和不解。而那些被人们普遍看好的聪明孩子,就像蜜蜂一样有头脑有分析能力,可这些有时恰恰让他们患得患失,被自己的聪明禁锢,而找不到一条突破“瓶颈”之路。
茶杯上的专业
那天我带客人去见老板,办公室的秘书出去办事了,我只好给客人倒水,将客人的水杯放到桌子上时,我看到老板的水杯也该续水了,于是我轻轻地拿过水杯。续上水后也放回桌子上。
送走客人,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
“你是为谁服务的?”老板突然问我。
我看了看老板,见他一本正经,便满腹狐疑说:“为你……”
“对,现在你是为我服务,为我服务,你就必须了解我的习惯,必须思考怎样做才能让我更舒服、更满意。我平时是用左手喝茶还是右手?”
“右手!”我肯定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把茶杯放在了左面?我喝茶时要从椅子上站起身才能拿到杯子,不注意还会把茶洒在文件上……”
老板端起水杯,走出去,片刻回来,把空杯子递给了我。
老板是让我再给他倒一杯茶。
打开茶几下面的抽屉,里面有花茶、绿茶、红茶,光绿茶就有好几种。我不知道老板喜欢喝哪种茶。
我问老板,老板说:“你跟我在一起不是一天两天了,平时你就应该注意观察。”
平时我怎么没有注意到呢?除了要解决喜欢喝什么茶的问题,还有一个放多少茶叶的问题。少了太淡,多了太浓。
我双手小心翼翼地把茶杯放在老板的右前方的桌子上,满怀信心地看着老板,以为这次算足完美了。“你应该把茶杯手把靠者我,这样我正好抓着,不用再转茶杯……”老板还是指出了我的不足,“茶不能倒得太满,太满了茶的温度不能很快降下来,客人不能马上喝,这就失去了给客人倒茶的意义。无意义的服务,既浪费了茶叶,又付出了劳动,客人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
这是第一次听到印象深刻的关于“倒茶”哲学。还有一次,是老板在公司中层干部会上讲的话。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会议研究解决生产上的一个问题,大家提出了很多客观理由,言外之意解决问题困难很大一老板听了有些生气:“大家都感到现在很热,很热这是老天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也没有办法管。但是我们难道就这样让它热下去吗?不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挣了钱买空调,我们就可以不受这份热,这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人,生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我们今天在这里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快10年过去了,老板的这两次讲话,我却永远忘记不了。现在我也成了老板,对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员工,我总是让他们先学会给客人倒水,打扫卫生。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明白最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够做好。
成功是建立在小事上的,如果你连小事都做不好,还何谈去做成功者的大事。
生活之本
多年前,美国纽约的“红心慈善协会”准备为一家孤儿院盖一所大房子。在破土动工时,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坟墓。于是在报纸上刊登出启事,请死者家属速来商量移坟事宜,届时将得到补偿款五万美金。
三十二岁的爱德华看了消息不由怦然心动,他的家就曾在那片土地上。父亲也确实死去了,但却不是葬在那里。就差了一点点,爱德华忍不住地想,要是父亲当初葬在这块地上就好了,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五万美金。五万元,这在当时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可那不是自己的父亲,但爱德华还是抑制不住五万元的诱惑。他还想,这座坟墓既然没有人认领,自己可不可以冒充一回孝子,做一回儿子?爱德华为自己的想法所激动。不过启事上说得很明白:要去认领,得拿出相关的证明。
爱德华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可以证明那是父亲坟墓的办法。他还到旧货市场,买了一张三十年前的旧发票,再到“丧事物品店”花了六美元,让人在旧发票上盖了一个章,证明他三十年前曾为父亲在这里买过葬品。爱德华做得天衣无缝,喜出望外地跑去认爹了。
那家慈善机构的一位小姐热情地接待了爱德华。爱德华装出一副悲痛的模样,甚至掉下眼泪,痛哭不止,接待小姐却笑了,说:“你不必这样,老人家毕竟已经入土三十年了,活人不该再这样悲痛。”爱德华感到自己是有点过了,就不再装腔作势。
接下来的事,却让爱德华大吃一惊,小姐将他的姓名、住址记录在案,告诉他,他是第169位来认父亲的儿子。如果说得明白点,现在已经有169个儿子来认爹了,他们要一一审查,确认谁是其中的真儿子。
这对爱德华如当头一棒,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和他一样财迷心窍,想认爹的人。
