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时珍《本草纲目》
李时珍(一五一八——一五九三年)字东璧,号频湖,蕲州蕲春县(今湖北蕲春)人,世医出身。历时三十余年,撰成《本草纲目》。全书约一百九十余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十六部六十类。收载药物一八九二种,其中一
五一八种系旧《本草》书所有,三七四种是李时珍新增(此据王士祯《本草纲目序》,传世本与此数略有出入)。每种药物下列有“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等细目,分别叙述药物别名、形状、出处、采集加工方法、药性、用途等,最后附载有关药方。全书收载的药方共一万一千一百五十一方,其中旧方二千九百八十一,新增八千一百七十。并附有药物图一千一百零九幅。
《本草纲目》涉及到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经济地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例如金石部中的“金”,书中不但记述它的药性和主治这类医学内容,“集解”目下还记述了金的产地、伴生矿石、植物找矿法、开采法、冶炼法、金的种类、纯度的物理鉴别法等等, 几乎包括了当时金的全部知识。由于书中收藏的自然物很多,就更显得珍贵。
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浙江钱塘人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十卷,载药物七一六种,附记二○五种,合九二一种。新增药物多为旧有品种的不同产地,但补入明末以来传入的西药,如强水(硝酸溶液)、刀伤水(碘酒)、鼻冲水、药露、金鸡勒(今名金鸡纳霜)等。虽然为数不多,但反映了中医已开始注意到西药的应用。
上一篇:(二)医学与本草学
下一篇:二、瘟病学说与人痘接种术