当时美国国内,正值人心不古。全社会都在经受着一场信任与诚实的危机,人们对诚信的呼声日渐高涨。
事情被一家媒体报道,将这169位认爹的人姓名刊登在报纸上,告诉人们,人再贪财,爹是不能乱认的。这时对坟墓尸骨的鉴定也出来了,令人惊奇的是,这169位儿子都是假的。坟墓里的尸体已经有一百六十年了,死者的儿子不可能还健在。事情让人哗然。
这真是一个耻辱。
又是这家慈善机构宣布:如果大家确实想认爹,可以到老年收容所去,他们每人都将得到一个爹。看到如此的闹剧,美国上下深受震动。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讲话,呼吁诚信,提倡道德,重整人心,号召人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坦白的人,一定要*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未来。
在那次事件中,爱德华无地自容,非常惭愧。他将那份报纸珍藏起来,金子样地保存着,以警示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十年后,爱德华成为了全美通信器材界的巨头。当有人问他创业和成功的秘诀时,爱德华坚定而感慨地说:“诚实,是诚实帮助了我,它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使我有了事业并学会了如何待人,大无畏的诚实给了我一切。”一个诚实可信的人,虽然会被人欺骗,常常吃亏,但最终会赢得信誉,受人爱戴,并获得成功。
诚实,一直是美国人无比注重的东西,也是美国人创业腾飞的武器。做一个诚实的人是任何一个民族强大起来的根本。
“利”与“弊
有一段时间,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纽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几天之后,他亲自去见饭店的经理。
“收到你的通知,我有点吃惊。”卡耐基说,“但我根本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可能发出一封类似的通知。身为饭店的经理,你当然有责任尽可能地使收入增加。现在,我们拿出一张纸来,把你因此可能得到的利弊列出来。”
接着,卡耐基取出一张纸,在中间划了一条线,一边写着“利”,另一边写着“弊”。
他在“利”这边的下面写下“舞厅空下来”几个字,然后说:“你把舞厅租给别人开舞会是最划算的,因为像这类的活动,比租给我作讲课场所能增加不少收入。如果我把你的舞厅占用20个晚上来讲课,你的收入当然就要少一些。”
“但是,现在我们来考虑坏的方面。首先,如果你坚持增加租金,你不但不能从我这儿增加收入,反而会减少自己的收入。事实上,你将一点收入也没有,因为我无法支付你所要求的租金,我只好被迫到另外的地方去开这些课。”
“另外,你还有一个损失。这些课程吸引了不少受过教育,修养高的人到你的饭店来,这对你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不是吗?事实上,如果你花费5000美元在报上登广告,也无法像我的这些课程能吸引这么多的人来你的饭店。这对一家饭店来讲,不是价值很大吗?”
卡耐基一面说,一面把这两项坏处写在“弊”的下面,然后把纸递给饭店的经理,说:“我希望您好好考虑您可能得到的利弊,然后告诉我您最后的决定。”结果,第二天卡耐基收到一封信,通知他租金只涨50%,而不是300%。
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把“麻烦”转嫁到对方身上,掌握主动权,以使对方自觉沿着自己的说服方向行事,远比被动接受结果高明得多。
聪明的男孩
有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动。老板再叫了一次,男孩还是没动。老板走过来,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小孩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问小男孩:“为什么自己不去抓糖果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
自己的能力总是有限,而别人在很多方面都比自己强。可惜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及这个男孩聪明。
遭遇水灾
一个人被湍急的河水卷走后,像一片草叶似的顺水而下。这时,那人多么想抓住一样东西,哪怕是一根芦苇、一把水草也好。然而四面都是水,他什么也抓不住,心想这一下算没救了,死就死吧!这个念头一出,身上立时没劲了,也没有力气挣扎了,整个身子也要往下沉。
正在这时,他忽然想起去年夏天来这条河边玩时,离下游不远处的河岸边有一棵老树,是斜着长的,其中有一根粗大的树枝正好贴近水面……一想到这,他心里顿时升起了希望。一有了希望,他心也不慌了,力气也出来了,于是就拼命向前挣扎,终于到了那棵老树前。
当他拼命拽住那伸向河中的树枝时,谁知那树枝早已枯死了,经他使劲一拽,“咔嚓”一声断了……这时,来救他的人也赶到了。事后他说,要是早知道那是一节枯枝,他根本坚持不到那儿。
希望是生命的寄托,希望是成功的支柱,希望是前进的灯塔。只要希望之灯不灭,成功和胜利将最终属于你!
把信带给加西亚
在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而加西亚正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这时,有人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他有办法找到加西亚。”
当罗文从总统手中接过写给加西亚的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怎么去找?”他经过千辛万苦,在几个星期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它却流传到世界各地。《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作者这样写道:
“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对于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带给加西亚’。
“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为一般人的被动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存心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乡镇、村庄,每个办公室、公司、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急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工作态度就像个人形象一样,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也可以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决定着一个人的成与败。高尔基曾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只有珍惜自己工作的人,才能投入自己的热情与精力,并从中得到快乐;而那些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整天混日子的人,迟早会被淘汰出局。
为了哥哥
一位年轻的总裁,以比较快的车速,开着他的新车经过住宅区的巷道。他必须小心正在做游戏的孩子突然跑到路中央来,所以当他觉得小孩子快跑出来时,就要减慢车速。就在他的车经过一群小朋友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丢了一块砖头打着了他的车门,他很生气地踩了刹车,并后退到砖头丢出来的地方。
他跳出车外,抓住那个小孩,把他顶在车门上说:“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知道你刚刚做了什么吗?”接着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赔多少钱来修理这台新车,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孩子哀求着说:“先生,对不起,我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办?我丢砖块是因为没有人停下来。”小朋友一边说一边眼泪从脸颊落到车门上。他接着说:“因为我哥哥从轮椅上掉下来,我没办法把他抬回去。”
那男孩啜泣着说:“你可以帮我把他抬回去吗?他受伤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动。”
这些话让这位年轻的总裁深受感动,他抱起男孩受伤的哥哥,帮他坐回轮椅上。并拿出手帕擦拭他哥哥的伤口,以确定他哥哥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个小男孩感激地说:“谢谢你,先生,上帝保佑你。”然后男孩推着他哥哥离开了。
年轻的总裁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车上,他决定不修它了。他要让那个凹洞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等周围的人丢砖块过来了,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脚步已走得过快。
加快步伐,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走更远的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你在急匆匆地赶路的时候,肯定没有心情留意周围的风景。这和你蒙着双眼摸瞎有什么区别?你加快了步伐,得到的只会更少。
换一条路走
迈克在求学方面一直遭遇挫折,高中未毕业时,校长对她的母亲说:“迈克或许并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叫人无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算。”他的母亲很伤心,决定自己教他。然而,无论迈克如何努力,他也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迈克很伤心,他决定远走他乡……
许多年后,市政府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公开征求设计名人雕像的雕塑师,众多雕塑大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最终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师被选中。开幕式上,他说:“我想把这座雕塑献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获得她期望中的成功,现在我要告诉她,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总会有我的一个位置。”这个人就是迈克。人群中迈克的母亲喜极而泣,她知道迈克并不笨,当年只是没有把他放对位置而已。
此路不通,决不等于无路可走;换一条路,尤其是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也许会走得更出色。生活中有你的位置,稍微用下心,不难会发现。
插向自己的刀
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最后要从三位应聘人员中选出两个。
他们给出的题目是这样的:假如你们三个人一起去沙漠探险,在返回的路途中,车子抛锚了,你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可是你们三个人只能从七样东西中选择四样随身带着。你会选什么?这七样东西分别是:镜子、刀、帐篷、水、火柴、绳子、指南针。而其中帐篷只能住两个人,水也只有一瓶矿泉水。
甲男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帐篷只够两个人睡,水只有一瓶,万一要争起来,女孩子我可以让着点,这男的,要是为了争夺生存机会想害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于把所有主动权控制在了手中。”
乙女和丙男选的四样物品相同:水、帐篷、火柴、绳子。
乙女解释说:“镜子在沙漠里没什么用,就不要了;指南针呢,只要有手表也就行了;刀不必要,在这萡茫的沙漠上,没有一点活物,更别说是对人具有攻击性的动物了;而水是必需品,虽然只够两个人喝,但可以省着点,相信也能够三个人一起坚持到最后;帐篷虽然只能容纳两个人睡,但是可以三个人轮换着来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绳子可以用来把三个人绑在一起,这样在风沙很大目不见物的时候,就不会失散了队伍,而且如果遇到沙崩,有同伴掉到沙堆底下,还可以用绳子把他拉回来。”丙男给出的解释与乙女相同。
最后,三位候选人中获聘的是乙女和丙男两位。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固然有道理,但在强调团队协作精神的企业里,却不适用。如果在紧要关头,一些人把同伴当成假想敌,心里只想着自己,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只有通力协作,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才能让整个团队一起渡过难关。
明智的选择
1888年,美国第23届总统竞选之日,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1833—1901年)很平静地在等候最终的结果。他的主要兴趣似乎在印第安纳州。
印第安纳州的竞选结果宣布时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哈里森在此之前早已上床睡觉了。第二天上午,一个夜里给他打过祝贺电话的朋友问他为什么睡这么早。
哈里森解释说:“熬夜并不能改变结果。如果我当选,我知道我前面的路会很难走。所以不管怎么说;休息好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在“无可奈何”之际能倒头便睡,养精蓄锐——这是成大事必备的要素。
且慢下手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后,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哪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号!”大家纷纷开始议论。
四个月过去,就在大家对新主管感到失望时,新主管却发威了——坏分子——律开革,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以往保守的他,简直像是全然换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到访,进门大吃—惊地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为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这火不要那么急着烧,摸清楚情况再动手也不迟。
说不对的话
赵国有一个人大摆筵席,宴请宾客。时近中午,还有几个人未到。他自言自语地说: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听到这话,有些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而去。
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其他的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纷纷起身告辞而去,最后只剩下一位多年的好友。
好友责怪他说:“你看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那人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们。”好友一听这话,顿时心头火起:“不是他们有是我了!”于是长叹了一口气,也走了。
说话之前要三思啊,尤其是在老百姓所说的“话赶话”的时候:越着急生气,越是词不宁可沉默也不要信口开河。
盲人与灯
有一位盲人夜间出门,他提着一盏明晃晃的红灯笼走在暗路上。来往行人见他在灯笼相伴下摸索前行的模样,个个觉得好笑又奇怪。
一位路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大哥您眼睛不好使,还打着这灯笼干啥呢?有用吗您?”
“有用,有用,怎么会没用?”盲人大哥认真地回答。
“有啥用处呢?说来听听。”这位路人来劲了,也不经意间说出一旬颇有杀伤力的话:“你又看不见。”
这时,四周已经聚集了一些好奇的行人,人们都饶有兴趣地想听一番笑话没想到,这位盲人抛出这么一个回应:“对啊,正因为我看不见你们,我才需要这灯笼给你们这些明眼人提示,怕你们在黑暗中看不见我这个盲人把我撞倒了。”听者无不振聋发聩,个个脑门一亮,心中豁然开朗,大家都被这位盲人的话给折服了。
盲人为了不让别人撞到自己,能想到这么独特的办法,那么我们遇到生活中的难题该怎么办呢?
右手比左手大4%
读小学时,老师们喜欢用“错一个小数点,卫星就不能上天”之类的话发出警告,要我们细心、细心、再细心,尤其在面临大考的时候。这个警告后来演变成我们的口头禅,成了开玩笑、嬉闹时的惯用语。
有一天上课,美术老师偶然听见我们这样说话,很遗憾地摇摇头,说:“你们这些孩子,不懂得卫星和小数点的意义,忽视了一个很严肃的道理。”那天恰好学习画人手,老师说:“手,看起来不复杂,但我先讲一个故事,之后你们可能就会认真学画了。”
——德国有一家服装厂,每年生产许多手套,都在附近的城市销售,销量一直平稳。有一年,他们得知不远的地方新建了一家专门生产手套的小厂,由于这个小厂业务量不大,对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就不太在意。但是,一年后,他们又发现:自己生产的手套在市场上不吃香了,而那个小厂生产的手套几乎占a领了80%的市场份额……
老师问:“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列举了许多理由,老师对其中的部分答案表示肯定,但同时又一再鼓励我们继续猜。十分钟后,教室里没声音了。老师神秘地笑了,说:“手套里有一个微小的数字,决定了它是否更讨人喜欢……”
——原来,那家小厂生产的手套,即使同一双,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撇子,右手通常比左手大4%。所以,这种大小不一的手套,戴起来感觉更合适!
“这个4%的区别,使小厂获得了80%的手套市场份额——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美术老师得意地说:“我知道,卫星离你们太遥远,但手套你们总见过吧!记住,以后不要轻易蔑视那些看似细小的事物,它们有时能决定事情的成败!”
不要轻易蔑视那些看似细小的事物,它们有时能决定事情的成败!
穿针心理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张师傅是一名杂技演员,脚耍大缸已有多年,可谓驾轻就熟。因为年龄偏大,他决定改行。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他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然而,正当人们为他精湛的技艺喝彩时,他却“失手”了:因一脚顶偏,偌大的瓷缸重重地砸在他的鼻梁上,他当场昏了过去。
事后有人问他:“凭你的技术,怎么会出此意外?”他说:“那天,心里总是想,这是自己杂技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而且请了那么多亲戚、朋友来捧场,一定要表演得很出色,千万不能出错。谁知表演时一走神儿,就出事了。”
从表面上看,很多失手都是偶然的,其实却有其必然性。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弱点:当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时,心理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往往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很多人在人生的关口失手,心理紧张与焦虑是重要原因之一。
做每一件事,我们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给失败一个心理准备呢?
我的一位朋友在体育大赛中多次获得乒乓球单打冠军,现已进入国家集训队。有乒乓球爱好者向他请教成功的秘决,出人预料,他竟告之“成功之前先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进入正式比赛前,事先承认不论怎样做,你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取得比赛的成功。他还举例说,在一次全国乒乓球大赛中,他和一位国手争夺冠亚军,国手确实厉害,一上场就先赢了他两局,但由于他在进场前就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所以没有慌乱,完全放开来打,挺住了,最后反倒是他战胜了国手。
成功之前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并非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而是让我们放松心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反倒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